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山关·忆秦娥》

《娄山关·忆秦娥》,第1张

娄山关·忆秦娥教案

广东新版高中语文教材《语文(必修2)》中有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这是一首描写红军长征途经娄山关时的一场战争,以及战后词人心情的词。但由于是新选为教材,可给老师们参看的资料少之又少,在备课时就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惑。笔者早年读过这首词,也看过《毛泽东诗词鉴赏》,觉得读得懂,有意境,有气魄。现在要来给学生讲解它时,却觉得并不是那么简单。有几个地方是难以略过又不怎么好理解的,在此特提出来向方家请教。

一、 怎样理解“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①《教师教学用书》(广东版):“红军队伍正在行进,烈烈(疑为“猎猎”。笔者)的西风中传来了一阵阵细碎急促的马蹄声和时断时续、低咽悲沉的喇叭声。”“地势凹凸不平,民谣称为‘地无三日平’,再加上崎岖的山间石径上结了一层寒霜,马儿不能放步奔跑,必然马蹄杂沓,步伐零乱,而当时红军也没有多少马匹,走起来零零碎碎地,在山谷中更有细碎杂沓的感觉。‘咽’,本指声音哽塞而低沉,这里形容在烈烈西风中传来的若断若续、忽高忽低的军号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山峦重重,道路纾盘,军号不像平时那样悠远嘹亮,再加上西风劲吹,山谷响应,因而强弱不定,断续相闻,犹如呜咽,显得十分悲壮深沉。”

②《知识。方法。能力》(与教材配套,广东出版):“用一‘碎’字来形容马蹄的践踏声。用一‘咽’字来形容喇叭的低沉声和用尽力气的吹奏声。”“表达吹号员用尽了全身力气来吹进军号,甚至把嗓子都给吹哑了。]这就极好地衬托出红军战士冲锋的勇猛,势不可当。”

③《毛泽东诗词鉴赏》:“大家注意‘马蹄声碎’的‘碎’字和‘喇叭声咽’的‘咽’字,马蹄的声音是细碎的,不是散步奔驰所发出来的响声,不是使人震耳的声音,而是很细碎的声音。喇叭的声音压得非常低,好像哽咽的喉咙所发出很低的哑声。这样做是为了不让敌人知道我们的行动。一个‘碎’字和一个‘咽’字,把红军行进的严肃敏捷烘托了出来。”

上面三种解释对“马蹄声碎”的理解比较一致,而对“喇叭声咽”的理解有很大出入。谁更有道理?

首先说②,“用一‘咽’字来形容喇叭低沉声和用尽力气的吹奏声”,不通顺,是病句。“用尽力气”的说法很值得考虑:作者描述的是一支挺进的红军队伍,不是溃败的军队,前面的“马蹄声碎”就是写红军在快速行进,写的是战前的紧张气氛。司号兵都应该是训练有素的,战士开始冲锋,你的嗓子就哑了?不好想象。按照常识,没有力气,要么吹不出声音,要么吹不成曲调,和“咽”的“哽咽”、“嘶哑”意义相去较远。

其次说③,“喇叭的声音压得非常低,好像哽咽的喉咙所发出的很低的哑声。这样做是为了不让敌人知道我们的行动。”这样解释也不能让人信服:既然怕敌人知道,就不要吹号角啊;吹号角还又压低声音,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滑稽情形呢?这样又怎么能把红军战士行进的严肃敏捷烘托出来?军号嘹亮,振奋士气,军号呜咽,影响士气怎么办?

再说①此时诗人的位置在哪里?从全诗看,诗人应该是在红军队伍中的,(能听到“马蹄声碎”)。但照①的理解,喇叭声从远处传来,诗人似乎成了旁观者。“喇叭声咽”,也就成了纯客观的描写。其实此处的“咽”字除了客观描写以外,还应该充溢了作者的情感。红军自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来,打的多是败仗,湘江一役,损失更是惨重。这一次回军遵义,重攻娄关山,任务是极其艰巨的,作为党的领袖,作为重新回到军事指挥岗位的毛泽东,心情是极其沉重的。红军能否取胜,红军的命运如何?“咽”字曲折地表达了这种情感,宋代词人姜夔《扬州慢》“到黄昏,清角吹塞,都在空城。”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均是通过这种写景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的。因此,此处的“咽”字除了客观描摹军号的声音外,还应包括主人的主观感受。由于主观上对军事的担心,红军战士军号声,才会像是鸣咽,“咽”写出了悲壮的气氛。

二:怎样理解“苍山如海,残阳如雪”?

