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自我认同是什么意思,如何建立自我认同?

心理学的自我认同是什么意思,如何建立自我认同?,第1张

你好,我是熊猫君刘女士。

心理学里面的确有对自我认同的一些理论,在个人心理 健康 中,也很重视自我认同对人成长的意义。我从你的表达里看的出,你是一个对心理学有求知意愿的朋友。

这是值得肯定的。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分享一下自我认同的看法。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我希望你能理解,这个词语是一个心理学的学术名词。一个学术名词的产生,是经过无数科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得出来的。

我们对一个词语的概念产生了好奇,那么严谨的做法,不是自己主观凭感觉去臆断其字面意思,而是要去理性的寻找答案。

“自我认同”是由美国心理学者埃里克森首先提出来的概念,也被称之为“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指人的需要、 情感 、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一个人具有自我一致的 情感 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样人称为具备自我认同的人。

在更久远的过去,中国哲学家王阳明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即:知行合一。

拥有自我认同的人,有如下具体特征:

要理解自我认同的概念,把其融入自我心理学建设中,就要理解,自我认同的“反义词”。

这样我们才能在自我 探索 的中,规避自我混乱的消极影响。让自己成为更 健康 更快乐的人。

自我认同也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反面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同一性混乱。”

同一性混乱亦称“同一性扩散”。

自我同一性混乱是指:人寻求自我同一性过程中出现的同一性失败的一种现象。

一个人如果存在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则会出现如下的问题:

自我同一性混乱是我们人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心理矛盾。

陷入自我同一性混乱的人,如果不能及时认清自我,积极进行自我建设,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社交障碍等……

我们从出生到逐渐独立,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现过程。

没有人打从娘胎里就能够学会自我认同的。

也就是说,自我认同建立,从无到有,有一个发展的阶段,如果我们作为教育者抚养者能够清晰地知道自我认同建立的关键期,我们就能帮助下一代成为更好的自己。

“自我认同”概念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

我们总说“年少无知”“少年懵懂”,其实就是在说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带着迷茫带着问题不断的成熟的过程。

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缺乏了对少年自我认同感的培养,那么就会影响孩子在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事业发展、生活态度。

所以,我们需要重视,在这个阶段对青少年的培养。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与此同时,如果我们在青少年期的遗憾已经铸成,我们也不要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是要更加努力的建设自己。

这样我们才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根据你的问题,小刘给出几个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我们在建立自我认同的时候,要警惕自我同一性的混乱,所以,我们更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试问一个人不了解自己,又怎么能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呢?

了解自己需要时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所以,你需要对自己充满耐心。

我建议你抽出一点时间,和自己进行一场坦诚的对话,你可以用纸笔进行书写。当年心无旁骛的和自己面对面的时候。

你所有的优势与短板就可以冷静的整理出来了。写下你的优点,写下你的缺点。回溯你整个成长的过程,和自己的对话会帮助你更好的进行自我的认知的建设。

当你能够理性的面对你自己的好与坏的时候,你才能完整的接纳你自己。

这是实现自我认同的基础。

缺乏自我认同感的人,往往会沉浸在对过去的各种遗憾之中,后悔自己过往的失败,不停的埋怨自己。

殊不知越是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越是容易画地为牢。

当生活的机遇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由于自己对自己深深的无力感和怀疑,又会错过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机会。

所以,学会放下,你才能重新开始。

给自己建立完整的生活目标。整理好自己的心情,从零开始一点点的积累自己的能力,不要被懒惰打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河。

人生最可怕的就是明明自己碌碌无为,却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人是 社会 属性的人。

我们自我的形成往往也离不开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所以,塑造自我认同绝对不能闭门造车。你只有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你才能够从他人的反馈中更好的了解自己。

自我认同缺乏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存在社交障碍,往往对于人际交往过度敏感,害怕他人对自己有负面评价。

