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鼻音有哪些?

后鼻音有哪些?,第1张

后鼻音的字有:帮(bāng)、傍(bàng)、兵(bīng)。

鼻音包括:ang、eng、ing、ong所含字体有:狂、放、将、蒋、讲、江、奖、姜、降、

酱、浆、匠、僵、_、疆、桨、昂、盎、肮、_、样、杨、养、阳、洋、羊、扬、痒、氧、痒、仰冰(bīng)、病(bìng)、舱(cāng)、层(céng)、聪(cōng)、丛(cóng)、从(cóng)、

常(cháng)、狂kuáng、黄huáng、放fàng、光guāng等。

鼻音很重要

如果您参加普通话考级,那么有近50%的几率会遇到鼻音。前、后鼻音如果掌握不好,很容易扣分。

鼻音在普通话中占比很大,在普通话音节中共计39个韵母,按结构算,包括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其中鼻韵母多达16个,占41%。在《现代汉语》的“声韵配合表”中,有173个前后鼻音,前、后鼻音占比为93:80。

1、前鼻音有:an、en、un、ün例如:眼、言,管、笨、班、困、云。

2、后鼻音有:ang、eng、ing、ong例如:当、挡、争、赢、疼、同。

标准的鼻音是什么样的?打开电视机,听听新闻联播就知道了。

错误的鼻音是什么样的?听听刘德华版的《咱们屯里的人》就知道了。

如何分清前后鼻韵母?

重点在于分清n、ng两个辅音。

n是舌尖前伸并抬高抵住上齿龈,阻碍住从口腔出来的气流,也称“舌尖中音”。

ng是舌向后缩,舌根抬高、软腭下降,舌根抵住软腭阻碍气流,也称“舌根音”。

n、ng两个辅音的共同特点是都有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但作尾音时,除阻阶段不发音,气流从鼻腔出来时,声带颤动,是浊音,而且都不能单独成韵。

不同的是,它们发音时成阻部位不同。由于舌位的前后高低不同,气流移动的方向也不同。

另外,声带振动时,n的音响是靠前,gn的音响靠后。

有人可能分不清声响靠前、靠后,打个比方,“姥姥”的发音就比较靠后,“妈妈”的发音就比较靠前。

常见的鼻音错误

因为地区方言不同,存在的鼻音错误也不同,但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发音问题,也就是不能准确发出或区分前后鼻音。

二是识记问题,也就是不知道哪些字该发前鼻音,哪些字该发后鼻音。

具体表现为:

1、不能准确区分an和ang,例如将“床”读成“船”,将“狼”读成“兰”。除了受方言音的影响,发音部位的不当以及发音方法的错误也是重要的原因。

2、没有后鼻音ing,不论是in还是ing,都读作前鼻音或鼻化音。“人名”读作“人民”,“鲸鱼”读作“金鱼”,“静悄悄”读作“尽悄悄”。

3、eng的发音错误同样是受方言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两类:一是eng与b、p、m、f相拼时,读成ong,比如将“棱角”读作“longjiao”,将“风”读作fong等等;二是eng与除b、p、m、f之外的声母相拼时,读成en,比如“朋友”都读作“盆友”,而“成功”都读作“晨功”。

4、存在元音鼻化现象。鼻化音就是在发鼻音时,在整个音节上都加上鼻音色彩,而且最后没有形成归音。比如在发“安”时,在元音a的发音中就已经带上了鼻音。很多人在普通话考级时,就存在这个错误。

5、识记辨别方面的错误。前后鼻音不分的人,习以为常后,经常弄不清楚哪些字该读前鼻音,哪些字该读后鼻音。即使学会了正确鼻音的方法,但在口语表达时,还会经常犯错。比如“人参”和“人生”,“终身”和“终生”,“金鱼”和“鲸鱼”总是脱口就错。

学习要点:

1、n、ng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抓住它们的区别性特征,还要分清它们各自与元音组合的发音特点。元音+鼻尾音发音时不是元音与鼻尾音的简单相加,而是由元音开始逐渐滑向鼻尾音,鼻尾音只表明发音终端,而不是过分强调鼻尾音的发音。由于元音与鼻尾音组合情况不同,发音过程也大不相同。

2、在学习鼻韵母时,先从元音+鼻韵母练习,在发音过程中可以尝试夸张地延长元音,之后自然地过渡到鼻辅音,这个主要是为了让练习者找到成阻—持阻—除阻的感觉。

除阻时要注意,鼻韵尾只是在发音结束时加上一点轻弱的鼻音尾音。在训练时,先发出纯元音,然后在即将结束发音时加上鼻音,同时很快地滑动舌根,堵塞住气流通过口腔的通道,就能避免发出鼻化音。

