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例如教学内容)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
二、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1、是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
2、是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是重视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4、是重视强化的功能。认知学习理论由于把人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因而很重视内在的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
5、是主张人的学习的创造性。
三、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
具有代表性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包括格式塔的顿悟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论、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
1.格式塔的顿悟论
格式塔(Gestait)是德语中“完形”的译音,其理论也称为完形心理学,1912年诞生于德国,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具有部分之中所没有的性质,主张对心理进行整体的研究。
(1)对学习实质的认识
完形派的理论认为,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形,完形实质上是指对事物式样和关系的认知。在学习中要解决问题,必须对情境中事物的关系加以理解,从而构成一种完形,使学习得以实现。
(2)对学习过程的认识
学习是由顿悟来实现的。顿悟也叫领悟,学习就是一种突然的领悟和理解,领悟是对情境全局的知觉,是对问题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也就是完形的组织过程。考夫卡还认为顿悟是通过综合、分析及联属三种历程而实现的。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论
布鲁纳是认知主义学习观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学习理论。
(1)对学习实质的认识
认知发现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又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并认为表征有三种: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这三种表征在儿童智慧发展中不断演变,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婴幼儿时期(1~2岁)主要是依靠动作去对付世界;第二阶段(3~7岁),这时期儿童开始在头脑利用视觉和听觉的表象或映象代表外界事物并尝试借助映象解决问题;第三阶段,大约从6~7岁开始,这时个体能运用语言、数字等符号代表经验,同时应用这些符号来学习和获得经验。
(2)对学习过程的认识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认为学习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知识的获得:新知识的获得是与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是主动认识理解的过程,通过“同化”或“顺应”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布鲁纳强调已有经验的作用。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转化是对新知识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以适应新的任务。知识的评价: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验,看对知识的分析、概括是否恰当,运算是否正确,等等。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分别给出了面对危机发生时人们心理反应的过程及定义如下: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行为,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
因此危机发生后,人们常常出现的心理反应有 A:认知,B:情绪和C:行为。

扩展资料
危机状态下人的心理特征
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危机,在面对危机时个人的所有反应中,有一种反应是很普遍的但也是很特殊的即心理上的反应。
所谓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一般来说,个体的个性特点、对事件的认知和解释、社会支持状况、以前的危机经历、个人的健康状况、干预危机的信息获得渠道和可信程度、个人适应能力、所处环境等都会影响危机反应。
个体危机反应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事件的强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个体对危机的反应有很大差异,即相同的刺激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危机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
1、冲击期。发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
2、防御期。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但不知如何做,会出现否认、合理化等。
3、解决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
4、成长期。经历了危机变得更成熟,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但也有人消极应对而出现种种心理不健康的行为。
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些身心反应作为一个帮助者,了解这些反应除了能适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避免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造成身心的不适而延长复原的时间。
灾后的身心反应:如洪灾、地震、飞机失事等严重的灾难事件,人们历经了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况,我们均会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正常”反应,有些人会变为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
有些人则会产生许多的情绪反应;还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这些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包括:
