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新领域,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本文着重从情感陶冶法出发,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如何寓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的培养于教师的道德修养、环境建设、艺术熏陶三方面之中,培养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
一、增强教育者道德修养的感染力,深化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情感。
一般来说,广义的教育者指的是有意识地形成或改善他人思想品德的主体,这就不仅包括学校里的德育教师,还包括其他任课教师、家长、亲友等,但就学校而言,教育者更侧重于其狭义的教育者指的是全体教师。对教育者而言,观念的转换、知识的更新、方法的改善都不能取代其人格魅力带给学生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在培育的准备阶段,教育者必须树立“身教重于言教”的意识,通过提升他们的德育意识、德育责任能力、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权威影响受教育者。
1教育者要有较高的德育意识。德育意识是不断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教育者应该注重自身德育个性的主体意识的培养。一个有德育个性的教育者会给受教育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教育者是用个性化的德育风格融入德育活动中,对受教育者进行多样化的、潜移默化的引导。这就需要教育者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以多变的角色、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将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道德意识水平结合起来。
2教育者要有较强的德育能力。德育能力是实现任何德育目标的现实基础,主要包括德育责任能力和德育移情能力。对于道德责任能力而言,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具有能够将德育责任与其他责任有机统一起来的能力,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增强自身的德育责任意识,克服不良心理的影响。对于道德移情能力而言,要求教育者有极强的换位思考能力,设身处地地为受教育者着想,设计合理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此外,根据移情能力水平的高低,教育者通过道德实践应该达到抽象换位水平,教育者对学生表现的接纳、同情和理解会营造出学生集体的彼此谅解、相互宽容的道德气氛。
3教育者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一般来说,社会对教育者的期望是很高的,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所以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就是因为:首先,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在社会中都可能被放大到特定道德标准的高度,一旦与期望值不一致,便会招致责难。其次,对个人而言,教育者是一个个独立的人,具有独特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习惯,即个性道德。个性道德与社会角色期望之间总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而如何缩短这种差距就成为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关键所在。所以,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应该在接受社会角色的基础上,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道德经验,丰富道德手段,转变原有的个性道德。
4教育者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现代教育对教育者提出了更多要求,使教育者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不断加大,如果教育者不能很好地化压力为动力,就会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负荷。故此,教育者要重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这就包括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平静幽默的情绪、坚韧不拔的毅力等方面。也就是说,教育者要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通过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教育者要加强道德权威建设,尤其要培养亲和性权威。亲和性权威也就是跟受教育者打成一片,动之以情。教育者需要具有极强的亲和性权威,受教育者对他们投入无限的信任,师生之间透露出来的是真诚坦荡的气氛。毕竟,只有当受教育者彻底认可、信任教育者时,这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教育效果,这时的教育者就不仅仅是引路人,还是同行者,是朋友和权威的化身。
二、改进校内与校外环境平台,强化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是社会中的人,环境对实践活动的开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要进行道德自律精神的培育必须关注其校内和校外环境的建设。
(一)聚焦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为大学生道德情感自律营造校园道德氛围。
校园文化载体指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空间里,全体师生员工依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在教学、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载体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一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精神文化载体、物质文化载体和制度文化载体。
1以物质文化载体为切入点,不断推进校园规划和环境建设。
一方面,学校要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学校教育“要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为此,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橱窗、墙壁、走廊、草坪、教师、广场、雕塑等传递出道德自律情感的内涵,形成凸显道德自律的校风、师风、学风。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为校园环境建设添砖加瓦,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维护现有的物质载体,如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正确使用公共设备等行为,促使自身日常道德行为和道德责任感得到规范和提升。