所以,我建议你多倾听他人对你的评价反馈,多个别人沟通交流。不要盲从也不要封闭自己,去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培养一些自己的生活爱好。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的充实而有意义。

不要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

用包容而诚挚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候产生“我是谁”这样的困惑,我们会在心灵的迷宫里兜圈子,但亲爱的朋友,请你万万不要放弃希望,因为这个过程,恰恰就是成长中的一个考验,当你走出这段荆棘之路的时候。

你便真的长大了。

自我认同感是一个人自我认知程度的标志,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主要标尺之一。只有建立了比较充分的自我认同感,才能有效建立信心和自尊。而信心和自尊是一个人获得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心理基础。

人通过形成自我认同知道自己是谁,在 社会 上应占什么地位。个体形成自我认同是每个人在青年时期所遇到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个人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简单说自我认同就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个体通过向内用力,通过内在参照系统而形成了自我反思性,人们由此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个体是依据个体的经验所反思性的理解的自我。“自我认同”假定了反思性知觉的存在。但自我认同并不是被给定的,而是作为个体动作系统的连续性的结果,是在个体的反思活动中必须被惯例性地创造和维系的某种东西。

首先,关于“自我认同”与身体的关系。他认为自我当然是由肉体体现的。身体是一种客体,它是被自我意识赋予或注定要发生 健康 和快乐的源泉,但同时它也是疾病与紧张的温床。自我是感受对身体的轮廓和特性的觉知,是对世界的创造性 探索 的真正的起源,因为自我是自我价值的承担者。身体不仅是一种“实体”,而且是一种行动系统,也就是说,它被体验为应对外在情境和事件的实践模式。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的嵌入,是维持连贯的自我认同感的基本途径。

其次,自我认同与耻辱感、尊严感、自豪感之间的关系。耻 辱感是行动者的 动机系统的消极面。尊严感和自豪感则对自我认同的叙事完整性和价值充满信心。这是因为,自豪感根植于 社会 联结,它持续地受到他人的反应的冲击,而耻辱感源自于对自己身体在旁观者的注视下的与自豪感的紧张关系的情境。耻辱感渊于无法实现建构自我理想的期望,而负罪感是一种只要超我的约束受到违背时就会引发的焦虑。显然无论是耻辱感还是负罪感的存在都是与自我预设理想自我密切相关的。

所以要要建立自我认同要做到下面几点:

首先,自我可以看成是个体负责实施的反思性投射。自我的反思性投射是个体的反身 意识作用的结果;没有自我的反身意识,自我就没有意义与价值。例如,这样自我不是完全空洞的东西,个体存在着自我塑造的效率过程和心理需要,并且它们为自我的重组提供参数。因此,一方面,个体的变化依从他!她参与的重构的努力;另一方面,个体并非为了仅仅了解自身,他!她服从于更为广泛、更为进步的目标,即建构与重构连贯的认同感。

第二,自我形塑着从过去到可预期的未来的成长轨道。个体依据(组织化的)对未来的预期而“筛选”其过去的生活经验,并沿用着过去的经验。自我的轨道具有连贯性,它源于自我对生命周期的种种阶段认知

第三,自我的反思是持续性的,也是无所不在的。 个体会在每时刻,或至少在有规则的时间间隔内,不断地依据正在发生的事件而要求实现自我质问。作为有意识询问的问题系列的开始,个体习惯问“我如何利用这一保护的时刻”?这是现代性的“反思 历史 性”,它是自我观察的实践化艺术:如,我正在做什么?我正在感受什么?