情绪上的反应
1、害怕:很担心灾难会再发生、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
2、无助感: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
3、悲伤、罪恶感: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4、愤怒: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5、重复回忆:一直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
6、失望: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7、希望: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身体上的症状
身体症状包括:疲倦、发抖或抽筋、失眠、呼吸困难、做恶梦、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心神不宁、恶心、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注意力不集中、子宫痉挛、晕眩、头昏、眼花、月经失调、心跳突然加
认知行为治疗简介
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识和对事件的见解等。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
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
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治疗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
基本概念
"ABC"理论:
由Ellis提出。
A指与情感有关系的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指信念或想法(Beliefs),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
C指与事件有关的情感反应结果(Consequences)和行为反应。
事件和反应的关系:
通常认为,事件A直接引起反应C。事实上并非如此,在A与C之间有B的中介因素。A对于个体的意义或是否引起反应受B的影响,即受人们的认知态度,信念决定。
举例:
对一幅抽象派的绘画;有人看了非常欣赏,产生愉快的反应;有人看了感到这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线条和颜色,既不产生愉快感,也不厌恶。画是事件A,但引起的反应C各异,这是由于人们对画的认知评估B不同所致。
认知评估或信念对情绪反应或行为有重要影响,非理性或错误认知导致异常情感或行为,而不是事件本身。
自动思维:
遇到事件后的脑子出现的想法称作自动思维。
举例:
看到狗便产生恐惧,在看到狗与恐惧反应之间有一个想法是这狗会咬我,还可能有狗咬人的恐怖的想象。狗会咬我就是自动思维。
自动思维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应和非适应之分。非适应部分也称歪曲思维或错误思维。
歪曲和错误的思维包括主观臆测,以"自动思维'的形式出现,即这些错误思想常是不知不觉地、习惯地进行,因而不易被认识到。
不同的心理障碍有不同内容的认知歪曲, 例如:抑郁症大多对自己,对现实和将来持消极态度,抱有偏见,认为自己是失败者,事事都不如意,认为将来毫无希望。焦虑症则对现实中的威胁持有偏见,过份夸大事情的后果,面对问题,只强调不利因素,而忽视有利因素。
常见的认知歪曲:
(1)主观臆想:
缺乏根据,主观武断推测。如某患者某件工作未做好,便推想所有的同事会因此看不起她。
(2)一叶障目:
置总体前后关系和背景不顾,只看细节或一时的表现而做出结论。如某学生一次考试中有一题答不出,事后一心只想着未答的那道题,并感到这场考试全都失败了。
(3)乱贴标签 :
即片面的把自己或别人公式化。例如某一患者将孩子学习不好归于自己,并认为自己是个"坏母亲"。
(4)非此即彼的绝对思想 :
认为不白即黑,不好即坏,不能容错误,要求十全十美。例如某位患者有一次考试未达到预定目标,便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一切都完了。
核心信念:
核心信念是支持每个自动思维的核心部分,类似于世界观、价值观等,它们是指导和推动生活的动力。这些信念被人们认定是绝对的真理,认为事情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大多数人会维持比较正向的核心信念,如“我是有价值的”。
有心理苦恼的人多有负性的核心信念,例如,如果一个人的核心信念是“我是没有能力的”,那么在生活中他就会倾向于选择性地注意与此核心信念有关的某些信息,即使有积极的信息,他也倾向于消极解释,会持续相信和维护这一信念。
负向核心信念大多数和早年的成长经历有关。与自动化思维不同的是,核心信念深藏在人的内心,不容易被清楚的表达,一般在治疗中和治疗师持续探询,才能了解。
检验假设:
认识并矫正认识歪曲、错误思想的一个方法是检验支持和不支持某种错误假设的证据。
例如,某一患者在受到挫折后,认为自己"一事无成"、"别人都看不起我"非常抑郁,实际上,他成功地做过很多事,大学毕业,并曾经是企业经理。
检验假设这一过程不仅帮助患者认识事实,还能发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歪曲和消极偏面的态度。
检查证据:
例如消极想法-积极想法;我很愚蠢-我会聪明些的;我从不知道如何讲话-我能够思考一些总是并表述清楚;我没希望了-只要努力,我会改变的;我太软弱了- 我会坚强起来的。
辩护律师:
“在挑战你的想法时,你可以想象自己被带到一次审判中,原告(自动思维)一直在起诉你,给你贴上你是无能者,懦弱者等标签。现在你的任务就是扮演辩护律师,抨击这些证据。你必须认真对待这份工作。”
家庭作业:
根据治疗进程,给当事人留家庭作业,一般包括个人资料的收集,验证假设以及认知治疗技术的练习等。
适应症:
认知行为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神经性厌食症、性功能障碍、药物依赖、恐怖症、慢性疼痛、精神病的康复期治疗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病人,尤其对于单相抑郁症的成年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
抑郁症
认知主题:
剥夺、挫败、失落。
不合理认知:
极端化-抑郁者受挫后会无端地自罪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
自责-把全部责任归咎于他们自己,表现出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
核心信念:
我不好,我不受欢迎,别人不喜欢我。
核心信念和个人经历、他对重要人物的认同以及对别人态度的感知等因素有关。
如童年有过重大丧失体验的人,孩子不能理解事情是跟他无关的,相反会认为和他有关,并且是由于他不好造成的,会形成“我不好”的核心信念。
抑郁症最大的风险是自杀。
自杀的认知主题:
一是,高度的绝望感(贝克认为“绝望”指“对未来的消极观念,消极期待或悲观”),绝望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自杀;
二是,感到不能应付生活问题,断定所遇到的问题不可能解决,会感到无路可走。所以危机干预中让他们了解到事情有解决的可能性和可实行性,可以纠正不合理认知,降低自杀风险。
焦虑症
焦虑症出现的认知主题:
1、夸大危险:
对自己知觉到的危险过度夸大的反应;对事物的失控作灾祸性的解释。其认知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身体或心理、社会的危险,如怕死去、怕发疯、怕失控、怕晕倒、怕被人注视、怕出错、怕发生意外等,他们会有选择性地注意那些集中筛查身体或心理的威胁性信息。
例如,当事人的一个亲友患心肌梗塞死去,她在目睹抢救过程之后,头脑中出现了“要是生心脏病就太可怕了”的想法,当夜睡梦中惊醒,感到心跳、胸闷,于是认为“已经得了心脏病了”,这种灾难性的想法和解释将焦虑推向了高峰,形成了第一次惊恐发作。
焦虑患者的核心信念:
我没有信心,我无能,外界是危险的。核心信念中多以”危险”为主题。危险的核心信念在躯体感觉和认知错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危险的核心信念带来危险的自动想法,进而引起焦虑。
强迫症
认知模式:
(1)、过高的不适当的责任感
对责任的错误理解这一模式是强迫症特有的表现形式。他们具有对事件的过高的责任感,惟恐失职与过高的使命感、内疚与罪恶感。
(2)、对威胁的评估
强迫症患者对危险及伤害性后果估计过高及对个人应对能力的估计过低。
(3)、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控制和减少伤害的一种方式,也是强迫症状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因素,此认知模式会增加对危险的过高评价。强迫症完美主义的形式包括:对事情的了解必须十分完美;什么都必须作到恰到好处;绝对对称,确定并在思想上能控制。
(4)、思维的至关重要性
强迫症患者因为害怕对不良后果负责,过分关注和控制自己的思维,思维与行为的界限不清,认为有某种思维将导致产生某种行为。
(5)、过分要求控制
强迫症的核心是他们的生活需要外部的控制,需要绝对地控制他们的环境,通过一切都做的十分完美来减少危险和避免批评的一种方法,强迫症患者还要求自己的思想以避免危险和伤害,强迫观念是过分控制不容许的思维的正常的精神系统的崩溃。
(6)、万事要求确定
强迫症患者不能耐受对完美和危险知觉的不确定,对自我效能的怀疑是强迫症的认知方式之一。当事人苛求确定性的时候,他会反复说“我可能就是万一出问题的那个人”,认知治疗师承认这种存在的可能性而且不能被排除,其实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事人难以接受不确定性?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就会引出其采用确定性来预测事物的需要的探讨,它表明了当事人有完全控制的需要,否则灾难就会降临。
神经性厌食
认知主题:
集中在对自身外形、面庞、体重等方面的不合理认知。“我很胖”,“我不漂亮”,“瘦就是美”。
核心信念:
外形决定一切,我不漂亮,就没有人喜欢我。我没有吸引力。
禁忌症:
包括患有幻觉、妄想、严重精神病或抑郁症的病人,受到严重的认知损害,不稳定的家庭系统的病人就不适合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许多人认为我之所以心情不好是因为我遇到了倒霉的事件,好像是不好的事件带来的心理苦恼。在ABC理论中,由于有认知的作用,所以不好的事件是否会带来心理苦恼就不一定了,甚至有可能会带来成长和好的机会。这就是认知行为治疗的重要观念:是非理性或错误认知导致异常情感或行为,而不仅仅是事件本身。
自动思维和核心信念的关系:如果将心理活动比喻成一棵树,那么自动思维就是树叶,核心信念就是树根。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或自动思维来源于其深层的核心信念。核心信念的形成和早年经历有关,一旦形成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这种影响太隐蔽,一般不容易被人们意识到,所以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说法。当遇到一些类似事件时会触发核心信念。
举例:
早年丧母的人长大后遇到不良生活事件的打击,如重大考试失利、患重病、遇到严重困难等可能触发其潜在的丧失感,表现为许多的负性自动思维,在不合理想法的影响下,越发不能考虑现实情况,将会逐步失去客观判断的能力,最终彻底印证了核心信念,即“我是糟糕的,没有人能帮助我。我是失败的。”
所以只是单纯的改变自动思维不行,要想彻底放弃一些不合理的认知,还必须从改变核心信念入手。
(1)认知行为治疗需要在行动中识别不合理认知,在行动中替代不合理认知,在行动中改变核心信念,所以行动很重要。
(2)治疗师会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要求每天做。不合理的认知是经年累月形成的,要改变它们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实践再实践。所以认知行为治疗不是单纯的改变认知,而是在行动中体会和修正认知。许多人只重视认知,不重视行动,结果变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变成了一个认知理论家,却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只有一部分人能够经过创伤却变强
“相反,只有那些选择深刻地记住它们,理解它们的人,选择认真地活下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平静和力量。比起宿命,他们更相信自己。
当我们谈起“创伤”这个词时,我们容易联想到的是它给个体发展带来的各种不良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心理学家在针对各类创伤事件的研究中发现,有一部分经历过长期的羞辱或虐待、绝症、至亲离世、战争、恐怖袭击等创伤事件的人们,反而从这些经历中获得了积极的个人成长。这些人被称呼为“幸存者”。
幸存者这个词,一方面代表他们经历了负面的人生体验,同时更是一种力量的体现——这个词强调了“他们有力量度过了那些负面事件”。
1995年,Richard Tedeschi 和Lawrence Calhoun提出了“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的概念。创伤后成长是指一部分人在和具有高度挑战性的生命境遇抗争之后,所经历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在创伤后,个体发展出了比原先更高的适应水平、心理功能和生命意识。
不是每一个经历过创伤的人,都会发生“创伤后成长”,那么,是什么让一些人发生了这样的创伤后成长呢?它是如何发生的呢?
根据APA(1994)的定义,创伤性的事件是指与(实际的或威胁性的)死亡或严重伤害相关的事件,暴露在这样的事件中会使人感到害怕、恐怖、无助的情绪。
Tedeschi(2012)认为,能够引发创伤的事件往往包含以下特征:
a 事件的发生是突然的、令人意外的或不寻常的;
b 通常包含身体上的伤害,或者感到生命受到威胁;
c会使人产生失控的感觉。
在一些特定人生阶段的发生的创伤事件更容易使人脆弱,比如童年及20岁前后。
然而,研究者却在一些幸存者身上发现,在与创伤性事件抗争的过程中,尽管痛苦仍未消失,但他们也经历了一些新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比如,针对被关押在越南监狱长达8年的前战犯的研究中惊讶地发现,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被释放后,都经历了持续不断的积极的个人成长。而且,那些经历最恶劣处境——反复的折磨、饥饿和肉体伤害的人,积极的成长会比他人更显著(Fretwell, 2013)。
Calhoun称,在他所研究的案例中,大约有35-75%的幸存者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创伤后成长(Kushner, 2016)。
这种成长是如何发生的,它是创伤的直接结果吗?