2从制度文化载体开发入手,不断增强学校管理育人能力。
邓小平曾经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校园制度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影响着学生的品德、价值取向、个性、心理的发展。结合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目标要求,其实就是通过管理育人的方法强化学校道德他律。那么,第一,进行“管理育人”要注意与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的培养相结合;第二,学校在制度管理上应该走出“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形式化”境地,在教学活动管理、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管理、校园网络管理、校园文化场所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第三,制度管理既要体现约束与公正,又要体现激励功能,引导学生知荣明耻、明辨是非善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践行,最终实现自我管理。
3紧密结合精神文化载体的建设,不断夯实校园文化核心内涵。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载体建设需要从两方面来把握:一方面,要加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首先,狠抓落实荣辱观教育,倡导道德规范,寓精神文化载体建设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中;其次,大学要营造多渠道学习民族优秀文化的氛围,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道德修养,提升民族责任感;最后,以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引导大学生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坚定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另一方面要重视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这里高尚的精神指的是一种对精神美的追求,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那样:“在关于人的美的观念中,占首要地位的是人的精神美——思想性、忠于信念、不屈的意志、同情心和对恶的毫不妥协的精神。”结合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道德理想涣散、道德情感淡漠、道德责任心弱化等现象,大学精神的塑造必须紧贴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融道德自律情感于大学精神构建之中。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工作者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对学生道德教育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尤其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尚未形成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没有把相对稳定的道德规范一以贯之地灌输到青年学生中去。因此,学生的道德品质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理想信念确立方面缺乏明确性、坚定性和持久性;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以“自我为中心”而产生的自私、冷漠性,言谈举止方面缺少基本的礼貌性及必要的公共道德常识性等。
为什么学生身上会存在着这些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教育观念层面上忽视或轻视道德情感因素的培养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道德本身是一个既包含理性又包含情感的东西。道德情感的来源,一部分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好恶影响;另一部分是道德典型的事迹对个体情感世界的冲击、影响、感染;还有一部分是个体的道德体验。
美好的情感对于人的道德追求有哪些作用呢?
一是美好的情感是使抽象的道德理性在个体心中生根的土壤。情感是个体的心理体验,是一种价值上的倾向,它是个体信赖,认可的东西,是活生生的自我的一部分。因此,只灌输道理,不注意在受教育者心中培养与之相吻合的情感,道德教育就会变得枯燥乏味,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二是美好的情感是推动道德主体追求高尚人格的动力。人对真诚和善良的追求,更是缺少不了美好感情的推动。因此,以人间最美好的情感去影响,是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引导他们追求道德人格的好方法和较为自然的力量。
三是美好的情感是连接主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的纽带。加强美好情感的培养,是使道德认识向道德实践转化,实现知与行相统一的重要的精神动力。
四是美好情感的培养有利于道德主体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开阔道德主体的视野、拓展道德主体的心胸,促进道德主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呢?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情感修养。目前的教师均受到系统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但是,也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自身理想信念树立的坚定性、明确性、牢固性及道德知行的统一性,直接通过他们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也要不断地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建设和培养,增强职业道德和社会使命感。
把美育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基础。美育作为一种艺术,其强烈的感染力具有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独特优势。千百年来被人类肯定的文学艺术作品,高雅的文学艺术活动,都是培养美好情感的最好课堂。因此,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进行多种艺术活动的场所。
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模范事迹,也是最好的审美教材。要通过英雄模范事迹的影响,教育和帮助,使学生心灵中生长出最善的部分。并从中认识到只有坚持道德的知、行统一,才能使道德主体和谐美丽,才能谱写出人生平凡的壮举和瑰丽的篇章。
去中国知网和万方找找就有了 我也在写 不好粘 只能你自己看了
