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期间,所有决策和行动的出发点都遵循这个"生存"首要原则,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
不良倾向一:为达目的不计代价创业期间的工作大多是开创性工作,而开创性工作通常伴随着资源的消耗。很多工作又是一环扣一环,前面的工作是后面工作的基础。前面的工作搞不定,后面的工作就得停摆。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下,创业者只好采取为达目的不计代价的策略,花了不少冤枉钱,也是不得不交的学费。
做什么事情多少要交一点学费,何况是做生意。创业者在创业之前都有思想准备,但这种为达目的不计代价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生意场上,双方第一次的交易规则往往就是今后双方的交往规则,这是一种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今后即使有改变,也是局部的细节调整,很难改变根本的规则。
做事情为达目的不计代价是创业者在创业期间不得已的做法。
不良倾向二:为生存行权宜之计
现实与理想最大的差别在于:现实中,我们明明白白地知道什么是最好,但我们必须选择一个并不怎么好的,甚至是最次的,因为有总比没有好。创业者在创业期间一定深有体会。资源的有限性一直制约着创业者的决策和行为,创业者往往不得不实行权宜之计。
创业者迫于生存的压力,不得不实行权宜之计,但权宜之计是不好的,是要付出代价的。例如,资金不足,与人合伙。明明知道合伙人并不是理想的合伙人,但也没有办法。创业期间因此增加了额外的压力,因为实际上是多了一个"老板"。创业者专业知识不足,不得不聘请业内高人,但也因此受制于这位业内高人,而高人通常都是不好侍候的有特殊脾气的人。
权宜之计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的事情。创业者必须做好判断与决策,不能白白浪费一个好的创业构想,使自己的付出丢在水里。
不良倾向三:好大喜功不自量力
一名登山运动员在离峰顶只有50米时因高山反应退下来了,没能再创自己的新记录,事后,许多人都为他可惜,可他自己说:"我了解自己的情况,这已经是我的极限了。"他这种对自己的了解的心态,是我们很多人都缺乏的。一个自己了解自己的人,也是一种人才。
创业者在发展自己的事业时,尤其要考虑度的问题,即发展的限度。公司扩大,扩大到什么规格合适。一个厂有50名工人时,可以赢利,有500名工人时,由于工人的增加,必须增加生产设备,相应的工人的工资支出、设备的维修费用也会增加;产品数量的增加,必然会要求仓库面积的增加、保管费用的增加以及销售费用的增加,另外,还可能出现管理上的问题,产品质量问题的增多及销售渠道不畅、产品积压等情况。工人由50名增加到500名的结果,可能只是解决了450人的就业问题,公司的利润不会立即上升反而可能会降。如果老板还要再招200名工人,那么他一定是神经有问题,这个工厂离倒闭不远了。
在生意场上,走一步锦上添花,走两步可能就会画蛇添足,这可不是吓唬人的,你要不相信,很可能会掉到悬崖底下。
不良倾向四: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创业者自主创业,各种事情千头万绪,并缺乏直接的务实经验,对问题的难度估计不足,准备不足。很多事前认为简单的事情,进行过程却又出现了各种预想不到的情况,有时候创业者真的是欲哭无泪,感叹做一点事情真的好难。
再好的创业企划也不可能与实际情况相符,计划赶不上变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事到临头,创业者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先解了燃眉之急再说。
这种状况一直伴随着整个创业期,只有有毅力、有体力的创业者才可以应对自如。这些事情的处理和解决常常给创业者带来成就感,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而实际上,这是一种没有计划、高成本低效率的管理。创业者可不能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不良倾向五:凡事亲躬
创业期间的创业者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凡事亲躬。一方面很多事情别人不能干,只好自己亲自操刀;另一方面,因为辛辛苦苦创业不易,不能在任何地方出差错,创业者也不放心别人,只有自己过一遍手,亲眼看一看才放心。
1、不利于心身健康的,不良倾向;
2、有害无益的,不良影响;
3、用心险恶的,存心不良;
4、效率很低的,房里供暖不良的一天;
5、形容人的不良品质的成语:卑劣无耻、卑鄙无耻、不以为耻、臭名远扬、倒行逆施、寡廉鲜耻、鬼蜮伎俩、厚颜无耻。
负面情感有什么
情感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正面情感与负面情感,那么生活中,我们的负面情感有什么呢下面就让我告诉你吧!
