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

霍夫曼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第1张

霍金没有获奖主要是与诺奖的评奖标准有关。物理的诺贝尔奖注重的是实验证实,例如当年理政道和杨振宁先生的成果,也是在实验证实之后才获奖励的。

列夫·托尔斯泰没有获奖主要是因为诺奖的偏见。托尔斯泰一直被认为是最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但瑞典文学院认为“他对道德表露出一种怀疑的态度”,“公然批评《圣经》”,“如果真的把奖颁给了他,则此奖所象征的理想主义必然会助长他那种革命性教谕的气焰,使他变得加倍危险。”就这样,拒绝了托尔斯泰,同时也污染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

同理心,或者说是共情能力,是指一个人能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其实,也就是爸爸妈妈们经常听到的“换位思考”的能力。有同理心的孩子,通常能体会到他人的情绪,比如说,知道别人难过了。还可以体会到别人的想法,“谁谁谁难过了,可能是因为别人的小朋友都不想跟ta玩” ,同时还会做出有同理心的行为,跑过去安慰难过的小朋友,陪ta一起玩耍。同理心,是孩子从大脑天生自带设定的“自我中心”,转换到“能理解他人”的成熟心境的重要标识。心理学家们发现,同理心高的孩子,更能很好地控制情绪,接受父母亲的教导;而同理心低的孩子,很容易有攻击行为,影响学校的人际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呢。

第一,沟通情绪并且描述情绪。常用一些描述情绪的词汇,教孩子说:“很生气,很开心”,孩子会知道,原来每个人的心情是不太一样的,这些不同的心情都是有名字的。此外,也请您多和孩子描述情绪,而不只是描述行为。例如,不只是说:“你看她哭了”,而是说:“你看她哭了,所以她很伤心”。这样,除了描述看得见的行为,还把看不到的内心情绪感受也描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孩子感同身受,换位思考,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需要爸妈先发挥自己的同理心,对孩子表达理解。意思是说,爸爸妈妈跟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把自己当作是一面镜子。在这个过程中,爸妈不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和感受强加进去,而是要说:“我理解孩子的心情和想法”。

第三,引导孩子做换位思考练习。平常跟孩子一起读绘本故事,或者是出去玩的时候。爸妈可以常问孩子:“孩子,你觉得他有什么感觉。”这种做法让孩子换位思考,鼓励孩子关注别人的心情跟想法。培养孩子的情商力,许多时候,爸爸妈妈需要做的不是告知,而是发问。

第四步,启发孩子去产生一些共情行为。例如,别的小朋友摔倒,孩子在旁边大笑,爸爸妈妈可以问:“如果是你的话,你摔跤了,别的小朋友笑你,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当孩子说:“我一定觉得很丢脸很难过吧”。爸妈就可以接着问孩子:“那么如果你是他,你会希望别的小朋友做些什么呢。”如果您得到的回答是:“我希望他们来扶我,而不是笑我”,这时候您就可以说,“那么现在你会想做什么呢。”然后,您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来讨论,可以帮助刚刚摔跤而心情很难过的这个小朋友的方法。当孩子们有共情能力的时候,你会发觉他有无限的力量,去产生对别人有益的行为。

他至今已完成了100篇以上的科学作品及大量书籍,其中最著名的为描述自己发现LSD经历的《LSD, My Problem Child》在2006年百岁生日上,就LSD对今日带来的系列伦理和道德问题,他发表了如下讲话: “我认为LSD是人类进化史上最有必要被发现的物质之一,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工具,让我们回归到了本性之中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5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