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国家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把课程的培养目标细化为四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并分别作了比较细致的阐述。发挥新课程的功能,需要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认真落实这些目标。
关于“情感”与“态度”,《标准》里是这样具体阐述的: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活动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实事求是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作为一名在教学一线工作的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和同事的一些教学实践谈点体会和做法。
做法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华罗庚指出: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神秘难懂的原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
(一)联系实际,学数学
新课标指出:“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进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由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愿望,激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
案例:
我的同事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前,布置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个实际应用的百分数,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找到的百分数,并且说说是在哪里找到的。学生因为有准备,发言积极。
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了100%纯牛奶。
生:我在酒瓶的标签上找到了酒精度45%。
生:我在妈妈的上衣标签上找到了羊毛含量85%,涤纶含量15%。
……
师:听了这么多同学的回答,你想到了什么?
生: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生:在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要经常用到百分数?什么叫百分数?
生:酒精度45%是什么意思?
这时,其他同学脸上也露出困惑的表情,他们期待老师的解答。
师顺势引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在课前到现实生活中收集信息,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导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标准》中还明确提出:“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就涉及导如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建立数学模型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到了教学中,我们又常常忽视了它。很多时候,学生走进课堂,就像走进了一个早已预设好的外在于他的“书本世界”,而当这个“书本世界”与他过去的“经验世界”没有很好的联系和沟通时,他就无法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了。
由此,我们在小学数学中要注重实践活动。
比如在学习20以内加减法后,有这样一道题:我家住在( )楼,每天下楼走( )层楼梯。外婆家住( )楼,每天下楼走( )层楼梯。爷爷家住( )楼,每天下楼要走( )楼梯。有学生在老师讲解后对于如“住在5楼走4层楼梯”的答案感到疑惑不解,我就带着学生从教室所在楼层走到一楼,这样亲自走一趟,有的学生还得出了走几层楼梯只要把楼层数减1,瞧,学生多聪明!老师给学生的答案远没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到的知识那么令学生印象深刻。我从这个教学活动中得到启示,在后来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时,就称好重量为1克、1千克的物品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受1克、1千克的重量,在教学米和千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体会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在学校操场量好100米长的跑道,让学生走5个来回,在课堂练习中让学生选合适的单位填空,学生很轻松地就选到了合适的单位。
在上面的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经验世界”联系起来,学生在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联系实际,用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价值观
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我们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体会其价值,更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我校一年级教师在教学“分类”这一内容后,就根据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比较薄弱的实际和需要,安排学生先整理书本,在整理自己的书包的实践活动,课堂中学生兴趣高涨,气氛活跃。
除了在课堂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外,我们还可以延伸到课外,比如在学生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教师可灵活运用教材,设计一些尝新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比如:
你的房间长多少米?宽多少米?面积有多大?
如果要铺上地板砖,铺哪种规格的适合?要铺多少块?(30cm×30cm 40cm×40cm 50cm×50cm)
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某些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贴近学生个人生活的实际问题,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同时也会产生成就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这样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学生的数学能力、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三)联系实际,做数学
“做数学”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线老师,我们要让现实的 、有趣的、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部分,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生动、有意思起来。
由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并鼓励学生到现实生活中仔细观察、收集信息,鼓励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应用知识和经验,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思路,探索问题的多种解法。
做法二:让学生学会提问,培养学生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人们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可见,问是知之始。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让学生在质疑中反思,培养学生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如何让学生学会提问,问到要害处,我认为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基本方法,学会把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问出来。如学生可以这些方面提问:(1)在知识的来历上提问。(2)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提问。如对某个问题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还搞不清楚,就可据此问题。(3)在知识的“归纳或分类” 上提问。如果对知识不会归纳整理,分不清类型,可就此提问。(4)在知识的“去脉”上提问。如果学了某个知识后不了解它的作用,也可以提问。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除了重视让学生提问,还要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适当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独立思考出来的决不暗示,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做法三:重视课堂评价,它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的方法之一。