④《教师教学用书》:“这两句前句崇高磅薄,后句悲壮奇丽,表达了亦喜亦悲、亦忧亦欢的复杂感情,形成极为深邃的艺术境界,神韵悠然,回味无穷,不仅给人以壮美的感受,而且引人产生深重的思考。这两句的比喻十分奇特,又非常生动贴切,且富有象征意味。它体现诗人浩如烟海的胸怀,表现了革命前途虽然波澜壮阔,但还会有许多的艰难险阻,还要付出许多的流血牺牲,并巧妙的暗示了娄山关战斗的激烈,展示了红军战士“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同时,这两句与上阕的“霜晨月”呼应,说明一天(从“霜晨月”的拂晓到“残阳如雪”的傍晚)的战斗历程已经完成,娄山关已胜利地越过,从而使词的战斗气氛更浓烈,词的主题更突出。

⑤《知识、方法、能力》:“这两句既状眼前景物,又展示了未来的前途,成为写景寓情的传颂(应为“诵”,笔者)佳句。作者曾说,是在战斗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点头胜利的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他自成为成功和两句话。”

⑥《毛泽东诗词鉴赏》:“‘苍山如海,残阳如雪’完全是自然景色,山高大得不得了,多得不得了,站在山头上放眼望去,一片望不尽的山峦起伏,好像翻滚着的大海一样。将落的太阳像血一样红。色彩非常浓丽,气象非常壮阔。”

笔者认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不能如⑥那样仅仅作自然景色理解,它应该包含诗人强烈的情感,但又不是④中所说的“亦喜亦悲,亦忧亦欢”,而应该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那种高兴心情。⑤的说法不能算错,但不具体。诗人毛泽东在战胜困难之后,常常用一些乐观的诗句表达兴奋高兴之情:“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作者自注:“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首《清平乐》如前一首的《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样的心境。《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雨后复见斜阳出于天宇,雄关峻岭在斜阳照射中,一阵阵显出苍翠之色,”“关山阵阵苍”是在说明乌云还并未全然消逝,而关山仍在,斜阳正好,总难掩关山的苍翠,而且正显出关山的苍翠。”

附:《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雪。

诗意解读:

凛冽的北风一阵阵吹来,呼呼地响,吹动那红军战士单薄的衣裳。在这样满是白霜的早

晨,战士们紧张地、急速地向娄山关进发,战马行进在险峻的山路上,发出杂沓零乱的声音。凄清的军号声在山间回荡,时断时续,与天空大雁的叫声相为应答。

不要说雄关坚如钢铁,我们英雄的红军又一次将它跨越。登上娄山关关口,放眼远眺,起伏的山峦向远处铺展开去,犹如大海的波浪,壮阔无比;如血的残阳挂在西方天空,将万里河山浸染得更加壮丽。

baidu

这是叠词,类似于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霜晨月”烘托出疾行的红军临危不乱的气概,“从头越”是红军胜利完成任务的心情。

《七律 长征》:豪迈激昂,表现出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忆秦娥 娄山关》:表现出悲壮的情感

老师讲的答案,望采纳!

雄关漫道真如铁表达了敢于向困难作斗争而且能够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的思想感情。“雄关漫道真如铁”出自《忆秦娥娄山关》。其下一句是:而今迈步从头越。意思是不要说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前后两句共同表达出词人心中的英雄豪气及其对获胜的信心。

一个民族的科学思想离不开先进的理论思维来引领,一个国家的富强民主离不开万千英雄人物的无私奉献与英勇献身。

作为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该时刻保持高昂的斗志,清醒的头脑,为国家做贡献,为社会做服务。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番毛主席这慷慨激昂的诗词佳作吧!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当年毛主席写下此首诗的背景,正是国家政局处于被动局面的时期。

1935年1月,毛主席在遵义会议中被众人推选及认可后,确立了他的领导地位。

而后为了打赢这场持久战,他们几番商讨,开始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艰苦历程。

由于天气环境非常恶劣,他们在横渡长江的过程中,阻碍重重。

无奈之下,毛主席当机立断,再次重返遵义,最后成功的翻越了娄山关。

正可谓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无畏艰难险阻的红军战士们击败了关口的黔军,打的他们落荒而逃。

值得庆幸的是,娄山关口成功地把万千奉身前线的战士紧紧护在手中心里了。

由于成功的击退了敌军,毛主席在当时这种境况中,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就是万分激动。

