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举例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举例,第1张

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即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

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举例说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人与人的相处是一种交际,同时也是心与心的靠近。

做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陌生开始,从不断的接近然后试探再到相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好的发展和坏的发展。可是不会给你这么长的时间让双方去了解彼此,人人都希望拥有好的发展,这时就需要心理学的存在。他是前人的经验积累。可以融入你的生活,但千万不要按部就搬这样有可能会适得其反。他会让你少走一些弯路可以更短的时间去处理好关系。比如一些教龄长的教师他们能够更快速的与学生建立默契这就是例子。

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高学习效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往往起因于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率不高往往由多因素造成。

较低的学习兴趣、不良的学习习惯、身体的疾病等都能影响学习效率。下面,我们对此进行综合考察。

?? ?? 一、学习问题自我评价 ?? ?? 每一个学习不良者并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的问题之所在,要想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对学习问题进行自我评价便尤其显得重要了。对学习问题可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 ?? l时间安排问题 ?? ?? 学习不良者应该反省下列几个问题: (1)是否很少在学习前确定明确的目标,比如要在多少时间里完成多少内容。

(2)学习是否常常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3)是否常拖延时间以至于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

(4)学习计划是否是从来都只能在开头的几天有效。(5)一周学习时间是否不满10小时。

(6)是否把所有的时问都花在学习上了。 ?? ?? 2注意力问题 ?? ?? (1)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状态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钟。

(2)学习时,身旁是否常有小说、杂志等使我分心的东西。(3)学习时是否常有想入非非的体验。

(4)是否常与人边聊天边学习。 ?? ?? 3学习兴趣问题 ?? ?? (1)是否一见书本头就发胀。

(2)是否只喜欢文科,而不喜欢理科。(3)是否常需要强迫自己学习。

(4)是否从未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学习行为。 ?? ?? 4学习方法问题 ?? ?? (1)是否经常采用题海战来提高解题能力。

(2)是否经常采用机械记忆法。(3)是否从未向学习好的同学讨教过学习方法。

(4)是否从不向老师请教问题。(5)是否很少主动钻研课外辅助读物。

?? ?? 一般而言,回答上述问题,肯定的答案 (回答“是”)越多,学习的效率越低。每个有学习问题的学生都应从上述四类问题中列出自己主要毛病,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例如一个学生毛病是这样的:在时间安排上,他总喜欢把任务拖到第二夫去做;在注意力问题上,他总喜欢在寝室里边与人聊天边读书;在学习兴趣上,他对专业课不感兴趣,对旁系的某些课却很感兴趣;在学习方法上主要采用机械记忆法。这位学生的病一列出来,我们就能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了。

?? ?? 二、自我改进法 ?? ?? 1SQ3R法 ?? ?? 罗宾生(Robinson)提出的SQ3R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好方法。SQ3R是由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几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成的。

?? ?? (1)概览(Survey):即概要性地阅读。当你要读一本书或一段文章时,你必须借助标题和副标题知道大概内容,还要抓住开头,结尾及段落问承上启下的句子。

这样一来,你就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有利于进一步学习。 ?? ?? (2)问题(Question):即在学习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等基本问题上,同时找一找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力。

如果是学习课文,预习中的提问可增加你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要是研究一个课题时你能带着问题去读有关资料,就能更有的放矢。

?? ?? (3)阅读(Read):阅读的目的是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不必咬文嚼字,应注重对意思的理解。有些书应采用快速阅读,这有助于提高你的知识量,有些书则应采用精该法,反复琢磨其中的含义。

?? ?? (4)背诵(Recite):读了几段后,合上书想想究竟前面讲了些什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做一些简单的读书摘要,从中找出关键的表达词语,采用精炼的语言把思想归纳成几点,这样做既有助于记忆、背诵或复述,又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且使思维更有逻辑性。这种尝试背诵的方法比单纯重复多遍的阅读方法效果更好。

