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情感设计》

《游戏情感设计》,第1张

1游戏,也是一种媒介

狭义的媒介,指的是媒体,比如报纸、广播、电视,都是媒介。而广义的媒介,涵盖的范围更广。没接大师麦克卢汉曾经下过一个定义,一切能够使人与人、人与食物之间,发生关联的东西,都叫媒介。游戏,就属于广义上的媒介。

2跟其他媒介相比,游戏为什么能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介?游戏到底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1)作者认为,游戏最重要的功能,是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调动人的情感。换句话说,他可以把一种情绪,快速植入到我们心里,让人感同身受。

(2)假如我们把人的情感比作一个封闭的容器,要想装进东西,至少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打开容器,也就是找到入口。第二步是往里面装东西,也就是填入情感。第三步,是持续装入,直到填满。(这三步,恰好对应游戏的三种功能:制造心流、创造移情和放大感受。)

A:第一步,怎样打开情感的容器?

心流的状态,可以让我们只专注于手上的事情,很容易被眼下正在做的事情所感染。而游戏,可以让我们快速获得心流的体验。(因为几乎任何一款游戏,都同时满足四点心流产生的条件:清晰的目标导向+难度稍微高一点,手脑并用+直接且迅速的反馈+控制感。)

当我们进入心流之后,情感的容器就算打开了。

B:第二步:把情感,装进心里。

对应游戏的第二个功能:制造移情,说白了,就是让我们感同身受。例如,战斗类型的游戏,调动玩家的求胜欲;解谜类型的游戏,调动玩家思考。

作者认为,游戏的本质是参与、体验丰富的人生经历。基于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把各种情感体系,都植入到游戏中,这时,游戏就不仅是消遣娱乐的工具,它可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功能。

C:第三步:持续装入,直到填满。

对应游戏的第三个功能,放大感受。国际著名设计师简·麦格尼格尔曾经说过,游戏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光取决于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更取决于我们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玩游戏的。假如玩游戏是为了逃避现实,那么我们就会越玩越消极;相反,如果我们是为了训练反应,磨炼意志,俺么就会越玩越积极。

换句话说,游戏本身,就像一个情感放大镜。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的情感,一旦被带到游戏里,就会被放大。

3游戏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触动人心的?

(1)实时反馈:也就是我们只要执行一个操作,马上就能获得反馈。

例如,把楼梯涂成了黑白两色,就像钢琴的琴键一样,而且还在台阶上安装了传感器,只要踩上去,就会发出弹钢琴的声音。这就把走楼梯变成了一场弹钢琴的游戏,大家都喜欢玩,电梯拥堵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2)情绪传染: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可能是通过情节、音乐、画面等来传染情绪,但作者认为,有一种方式,比这些都有效,那就是行为。通过游戏里的人物行为,来传递情绪。(当我们观察别人行为时,大脑会不自觉地模仿另一个人的行为。而游戏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它不仅让我们看到角色的行为,还能让我们参与这些行为。)

而“高能量行为”(释放压力、内心变得更加自信,充满正能量,例如一些姿势明显,幅度大的动作。),更容易触动情感。

例如,2015年,有一款游戏叫《深处》,它把虚拟现实头盔,和体感控制技术结合在一起,玩家戴上头盔,就可以跟随游戏的指引来调整呼吸节奏,一步步进入冥想状态。医学家们一经发现,这款游戏对治疗焦虑的效果很不错。

(3)社交互动

这是网络游戏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在众多媒介中,最能够模拟真实社交生活的,就是游戏。而且,游戏比社交软件更能调动情绪。

我们看,在网络游戏里,人们除了聊天之外,还可能成为针锋相对,又惺惺相惜的对手,或者一起组队,攻克难关的伙伴,甚至,很多网恋都发生在网络游戏里。

4反思

当我们想传达一个意图时,即便再精确的语言,也是对我们自身想法的描述,而催生这些想法的,就是我们的亲身体验。换句话说,体验催生想法,而想法又诉诸于语言,每经过一层加工,最初的意图就弱一分。

从整个角度看,最有效的沟通方,其实是回到这一切的本源,也就是,直接交换体验。而在无法亲身经历的前提下,游戏也许是我们获得一段体验,最便捷的途径之一。

例如冒险,在没法亲自去冒险的情况下,读一本冒险小说,体验肯定没有玩一款冒险游侠来的深刻。再比如,在无法前往外星的情况下,看一部科幻**,肯定没有带上VR眼镜,沉浸式的体验一场虚拟旅程来的真切。我们塑造的体验越真实,它对人的触动就越深刻,传达的信息就越准确。学习也是一样,看再多的理论,还不如在真实的社会战场上去实践一次,体验一次。

(1)游戏有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由于幼儿在游戏中总是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在这种没有压力、轻松安全的情绪下活动,容易获得成功,这就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幼儿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同伴之问的互助、合作,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这种游戏的共同体验也有利于培养幼儿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游戏中还充满了想象,幼儿动手动脑,展现自己的智慧、能力和技巧,创造出各种美好的事物和造型,这就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美感,促进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的提高。

(2)游戏有助于幼儿消极情绪的疏导,是克服紧张情绪的手段,有助于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消除愤怒、厌烦、紧张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幼儿园游戏案例

幼儿园游戏案例,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培养总是非常慎重,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培养孩子的能力,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孩子日后的发展,现在分享幼儿园游戏案例。

幼儿园游戏案例1

案例:

这个月的游戏才刚刚正常开展,孩子对于娃娃家都很感兴趣,都争着想去当回爸爸妈妈。于是我们都让孩子轮流去娃娃家"过过瘾"。

在娃娃家里,"爸爸妈妈们"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妈妈抱娃娃,爸爸烧饭,忙的是不亦乐乎呀。通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淼苗"妈妈"的生活经验挺丰富的。她一会喂娃娃吃饭,一会给娃娃讲故事,一会又拿起小奶瓶给娃娃喝奶,还帮娃娃洗澡洗头,嘴里还说:"哎哟,宝宝呀,你吃的脏死了,妈妈来帮你洗洗澡吧。"洗完之后还帮娃娃穿衣服,梳头,弄得还真是有模有样的,忙完后,还对娃娃说:"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出去散步吧。"接着就抱着娃娃出去了。

在其他娃娃家里,爸爸妈妈也是忙得不亦乐乎的。而且他们知道每个娃娃家只能去两个人,没有谁硬是要挤进去的。活动是的秩序维持的还是不错的。

评价与分析:

1、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他们都有一定的规则意识,知道娃娃的家里,能有2个宝宝进去玩游戏。

2、从幼儿的表现来看,孩子们能够确定自己的身份。在游戏中,爸爸为娃娃烧饭,妈妈抱娃娃,照顾娃娃。孩子们之间从一开始的独自游戏渐渐的有了交流,已经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角色的意识。

3、孩子们玩的很开心很投入,他们能够利用老师提供的不同材料进行游戏,小班孩子游戏需要具体可操作的东西,他们喜欢摆摆弄弄,比较有劲。

4、小班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常常会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也会想要去做同样的事情,从而会经常出现幼儿之间的争吵。

措施:

1、在游戏中,常出现幼儿争吵等现象。教师可适当的介入,教师可以以客人的身份进入到游戏中,在事件中教师所担任的是一个聆听者和引导者。用游戏化的口吻来激发幼儿的情感表现,这比起教师命令式的方式会更有效,更符合小年龄幼儿的心理。

2、利用王围同伴的影响,教育幼儿要互相谦让。如平时看到有关好的现象,及时加以关注,然后让幼儿一起学习。

幼儿园游戏案例2

游戏1:喂老虎——室内游戏

游戏重点:要求有准确度的定点投掷

游戏准备:直径70cm的钻洞1个、大型加厚的袋子1个、桌子1张、乒乓球若干、定点线、纸板绘制老虎头2个

活动过程:每人5个乒乓球,幼儿站立于定点线,瞄准虎口,向其投掷,球入虎口。幼儿投进虎口的乒乓球刚好或者超出3个的得胜获奖励。

游戏2:打保龄球——室外游戏

游戏准备:15个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小篮球3个、三条记事贴。

玩法:游戏分为三组进行,分别设为小班区、中班区、大班区。小班区五个水瓶并排一排没有间距,中、大班各依次加大难度。起点到水瓶的距离为两米。

规则:要求幼儿把球滚过去(抛起来算犯规)就不能参与游戏。每组家庭参加滚球的'次数不能超过5次,在五次之内把球都打倒的家庭可获得一个印章。

游戏3:钓鱼——室内游戏

游戏准备:1、鱼杆磁铁小鱼若干。 2、用绳子围一个圆圈作鱼池。

游戏玩法:每次请6名幼儿进入场地,拿钓鱼杆钓鱼。用磁铁将鱼池里的小鱼钓起。比比看谁钓得多。钓到鱼的可以在游戏卡上盖一个印章。

游戏4:套圈——户外游戏

游戏准备:1、小圈若干。印章 2、玩具若干。

游戏玩法:每次请三名幼儿参加游戏,每个幼儿手拿三个圈圈站在起点线处,向前把圈丢到玩具处,套到玩具的可以在游戏卡上盖一个印章。每个幼儿有三次机会。游戏5:连环跳——户外游戏

游戏准备:呼啦圈每组5个

游戏玩法:把幼儿分四组,每组分别把5个呼啦圈一字排开,幼儿跳一个圈,家长把后面的圈捡起来套在幼儿身上,幼儿拿着圈接着跳下一个圈,直到把5个圈都套在身上达到终点,在跑回起点,把圈交给下一组家长。游戏完成可获得一个印章。

幼儿园游戏案例3

一、小班游戏案例

案例1: 把小动物送回家

[游戏目标]

1、通过送小动物回家,锻炼幼儿小腿的灵活性。

2、能对小动物的妈妈说句甜甜的话,并能坚持到活动结束。

1、录制一段节奏稍轻快的音乐,一段轻柔的音乐。

2、四个篓子:里面有小兔子、小熊、小狗、小猪若干。

3、上面分别扣有兔妈妈、小熊妈妈、小狗妈妈、小猪妈妈的四把椅子。

4、布置好活动场地:中间放着几排纸盒盖当作河里的石头,纸盒一端放着上面分别扣有兔妈妈、小熊妈妈、小狗妈妈、小猪妈妈的四把椅子。另一端的篓子里放着各种小动物。

[游戏过程]

1、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做锻炼前的准备工作。

指导语:小朋友们,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一做操。

2、分别出示小兔子、小熊、小狗、小猪。

指导语:我这里有很多的小动物,它们找不到家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把它们送回家吧!

出示小兔子问:“你们知道小兔子的家在哪里吗?”(小河那边的椅子里)一次分别提问:小熊、小狗、小猪的家呢?(也在小河那边的椅子里)

怎样才能把小动物送回自己的家呢?(先要踩着河里的石头过河,然后再找小动物的妈妈是谁,再把小动物送回相对应的家)

3、幼儿自由游戏,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看准小动物的妈妈是谁,再送小动物。 能对小动物说句甜甜的话。如小熊,这是你的家。

4、活动结束。

放一段轻柔的音乐,带领幼儿一起进行放松活动。

[活动评价]

着重评价在活动中能坚持到底,并能说甜甜的话的幼儿,以及帮助小动物环境,做得对的幼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30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