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以阿来《一滴水流过丽江》为例

统编教材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以阿来《一滴水流过丽江》为例,第1张

按:应《课堂内外 中国好老师》之约,参与“特别关注:新教材走进课堂”专题的研讨。专题以阿来先生首发在《课堂内外 高中刊》上,后被选入统编版初中教材的《一滴水流过丽江》为例探讨新教材进入课堂名师这样教,学生这样学。动笔前,我邀请了我校初二(3)班的赵伊纯、季聿等同学一起研讨这篇课文,请他们谈一谈阅读《一滴水流过丽江》的感受。他们没有学过此编,我以为他们的初读感受,对我们的教学设计是有启发作用的。在他们的文字里,我选择了赵伊纯同学的这一段。因为版面所限,编者只保留我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的文字是赵伊纯同学的。今天特辑于此,感谢赵伊纯同学,也特别希望赵伊纯同学无论行何时何地,都不要忘了阅读与写作;也以此编祝贺赵伊纯同学提前升入高中!

原文

统编教材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以阿来《一滴水流过丽江》为例

统编教材全国统一使用,迈入语文教育的新时代。一个学期过去了,新教材“老用法”的现象比较严重,大多一线教师仍然按照“老教材”的思路、教法用“新教材”。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

一、充分认识教材系统

统编教材不是简单地替换老教材,而是呈现出新的系统,更好地诠释了课程标准的理念。认识教材体系,是用好教材的前提。

统编教材整体上采取了人文主题和阅读能力培养“双线组元”的结构方式,力求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这一整体特点,我们大多数一线教师认识模糊不清,总以为人文主题是虚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泛的,所以教学总是“跟着感觉走”。如果我们稍微研读一下教材,从“单元主题词”中就可以窥见“双线组元”的整体构思。我们看一下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题词:

这一单元主题词,两段话,一是具体阐释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二是明确了本单元应掌握的游记阅读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如果我们认识到新教材这样的“双线组元”的整体特征,处理教材的就能有的放矢了。

我们再看具体的单元结构,仍以八下第五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由“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大块组成。阅读部分选用了四篇游记。四篇游记的又分为两篇教读课文,两篇自读课文。分清课文的教学功能,是我们处理文本、教学设计的方向。

如果我们再细致地研究一下单篇教材,你会发现马克·吐温的《登勃朗峰》和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这两篇同为自读课文,它们的构成要素是不一样的。两篇文章文后都有“阅读提示”“读读写写”,《登勃朗峰》课文有旁注,而《一滴水经过丽江》却没有。这样,你会发现《一滴水经过丽江》自读的开放度较《登勃朗峰》更大。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结构方式,研究单元的组成要件,微观单篇的教材组合,实在是一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实现“用教材教”的理念。

二、清晰区分课型功能。

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尖锐地指出:阅读效果不佳和学生不喜欢语文课有多方面的原因,可行混淆,模式僵化,扼杀了读书的兴趣是问题之一。统编教材构建了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的阅读教学体系,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倡议,更好地解决当下教学课型混淆的问题。

基于此,统编教材强调精读与略读、教读与自读四种课型的区分。精读就是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其功能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兴趣。略读,主要不是教师讲,而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上,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时候,略读就是自主性的泛读。统编教材把“精读”改为“教读”,把“略读”改为“自读”。“教读是基础,是自读和课外阅读的准备;自读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阅读,是教读的延伸,是教读课所学语文知识、阅读策略的操练场”(朱于国解析新教材四大理念、五大特点)。

八下第五单元的游记教学,就是要把单元主题词中“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的语句”的具体要求在教读课文《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中得到有效落实,同时让学生带着游记的一般阅读方法在自读课文《登勃朗峰》和《一滴水经过丽江》中让学生尝试和体验。

教学《一滴水经过丽江》,可以模仿《登勃朗峰》的课文“旁注”,让学生学写批注,让学生知道批注有提示式、解说式、任务式、问题式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阅读批注的能力;可以让学生比较《一滴水经过丽江》与《壶口瀑布》等游记的异同,把握《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文新颖的构思和独特视角,从而引导学生去品味阿来更多的作品。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统编教材体现了“读书为本,读书为要”的编写思想,就是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是基于当前中学生糟糕的阅读现状开出的良方。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予学生阅读方法,实现学生自能自主阅读应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不能用自己的阅读感受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不能用框框套套来过多的束缚学生的阅读。例如学生自读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会有很多不同的表达。赵伊纯同学诗意的文字跟着阿来放飞自己的想象,她这样写道:

给予阅读的方法。阅读方法单一,也是制约学生有效阅读的瓶颈。除了精读、略读,还有跳读、浏览等等多种方法。还有如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训练写作的方法也可以介入到阅读中,实现读写结合,读写共生,也不失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可行路径。

当然像处理《一滴水流过丽江》这样的自读课文,在把时间还给学生,尊重学生自主阅读地位,也不是说,教师放任不管,把自主变成放羊。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该出手就出手,给予方法,解疑释难。肖培东老师的《一滴水流过丽江》值得我们去玩味与借鉴。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丽江的美。

          2、梳理游踪,理解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特点。

          3、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丽江不同类别的美。

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丽江的美。

          2、梳理游踪,理解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丽江不同类别的美。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也是一种阅读,在旅行中去认识这个未知的世界,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绚烂。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彩云之南,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而丽江更是多少人流连的美好。这一节课,我们将随着阿来的文字,来一段诗意的旅程(出示丽江有代表的手鼓,景点的照片)

二、预习反馈

阅读课文,就是一次旅行。我们先来检查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读生字,(驿,矗,翡,砚,蘸,拭)组词读(闸门,驿站,矗立,翡翠,砚台,擦拭),读喜欢的段落(抽2-3个同学读,及时纠正),说你知道的阿来。

三、交流展示

探究一:说说自己对标题的理解。(板书标题,用不同颜色表明)

1、一滴水指的是什么?(拟人和视野)

2、跳读课文,找出描写“一滴水”经历的句子,感受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行、程(经过说游踪,梳理思路)

3、跟随水滴,感受丽江的美

丽江的美有哪些,你从哪些句子里感受到了丽江的美。

用这样的句式说话①我从_这些句子,读出了丽江的(自然景物)美。

②我从_这些句子,读出了丽江的(人文风情)美。(板书)

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美读,说理由)

探究二:品味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对丽江的感情。

你从哪些句子里,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美读,向往和热爱之情)

四、质疑探究

为什么要让自己化为“一滴水”经过丽江呢?探讨这样写的好处。

生交流,教师小结(理解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特点)