答案是否定的。
Tedeschi(2004)认为,尽管名为“创伤后成长”,但在其中,促成成长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创伤本身,而是幸存(surviving)的过程——是尝试与创伤抗争、最终幸存下来的过程,决定了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成长。尽管我们很少有人会有意识地、系统性地尝试给创伤赋予意义,或者从中寻找创伤的好处,但当我们做出努力时,这种成长是真实存在的。
在每个经历创伤的个体身上,创伤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都是并存的。只不过在每个人身上这二者的配比不同。有一些人能够不断通过“幸存”的过程,克服负面影响,让自己产生更多的正面影响。从这个角度说,创伤后成长既是一种过程,也是这个过程所产生的结果。
Tedeschi和Calhoun(1996)认为,当我们与创伤性事件抗争时,会获得以下3个方面的成长:
1 自我的改变(changes in self)
不知道经受过创伤的你,是否曾经这样想过:“再坏的情况也不会比现在更坏了。连面对这样的困难时我都能够处理好,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不能应对的呢?”
在凭借努力度过创伤后,我们都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加强大。研究发现,应对和处理创伤的经历,让幸存者们更加能够自我依靠,获得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的提升,改变了一些对自己的看法。
简单来说,他们对自己应对困境能力的自我评估会提高,而且也会更相信自己在未来遇到困难时会有能力去处理(Tedeschi, 1996)。这是因为我们会把自己在一次艰难情境中的幸存过程,更广泛加以总结和推论。
2 与他人关系的改变(change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针对重病新生儿的母亲、以及失去父母的个体的研究发现,有60%的人都认为自己从这个过程中有所受益。20%的人报告说,这段经历使得她们的家庭关系更加亲密 (Affleck, 1985)。这是因为,创伤经历使他们意识到与他人的关系有多重要,以及丧失亲密的人可以是一件多么迅速的事情,从而更珍惜和他人的关系(Malinak, 1979)。
一部分被父母忽视、虐待过的孩子,也会对家庭以外给予了自己爱的人(朋友、老师、恋人)等,有着更多的珍惜和感恩之心。这种珍惜会让他们拥有更紧密的关系。
此外,创伤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重新找到曾经被忽视的社会支持系统。受到创伤时,我们愿意自我暴露的程度会比以前更多,这种自我暴露则能够使我们寻找到合适的社会支持,当得到了回应是,我们会明白当自己处于困难中时是可以依靠他人的,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在被强奸的女性的报告中,有25%的人都说因为受伤害的事件,而和原本疏远的家人增进了关系(Burt, 1987)。
同时,我们也会因为自己体会过痛苦,而对他人的痛苦更加敏感,我们因此变成一个更有关怀的人。这一点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关系。
3 人生哲学的改变(changes in philosophy of life)
除了对自己和他人看法的改变,和创伤抗争的过程还会改变我们对人生的看法。在被查出癌症的女性身上,表现出了这样的变化:她们开始对人生的优先级进行调整,对自己该重视什么有了新的判断,比如,会更欣赏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活得更轻松,更享受生活(Taylor, 1984)。
从长期来看,与创伤斗争的过程最终增强了幸存者们的精神信仰,使他们人生的意义感增强。他们会获得情感上的释然,并建立起新的人生哲学,比如,相信好的事情和不好的事情都会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而这并没有什么(Aldwin, 1994)。
创伤后成长是如何发生的?
——“创伤后成长模型”
关于创伤后成长是如何发生的,Tedeschi和Calhoun(2014)提出了创伤后成长模型:
1 首先,当个体经历创伤事件后,我们会在三个方面受到重大的挑战:
·在管理悲痛情绪上的挑战,即如何控制和处理自己的极端负面情绪;
·在人生图式、信念、目标上的挑战,即如何处理自己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和信念的怀疑,建立起新的、更高级的价值观和目标;(当创伤让你怀疑人生,你还得想办法重新树立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和信念)。
·在生活叙事上的挑战:如何摆脱痛苦的叙事,建立起新的叙事方法。叙事(narrative),即我们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在故事中我们关注了什么,如何解读细节,不仅展示了我们(已经)是怎样的人,也同时塑造着我们将成为怎样的人。对创伤的叙事,对象可能是他人(比如在互助组中),也可能是自己(比如写日记),但都会逼迫我们去直面创伤事件,直面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2 大多数的个体会进入反复的思考,即沉思(rumination)。一开始,沉思大多还是无意的(automatic)、侵入性的(intrusive)(侵入是指不受你自己控制、明明不愿意去想却总是钻到你脑子里),这些思绪会自动进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反复进行和创伤相关的思考。
