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感的复杂性?

人的情感的复杂性?,第1张

沈从文先生曾经提出过一条著名的小说创作理论——贴着人物来写,对于被阶级性分析包围的《雷雨》来说,有必要套用一下这条理论,贴着人物去分析一下《雷雨》(节选)中的对话。只有真正走进戏剧语言的潜在世界,才能真正走进戏剧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还人物情感以复杂性,还作品以本来面目。

一、角色矛盾

周朴园在认出鲁侍萍时说出的几句话:“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这些话通常被人们理解为是周朴园伪善的表现,而要想准确地读出这些话的内涵,真正辨明这些话所携带的信息,我们应该直面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的复杂性。对鲁侍萍而言,周朴园有资本家的一面,也有作为旧情人的一面。在这段对话中,周朴园是在扮演着两个角色:一个是私人隐私角色,是鲁侍萍的旧情人,对鲁侍萍是有爱恋的;另一个是社会公开角色,是董事长、社会知名人士,而鲁侍萍是下人,鲁侍萍还是鲁大海(其时,周朴园还不知道鲁大海是自己的儿子)这一敌对方的母亲,对鲁侍萍是警惕的和敌对的。在这两个角色的冲突中,周朴园经过抉择最终选择的是公开角色。两权相害取其轻,周朴园没有为一个旧情人而放弃既有的社会地位和既得利益,这表明了周朴园的自私,但这并不能表明他以前的爱是虚伪的。从角色分析来看,周朴园在这里的角色是双重的(私人的和公开的),他选择了社会公开角色,并不能否认他私人角色的存在。也即是说,在这里周朴园的角色是一个对立而又统一的混合体,两种角色是斗争的但也是共存的。

运用角色矛盾这一分析方法,也很容易分析周朴园与鲁大海的一段对话。在这一段对话中,周朴园也有两个角色,一个是私人的角色,是鲁大海的父亲;另一个是公开的角色,是董事长,与鲁大海是对立的。在这两个对立的角色中,周朴园选择的却是私人的角色,对鲁大海完全是一种父亲般的教导的口吻:“你这么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你的见地也不是没有道理。”“对了,傻小子,没有经验只会胡喊是不成的。”如果把这些话也当作是周朴园伪善的表演是讲不通的。在这里周朴园对鲁大海是很客气的,不像对一个敌人。只有当鲁大海揭他的老底时,他才厉声喝斥,而当周萍及仆人打鲁大海时他又急忙厉声制止。两次“厉声”,前一次也不能说成虚伪,他不是没有父爱,而是恼羞成怒,后一次则再次体现了他作为父亲的关爱。当然,周朴园作这样的选择有一个前提,即是私人角色对他的社会知名人士、董事长这一公开角色没有什么影响。如果仍然没有签定合同,罢工仍在僵持,那么周朴园依然会选择董事长这一角色。但即使是这种情况的选择仍然不能说周朴园没有父爱,不妨举一个与之相左的例子:法官在情与法的冲突中,最终把亲人绳之以法,我们绝不能就此说这位法官无情无爱。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鲁侍萍对周萍时的经典:“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在这里鲁侍萍也有两个矛盾的角色:一个是现场的角色,是周家仆人的母亲;另一个是隐秘的角色,是周萍的母亲。但鲁侍萍克制了自己的冲动,最终选择的却是下人——这一公开的角色,而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但这却没有任何分析说鲁侍萍虚伪,几乎都是设身处地的分析出了鲁侍萍内心的矛盾及痛苦。那么为什么对周朴园就那么苛刻?就不能体察到他的情感上的矛盾和痛苦?要知道,所谓的坏人也是人啊!

