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的“四个认同”是什么?

政治上的“四个认同”是什么?,第1张

随着形势的发展,民族团结教育要坚持于是时俱进,丰富内容,创新形式,不断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根据自治区党委的决定,当前要把强化“四个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四个认同”,是马列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是民族团结教育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四个认同”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强化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二.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

三.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为创造河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着力推动人民政协工作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就要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加强对各族各界的思想政治引领,扎实推进协商民主建设。

 一、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是担当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的必然要求。要坚定不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握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信心问题,始终作到对党忠诚、对党的事业忠诚、对人民政协事业忠诚。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严格执行党章党规,积极落实“四个一线”新要求,保持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要坚持好干部标准,用鲜明的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只有努力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才能担负起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

 二、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是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作用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凝聚起各族各界人士的强大合力。要发挥好政协组织的引领作用,加强对政协委员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引领,着力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要发挥好党员委员的引领作用,进一步畅通与各族各界人士的联系渠道,注重在谈心谈话、学习交流、合作共事中强化思想沟通、推动形成共识。要发挥好界别委员的引领作用,加强和改进界别工作,组织政协委员深入界别群众,认真做好宣讲政策、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工作。

 三、强化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是更好服务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必然要求。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深入开展协商民主,有利于整合社会关系,减少社会矛盾,扩大社会共识。要紧扣“一优两高”和新青海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紧盯人民群众最紧迫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开展协商活动,努力增强服务大局的作用。要创新协商形式,继续改进主席集体视察、省长与委员面对面协商、省州县三级政协委员联合视察等制度,探索开展网络协商、界别协商、基层协商,不断完善协商议政格局。要完善协商规则,深入研究把握协商议政各个环节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建立完善系统完备的协商议政制度程序。要落实双向发力要求,注重把感受新成就、领悟新思想与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 —2025 年)》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 政治工作的意见》,大力推进我省共青团高校战线思想政治 教育的各项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 联拟联合启动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行动 (简称“灯塔工程”)。“灯塔工程”意在激励大学生与中华民族同命运、与国家共奋斗、与时代齐发展,让广大青年学生争当时代先锋,带着“四个自信”,坚定学习理论、贯彻制度,开拓道路,传承中华文化。“灯塔工程”的提出和落实正是时代所趋,时代所需。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引领大学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 情感认同,努力成长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其主要的内涵是推动广东高校共青团系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大思政”体系构建,全面加强育人对象、品牌、内容和队伍建 设,不断提升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灯塔工程”如何引领大学生思想成长?

一是政治引领——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承担国家历史使命。围绕“青年大学习”为主题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层团支部团日活动,落实开展班级团干部团课宣讲创新开展校级“青马工程”培训班,提升校级青马班水平,推动高校全部二级院系开设青马班,培养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是组织引领——抓好团支部建设。首先是抓好基础团务,夯实思想引领的组织基础抓好团员发展工作,坚持严控发展规模,严格入团程序,规范入团仪式抓好团员教育管理,严谨规范落实团组织生活,做好团籍管理、团费收缴工作团员每年在基层团组织参加团课学习不应少于 2 次实现全部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其次是抓好团支部活动,做好思想引领载体建设。

三是文化引领——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传承与实践中国文化从而成长成才。在灯塔工程的推动下,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创新文化载体,运用新媒体和文化活动等阵地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另外,也将文化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志愿公益活动(如三下乡),让学生增加志愿服务精神、中华传统互助文化的认同感,切实感受国情民情。志愿者服务是弘扬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

四是专业引领——促进学生提升学习质量,引领青年成才。大学生主要靠专业能力来求职就业或创业,专业技能是就业创业之源。学校做好专业引领工作,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划、确定专业学习目标,找准职业定位,为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就业创业的质量。

五是教育引领——大力建设育人队伍。强化高校团干部的思政生力军作用。落实高校共青团改革要求,打造专挂兼职相结合的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充实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力量,加强对青年教师联系、服务和引导。引导青年教师参与支持共青团面向学生开展的思想引领、实践实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和社团指导等工作。引导青年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培育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育人实践成果。

“灯塔工程”实施的保障

(一)加强党的领导。各地各高校要将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本地区本学校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总体格局,推动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将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院(系)党组织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团教协同。加强团省委与省教育厅的协同,将“灯塔工程”纳入我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统一谋划部署。加强地市共青团与教育部门的协同,促进沟通合作、信息交流、资源共享、阵地共建。加强高校团组织与校内有关部门的协同,围绕学校育人工作大局,共同设计和深化拓展第二课堂活动,协同做好青年师生管理服务工作。

(三)加强制度建设。遵循大学生成长和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面向不同类型学校、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精神需求,探索建立分层分类指导大纲。加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理论研究,不断完善各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制度体系综合运用党政评价、师生评议、互学互评、第三方测评等方式,建立健全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评价考核制度

 (四)加强资源整合。推动高校主动将团学组织融入学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各高校团委在学校单位领导下,自觉承担起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职责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中勇担重任,团结带领青年学生按党的要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靠接班人

当代青年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易滋长,“灯塔工程”立足于学生特点和需求,将工作融入到“大德育”格局中,指出成长成才应立足对国家、社会的贡献与价值。通过“灯塔工程”建立,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工作格局,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一盏灯,温暖自己,也照亮周围同学,树立成长发展的人生榜样。

去年,我们在全党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继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化常态化年初以来,全县党员干部都积极投身奋斗在抗疫一线,彰显了党员干部的担当,践行了***员的使命和初心。

中国***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就是***人的初衷,从中国***1921年登上中国历史舞台那天起就确立了。

这个初心和使命,源自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基因,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铸就和凝练,体现着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激励***人不断砥砺前进的根本动力。