在沉思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人能够自己减轻悲痛的情绪,对被动的沉思过程进行管理,进入主动、有意的(deliberate)沉思。还有一部分人,则会去外界寻求支持。他们会通过沟通、祈祷等方式来对他人进行自我暴露,并从其他榜样人物(比如心理咨询师)那里获得关于如何认知、如何处理的模范学习和支持,获得生活叙事的新视角,从而进入主动的沉思。
3 进入有意的沉思后,个体就能逐步改变认知图式(即你认识世界的一些基本框架)和叙事方式,进行新的意义发现,从而获得创伤后成长,并获得人生智慧(wisdom)。获得人生智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会使我们“不断地平衡反思与行动,衡量已知与未知,更能够接受人生的种种矛盾之处,以更开放的心态去理解与人类存在相关的基本问题”。
创伤后成长中的认知策略
Zoellner(2006)认为,在“创伤后成长模型”中包含着几个重要的认知策略,他们对创伤后成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 积极的认知重评(Positive cognitive re-appraisal)
积极的认知重评,指的是用一种更积极的方式去理解产生负性情绪的事件。它是一种“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即不要等到对情绪做出反应,而是在产生和接收情绪的当时,就对情绪进行重新解释。
认知重评是让幸存者感到强大、能够控制和管理艰难情境的最有效策略(Castro, 2016)。
认知重评的过程包括:当我们遇到一件让自己感受到负面情绪的事件时,先试着识别自己的负面情绪,给他们打标签,比如“我开始有愤怒的情绪了”或者“我感到非常焦虑”。然后,系统地重新分析这件事对我们个人产生的影响,以新的、乐观的方式去叙述和评价创伤,分析它对我们现在和今后的人生的积极意义。
· 有意的沉思(deliberate rumination):
对于创伤后成长而言,有意的沉思指的是“对于意义寻求、问题解决、回忆和期待的反复思考”(Martin, 1996)。如前文所说,经历创伤事件后,我们往往会先进入无意的沉思,再进入有意的、建设性的沉思。当有意沉思和积极重评相继发生的时候,创伤后成长的程度最高。
· 接受式应对(acceptance coping):
在对9·11创伤人群的研究中,使用“接受应对”策略,即在应对创伤时,平静地接受已经发生的创伤事件,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是能够促进创伤后成长的一项重要策略(Butler et al, 2005)。相反,如果采用防御性应对,即对灾难性事件表现出否认、愤怒,则不利于个体积极的成长。
· 追求意义感
2013年发表于PNAS的研究发现,快乐感和意义感往往并不重叠,快乐感往往更注重当下和利己,意义感则更长远和利他;并不是快乐感高的人意义感就一定越高,反之亦然。那些报告负面事件和痛苦挣扎(快乐感较少)的个体,人生的意义感更强,他们需要意义感,才得以在逆境中维持信念,相信自己是在获得更长远的、更宏大的人生奖赏。
研究也证明,如果一个人的意义感(meaningfulness)比较强,他们可能会更好地获得创伤后成长。在针对脊髓损伤的人群、丧失孩子的父母的研究中都发现,如果个体具有较强的意义感(觉得世界是有意义的,正面和负面的经历都是有意义的,并且愿意去追求意义,认为具有挑战性的情形也值得为之投入),那么他们就会更好地获得创伤性成长(Zoellner, 2006)。
“那时候自杀都没死成,现在的每一天都像是重生。”从中我们发现有相似故事的主人深知自己的不幸,但他们从未忘掉那些过去,过去不是用来忘掉的——那些让你“忘掉过去,就能忘掉伤痛”的劝告永远是软弱无力的。相反,只有那些选择深刻地记住它们,理解它们的人,选择认真地活下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平静和力量。比起宿命,他们更相信自己。
丁俊贵
2019年4月11日
认知行为理论是由许多心理学家各自独立地发展自己的体系而形成的。他们的体系都有相同或相近的取向,即认知取向。这里简要阐述目前较受我过学校心理咨询者推崇的由美国心理咨询家艾利斯(Ellis)创立的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理性情绪治疗理论是目前在心理咨询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认知理论之一。这种理论认为人具有“理性与非理性、合理与疯狂的双重性”,人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不合逻辑的思考或不合理的观念所导致的,因此咨询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可以通过更加理性的市委,实现更加有效率的生活。它是一种始终致力于改变来访者的错误推理方式,消除来访者恶劣情绪的方法。概括地说,理性情绪治疗理论有三条基本原理:其一,认知是情感和行为反应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解释(想法和信念);其二,认知与情感、行为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负性认知是情感、行为障碍迁移不愈的重要原因,因此打破恶性循环是治疗之关键;其三,情绪障碍患者往往存在重大的认知曲解,一旦认知曲解得到识别和矫正,患者的情绪障碍必将获得迅速改善。