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手写书信的时代已经悄悄溜走,但是《见字如面》仿佛文化界的一股清流,将书信最纯粹的一面展现在了大众面前。带领的观众重新温习书信里不为人知的感动与记忆。《见字如面》以书信的'方式重新唤起了中国人民心中对书信的那份情愫。
节目入选了差不多有一百多封信,不分时代、人物,真实全面的再现了中国各个阶段。从春秋到民国,一直到现在,人性的善恶交织,时代的重檐迭荡,在书信里都得到了最好的表达。
第一季的《见字如面》邀请了娱乐圈的诸多明星,例如林更新、张国立等人,他们用声音扮演写信人,在各大媒体以及现场观众的注视下把信件一封封读出来。这些信件里饱含着太多的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当每读一封信是,我都感觉是在重温一个历史场景,使自己置身其中,国破家亡、羁旅悲愁、盛世王朝一一通过文字生动形象的表达了出来。当时的社会气象以及历史人物,仿佛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你的面前。
书信是我国传统文化一大成就之一,守住传统,匠心以成。在当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生活里,电脑、手机等科技产品充斥着人们太多太多的生活时间,书信仿佛渐渐被人们所遗忘。而这样一、一档的综艺节目,仿佛又唤起了我对书信的热爱。心急的我立马给妈妈写了一封信。书信仿佛就是通往心灵的快递列车。每当落笔写信,或者读信,都能感觉到自己仿佛身临其境,沉浸于情感之中不能自拔。
书信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嬉笑欢腾,但它却用最实在的方式打开人们的心灵。
我爱《见字如面》,更爱书信。
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
节目中采用了收集百姓信件,明星朗读的方式,让观众感受旧时信件的魅力。在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人们想和远方的家人朋友通信,都是以写信寄信的方式,一笔一划写下的满满都是思念,字里行间都是情感的交流。
在一些情感溢出的时刻,用笔记下心中所想,分享给远方的亲友,这个意义和现在的手机短信比起来,可要意义深刻的多。许多带给我们感动的,更多的是笔者在情感流露的时候写下的片段,见字如面,每个收到信件的人,收到的瞬间总是欢喜的,啊!收到了久违消息。看到信件的内容或喜或悲,都是现在少有的体验。
导读 :见字如面,如雁带去思念;见字如面,如歌抚慰流年。
如今在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的冲击之下,书信早已被邮件、社交软件所替代。静不下心坐在书桌前执笔遣字,不妨坐下来听一听《见字如面》,细细品味前人书信中所承载的浑厚力量。
见字如面,寄情与信
书信,是古人最为平常也是最为喜爱的交流方式。那时候一封家书抵万金,一封情书深似海,就连最平常的好友往来书信,也能让后人洞悉历史,获益良多。
《见字如面》作为国内首档由明星诵读书信的节目,在黑龙江卫视每周四播出。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
《见字如面》每期会由固定嘉宾阅读6篇书信,第二主持现场会有主持人和两位重量级文化嘉宾杨雨、许子东老师进行讲解、点评。目前《见字如面》第一季已经快要接近尾声,在评分网站豆瓣依旧保持90的高分评价,并获得节目单集播放过千万次的播放成绩。
见字如面,抚慰心灵
在如今充斥着各大明星真人秀综艺节目的快消费模式下,《见字如面》这类用沉静、纯美、内省,洗刷浮夸、造作、喧嚣的文化节目,堪称“综艺界的清流”。
《见字如面》节目中,读信人,著名演员张国立、王耀庆、蒋勤勤、何冰等人需要朗读多个完全不同的角色写出的信件,著名画家黄永玉、著名戏剧家曹禺、中国铁运之父詹天佑、诗仙李白、诗人顾城、末代皇帝溥仪、大文豪鲁迅以及科幻作家刘慈欣、歌手邓丽君等。有学者评价,“一封信将两段时空打通,历史感应运而生,与众多节目不同,越是在简单与质朴中,越是展现出了一种别样的沉静之美、历史之美。”
正如《见字如面》主题曲所唱,“见字如面,如雁带去思念;见字如面,如歌抚慰流年。”书信所带来的力量是无穷的,节目过后不妨提笔给远方的好友,或是未来的自己书写一封,经年回首,定有所思量。
嬉笑作乐的节目可以做一时,但是承载文化力量的节目可以做一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打开 当贝市场 中的 影视快搜 视频软件,即可搜索并观看《见字如面》第一季,聆听书信带来的感动。
关注 智能电视 资讯网 newszndscom ,任何电视资讯,尽在你的掌握!