第四,自我认同作为一种连贯性发生的现象,它被设定为一种叙事,为了使这种叙事变成鲜明的记述,也为了维持完整的自我感,日记、自传的写作与阅读成了处于现代 社会 生活中的个体寻求与建立自我认同的主要手段之一。因为成长中的自我,需要在名人或成功的人士那里找到自我的影子,并召唤自己去进行创造性的投入。

第五,自我实现蕴含着对时间的控制。与“时间保持对话”是自我实现的基础,因为在任何给定的时刻,它是 使生命趋于圆满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伴随着对未来可能的生活轨迹的预期。或者说,它表现一个体如何把握其生命进程的自我设问的过程。这是因为,时间乃是自我意识生成的起点,人的生命必须在时间中展开,人的 生命意识就是在时间中体验而升华出来的。人的自我发展、人的各种需要总是在时间中不断生成的,人的成长须经分离时期(肉身我从母体中分离出来而走向独立)、镜子时期(透过别人像镜子般地观照自己)、性别时期(确立做人或人生的 游戏 规则)、理想我的不断生成时期,这些自我成长的扩展都是在时间中推进的。因此之故,大凡能自我实现的人又大多是“对时间控制”和“与时间保持对话”的人。这正是自我实现的现实,因为时间总是使生命趋向于圆满的基本条件。因此,有自我实现感的人不应浪费那属于自己的美好光阴,也只有于此,面向未来尽可能地通过时间控制和积极互动的主动过程而秩序化,在此基础上,自我叙事的整体性得以建立。

第六,自我的反思性也拓展到了身体,身体也成为了行动的一部分,而不再是被动的客体。因为对身体的体验是把自我连贯成整体的手段,只有获得这种手段才有可能说:这是我生命的地方

第七,自我实现可以理解为机遇与风险之间的平衡。由于自我实现乃是机遇和风险的平衡,所以在这种平衡的两端,一端是抓住机遇,另一端是回避风险。现实中,无数个个体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对你如何曲折和充满磨难,只要你想使自己的命运有好转,你必须超脱你的常规,结识新人, 探索 新观念,尝试陌生的路径。在某种意义上讲,自我成长所包含的风险,就是进入未知领域和未知地。可见,正是风险与自我挑战提升了自我的价值,行为使你的自我实现价值理想更进一步。

第八,自我实现的道德线索就是可信性,它的基础就是“对自己的诚信”。能够可信地行动不仅仅是依据尽可能有效和完善的自我知识的行动;它也意味着使真实的自我脱离虚假自我的困扰。因为对自己真实就意味着去发现自己,就有助于去主动地建构自我

第九,由于生命可看成是一系列的“过渡”。那么协调这些不断“过渡”之间的转变,对付这些不断“过渡”过程中所蕴涵着希望的风险,以求得个人危机所敞开的新机遇。面向生命的一系列的“过渡”,个体应适时地进入自我实现的反思性动员的轨道之中,并且依据这种轨道才得以跨越

第十,自我发展的线路是内在参照性的:唯一显著关联的线索就是生命轨道自身。作为可信的自我的成就的个人完整性,来源于在自我发展的叙事内对生活经验的整理。这是一种个人信仰体系的创建,它为个人把“第一忠诚给予自身”提供了手段。从个体建构与重构其生活史的方式来看,关键的参照点“来自内部”。

自我认同可以简单的解释为在认知了自己的相貌、体型,性格、爱好、追求、行为、缺点等等特征的情况下能够欣然接受自己,不因某些缺陷而抱怨自己。对生活热爱追求,能够独立自主的在 社会 实现自我价值,肯定自我成就。

自我认同一般要到成年以后或者独立步入 社会 时才会有较明显的显现。

在未成年或独立步入 社会 之前,自我一般都是在学习中或者父母的帮助保护中生活。没有过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与坎坷。同时忙于对 社会 各种信息接收与分享、运用,少有人会静下心了解自己,分析自己,认同自己。

一但到了要独立面对生活、 社会 的时候,自我就会产生恐惧,迷茫,空虚,焦虑。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自己,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好自己。自己有什么专长,应该去从事什么职业,去往何地,寻找什么样工作。而这一切的特征都需要自我一边带着惶恐步入 社会 ,一边学习修正自己的认知。

自我的认同必须建立在自我对人生、道德、价值判定基础上实现。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学历知识,经历爱好都有所不同,造就性格的千姿百样。对追求的生活也有所不同。