《标准》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也需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与表扬奖励,使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树立信心。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课堂评价。我认为,课堂评价应该做到:(一)评价须客观公正,且力求有激励性、有针对性。如果答对了,给予表扬鼓励;答错了,也可从态度、姿势、声音等方面予以肯定。(二)评价学生因人而异,不同“一把尺”。对学困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对优生,要求要严格,标准要搞,才有利于促进他的进取。(三)评价奖励也要有个“度”。如果滥用,就会丧失其应有的价值,会让学生“迷失自我”。
总之,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注意把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与关注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性引导到数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
并不是从达到当地才开始的,我们的三下乡活动其实早在出发的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了。7月9日,广东工业大学的“变形记”团队到达了廉江河唇东龙小学开展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乡义教活动。
从开始到最后,我一直在努力从未放弃。
作为一名大一小师弟,小白一名,我第一次参加这种三下乡活动,在活动一开始的时候就稍显被动,好在有团队成员鼎力相助。为高效完成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队长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召开一次线下会议,或讨论计划,或试讲新课,从备课到试课,从写教案到买材料,我们一步步一个脚印前进。
在课程准备的时候,我就感受到了大家的认真努力态度,大家可谓是煞费苦心,在课程的内容上精益求精。团队成员聚在一起讨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思想碰撞的火花不断绽放。每次试课的过程中,团队成员都会针对试课的情况互相提出问题,站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教学,站在乡村小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是否能够接受,探讨这些课程是否真的对孩子有益。
在试课过程中,指导老师康宇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课堂的情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比如老师就小学生课堂秩序的问题展开讲解,告诉我们如何维持课堂的秩序,如何吸引小学生们的注意力。老师提到的可能出现的课堂情况,在我们真正到小学讲课时都发生了,但我们早已有了应对之策。
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搭档和队员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教会我如何使用快速有效软件,如何安排课堂的时间,如何维持课堂秩序但是又不会使得课堂气氛沉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手足无措到淡定自若,我体会到教师这一职业的苦乐。当我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给小朋友讲课,心中难免有点小纠结,不知道同学们会不会不喜欢自己上课的方式,但当我真正踏上讲台传道授业时,所有的顾虑都消失了,只要稍加引导,小朋友们上课还是很配合的。
同学们开心的同时,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感到十分欣慰,他们热情的回应,让我们觉得之前的准备都是值得的。在这些学生之中不乏聪明的小朋友,时不时说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让人眼前一亮。小学生们互帮互助共同解决同一个问题,小孩童间诚挚的情感更是让人感受丝丝暖意,不禁让人想起自己那无忧无虑、快乐且有趣的童年。
班级里面总是有十分活跃的同学,他们总是能够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称赞,当然我们这次下乡的两个班里同样有这样的同学,他们知识储备比周围的同学高,总是十分积极,但是在我的课堂的第三天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个组回答总是只有一个人回答问题,我们先暂且叫他小明吧,而其他人不管问题会不会都让小明回答问题,一旦回答错误或者是我当时没有点名让他回答问题,小组的其他人都会责怪小明,或指指点点或小声低语,我发现这个情况和队长反映这个情况,结果是大家都这样的感觉,当天我们就集体讨论如何处理这种问题。第二天,我们先分享了一个类似于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例子给全班讲明白既然是小组合作就应该小组集体处理才对,不应该是只要一个人做事,其他围观,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在我们小学生的课堂上,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接下来的课堂我们发现小明和大家的关系变了,明白小组的意义后,小组成员也意思到处理的方式有问题,不应该把小明当做“工具人”,毕竟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应该被善意对待。
课堂上,同学有活力,老师有激情;我们课后的生活仍是多姿多彩。总感觉每次去菜市场买菜就好像一次寻宝探险的旅行,你永远也不知道待会买回来的是什么菜。或因买到一条市场上不常有的鱼而欢呼雀跃,或因买到计划中要买的菜而心满意足。买完菜回来常常有一种凯旋而归的感觉,好像刚打完一场胜仗,而接下来的事就要交给我们团队中的几位神厨了。如果要说三下乡有什么特别的回忆,那么厨神们的手艺绝对是其中一项。
农村儿童家庭教育调研,从表象到实质,我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们除了给当地的小朋友上课之外,我们还特别抽出一天时间去做关于当地教育农村儿童家庭教育的调研。我们不仅课堂上密切关注孩子们的听课状态,而且课后经常同孩子们谈心,所以我们对当地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而调研活动则是让我们有机会跟家长们、其他村民更进一步沟通交流儿童的家庭教育情况。
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地孩子的家庭教育的水平参差不一,许多家长都不是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习,当然也有家里的人从事技术类工具,这类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就比较重视。
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大部分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部分家长反映小孩受电子产品的影响比较大。从家长们的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作为家长对子女寄予的厚望,我们也诚心祝愿小朋友们不辜负家长的殷切期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之后报效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十天的三下乡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留下的记忆却刻骨铭心难以忘记。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十日师生情自难相忘;不需要刻意的模仿,优秀的思想与行为自然伴随着我们继续前行;不需要小朋友们记住我们的好,感恩之心必定代代相传,而小朋友们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也定会分享给更多的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接受知识、领会思想感情、掌握教学内容。
一 课堂教学语言的界定
课堂教学语言是指教师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固定的时间内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养成技能、熏陶情感、树立正确价值观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它是教师综合素养的最直接、最根本的体现。
二 有效有声语言的特性
良好的语言能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引导学生自发、自主、自觉、自由地走进教材,融入生活,往往会使课堂更加充满活力,充满个性,充满灵性。那么,怎样的语言才是有效的呢?