1综艺节目《见字如面》观后感
一档以“见字如面”命名的视频节目“火”了。自去年12月底开播以来,《见字如面》受到观众热烈的回馈,由归亚蕾、张国立、何冰、徐涛、张涵予、蒋勤勤、王耀庆、林更新8位明星担任信使倾情诵读演绎,由黑龙江卫视推出的这一书信朗读节目,被赞誉为“综艺节目的清流” ,激活了人们所有与书信相关的美好记忆。这些素朴、真挚,来自日常生活的深处,凝于笔端而又承载着人与人之间情感与温度的私人通信,经过演员生活化、角色化的朗读,绽放出意外的光华——一封短短书札,就可以打开一段尘封的历史,让观众走近那些鲜活而有个性的生命,体味穿越时光而历久弥新的情谊,带我们回归精神的家园。
这些书信撰写时多半并不为了发表,故流露着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正因如此,才有了“见字如面”的基础。这个节目最大的魅力来自书信本身的趣味性,可以让我们看到宏大历史背后细碎的生活场景,甚至人们想象不到的多面而丰富的真实情感的表达:
现存最早的家书,是2249年前战国时代秦国的一对兄弟“黑夫”和“惊”在征战途中写的家信。他们在信中向家人报平安,叮嘱兄长接待官府为奖励他们卫国而前去授予爵位的送信人,期盼家里尽快给他们寄钱好添置衣物,还细致地让家人比较两地物价再决定是否寄新衣。这封书信是在家中大哥“衷”的墓中随葬品里发现的。由此可以推断,这对秦国将士当年没能生还,还可以想见这位大哥对两位弟弟的牵念,直至死后仍要将他们的信简带在身边。
1841年,因“启边衅”而遭受责难,被贬伊犁戍边的一代忠臣林则徐,在赴任路上给夫人郑淑卿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没有抱怨,而是感念“圣恩高厚” ,他写道:“盖圣主知余憨直成性,现在嫉之者众,难保不被人中伤,远戍伊犁可避人指摘。如此用心,虽父母之慈爱子女,亦无如是之体贴入微也” 。
1921年,选择离开“这留着我的眼泪多于微笑的雾都(伦敦) ”的林徽因,在写给徐志摩的分手信中充满矛盾地自我剖白:“我不愿意成为拆散你们(徐志摩与张幼仪) ”的根源,同时,又无法尽藏内心对这段情感的留恋,只说“把一切交付神秘的命运之手” ,但“不期待,不祈求” 。
《见字如面》的第二重魅力在于邀请专业演员(明星)为观众朗读书信,他们自身的经历、个性、气质和人气与书信本身叠加,产生“化学反应” ——尽管演播室里没有更多的道具和陈设,也没有还原历史的服饰和化妆造型,但是演员们却通过现场表演,用声音赋予人物鲜活的生命。王耀庆演绎的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书信中那份“心在树上,等你来摘”的赤诚,呼之欲出,令人难忘。而演播者与书信人的历史缘分,则使书信的韵味更为醇厚悠长。朗读曹禺先生回信的著名演员张国立, 30年前就与曹禺先生相识,曹禺曾亲自为张国立颁发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奖杯,还曾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并为他题写条幅“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 。难怪张国立的朗读会打动黄永玉,并邀请节目组到家中畅谈。诵读台湾歌后蔡琴在著名导演杨德昌去世后“答媒体公开信”的“老戏骨”归亚蕾,是两位当事人的好友,她来朗读这份特别的告别信,别有一种痛彻心扉的悲悯和感怀。