负面情感有什么 篇1(从0到1000,200以下为负面,200以上为正面)
Shame:(20)羞愧
羞愧的能量级几近死亡,它犹如是意识的自杀行为,巧妙的夺去人的生命。在羞愧的状况下,我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或者是希望自己能够隐身。
Guilt:(30)内疚
内疚感以多种方式呈现,比如懊悔,自责,受虐狂,以及所有的受害情节都是。无意识的内疚感会导致身心的疾病,以及带来意外事故的自杀行为。它也经常表现为频繁的愤怒和疲乏。
Apathy:(50)冷淡
这个能量级表现为贫穷、失望和无助感。世界与未来都看起来没有希望。冷漠意味着无助,让人成为生活中各方面的受害者。缺乏的不止是资源,他们还缺乏运气。除非有外在的帮护者提携,否则很可能会潦倒致死。
Grief:(75)悲伤
这是悲伤、失落和依赖性的能量级。在这个能量级的人,过的是八辈子都懊丧和消沉的生活。这种生活充满了对过去的懊悔、自责和悲恸。在悲伤中的人,看这个世界都是灰黑色的。
Fear:(100)恐惧
从这个能量级来看世界,到处充满了危险、陷害和威胁。一旦人们开始关注恐惧,就真的会有数不尽的让人不安的事来临。之后会形成强迫性的恐惧,这会妨害个性的成长,最后导致压抑。因为它是让能量流向恐惧,这种压抑性的行为不能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Desire:(125)欲望
欲望让我们耗费大量的努力去达成我们的目标,去取得我们的回报。这也是一个易上瘾的能级,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欲望会强大到比生命本身还重要。欲望意味着累积和贪婪。愿望可以帮助我们走上有成就的道路。但是欲望却能成为到达比知晓更高层次的跳板。
Anger:(150)愤怒
如果有人能跳出冷漠和内疚的怪圈,并摆脱恐惧的控制,他就开始有欲望了,而欲望则带来挫折感,接着引发愤怒。愤怒常常表现为怨恨和复仇心理,它是易变且危险的。愤怒来自未能满足的欲望,来自比之更低的能量级。挫败感来自于放大了欲望的重要性。愤怒很容易就导致憎恨,这会逐渐侵蚀一个人的心灵。
Pride:(175)骄傲
比起其他的较低能量级,人们会觉得这个能量级是积极的。而事实上骄傲让人感觉好一些,只是相比其他更低的能量级而言。
骄傲是具有防御性和易受攻击性的,因为它是建立在外界条件下的感受。一旦条件不具备,就很容易跌入更低的能量级。自我的膨胀是骄傲自大的助推剂,而自我常常是易受攻击的。因此骄傲的演化趋势是傲慢和否认。而这些都是抵制成长的。
Courage:(200)勇气
到了200这个能量级,动力才显端倪。勇气是拓展自我、获得成就,坚忍不拔和果断决策的根基。在比之更低的能量级,世界看起来是无助的,失望的,挫折的,恐怖的,但是到来勇气的能级,生活看起来就是激动人心的,充满挑战的,新鲜有趣的。在这个能动性的能级,人们有能力去把握生活中的机会。因此个人成长和接受教育是可行的途径。对于那些能够打击能量级低于200的人的障碍,对进化到200能级的人来说则是小菜一碟。到来这个能级的人们,总是能尽数回馈足够多的能量给这个世界。而低于这个能级的人们则是不断地从社会中汲取能量,丝毫没有回馈。
人类集体意识能级停留在190达几百年之久,奇怪的是,在最近的10年里突然跃迁到了207。到2006年的测量结果又变成了204。2007年的测量结果为205。
Neutrality:(250)淡定
到达这个能级的能量都变得很活跃了。低于250的能级,意识是趋向于分裂和刚硬性的。淡定的能级则是灵活和无分别性的看待现实中的问题。到来这个能级,意味着对结果的超然,一个人不会再经验挫败和恐惧。这是一个有安全感的能级。到来这个能级的人们,都是很容易与之相处的,而且让人感到温馨可靠。因为他们无意于争端、竞争和犯罪。这样的人总是镇定从容。他们不会去强迫别人做什么。
Willingness:(310)主动
这个意识层次可以看做是进入更高层次的一道门。在淡定的层次的人,会如实的完成工作任务。但是在主动层次的人,通常会出色的完成任务,并极力获得成功。这个能级的人的成长是迅速的,他们是为人类进步而预备的人选。低于200能级的人,他们的思想是封闭的,但是能级为310的`人们则是全然敞开的。这个能级的人,通常是真诚而友善的,也易于取得社交和经济上的成功。他们总能有助于人,并且对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来。他们也乐意面对内在的状况,也不存在较大的学习障碍。鉴于他们具有从逆境中崛起并学到经验的能力,他们都能够自我调整。由于已经释放了骄傲,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学习别人的优点。
Acceptance:(350)宽容
在这个能级,一个巨大的转变会发生,那就是了解到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低于200能级的人则是没有力量的,通常视自己为受害者,完全受生活所左右。这个看法的根源是,认为一个人的幸福和苦难来自某个“外在”的东西。在宽容的能级,没有什么“外在”能让一个人快乐,爱也不是谁能给或夺走的,这些都来自内在。宽容意味着让生活如它本来的样子,并不刻意去塑造成一个特定的模式。在这个能级的人不会对判断对错感兴趣,相反的,对如果解决困难他们则乐于参与。他们更在意长期目标,良好的自律和自控是他们显著的特点。
Reason:(400)明智
超越了感情化的较低能量级,就进入有理智和智能的阶段。这是科学、医学以及概念化和理解能力形成的能级。知识和教育在这里成为资历。这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大政治家和高级法庭审判长的能级。爱因斯坦,弗洛伊德,以及很多其他历史上的思想家都是这个能级。这个能级的人的缺点是,过于关注对符号和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的区分。明智并不能让人走向真理。它只是能制造出大量的信息和文档,但是缺乏解决数据和结果差异性的能力。明智本身是通往更高能级的一个最大障碍。在我们的社会中能超越这个能级的人凤毛麟角。