1.3.1美国:体系较为完善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逐步建立了遏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系统机制。首先,在美
国,遏制研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是有法律依据的。1980年前后,美国科学学术道德失范行
为案件频频发生,这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1980年,国会众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专
门针对这一问题召开了听证会。1985年,国会实施了《健康研究扩展法案》,确立了应对
科研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制度框架。该法案规定,对于卫生部资助的研究项目,一经发现
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就要没收所获得的项目资金。1986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宣布了
《研究资助和研究合同指导原则》,对有关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指导原则做出了相应的规
定。1989年又公布了《发生科学不端行为的研究机构的责任》。2005年5月,卫生部宣布
了《针对研究不端行为的公共卫生政策》,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调查做出了更加详细的
新规定。
1999年,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出台了联邦政府层次研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总体指导
原则。这份政策文件规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科学基金会等资助机构对研究学术道德
失范行为有最终决定权,但预防、制裁和调查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责任首先要由研究机构
来承担。1
美国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大学层次都建立了专门负责处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机
构。1989年,国家卫生研究院设立了科学诚信办公室(osl),卫生部副部长办公室设立了科
学诚信评议办公室(OSRI)。1992年,卫生部把这两个机构合并,成立了研究诚信办公室
(ORI)。1993年,研究诚信办公室成了卫生部的常设机构,专门负责调查和处理美国政府资
助的研究项目中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从总体上讲,美国的学术研究机构特别是大学都能
对研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做出迅速的反应,一般每所大学都设有科学诚信办公室或研究诚
信办公室这样的机构,这些机构有常设性的,也有临时性的,它们能够及时调查学术道德
失范行为事件,调查结果要向校长汇报,由校长来决定最终怎样处理。
Illgax Planck Geselischaft(MPG)of Germany,http://ww.mpg.de/.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7页
1J.2加拿大:建立人权和利益问题的审查机制
加拿大的每一所高等学校都设有学术伦理审查办公室(Ethic Renew O伍ce,ERO)专门
负责审查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是否有违背学术伦理的行为,其日常工作直接对分管科研工作
的副校长负责。其审查范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有关人权的伦理审查。二是有关
利益问题的伦理审查。其中有关利益问题的审查最为核心的审查就是鉴定课题研究中是否
涉及到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名誉权,是否有剽窃或潜在存在的剽窃、投机取巧、伪造数据、
发表虚假成果等问题。课题组必须提供有说服力的材料、证明等,进而帮助学术伦理审查
办公室顺利进行审查工作。同时与教师签订合同,严格履行合同制使得教师不愿在学术活
动中出现违背学术伦理行为。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文化传统成为教师们遵守学术伦理规
范的思想基础。
1.3.3德国:防范措施以科学界自治为主
1997年,德国马普学会通过了一项内部规定,提出了解决科学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事件
的方法。一旦发现某个研究所出现了科学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该研究所就要立即对此事进
行正式的内部调查,调查结果要向马普学会的副主席汇报。被举报有科学学术道德失范行
为的人在两周内可以为自己辩护,在这之后的两周时间内马普学会才会做出是否需要正式
调查的决定。马普学会成立了常设委员会,专门负责调查科学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该调查
委员会的主席由马普学会理事会成员担任,他必须与马普学会及其下属研究所没有任何关
联。调查委员会对是否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进行调查,并提出采取怎样的惩罚措施。具
体的惩罚办法包括警告、没收研究资金、开除和法律指控等。
马普学会制定了《研究行为规范》,并于2000年l 2月宣布,所有在其下属研究所任职
的科研人员都要签订协议,保证遵守《研究行为规范》。该鬈规范》要求研究人员的实验
数据保留至少十年时间以供查阅。另外,马普学会理事会为年轻研究人员开设了研究道德
培训课程。l主要为大学研究活动提供资助的德国研究学会也制定了《研究行为规范》。
研究学会要求每所大学都要对学生进行科研规范教育。每所大学都要保证设置一名调查
员,专门解答年轻的科研人员对实验室中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疑问。对于没有根据《研
究行为规范》制定具体规定的研究所,研究学会不予资助。德国著名的大学不断出台有关
研究道德的规定,特别重视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迅速调查和处理。
1.3.4 日本:有关措施还在不断完善过程中
日本的一些资助机构和研究所早就实行了一些措旌遏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但各种造
假事件还是时有发生。特别是去年以来,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问题在日本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这促使一些政府部门和研究资助机构重新考虑相应的对策。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06年2月
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就是研究如何改革文部科学省的竞争性研究资
金,以利于有效地减少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该委员会提出的改革措施将从下一个财政年度
flCode of conduct for scientists,Science CounciI of Japan,30ct2006.
