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纳德·迈尔《音乐的情感与意义》

伦纳德·迈尔《音乐的情感与意义》,第1张

音乐的情感与意义》不是从哲学角度而是从心理角度,不是从作曲家创作音乐的角度而是从欣赏者的审美经验的角度来探讨音乐的情感和意义问题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在关於本书作者伦纳德‧B.迈尔的条目中写道:「他因为在《音乐的情感与意义》一书中阐述的有关音乐的意义的理论而最为著名,……六十年代,在美国,迈尔关於音乐的解释,最为广泛地被接受。」本书出版三十多年来,作为西方音乐美学代表性著作之一,在美国十分流传,许多大学把它作为音乐美学、音乐分析学甚至音乐教育学的重点读物之一。本书现已译成波兰文及塞尔维亚-克罗迪亚语出版。

本书作者伦纳德‧B迈尔(Leonard B.Meyer,1918-)英国著名音乐美学家、理论家和文化史家,宾夕法尼亚大学本雅明‧弗兰克林音乐与人文学科教授,曾荣获美国文理科学学会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等荣誉称号。作者先後在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执安大学等处任教,并曾被邀请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印第安那大学等作过声誉很高的系列讲座。除本书外,他已出版的著作有:《音乐的节奏结构》(1960,与G.W.库珀合作,已译成日文出版),《音乐、艺术与观念——二十世纪文化中的样式与预言》(J967,已译成朝鲜文出版).《音乐的解释;文章与考察》(1973),《风格与音乐:理论、历史和意识形态》(1989)。此外还在美国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及音乐评论文章数十篇。

二十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哲学领域中经验主义盛行,理性主义相对削弱,心理学各种流派蓬勃发展。美学界摒弃了过去思辨的、形而上学的对”美”的探讨,转而重视对审美经验和艺术问题的研究。音乐美学也具有相应的转变:强调从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角度研究音乐;强调从音乐的事实出发研究音乐自身的规律。本书正是带有这样的时代特徵。作为美国战後第一代音乐美学家,迈尔具有强烈的开创意识,他在重新审视以往音乐美学理论的基础上,一方面大胆而谨慎地吸取和运用当代认知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最新成就,同时又坚持从音乐的实际出发。他广泛地参考和借鉴了自本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比较音乐学及音乐分析学的研究成果,打破传统的欧洲中心论,尽可能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广阔多样的东、西方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这样作,不仅开阔了读者的视野,给音乐美学的研究带来新的气息,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得他从丰富的音乐实际中概括出来的理论更具有普遍意义。

关於音乐的意义问题,音乐界长期存在著自律论与他律论之争,本世纪以来,几乎形成僵局。这种形势迫使有创见的音乐美学家另辟蹊径去探讨音乐的本质问题。迈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一条将二者取长补短统一起来的路子。他首先针对自律论与他律论各自面临的难题,提出了两种意义(绝对意义与参照意义)并存的主张,并且深入细致地论证和分析了音乐的绝对意义(与自律论某些观点相似)的构成、性质和特徵,及其与音乐的情感反应的关系等等。这对於人们理解和掌握音乐的形式美、音乐形式的表现意义及其在审美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很有启发。在这一方面,可以说,他深化了汉斯立克(EHanslick)理论中的合理部分,而又批评和纠正了汉斯立克的偏激的主张。对於音乐的参照意义(与他律论基本观点相似),作者是竭力为之辩护的。虽然他已经声明本书的重点放在绝对意义及其所唤起的情感反应的问题上,但是他关於参照意义的论述是真切而富有创见的。他从理论上阐明了音乐激起人们参照性情感反应的途径及其所具有的间接、复杂和多样等特性。这样作有利於探讨他律论所面临的难题,同时又便於克服某些片面而夸张的认识。