Love:(500)爱
这里的爱并非通常意义上各种媒体所描述的爱。通常意义上的爱,很容易就带上愤怒和依赖的面具。这种爱一旦受到挫折,立马就能转变成愤恨。引发愤恨的爱是来源于骄傲而不是真的爱。
这个500能级的爱是无条件的爱,是不变更的爱,是永久性的爱。这种爱不会动摇,它不是来自外界因素。爱是存在的基本状态。爱是宽容,滋养和维持这个世界的。它不是知性的爱,不是来自头脑的爱,它是发自心灵的爱。爱是总是聚焦在生活美好的那一面上,并且增大积极的经验。这是一个真正幸福的能级。
世界上只有04%的人曾经达到这个意识进化的层次。
Joy:(540)喜悦
当爱变得越来越无限的时候,它开始发展成为内在的喜悦。这是在每一个当下,从内在而非外在升起的喜悦。540能级也是拥有治疗和精神独立的能级。由此往上,就是很多圣人和高级修行者以及治疗师的能级。这个能级的人的特点是,他们具有巨大的耐性,以及对一再显现的困境具有持久的乐观态度,以及慈悲。到达这个能级的人对其他人有显著的影响。他们持久性的关注,会带来爱和平静。
在能级超过500的人看来,这个世界充满了闪亮的美丽和完美的创造。一切都毫不费力的同时发生着。在他们开来是稀松平常的作为,却会被平常人当成是奇迹来看待。濒死体验在他们的转变中特征性的出现,这也让他们体验到能量浮动在540-600之间的经验。
Peace:(600)平和
这个能量层级和所谓的卓越、自我实现以及基督意识有关。它非常稀有,一千万人当中才有一个人能够达到。而一旦达到这个能级,内与外的区分就消失了,感官被关闭了。在能级600及其以上的人的感知如同慢镜头一样,时空悬停了——没有什么是固定的了,所有的一切都生机勃勃并光芒四射。虽然在其他人眼里这个世界还是老样子,但是在这人眼里世界却是一个,和宇宙源头进化一起协同舞蹈的,不断浮动进化的流转。
这是一种非同寻常、无法言语的现象,所以头脑保持长久的沉默,不再分析判断。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成为同一个人,观照者消融在观照中,成为观照本身。能级为600到700之间的艺术作品、音乐和建筑能临时性的,把我们带到通常认为的通灵的和永恒的状态中。
Enlightenment:(700–1000)开悟
这是历史上所有创立了精神模范,让无数人历代跟随的伟人的能级。这是强大灵感的能级,这些人的诞生,形成了影响全人类的引力场。在这个能级不再有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分离感,取而代之的是意识与神性的合一。
负面情感有什么 篇2负面情绪
(情绪)
心理学上把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negative emotion),有时又称为负面情绪,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情绪,是因为此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身体也会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进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伤害。
简介
有些人会积攒一些负面情绪。如果在办公室里释放,如在同事面前唉声叹气、眉头紧锁、做苦瓜脸,负面情绪极有可能传染给同事,让办公室的气氛变得压抑。
抑制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也会让人憋出“内伤”,表情暴力。
负面情绪一旦产生,可以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或者户外活动,使自身处于一种大汗淋漓的状态,这也是一种放松自我的过程。也可通过想象、憧憬一些美好的事物,让自己能够身心愉快,而不是一味的抱怨。
当然,有些人对付负面情绪的方法就是睡觉,有一种睡醒之后万物又都是新了的感觉。而有些人就选择洗澡、泡澡、桑拿、按摩等生理享受来忘却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影响健康
英国心理学家研究对六万名成年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中近15%的人有心理问题,女性要比男性多。年龄较为年轻、有吸烟习惯的人、服用降血压药物者似乎较易有身心困扰,这些人往往收入也较低。跟踪8年后发现,有2367人死于缺血性心脏病、中风与其他心血管疾病。
心理学家指出称,一般人口中约有15%—20%的人有情绪障碍、心理困扰。过去的研究已经发现,这些常见身心困扰可能与冠状动脉疾病有关,但很少有人研究身心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是否有关联。心理学家总结指出,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医生从普通精神病患者中筛选病患,从而减少这些病患由心脏病和中风而导致的死亡风险。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许多中风病人的发病都与情绪激动有关,尤其是经常有生气、吵架、恐惧、焦虑、兴奋、紧张、悲伤、嫉妒等情绪的病人,常常在这些情绪的剧烈发作当中或之后出现中风的发作。经医学证实:这些情绪的经常刺激,能够引起大脑皮质和丘脑下部兴奋,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加,导致全身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上升,使脑血管内压力增大,容易在已经硬化、失去弹性、形成微动脉瘤的部位破裂,从而发生脑出血。