五、拓展提高

学以致用:仿照课文写法,写一写你想去的地方。

例句1、如果我到了北方的草原,我想化作一匹马,奔驰在草原之上。

2、如果我到了祖国的南海,我想化为一条鱼,畅游在碧波当中。

简单的写几句之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全班展示。

六、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的写法,仿写我们的家乡!(两百字左右的美段)

板书设计

  一滴水  拟人,视角

    经过  玉龙雪山——四方街——金沙江

    丽江  ①自然景物美

                      感情:向往、热爱

        ②人文风情美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标题为教学切入点,以读带学,以读促写。通过学生的预习反馈、展示交流,质疑探究等环节,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这篇游记,学习语言的品味,并尝试学习句段的练习。一课一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基础弱的掌握字词的学习,基础好的掌握语言的品味。朗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我们的语文课有读书味。不足之处,是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简洁。

1 求一篇仿写或者改写《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文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会来到大沙漠,率领兄弟姐妹一起灌溉大沙漠。把这天涯无芳草的人间地狱,变成人间天堂;让漫天飞舞的黄沙变成小雨珠,把炙热的大地变得欣欣向荣,让这成为世界最美的风景线。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会去干旱地区,看看那里什么样。用我生命去救助那里千千万万的生命,我会让凋零的花朵重新绽放,让干裂的土地再度肥沃,让枯萎的树木长出嫩芽重获新生;让这里的人有干净的水喝,有我养育的农作物来充饥!让这里的生物充满希望之光。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要去荒山,用我们甘甜的乳汁去浇灌荒山,让漫无边际的黄土长出绿茵茵的小草,苍翠的青松,秀丽的楠竹,把红彤彤的苹果,金灿灿的凤梨,绿油油的橘子还有灯笼一样的柿子全都挂在树上,让人们唾手可得。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一定要去发电厂,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让最偏僻的小山村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光明,让老人在方寸的电视里看到广阔的世界,让孩子在明亮的灯光下更加刻苦地学习,让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灿烂的笑容。假如我是一滴水,我要用我的生命去养育幽香的兰花,雍容的牡丹,冰清的荷花,傲骨的梅花,把地球母亲打扮得漂漂亮亮,让她成为宇宙第一的星球。(

虽然我是一滴水,但我决不会是罪恶的波汹涛去淹没农民的庄稼,摧毁人们的家园。我一定做个可爱的小水滴在大海里淌佯,在江河里跳舞,在小河里散步,在小溪里嬉戏过着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也恳求人类爱护我,珍惜我,让我做一滴纯净的甘美的水,让我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 仿写《一滴水经过丽江》作文

《一滴水经过丽江》

在今年春季开学的时候,我们惊喜地发现,由著名作家阿来写的《一滴水经过丽江》出现在了人教版的八年级语文课本上。怀揣着喜悦和自豪,我一遍遍品味这些珠玑之语,作家笔下熟悉的故乡,再一次向我走来。

一滴水从雪山之巅醒来,它看见了时间之流上的丽江:距今600多年前的明代,丽江木氏土司开始带领老百姓在狮子山脚下修建四方街,“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从此,纳西文明开始在玉璧金川大地上孕育。这滴水看见了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从遥远的东方走来,把悠久的中原文明和年轻的纳西文化连在了一起。玉龙雪上,丽江古城开始向四处流传。这滴水还看见了1997年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逐渐融入世界的丽江:“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见的人”都来了。在21世纪蓬勃发展的旅游大潮中,丽江这个封闭的边疆地区不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它正张开双臂拥抱现代文明。

一滴水从玉龙雪山漂游而来,它看见了空间格局上的丽江:丽江坝的北面是海拔5596米终年云遮雾绕的玉龙雪山。山上有高大挺拔的云杉与松树,有春天开满鲜花的杜鹃和山茶。坝子的南边有象山、狮子山、笔架山。群山环拱,丽江坝就就像一块翡翠镶嵌在云贵高原的深处。

一滴水在丽江坝中旅行,它看见了因水而“秀”的丽江:水道在地下蜿蜒曲折,清澈的水挟裹着岩石的味道在寂静中流淌。在象山脚下,水冲破了岩石和地表的束缚来到了地面,形成了闻名遐迩的黑龙潭。潭边有树,潭中有亭。清澈的潭水倒影着洁白的玉龙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潭水流经玉河在古城口被大水车的转轮高高扬起,又哗的一声落下,水雾在阳光中行成一道道彩虹。潭水分三路穿过古城,形成了“家家门前流水,户户屋后垂杨”的诗画图。潭水被万千游客当做摄影留念的背景带到了四面八方,潭水用来冲洗黄昏的街道,潭水被装在壶中浇淋有隐约香气的兰花,潭水在古城的河道中辉映五彩斑斓的灯光,潭水穿越古城灌溉了古城外的庄稼和果树,潭水融入了奔腾的金沙江,奔向了辽阔的太平洋。

一滴水在丽江坝中旅行,它看见了因文化而“奇”的丽江:在古城的一些院子里,“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这里有至今依然还活着的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这里有体现纳西族和谐共荣文化精髓的城市布局,有“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有“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有“顺水而去的蜿蜒的老街”。

一滴水在丽江坝中旅行,它看见历史的丽江,现代的丽江;它看见了自然的丽江,文化的丽江;它看见了流动的丽江,静止的丽江;它看见了寂静的丽江,热闹的丽江;它看见了白天草甸上放牧着牛羊的丽江,它看见了夜晚满天星光下的丽江……

文贵新,文贵特。丽江作为知名旅游地,写丽江的文章自然很多很多。但唯独这篇《一滴水经过丽江》能入选中学教材,我想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它精巧而独特的构思:从一滴水的视角来展示丽江美。一滴水从北到南经过了丽江,在一滴水画出的轨迹上,中国发现了丽江,世界发现了丽江。

一滴小小的水,映照出了一个斑斓的丽江。我愿意是那滴水,无论走到哪里,都以一颗一尘不染的心,拥抱不一样的丽江。

3 求一篇仿写或者改写《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文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会来到大沙漠,率领兄弟姐妹一起灌溉大沙漠。

把这天涯无芳草的人间地狱,变成人间天堂;让漫天飞舞的黄沙变成小雨珠,把炙热的大地变得欣欣向荣,让这成为世界最美的风景线。假如我是一滴水,我会去干旱地区,看看那里什么样。