二、心口不一

戏剧语言除了具有角色矛盾的特征外,还有另一个特征,即是心口不一。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在通常状态下是心口如一的,但也有心口误差甚至于心口矛盾的人,而且这种人还是有一定历史的:“口蜜腹剑”者,“刀子嘴豆腐心”样的人。而几乎每一个成年人都会有心口不一的经历,尤其是在有意欺骗对方或是在试探对方时,通常会心口不一。其实这是一种理性的回避或考辨。《雷雨》中鲁侍萍就说过这样一句心口不一的话: “可是她不是**,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如果把这句话坐到实处,以为真是鲁侍萍的自我悔恨、自我谴责,那就是只读出了表层意思而忽略了人物内心的真正意蕴。其实这时的鲁侍萍还处于理性状态(周朴园还没有认出鲁侍萍),这里是鲁侍萍故意站在常人的角度说的一句反话,带着一种揶揄的味道,是在刺激周朴园,实质上是想试探下周朴园对她的真实评价。这表明她对周朴园还是在乎的,是有感情的,只不过历经几十年底层社会的磨炼,藏的比较深而已。这样理解就能与后文连起来了。当周朴园没有认出鲁侍萍时,周朴园是非常想知道鲁侍萍的情况而又很害怕知道的,而鲁侍萍则是热切地希望被知道真相的。为此后文当周朴园没有认出鲁侍萍而是让她先下去时,鲁侍萍是很失望的——鲁侍萍望着周朴园泪要涌出:“老爷,没事了?”而当周朴园认出鲁侍萍时,鲁侍萍的第一句话不是怨愤,也不是怒骂而是:“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也不认识。”这里的作为旧情人的失望、失落、哀伤就已经是很明显的了。所以读戏剧语言不仅要读出表层意思,还要读出语言中潜在的丰富内涵。

如果说上面鲁侍萍是理性状态下的试探性质的心口不一的话,那么两个人相认以后,正当鲁侍萍沉浸于回忆中不能自拔时,周朴园却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破坏了鲁侍萍的忆旧情绪:“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鲁侍萍顿时情感失控,说了一些失去理智的、无意识的心口不一的话:“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鲁侍萍的这些话是否真是对他们过去美好情感的否定?这个“闷”字是否是鲁侍萍三十年凝聚的悔恨的表现?显然都不是。如上文分析,当周朴园认出鲁侍萍时,鲁侍萍的第一句话并不是这样一种情绪,因此这些话是鲁侍萍的美好回忆被周朴园粗暴打断后激发的怨愤情绪,是爱与恨两种感情处于一种胶着状态下的、失去理性后的气话。而这个“闷”字恰恰是鲁侍萍怀念他们美好恋情的另一种体现:是怀念美好恋情而不得的一种痛苦的无意识流露。情感失控、非理智状态下的气话我们是不能把它落到实处的,而要读出语言背后的真实内容:唯有爱之深,才有气之盛。后文中稍微平定了情绪后的鲁侍萍说:“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从中不难看见她的理解是要多于怨恨的。而当周朴园给鲁侍萍支票时,鲁侍萍却把支票撕掉了:“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的清的。”这句话把鲁侍萍内心的情感和盘托出:鲁侍萍是很看重他们以前的情感的,在内心深处她是把它作为一种纯洁的感情的,她不愿意那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受了钱的亵渎。总体上看,在周朴园认出鲁侍萍之前,鲁侍萍是理智的,那时的心口不一的话是一种试探;而在周朴园认出鲁侍萍之后,鲁侍萍的情感是失控的,这时的心口不一的话则是一种气话。因此,分析人物语言,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绿皮书》的男主角黑人钢琴家唐·谢利(Don Shirley)拥有一名优秀艺术家的品位和无可挑剔的学历,希望通过自己的演奏和得体的修养被大众正视和认可,但在种族歧视和二元对立的社会背景下,他既不能获得白人由衷的尊重,又无法获得黑人同胞的认同,因此,他长期生活在的孤独、痛苦之中。

因被发觉出音乐天才,唐自幼到俄罗斯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深造,拥有心理学、音乐和礼仪艺术博士学位。因高超的演奏技巧、不凡的谈吐和高雅的气质,曾接受时任总统肯尼迪的邀请,两度赴白宫演出,进而受到上流社会的欢迎和追捧。

唐学成归来回到美国后,发现自己始终无法融入因种族歧视而尖锐对立的社会,从未被人们平等的对待过。这让他十分懊恼,又无可奈何。

在遇到托尼之前,一方面,他因自身的肤色和种族,并没有真正受到白人听众的尊重;另一方面,他因不理解、不赞同其他非裔同胞用暴力手段追求自身权力的做法,而与他们刻意的保持距离。

在与托尼的接触中可知,唐是一个内敛、低调、隐忍、忧郁的人,看起来,对任何人都彬彬有礼、表现得体,但因为过分的认真,而显得刻板又灼灼逼人,因此,他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