临床上,还有一种情况需要警惕,即情绪突然低落可能是中风先兆。家里的老人突然“不想说话”或者连“刚刚发生的事情都不记得”,碰上这样的状况,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老人心情不好”或者“记性不好”。然而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小中风”的前兆,如果不及时处理,极其危险。
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负面情绪,一但出现,需及时的进行调整。如果注意保持心情安静,控制不良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不良刺激,就有可能预防或减少中风的发病。平时可以多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多进行一些放松的娱乐活动,如学画、习书法、种花养鸟、下棋、欣赏音乐等来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
补充一些与题目相关的说明,
什么是负面情绪 怎么消除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也就是消极情绪,它是指在某种具体行为中,由外因或内因影响而产生的不利于你继续完成工作或者正常的思考的情感,其与积极情绪相对。消极情绪包括: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
消极情绪的产生是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的,产生的原因:对“应激源”产生的反应;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遭受了挫折;受到了他人的挖苦或讽刺;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等。
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是相对而言的,面对生活的压力与历练,若积极情绪战胜了消极情绪即会促进人的进步,激发人性的优点使之为善;若消极情绪战胜了积极情绪即会阻碍人的进步,激发人性的缺点使之为恶。
负面情感有什么 篇3心理学上把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negative emotion),有时又称为负面情绪,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情绪,是因为此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身体也会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进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伤害。
有些人会积攒一些负面情绪。如果在办公室里释放,如在同事面前唉声叹气、眉头紧锁、做苦瓜脸,负面情绪极有可能传染给同事,让办公室的气氛变得压抑。这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也会让人憋出“内伤”,表情暴力。
负面情绪一旦产生,可以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或者户外活动,使自身处于一种大汗淋漓的状态,这也是一种放松自我的过程。也可通过想象、憧憬一些美好的事物,让自己能够身心愉快,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当然,有些人对付负面情绪的方法就是睡觉,有一种睡醒之后万物又都是新了的感觉。而有些人就选择洗澡、泡澡、桑拿、按摩等生理享受来忘却负面情绪。
十大负面情绪解读
01不痛快:(discomfort)
不痛快的讯息:
不耐、烦躁、不安、操心以及轻微的困窘,这一切都透露出事情有些不对劲。或许你认为事情处理起来有些麻烦,也或许是结果未如你先前的预期。
不痛快的解决办法:
处理这种“不痛快”的情绪很简单:
运用各样技巧来改变你的“心理状态”。
确定自己所想要的。
改变做法。稍微改变先前的做法,看看是否会使你的情绪好些,或者是改变一下先前所订的目标。
02害怕:(Fear)
当我们觉得可能会受苦,特别是这种情绪很强烈时,就会产生“害怕”。
害怕的讯息:
人之所以会“害怕”,乃是对可能发生的事在心理上未准备好。
“害怕”的范围从最轻微的关切到强烈的担心、焦虑、恐惧、它其来有自,所传递的讯息也狠简单。 我们无须对“害怕”屈服,也不须过度悲观地“害怕”,当然更不须装作它不存在。
害怕的解决办法:
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到底“害怕”的是什么,然后作好心理准备,看看有什么办法来处理这一切。
03难过:(Hurt)
当“害怕”不幸成真,你就有可能会“难过”。
不管是在生活中或工作上,影响我们与他人感情最深的一种情绪就是“难过”了。
人之所以会“难过”,是因为内心认为自己失去了什么。
难过的讯息:
“难过”的产生,是因为自己的期望落了空。
难过的解决办法:
要好好想一想,到底自己是不是真有什么损失,很可能是你的认知出了问题,事实上别人并无心伤害你,也或许别人没想到会对你造成这等伤害。
好好想一想你当时的状况,自问一下:“我真有什么损失吗?还是我太早下定论或下的定论太苛了?” 心平气和地把你心中想说的话跟你那位朋友谈一谈,这可以消除你的“难过”或不解。
04生气:(Anger)
若是你的“难过”不去处理的话,就常常会扩大成“生气”。
“生气”的范围包括从轻微的不悦到忿怒、冒火、大发脾气不等。
生气的讯息:
一个人会“生气”,多半是因为有人触犯了他的原则,或者他根本是在跟自己“生气”,因为未能坚守原则。
生气的解决办法:
警惕自己是否有所误解别人违反了你的原则或规定,很可能是他的无心之过。
警惕自己,就算别人违反了你的原则或规定,并不表示你所订的规定或所持的原则就“对”的,即使你坚决这么相信也罢。
提问自己这个有启发性的问题:
“就长远来看,他这样做是不是真对我有什么帮助?”