节目的第三重魅力在于精心选择的书信的多样性和文化含量。 《见字如面》的创作团队此前曾制作过电视栏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以“汉字”和“成语”为桥梁,引领观众亲近我们的母语和文化。这一次,他们联合了数十位文化名人和信件收集家、多家信件博物馆和档案馆,跨越古今遴选了包括始自战国时代的第一封私人家书,历经魏晋唐宋、晚清、民初,直到现在的近百封信件,使节目成为观众了解和探寻历史真相的一份特别的温情通道。向公众朗读书信并非我国电视人所独创,受英国作家肖恩·亚瑟2009年出版的书信集《见信如晤》(Letters of Note)启发,早在2013年12月,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就在伦敦发起举办了名为Letters Live的活动,邀请来自艺术、文学等领域的名人为公众现场朗读那些“理应受到更广泛关注”的书信。这一活动风靡英伦三岛,如今已成为每年一度固定的文化活动。2016年3月, Letters Live首次与英国影视制作公司Sunny - Marchto合作,将整个朗读过程录制下来上传至网络。不少中国观众就是通过互联网看到由明星露易丝·布瑞莉和“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共同朗读11岁的女孩格蕾丝·比戴尔与亚伯拉罕·林肯的通信等一系列书信朗读表演。
引导公众重新认识书信的美和力量,将值得纪念的书信传播给更多人,是中外书信文化推广者的共同追求。《见字如面》创作团队将公开朗读书信这一创意,进一步发展为定期播出的电视节目。节目自2016年11月28日开始录制, 12月29日在黑龙江卫视首播。第一季节目共12集,每集完整电视节目的时长为60分钟。节目形式包括:主演播室表演和分演播室清谈两个部分。在节目前期制作阶段,请8位明星直接面对观众,每人现场演播12封信;另外,设置分演播室由一名主持和两名嘉宾引介节目并即兴评点,通过清谈将分段的书信朗读串联起来构成合集版。同时,节目组还制作了单封(组)通信的单曲版,用于包括网络视频、微信、微博等跨媒体平台播出。《见字如面》出品方具有跨媒体的阵容,包括实力文化、黑龙江卫视、环球网、腾讯视频等多个单位,为视频节目《见字如面》的传播推广,特别是跨媒体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见字如面》播出不到一个月,已收到良好成效,但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观众对新媒体传播的单曲版反响热烈、极为推崇;而对电视平台播出的合集版反响较弱。
从节目制作的角度看,合集版瑕疵凸显,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目前合集版对单曲版内容的组合,处在一种无序散珠状态,未能产生1 + 1 >2的整体效应。毕竟,定期持续播出的电视节目与一次性的表演活动还是有区别的,合集版的制作需要考虑如何持续有效地调动观众情绪,形成60分钟的戏剧链。此外,对于持续收看节目的观众,重复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相同的观众反应镜头的多次反复使用,可能影响观众的情绪累积。二是分演播室清谈部分,主持人和嘉宾的组成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文化清谈节目来说,主持人和嘉宾承担有不同角色定位:这类节目主持人的经验比“颜值”更重要,其作用不在于个人观点阐发,主要是引领话题、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嘉宾所长,服务节目内容的表达;女性嘉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多样化的观点,而不宜是一般性的“花瓶”角色;以专家身份出现的嘉宾应突出其专业特点和个性魅力,不宜过度强调性别特征,否则可能引起观众对“砖家”的习惯性反感和排斥。