运用自己从学校、 社会 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自己长处缺点,了解自己需求爱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改正自己习惯、缺点。无法改正的就选择接受面对。多肯定自身决策、判断。勇于参加各种活动,尝试新工作,新事物,不怕失败、丢脸 人无完人,无论是自我的阴暗面,还是阳光面都应坦然面对。

例如去商场买丅恤,有圆口型T恤与v字型的T恤。在试穿的时候,朋友或导购建议你穿v型T恤比较合适。而你个人觉得圆形的更适合你。而且选择购买了圆形T恤,遵从了自己的意愿。这种现象就是一种自我认同。

再例如身为男人的你身高只有一米六三,同事、女友都嫌弃你矮。但是你通过对 社会 人群的观察比较。并不觉得自己很矮,也没有因为别人说你矮而产生自卑感。反而觉得这具身体很 健康 ,很有活力。这种心理现象就是一种对自己身体的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肉体与精神相结合后,产生的各种需求变化,生理现象的认定与排除,满足与丢弃。不断的改正接受,提升自我。

自我认同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甚至终身的事情。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和 社会 环境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自我所需应对的人或事也在不断的变化。自我会不断地怀疑自己,也会不断的肯定自己。不断调整应对的事物的方法。

总之自我认同,就是不管在面对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生活坎坷。都能够以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面对问题。

人生漫长,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否定自己。

我是百无忌论,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有所收获。

自我认同其实就是自我价值的不断塑造。而自我价值也是一个人自信心的基础,当你认为自己特别适合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有自信心。题主问到如何建立自我认同,换句话说,这就是变成了如何建立自信心。厄在我看来自信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就是在某件事情某个方面里的自信心,这其实是人在成年以后,他可以意识和觉察到的,还有一个就是根本的自信心,或者说自我存在价值感。生活工作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有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始终他不愿自己独立承担做决策的后果,在人群中他总是让自己蜷缩在最不起眼的那个角落,那么这样的人,我们可以认为他的自信心其实来自于他的童年时候就没有构建好。

自我认同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 社会 的承认与赞许。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从而表现出的那种自然而然地自信态度。

建立自我认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第一:肯定自己。在自己选择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要及时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在心里面认同自己的表现。

第二:不要羞愧。很多人对于自己的表现容易产生羞愧心理,其实没有必要产生羞愧心理,无论对于人还是对于物,都不要有羞愧心理表现。

第三:强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出一番成就,相信自己能够成就一番伟业,相信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是最棒的,相信自己的未来一定非常棒。

第四:多与人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可以让自己的内心与人产生互动,从而容易接纳他人,让自己在他人的眼光中寻找到自己的本心。

以上为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自我认同:自我确认,对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觉得合理,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如何建立:让今天比昨天更好

埃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防止 社会 角色的混乱(即确认自我认同感)是青少年的重要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个体的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每个人在青年时期都在 探索 并尝试去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感,即自我认同感。会对“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这个人怎么样、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形成辩证统一的认识。是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将主体我和客体我达到统一的过程。

正确看待自己并接纳自己,如果你连自己都无法认同,那我们就没办法去认同他人,就会产生对他人的评判,那我们永远无法从他人身上学到东西。

自我认同就是对自已本身的了解和把握!只有这样,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才能正确处理相关的问题!