依据上述原理,咨询者所扮演的角色常是积极的教导者的角色,他大体通过“教导”(teaching)和“驳斥”(disputing)两类技术‘来完成’具体的咨询与治疗操作。 显然,理性情绪治疗理论对于心理咨询工作来说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因为第一,人的许多心理问题确实与人的非理性思念或思维方式有关,特别是艾利斯所列举的11种非理性的观念、想法,在临床上已被证实与多种情绪失调相联系,有认知曲解、谬误而引发情绪、行为问题的事实得到了心理咨询临床工作者的普遍认可。第二,罗斯(Roush)的研究表明,理性情绪治疗理论适用于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各类人群,并可取得积极的效果。对治疗情感异常、焦虑异常、适应异常等极为有效。艾利斯所提供的研究数据也证明该理论对不同类型的来访者具有较好的咨询效果。第三,该理论与方法强调咨询者的教导、指导作用,这较符合中国教师的固有角色,较符合中国学生的社会化特点,也较符合中国学校师生关系的现实状况,因而可能比较容易被中国学校的师生所接受。第四,该理论与方法能够很容易地与行为技术相结合。而且这种理论与方法原理清晰,易懂易学,实际的咨询操作用时较短,咨询结束后来访者还能获得较好的自助能力。因此,从咨询者的实际条件和咨询效益上看,理性情绪治疗理论也较适合中国学校的心理咨询。但是,由于该理论与方法把咨询的重点放在来访者的认知模式上,因而对来访者的心智能力要求较高。它无法为思维异常者和智力障碍者提供有效的服务,对年龄小的学生可能也无法取得预想的效果。同时该理论与方法强调咨询者的教导作用,这也可能导致咨询者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
此外,认知也可以影响到生理反应和情绪状态。研究表明,在心境和自我语言之间有着某种关系。求助者的思想和认知定势可以影响到心身障碍;要求处于催眠状态下的人去体验有心身障碍的人的态度,他们也会出现这些病人的某些症状。因此,大量的证据表明,思想可以影响行为。但同时必须认识到,我们有很多行为是自动化的或由习惯产生的,在行为以前也不是总要想一想(习惯经常是迅速而有效的)。但是,如果我们要改变行为,那么必须在行动以前先想一想。这样的思想(即内部语言的产生)能使不适应的行为“去自动化”,并可以为产生新的适应性行为提供基础(Meichenbaum,1977)。
内部语言的第二个重要机能就是对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的影响和改变。认知结构可以为一系列特殊的自我语言提供意义系统或概念系统。认知结构可以控制并指导思想策略,寻找并选择某种思想。学习和变化可以不改变认知结构,但学习新的技能却需要认知结构的改变。
认知结构的改变有三种形式。吸收(absorption),即新的结构吸收了原来的结构;移置(displacement),即原来的结构又伴随着新的结构一起起作用;综合(integration),即原来的结构中的成分在更具理解性的新的复杂结构中仍然存在。认知结构决定了内部语言的实质,而内部对话又可以改变认知结构,这被称为是良性循环。
2认知—行为治疗的策略
(1)认知—行为评定
对行为的机能分析(functional-analysis of behavior)即对影响反应的环境因素以及反应的结果进行分析。这种方法需要对反应进行仔细的定义,了解反应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发生频率,以及环境事件在说明因果关系时的作用等。机能—认知分析(functional- cognitive analysis)主要关心认知在行为中的作用。为了说明哪种认知(或不能产生哪种认知)在什么情境下可以对适当的作业产生影响或干扰,需要对适当的作业所必需的心理过程进行分析。也就是说,这种分析关心的是求助者内部对话的缺陷,求助者在他的作业以前,作业期间,以及作业以后对自己说的是什么以及不能说的是什么,等等(Meichenbaum,1977)。
咨询师在进行这种分析以前,首先要搞清楚所分析的内容,然后把任务分成几个成分或几个认知策略。咨询师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就是以不同的方式对任务进行修正,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求助者的能力和缺陷进行评定。第二种就是改变与任务无关的环境变量,这样可以观察到干扰或促进作业的环境因素。在这里,求助者的自我报告也可以提供有关的信息。第三种方式包括以指导和建议的方式向求助者提供支持,并观察在作业中的变化。因此,认知—机能评定实际上就是把求助者作为被试进行一种实验性的调查。
这样的实验分析可以直接为治疗提供服务。这一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有几种不同的程序。
① 临床会见。会见开始时首先要弄清求助者问题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并对求助者的行为进行情境性分析。除此以外,认知行为治疗家要求求助者想象某一个包括他的个人问题的事件,并报告在这一事件之前、之间以及之后他的思想、想象和行为等。然后,咨询师确定那些在其它情境下表现相同的思想和情感,并要求求助者在下一周内协助寻找他们的这种相同的思想和情感。
认知——机能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求助者认识到他们的问题是由自我语言引起的。但求助者可能意识不到他们对自己说的是什么,因为由于一个人的期望和信念的习惯性特点,这种思维过程和表象也和大多数的过度学习行为一样,已经成为自动化的和不可避免的了。