用我生命去救助那里千千万万的生命,我会让凋零的花朵重新绽放,让干裂的土地再度肥沃,让枯萎的树木长出嫩芽重获新生;让这里的人有干净的水喝,有我养育的农作物来充饥!让这里的生物充满希望之光。假如我是一滴水,我要去荒山,用我们甘甜的乳汁去浇灌荒山,让漫无边际的黄土长出绿茵茵的小草,苍翠的青松,秀丽的楠竹,把红彤彤的苹果,金灿灿的凤梨,绿油油的橘子还有灯笼一样的柿子全都挂在树上,让人们唾手可得。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一定要去发电厂,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让最偏僻的小山村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光明,让老人在方寸的电视里看到广阔的世界,让孩子在明亮的灯光下更加刻苦地学习,让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灿烂的笑容。假如我是一滴水,我要用我的生命去养育幽香的兰花,雍容的牡丹,冰清的荷花,傲骨的梅花,把地球母亲打扮得漂漂亮亮,让她成为宇宙第一的星球。

(虽然我是一滴水,但我决不会是罪恶的波汹涛去淹没农民的庄稼,摧毁人们的家园。我一定做个可爱的小水滴在大海里淌佯,在江河里跳舞,在小河里散步,在小溪里嬉戏过着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也恳求人类爱护我,珍惜我,让我做一滴纯净的甘美的水,让我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4 一滴水经过增城作文550字仿写一滴水经过丽江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会来到大沙漠,率领兄弟姐妹一起灌溉大沙漠。把这天涯无芳草的人间地狱,变成人间天堂;让漫天飞舞的黄沙变成小雨珠,把炙热的大地变得欣欣向荣,让这成为世界最美的风景线。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会去干旱地区,看看那里什么样。用我生命去救助那里千千万万的生命,我会让凋零的花朵重新绽放,让干裂的土地再度肥沃,让枯萎的树木长出嫩芽重获新生;让这里的人有干净的水喝,有我养育的农作物来充饥!让这里的生物充满希望之光。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要去荒山,用我们甘甜的乳汁去浇灌荒山,让漫无边际的黄土长出绿茵茵的小草,苍翠的青松,秀丽的楠竹,把红彤彤的苹果,金灿灿的凤梨,绿油油的橘子还有灯笼一样的柿子全都挂在树上,让人们唾手可得。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一定要去发电厂,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让最偏僻的小山村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光明,让老人在方寸的电视里看到广阔的世界,让孩子在明亮的灯光下更加刻苦地学习,让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灿烂的笑容。假如我是一滴水,我要用我的生命去养育幽香的兰花,雍容的牡丹,冰清的荷花,傲骨的梅花,把地球母亲打扮得漂漂亮亮,让她成为宇宙第一的星球。(

虽然我是一滴水,但我决不会是罪恶的波汹涛去淹没农民的庄稼,摧毁人们的家园。我一定做个可爱的小水滴在大海里淌佯,在江河里跳舞,在小河里散步,在小溪里嬉戏过着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也恳求人类爱护我,珍惜我,让我做一滴纯净的甘美的水,让我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5 求像《一滴水经过丽江》这样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拟人化游记600字,谢

我感到一股冷流,眼前是白茫茫,软绵绵的云,随着震耳欲聋的雷声,白云披上黑纱,伸着绸密的身姿遮掩了天空――我诞生了。

我离开了白云的怀抱,落到人间,我的旅行开始了……

那是翠 流的鲜草,那是芬芳馥郁的香花,那是高大挺拔的苍树,还有那清澈透底的山泉……鱼儿嬉戏,鸟儿歌唱,我随波逐流,在溪流中向那山下的村庄前进……

到了那里,我望见了戏水的孩童,心便停留在那份天真活泼之中了,他们在溪中溅起水花,我也随着水花跃高。接着,一座座房屋越过身后,一缕缕炊烟飘向天边,夕阳落入了远山的怀抱中,残辉披洒大地,一切都金灿耀眼。我在旅途中合闭双眼,似醒似睡,朦朦胧胧……

呀!为何乌烟瘴气?为何花落草枯?为何枯枝残叶?为何工厂耸立?这一切的一切,还是以前的仙境吗?贪婪的人类干了些什么?我愤懑,但无济于事。

突然间,不知从哪冒出一股化学物,把我和伙伴们的晶莹衣裳染成了令人作呕的黑色。时而震耳欲聋,时而乌烟排空,时而鱼翻白肚,时而鸟坠污水。我们都被熏得失去知觉,我隐约望见阳光穿透云雾,沐浴我的身躯。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 经验 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当像过眼云烟。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八年级 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1

第二单元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生动、有趣、颇具 散文 色彩的 说明文 ,同时也是一篇极具条理的说明文。无论是生动形象、用语典雅地介绍物候现象,还是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地介绍与物候有关的知识,我们都能从中体会到说明文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作者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两篇短文较为充分地体现了作者深广的科学视野和敏锐的科学眼光。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中学到作者多角度探索问题的思维 方法 。

《大雁归来》抒发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大雁是春的使者,给人间带来春色、生机。雁群与人类有不少相似之处,它们的群体结构也以家庭为单位,富有亲情。它们的鸣叫,似乎表明它们也具有社会性。面对大雁的联合观念,人类应该自愧不如。遗憾的是,人类的猎杀行径,给大雁制造着灾难。本文简直是一篇爱鸟的抒情诗,作者笔下,大雁是如此可爱,人与大雁和谐相处,情趣盎然。

《时间的脚印》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文艺性事理说明文。它所追踪的“时间的脚印”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岩石上,这些岩石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和变化的,是一种大自然的语言,留下了时间的印记。

二、单元字词汇总

(一)字词解释

5大自然的语言

冰雪融róng化:春天来了,温度上升,冰和雪都融化了。比喻万物重新充满生机,生机勃勃的场面。

孕yùn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sù簌:形容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nì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风雪载zài途:载,满。形容气候恶劣。

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yīng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刺槐huái 连翘qiáo

延迟:推迟到较后的时间。

衰shuāi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次第:依次。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鸟臀tún目恐龙:恐龙的一个目,骨盆构造与鸟类相似,多为植食性或杂食性。

潮汐xī:海水的定时的涨落,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所造成。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遗骸hái:指的是弃置而暴露的尸体。

天衣无缝fèng:神话 传说 ,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褶zhě皱zhòu:这里指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致密:精致紧密。

携xié带:随身带着。

劫jié难:泛指灾难。

追溯sù:溯,逆水而行,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比喻回首往事、探寻渊源。

7大雁归来

喧闹:喧哗热闹。

集会:集合在一起开会。

寂寥:寂静;空旷。

沼泽地: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

情趣:情调趣味。

缄jiān默:闭口不说话。

狩shòu猎:打猎。

凋diāo零:草木凋谢零落。

滑翔:在空中飘行。

目空一切: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8时间的脚印

山麓:山坡和周围平地相连接的部分。

帷幕:悬挂起来用于遮挡的大块布、绸、丝绒等。

烘烤:用火或蒸气使身体暖和或使物体变热、干燥。

砂轮:天然砂石制成的扁平圆石,它绕轴旋转。

平卧:脸朝上,背朝下躺着,平躺。

鹅卵石:指的是风化岩石经水流长期搬运而形成的粒径为60~200mm的无棱角的天然粒料;大于200mm者称漂石。

法子:办法,方法。

低洼:比四周低的地方。

生成:(自然现象)形成;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

浑浊:不清洁,不新鲜。@初中生随身听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干涸,岩石风化成土。形容经历千年万年那么长的时间。

