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对情绪和记忆相互作用的许多细节还很模糊,但我们对此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入。杏仁核是情绪学习和记忆的重要脑结构,情绪对记忆影响的两种方式都是在杏仁核上完成的:一是通过应激激素,当情绪唤醒时皮质醇等激素释放,作用于杏仁核;二是直接通过杏仁核和其他脑结构的联系,来改变这些脑结构的活动,特别是海马和前额皮层。以往的研究认为情绪和记忆的相互作用只是发生在信息的编码和记忆巩固阶段,但是随着 ERP和事件相关fMRI实验范式的应用,已经确切地证实了它们的相互作用还发生在记忆的提取阶段。另外,最近一个神经影像学研究又给了我们新的启示,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记忆可能是由不同的大脑回路来分别完成的[28]。
总之,近几年认知神经科学在情绪与记忆方面的研究已经证实了早期在动物身上所得出的结果,初步了解了一些情绪记忆的神经机制,并为进一步研究扩展了思路。在未来研究中,科研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将各种实验方法所得出的趋于一致的结果加以联结贯通,整合出情绪记忆的认知结构模型,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情感认知神经科学”这一崭新的研究领域的发展。
1、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真的。
这是一种基于熟悉感的反应。可能是一种特殊的气味或感觉引发了相关的、处于休眠状态的记忆,让人对周围的环境或人物产生了一种熟悉感。
2、突然“卡壳”不是记忆力下降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觉:话到嘴边又忘了说什么。25岁以后,人的记忆每十年会自然下降约2%。30岁过后,大脑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开始自然下降。储存信息的大脑细胞并没有死亡,只是被激活的速度放慢了,因此这并不意味着记忆力的下降。
3、并不存在被定格的记忆
很多人认为有些事件的细节会像照片一样留存在他们的脑海中。人们的记忆就像一篇不断编辑的记叙文。“闪光灯式记忆”并不比其他类型的记忆更准确。
4、压力会挤占记忆空间。
适当的心理压力可以增加我们的记忆力,但是过度的心理压力就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力。压力大的人群在回忆测试中的表现较差,其大脑内与记忆相关的海马体右侧的体积会有所缩小。
5、情绪会扰乱记忆力。
如果回忆时的情绪与最初记忆时的情绪相同,则回忆成绩较好。例如,记忆是在心情欢乐时获得的,如果在欢乐状态中进行回忆,大都比较容易回想起来。但如果在忧伤的'心情下回忆,回忆成绩明显较差。不良情绪主要是指抑郁、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记忆,导致出现记忆力减退。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生气,不抱怨的同时还不会影响你的记忆力。
6、大脑爱打盹
保证良好的睡眠,高质量的睡眠,也是提升记忆力的好办法。出现失眠,睡眠质量不好的朋友,记忆力也会有所减退。人的睡眠是休息的保护,如果人得不到休息,那么就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力与注意力。45分钟午睡后,大脑回忆信息的能力会增强5倍。
7、女性更善于回忆事情
男人的年龄越大,他们的记忆力下降得就越快,这种效应在40岁过后更为明显;相比之下,女性在衰老过程中的海马体体积相对较大。女性在回忆名字、日期和计划等内容时更有优势。
8、在某些方面,大脑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善。
研究表明:“晶态智力”是人们后天习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心理学家一般认为“晶态智力”在人的成长阶段都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直到六七十岁时才达到峰值。尽管年轻人的大脑处理速度更快,但老年人可以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走捷径。
9、有氧锻炼可提高记忆力
有氧锻炼有助于心脏更有效地输出血液,也就有更多的血液输送到大脑部位,促进了新的毛细血管和大脑细胞的生长。每周进行3次,每次40分钟快步走的老年人在一年后的海马体体积增长了2%。
情绪情感对儿童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忧郁和焦虑情绪:如果儿童经常感到忧郁和焦虑,可能会影响其学习和社交能力。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学校中表现不佳,难以与同学建立关系。
2 愤怒和暴力情绪:如果儿童经常表现出愤怒和暴力行为,则可能会在社交场合中遇到困难。他们可能会被其他孩子视为危险因素,从而导致他们被排斥和孤立。
3 自尊心:如果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和赞扬,可能会影响其自尊心。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安、不自信,进而影响其成长和发展。
4 同理心:儿童的情绪敏感度和同理心不足,可能会导致他们难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这可能会影响他们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总之,情绪情感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父母和监护人需要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培养他们的情感智能和情感管理技能,以帮助他们成为更健康、更自信和更成功的个体。
情绪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情感是指人的一种感情。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 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又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
1、心理暗示法
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个人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这个概念最初由法国医师库埃于1920年提出,他的名言是“我每天在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
2、注意力转移法
注意力转移法,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或从事其他活动的自我调节方法。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上去,如:外出散步,看看**、电视、读读书、打打球、下盘棋,找朋友聊天,换换环境等,有助于使情绪平静下来,在活动中寻找到新的快乐。
3、适度宣泄法
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而适度宣泄则可以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从而使紧张情绪得以缓解、轻松。因此,遇有不良情绪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宣泄”;宣泄一般是在背地里,在知心朋友中进行的。
4、自我安慰法
当一个人遇有不幸或挫折时,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或不安,可以找出一种合乎内心需要的理由来说明或辩解。如为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或寻找的理由强调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以此冲淡内心的不安与痛苦。
5、交往调节法
某些不良情绪常常是由人际关系矛盾和人际交往障碍引起的。因此,当我们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有了烦恼时,能主动地找亲朋好友交往、谈心,比一个人独处胡思乱想、自怨自艾要好得多。因此,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找合适的人谈一谈,具有缓和、抚慰、稳定情绪的作用。
6、情绪升华法
升华是改变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动机和欲望,而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是对消极情绪的一种高水平的宣泄,是将消极情感引导到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去。如一同学因失恋而痛苦万分,但他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立志做生活的强者,证明自己的能力。
扩展资料
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表情是思想的信号,如用微笑表示赞赏,用点头表示默认等。表情也是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如手势、语调等能使言语信息表达得更加明显或确定。
从信息交流的发生上看,表情交流比言语交流要早得多,如在前言语阶段,婴儿与成人相互交流的唯一手段就是情绪。情绪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功能。它可以作为社会的黏合剂,使人们接近某些人;也可以作为一种社会的阻隔剂,使人们远离某些人。
如某人暴怒时,可能会后退或碍于他的身份而压抑自已的消极情绪,不让它表露出来。由此可见,人所体验到的情绪,对其社会行为有重大影响。
-情绪
-情绪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