?? ?? (5)复习(Review):在阅读了全部内容之后,回顾一遍是必要的。复习时,可参考笔记摘要,分清段落间每一层次的不同含义。

复习的最主要作用是避免遗忘。一般来说,及时复习是最有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可逐渐减少,但经常性地复习有助于使学习效果更巩固,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即是此意。

?? ?? 2自我塑造法 ?? ?? 上面介绍的SQ3R法是一种学习方法,仅可解决因方法缺乏而引起的学习上的问题。对于因其他原因而引起的学习问题,则还需综合考虑运用其他方法,自我塑造法即是一种综合法。

?? ?? (1)选择一个目标。经过对学习效率低的原因分析,你已经找出自己的症结所在,但对改变它你不可性急,而应该首先选择其中较为可行的一项进行重点突破。

我们常观到某些学生在接受长辈一顿训斥后,立即制定一个宏大的学习计划,其实这种计划十有八九是执行不下去的。我在学英语时,有一天忽然下决心要从阅读原版小说入手,结果我借了一世界名著《马丁伊登》,并且向朋友宣布,我要花一个月时间啃下此书。

结果呢,我连第一页都没能读完,因为里面的生词查不胜查。后来我选择了比较适中的学习目标,先从世界名著简写本入手,结果越读兴趣越浓,不再视英语为畏途了。

?? ?? ( 2)实行新的学习程序,如果你的症结是行为拖拉,为克服这个缺点你就应该给自己订一个规则,每天不完成预订的任务不睡觉。如果你的赞美是注意力不集中,那么你应分析不集中的原因。

在寝室读书不集中,则应责令自己到教室里去读。如果读半小时后不集中,则应略为休息一下。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急!!!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

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在于教师,而教师的素质既包括专业素质又包括育人素质。教育心理学是教育理论与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师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育心理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学习教育心理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教学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从而能更主动而科学地驾驭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3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纵观国际国内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无不是心理学,而且主要是以教育心理学为支撑的。最典型的是20世纪50、60年代的涌现的世界三大教育改革家美国的布鲁纳、前苏联的赞科夫和德国的瓦根舍因(其本人就是心理学家)。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利于提高辩证唯物主义水平,提高教师自我教育的自觉性;有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搞好教书育人,并把教书育人提高到更科学的高度;并有利于教师总结工作经验,自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举例说明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即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人才。这些条件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期已基本具备了。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时期的重要人物有冯特和桑代克。 (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三、简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量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等;一类为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个案研究法、深入访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以及文件分析法等。

(1)实验法是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2)测验法是指运用某种测验测量人的某种心理现象,使之数量化并加以研究的方法。

(3)调查法是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调查者提出有关的问题,让其回答,了解某一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条件,从而了解这一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法包括结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主要的类型。

(4)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现象的规律和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

(5)个案研究法是对一个人或一组人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方法。个案法比较适合进行特例研究。

(6)深入访谈法是一种非结构式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调查者无须按照预定的访谈结构和问题机械地提问,被调查者也无须按备选答案对问题做出回答,是就某一主题与被调查者进行自由、深入的交谈。

(7)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的关于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整合性认识及总结,寻找其中规律性的方法。

中国网络出版社(创新电子书库)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是教育心理学的答案

转贴: 一、简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答: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

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思维开始萌芽。(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图式,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单维思维,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他们思维的特征是:多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过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二。论述学生性格差异及其教育意义 答: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性格的特征差异分为四个方面: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类型差异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组合,如内倾型和外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3教育含义: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速度与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以及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因此,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的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三、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答: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式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智力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预测指标。

然而,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所有这些认知差异表明,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首先,应该创造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四、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间断现象。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方向性与顺性。

例如,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抽象思维。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因进行的速度、达到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4差异性。

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举例介绍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行动研究当代教育心理学先关内容