即便是与他合作多年的乐队成员,都对他无法容忍,刻意的敬而远之。片中有一个观众容易忽视的小细节:乐队共有三人参加巡演,其实共乘一辆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公司租用了两辆车,乐队主角雇托尼开一辆车,两名乐队成员开另一辆车。

总之,他就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看起来总是气度不凡、高高站上,不被外人理解,也没人会真心的帮他。

在接触托尼之后,他的性格开始渐渐的转变。

开始,他像对其他底层白人一样,对托尼处处提防,并对其豪爽粗狂、不拘小节,表达出极端的不满与不屑,又因为长途巡演需要助手和司机的客观原因,对托尼的种种做派没有办法。

后来,随着唐与托尼相互试探到相互理解,特别是期间共同经历了涉及种族歧视的事件,以及托尼逼其吃炸鸡、谈论“黑人的爵士乐”等几件小事,让唐深刻的认识到,置身事外的策略看似高明,其实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托尼就像摆在唐前面的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的刻板、清高、冷漠和愚蠢,也让他明白了,一味地隐忍,规规矩矩按照白人规定的思维行事,永远不可能得到自己最想要的尊重感。

片尾,唐一反常态,勇敢而坚定的拒绝了种族歧视的主办者,走进底层人群聚集的酒吧,和草台子乐队合奏爵士乐,以及,表达出想跟久未联系的黑人兄弟联系的台词,都体现出他对自己黑人种族的态度,从不愿接受到自我和解,对待人们的种族歧视,从文明的服从、理性的说理,到勇敢的说不。

人是感情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每个身心健康的人对情感都有着强烈的需求欲望,这是因为,人的情感功能系统对情感行为有着本能的需求。情感功能系统对情感行为需求的原始意志使人产生的对情感的主观需求欲望,称为人的情感欲望。

人是群居性生活的动物。同许多的动物一样,在生命活动中,需要群体中的不同个体在主观愿望上有群居的需求,并且在主观行为上能够为了群居而协作。不同个体在主观行为上的协作,是实现不同的个体群居在一起过正常的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要实现不同个体间的主观愿望上的群居和主观行为上的协作,就必须首先要实现不同个体间的主观意志形态和主观意志状态上的沟通。要实现不同个体间主观意志形状上的沟通,就必须实现不同个体间在主观意志形态和意志状态上的相互告知和相互理解。也就是说,只有实现了不同个体间在主观意志上的相互告知和相互理解,才能够实现不同个体间在主观意志形状上的沟通,才能够最终实现不同个体在主观行为上的协作。只有实现了不同个体间在主观行为上的协作,才能够最终实现不同的生命个体在一起进行正常的群居性生活。

人的情感功能系统,是大自然为人的生命个体能够产生原始的群居意志,能够把自己群居的主观意志形状得以积极地向同类告知,能够把同类的主观意志形状得以及时的理解而“专门设置”的一种生命机能形态。就是说,人的情感功能系统,在功能上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一是不同个体间天生的“情感亲和”愿望,二是不同的个体间天生的“情感交流”愿望,三是自我的“情感表现”愿望。人的情感功能系统,在情感亲和、情感表现和情感交流的行为中,能够获得情感器官特有的快乐感觉。

人的情感亲和愿望,在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伙伴欲望和爱抚欲望。人的情感表现愿望,在生活中具体表现为悲欢欲望。人的情感交流愿望,在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倾诉欲望。

一、 伙伴欲望

人对伙伴的需求欲望,是人天生的本能欲望。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许多的伙伴。就是那些性格最孤僻的人,内心里也总是在盼望着属于自己的最亲密的伙伴。人的伙伴欲望,在表现形态上,就是希望他人亲近自己,不希望他人疏远自己的一种主观愿望。