腐蚀: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指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变质。

磨损:机件或其他物体由于摩擦和使用而造成的损耗。

沉积:水流、风等流体在流速减慢时,所挟带的砂石、尘土等沉淀堆积起来。

(二)字词记忆

5大自然的语言

萌发méng fā  次第cì dì  翩然piān rán 孕育yùnyù

销声匿迹 xiāo shēng nì jì  载途zàitú  周而复始zhōuér fù shǐ

草长莺飞 cǎo zhǎng yīng fēi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潮汐cháo xī  遗骸yí hái  褶皱zhě zhòu 携xié带  追溯sù

7大雁归来

缄默jiān mò  窥视kuī shì  狩猎shòu liè 顾忌gù jì  凋零diāo líng

滑翔huá xiáng  目空一切mù kōng yī qiè

8时间的脚印

山麓lù  帷幕wéi mù  烘烤hōng kǎo  低洼dī wā  浑浊hún zhuó

海枯石烂hǎi kū shí làn  腐蚀fǔ shí  磨损mó sǔn  沉积chénjī

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2

第四单元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在讲演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人员的暗杀。这也代表了闻一多的决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由古代 文化 典籍中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有所建树。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课文中写了八次抉择,这些抉择看起来互不相干,但读者看来却彼此相连,浑然一体。这是因为每一个选择作者总是让我们看到:所做选择的原因、选择后的实际行动和“选择”对于作者的影响,这些都有内在的联系,作者选取合适的角度把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顾拜旦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二、单元字词汇总

(一)字词解释

13最后一次讲演

卑bēi劣liè:卑鄙恶劣。

无耻:不知耻辱;没有羞耻之心。

诬wū蔑miè:诋毁和破坏名誉。

捶击:用重物猛力敲打。

毁灭:彻底破坏,消灭。

卑鄙bǐ:低级、恶劣。

光明正大: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挑拨离间tiǎo bō lí jiàn: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蛮mán横hèng:强横而不讲道理。

赋fù予yǔ:交给重任,使命等。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诚意:真心实意。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治理好家政。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其事。

不知所措cuò: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有鉴于此:在这个问题上有所警戒。鉴,指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与他相比的同类的东西。

可乘chéng之机:表示可以利用的时机。

与众不同:表示和大家不一样。

无名小卒zú:古时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忧心忡chōng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在担心着什么。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专心致志:意为用心专一,聚精会神,丝毫不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纯chún粹cuì:真正体现了事物的本质的。

阐chǎn述shù:阐明陈述。

萦yíng绕:萦回环绕。

绚丽:耀眼而华丽。

歧qí途tú:比喻错误的道路、不同的途径。

束shù缚fù:捆绑,指约束限制。

严峻:严厉,严格或苛刻。

沉chén甸diàn甸:物因重量过重而下坠的样子。

坟fén茔yíng:埋葬死人的地方。

崇尚:尊崇,提倡。

肤浅:学识浅薄;理解不深刻。

祈qí求qiú:指恳切地希望得到。通常表示人们内心迫切的希望某事的达成,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二)字词记忆

13最后一次讲演

卑劣无耻bēi liè wú chǐ  恐怖kǒngbù  诬蔑wūmiè  屠杀túshā

悲愤bēi fèn  毁灭huǐmiè  卑鄙bēibǐ  蛮横mánhèng 赋予fùyǔ 挑拨离间tiǎo bō lí jiàn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朱熹xī  彷徨páng huáng  肇zhào  诺nuò  测量liáng  数量liàng

埋mái没  埋mán怨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抉择jué zé  核hé心堕duò落  丰硕shuò  轮廓kuò  不懈xiè

凸版tū bǎn  疙瘩gē da  开辟pì  时髦máo  淘汰táo tài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崩溃bēng kuì  纯粹chún cuì  阐述chǎnshù  萦yíng绕  歧途qítú 束缚shù fù 沉甸甸chén diān diān  坟茔fén yíng  祈求qí qiú

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3

第五单元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从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全文写景细腻,主要借助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写景不是孤立地写景,而是在写景中抒情言志。一是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巧妙联想。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这些都应该牢牢把握,细心领会。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描写的是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各拉丹冬峰周围的自然景观奇特壮观。冬季,这里是冰雪的世界,山上山下,银装素裹,夏秋季节,烈日炎炎,冰消雪融,山下天然草原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草原上点缀着成群的牛羊。

《登勃朗峰》选自《远处的青山》(1869),记叙了作者旅游欧陆时的种种趣闻逸事。从这篇 文章 也可看出,马克·吐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幽默作家(尽管幽默在这里表现得比较清淡),同时也是一位笔下极富诗意和擅长写景状物的文章妙手。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写的一篇散文。在文中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丽江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建筑古朴,民风质朴,这篇散文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立体的丽江图,给读者以清新优美的艺术感受。

二、单元字词汇总

(一)字词解释

17壶口瀑布

浪沫横溢:浪花不断上涨溢出,形容水大而多。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推推搡sǎng搡:粗暴地、接连不断地猛推。

驰chí骋chěng:形容瀑布飞流而下的样子之意。

霎shà时:形容极短的时间。霎,短时间;一会儿。

寒噤:寒战。

雾wù霭ǎi:雾气,形容雾气腾腾的样子。

潺chán潺:溪水、泉水等的流动声音。

出轧zhá:(钢板)从轧钢机里出来。

打旋xuán:这里指水回旋流动。

湿漉漉: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汩gǔ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怒不可遏è: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黧lí黑:形容黑。

气势磅páng礴bó: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尊容:尊贵的容貌,特指佛像、神像。也称他人的容貌(常含讽刺意味)。

草坝子:平坦的草地。

气喘chuǎn吁xū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接踵,后面人的脚尖接着前面人的脚后跟。

砾石:经水流冲击磨去棱角的石块。

虔qián诚chéng:指恭敬而有诚意的态度。

诅zǔ咒zhòu:原指祈求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现指咒骂。

蜷quán卧wò:意思是蜷缩卧倒。

熠yì熠烁烁: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褶zhě皱zhòu:皱纹,这里指冰山上的波形纹。