我粗浅的理解行动研究,就是你作为教师,或者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你的教育实践中,有目的的,有意识地根据某一个项目或者说方向去开展工作这个过程中,你要做好专业的、科学的、细致的记录和反思,并做细致的调整整个过程是动态的,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开展打个比方说,你要看看每天朗读15分钟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那么你需要每天去朗读15分钟那这15分钟放在什么时间?上午下午晚上?朗读的内容有限制吗?朗读的形式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你要思考和体验的第一天你做好之后,还要做好记录、评价、反思记录是记录客观事实,比如说我在上午10点开始不间断朗读《唐诗三百首》15分钟反思是对这个过程的思考这是个过于简单的例子,希望能给你帮助如果你需要更详细和专业的解释,建议你看一下陈向明老师关于行动研究的书,会给你很大帮助。

一般迁移例子:

(1)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极其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审题活动。

(2)物理课中学习了热胀冷缩的原理,在夏天车胎打气时总是不会把气打的很满。

(3)学会四则运算法则,做一道四则运算题。

(4)在语文的学习当中习得的阅读技巧、写作技巧等可以迁移运用到英语当中。

具体迁移例子:

(1)跳水的一些项目,弹跳、空翻、入水等基本动作是一样的,运动员在某些项目中将这些基本动作熟练掌握,那么在学习新的跳水项目时,就可以把这些基本动作加以不同的组合,很快形成新的动作技能。

(2)学习“木”字,对学习“森”字的影响。

(3)学习“basket”“ball”,对学习“basketball”的影响。

(4)语文当中学了日,又学了月,再后来学了明字。

重组性迁移例子

(1)学习了英文单词“tea”,对学习“eat”的影响。

(2)学习“呆”对学习“杏”的影响。

(3)舞蹈家用弹跳、空翻和入水编排了一个舞蹈,现在打算将三个舞蹈动作打乱,重新编排一个舞蹈。

(4) 学习了“太”对学习“犬”的影响。

所谓情感,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和体验, 是与感觉、知觉等心理过程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在学习当中, 情感是指兴趣、态度、动机、自信心、意志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个人因素。在教育教学中,正确认识师生之间的情感现象,通过有组织的的教学手段来充分调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增进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利于达到以情优教的效果。

 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是处于教育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育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真情实感的个体。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开拓,人类情感的多功能性也越来越明显,主要包括动力功能、调节功能、信号功能、保健功能、感染功能、迁移功能。其中,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感能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信息传递的效能;情感的保健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增进或损害的效能;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加影响的功能;情感的迁移功能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去的效能。教育是学校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将情感规律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对于发挥情感的功能,优化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运用情感的动力功能确定情感目标 情感具有动力功能。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不只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态度体验,而且对人类行为动力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同样的有目的、有动机的行为活动中,个体情绪的高涨与否会影响其活动的积极性;在高涨情绪下,个体会全力以赴,努力奋进,克服困难,力达预定目标;在低落情绪下,个体则缺乏冲力和拼劲,稍遇阻力便畏缩不前,半途而废。当情感与动机在需要和客观事物的关系上一致时,情感便起着积极的作用;当不一致时,便起着消极的作用,从而表现出情绪对个体行为活动的增力或减力效能。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的期末考试设定期望时,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水平对其建立适当的期望,因为期望来自于两个方面: 学生自身的情感素质水平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与爱, 前者来源于内部而后者来源于外界[�]。如果教师对学生设定恰当的期望,并且学生自身的情感素质水平较高,对学习积极上进,那么这种期望会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来源;如果学生自身的的信心不足,情感素质水平不高,那么教师建立的期望可以鼓励他,就能够激发他的学习动力。但是前提是要建立恰当的期望。如果教师对学生持有不恰当的期望值,对差生设定过高的期望值或者对优生设定低的期望值,在教学过程当中表现出焦虑与缺乏耐心, 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教学进程和效果。