婴儿天生就依恋母亲,天生就需要母亲亲近自己。母亲天生就需要亲近孩子,天生就不希望孩子离开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虽然经常因为利益上的冲突,使人们相互间的情感疏远。但是,在生活中的许多时候,人们都会产生期盼和依恋伙伴的欲望。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人们需要伙伴在信心和力量上的支持。在恐惧中,人们需要伙伴来增加胆量。在寂寞时,人们需要伙伴来制造情趣。在娱乐中,人们需要伙伴来共同创造欢乐。尤其是人们的恋情行为需求处于饥渴状态时,最需要一个完美的恋情伙伴来共同创造身体和心灵的最大幸福和快乐。有人作伴,生活才不会寂寞;有人作伴,旅途才不会孤单;有人作伴,力量才更加强大;有人作伴,奋斗才更有信心;有人作伴,饮食才更加香甜;有人作伴,睡眠才更加安稳。

没有伙伴,人们最常遇到的痛苦感觉就是寂寞。小孩子最怕寂寞,最喜欢热闹,最希望有伙伴一起玩耍。大人通常都不耐烦小孩子们的“简单游戏”,所以,小孩子们通常都是喜欢找小伙伴们一起玩。每个小孩子都有自己相好的小伙伴,同小伙伴一起玩,才会玩得更加开心。尽管小伙伴间经常会因游戏发生争斗,致使相互都伤心不已,但仍改变不了小孩子对小伙伴的念性,伤心过后很快又是朋友。在小孩子的身上,最能够表现人的伙伴欲望的广泛和执着。

在危难恐惧之时,人的伙伴欲望表现得最为强烈。在孤立无援的险境中,呼唤伙伴通常是人们最常见的行为,此时一下子出现了伙伴的身影,任何人都会产生惊喜的快乐感觉。危难之中,人最需要伙伴来共同抗拒危难,渡过难关。就算是没有战胜危难,与伙伴一起共赴危难,在主观感觉上也会觉得有伙伴来分摊了危难而内心的痛苦会小些。人在得意之时,如果没有其他愿望的影响,人也能表现出很强烈的伙伴欲望。有亲密的朋友一起共享成功的欢娱,在精神上能成倍地增加成功带给情感器官的快乐感觉。

人们在主观愿望上需要伙伴,而伙伴并不是现成摆在那里随你要的。伙伴是要通过“结交”才有可能获得。人们结交伙伴的最原始的方式是乞求。当然,人们用阴谋,用权力,用暴力,用金钱,也能够结交到伙伴。但是,只有以相互的期望为前提,通常相互“放下面子”的诚心乞求所结成的伙伴,才最为亲密、牢固和持久。这样的伙伴,称为朋友。

以婚姻组成的家庭,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建立起的最稳固和最持久的伙伴关系。美好的婚姻和美满的家庭所结成的伙伴,能够共同抗拒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共同创造生活中的亲密情趣,共同享受家庭中的幸福美满,在相互关爱的欢乐中携手走完崎岖的人生旅程。如果婚姻的双方,或者是家庭的成员,在情感上不能够产生主观愿望上相互依恋,不愿意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乞求,不能够建立起真诚的伙伴关系,这个婚姻或家庭,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成员就没有情感上的积极意义了。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常都会产生党团观念。党团观念的本质,就是人们依靠党团(众多利益一致的伙伴)的力量来抗拒利益上的敌人,以维护自己的社会利益的观念。党团观念,是人的伙伴欲望在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冲突中的表现形态。人的伙伴欲望,能够使政治或经济利益相同和相近的人,在社会各种利益的冲突中自然地结成一种政治集团或经济集团。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宗教观念、老乡观念和宗族观念等等社会观念,都是人们的伙伴欲望在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典型表现形态。

党团观念的产生,源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危机感。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利益的争夺而引起的各种形式的冲突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要争夺利益,就必须战胜他人,不然就会被他人所战胜,就会造成利益的损失。争夺社会利益的许多失败经验,使人们的主观意志经常处于紧张和危机状态,人们经常会感到自己力单势薄,经常会怀疑自己能否取得胜利。此时,人们往往就会很自然地产生出强烈的伙伴欲望。