作者认为音乐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音乐的意义存在於音乐的参加者(作曲者、演奏者)与欣赏者的交流关系之中。本书直接从音乐作品的接受者、体验者和欣赏者的角度来考察音乐的审美过程,重视音乐听众的参与意识,强调欣赏者主体所起的作用。迈尔关於欣赏过程中听众的知觉、注意、想像、期待和情感体验等心理过程的论述,以及对欣赏中的个人性及其对音乐作品内容的填充和丰富等问题的探讨,无疑对我们音乐创作、批评和音乐美学研究等领域都会有所启发。可贵的是,他的主张与六十年代才兴起的接受美学有相似之处,但又避免了後者一些走入极端的趋向。他虽然强调听众的参与和创造的作用,但他认为在整个审美过程中,起著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音乐作品本身。

在论述音乐如何唤起人们情感反应问题时,迈尔论述有关音乐中的期待的理论。尽管人们在欣赏过程中对这种感知现象的产生,早就有所觉察,但是把它提高到理论上并且加以比较系统的阐述,在过去音乐美学著作中还是少见的。其它关於音乐的风格、音乐的装饰、音乐的小调式等问题的论述,作者也都有他独特的见解。难怪此书出版以後,不仅受到音乐美学、心理学和美学界的好评,而且也得到民族音乐学、音乐分析学家们的欢迎。

最後,本书虽然涉及到了音乐中的两种意义的关系问题,但可惜没有展开论述,这有点美中不足。读者必然会问是否所有的乐曲都并存著两种意义特别是对於没有歌词、没有标题的纯音乐来说,这两种意义如何并存於同一个音乐过程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人们能否通过这两种意义的相互结合、渗透、转换等去进一步领悟乐曲的内容呢也就是说,听众如何把握这两种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来领悟乐曲的深层意义呢作者在本书末尾提醒人们注意的那个问题,即,如何解释一首乐曲中感情(或内涵、心境)连续的基础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实际上正是与音乐中两种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问题有关。当然,这就牵涉到如何进一步探讨音乐的表现与形式、音乐的情感与形式亦即音乐的内容与形式如何高度统一的问题了,而这正是音乐美学中最难对付的问题之一。

翻译音乐美学著作,对我来说,难度是相当大的,所幸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迈尔教授的亲自指点和帮助,这对於准确地理解作者意图无疑是极有帮助的。我还要感谢钟子林、王次炤、俞人豪、陈自明、安平、尹鸿书等同志,为的是他们或同我切磋译文,或为我提供亚、非、拉音乐的知识。此外我还应当感澍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江溶、冯棠及其它有关同志,由於他们的耐心审阅及承担各种繁琐的出版事务,使得这本译著能及早地与读者见面。最後,我谨以这本译著作为向第四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座谈会的献礼,并诚挚地欢迎广大读者对它提出批评。