第8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开始实施。
2005年12月,日本学术会议决定,针对捏造论文数据等学术界存在的学术道德失范行
为,制定新的“科学工作者行为规范”。日本学术会议为此设立了专门委员会,该委员会
成员除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外,还包括法律专家和社会学家。2006年10月3日,日本
学术会议公布了“科学工作者行为规范"。l行为规范共11条,要求科学工作者个人应正
直、诚实、自律,在学术研究中不造假,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而努力;要求大学及学
会等组织对学术研究中出现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迅速查明真相,及时公布结果,同时帮助
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了解学术界过去发生的不正当行为,并引导他们反思。
价值观不同,人生想法,阅历不同的都各不相同,大抵在我看来,就是纠结,性,失恋,伤悲,等等,也有很多很多的人都是现实的
在我看来,只有在上大学的时候才能光明正大的,轰轰烈烈的,真真实实的谈一次所谓的恋爱,(个别除外)上班了以后吧,谈的只是钱,房子,车,等等。
我的个人看法,因为我才大一,没有什么太深感触
片面而已
从大学生的道德现状看道德内化的现代价值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从大学生的道德现状看道德内化的现代价值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帮到各位读者,更多内容请浏览(wwwoh100com/bylw)。
内容提要:全球化浪潮对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也对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多元化大背景下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探讨道德内化在学校德育中的现代价值。
关键字:道德内化;大学生道德现状;现代价值
一、 道德内化的基本内涵
内化的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杜克海姆等人提出, 其基本意义就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 亦即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内化是使某种外界的样式, 如外部文化结构、社会需求、道德意识、交往形式、实践价值等转化为个体内在的精神素质, 并使关于外部世界的内在表象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所谓道德内化,就是个体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将社会的道德要求、道德规则转化为自身动机系统的一部分,从而在无外界压力的情境中做出道德行为。
二、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
(一)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已成明显的多元态势,对道德价值信仰的终极目标越来越淡漠,而对自我发展和个人目标表现出执着的态度,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排序是“自我奋斗”、“金钱”、“科学”、“权利”,其他的远远靠后。
(二)道德选择的两难带来的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道德伦理教育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原来舆论一致、道德标准统一的状况受到冲击,市场伦理讲求利益导向、公平竞争、效益优先原则,社会领域的道德伦理要求奉献精神、利他主义,两个适用领域不同的伦理原则的价值相矛盾,使当代大学生在道德理想选择时产生困惑。
(三)道德自律意识薄弱,自律能力较差
随着改革开放,国门的敞开,西方思想大量涌入,在剧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自律能力确有滑坡之处。有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将自我与社会分离开来,重视对社会的索取,轻视对社会的奉献。“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大学生思想道德上的这些失落之处,是不容忽视的。
三、 道德内化的价值
(一)道德内化是社会认同机制形成的基础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事实上,社会认同是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是个体通过已经形成的认知标准、情感偏好等评价体系,使处于群体当中的自己或他人,在思想上拥有共同的价值和特征,并以这种共同的价值和特征获取归属感,这种情感上、心理上的归属过程即是社会认同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讲,社会认同程度越高,道德内化实现的进度就越快。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不断提高道德主体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等,有利于形成一种稳定的“人心秩序”,从而促进社会稳定秩序的形成。
那么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西方价值观日益渗透,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道德内化对大学生社会认同感的形成又起着什么作用呢