怎样才算是心,要知到心,古有一云:小小一只船,能装一包烟,两包落下水,一包做本钱。谁与做得到,万事自然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同情心、同理心这两个词。不少学者和企业家也把是否具有同理心、同理心有多强视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做互联网产品方面,在产品经理界名望很高的产品经理,现任滴滴副总裁俞军就说过,他在看产品新人时,会认为同理心是最关键的,“产品经理必须有同理心”。

那么,同理心究竟指什么?为什么有的人同理心就更强?同理心可以培养吗?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教授黄亚生在FT中文网发表了一篇文章,分析了同情、同理心和同理圈的概念 ,理解了这几个概念,就能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首先是同情(Sympathy)和同理(Empathy)的差异。黄亚生引用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观点说,同理不仅仅是对他人的不幸产生怜悯、感到悲哀,而是把自己和他人换位,用他人的视角去理解他人的处境。通过这种换位思维的能力,一个人就能够让自己感受到他人的感觉和感情。而同情,一般情况下,仅仅是指对他人的不幸感到怜悯和悲哀,但并没有通过换位思考去感受他人的感受。

人为什么会换位思维?或者说,一个人为什么要主动站在其他人角度来看问题?答案是,具备换位思维的人往往也具有一种时空概念,也就是,我会从你今天的处境,推导出我明天可能的处境。因此,人的同理心并不是纯粹的利他主义,而是一种考虑到自己的代入行为。这就可以推导出,人的自私和人具备同理心是没有本质矛盾的。亚当·斯密说:“啊,人是自私的,但其实人也不是那么自私,人也是具有同情心的。”这句话其实是有道理的。

第二个概念是同理圈(circle of empathy)。同理心的作用和影响是有一定的范围和阶层限制的,并不存在广泛的、普遍的、无条件的同理心。同理圈可以理解为同理心发生作用的范围。

黄亚生教授引用了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的“中国地震假说”。亚当·斯密写道:“假如中国这个伟大帝国连同其全部亿万居民突然毁于一场地震,那么一个和中国没有任何关系的很有人情味的欧洲人会有什么反应呢?我觉得,他首先会对这些不幸的遇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他会忧心忡忡地想到人世无常,人类创造的全部成果就这样在顷刻间灰飞烟灭。可是当悲天悯人、深谋远虑全都过去以后,他就会像平常一样优哉游哉地做生意、寻开心,好像这种不幸的事件从未发生过。哪怕是他自己遇到的最小的麻烦,都会让他更为紧张不安。”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道德情操论》出版于1759年,当时中国和欧洲的通讯还没有那么发达,距离感因此也更强。

18世纪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大卫·休谟用同心圆(concentric circle)来表达同理圈的概念。同心圆的中间是自己,往外依次是家人、亲密朋友、普通朋友、同阶层群体、同国家群体、同人种群体、其他人、甚至延伸到其他生物。一个人的同理心随着同心圆的向外扩展而逐渐减少。拿地震来比喻的话,中间最强烈,越往外力量越小。

黄亚生提出,影响同理圈的,除了血缘、民族等之外,还有人的认知和理智能力。同理有理智、推理和道理的成分在其中,因此,即使一个人的同情程度是给定的,同理程度也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被后天培训的。黄亚生教授说:“人类文明就是一段从一个小的同理圈向一个大的同理圈演化的历史。”

黄亚生用同理圈的概念来解释一些恶性社会新闻。比如一个抱着孩子的女性,因为没有配合警察执法,被警察摔倒在地,孩子也摔在地上,这是一个很多人讨论的社会新闻。这名警察肯定不会愿意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被人这么对待。他这样对别人,说明他的同理圈只覆盖到了自己的家人。但是他缺乏时空思维的能力,也就是说,他的行为某种意义上默认,如果未来发生同样情况,另一位警察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处置抱着孩子的他自己的妻子。因此,其实是理智和认知能力缺失导致了他的同理圈范围局限以及缺乏同理心。

同情心,首先是指对某事(如另一人的感情)的觉察与同情感,同时也指这种感情的表露。这是同情心的基本含义和初级层面,人人都应该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情心。

但同情心又是一种才能,往往指培养成的能与他人感情起共鸣的一种才能,而这种感情不必一定是悲伤。这是同情心的引申含义和高级层面。

我的理解是可能是用法上区别吧:同情心是用于与你相关和不相关的事(也就是电视上,网上看到的事都可以另你产生同情心);而恻隐之心主要还是用于发生在你周边的事。比如你的邻居小孩被她妈打,你动了恻隐之心,把小孩接到家里安抚一下。如果你看电视说一个小孩被打,你就不能用动了恻隐之心。