不同的人,由于对利益的追求欲望和追求信心不同,所表现出的党团观念也不相同。那些与世无争的人,通常党团观念就较淡,他们在社会交往中能够大度地容纳大多数人,但很少能够与人结成紧密的利益关系。那些与世有争的人,其中有的人自我感觉综合实力强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自信心很强,在争夺利益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因而,这种人通常党团观念就不强,他们常常是自高自大独来独往地进行社会活动,似乎不需要任何人帮助,不需要与任何人结成紧密的利益关系。而那些与世有争的大部分人,在应付社会局面的过程中经常会感觉到自信心的不足,他们面对复杂而危机四伏的社会生活,经常处在紧张和恐惧的意志状态。这些人,尤其是其中“野心”很大的人,党团观念通常都非常强,在社会利益的争夺中就很容易拉帮结派。在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各个方面,人的“野心”越大、自卑感越强、危机感越强,人在欲望上就越想壮大自己的实力,就越期望得到团伙的帮助,就越会表现出强烈的党团观念,就越容易与他人结成紧密的利益团伙。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最容易结帮成伙。在政治上感受到相同压迫的人们,最容易结成同盟军。

二、爱抚欲望

人对伙伴有需求的欲望,还对伙伴有爱抚的欲望。伙伴间的相互关爱,相互抚慰,才能使伙伴关系更加紧密。每个正常人天生就有被他人爱抚的欲望,同时天生就有爱抚他人的欲望。人的爱抚欲望分为被爱欲望和施爱欲望。当他人的温暖爱抚满足了人的被爱欲望时,人的情感器官会产生强烈的快乐感觉。当自己喜爱的人接受了自己畅快的爱抚时,人的情感器官也会产生强烈的快乐感觉。爱情,能够使人们的被爱欲望和施爱欲望得到最充分和最美满的双重满足,所以,爱情通常最能够使情感器官产生出最甜蜜最强烈的快乐感觉。人们在实现爱抚欲望的过程中,乞求是人们表现出的主要意志形态,人们通常总是用乞求的方式让自己的伙伴爱抚自己,又总是用乞求的方式让自己的伙伴接受自己的爱抚。“求爱”这个词是对人的爱抚行为特点非常精准的描述。

只有伙伴之间才能够满足人的爱抚欲望,人只有与喜爱的人进行施爱与被爱的情感交流时才能够产生快乐感觉,与不喜爱或仇恨的人进行施爱与被爱的情感交流就会使人产生痛苦感觉。施爱者的主观愿望通常是让被爱者产生快乐感觉,所以,施爱者的施爱行为只有得到被爱者的被爱效果回应才能够产生快乐感觉,被爱者表现出的快乐感觉越明显,施爱者的快乐感觉就会越强烈。如果被爱者毫无反应,施爱者就不会产生快乐感觉。如果被爱者表现出痛苦感觉,施爱者也同样会表现出痛苦感觉。

施爱的方式有多种。对于不同的伙伴,人们会产生不同的施爱方式。人们的爱抚欲望是天生的,但对不同类型的伙伴采用何种的施爱方式却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很大。母亲对子女的施爱、人们对性伙伴的施爱、人们对朋友的施爱和人们对工具的施爱等等,虽然都是产生于人的本能的,但如何实施爱抚行为,通常只有在社会文化的具体引导下,人们施爱行为才能够具体实施。对伙伴的施爱行为,常常能够体现出人的“无私的思想境界”。人们的“无私”行为,最能表现在对伙伴的真诚爱抚过程中。爱心,是人的最美好的欲望,只有广大的爱心才能够最有效地减少利益冲突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痛苦。

女性对他人施予爱抚的欲望往往要大于男性。这也许是由于为了养育后代,大自然特意让女性有更多的施爱的欲望,以使人类的后代在女性的施爱过程中得到周全的养育。小女孩天生就表现出的对布娃娃的爱怜和呵护的举止,是女性的施爱欲望天生大于男性的最典型例证。女性施爱的欲望在社会生活的具体表现程度上通常要大于男性,这一是因为女性的施爱欲望天生就大于男性;二是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女性的综合经济能力普遍弱于男性,并且主要承担了养育后代的社会重担,这促使女性的施爱行为中的很大一部分很自然地包含了换取生活资料的目的,从而使其施爱的欲望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不断地强化。人们常说“女人多情”,毫无疑问这是有根据的。

施爱欲望虽然应该让人们对各种类型的伙伴都能够施予爱抚。但是,各种社会观念文化的影响使人们产生出的各种形态的私心和刻薄,往往掩盖和阻止了人们美好的施爱欲望的表现和实施。如果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不再有政治利益上和经济利益上的你争我夺,人们的施爱欲望就会非常自然而广泛地流淌出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就会广泛沉浸在施爱与被爱的幸福海洋中。