19登勃朗峰

翌yì日:次日。

络luò绎yì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辚lín辚:象声词,指雷鸣声、车行声。

巉chán峻jùn:险峻陡峭。

拾shè级:逐步登阶。拾,轻步而上。

俯fǔ瞰kàn:指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皑ái皑白雪:意思指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轻歌曼màn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霓ní裳cháng羽衣:指仙人的衣服。

20一滴水经过丽江

轻盈yíng:形容人或物(女子、蝴蝶等)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

马帮:驮运货物的马队。

驿yì道:我国古代为传车、驿马通行的大道,沿途设置驿站。

草甸:长满野草的低湿地。

矗chù立:高耸直立。

目眩xuàn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二)字词记忆

17壶口瀑布

推推搡搡tuī tuī sǎng sǎng  驰骋chí chěng  雾霭wùǎi  潺潺chánchán 汩汩gǔ gǔ  怒不可遏è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黧lí黑  棱léng角  豁huò然  懈怠xiè dài  敦dūn实  演绎yì

气势磅páng礴bó  气喘吁吁qìchuǎn xū xū  接踵zhǒng而至

琼qióng瑶yáo仙境  熠yì熠烁烁

19登勃朗峰

翌yì日  络luò绎yì不绝  辚辚línlín  巉峻chánjùn  拾shè级

俯fǔ瞰kàn  穹顶qióngdǐng  皑皑áiái  轻歌曼舞qīnggē màn wǔ

蔓延màn yán  浮躁fú zào  颠簸diān bǒ  沟壑gōu hè  旷野kuàng yě 打嗝gé  霓裳羽衣nícháng yǔ yī

20一滴水经过丽江

轻盈qīng yíng  喧哗  驿yì道  翡翠fěi cuì  眺望tiào wàng

催cuī动  五彩斑bān斓lán

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相关文章:

★ 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 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汇总

★ 8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点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内文学常识梳理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知识点整理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温馨提示:您需要对文字有足够的喜爱,才能读懂这篇文章。因为话多字也多️……)️

很久以前我们就讨论过类似这样的话题:如果找一个地方过日子,不用理会世俗繁杂,有阳光雨露,有和蔼可亲的人,有一位爱的人,你会选择哪里?无疑云南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而我的标准无非也就三点,这里有合我胃口的食物,这里的天气刚刚好,这里的风物气质刚好与我相符。没办法,兜兜转转仍然是云南,云南是人们逃离的好选择,它有阳光普照,也有寒冷雪山,它有苍茫高原,也有温柔草甸,它有大理的风花雪月,却也有建水的朴素大方……不管是大理还是丽江,是腾冲抑或香格里拉,这里是文人墨客定义的诗意浪漫,这里是金庸笔下的快意江湖,这里有汪曾祺老先生念叨的最好的茶馆,人们总是能找到一个不错的理由,留下住下再也不离开。

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写了大理国的事,开篇便是大理国镇南王之子段誉,进入神秘莫测的无量山。但他在写大理之前并未到过大理,全凭自己积累的对云南这个地方念想,把大理国描绘成人间仙境,他说如果在写之前来过大理,他可能会写得更好。人们对一个地方的意*,莫不如金庸先生这般出神入化了,以致于没到过一个地方,却依然能为自己的小说营造环境,幻化出似曾相识的感觉来,细想,这需要查阅多少史料才足以让人产生亲临的代入感。在《天龙八部》里,金庸对天龙寺(崇圣寺)、大理古城、无量山、澜沧江、剑湖,以及歌舞、茶花等景物风情的描绘,虽仅寥寥几笔,却极其鲜活,他没有用大段的景色描绘此处的美,却通过一个个活鲜鲜的人物烘托出这里的文化和历史,段誉便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多情也多义,他跟他父亲一样无心治国,一心想沉浸在温柔乡,但历史上的大理国王段誉却是一位具有文韬武略的优秀帝王,在他统治期内,国家稳定,经济繁荣,而且他还很长寿,终年94岁。

大理的寺庙多,去大理的人也多有佛缘,大理国段氏家族就有九位帝王在这里出家,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出现的一灯大师,当年便是为情所困而万念俱灰,从而出家为僧的。

很多年前的丽江,在我还没去之前的丽江,大概是每个人心中向往的精神家园。丽江总是跟很多熟悉的作家牵连在一起,2016年的冬天我和朋友去丽江参加活动,在大会上听了大冰的演讲,我原本对大冰的文字作品并没太多感悟,但他的一席话却感染了我,“一提到丽江或拉萨很多人都会说——那个地方太商业化了,太让人失望了!这个观点我怎么就那么接受不了呢!谁的家乡没有经历过商业化从无序到有序发展渐变的一个过程?丽江和拉萨,都是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它们只能靠旅游来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经济,当地人就没有权利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吗?我们有权利在自己的家乡住电梯房、坐电梯、有7-eleven,当地人就没有权利喝自来水吗?就没有权利享受全面的正常的商业体系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丽江便成了所有人旅行的目的地,于是人们对这个目的地寄予了自己的一些期望,希望它不被商业化侵蚀,希望那里一如既往地保持原始,希望那里的人们都是自己理想中的朴实无华的样子……可是,不管是丽江还是大理,它们原本就不是为了你的旅行而存在的呀。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景象,丽江的现在,就是80后90后眼中的景象,不管它以前怎么朴实怎么风情怎么原始,如今丽江呈现的就是社会发展到当下的模样,我们不可能坐上时光机穿越到从前,哪怕只是穿越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啊,你兜里的苹果手机换了一代又一代,凭啥要求我们丽江人通讯还基本靠吼呢?

作家阿来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去了丽江,那时候的四方街真的只是一个集市,人们在集市上卖牲口卖农产品,地上到处都是牛粪羊粪和烂菜叶子,集市过后,会有人开闸放水,把街道冲洗得干干净净,彼时的丽江,便是大家心中石板路上泛着光的丽江吧。

后来阿来创作了《一滴水的丽江》,这篇文章被收录到小学语文课本,作者在文中把自己幻化成一滴水,一片雪,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的村庄,奔驰在丽江坝子的草甸上,他写“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字画店。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我们在阿来的文字里寻找八十年代丽江的样子,跟我们去过的丽江相比,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打着银器的小店”更多了,“浇花的妇人”成了客栈的老板娘,卖鸡豆粉的大妈吆喝声大了起来了还自带节奏,为了让你顺利去到“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四方街上到处都有人拉客送你过去,水流声已经不像鼓点那般有规律地流动,只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在一方巷落里,还能听到那一滴水经过的声音。

你能说那个开客栈的老板娘过的不比那时浇花幸福和舒适吗?就如我们学会了用智能手机的父母,想起当年找人要走路去敲门的情景,都会衷心地感叹一句,社会变化科技进步,人的生活也越来越便利和舒服。