读音:rèn tóng

解释:心理学名词。指体认与模仿他人或团体之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一个部分的心理历程。亦可解释为认可赞同。

近义词:认可

用“认同”一词造句:

1现在我对这一点深感认同。

2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同这些情况。

3我对篷克摇滚音乐无法认同。

4我觉得我是个圈外人,是一个不知该如何认同“微笑的首领”。

5对认同和成就感的渴望 。

6 难得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绿毛僵尸痛并快乐着,只能勇挑重担,担负起了挑逗火灵的重任。

7耆宿能认同我的意见,我不胜感激。

8生存有价值,被人认同,我就很开心,享受与否,是心理上的平衡。

认知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网上购物、拍卖、五州四海、电子邮件、羡慕”等词。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3、继续增强学生将网络成为自己学习伙伴的意识。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能力目标:

   1、能自学或是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提高自己网上合作能力。

   2、能利用网络资源,查看、收集、了解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什么?进行交流。

   3、能用留言板进行网上交流与学习。

这种共情,实在有些矫情。

共情,情感同频,感同身受,但不至于不开心,或者内耗。好与不好,要看在什么条件下。或者说,好与不好的标准是什么?快不快乐?有些时候,标准是自己定的。

首先要明白共情能力是什么呢?我看过很多关于共情能力的文章,有人说这是天生的,有人说这是换位思考的能力,有人说这是善良的体现。

后来我又去搜了一下专业的名词解释,共情又分为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过强的情绪共情能力可以让人体会到丰富的情绪,运用的好的话,被共情的那一方能感受到被理解认同的感觉。

但是物极必反,过于强大的的共情能力如果加注在没有与之能力相匹配的躯体上,这对共情者本身将会是一种伤害。强烈的情感如果没有及时疏导的话,这种伤害会造成成倍攻击,因为这本来就不是ta应该承受的情感。我不知道这种伤害到底有多么的大,但是我知道这会很难受,而这是出于我的认知共情得到的认识。

我妹妹的情绪共情就比较强,但是与之而来的是她的早熟,会失去很多快乐。我印象很深刻,有一次她突然对我来一句:姐,你是不是压力很大啊。还有一次她突然来一句:感觉你经历了好多坎坷啊。但是实际上我当时本身并没有任何感觉,这时候她就承受了不该承受的情绪。至于我的压力大不大,大,但是我真的没有感受到。但是我身体做出了反馈(长了满脸痘痘),不过也说明了这在我的心理承受范围内(毕竟心里没有感觉但是身体的感觉都表现出来了)但是没有意识到就无法进行情绪疏导。。。也就只能反馈到身体上了……

现在长痘痘想来这应该属于身体的保护信号。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对当时的我本身来能说是一种好事,毕竟造不成心理伤害,不过担心的到成了她了,想想都感觉她很无辜。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情绪感知不强可不是一件好事,说明这是盲区,潜在的麻烦事儿就会出现了。

突然想到边城里面的一句话: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共情能力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就是保护作用,用的不好就是刺伤自己。

不过能拥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在我看来可以说是非常棒了。人生嘛,就是要体验人世百态呀,体会到了才能说这好还是不好嘛。

我能感受到近段时间自己的情绪感知力变强了,这种感觉很复杂,挺棒的。也挺快乐的哦!