3、发ang要点。先准确地发出元音[α],拉长此音后带出鼻辅音-ng。这种方法能够充分领会普通话发音的动程,并且能较有效地避免鼻韵母发音中元音发音不正确或不到位的错误,从而更好地学习鼻韵母。

发韵母an要点。遇到单元音+后鼻音韵母的组合时,口型保持不变,下颌和唇部并没有明显的动作,口腔内只有舌根向后移动,抵住软腭,堵塞住气流通过口腔。

4、体会前后鼻音归音时口腔的动作:前后鼻音归音时舌头和下颌动作截然不同:前鼻音归音时,舌尖迅速抵住上齿龈,下颌有明显的动作,同时口型会变小形成闭合的状态,

比如ang、ong。因此在发后鼻韵母特别是单元音后鼻韵母时,要注意保持下颌和口型不变,下颌和唇部不要有明显的动作,如果找不到要领,可以对镜训练,以方便观察构音动作。

5、in和ing是所有前后鼻韵母中最难于辨别和学习的一对,要读准这一组韵母,关键是掌握发音时口腔细微的动作。in和ing元音相同,口型大小没有区别,但发in的时候,口腔有明显的闭合动作,而发ing时,始终保持i的口型,下颌、唇部不能有动作。

训练时可以用门牙轻轻咬着指头,用指头挡住舌尖靠向齿龈,以强行阻止已经习惯的闭合动作。经过反复体会、练习,就能够体会到发ing韵母的基本要领。

腭裂鼻音

除了方言的问题,重点提一下腭裂鼻音,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语言障碍类型。它是腭裂术后发音矫正的难题之一。

从生理学而言,我们语音的形成包含多个要素,如正常的中枢神经语言区功能、正常的发声器官,协调的口颌系统肌肉运动、完善的腭咽闭合功能等等。对于腭裂者而言,它们鼻音异常的根源在于腭咽闭合功能的丧失。

从解剖结构来看,我们的口腔与鼻腔在普通状态下是相通的,相通的部位称为腭咽部。但在发音动作时,需要软腭上抬和周围肌肉共同协调,在腭咽部形成一个关闭状态,将口腔与鼻腔分隔,保证气流不从鼻腔外泄,这样口腔就获得了足够的压力后,才能发出各种语音。这个开关的动作就称为腭咽闭合功能。

对于腭裂者来说,手术完成了裂隙的修补,但多数只是完成了物理结构的修补,软腭和周围肌肉并没有同时获得功能性的康复,仍然存在异常的鼻音,比如鼻音过高,鼻漏气和代偿性不良语音习惯,说话的时候,好像带着两个音箱。

术后的腭裂语音训练,需要重点训练腭咽闭合功能,锻炼软腭肌肉上升和下降的能力,增加腭咽肌肉力量的自主运动。相比于方言鼻音的纠正,腭裂鼻音的矫正需要付出的时间和努力更多。

不用视频,没用的。我教你一个最实用的方法!(我教会好多人正确发后鼻音哈哈)

一般人处理不好后鼻音跟前鼻音,主要是这两个容易混淆。

例如:安,an,前鼻音,音较短,后鼻腔没用到。明显特点就是an这个音发完后,舌头会不自觉贴近上鄂。

昂,ang,后鼻音,音较长,用到后鼻腔,嘴巴打开,读这个音的时候尽量将气压至鼻腔后,ang这个音发完后嘴巴是打开的,舌头不动。

注意!! 要读好后鼻音需注意跟前鼻音配合着区别练习。前鼻音的嘴巴开口较小,后鼻音嘴巴要打开大一些。(如果你还是不太懂,自己在网上找一些视频,根据我的意见试试,应该可以的)

一、发音方法不同

1、后鼻音:发的同时先往后缩,再正抛物线的往上升,使舌根与软颚形成阻碍,使气流从后口腔进入鼻腔,发出后鼻音。

2、翘舌音:翘舌音就是利用舌尖与硬腭前部相接,使气流受阻所发出的辅音。

二、特点不同

1、后鼻音:以-n为韵尾构成的韵母叫前鼻韵母,以-ng为韵尾构成的韵母叫后鼻韵母。

2、翘舌音:发音的情况和sh相近,只是摩擦比sh弱,同时声带颤动,气流带音;发音的情况和zh相比,只是气流较强,其余都相同。

三、发音分类不同

1、后鼻音:普通话后鼻音韵母共有四个,即ang、eng、ing、ong。

2、翘舌音:分为zh、ch、sh、r四种发音。

-后鼻音

-翘舌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395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