1道德内化对社会认同机制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支配作用
道德内化的前提条件是道德主体自觉地遵守外在的道德法则和内心的道德律令。在这一过程中,自觉性是前提和基础,起着关键性的支配作用。道德内化规律对个体道德形成和发展起着支配作用,而这一支配作用又是以主体的主观意识为前提的。道德主体对道德法则的执行分为两种形式:被动服从和自觉认同。被动服从是靠权威性的强制力量规约道德主体行为,而自觉认同是在道德主体形成一定的道德认知之后,自觉、自愿地遵守规范的行为。道德内化实际上就是社会认同发生作用的心理机制,其在不断调适系统和导向系统中形成相对稳定的主观意识,进而支配着其它系统参照本系统运行规律而运行。
2道德内化为社会认同机制形成提供广泛而持久的内在支撑
道德内化以先进的法则体系为基础,在满足多数人利益诉求的同时,求同存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达成社会共识。将事物按照某种标准进行归类的范畴化过程是人类存在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特征,即使是儿童,也在很小的年纪就会使用范畴化策略。拥有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认同形成的基础,其表现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具有共同性的关系。在这种共同性之下,人自觉地融入到提高道德品质的过程中,并且这种过程具有持久性的特征。广泛而持久的思想认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则难以改变。思想认同不仅能够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些因素决定着社会成员的意识和方向,具有较强的内驱力,为认同机制的形成提供持久的内在支撑。
(二)道德内化是他律走向自律的枢纽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分为显性道德和隐性道德两种。显性道德是指处于社会生活中规约人们行为的行为规范、道德伦理、道德法则等;隐性道德是指道德主体为自己设置的内心必须遵循的道德律令。显性道德是道德的他律形式,隐性道德是道德的自律形式。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不乏道德行为规范和法则,但是,这些行为规范、道德伦理、道德法则等显性道德是无法自动转化为隐性道德的,也就是说道德的他律形式是无法自动转化为自律形式的。要使他律转化为自律,必须通过道德内化来实现。道德内化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知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内心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冲动,进而通过不断地影响内心信念,在道德价值取向上偏好于积极正确的道德选择。
道德内化是一种特殊的内化形式,它是道德主体通过实行自我心理控制,自觉地履行道德法则所规定的道德义务和责任,进而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秩序良性运转的主体活动。道德规范是静态的,必须靠外在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道德规范的终极意义。而道德内化是动态的,只有将道德规范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转化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才能真正实现道德规范预设的目的。道德内化的过程,归根到底,就是如何确证他律性的道德规范和主体的自我意识相统一的过程, 因此, 就不可能是一个主体被动地接受外在性规范的过程, 而是一个通过主体本身的内在要求和潜能与外部影响交互作用, 以实现自我道德本质充分发展的过程, 是使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价值目标融合于主体意识, 并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身心组织即品德的过程。没有道德的内化, 一切道德原则和规范只能停留在他律的层面。一切道德原则和规范要实现其价值性, 成为有实效的东西, 要变为实际的道德风尚, 就只有通过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以及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 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 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 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成主动的律己, 把外部社会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心自主的行动。
总而言之,道德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他律和自律有机结合的过程。道德内化是他律走向自律的枢纽。
(三)道德内化是决定道德发展方向的关键