② 行为测验。在进行行为测验时,求助者在实验室或在真实情境下做出包含他的问题的行为,然后探索求助者在这种行为期间的思想和情感。在实验室情境下,可以把求助者的行为录像,并与求助者根据录像进行讨论。也可以让求助者在行为测验中进行出声思维。这种出声思维或对行为过程的言语表达可能会歪曲或影响求助者的行为,但这种方法的确能揭示求助者的思维风格。
③ 其它的心理测量学测验。也可以采用认知过程测验,如创造性和问题解决测验等,然后让求助者报告他们在测验中的思维过程。另外,对求助者的评定可以采取集体进行的方式,特别是当求助者有相同的问题时。这种方式有利于求助者对行为中认知因素的评价以及自我暴露和自我检查。
(2)行为治疗技术的认知化
行为治疗技术过分强凋环境事件的重要性,同时忽视了这些技术中的认知因素。而且行为矫正技术既可用于矫正行为,也可用于矫正求助者的思想(内部对话)过程。但当标准的行为矫正程序与自我指导技术结合使用时效果会更佳,泛化也更广,而且效果更稳定。这种情况就向标准的行为技术所依据的学习理论提出了疑问。
① 焦虑—解除条件反射:在行为主义的焦虑—消隐程序中,当出现像“安静”这样的词时,就停止厌恶刺激,即求助者可以通过指导自己“安静”下来而使焦虑减轻。梅琴鲍姆(1977)也采用类似的自我指导进行了研究。当被试说出他感到恐惧的客体名字时(例如,“蛇”),就会产生引起恐惧的思想(例如,“它很丑陋,我不想看见它”),这时就给以电击。而当被试做出应付性的自我语言时(例如,“放松,我可以去碰它”),就停止对他的电击。控制组的被试伴随着自我语言也受到电击,但当停止引起恐惧的自我语言时,电击也停止。这种程序可以有效地降低恐惧,而且令人惊讶的是,将这种程序颠倒过来也同样有效,这两种程序都比标准的行为程序更有效。很明显,这种颠倒过来的程序与“学习理论”是不一致的。
在这个研究中,梅琴鲍姆在询问被试的感受时发现,求助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学会一系列的应付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在其它情境,包括面对恐怖的客体时使用。这也就是说,求助者实际上在治疗过程中学到的是一系列的认知和行为技巧。
② 系统脱敏:根据沃尔甫的观点,系统脱敏之所以能消除恐惧,是因为放松与恐惧是互不相容的。然而观察沃尔甫的治疗程序就可以发现,这其中也有认知因素的作用。
系统脱敏程序经过某种修正可以明确地利用求助者的认知能力。其中的放松程序可以通过求助者的自我语言而使他们适应于放松的心理定势。想象也可以进行改进,让求助者想象对恐惧进行应付,同时呼吸放慢,并采用自我指导,这样就使得焦虑体验变成了进行应付的线索,即求助者把焦虑当做是作出应付行为的线索。
梅琴鲍姆(1977)以及其他人的研究表明,在系统脱敏程序中发生的变化包括:a)脱敏应看做是一种活跃的学习应付和自我控制技能的方式;b)对忧虑的概念进行有治疗意义的改变。
③示范作用:班杜拉(1969)强调指出,在示范技术中,观察者把从示范者身上获得的信息转换成内部的知觉——认知表象以及内部的言语反应,这些表象和言语反应就成了外部行为的线索。但从根本上来说,这样的反应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指导。
④厌恶条件反射:在厌恶条件反射中,一个不合理的反应与一个厌恶刺激形成了条件联系。在认知—行为方法中,不合理的行为扩大到包括自我语言和表象等形式的认知。例如在对吸烟的治疗中,当求助者把烟熄灭并自行选择一种有关吸烟行为的自我语言,如“我不想再抽这致癌的烟草”时就停止进行电击。梅琴鲍姆的研究表明,这种方法比通常的程序更有效。
很多行为治疗家都认识到在行为治疗技术中认知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并且有关的研究也证实并支持了这样的假设,即如果求助者的自我指导能够中介行为的改变,那么对求助者的自我指导进行训练就可以增加治疗的效果。
认知—行为矫正除了应用有关的行为治疗技术以外,还包括两种其它的主要方法,即应激—接种训练和认知重构技术
(3)应激——接种训练
应激—接种训练仿效的是免疫的生物学模型。这种方法通过教会求助者如何应付不同等级的应激情境而建立起对应激的抵抗力。由于应激情境的多样性,应付手段的复杂性,以及在个体和文化方面的差异,训练的程序也是一种多样的、可塑的过程。
应激—接种训练包括三个阶段:
① 教育阶段(educational phase)。这一阶段是向求助者提供一种概念系统,据此重新认识和理解他的应激反应。这种系统要用一般人能理解的语言表达,并根据求助者的情况而有所变动,但都应借助一定的认知和行为技术,这样求助者就能比较容易地接受一种有效的概念系统。这种概念系统的目的就是帮助求助者更有效地(理智地)看待他的问题,并接受适当的治疗以及与咨询师进行合作。
在对一个恐怖症求助者的治疗中,通过会谈性评定发现,他的问题包括两个主要的方面:a)较高的生理唤醒(心率增加、呼吸加快、出汗或其它症状);b)一系列引起逃避的思想(厌恶、无助感、惊惧感、希望逃避、困窘等等)。然后告诉求助者,在唤醒时的自我语言能够引起情绪性的逃避行为,因此治疗也就是:a)帮助求助者控制他们的唤醒;b)改变在应激情境下的自我语言。最后,教求助者把他们的问题看做是由四个阶段组成的,而不是一种不分化的反应。这四个阶段是:a)为应激源做准备;b)面对或接触应激源;c)可能被应激源压垮;d)加强已经做出的应付措施。
② 排练阶段(rehearal phase)。在这一阶段中向求助者提供应付策略,教求助者把直接的行动和认知应付等方式应用于恐惧反应的四个阶段中。直接的行动包括获得有关应激源的信息,安排躲避的路线,以及学习机体的放松等。认知应付包括帮助求助者认识消极的、对自我不利的语言,并把它们作为产生与之不相容的、应付性的自我语言的信号或线索。这四个阶段中的例子如下:a)“你可以建立一种应付它的计划”;b)“放松,你能控制它。呼吸放慢,并做深呼吸”;c)“当感到恐惧时,你就停下来”;d)“这很好,你做对了”。
