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分析儿童想象萌芽的表现与特点

举例分析儿童想象萌芽的表现与特点,第1张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分为三个方面:

(一)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无意想象是最简单、初级的想象。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

1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幼儿想象的产生是由外部刺激直接引起,想象不指向于一定的目的,仅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小班幼儿事先无一定想象目的,他们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简单的解释就是儿童的想象过程是没有目的的,也就是此时的儿童不知道我要做什么,想象由外界的刺激直接引起,幼儿往往是在行动中看到了由自己的动作无意造成的物体形态,才想象自己所做产品的意义。

举例分析:在绘画活动中,幼儿想象的主题往往是从看到别人所画的或听到别人所说的而产生。正因为如此,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常常雷同。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幼儿想象进行的过程往往也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因此,想象的方向常常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想象的主题容易改变。

举例分析: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工人”,和小朋友们一起“包糖果”。

幼儿想象的主题不稳定与目的性不明确进行区分: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是指幼儿的想象本身是没有目的的,即幼儿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别人做什么我做什么;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是指幼儿想象是存在主题的,只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主题。

3想象过程常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幼儿的想象不仅容易受到外界刺激所左右,也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者改变方向。

举例分析:一个幼儿画了一只小兔子,要求老师来看,老师让他等一会,幼儿不高兴的说:“那只小兔子会跑掉的”。等到老师走过来时,小兔子果真被涂掉了。幼儿说:“它跑到森林里去了”。

(二)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在幼儿期,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表现为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想象的内容基本上重现一些生活中的经验或作品所描述的情节,从内容上可以将想象分为4种类型:

1经验性想象

幼儿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开展想象活动。

举例分析:一个中班男孩想象的“夏景”:一个**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

2情境性想象

幼儿的想象活动是由画面的整个情境引起的。

举例分析:一个中班男孩想象的“夏景”:有个小女孩在小河边玩水,手里拿着手帕当小船,又不敢放手,怕被水冲走。

经验性想象和情境性想象的区分:经验想象是由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而产生的想象;而情境性想象是儿童看到的一个情境而想象出另外一个情境。情境性想象的画面感较强,所想象的情境可以构成一个画面。

3愿望性想象

在想象活动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

举例分析:一个大班男孩观察“雪景”后说:她走在大路上正在想,她想上学,想当个学生,她还想上班,当一个老师。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如下:

1、幼儿主要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有所发展。

幼儿期的想象大多为无意想象,是一种漫无目的的想象,也就是最简单的想象形式。

因为他们的年龄小,知识经验并不是很丰富,所以幼儿主要以无意想象为主。

但是有意想象也在幼儿期有所发展,随着幼儿的成长,积累的知识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他们的有意想象也会随之发展。

2、幼儿主要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萌芽并发展。

除了无意想象,幼儿还以再造想象为主。再造想象是指依据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想象。比如说幼儿经常听童话故事,根据《丑小鸭》故事的描述,在自己的头脑中想象丑小鸭的样子。这就是再造想象。

而创造想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想象出某种新事物,对于幼儿来说创造想象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幼儿期创造想象已经开始萌芽并且有所发展,只要老师和家长能够恰当引导,孩子的创造想象就会很好地发展。

3、幼儿的想象往往与现实事物相混淆。

幼儿想象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想象与现实相混淆,这是幼儿因为缺乏知识经验,经常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当作现实已经发生的事情来说,这并不是说谎,而是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

发展阶段有:活泼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能够遵守规则开始自己组织游戏。萌芽阶段有:学科萌芽阶段,学科形成阶段,学科发展阶段,学科现代化阶段。

1活泼好动这个时期的幼儿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新鲜,总是摸摸这,看看那,动作灵活,思维活跃

2具体形象思维这时候的孩子主要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很形象很具体的。

3开始能够遵守规则在这个时期的幼儿已经能够在一日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活动规则。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他们已经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确定游戏。

萌芽阶段,第一阶段:学科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

第二阶段:学科初步形成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

第三阶段:学科发展阶段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

第四阶段:学科现代化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也会有烦恼,下面就和我来看看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1

学前初期的年龄特征:

1、生活范围扩大。

学前初期是3—4岁的孩子,也就是幼儿园小班年龄的孩子。具备了扩大生活活动范围的条件。首先,幼儿的身体比以前更加结实、健壮,身高、体重明显增加,活动精力充沛。其次动作的发展也比较自如,能够进行各种游戏活动。此外语言能力也基本发展起来,能向别人表示要求和愿望,与人进行初步的交流活动。

2、认识依靠行动

这一阶段的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而不是先想好了再做。

3、情绪作用大

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3—4岁的幼儿情绪作用更大,往往因为一件小事而哭闹。

4、爱模仿

3—4岁幼儿模仿性很强,对成人的依赖性也很大。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主要是通过模仿他人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的。

学前中期(4—5岁)幼儿的年龄特点:

1、活泼好动

这个时期的幼儿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新鲜,总是摸摸这,看看那,动作灵活,思维活跃,但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

2、具体形象思维

这时候的'孩子主要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很形象很具体的。

3、开始能够遵守规则

在这个时期的幼儿已经能够在一日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活动规则。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他们已经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确定游戏主题。

学前晚期(5—6岁)幼儿年龄特征:

1、好学好问

这一时期的幼儿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好奇心比以前更强,他们不再满足与了解表面现象,而是想要知道事物的原因。

2、抽象逻辑思维还是萌芽

5—6岁幼儿的思维仍是具体形象思维,但明显有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3、开始掌握认识方法

幼儿出现有意的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里活动的能力,认知方面有了方法,开始运用集中注意的方法和有意记忆。

4、个性初具雏形

开始有了比较稳定的态度、兴趣、情绪、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不再那么外露。看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2

一、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生活范围扩大;

2、认识依靠行动;

3、情绪作用大;

4、爱模仿。

二、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活泼好动;

2、思维具体形象;

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三、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好问、好学;

2、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3

一、初生到满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适应新生活;

2、依靠无条件反射:吸吮反射、防御反射、定向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游泳反射、强直性颈反射;

3、条件反射出现和心理发生;

4、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社会性的需要)。

二、满月到半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

2、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

3、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4、开始认生。

三、半岁到周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3、语言开始萌芽;

4、依恋关系日益发展。

幼儿初期具有哪些心理特点

幼儿初期具有哪些心理特点,幼儿小的时候都是难以理解的,都不知道他们在某些时候到底在想什么。其实也正因为这样各位宝妈们才要更努力去了解他们,那么幼儿初期具有哪些心理特点?

幼儿初期具有哪些心理特点1

身体动作发展特点:

每年身高增长4~5公分,体重增加1.5~2.5公分,脑和神经系统发展达到接近成人水平,动作更加协调稳定,粗大动作上可形成正确的跑步姿势,准确移动脚步和躯干跨越障碍物。精细动作更加准确,可以解纽扣、解系鞋带。

语言发展特点:

词汇量增多,可达3000~4000个,以名词为主,对新鲜事物和新名词特别感兴趣,还可以从电视卡通片中学到不少抽象名词,如天堂、地狱、星星雨。理解并能应用方位词,知道复杂的方位关系,能较准确地理解时间概念。

如一天、一小时、午后、深夜等。3~4岁的儿童可能会用错人称代词,6~7岁时即可正确运用人称代词。此期的儿童可用简单和复杂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我要吃东西,因为我肚子饿了。在语言表达的同时还可伴有丰富的表情。

记忆的发展:

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处于萌芽阶段,形象与机械记忆为主,抽象记忆相当不足,另一特点将不同来源的内容与现实混为一谈,有的家长认为在说谎,实际是一种正常现象。区分儿童是否说谎关键是要辨别出是幻想还是现实。

思维发展特点:

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模仿力强,象征性和创造性游戏5~6岁达高峰,在游戏过程中,儿童的思维活动和社会化角色会很快发展。

情绪的发展:

学龄前儿童情绪体验丰富(喜、怒、哀、乐、恐惧、焦虑),很容易表现在外显情绪上不容易控制。恐惧与焦虑是最不良的体验,在与家人分离或到一个新环境。受批评、受伤害后有明显的焦虑反应。高级情绪活动如同情心、孤独感、荣誉感、审美感、道德感、合作精神等也进一步发展。