二、运用情感的调节功能调控情感

情感具有调节功能。适当的情感对人的认知过程具有积极的组织效能,而不适当的情感则会产生消极的瓦解作用。这一积极与消极作用,首先反映在情绪的极性上。快乐、兴趣、喜悦之类的正情绪有助于促进认知操作活动,而恐惧、愤怒、悲哀之类的负情绪会抑制或干扰认知操作活动。其次还反映在情绪的强度上。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学家赫布研究发现,中等程度的情绪唤醒水平最有利于智能操作活动,过高或过低的情绪唤醒水平都不利于智能操作活动效率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几种方法来对教材内容进行情感性处理,第一,言语情趣法,教师可以运用富有趣味的语言讲解有关教学内容,使之具有相应的情感色彩,比如数学老师可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热情。第二,拟人比喻法,即用拟人化口吻比喻有关教学内容,使之具有情感色彩。例如在讲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规律时,可以将正极比作男性,负极比作女性,男性与女性相互吸引,就记住了异性相吸,反之同性则相斥的规律。第三,轶事插入法,通过介绍有关知识背后的一些有趣的人物轶事,是学生对这些教学内容产生亲切感。例如在讲胡适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时,可以讲当时他提倡新生活的趣事,他提出“新三从四德”: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花钱要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从这则趣事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胡适的确是个提倡新生活的人,那么也是提倡新文学以及各种新式事物的人了。在有趣的轶事插入中,使学生听的有兴趣,记的更深刻。

三、运用情感的感染、迁移功能调控情感

情感具有渲染性与移情性。渲染性是指当一个人发生情绪时,不仅能自身感受到并产生相应的主观体验,而且还能通过表情外显为他人所察觉,并引起他人相应的情绪反应,西方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移情。比如一个人对他人有感情,那么对他人所结交的朋友、所使用的东西、所表达的观点,也都会产生好感,成语“爱屋及乌”,便生动而典范地概括了这一独特的情感现象。这就为教师凭借表情讲教材中蕴涵的情感表现出来影响学生,使之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依据。

同时许多教学实践证明,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等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情感, 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也会流露在他们的语言动作等, 并被教师所感知[�]。这让我想起了高中英语课堂中英语老师的做法,他每堂课以快乐、真挚、丰富的情感贯穿于英语学习的课堂内外, 以自身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在情感互动中建立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而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情感渲染,利用情感渲染性与鲶鱼效应,他组织我们用合作学习的方法,由小组长监督大家。这种合作学习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我们同学之间的情感渲染, 鼓励并支持同学开展小组竞赛、交叉学习等。于是大家在英语教学中互相鼓励、合作学习,老师创造出了良好的情感环境,很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大家的学习效果。

情感的渲染和迁移功能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提供了可能,有助于促进个体的情绪社会化,同时也有助于渲染、调节或控制他人的情感以达到“以情育情”的目的。

四、在德育中运用情感规律

学校教育除了智育,还应该进行德育。以上我们探讨了智育过程中情感功能规律的运用,以下我们来谈谈德育过程中情感规律的应用。

利用情感的迁移功能,可以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在德育过程中,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教师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影响,学生会在接受相应道德知识的同时,又因情感的迁移作用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最终形成相应的道德信念。

利用情感的感染功能,可以引发道德情感的共鸣。例如,在向学生进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教育时,教师可先讲述有关的先进事迹,可以去参观八一革命烈士纪念馆,使学生在感人的事实中体会到真情实感。同时,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把握时机,调节课堂气氛,在适当的时候利用脸部表情、语调及相应的体态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最终引发情感共鸣。

利用情感的动力功能,可以促进道德行为的发生。在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之后只有付诸行动才能真正使道德内化为自己的品质。道德行为的发生,既是培养学生一定品德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衡量一定品德是否形成的标志。情感是活动中的一种体验,反过来它又对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成为行为的直接动力。