雅克·拉康雅克·拉康 [Jacques Lacan [1] 19010413-19810909],法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他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有着天主教传统的商人家庭,因肠癌逝于法国巴黎 他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后来成为神父早年,拉康曾求学于耶稣教会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古典班,在那里熟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15 岁时,他开始用古典手法写诗,并向杂志投稿,17 岁时,拉康结识了乔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现代文学大师与此同时,年青的拉康亦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斯宾诺莎的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残忍的杀戮,因此而对上帝产生怀疑,未满 20 岁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1919 年秋,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学,在 7 年的医科学习的同时,他也学习文学和哲学 1927 年,拉康成为圣安娜医院精神病所的住院医生,1928 年,他来到警察局附属的特殊医院担任专职医生在这里,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领域同年,他发表了《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心理疾病1929 年,拉康正式成为鲁赛尔医院的一名法医,后于 1931 年回到圣安娜医院,着手用语言学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记,并逐渐将妄想型病症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达利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也是在这一研究中,拉康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自动”现象,即主体心理对某种外部力量的无意识臣属惯性这项“心理自动”的研究受益于其见习指导老师克莱朗布尔(Clérambault),在立意上正好与超现实主义者推崇的“自动写作”处于截然不同的语境中也是在这里,拉康“导向弗洛伊德” 1932 年,拉康在克劳德(Henri Claude)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题为《论经验的妄想型精神病概念与人格问题》的论文,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此后主要从事于精神分析学的教学与医疗工作1933 年,拉康与达利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交往日益密切他连续在巴塔耶命名的超现实主义杂志《米诺托》上发表文章,讨论精神病与艺术风格的关系,其中一篇讨论帕品姐妹命案的文章尤其引人瞩目 [2]同年,拉康受巴塔耶(Ceorges Bataille, 1897-1962)的邀请,参加了考杰夫(A kojéve)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研讨考杰夫和伊波利特关于黑格尔主奴辩证法思想的欲望关系的诠释极深远地影响了拉康同期,拉康还在法兰西学院旁听心理学家瓦隆(Henri Wallon)的课程,瓦隆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镜像实验”成为他不久后提出的镜像理论的直接科学基础1934 年,拉康成为巴黎精神分析学会的候补会员,开始精神分析工作,同年和一位主治医生的女儿布朗婷(Marie-Louis Blondin)结婚,婚后共育有 3 个孩子1936 年 7 月 31 日下午,在捷克马里安巴(Marienbad)召开的第 14 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上,拉康发表了关于镜像阶段论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镜像理论1938 年成为巴黎精神分析学会正式会员 1939-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康先在军队医院服役,不久隐居于法国南部的小城奈斯(Nice)其间,拉康曾学习中文和日语,并与巴塔耶的妻子西维亚(Sylvia)保持密切的关系,1941 年,拉康与这位知名女星生下了女儿朱迪特(Judith)1946 年以后,拉康以精神分析学家的身份参加了巴黎精神分析协会的活动,并于 1953 年 1 月就任该学会主席,但同年 6 月即辞去这一职务,转而加入法兰西精神分析学会,7 月,他和巴塔耶的前妻西维亚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婚姻1953 年 7 月,拉康在《象征,真实和想象》一文中,首次提出“回到弗洛伊德”的口号同年 9 月,拉康在第 17 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作了《言语与语言在精神分析中的作用和范围》的报告年末,拉康开始了他长达 27 年的公开研讨会他几乎每周或者隔周作一次报告,吸引了许多学者1963 年,法兰西精神分析学会宣告解散1964 年,拉康与玛诺尼等人组建法国精神分析学派,不久即更名为巴黎弗洛伊德学派 晚年拉康的学术思想渐入独具个性的神秘玄学状态在这个最后时期里,难解的“欲望结构”、“真实界”、“症候”与“对象 a”成为他讨论的中心自 1970 年始,他开始接受电视台采访,也不断被意大利,比利时和美国各一流大学邀请讲学,成为当时的名人1980 年1 月,拉康宣布解散巴黎弗洛伊德学派,同年 2 月,组建新的“弗洛伊德主义事业”学派 拉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他严厉批评偏离 S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而走向“自我心理学”的美国式精神分析学派在美国,精神分析治疗集中于自我意识,解释病理性心理防御,并促进无冲突矛盾的适应能力的成长拉康全盘否定这种做法根据他的观点,无冲突境界不存在的”自我“是敌视潜意识与主要精神分析过程的他认为精神分析是一种咨询,而不是一种治疗对拉康来说,那种用动物进行的研究排除了心理的概念,因为心理必然与语言、意义和价值观念相关联 拉康对流行的弗洛伊德学派的理论不满,主张作“重新解释”,并要求回到弗洛伊德的观点,他提出了镜像阶段的理论认为婴儿从出生后的 6-18 个月中,从镜子中看到自己起初,婴儿还不能区分自己的镜像与他人他物的镜像;后来,区别了自己的镜像与自己;最后,知道了自己的镜像是自己的形象,并认识到自己与别人别物是有区别和联系的这样,婴儿就逐渐变成有情感和观念的人了 拉康所说的镜像阶段的活动是一种识别作用,即当主体与外界接触时,人们所认识到的形像总是客体的一个变形,是人们想象中的形像因此,拉康从镜像阶段的理论又引出了关于个性或人格的想象、象征和现实三个层次的学说想象的层次就是通过镜像阶段把有意识的、无意识的、知道的、想象到的都记录下来,形成世界的图象象征是一种符号性的东西,是对世界的象征的知识,它类似于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能指者”,它的各种因素只有联系起来才有意义想象的东西与象征的东西结合起来就是现实,因而现实并非客观的事物,它只是通过人的主观所形成的现象,而客观事物在他看来只是一种“未知数” 拉康把他的这种理论归结为“无意识有语言的结构”和“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即无意识有一种语言的结构,有时候以移位和压缩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可以通过其表现考察内在的无意识的结构这种无意识的结构包括自我与他人、他物之间的关系 拉康的著作神秘、隐晦、富于技巧而有诗意,读来艰涩难懂存在主义、新黑格尔理论和语言学理论都对拉康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其后期的著作更加令人难懂,因为他将拓扑学和数学,置于他的理论的中心地位