性心理发展:

是性别认同和形成性别社会规范行为的关键时期,此期儿童主要通过玩具及日常活动来反映性别角色,4岁前差异不明显,5—7岁已逐渐显示出差异来,应正确引导儿童辨别性别角色,对日后发展很重要。

幼儿初期具有哪些心理特点2

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幼儿的思维也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点的。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仍然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为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正确的教育的影响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幼儿身心发展的常见问题

1、动作发育不协调,孩子身心发展的方方面面,家长们都需要重视。倘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地采取措施,如动作不协调、认知能力差、情感和意志欠缺、社会性弱、生活习惯差、语言能力差等。最需要注意的是处于四至五岁的孩子,他们在动作发展方面最容易存在欠缺。

2、不知如何与人交往,主要表现为与人的合作能力较差,比较自我,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性别认识模糊,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对其他人产生较大影响等。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多为小朋友为独生子女,或者父母对其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等等。

幼儿的心理发展一般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每一个阶段都死不一样的,有时候会随着成长,变化非常的大。不过很多东西也是受到身边人的影响的,如果没有人在身边开导他们,日子长了很容易让他们养成爱钻牛角尖的习惯,这样是非常不好的。

幼儿初期具有哪些心理特点3

一、学前期儿童心理的一般特点

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儿童是通过感知表象,也就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认识客观事物,具体的表象左右着儿童的认识过程。这个主要体现在儿童的记忆、儿童的思维和儿童的想象方面

2、幼儿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对于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这种无意性,可以通过儿童的注意、记忆、想象及行为表现看出来。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第三个特点就是儿童从出生到三岁,他已经具备了一些个性和特点比如他的兴趣、爱好,这时候并不是固定、稳定的

二、幼儿初期(小班)的心理年龄特点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小班时期是指3~4岁儿童的心理,小班儿童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影响,也就是不受理智支配,而受情绪支配。情绪性强,是整个幼儿期儿童的特点,年龄越小表现得越突出一般表现在对人对事情的表现特点上。

2、爱模仿

因为在这时期,儿童独立性差,所以就表现出爱模仿来,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儿童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也就是在思维方面,会表现出直觉行动思维这个特点来。也就是说儿童的思维带着直觉行动性。这时期儿童认识事物、思考事物时最主要的特点是:他凭着感知觉,凭着动作去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积累知识。所以我们在组织儿童进行学习的时候,或者组织儿童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儿童的这个特点。

儿童心理发展的时期特点有哪些

 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特别是大的质变,也就意味着心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而形成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殊的质,阶段与阶段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发展虽有阶段,但阶段与阶段之间又不是截然分开的。

 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继续,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 ;前一阶段中总包含有后一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

 (1)以生理发展为划分标准。最典型的是柏曼(L Berman)关于以内分泌腺作为分期标准的意见,如胸腺时期,(幼年时期)、松果腺时期(童年时期)、性腺时期(青年时期)。

 (2)以心理性欲为划分标准。

 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具体划分如下: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早期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

 (3)以种系演化为划分标准。

 施太伦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把儿童发展分为:幼儿期(6岁以前)是从哺乳类动物到原始人类的阶段;意识的学习期(从小学到13岁)是人类古老的'文化阶段;青年成熟期(14~18岁)是近代文化阶段。

 (4)以智力或思维水平为划分标准。

 皮亚杰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 [运算(operation)即内部化的智力操作或动作];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5)以自我的矛盾为划分标准。

 埃里克森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第一阶段,信任感对怀疑感(0~2岁);第二阶段,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0~4岁);第三阶段,主动性对内疚(4~7岁);第四阶段,勤奋感对自卑感(7~16岁)。

 (6)以活动特点为划分标准。

 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们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直接的情绪性交往活动(0~1岁);摆弄实物活动(1~3岁);游戏活动(3~7岁);基本的学习活动(7~11岁);社会有益活动(11~15岁);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

 (7)以生理年龄的自然阶段为划分标准。

 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大约经历了六个重大时期:乳儿期(出生到1岁)、婴儿期(1到3岁)、学前期(3到6岁)、学龄初期(6到9岁)、少年期(9到12岁)、青年初期(12到18岁)。 ;