回答者: leonmama - 二级 2010-3-14 17:04

情感和意志是生物本能加社会环境的训练产生的

所以是可以控制的,而错误地执著、不加控制和引导,才会形成人生诸多苦恼

看到杀戮时是你本身一种生物的本能

看没来得及反应已经从神经中枢传输到了大脑

而过后你情绪稳定后你就可以控制

就像常说的一句话

人不会一直活在悲伤中

这就是人自己的控制

我也不是心理学哲学神经学进化学什么的

尽点绵薄之力罢了

有啥说的不好的见谅

回答者: q398939710 - 二级 2010-3-14 17:05

在人的自我意识中都有对错的概念 当你做错事或者撒谎时会有愧疚的感觉但你做了好事受人表扬时你就会心情舒畅 你说的人类杀戮会感觉残忍 这只是一部分人或一多部分人的感受 有时候人不是那么容易就把自己心里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的 如果你所说的杀戮是在违背了自己心愿的情况下发生的那你就会有难受的感觉 因为你不想做这件事 或者说你觉得这么做不对 相反如果杀戮能给你带来某些直接或间接的利益那你就不会有难受的感觉 因为这件事可能会对你有好处或者这就是你想做的事 还有不管是听到也好还是看到也好 如果说你在心里认同那你就会很欣然的接受 不管是什么事 杀戮也好放生也好 如果你不认同你就会加以排斥

从原始人开始就有一定的感情基础 有感情必然有感受 只是进化到现代人这种感情或者感受更加完善而已

回答者: 383096 - 四级 2010-3-14 18:34

很简单\

以为现在是个情感文化的时代\

回答者: binzuiaiping - 一级 2010-3-14 22:06

你的提问让我感兴趣,又有点“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的感觉,式着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既然人类是从原始——野蛮——到文明逐步发展起来的,那么人类的情感是否也会是从萌发——低级(简单)——到高级(丰富或者说复杂)的这样一个过程呢?我们都知道最初的原始人类,是以家族为小群体的形式存在的,人类的情感应该也是从家族血亲当中首先萌发的,最原始的情感也许就是“母性”,我们现在称之为“母爱”的本能行为。很多在哺乳期失去孩子的雌性,会本能的接受其它失去母亲的幼崽或婴儿,人类的爱心和同情心应该发源于此。

人类情感的产生还源自对死亡的恐惧,和生命中本能的孤独感。也许原始的人类并不知道什么是孤独感,只是死亡造成了群体成员的缺失,因对死亡的恐惧而使人类逐渐有了孤独和悲伤的感受。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食肉动物的袭击,人们本能的聚集在一起结成了更大的群体以躲避死亡的威胁。以血亲、家族、种族组成了具有社会化性质的部落,社会的出现使人具有了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社会属性。群婚制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共同捕猎劳动,共同分享猎物果实,相互依赖,相互扶持,平等朴素的集体意识,造就了简单的情感。此时人类的情感世界里,恐惧的体验最多,是因为面对死亡、面对大自然有太多的未知,间或有些许获得食物的喜悦。因为是群婚,除了本能的欲望,人们是不会有“爱情”这一情感的体验的。因为财产共有,没有差异、没有竞争缺乏比较,对快乐的体验也不会很多。至于幸福的感受,那时的人类恐怕就更不知为何物了。

劳动的剩余价值促进了私有制的出现,使人类的情感世界迅速的丰富起来,首先体验到的是私欲(占有欲)的满足。私有制的产生,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环境,阶级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公平分配,部落内有了等级的划分,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迅速曾多,为人类创造了各种情感体验的必要条件。家庭的血缘、邻里关系、对配偶的渴望、等级地位的尊卑、部落间敌我的争斗,完成了人们对亲情、友情、爱情、自尊心和自卑感、仇恨和报复。。。等等情感体验。我想说的是: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的发展逐步完善了人类的意识形态,进而初步完成了人类的情感体验。即使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今天,人类的意识形态及情感体验仍然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且个体间受环境的影响存在着很大差异。比如当下,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领略交响乐、芭蕾舞、人体艺术、抽象派艺术等,所蕴含的艺术魅力的,对人性美,自然美的感悟和体验亦是如此。