以孔子为例,他时时增强自我的品德修养,用正直的言行获得了学生的尊重,并且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亲其师,信其道”,使得学生接受他的道德理念,最终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同时,孔子还鼓励学生勇于付出行动,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孔子还根据不同人的性格鼓励、引导学生持之以恒,让已经发生的道德行为不至“昙花一现”。

结语: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和体验,情感与需要和期望的相符程度有重要关联。凡是与人的需要相符合,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能使人对其产生肯定的态度, 因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反之,凡是与人的需要不相符合,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 就会使人对其产生否定的态度。情感还具有感染性和移情性。在一定范围内,人的情感可以扩散开来, 感染他人, 移情别物,这一规律能够协调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充分地将情感规律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使情感教学不再仅仅停留在学术上探讨的阶段,能够走进课堂,走进人们心里。

参考文献:

1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习》[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56页

2卢家楣《心理学与教育——理论和实践》[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224页

3张志勇《创新教育: 中国教务范式的转型》[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128页

(1)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的例子:阅读能力强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负迁移的例子:学习汉语拼音对学习英文字母产生影响。

(2)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不同,迁移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的例子:如学习加、减、乘法之后有助于除法运算的学习。垂直迁移的例子:学习了“角”的概念,再学习直角、锐角等概念。

(3)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进行的划分,迁移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就是顺向迁移的例子。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如学习了微生物后对先前学习的动物、植物的概念会产生影响等。

(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迁移可以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一般迁移的例子:学生学习中获得的一些基本的运算技能、阅读技能可以运用到各种具体的数学或语文学习中。具体迁移的例子:已学会写“木”字,有助于写“森”字。

(5)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可以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同化性迁移的例子:在物理中学习了“平衡”概念,就会对以后学习化学平衡、生态平衡、经济平衡产生影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触类旁通”。顺应性迁移的例子:学过了“胡萝卜”“芹菜”和“油菜”等概念后,再学习“茭白”这个概念时,原有概念不能解释新概念,这时我们需要先学习“胡萝卜、芹菜、油菜都是蔬菜,茭白也是蔬菜”,即建立起一个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蔬菜”来标志这一事物。重组性迁移的例子:对游泳和芭蕾舞蹈动作进行调整或重新组合后,设计出水上芭蕾这种新的艺术形式。

一、性质不同

1、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

2、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举例子不同

1、顺向迁移: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顺向迁移的例子。

2、正迁移:如学习数学有利于学习物理,学习珠算有利于心算,掌握平面几何有助于掌握立体几何等,懂得英语的人很容易掌握法语。

扩展资料

正迁移,通常表现为:

1、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次数减少。

2、或使另一种学习的深度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学习量增加。

3、或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使学习者顺利地解决了面临的问题等情况。

——顺向迁移

——正迁移

答案:(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某一单元或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从所要构建的心王结构的整体出发来考虑。同时,教学目标的表述应明确而具体,不能含糊笼统,应让学生能够确切把握其含义,以发挥它对学习材料的沟通作用。

(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根据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基本方法、基本态度等。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教材内容还要保持结构化、一体化与网络化的统一,才能更好地促进迁移的发生。

(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既包括宏观方面的整体安排即学习的先后顺序安排,也包括微观方面的每一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不论哪一方面,首先要把各门学科中那些具有最大迁移价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道德规范(上位结构)的学习放在首位,作为教材的主干。在此基础上,再遵循从一股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的“不断分化”的原则组织下位结构知识的教学。同时,应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问的横向联系,以达到“综合贯通”的目的。

(5)教授学生学会学习。学习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习方法是一种学习经验,它可以对后继学习产生一种比较广泛的一般性迁移。学习方法这种经验中不仅包含有关知识,而且还包括有关学习的技能。因此,掌握学习方法不仅仅是知晓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还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掌握必要的心智技能,如阅读技能、实验技能、观察技能、解析技能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545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