一个好节目、好的文化创意活动,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在新媒体平台上, 《见字如面》栏目的公众号—— “在此见字如面” ,已经在探索增加更多的与普通观众的互动,比如介绍中国的书信文化、刊登《见字如面》中出现的书信原文、揭示节目中出现的书信背后更多背景故事,由此扩展节目的外延,让人们重新认识和发现书信文化。尽管《见字如面》节目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不同媒体平台的推介活动还有待于进一步融通,但在轻点手机按键就能实现咫尺天涯面对面互动的微信时代,有这样一个节目、一群人,致力于介绍书信之美,鼓励普通人重新拿起笔书写与沟通,这不仅仅是一种“纸上谈兵”的文化理想,也是在机械复制时代重建人性的精神家园的开始。
2综艺节目《见字如面》观后感看了两期《见字如面》,喜欢得紧。它从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犹如文化界拂过一丝春风,心旷神怡。听信中内容,也如饮清泉,甘之若饴。
嘉宾老师说,书信正在走向消亡,但它承载的文化及文明不应该被消亡。它应该转移到电子媒体和互联网上去,我们现在就在做这样的事。
不觉便想到曾经的自己,与家人、好友、笔友通信的年岁。十月回老家,还将那一盒子保存完好的一百多封书信翻出来,夜深人静坐在灯下,通读了一遍,内心沉浸于对当日情景的回忆中。一边回想是哪些年,哪些月的事,一边不禁感慨万千。
写信人早已不知去向,只剩读信人怅然若失。世事无常,万物都不足以长久倚赖。
看那时的信,有种纯粹的美。在信中聊的尽是些细微的心绪起伏、变化,一种情绪都要写满几页信笺来表达,好像那样才完整,搁笔时,竟还有种娇羞之感。
后来那些与我通信之人,都失去了消息,他们曾在我生命里出现过,而后便渐远无书,那些不便宣之于口却全藏在字底的情愁,恐怕一去不复返了。
《见字如面》的第一期,我很喜欢萧红写给弟弟的信,文字返璞归真,像是唠家常一样,情感并不是呐喊式的浓烈,却也承载着不可说的手足情深。
我会想念在大学时期,与妹妹通信的日子。妹妹走上社会较早,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早已懂得世事艰辛,可她从来不与我说。我在学校念书,住在象牙塔里,与她说的都是些理想主义的话。于她而言,她的理想早已死在弃学的前夜。
但她仍然支持我,每次在信里无比骄傲的告诉我,姐姐是她最崇拜的人,并以此激励自己,要努力工作,助姐姐实现愿望。现在读来,无比触动。
印象深刻的是,2008年我北上抵京,在一家做书画的公司上班,我去报道的那天,因为行李较多,是妹妹送我去的。返回的时候,老板开车送妹妹去地铁口。
在车上,老板与妹妹唠家常,闲聊起我时,妹妹很骄傲地说,我姐姐以前成绩好,会写文章。她很厉害的,以前作文还得过奖,常在班上当范文诵读的。
那时候,我非常不情愿她在别人面前如此说,若是有个地洞,当时必定钻进去了。我全程都是黑脸的,只有妹妹还是一副骄傲的表情,真正是以我傲的。
现在想来,家人以你为傲,打心底崇拜你,那是真的爱你啊。
当归亚蕾读到萧红写给的弟弟的那封信的最后几句,只觉明天的明天又在哪里:
虽然我给的你信,你没有收到,我也没能看见你,但我不知道为什么竟很放心,就像见到了你的一样。因为你也是他们之中的一个,于是我就把你给忘了。
但是从那以后,你的音信一点也没有。而今已经四年了,你到底没有信来。
我本来不常想你,不过现在想起你来了,你为什么不来信。
想象萧红独自孤零零的躺在香港的病床上,来写这样一封信,何年何月再与弟弟见面,竟遥遥无期,只叹,那一别从此永诀。
我又感慨,从前车马都慢,书信很远,一别再也不见,也有伤怀,并不尽是“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那般美好。
现在通讯发达,智能时代,想见一个人,几个小时后就能见到。即便不能当面见,通电话也能听到声音,视频连接还能在屏幕这端见到对方。总能很有效的一遣相思之苦。
时代的发展,使其一些东西消亡,在某种程度上,也使人类进入更便捷的社会,到底好与不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