1语言要具有准确性
现代教学艺术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具体要求。首先要求教学语言准确。教学语言准确性的关键是它的科学性。它主要体现在:
(1)科学与规范。这是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有规范性,教师要努力掌握现代汉语标准语言。
(2)清楚与明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接受知识、领会思想感情、掌握教学内容。因此,教学言语的清楚明白是教学对言语的第一要求。
(3)简洁与精炼。简洁的言语令学生听课不生厌烦,简洁的言语可以令学生留下知识的痕迹。抓住要点,抓住关键,予以精炼的说明、解释,教学言语的简洁除了做到内容简洁外,语音形式也要简洁。语音形式的简洁指语音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不重复、少有口头语病、少有无意义的插入语。 2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教师用语言教学,不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还要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跟随教师语言叙述的思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教师一面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一面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寻求答案,获得真知。教学语言的启发性不仅仅在于课堂中多提问,它更注重教师语言内在的启发因素,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语言要具有艺术性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教学语言正是这种艺术的实现手段。艺术性的语言不仅能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还能通过生动、感人的形式,带给人美的感受。
(1)生动。语言生动才会具有活力和感动人的力量。有生命活力、呈现生命动感的事物是生动的,能引起人的积极思维活动的事物是生动的,能引起人的愉悦的情感活动的事物是生动的。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引导学生思维和情感的主要外因。这种语言活动越生动,就越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越能引发学生的深刻而良性的情感活动。可见,言语的生动是教学美感产生的重要因素。
(2)情感。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教学语言的艺术化同样离不开情感。课堂的信息传递要求教学达到认识和情感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是最重要的表露教师情感的途径,也是融汇情感的途径。要使课堂教学充满情感,首先必须使教学语言充满情感。
(3)个性化。凡是教学语言,都会打上教师特有的烙印,没有教师个性特点的教学语言,几乎不存在。有个性特点的教学语言有美和不美之别。一般来说,具有鲜明个性化特点的语言,都会显示出一定的审美价值,个性越鲜明,审美价值越高。教师语言都带有教师个人身份、经历性别、气质、年龄等特点,教师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熔铸在教学中,使教学语言具有教师的鲜明、真挚的情感性,使教学言语具有美感和魅力。
(4)语言要充满幽默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讲授内容,适时、恰当、和谐地融入幽默,能加强知识讲授的输出功能,激活学生的接受和反馈,释放学生的紧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效果大大增强。如一位老师讲“相对论”时,学生很难理解这种理论,于是他就用爱因斯坦当时回答他的学生的一段话加以解释:“当你和一位漂亮姑娘坐在一起两小时,这就是相对论。”幽默的拉丁文原意是:“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师生间常常需要这种“液体”来“润滑”,这可以避免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磨擦,有幽默的存在能保证师生关系的融洽。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教案 篇1一、教学目标
能按大小、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增强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颜色不一(红、黄、绿三色)、大小不一的树叶与幼儿人数相符,并散落在活动场地上;
2、红、黄、绿色的大树挂图一幅;
3、《去郊游》等欢快的旋律。
三、活动过程
(一)以“去郊游”为线索,让幼儿体验捡树叶的乐趣。
1、师:今天天气那么好,黄老师带你们去郊游好不好?
2、播放《去郊游》旋律,进入教室。
3、师:你们看,地上有好多漂亮的树叶,我们快把它捡起来。
4、幼儿自行把自己喜欢的叶子捡起来,并说说自己捡的是什么样的树叶。
(二)将树叶按大小分类。
1、让幼儿互相比较自己手中的树叶,区分大小。
2、师:XXX捡到的是大个子的叶宝宝,XXX的是小个子的树叶宝宝,我们把叶宝宝分一分,大个子的在一边、小个子的在一边,看谁分得对!