幼儿阶段的孩子有什么特点

 幼儿阶段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幼儿的成长是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家长的教育也要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进行变化,下面和大家分享幼儿阶段的孩子有什么特点。

幼儿阶段的孩子有什么特点1

  0岁-3个月

 建立与母亲间的愉快关系和语言的发育基础

  宝宝的变化:

 第1个月:俯卧、握拳、蹬腿、挥动手臂、听声音有反应、感官敏锐、视力比较模糊

 第2个月: 开始学习抬头,发现自己的手,偶尔会露出笑容,会有各种情绪的反应

 第3个月:俯卧可以撑起上身,头可以抬45度,开始把看和做联系到一起

 婴儿在出生后便开始出现微笑了,有人把此称做“召唤妈妈的微笑”。母亲对婴儿的这种微笑做出哄逗的反应,有助于建立母子间情感上的愉快关系。

 婴儿的啼哭是一种不愉快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时候应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如给他喂奶、换尿布,把他抱起来等等,使孩子重新获得舒适的感觉。这样做会使孩子对母亲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婴儿在父母亲切的哄逗下,会渐渐地发出“呵呵”、“哦哦”的喃语来,这是语言发育的基础。

 为了促进婴儿语言的发育,在这一时期里多逗逗孩子,多对孩子说些愉快的话是不容忽视的。虽然这时孩子还不能够理解爸爸妈妈讲话的内容,但这无关紧要,因为对婴儿说话,会对孩子今后的语言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些不会哄逗、很少对孩子说话的母亲所抚养的孩子,语言的发育总是很迟。当婴儿把小手伸到自己的眼前凝视、晃动,开始自己一个人玩时,请不要去打搅他,让他充分地享受这种乐趣,这是培养孩子“自发性”的一个关键。

  3个月—6个月

 出现各种情绪,并开始“认生”

  宝宝的变化:

 3—4个月:开始了有目的滴行动 学会翻身,会笑出声,学习发出元音

 4—5个月:可以自言自语“咿呀”个不停 喜欢注视镜子中的自己,开始认生

 5—6个月:有支撑能够独立坐一会,会喃喃自语对于成人的话有反应,躺着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滚动身体

 这个阶段的婴儿,在原始感情(舒服、不舒服、恐惧、发怒)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类似于人类的情绪(喜、悲、羡慕、妒忌)。见到生人害怕,因而拽着爸爸妈妈不放的“认生”表现已经或即将出现,时间大约在5个月~9个月之间。认生证明了亲子之间情感的连结已经成功。出现认生的孩子已把母亲作为可以信赖的“心中的基地”。

  6个月-12个月

  6个月-9个月

 玩耍的时间延长,啼哭的时间减少

  宝宝的变化:

 6-7个月:可以自己坐、能够灵活翻身、表情更丰富

 7-8个月:开始爬行、发出的声音增多,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增强

 8-9个月:可以扶物站立、喜欢敲打能够发出声音的物品,手部动作更加灵活

 这时候的婴儿,一个人高高兴兴玩耍的时间变长,啼哭的时间变少了,还喜欢爸爸妈妈和自己一起欢闹、挠痒痒等。在愉快的家庭氛围中,婴儿的情绪安定、身体健康。

  9个月-12个月

 站立、说话,开始了人生的起步

  宝宝的变化:

 9-10个月:开始认识自己的存在,懂得一些简单词义 会拍手表示欢迎~摆手表示再见

 10-11个月:能够站起来,偶尔可以走几步,可以自己用杯子喝水

 11-12个月:能够扶物行走、手指灵活性大大增强,变得好动,能说简单的单字

 孩子马上就要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起步了。其一,用两只脚站立并开始走路。人类因为两足行走,使得手能够自由活动,文明也因此而获得发展,所以有必要给孩子以自由使用手的机会。这就使得尽可能地容忍孩子的“淘气”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淘气对孩子自发性(意欲)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二,开始说话。最初只会发出诸如“妈妈”或“不不”这类音,但渐渐地语言的数量增多起来。不时哭泣、不时嬉笑,以此来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与孩子玩耍过少,孩子的情绪发育将受到阻碍,往往会变得很少笑、频繁地吸吮手指,或是出现有节奏地摇动头或身体的怪癖。所以,多与孩子在一起,施以亲密的抚触,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1岁-2岁