③ 应用所接受的训练(application training)。当求助者掌握了应付策略以后,就在实验室中向他们呈现一系列排列好了的自我恐惧应激源,包括不可预料的电击等。由咨询师示范如何应用应付策略。
求助者所接受的治疗技术是各种各样的,包括教育、讨论、示范、自我指导和行为重复以及强化等。有关研究表明,使用前面的整个程序比系统脱敏更有效,也比只使用前面的第一和第二两个阶段更有效。这种应激接种训练使求助者的认知自我(cognitive self)从一种“习得的无助感”(1earncd helplessness)转变为一种“习得的力量感”。求助者在实验室中获得的新的应付策略可以自然地应用于其它的应激情境,如期末考试和牙科检查等。
应激—接种训练可以成功地应用于指导个体在职业方面的竞争力,增加不能制怒的个体对发怒的控制能力以及增加在实验中对疼痛的耐受力等。另外也有报告指出,在其它的临床情境下这种方法也获得了成功。但正如梅琴鲍姆(1977)所指出的,应激—接种训练的有效性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材料,这一程序的充分利用也有待于研究。因此,应激—接种训练既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也不能代替其它的治疗方法。
(4)认知重构技术
有很多种治疗方法都称为认知重构或语义治疗(Semantic therapy)。这些方法都注重于对求助者的思维和推理、假设(信念)以及在认知中包含的态度等进行矫正。心理障碍被看做是由于思维的障碍,或由于歪曲的思维过程产生的对世界歪曲的看法、不愉快的情绪以及行为上的困难等。这种方法有时也称为“领悟—倾向治疗”。然而这些方法虽然都关心求助者的认知,但不同的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认知会有不同的概念性总结,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治疗技术。
① 把认知看作是不合理的信念系统。艾利斯的合理情绪治疗就属于这种重构治疗的范围。在这里,基本的不合理信念系统是,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是由其他人决定的。语义治疗家试图使求助者认识到,他们的不适应行为和情绪障碍可能与他们对自己所说的话有关或由它决定,尽管他们可能认识不到说了些什么。一旦求助者接受了这样的概念,就可以对他们采用一系列认知重构技术中的任何一种。艾利斯偏爱的是改变求助者的信念的方法。
指导求助者通过艾利斯提供的概念去看待他们的行为能够带来某种变化,但求助者的自我否定信念却不一定与正常人有什么不同。大多数正常人也有这种类似的信念,他们与求助者的不同在于,他们对自己说的关于这种不合理信念的话,以及他们对这种信念所采用的应付策略。正常人更能够对这样的事件进行划分,并应用诸如幽默、理解以及创造性表达等应付技术。因此,其它的治疗技术,如自我指导方法等,也可能是有效的。
② 把认知看作不完善的思维系统。第二种认知重构的方法是贝克(1976)提出的,他的方法主要针对求助者歪曲的思维模式。这种歪曲包括没有证据支持的不完善的推理;过分看重某一事件的重要性;认知上的缺陷,或忽视某一情境中的重要因素;二分法的推理,即把事情看做非黑即白(好或坏,对或错,而没有中间状态);以及从一件事情进行简单的一般化等等。咨询师通过语义和行为技术教求助者对这些问题进行区分,并通过说明求助者对自己的体验所做的不现实的解释来说明求助者的态度和概念。然后,求助者就可以和咨询师一起来观察和分析他们的经验。
③ 把认知作为问题解决能力和应付技能。这种方法着重于矫正某种有特殊适应意义的认知技能和反应的缺乏,并教给求助者进行问题解决的技能——如何区分问题,寻找可能的答案,尝试性地选择某一答案,然后进行检验并验证它的有效性。其他的治疗家,包括梅琴鲍姆在内都强调认知策略。在进行问题解决训练时,教求助者如何去面对和解决将来的问题情境。
这种认知重构的方法在很多方面都各有特点,包括强调形式逻辑分析,对治疗的规定以及应用辅助性治疗程序等。认知—行为治疗家必须从中作出某一选择。这时他们可能会采取方法任选(eclectic)或尝试—错误的方法。然而更重要的问题却是,为什么这些技术能带来行为的改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有一种关于行为改变的理论,梅琴鲍姆的理论正是在这个方向上迈出了一大步。
认知也称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认识结果以及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它具体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过程。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行为则是人体器官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它们只是心理学的几个名词。
如果说理论的话,倒是有几种学习理论里面包涵了这几个词语:如认知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单纯的只是认知、情感、行为的话仅仅就是几个名词。推荐你看一看《青少年心理学》,里面会有相关的介绍~~~知道的就这么多了,望笑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