然而在丽江定居开客栈茶的人们,却并没有怨天尤人,作为从四面八方移居此地的丽江帮,他们已经放弃了在云南游走的生活,每天抱着狗晒着阳光在兴文巷里两点一线,开始了无忧无虑也不折腾的“晚年”生涯,想来也挺好,丽江的人们用上了更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当年那些来丽江过日子的人,也终于找到一直留下去的理由,毕竟,在这个小城里,也是能过上富足而现代的美好生活的。

我与建水的情分亦是非常巧合的,这座古城跟高调的大理丽江完全不同,它用朴素和内敛吸引着真正喜欢它的人,要在云南寻一座跟自己气质相符的城市,建水便是了。只可惜我的性子安定不下来,即便在这座喜欢的城市安定下来,四海为家依然是我最常的状态,我不得不为自己随时变化的想法的买单,而建水,是在飞累了之后喘一口气的地方,去熟悉的店吃草芽米线,点一份烤豆腐就着木瓜水跟老板拉家常,亦或去紫陶街看看曾经采访过的艺术家的新作品……然后再只身出发去另一座城市。跟大理不一样,建水的外来定居者并不多,很少人说到建水去然后住下来生活下来的,建水有一本杂志叫《老家建水》做的很有情怀,由此可知,建水对自己的定义就是一份难以割舍的乡愁,大多数在外的游子,最后都落叶归根,回到老家建水,在这里创业成家立室,发扬着老祖宗们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回建水跟去大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大多数人长大之后选择背井离乡,寻找更精彩的世界,而能留住人的地方,一定本身有太多割舍不了的情感牵引,那是对本土文化和气质的一种最深情的认同。

1939年,19岁的汪曾祺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24岁毕业,又在西南联大学生办的“中国建设中学”做了两年教师,在昆明的7年时光里,汪老先生无疑就是地道的云南帮。后来汪老用很多文字描述了自己这七年的生活。昆明大西门外。米市,菜市,肉市。柴驮子,炭驮子。马粪。粗细瓷碗,砂锅铁锅,焖鸡米线,烧饵块。金钱片腿,牛干巴。炒菜的油烟,炸辣子的呛人的气味。

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汪老先生熟知昆明的大小茶馆,“凤翥街上有兼卖杂货的女人开的茶馆,专门招徕大学生的新式茶馆,绍兴人开的兼卖点心的茶馆,父子俩经营的茶馆;文林街上有贴着美国**明星的照片的时髦咖啡馆,兼卖血肠的茶馆;钱局街上可租水烟筒的老式茶馆;府甬道上有用玻璃杯泡茶的茶馆,广东人开的广发茶社。”放在如今,他所描绘的那些活色生香,也只能在他的文字里意*了,如今要在昆明城里仔细寻找,或许还会有些心酸,人总爱感叹逝去的岁月的。

说到云南帮,不得不提一下我在腾冲认识的客栈老板东子,我们原本只是网友,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知道对方,在网上有过三言两语的交流,2018年我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时,第一个关注的人便是他,我记得当时第一篇发的是关于阚清子的情感文章,只是偶有同感。在公众号互动便互加了微信。想来也甚是有缘。在聊天时他会把自己开公众号怎么经营的理念毫无保留的讲给我听。着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虽然我们素不相识。

东子在腾冲的客栈已经开到十多个院子,他不断地把周边的院子承包下来,把别人做不下去的客栈转租过来,如今想住客栈已经成为腾冲的一个住宿品牌,这次到腾冲,刚好他新作的一个房产项目在界头启动,得知他已经把全家人都游说过来定居腾冲,孩子也在腾冲上了小学,可以肯定他对这个地方的热爱已经到了痴迷的境地。本想采访一下他对腾冲的一些印象,都基本抓不到他的影子,后来得知抓不到他影子的人还有他的老婆和孩子,我便宽慰了些许。直到我要离去的前一个晚上才说请我喝茶,彼时已是深夜,再喝一杯茶下肚估计得折腾到天亮才能休息,东子便遣了客栈的人给我送了一本书来,那本书叫《滇行散记》,我在温柔的灯光下看了许久,直到天色微微透亮,这是不是也抵了一份茶席的缺席呢?

离开腾冲后我们也没再联系,有一天我跟阳朔后院旅舍的老板喝茶,我这个不善酒力的人始终对他在阳朔的红酒庄念念不忘。交谈之中聊到腾冲,才得知原来他与东子早已认识,并且也有一些不足道的小故事发生在极边之地。

我心释然,许多缘份也许并不是偶然,冥冥之中人世间的相遇总带着**一般的巧合,也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无法割舍对旅行和旅居的痴恋,我愿意花自己的时间,去到你的城市,在熟悉又陌生的巷道徘徊,落座品茶,喝一杯有点涩的红酒,聊到天亮,听你的故事,也为这相逢的片刻欢愉。

这是我无法戒掉的,对不确定的情感的痴迷,对人生中难以预料的惊喜和遇见的痴迷,而云南这一站,或许仅仅是个开始。

#报告# 导语通过总结报告,深知过去工作的成绩与失误及其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指导将来的工作,使今后少犯错误,取得更大的成绩。以下是 整理的远程研修观课总结报告,欢迎阅读!

1远程研修观课总结报告

市教育局教研室各位教研员老师来我校听课,三种课型各听了一节,借此机会,我们全体地理组成员也跟随鲁老师听了三节课,并听取鲁老师评课,收获甚多。

 在听课过程中,我深感市教育局深化课堂改革和我校提出课堂效率化要求之后,老师们的课与原来所听到的有所不同。

 1、教师的激情投入,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场效应”。

 老师的形象、语言、体态、动作、情感充满了魅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并在一节课中,根据自主性探究性教学策略,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恰当教学情境,激发并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2、以学生为中心,把教材、教师、学生融为一体,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

 在传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文字教材是教学之本,教师的作用是讲解教材,指导学生掌握教材,并以此作为教学成败的标志。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是“学生带着教材和问题走向教师”,教师更多时间是成长发展中的观察者,活动过程的设计者,解决疑难问题的帮助者,是向导和顾问。

 3、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对学生来说不仅是掌握,更重要是运用,让教材成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由“教本”转为“学本”。贺贵山老师在本节课教学中,真正把教材当作了资源,根据教学需要,调整了教材顺序。

 4、教师不再独霸课堂,留下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老师“讲”的时间在减少,给学生留出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自我思考、理解的空间,师生互动有序,课堂效率提高。