  12个月-18个月

 什么都想自己来做

  宝宝的变化:

 12-15个月:学会走路,会弯腰捡东西,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简单交流

 15-18个月:喜欢尝试自己洗手、洗脸、能够自如蹲下,能说简单的句子

 这是个自发性开始出现的时期。孩子一方面时时向父母撒娇,另一方面却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来做。自发性是使孩子在今后的岁月中能够充满活力地生活下去的非常重要的良好心态。爱护和培养孩子“自己来做”的热情,应该成为家长育儿的方针之一。这个时期,孩子哭、笑、恐惧、发脾气等情绪的表现变得相当复杂起来。此阶段父母常与孩子一起玩耍,对于孩子情绪的发展、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少有人理会的孩子,将会成为一个木讷的孩子。

  18个月-24个月

 变成妈妈的“小尾巴”

  宝宝的变化:

 18-21个月:能够搬动小物品,身体平衡力发展良好,开始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能够表达自己的一些意愿和要求

 21-24个月:能够独立做一些事情,如洗手、上厕所等;手眼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如浇花等

 这时的孩子爱跟在妈妈的身后转,对妈妈的信赖感越来越强,喜欢在妈妈的身体上撒娇。对孩子的这种撒娇要求,家长应给予充分的满足。此外,这个阶段的孩子,脾气变得“大”起来,当事情不能按他的意愿进行时,他就会发脾气。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这种状态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所以不要训斥他,最好以关注的态度让他自己平静下来。这个阶段的孩子爱跑爱爬,行动非常活跃。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如能尽量地容许孩子的冒险行为,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热情和积极性。

  2岁-3岁

  24个月-30个月

 反抗和撒娇

  宝宝的变化:

 24-30个月:独立穿衣服、拆衣服;也可以做些家务,如擦桌子、擦鞋等;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以跟别人展开对话

 这是一个反抗心虽已生成,却仍然渴望撒娇的`年龄。所以父母依然应该对此给予充分的满足。当孩子说“不”多起来时,便是到了第一反抗期。这是自发性在顺利成长的标志,因此无需担心。此阶段孩子“想自己来做”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了,应该好好地爱护这一热情。可以让孩子玩玩沙子、搭搭积木,这些活动有助于孩子智力的提高,而长时间地看电视则有可能妨碍其意欲的成长,应尽量避免。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同龄孩子虽然已显示出兴趣来,但还不具备一同友好地玩耍的能力。

  30个月-36个月

  第一反抗期中反抗欲最强的时期

  宝宝的变化:

 30-36个月: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独立做切、洗、种植等工作;可以用各种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开始主动和小伙伴们玩耍了

 这是第一反抗期中反抗欲最强的时期。无论什么事情孩子都要用“不”来反抗,很难“对付”。不过要知道,这是一个自发性正在顺利发展的好孩子的表现,所以不要去斥责他。当后面的孩子出生之后,妈妈如果一直忙于照看更小的孩子,大的孩子会时不时地变得像婴儿似的,给已经忙乱的妈妈增添麻烦。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妈妈应该把目光转移一下,经常抱一抱大的孩子,给予亲密的抚触。随着孩子情绪的安定,“还婴现象”也就消失了。这个年龄的孩子,虽说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意识已经开始产生了,但最易发生争吵。

 宝宝从出生开始就进入高速成长期,头三年可以说每一个月有相当大的变化。宝宝在每个时期的认知能力、沟通与社会交往能力、大小肌肉的发展都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爸爸妈妈,首先的是要认识孩子的发展特点,同时根据宝宝不同阶段的需求,创设适合其成长的环境。了解宝宝各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家长提供适当的刺激,是宝宝成长的一大助力喔!