道德内化并不总是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 而是在从平衡到失衡, 从再平衡到再失衡的过程中进行的。一般来说, 在道德内化的过程中, 倘若外部的道德信息与个体已有的道德图式相匹配, 个体对外来道德信息所内含的意义可以顺利理解和接受, 道德内化就处于平衡状态。但是, 外来的道德信息是多种多样的, 从而决定了个体的道德图式所接受的外来道德信息的刺激也是连续不断的。当外来的道德信息与个体已有的道德图式不相匹配时, 就会发生冲突, 从而使道德内化处于失衡状态。失衡是危险的。“危险”则一般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是危机, 二是机会。一般来说,失衡总是能是道德内化获得一种发展的机会, 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 接受新的道德要求, 采择新的道德观点, 改变旧有的道德图式内容, 从而向高一阶段发展。当然, 失衡也有可能使之失去发展的机会, 无法解决面临的冲突, 反对正确的、新的道德要求, 曲解道德的意义, 从而固守甚至退到更加落后的阶段。生活在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的中国大学生在道德内化过程中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时是相互冲突的,包括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传统计划经济价值观念与现代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冲突等。对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新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强化经历信息接收、理解、加工等环节,当他们对纷至沓来的道德信息进行合理的接收、理解、加工时,就能化解冲突,从而为他们的道德升华提供契机;反之,将导致道德观念模糊,甚至道德滑坡。
总之,在当前文化变迁、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忽视道德内化的重要性, 学校道德教育就只能低效徘徊,难以回应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辽宁社会认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J]思想政治教育,2009,(11)
[2]彭伯林从规律的视角看道德内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6)
[3]胡林英道德内化图式与内化过程辨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11)
[4]胡林英道德内化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顾海根道德内化的心理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1999,(2)
[6]吴发科道德的内化表征及表象外显形式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2,(1)
[7]王敬华道德悖论与道德选择[J]齐鲁学刊,2009,(3)
[8]周营军道德敬畏:个体道德养成的心理机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尽管美国接连发生“安然事件”、“世界通信事件”、“施乐事件”等与会计有密切关系的重大资本市场丑闻,但这并不说明其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失败的;相反,从“安然事件”对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的巨大冲击以及由此导致安达信的分崩离析可以看出,在其较为完善的职业道德体系和严格的职业道德约束机制作用下,谁违反了诚信原则,谁就将遭资本市场淘汰。正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任主席列维特(Arthur Levitt)所言:“诚信是市场的基石,只有它才是推动市场前进的真正力量。”在目前,借鉴国际经验,探讨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于重塑会计诚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研究与教学在目的上、方法上和体系上硕果累累,但其中不乏问题,比如重科研、轻教学,缺乏及物性等。面对这样的困境,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与教学的出路在哪里?
原文 :《外国文学研究需有及物性》
作者 |本报记者 程洁
|网络
当上海一夜北风紧的时候,曾经海舶辐辏、江海通津的闽都福州,仍徜徉在初冬的暖阳之中。福建师大文学院、外语学院千里逢迎,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会高朋满座。外国语学院院长李小荣致辞时说,“今年年会选择在福州召开,或可说是向闽派翻译的致敬”。榕城孕育了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民国著名翻译家林纾、严复、冰心,他们的纪念馆正大隐隐于三坊七巷,一任后世传颂。福建不仅研读着“山海经”,而且一直走在沟通海内外的前沿。
今天,外国文学研究何为
“今天,外国文学研究何为”之问听起来不由得不让人哂笑。但是,对一些人来说,即使不说这是文学研究的青铜、黑铁时代,至少黄金时代似乎远逝。王晓明教授1999年接受《中华读书报》采访时曾表示50年来最好的文学时代是上世纪80年代。20年过去,这个观点在很多学者那里可能依然有共鸣。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而言,最热门的专业是文史哲等基础学科专业。而今天,文史哲绝对不是香饽饽。
然而,学术是公器,作为专业的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者,须臾不能忘记身负的使命和责任。正如年会开幕式上,福建师大副校长郑家建教授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吴晓都研究员所指出的,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赋予了外国文学研究者以使命,外国文学研究具有的学科优势,使之能够为促进文化理解、增强文化对话、推动文化交流等方面服务。
经典,不离不弃