“从这件事上我能学到些什么?我该用什么方法,把所持的原则或规定告诉那人,好让他对我真有帮助,而未来不再触犯?”
05挫折感:(frustration)
一直无法达成期望的标准或目标,就会导致“挫折感”。
“挫折感”的产生有很多管道,当你觉得周围好像被困住而走不出去,就算怎么努力也得不到所希望的,这时就会造成受挫的情绪。
挫折感的讯息:
当你觉得有“挫折感”时,是个很棒的讯息,表示你相信自己还可以做得比现在更好。
“挫折感”跟“失望”有些不同,“失望”代表著你想得到某些东西但却得不著,可是“挫折感”却有好的意思,它表示解决你问题的办法是有,只不过你现在所采取的不管用,若是想要达成目标,你就得改弦更张。
挫折感的解决办法:
知道“挫折感”是你的朋友,然后多动动脑子,想出一些能使你达成期望的新方法,你要如何弹性使用这些方法呢?
针对当时的情况加入一些新的资源。
例如:找个行家指点一番,请教他们要怎么做才能得到所希望的结果。
要以愉快的探究心情去学习,看看所学到的东西,如何在今天以及未来帮助你,如何减少你在时间上的耗费,并使你得著寻获的快乐。
06失望:(disappointment)
比“挫折感”更具杀伤力的一种情绪是“失望”。
当你期望得到什么却未能如愿,这时内心就会生出“失望”的情绪。
如果你不好好处理失望这种情绪,它可能带来毁灭性的伤害,因为它会使你的意志一直“消沉”下去,永远地失去所想追求的愿望。
失望的讯息:
我们之所以会“失望”,是因为所期望的目标未能达成、所想要的东西未能得到。
失望的解决办法:
遇有这种情形你就得修改自己的期望,使之合于当时的状况,随即拿出行动以实现这个目标,这是解决“失望”的根本作法。
从让你“失望”的这件事里学习,看看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然后好好检讨出对你有帮助的作法。 重新设定目标,使之让你更有兴趣去追求,并且让你能够很快得著进展。
想一想自己是否“失望”的早了些,经常我们会发现一时的挫折并不代表与成功从此绝缘,正如我常用的一句话:“上帝并非不给你,她只是在等待最佳的时机。”
如果你所期望的目标不实际,那么就免不了会“失望”。
就好像今天去到田里撒种,却想明天就见到果实一样。
07懊悔:(Guilt)
当你非常地“失望”之后,很可能这种情绪就会转化为“懊悔”。
人生里我们最想避开的情绪之一就是“懊悔”了,不过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的价值。
懊悔的讯息:
“懊悔”的产生,乃是因为违背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原则,要想日后不再有这种情形,我们必须拿出立即的行动。
人们面对“懊悔”的另一个极端现象,就是向它屈服,无助地承受它的挫折与蹂躏。
懊悔的解决办法:
“懊悔”可能是最管用的杠杆,因“懊悔”而改变了自己的行动就如同因痛苦而改变一样的有强大了威力。
08不中用:(Inadequacy)
当你因为经常触犯所持守的原则或规定,以致于心理上自责甚深,结果最后就产生了“不中用”感。
任何时候当我们觉得有些该做却做不来,这时就会产生自己“不中用”的感觉。
不中用的讯息:
如果我们动不动便用“中用或不中用”来衡量自己,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事实上,“不中用”还带有另外的讯息。
没有哪个人是样样都精通,当你觉得自己“不中用”时,那就暗示你需要更多、更有用的资讯、了解、策略、工具、技巧或自信。
09心力交瘁(Overload or Overwhelm)
当你觉得四周好像有数不清的问题,或者要做的事情比我们所想到更多,这时就会兴起“心力交瘁”的情绪。
心力交瘁的讯息:
当你有“心力交瘁”之感时,心里就会觉得痛苦、沮丧和无力,因为这时那些事对你来说已失去了积极的意义。
你之所以会“心力交瘁”,是因为想一下子就处理很多事情,想在一夜之间就来改头换面。在各种情绪中,没有那个比“心力交瘁”更伤害一个人了。
一旦你把第一件事情完成后,就会做得更起劲,因为这时你会觉得又重新有了控制能力,自然“心力交瘁”及“沮丧”的现象也会因而消失,在此情形下就能顺畅地运作,源源不断想出更多解决事情的办法。
10孤独感:(Loneliness)
大部份人最害怕的是与人脱节,那个情绪可称之为“孤独感”。
这种情绪乃使人有种与他人疏离、隔绝的感觉,不知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验?我相信每个人在其人生中都必然有过。
孤独感的讯息:
当你有了这种感觉,就是意味著你得多多跟他人接触了,特别是在心灵上与人契合,否则即便是有再多的朋友,仍可能会产生“孤独感”。
觉得孤独也不是件坏事,它提醒你这件事:“我希望能有朋友,好让我能去关心他们,只是现在要决定的是,到底跟他们要建立何种关系,然后赶快拿出行动。”
到此就立即行动,跨出你的脚,伸出你的手,去跟想结交的人接触。
;“劣倾向”是指一个人或群体的某种行为或倾向不利于他人或社会的发展和利益。
而“受劣倾向”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受到劣倾向的影响而表现出不良行为或产生不良后果。
例如,在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劣倾向,如偷盗、欺骗、暴力等,如果一个人受到这些劣倾向的影响,可能会表现出类似的行为,从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良的后果。
此外,受劣倾向还可以指某些人或群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行为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其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例如受到家庭暴力、虐待等不良行为的人可能会在心理上受到创伤,产生心理障碍和不良后果。
问题一:什么是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 和双相障碍是同义词,已合并
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西方发达国家9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55%-78%(Angst,1999),Goodwind等(1990)报道双相I型患病率为1%,双相I型与II型合并为3%,若加上环性心境则超过4%。发病年龄高峰期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目前,我国尚缺乏系统的双相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香港特区(1993)男性15%、女性16%。
西医学名:双相障碍
其他名称:双相情感障碍,双相心境障碍
主要病因:生物学因素,遗传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
传染性:无传染性
疾病简介