3、播放轻快的音乐,请幼儿将手中的树叶按大小进行分类,教师在旁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
4、小结:小朋友们真棒!一下子就把大的树叶和小的树叶分出来了,这边的是大的叶子、这边的是小的叶子。
5、教师引出“树叶宝宝找妈妈”的原因,激发幼儿帮助树叶宝宝找到“树妈妈”的兴趣。
师:谁在哭?原来是树叶宝宝在啼哭(假意倾听树叶宝宝的哭诉)原来昨晚的大风把树叶宝宝吹到了这里,它们把妈妈给弄丢了,怎么办?(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幼儿帮助树叶找妈妈)那我们一切帮树叶宝宝找妈妈吧。
(三)按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1、出示三棵“树妈妈”,引导幼儿说出它们各自的颜色。
2、师:树叶宝宝的妈妈们在这里,我们快点把树叶宝宝送回家吧。
3、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幼儿将手中的树叶按颜色进行分类,教师在旁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做出小结。
(四)对不同颜色的树叶宝宝进行数数。
(五)游戏《大风与树叶》后结束活动。
1、师:今天我们帮树叶宝宝找到了妈妈,“树妈妈”跟树叶宝宝都非常高兴,现在它们邀请我们一起做游戏呢。
2、进行游戏《大风与树叶》。
3、与树妈妈、树叶宝宝道别后播放《去郊游》旋律离开场地。
幼儿园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知道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是妈妈、阿姨、老师的节日。
2知道邮局是人们收寄信件、包裹、汇款、订报纸的地方,了解邮局工作人员的劳动。
3培养幼儿热爱、尊重劳动妇女,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请每位幼儿事先制作礼物一份(小红花、贺卡、图画等)
2事先与邮局、银行、菜场联系,明确参观要求。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
①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对了,今天不光是你们妈妈的节日,也是全世界所有劳动妇女的节日三八妇女节。
②小朋友,你们准备了什么礼物(小红花、贺卡、图画)
③你们送礼物时,准备说些什么
教给幼儿一些交往的语言:阿姨,今天是你的节日,这是我做的礼物,祝你节日快乐!祝阿姨节日快乐,万事如意!阿姨辛苦了!
2交代外出内容,提出要求:
①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邮局给阿姨们送礼物,到了邮局请你们先看看邮局分几个部分邮局里的阿姨是怎样工作的她们怎样使工作做的又快又好然后一边说祝愿的话一边将准备的礼物送给辛勤工作着的阿姨们。
②除了邮局我们还要去银行、菜场给正在工作着的阿姨们送礼物,看看谁最有礼貌、最守纪律。
3带领幼儿去邮局送礼物,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认识邮局。
①这是什么地方
②阿姨们在干什么(分别参观分信、盖章、卖邮票、卖杂志寄包裹、汇款等项目)
③阿姨们是怎样工作的
④集体给邮局的阿姨及其他工作人员送自己制作的礼物并引导
幼儿说一句祝福的话,鼓励幼儿大胆与人交往,态度大方自然。
4带领幼儿去银行及菜场,引导他们给工作着的劳动妇女送礼物,会说一两句祝福的话。
5组织幼儿回幼儿园。
幼儿园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地球的简单知识,萌发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
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爱护地球也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
3、初步认识地球,简单了解其外形特征和运转知识,激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2、物质准备:地球仪,录像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按时换,一日行程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
二、地球长什么样。
1、观察地球仪。
2、观看录像。
小结:地球是圆圆的,在不停地转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因为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它的转动。四季的交替,昼夜的出现就是转动的结果。
三、地球上住着谁。
1、看录像,提问:企鹅、北极熊、熊猫、鲸鱼生长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地球上除了动物还生长着什么
2、让小朋友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和其他所知国家的地理位图置,知道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3、地球这么大,我们怎样才能清楚的看到地球呢?人们根据地球的样子做了个模型。叫地球仪。(出示地球仪)请幼儿在地球仪上找出我们的祖国---中国。
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名字呢?