“女权主义基石”及其奠基人/001——读[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权辩护》(1792)

重理“宗师”遗产/012——读[德]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及其他(1840s一1880s)

规范两性平等的社会关系/027——读[英]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的《妇女的屈从地位》(1869)

阶级与性别:女工运动指南/036——读[德]奥古斯特·倍倍尔的《妇女与社会主义》(1879)

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起源”/046——读[德]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

是这个男人敲响了中国“女界钟”/057——读金一的《女界钟》(1903)

精神分析学说百年纪/066——读[奥]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1905)及其他

女性主义的别样立场/078——读[瑞典]爱伦·凯的《妇女运动》(1909)

世间还会笑谁不道德/091——读[日]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论》(1915)

我们的解放从这里起步/097——读[俄]列宁的《论妇女》(1895—1922)

并非只是历史的回音/107——读[俄]柯伦泰的《新妇女论》(1922)

为中国妇女解放鸣锣开道/128——读《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1917—1922)

“她世纪”的预言人和先行者/143——读[法]罗曼·罗兰的《母与子》导言(1922—1934)

有一间屋。又当何如/152——读[英]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1929)

另类人生中的另一种声音/163——读周作人的《女性的发现》(1918—1952)

性别教育的破冰之旅/175——读[英]霭理士的《性心理学》(1933)

气质与人格的选择空间/185——读[美]玛格丽特·米德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1935)

“种族绵续”的社会学思考/194——读费孝通的《生育制度》(1947)

世纪末看“第二性”/205——读[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1949)

你的“奥秘”中是否有我/218

一读[美]贝蒂·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1963)

在解放的女人中为男人“窃”自由/228——读[美]渥伦·法若的《男性解放》(1969)

“性革命”的启动与终结/240——读[美]凯特·米利特的《性的政治》(1970)

犹疑在进退之间的男性“真言”/252——读[日]池田大作的《女性箴言》(197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263——读[法]福柯的《性经验史》(19761984)及其他

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宣言/274——读[美]卡洛琳·麦茜特的《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1979)

在女人的声音里听出了什么/285——读[美]卡罗尔·吉利根的《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1982)

迟到的启蒙:走向女人/294——一重读李小江的《夏娃的探索——妇女研究论稿》(1982—1986)

女权主义者的“新启示录”/310——读[美]葛罗莉亚·斯坦能的《内在革命:一本关于自尊的书》(1994)

健康身心、健康人生/319——读[美]《美国妇女自我保健经典——我们的身体我们自己》(1973—1998)

跋求同存异。殊途同归/333——读[美]安乐哲的《和而不同:比较哲学与中西会通》(2002)

附录李小江主编书目及女性/性别研究相关著作(1986一2005)/34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063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