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是在一段时间内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情感是指人们感知客观事物时所伴随的相应态度和外部表现,如喜、怒、哀、乐、悲、恐、惊等体验和表情。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既往称为情感障碍(Afective disorders)是指以心境或情感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表现为情感高涨、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称躁狂状态;情感低落、 缺乏、精力下降、兴趣减少、活动减少,称抑郁状态;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
双相障碍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也称双相心境(情感)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躁狂发作需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编辑本段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生物学因素
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大脑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异常;②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③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④多巴胺(DA) 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⑤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在血浆和脑脊液中水平降低;⑥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⑦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 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总体来说,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较为突出。[1]
编辑本段疾病分类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ICD-10),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
问题二:什么叫双向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也称躁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疾病。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是一种发作性、反复性的终生疾病。“双相情感障碍”的特征是剧烈的心境摇摆,患者有33%的时间是处于抑郁状态,11%的时间是处于躁狂状态。处于心境低沉“空虚”的特殊时期(会有无望或悲观的感觉),往往伴有多种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
有60%的患者20岁以前就已出现双相障碍症状,但很多时候“双相情感障碍”容易被延误诊断,心境不一致的患者经常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由于轻躁狂发作易被忽视,致使单相抑郁成为最常见的误诊原因。实际上,行为冲动、思维奔逸常常预示着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
问题三:什么是双极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是一种涉及一次或多次严重的躁狂和抑郁发作的疾玻这种疾病使人的情绪摇摆于极度高涨和悲伤失望之间,在这两种状态之间会存在情绪正常的时间。在美国,有两百万以上的人受到双相情感障碍的困扰。
问题四:情感障碍是什么样表现 情感障碍也叫双面情感障碍 目前大多数都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药物只是治标不治本最终的坎还是自己的内心,所以心理治疗是最好的方法! 下面我介绍3种治疗的方法: 第一静心:静心方法是可以清除负面情绪,敞开内心,找回生命的本真,你将能接纳自
问题五:双向情感障碍是什么意思? 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DSM-IV中将双相障碍分为两个亚型,双相I型指有躁狂或混合发作及重性抑郁发作,双相II型指有轻躁狂及重性抑郁发作,无躁狂发作。值得注意的是,双相抑郁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有报道37%的双相抑郁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
又称
双相情感障碍
英文名称
bipolardisorder,BP
英文别称
Bipolaraffectivedisorder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常见症状
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混合发作
病因 听语音
双相障碍病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双相障碍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环性气质。应激性生活事件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双相障碍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临床表现 听语音
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1抑郁发作
双相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及生物学异常相似而难以区分,双相抑郁因表现不典型往往被忽视。正确诊断双相抑郁障碍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两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存在明显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人口学特征 ①性别 单相抑郁女性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2倍,但在双相障碍患者中性别差异不明显;②年龄 双相障碍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单相抑郁症为40岁,前者明显早于后者,尤其是25岁以前起病的首发抑郁是双相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③家族史 家系调查和双生子研究已经证实双相障碍的家族聚集性,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障碍(尤其是双相I型)患者的家系传递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更密切。