 5、灵活组织、调控课堂,波澜不惊中见智慧。

 刘洋的复习课上,能够在学生区域地理知识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授人以渔”,讲方法、理思路、归纳模式和规律,有讲有练,突出重点,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懂学透一个区域可以面对全世界的任何区域,实属不易。

 教研室鲁老师听过课之后,提出建议,把预习的环节提前布置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更多地讨论和回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只要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绝不插手,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两年的前提下,我一定通过各种学习渠道,努力钻研新课改的精神,把新课改的精神应用到我的教学中,进一步发挥学生自主性、探究性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各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我一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一名合格的素质教育的先锋。

2远程研修观课总结报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估算能力能使人对数量及时间和空间等有整体性、全面性和概括性的认识”。课标对不同学段的估算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估算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落实估算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实实在在,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行动上研究起来,从方法上指导起来,从意识上培养起来。

 尊重学生的发现,引导其“再创造”。当我看见吴老师亲切、自然的和孩子们互动时,我心为之一颤。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现,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究和获取知识,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数学,她从不轻易地去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学生去认同。这一点,是我最难学会的。在观看视频的间隙,我留意到了这样一句话:“一个好的数学教师,总是把一些概念、规律纳入‘待解决的问题’情境之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再创造’。”

 允许学生说出自己的语言,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探索新知创造了条件。吴正宪老师的课具有鲜明的特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每种估算方法的理解,给这种估算的方法取个名字。例如:小估、中估、大估、大小估、四舍五入估增强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兴趣。她的课堂充分体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精心组织教学素材,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巧妙预设教学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吴正宪老师非常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她的课上有疑问,有赞许,有笑声,整个课堂都充满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交流、发现、辨析、整合,终于获得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了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深远的。

 从这些细节处,可以看出吴老师治学的严谨,对待教学的细致、对待学生个例的特别关注,都能显示出的大智慧。而加想起自己在课堂上常常会忽略这些细节,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虽然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一点认识,每节课还在尽力去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但还是总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的发展关注还是不够。课堂上不能显现出这种大气。吴老师这种“大气”的数学,才是一种“发展孩子”的数学。

 我想在今后的要工作要善于积极地学习、思考,更善于从他人身上汲取优点和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通过不断地反复的实践、反思、学习、探讨逐渐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最后达到了“心中装着大数学,才能上出大课堂”的境界。

3远程研修观课总结报告

看了这一课,给我的感受是:让学生在活动与交流中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要依据,采取启发引导自主探索的方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一、在情境中引入

 情境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情感的诱因,是教学活动的平台,有利于激起兴趣,凝聚注意力,激活已有经验、形成思路策略,引发自主活动。

 二、在观察中感知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丰富学生的表象。平均分一个物体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中说出分数唤醒原有知识和经验为学生创新作准备。

 三、在实践中体验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而小学生的思维是直观多于形象。采用动手操作,能帮助学生借助直观建立表象而形成概念。

 四、在交流中内化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课堂主要是通过沟通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和阅读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课堂上,我非常重视学生将操作活动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用语言来表述自己操作的结果,促进了语言与思维的融合。我们可以看出在这样探究的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出现了矛盾的冲突、思维的碰撞和灵感的火花,教师也获得了意外的收获。

 阅读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我还十分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是课堂前的也可安排在课堂教学之中,这节课我是把它安排在学生探索活动之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实现与文本的对话,用经典的知识体系丰富自己在操作中的体验,深化。

 五、在练习中发展

 知识和技能依然是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我们要让学生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来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课堂上我很注重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我整合教材内容,优选练习题,采用不同形式练习学生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发展(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促进积极的情感)。

 六、在游戏中延伸

 常见的数学游戏往往是用于调节课堂气氛,我认为好的数学游戏还应溶知识性、思维性和创造性于趣味之中,我设计了个游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4远程研修观课总结报告

一年一度的远程研修又开始了。本次研修我共有三节观评课,分别是万峰厚老师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张龙龙老师的《一滴水经过丽江》和姚南南老师的《湖心亭看雪》。看完后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们丰厚的语文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下面就张老师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一课,谈点自己的粗浅的看法。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人教部编版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第五单元《一滴水经过丽江》一篇课文。这篇文章是阿来第三次来丽江受当地政府的邀请,为中小学生写的有关丽江的散文。作者以“一滴水”作为线索和流动的“镜头”,串起了丽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文章恰似一滴水从玉龙雪山形成到汇入金沙江的真实时空历程,构思之巧妙令人赞叹。

 语文,因情感的滋润而变得春意盎然。在《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教学中,张老师始终围绕触发学生情感展开教学,字里行间闪烁着诗意的魅力,寄寓了对丽江的赞美和深情。这堂课,张老师想构筑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诗意化的语文课堂,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文本、作者和教师激起情感共鸣,从而达到“花朵灿烂、果实丰硕”的效果。

 在本课教学中,我认为张老师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始终关注学生,用情境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如课前导入张老师在舒缓的音乐《大美云南、秀色丽江》中,用充满深情的美语,使学生很快融入课文特定的情境,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小水滴的游踪,并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讨论和交流,体会作者诗意的语言,感受丽江的魅力。她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微信,贯穿课堂始终,建微信群,晒朋友圈,设计群公告等形式,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

 初二的学生阅读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游记散文是第一次接触,缺乏类似的阅读感受及深入的体会。同时丽江很多学生未曾亲自到过,亲眼看过,不能深入的感受到丽江优美的自然风光,建筑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淳朴自然的民风,不能真正感受丽江的魅力。所以,张老师在教学时十分注意用音乐和感染学生,同时引导点拨学生对文章具体句子的朗读和赏析,激发学生感受丽江的魅力,理解作者的情怀。这节课她利用、音频资料、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将学生引入文本的情景之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教师点拨的方式,在品析诗意语言的过程中感受丽江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淳朴的民风,进而理解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热爱。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以微信这一社交平台来吸引学生学生,为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积极的情感氛围,把课堂推向了高 潮。而且愉悦的情感开启了学生的心智,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热情投入。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游记散文,诗意的语言,丽江的魅力是文章的闪光点,于是张老师利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微信去吸引学生,而且在本节课的最后环节,设计书写少年情怀,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迁移,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走进自然,热爱自然。但很遗憾,课堂中老师并没有感觉到学生内心的震动和共鸣,教师以成人的阅历和思想把对文本的解读很难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语文课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所以我在反思,初中语文教学需不需从文化层面纵深处挖掘文本?语文课的有效性是否应基于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真实水平?其实语文教学真正要做的是,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去启发、诱导,打开学生的心灵通道,使其与文本产生深刻的、内在的交流与沟通。