因此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毛主席在战争完胜后提笔写出的一篇佳作。

接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这篇诗词的简要赏析。

诗词的开篇点明主旨,并且通过凛冽的西风刺骨的吹,让我们就会情不自禁的联想到一丝丝悲壮情愫的产生。

虽说夜空中有着一轮高挂的明月,可是听着雁群的鸣叫身此起彼伏,一股悲凉涌上心头。

从毛主席写下的这短短几行诗词中,无一不透露出他对当时严峻局势形式与作战环境的担忧。

赏析了词的下阙,我们就会不难发觉,马蹄声声响起但不是整齐划一的,军营中的号角声比较低沉委婉。

通过这简短的几个字,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行军非常艰难,让人内心突然有了悲痛沉重。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通过这短短八字,让我们不仅了解到了青山之色,更是让我们从侧面读出了毛主席由悲转喜的一种情感变化。

层层叠叠的山峰连绵起伏,犹如万青碧波的大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祖国的山河辽阔,以及万千英雄人物勇往直前,无畏牺牲的奉献精神!

很多著名的当代诗词作家对于毛主席的这首诗深爱有加。

毛主席在我国万千民众心中是永远不会的消失的一位伟人。

是他们奋起反抗,是他们重新举起中国***的旗帜,更是他们慷慨高昂。

不得不说,读着伟人所写的诗词佳作真的是一种心灵的洗涤。

不论是长征万里的艰难。

又或者是百转千回的艰难险阻,在毛主席的诗词中都能彰显的淋漓尽致!

所以喜爱毛主席所撰写的诗集佳作的朋友,真心建议你们多带几本他写的书籍看看。

无论是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理论实践方面。

他写出来的书籍没有一本是不值得浏览阅读的。

十分建议朋友们多去看看毛主席所写的诗词书籍,绝对会让你们体验到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雄关漫道真如

“而今迈步从头越,雄关漫道真如铁”全诗: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出自《忆秦娥·娄山关》,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1935年2月,最早发表于1957年1月的《诗刊》上。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领导地位,会后组成了军事指挥小组。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宾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果断地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义,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

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此词。

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寓意

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意思是:人们徒然说娄山关坚实如铁。出自《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话歌颂了红军的顽强意志,抒写人民的胜利信心;而且对敌人的鄙夷与蔑视,也溢于言表。

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

雄关漫道真如铁下一句是什么意思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个词语出自于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在字里行间,不仅歌颂了红军的顽强意志,抒写人民的胜利信心;而且对敌人的鄙夷与蔑视,也溢于言表,并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漫道:徒然说,枉然说,人们徒然说娄山关坚实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迈步:跨步、大踏步。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有从头再开始的意思。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即隐约含蓄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做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英汉翻译折叠编辑本段

Thestrongpassoftheenemyislikeawalloriron,yetwithfirmstrides,weareconqueringitssummit

词语分析折叠编辑本段

雄关漫道真如铁,在这里,雄关之雄,多么峭拔,漫道之漫,多么飘逸;真如铁之铁,多么凝重。雄关真如铁,虽实非浪语,而在红军面前,只是“漫道”而已。且看“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何等的气魄!真是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又是多么豪放劲健。读到这里,直觉得红军战士前进的步伐,每一踏足都踩的山头在晃动。在字里行间,不仅歌颂了红军的顽强意志,抒写人民的胜利信心;而且对敌人的鄙夷与蔑视,也溢于言表。

雄关漫道真如铁表达什么情感

“雄关漫道真如铁”这句话表达出词人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

“雄关漫道真如铁”出自《忆秦娥娄山关》,其下一句是:而今迈步从头越。意思是不要说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前后两句共同表达出词人心中的英雄豪气及其对获胜的信心。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

这首词的艺术手法是借景抒情,通过对红x越过娄山关并向遵x进x的描写,反映出遵义会议后英雄红x的顽强勇猛、视险如夷的豪迈气魄和无坚不摧、攻无不克的战斗英姿。这首词写的是娄山关攻坚战的情景,而娄山关战役是在遵x会议之后重掌x权之后得意之作。

词的上片“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写西风猛烈,雁叫凄厉,还有一钩残月,加上细碎忽促的马蹄声和时断时续的喇叭声,一切都显示是战场氛围的那样的一种严酷的给传达出来的一种感受。

1这是叠词,类似于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霜晨月”烘托出疾行的红军临危不乱的气概,“从头越”是红军胜利完成任务的心情。

2碎指马蹄声细碎急促,咽指军号声时断时续,暗示了战斗的壮烈,体会出红军的机敏。

3《七律 长征》:豪迈激昂,表现出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忆秦娥 娄山关》:表现出悲壮的情感

老师讲的答案,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10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