(2)抑郁发作的特征 ①病程特点 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抑郁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较频繁;②症状特征 双相抑郁区别于单相抑郁的症状特征包括情绪的不稳定性、易激惹、精神运动性激越、思维竞赛/拥挤、睡眠增加、肥胖/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自杀观念和共病焦虑及物质滥用(烟草、酒精、毒品等)。
2躁狂发作
(1)心境高涨 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的欢笑。有的患者尽管心境高涨,但情绪不稳,变幻莫测,时而欢乐愉悦,时而激动暴怒。部分患者则以愤怒、易激惹、敌意为特征,甚至可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但常常很快转怒为喜或马上赔礼道歉。
(2)思维奔逸 反应敏捷,思潮汹涌,有很多的计划和目标,感到自己舌头在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言语增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即使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仍要讲个不停,信口开河,内容不切实际,经常转换主题;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3)活动增多 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兴趣广泛,动作迅速,忙忙碌碌,爱管闲事,但往往虎头蛇尾,一事无成,随心所欲,不计后果,常挥霍无度,慷慨大方,为了吸引眼球过度修饰自己,哗众取宠,专横跋扈,好为人师,喜欢对别人颐指气使,举止轻浮,常出入娱乐场所,招蜂引蝶。
(4)躯体症状 面色红润,双眼炯炯有神,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睡眠需要减少,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节律紊乱;食欲亢进,暴饮暴食,或因过于忙碌而进食不规则,>>
问题六:什么是难治性的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近年在国外改称心境(mood)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躁狂)或低落(抑郁),或两者交替出现。情感障碍严重者称为情感性精神病。
心境低沉,包括沮丧、悲伤、绝望、自责等体验。另外还可伴有疑病、思维迟缓、自罪妄想、贫穷妄想、虚无妄想、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动作迟缓等可惜症状;在生理方面考虑可以有失眠、食欲减退、闭经、体重下降、时候容易疲劳伤人、周身不定处的疼痛、胸闷、腹胀等症状同情。抑郁是各种抑郁症的中心待人遇见症状。
问题七: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 应该是双相,不是双向。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科的一种分类,指的是患者既有抑郁症也有躁狂症。抑郁症与躁狂症是两个叮同的病症,两者的外在表现相反,当抑郁症者出现了躁狂后,就认为是双相情感障碍。
出现这种状况一般是患者先有抑郁症,抑郁症严重导致长时间失眠,接着就会出现躁狂。
问题八:什么是双极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是一种涉及一次或多次严重的躁狂和抑郁发作的疾病。这种疾病使人的情绪摇摆于极度高涨和悲伤失望之间,在这两种状态之间会存在情绪正常的时间。在美国,有两百万以上的人受到双相情感障碍的困扰。
双相情感障碍一般从青春期或成年期的早起开始,持续一生。由于双相情感障碍经常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疾病,患者可能会没有必要的为之受苦多年。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对患者及他们的配偶、家庭成员、朋友和雇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破坏性。尽管没有已知的根治办法,双相情感障碍是可以治疗的,并且康复是可能的。具有双相情感障碍可以保持成功的人际关系,和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结合可以帮助绝大多数患者重新回到具有生产性的,充实的生活。
2001年语文新课标提出了淡化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取消了“基础知识”条目,这一重大举措旨在革除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积弊,但考察一下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就会发现一种不良倾向:少教或不教语文基础知识成了一种趋势,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有矫枉过正之势。这势必要削弱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影响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那么产生这种不良倾向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觉得个中原因可概括为“三个一”,即:一个偏差、一个混乱和一个取消。
一、“一个偏差”是指对新课标语文课程性质理解上的偏差,即淡化了工具性,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遭到了轻视。