“初心”就是动力,精神动力就是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具有这种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新长征路上,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

要坚守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四讲四有”(讲政治、有信念 讲规矩、有纪律 讲道德、有品行 讲奉献、有作为)做一名合格党员干部,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创新奉献,切实提高服务职工能力,当好职工贴心人,为争做群团组织排头兵、努力实现“全省一流、全国有位”的目标贡献力量。

就是要做到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 、核心意识。作为党的群团组织,工会的党员干部不仅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行动自觉。

还应有竭诚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使命担当,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以矢志追赶超越的决心和创造性落实的劲头,抓好工作落实。

增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职工、引领职工,团结凝聚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核,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具有文化引领作用,原因在于:

  一方面是文化具有群体性特性。文化是经由历史长期发展而沉淀的、被一定的群体认可和遵循的共同的行为模式,惟有共同文化才能使群体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另一方面是核心价值体现着全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反映了文化的先进性和发展方向。当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关键在于如何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引领和整合大众文化和多样化社会思潮,最大限度达成思想共识,使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向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和完善。

  1、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对社会共同的价值要求的自觉接受与遵循的一种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具体指通过传播、教育和渗透等有效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广大社会成员认可、接受,内化为信仰,形成统一意志和强大的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是实现有效引领的基础。任何一个现代国家的持续存在都有赖于合法性的支持,这种合法性以价值观念的形式进行的思想上的说服、理解与接受,就是价值认同。价值认同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我是谁”和“为什么”,即不仅清楚自己是其所是,并明白如何按其所是行动,从而在共同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的基础上形成整个国家和全民族认同的共同理想,这是一种巨大的引领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有三个重要环节:

  ①事实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属社会意识范畴,但不能凭空产生,而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总结、国家共同思想基础的鲜明体现和全国各族人民核心利益的集中反映,具有深厚的事实依据与实践基础。

  ②情感认同。

  基于事实认同的基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产生的强烈情感共鸣。情感认同是将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前提。

  ③行为认同。

  行为认同是事实认同与情感认同的升华,它在理性认识和情感共鸣中确定行为的价值取向,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行为要求并付诸实践。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越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力就越强。

  2、实现对大众文化的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价值观之间具有某种耦合性,这种耦合性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引领的前提基础。

  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大众文化的多样价值取向和追求中蕴含和呈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某些要素或特质。因为任何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社会基础,都是现实社会经济关系运动所决定的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反映,它不仅被主导文化、精英文化所表现,同时也能被大众文化所折射。大众文化应成为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管道和领域。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到大众文化价值观中,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文化诉求和价值追求,才能发挥其对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引领力。由于大众文化商品性、娱乐性等特质使得其在生产、传播和消费上易被市场和利润所左右,会受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而产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价值观的疏远与偏离,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力,要提高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度。价值引领一定程度上是多元价值观念的协调共存基础上达成的价值共识。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众文化的引领力。

  ①应该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明的成果,倡导包容、整合非主导性的价值观念,并在多样而流变的非主导价值观念中汲取有生命力的东西,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

  ②应以发达国家社会核心价值观成功融入大众文化的经验与做法为借鉴。比如美国就十分重视将价值观内核与商业外壳有机结合,国家主导价值观被包装在具有强烈视听效果和震撼力量的以好莱坞大片等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之中,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国家主导价值观文化引领力发挥的“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态”。当然各国具体情况差异很大,我们要在借鉴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我国社会实际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文化的方式和途径。

  ③应处理好大众文化的思想性与娱乐性、艺术性与市场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等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引领优秀大众文化作品的创作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运作以及媒介传播,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与合理解决,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引领力。

  3、实现对社会思潮的价值整合。

  所谓价值整合,通常是指在社会多元存在的价值结构中,通过选择、确立和维护主导价值而使整个社会的价值结构趋向平衡、有序与协调。当代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样社会思潮价值观进行价值整合,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价值整合作用的发挥不是通过国家强制力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传播、教育、融入等渠道和说服、同化、感召和批评等方式实现的。

  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客观地认识、准确地分析判断是实现有效价值整合的重要基础。我们要研究主要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 “普世价值”观等思潮的思想源流、现实样态、理论观点和性质特征。以此为基础,重点研究各主要社会思潮的价值取向,其表现形态与实质,以加强整合的针对性;要研究主要社会思潮价值观的本质内容、社会作用,不仅要注意到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在社会发展方式和社会理想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而且要警惕诸如文化保守主义、“普世价值”观等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蔽性的破坏性。

  “立足现实需要,最大限度地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引领的目标指向。这一目标指向的实现,价值认同是基础,对大众文化的价值引领和社会思潮的价值整合是必然路径,而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又是认同、引领和整合的最终目标。

五个意识:指增强政治、执政、新特区、组织的意识,并且不能“忘祖”。

五个认同:指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现代文明引领包括:爱国奉献、勇于牺牲、开拓创新、宽容失误、坚韧顽强、百折不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诚实守信、平等合作、理性务实、爱岗敬业、团结互助、和谐共处、追求卓越、公平正义、以人为本、民主法治。

意义

“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

只有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才能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内容就是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政治责任,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增强斗争精神,坚决同破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努力成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引领者、实践者、推动者。

要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确保民主生活会开出高质量、好效果。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自觉做到廉洁自律,从严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抓好家风家教,坚决防止和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行,带头不搞任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全局党员干部立好标杆、做好示范。

扩展资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我们党要以新气象新作为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必须在全党激发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深刻把握“两个维护”的极端重要性,真正做到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要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注重从领导制度机制的健全完善上保障“两个维护”。

从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决贯彻上体现“两个维护”,从防止和纠正各种“低级红”、“高级黑”现象的具体实践中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人民网-人民日报评论员: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189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