 教学设计中,张老师特别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阅读,特别注重采取激励措施,营造民主、宽松、竞争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老师一起和文本实现多边互动交流,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的去认识文本,自然而然的进入文本,在阅读鉴赏中自行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学会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综观整堂课,张老师引导学生以读贯穿始终,很好的完成了预设目标。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课堂学习的目标是具体细化、目标明确、操作性强。学生经过一定行动,能够顺利实现目标。

 2、问题预设形式简洁,内容的延伸度大,有利于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而且最后呈现出来的答案各有特色,只要合理,均能成立,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带来成功感。

 3、以微信的形式贯穿课堂始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表达欲。

 4、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自然。教师的语言充满语文特有的“美感”。

 在点拨、评价环节有激励性、启发性。当然,我个人认为还有需进一步做好的方面:

 1、对文章的写作技巧,要进行归纳整理,落到实处。

 2、学生的互助学习决不能仅仅流于形式,学生在合作探讨中不仅仅是几个人簇拥在一起,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学生也应该在倾听,在交流,在反思,在纠正,在质疑,这样的互助才是更有效的。自己应该在小组互助的有效性上做进一步的规范和指导。

 3、老师的指导与评价要更及时,更具体,更有价值。

 4、时间有限,学生展示的机会还是太少,如果给学生展示机会与时间,他们学习文章的积极性会更高。

5远程研修观课总结报告

这次观摩一师一优课,不仅给了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更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不光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无论是说、唱、画,还是课堂上所表现出的教育机智,都让我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优课当中体现出来的亮点值得我好好学习并反思。

 首先,每位老师都是采取的全英教学。各个教师出色的口语表达让我记忆深刻。标准的发音、富有亲和力的表情和声音,即使彼此第一次见面也能很好的拉近师生距离。而且每位老师都会在自己的课中设置一个精彩的热身导入环节,比如:flash动画(加上动作,边唱边做),闪卡抢答,chant等,老师的课堂操控力和渲染力很强,将这些活动都做得很好,课堂气氛很快被调动起来。

 其次,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有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袁海霞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她讲授的主题是《Weather》,主要是学习天气的词汇。在操练环节,她设计了“小小预报员”活动,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网络资源,通过自主学习、教师示范、同伴交流等,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然后让学生练习,再进行分小组比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住了天气的词汇,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第三,训练方式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各位老师的训练方式都多种多样,尤其是张晨曦老师的《Canyouplaytheguitar?》,设计了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并且任务型教学贯穿课堂始终,Jobinterview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广告之后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询问谁能胜任所招聘的工作,练习运用所学目标语言,它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语言第四,创设情景与情感教学。杨雪老师的课给我的印象最深。她讲授的四年级下册的《Whattimeisit?》。

 通过这次远程研修,我收获很多,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这次观课,让我近一步开阔了眼界,明白了教学上应该努力的方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课堂,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上学生喜欢的英语课。为自己加油:Come on!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体验“一滴水”的奇幻旅程。

2、过程与方法

以标题猜读带动全篇,以不同形式的朗读品味语言,体会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

教学重点:理解写法,体会情感;

                    反复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

课前聊一聊:老师近几年喜欢上了旅游,每年暑假都会选择一个向往的地方看一看。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旅游中你想去看些什么呢?

(通过聊天,在心理上亲近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入“游记”这一话题。慢慢开启感受之旅,学生会说看自然风景,古老建筑,玩好玩的游乐场,吃好吃的特产等,当然如果再有学生能关注当地的历史、文化,就是高水平的“游”了。)

如果游玩后,老师让你写一篇游记。你会给文章起个什么题目呢?

(学生可能会说“游……”“……游记”“记一次难忘的旅游”等,从而引出阿来游丽江后写的游记,标题是——《一滴水经过丽江》,让其初步感受作者的独特想象和新颖角度。)

(一)猜读标题,思考为先{读题目}

关键词:猜读

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又有哪些想知道的?

一滴水——经过——丽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板书。自读课文,必须姓“自”。老师也只是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自我提问,自我思考,是学生缺失的重要能力。一个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生,必然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而研究透了标题,就弄懂了作者写这篇游记的所有问题。当然,也初步学会了有关游记的“方法和路径”。

预测:1、作者为什么要用一滴水来写?2、是怎样经过的?经过了哪些地方?3、丽江是个怎样的地方?到底有多美?文章写了丽江的哪些方面?

(二)朗读课文,标出地点{觅游踪}

关键词:经过

朗读课文,并结合阅读提示,勾画出相应的表“一滴水”经过“地点”的词语。

教师板书“游踪”图。

观察简图,明确作者写作的不同视角。(俯视、仰视、平视;远观、近观)

“阅读提示”这样的助学系统,是统编教材对于自读课文的一个良好导航,也理应成为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依托。但,老师不有意识地引领,很多孩子是从来不看的,这就失去了教材助学的意义。就此文而言,阅读提示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清晰地呈现了作者的游踪。这就为学生节省了时间,也明确了教学目标的重点不是梳理游踪,因为“游踪”是所有游记作品共同遵循的写作路径。这就提示我们应该去文中探寻更重要的东西。——此篇游记不同于其它游记的独特之处。

明确一:游记必须有“游踪”,

                有不同的“视角”。

(三)跳读课文,品味语言{探方法}

关键词:丽江

在不同的地方,“一滴水”看到了不同的景观。你知道作者最喜欢哪儿吗?

森林、田野、村庄、树、花、城、山、人,街道、水车、玉河、小店、文字、院子、果园、田地、金沙江……

描写景物,抒写感受是游记的重中之重。此文写景大部分是“白描”,几乎没有具体细致的特写。但但行文语言处处富有诗意,这和作者阿来写诗出身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让学生发现四方街的特色,通过读和品,去感受诗意的语言,就是其中的重点。

如语言的诗意:如连续使用“看到了”,长短交错,有弹性。连续的“两想”“三被”,强烈表达愿望。结尾处“我来到”“我知道”“我终于”,抒情味见浓,无限欢欣。

明确二:游记重点是描写景物、表达情感。

(四)再读课文,比较追源{研妙处}

关键词:一滴水

能不能把标题中的“一滴水”换成“一只鸟”“一片云”?这个问题有些难度,需要学生探讨。

通过比较,从而明确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这也是阿来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引入作者是为小孩子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进一步体会作者的童心童趣。

第一人称的口吻,拟人化的身份,增强趣味性;

丽江以水见长,是符合描写对象本身的;

能跨越时空,看到古城到现代的历史变迁;

获得了自由的视角,全面灵动;

明确三:游记要有新颖的构思。

“'两万'的关系,'读万卷'应该在前,'行万里'应该在后;不然,只是走了路,爬了山,还是写不出好的游记来。”              ——作家孙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191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