幼儿阶段的孩子有什么特点2

  一、新生儿期(0~1月)

 人生第一年: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称婴儿期或乳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1、心理发生的基础:惊人的本能。

 2、心理的发生:条件反射的出现。

 3、认识世界的开始。

 4、人际交往的开端。

  (二)婴儿早期(1~6月)

 这段时间心理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视听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依靠定向活动认识世界,眼手动作逐渐协调

 1、视觉、听觉迅速发展

 2、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3、主动招人。

 4、开始认生。

  (三)婴儿晚期(6~12月)

 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3、言语开始萌芽。

 4、依恋关系发展。

  二、先学前期(1~3岁)

 1、学会直立行走。

 2、使用工具。

 3、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

 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学前初期的年龄特征:

  1、生活范围扩大。

 学前初期是3—4岁的孩子,也就是幼儿园小班年龄的孩子。具备了扩大生活活动范围的条件。首先,幼儿的身体比以前更加结实、健壮,身高、体重明显增加,活动精力充沛。其次动作的发展也比较自如,能够进行各种游戏活动。此外语言能力也基本发展起来,能向别人表示要求和愿望,与人进行初步的交流活动。

  2、认识依靠行动

 这一阶段的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而不是先想好了再做。

  3、情绪作用大

 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3—4岁的幼儿情绪作用更大,往往因为一件小事而哭闹。

  4、爱模仿

 3—4岁幼儿模仿性很强,对成人的依赖性也很大。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主要是通过模仿他人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的。

  学前中期(4—5岁)幼儿的年龄特点:

  1、活泼好动

 这个时期的幼儿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新鲜,总是摸摸这,看看那,动作灵活,思维活跃,但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

  2、具体形象思维

 这时候的孩子主要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很形象很具体的。

  3、开始能够遵守规则

 在这个时期的幼儿已经能够在一日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活动规则。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他们已经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确定游戏主题。

  学前晚期(5—6岁)幼儿年龄特征:

  1、好学好问

 这一时期的幼儿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好奇心比以前更强,他们不再满足与了解表面现象,而是想要知道事物的原因。

  2、抽象逻辑思维还是萌芽

 5—6岁幼儿的思维仍是具体形象思维,但明显有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3、开始掌握认识方法

 幼儿出现有意的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里活动的能力,认知方面有了方法,开始运用集中注意的方法和有意记忆。

  4、个性初具雏形

 开始有了比较稳定的态度、兴趣、情绪、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不再那么外露。看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幼儿阶段的孩子有什么特点3

 1、 (0-3岁)这个阶段的我们对父母十分的依赖,父母会给我们带来安全感,让我们明确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我们会产生探索的需求,家长却担心孩子会受伤从而去阻止孩子的这种探索行为,真正的做法是在旁边看护着孩子不让他受伤,而不是去直接阻止。

 2、 (4-6岁)这个阶段的我们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了,我们开始深一步探究认识的事物,在幼儿园里我们会主动的去和别的小孩子玩耍,这个时候的我们就开始发展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会看见别人玩什么从而去模仿别人,独立性差模仿能力强,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去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支持他们的探究行为,并在适合的时候提供帮助。

 3、 (7-12岁)这个阶段是孩子凝固成型的阶段,这是孩子调整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很容易进入竞争状态,,对竞争也特别感兴趣,更多的孩子会积极地去参与,这也是提高孩子能力的最好阶段,让孩子通过竞争去优化和调整自己,但也同时会让孩子在某些方面产生自卑的心理状态,这时候家长应该去鼓励孩子。

 4、 (13-18岁)这个阶段是一个青春期的发展时期,不论是身体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会发生变化,稍不留神孩子就会走上叛逆的道路,很多家长都会以为孩子还小应该控制孩子的思想,但孩子心里就不会这样想,他只会认为你只是在控制他,青春期的主要心理特征就是自我意识完全独立拥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把孩子当大人来对待。尊重孩子、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引导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给出不同的相处模式和教育指导,让孩子在家庭的舞台上大显身手,为孩子提供动力,和孩子说话像朋友一样,不要把孩子的学业放在第一位,不要把老师的话当圣旨,鼓励孩子去做自己想做并正确的事,不要想着孩子会受伤,一味的阻止孩子,只会让孩子在心理上和父母产生隔阂。

 对于不知道该如何和孩子相处,如何在合适的时机去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的家长们可以去成都世纪精英培训学校学习一下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他能帮助你更快的知道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该如何正确的有效的去引导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和你的相处模式像亲子更像朋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336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