教改过程中,我们出现了不少过激的言行。如:在一些专家学者的著作里或报告讲座中,语文工具论被简单地看成了阻碍语文改革的绊脚石;在以往语文教学经验还没有进行很好总结的情况下,有些人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片面地夸大教训,放大弊端;有些地方为了紧跟课改的步伐,以行政半应酬的方式片面强调语文课的人文性,尤其是公开课更要体现人文性……这些言行导致了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工具性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否定,语文等同于人文,语文教学出现了泛语文的现象。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吴心田最近接受访谈时,面对这种不良倾向表示了自己的担忧:“20世纪末的语文大讨论把人文性的大旗打了出来,这是一个进步。可是,这个大讨论到了后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新的偏差又出现了,即人文性至上,淡化了工具性,甚至否定了工具性,这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①
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两者不可分离,没有离开工具性的人文性,也没有离开人文性的工具性。过分强调工具性,以致忽视人文性,其不良后果就是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批评的,也是我们进行这场改革的主要原因。反过来,脱离了工具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不会得到提高。排斥或忽视工具性,同样也是对人文性的否定。所以当前语文新课改中,我们要警惕矫枉过正的不良倾向,不能架空工具性,让人文性唱独角戏。
二、“一个混乱”是指对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关系认识上的混乱,使得语文基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被贬低。
80年代中后期,“八字宪法”统治了语文课堂,教师条分缕析,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对知识倒是学了不少,可能力不见有多强。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关系,其中不乏理性与冷静的思考,但是也有一些片面的认识使得人们对两者关系的认识产生了混乱。如有人认为语文能力的培养重于语文知识的传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进而轻视语文知识的传授。更有甚者,出现了把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提法。另外还有把语文知识与传授语文知识方法混为一谈的,由对传授方法的否定进而否定语文知识。这些比较片面的提法和观点或多或少干扰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语文基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被贬低。
我们要辩证地对待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资源和起点。学生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就越利于发展语文能力。而不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就很难培养相应的语文能力。贬低语文知识,那么语文能力的发展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成了一句空话。张志公先生曾对这类问题发表过真知灼见:“有些知识一旦知道了,就可以立刻或者很快转化为技能,运用起来;有些知识就没有那么快,需要和其他有关的知识相互作用起来,并且与有关的实践相互作用起来,经过相当一段时间才能逐步转化为技能,从不熟练到比较熟练,到很熟练;有些知识甚至于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见不出与技能发生什么直接联系,知识就是知识。然而这种知识是必要的,具备不具备这种知识对人的头脑影响很大。”②另一方面,语文能力的发展又是掌握语文知识的前提,掌握语文知识又受语文能力的制约。语文能力越发展,语文知识掌握得越快越容易。两者有矛盾但更有统一,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有利的条件使两者更好地统一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一个取消”是指个别省市语文中高考取消了基础知识项,中高考指挥棒很难指挥语文基础知识,其教学不受重视。
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它,更是为了化知为能。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要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为了减轻学习负担,因此个别省市语文中高考取消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单纯考查,有的地区中考甚至只考一篇作文。从理论上说,这种理想式的改革是可行的,但实际上却很冒险。因为中高考指挥棒依然在起作用,师生受此影响,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由于取消了基础知识,语文教师对基础知识没有足够的重视,反正不考,学生也不会重视,于是不教。如今不仅语文知识的考查越来越少,就连语文能力的考查也在相对缩减。吴心田老师说:“我在翻阅2005年中考题的过程中,发现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方面考查的内容太少了,阅读理解题出的都是人文方面的内容理解,而很少涉及语言运用和写作方面的问题,这样就把语文的工具性因素丢掉了。这种考试命题对语文教学起了误导作用,好像语文基础知识是可有可无的,这是错误的导向。”③
以上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当前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出现了不良的倾向。对此,我们要保持冷静清醒的态度,不要犯矫枉过正的毛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会阻碍语文教学改革,影响语文教学自身的健康发展。只有正确地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辩证地看待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关系,循序渐进地进行语文中高考改革,我们的语文基础知识才会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语文能力才会有发展的根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会有凭借和依托。
注:
①③桑哲《“语文知识与能力”大家谈》,《现代语文》20072。
②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