也许是先有了爱情和占有欲,进而促进了对偶婚姻和私有制的出现,或许是对偶婚姻和私有制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爱情和占有欲的情感体验,无论是那一种情况都应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民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而不同的民族意识和文化又有着不同的民族情感,即使到了今天各国各民族表达情感的方式依然有所不同。

除了外部环境对人类情感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外,人类自身的生理和化学反应也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是人的智力对情感形成的影响,只有相应的智力方能形成相应的意识,相应意识才能做出相应的情感反映。比如狼群、猴群都有部分的社会化属性,但在狼群和猴群中长大的人类的孩子,因为没有人类的智力和意识,就完全不能表达人类的情感。即使是生活在当今人类社会环境下的少数个体,由于智力的缺损或完全丧失,同样不能完全或部分表达人类的情感。另外人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身体也会做出相应的化学反映。比如人在高度紧张或身体受到伤害感到痛苦时,肾上腺素分泌会急剧增加,两者的因果关系我不懂,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现象。再有哺乳期的妇女雌激素的水平相对较高,其爱心亦相对较浓。 人在悲伤、痛苦或者极度兴奋的情感体验时,泪腺会分泌泪水。据说在人类的情感体验中,“爱情”的体验过程中人体的化学反映最大,体内会分泌多种化学物质(什么名称说不上来),其中个别物质甚至会降低(一过性)人的智力。

回答者: 白痴谁不痴 - 四级 2010-3-15 18:18

太负责~

其实就两字-- 环境

人塑培养了这个环境

环境自然会塑造给人

回答者: 276725993 - 二级 2010-3-18 09:33

我明白了,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也简短地、有重点地说一说我的看法。你在最后的说法没错,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学科来分析。人为什么看到杀戮、暴力、血惺、凶狠的场面会觉得难受、愤恨,那是因为人被灌输了一种“储忆”(我慢慢地给你解释,如果你真的想深入地了解我的意思,请仔细地耐心地阅读并思考,包括标点符号),这种“储忆”是在我们生活、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被潜移默化地灌输的,例如,看电视**、阅读报刊杂志、听长辈们讲的历史与故事、自己经历的变故等。

这个“储忆”的构成可以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获得的信息,具体来说可以说是看到的颜色、形状、大小等,也可以是听到的声音的频率的高低、声音的音色、质地、方位等,也可以是用鼻子闻到的香、辣、臭、酸等,也可以是其他感觉的次感元(次感元这个词,是NLP里面的一个素语,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在这时详解了,请理解)。

上面的介绍是准备常识,接下来便是原理阐述,着重从心理学、神经链的角度来讲。参考书籍与知识点:心锚、神经语言学、《应用心理学》、潜意识。

在我们的“储忆”当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模式——那些曾经接触到的杀戮、暴力、血惺、凶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灾难,这些灾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负面的感觉,这些感觉便以“次感元”的形式储存起来,由感觉变成“知觉”,当我们下一次再接触到类似的场面、感受到类似的感觉时,以前那些因为这些类似的情形带来的“灾难情结”,便进入我们意识,进而左右我们判断——现在我看到的杀戮、暴力、血惺、凶狠是“残忍”。

如果你还没有完全明白,我再做一些形象的比拟和假设。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那是因为在它的意识当中根本就没有“虎”、“虎是凶残的——老虎会吃掉它”的“知觉”、“储忆”;同样地,你对一个完全不懂事的小婴儿说,“你再哭,我就把你给杀了,然后宰成肉酱做成饺子,拿去喂狗”,你猜,这个小婴儿他会不会觉得你残忍啊,肯定不会,因为在他的世界里,根本就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他没有“灾难知觉”的储忆。

说到这里了,我就再做一些外延探讨。刚才我说“可以从多个学科来分析”,是因为我们认知的世界,也许也不是绝对的真实的世界,只是不同角度和方式的认知。我们只生活在我们能够关注到的世界里,我们的注意力和内心的储忆框视着我们的世界。在成功学上面,有这样的一种理论,那就是,改变我们的注意力和内心储忆,就可以改变我们世界,包括我们的心态、情绪、信念等。

我的想法大概就是这样的,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对细节地方展开和解释,希望你能够找到满意的答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135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