针对经典作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沛霖指出,文学经典是具有“美学尊严”的载体,其意义和价值主要蕴涵于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开创精神之中,但要把它变成现实,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首先需要文学研究工作者认真发掘和研究,运用现代意识加以阐释,文学经典就能为当代社会提供大量的有价值的思想。
“经典没有过时,今天如何切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尚必武在点评时发问。
福建师大葛桂录教授认为,当代西方文论的困境、数字人文时代的挑战与机遇、经典重估与理论创新的迫切需求,成为当下外国文学研究之中国话语建设的时代语境。其基本路径是弘扬中国学术研究重视实证的优良传统,并借鉴外国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的先进经验,尝试比较文学视野与思想史语境的解读策略。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经典仍然是外国文学研究者们的最爱。莎士比亚、卡夫卡、霍桑、爱伦·坡等作家凝聚众多目光,巴尔扎克、村上春树、爱丽丝·门罗等也在热门探讨之列。或关注内容,或关注叙述视角。青年学者初露锋芒,不仅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而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中西文学比较分论坛上的发言论题也较广泛,既有对文学的研究,又有对文化(园林美学)的研究,既有对古代(如古希腊文学)的研究,又有对近代、当代的研究;既有中英文学比较研究,也有中非、中希、中古,以及华文文学的研究,视野开阔,有创新意义。
教学,莫失莫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质疑我国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倾向的声音不绝于耳。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最为核心的两项职能,不可偏废。中国人民大学曾艳兵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当前存在研究与教学脱节的现象,有些研究与教学无关,而有些教学没有上升到学术意义。
当传统的倒灌式教学模式逐渐失效,武汉大学涂险峰教授认为,外国文学教学不可仅局限于单一作家作品的解读,而应具有跨文化、跨学科以及贯通整个文学史的宏阔视野。信阳学院袁浏艳针对目前各个高校的外国文学课时减少和压缩的现状,探讨了“互联网+”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把慕课、微课以及基于此的翻转课堂引入教学,让外国文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获得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河北科技大学郭瑞萍强调,外国文学教学也是当下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然而,教学必须置入中国文化语境,克服西方或中方中心主义,把握好理智与情感的关系。如何实现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和中华文化的世界表达值得深思。
不要丧失及物性
“我国外国文学经典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众声喧哗,并渐入佳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振武肯定了外国文学研究的成绩,但同时也犀利地指出了一些问题:“存在低端、重复、照搬、跟风或对国外特别是西方的研究机械模仿等诸多弊端,出现了从文本到文本、从理论到文本、从文本到理论、单纯比较和从资料到资料等简单化、模式化和泛西化倾向,缺少自主意识,缺少批评自觉,进入了‘无我之境’,导致话语严重缺失,严重僵化和矮化,不知道批评的立足点何在,也不知道文学批评的旨归何在。”
如果大量学者丧失了及物性,缺乏问题意识、批评意识、视野意识、对话意识,只是一再娴熟地制造“本真的行话”,文学研究如何健全发展?
湘潭大学宋德发教授指出,“因为现在的外国文学论文中,几乎看不到‘人’。不少人把马克思主义中的‘人’给弄丢了”。
与此同时,思潮的研究式微。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会会长蒋承勇教授看来,曾经的一段时期,在摆脱了“现实主义独尊”的历史性狭隘之后,文学创作同样陷入了“现代派独尊”的另一种极端。时至今日,依然有人不同程度地以这种狭隘思维看待现实主义文学,不无偏见地冷落乃至试图封存这份珍贵的文学遗产。
学界本是基于学术共识而形成的一个学术共同体。然而,今天不少学者都痛心疾首地指出学界缺乏指向性和共识意识。浙江大学教授翟业军曾表示:“丧失现实指向性,陷溺进知识和事实的泥沼,空洞化、泡沫化、标准化的乱象丛生,大抵是因为学术共识的缺失。所以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学术路径,凝聚我们的学术共识。”
正值“五四运动”100周年,应继续传承和发扬“五四”时期文学思潮交流的精神,把比较视野作为理解对话的钥匙,将文学思潮作为分析研究的线索,推动外国文学研究的再出发,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在比较理念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很喜欢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众议文章中的一段话:“托马斯·曼在逃离纳粹德国、登上前往新大陆的邮轮时,忽然想起了那个著名的问题:如果将你送到一座荒岛,且只许你带一件物品,你会选择什么?而当时曼的手提箱里除了少量衣物,仅有一套德文版《堂吉诃德》。”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85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