情感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知到行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情感认同的重要性,通过优化情感认同环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促进社会互动、合理运用情感认同载体等方式,促使社会成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情感认同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推广实际上是一个认同过程,由理论认同到实践认同再到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过程,实践认同是反馈教育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情感认同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社会成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与传播者,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尤其是情感认同极具现实意义。

内化于心: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作为意识的一种基本形式,情感是主体本身的客观心理活动,是人与周围世界建立联系的桥梁,其内在机制由内在感触、情境评价与反应选择构成。情感认同体现为主体本身情感上的心理应激响应能力,建立合理行动的前提便是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属于道德层面的教育,而道德行为的发生则取决于道德认知和情感共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具有社会规范功能、社会控制功能与社会创造功能。情感是品德形成的动力,情感认同是一种肯定、满意的态度,道德情感认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的认同。二是情感认同会产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促进作用。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满足社会成员需求方面存在可实现性。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在满足较低层次的物质需要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体现的是人民生活幸福以及国家伟大复兴的物质保障,满足了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民主”则体现了社会成员的精神渴望。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它的包容性、现实性与超越性是其吸引力所在。

外化于行:强化群体积极情感体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强化群体的积极情感体验需要优化情感认同环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促进仪式、实践活动等的社会互动,合理运用情感认同载体。

优化情感认同环境。积极健康的情感可以促进社会成员的价值选择与道德修养,提升社会成员的价值自觉与思想意识。情感认同在价值思想转变为价值自觉的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其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异性与复杂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经济建设。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具体变现为排斥外在观念的拒绝认同、被动接受的表层认同、随波逐流的盲目认同以及从被动灌输转为主动接受的迟滞认同。因此,需要根据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特点,结合社会成员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帮助社会成员解决自身问题,使社会成员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榜样具有功能性价值,优秀的事迹与人物展现了道德的美好,能够激发社会成员对美好情感体验的向往。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对社会成员进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引导,将价值引领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增强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同时,榜样具有示范性价值,能够在精神上感染其他社会成员,能够在思想上引起共鸣,从而增强情感认同。提高民族凝聚力、民众文化素质,需要优化大众媒体环境与文化环境,充分调动情感认同载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使社会成员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促进仪式、实践活动等的社会互动。仪式可以带来情感共鸣,是某种社会关系与秩序的体现,而实践活动是社会互动的重要方式,通过社会调查、爱国主义教育等实践活动,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要创新实践形式与内容,通过主观感知的增强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激发,增强积极情绪体验。其次,要以归属感承载情感认同,通过增强社会成员的参与意识,使其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要将体验式教育融入文化建设,以亲切感凝聚情感认同,拓宽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途径。最后,要将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教育、管理、服务社会成员的过程中将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有机统一。

合理运用情感认同载体。首先,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公益广告、文学作品、宣传画等触发社会成员的责任感、敬畏感,激发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其次,要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合理发挥网络、电视、报刊等载体的作用,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认同环境,帮助社会成员增强价值认同、提高思想认识。再次,要注重平衡各方需要,既关注经济发展,也注重民生建设与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想群众所想,使物质利益驱动与情感激励相结合。

知行合一:强化情感认同,实现由“知”到“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国家的精神追求,而情感认同则是情感秩序与价值秩序的平衡点。情感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方面比理论灌输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重视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由认知认同向行为认同过渡的关键环节,强化情感认同能够使社会成员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将积极、正面的力量拓展到生活与工作中,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促使大众进行正确的选择,凝聚中国力量,维护国家稳定。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社会成员的创造性,使社会成员形成自尊、自强的意识,将国家、社会以及他人联系起来,在个人知识构建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要在充分认识情感认同重要性的基础上,以实践认同为落脚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与感召力,通过优化情感认同环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促进社会互动、合理运用情感认同载体等方式,使社会大众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认知和认识在定义、主观客观性、使用范围这三个方面有区别。

1、定义不同

认识,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思维活动。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2、主观和客观性不同

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识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认知是人的认识过程的一种产物。

一般说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联想、思考)等都是认识活动。认识过程是主观客观化的过程,即主观反映客观,使客观表现在主观中。

认识客观性比较强,认知主观性比较强。

3、使用范围不同

认知术语科学术语,更多的是应用在学术论文中,比较严谨。而认识就比较口语化,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认知的使用频率。

参考资料:

-认知  

-认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145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