4、地球上都有什么呢?(人、动物、植物)
四、保护和爱护环境。
1、课件展示:美丽的风光。让幼儿了解地球地球上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幼儿热爱地球的情感。
2、"地球妈妈生病了"课件展示:污染环境的种种原因与现象,让幼儿了解人们乱倒垃圾,大量砍伐树木,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等破坏和污染了环境。
3、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五、地球妈妈生病了。
结合幼儿美术作品讲故事:有的人把地球妈妈的头发剪掉了;有的人把地球妈妈的衣服弄脏了,扯破了;地球妈妈的身体发烧了。
让幼儿理解树木的砍伐,水的污染,空气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是地球妈妈生病的主要原因。
六、争做地球的小医生。
自由讨论:怎样保护地球
人们为了保护地球,规定每年的4月22日为地球日,让全世界的人们一起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七、活动延伸。
把地球仪放在科学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观察、互相交流。
幼儿园教案 篇4活动目标:
①能够仔细观察,理解内容。
②积极参与课堂,大胆表述自我。
③发现内容与语言表述句式的规律,并能进行简单的句式创编。
活动重点: 理解内容,发现句式与之间的联系及规律。
活动难点: 根据学习的新句式,进行创编。
活动准备: 挂图。
活动过程:
一、课前游戏活动(捉泥鳅)
利用歌曲《捉泥鳅》进行手指游戏活动,课堂活跃气氛。
二、观察
①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完整的表述内容。
②教师讲解内容,着重讲述句式。
③幼儿跟读文章内容,理解句式。
三、句式创编
①教师出示新内容,帮助幼儿进行创编。
②幼儿自己进行创编。
幼儿园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汇:火辣辣、酸溜溜、甜蜜蜜。
2.借助作品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做原来的自己是最好的。
活动准备1.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知道酸、甜、辣的不同味道。
2.与故事相配的课件。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汇。
活动难点:能感受整个故事的趣味性。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出故事1.出示小灰鼠:小朋友,你们好,你们看,我浑身上下都是灰色的,所以大家都叫我小灰鼠。提问:它叫什么名字?(小灰鼠)2.我吃腻了原来的食物,想去尝尝外面不同味道。(小灰鼠想干什么?)(二)学习故事第一段变身记一:辣椒店 学习词:火辣辣1.小灰鼠走呀走,来到了哪里?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这个里面是什么味道呢?
2.你吃过辣椒了吗?吃了辣椒后你会怎么样?请幼儿演一演吃辣椒后的表情。
3.你猜猜看,小灰鼠会喜欢辣味吗?
(小结:小灰鼠刚想尝尝辣椒的味道,可是呀,还没等小灰鼠开口,一股浓浓的辣椒味直钻鼻孔,辣得小灰鼠张大嘴巴,眼泪鼻涕都往下掉,打出一个大喷嚏,连忙离开了辣椒店。)变身记二:醋厂 学习词:酸溜溜1.小灰鼠离开辣椒店,看见一座玻璃房,让我们猜猜这会是哪里?(幼儿自由猜测)2.你们都没有猜对,老师把玻璃房里的东西放在教室的四周,请你们先去闻一闻,再尝一尝,用好听的话告诉大家你闻到了什么?它尝起来怎么样?
3.原来在醋厂,吃什么都酸溜溜的,快把牙齿酸没了。(学习词:酸溜溜)4.平时你吃过什么酸溜溜的东西了?
变身记三:糖库 学习词:甜蜜蜜1.小灰鼠吃了火辣辣的辣椒,尝了酸溜溜的酸醋,都没有自己喜欢的,小灰鼠究竟喜欢什么味道呢?你们猜猜看。
2.正在小灰鼠纳闷的时候,刮起了一阵大风,把小灰鼠刮进了糖厂里,小灰鼠开心极了,他一口接一口地吃着。(学习词:甜蜜蜜)3.它现在的心情又怎么样呢?(哦,小灰鼠吃了甜蜜蜜的糖后,心里觉得美滋滋的。)4.小灰鼠开心极了,他一口接一口地吃着,不一会儿,就吃成了甜鼠。
(三)学习故事第二段1.变成甜鼠后的小灰鼠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二段:变成甜鼠后的小灰鼠到街上去,蚂蚁看见了,嚷着要吃他的甜脚,甜鼠慌忙找来鞋子穿上。蜜蜂闻到了甜味,嗡嗡地飞来,要吃他的甜手甜脚,甜鼠慌忙戴上帽子、手套。
提问:变成甜鼠后的小灰鼠上街,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有人总在你身上摸来摸去,这里弄弄,那里弄弄,你会有什么感觉?
3.小灰鼠着急地说:好难受呀,好难受呀,快来帮帮我吧。小朋友们,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吗?幼儿自由猜测。
4.让我们一起听听故事中谁帮助了小灰鼠。河边的小青蛙看了呱呱笑:“这样多难受呀,快到小河里洗洗吧!”小甜鼠听了小青蛙的话,“扑通”一声跳进河里洗了个澡,他又成了原来的`小灰鼠。
(四)完整倾听故事老师把小灰鼠变甜鼠的过程编成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小灰鼠变身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活动延伸:
小灰鼠已经在小河里洗了个澡,从此小河变成了甜河,森林里的小动物知道了以后,可高兴啦,都来喝河里的甜水
幼儿园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通过“我为妈妈做窗帘”体验关心、亲近妈妈的美好情感。
2、在活动中感知长短、粗细、色彩;获得初浅的感悟:纸条长做的圈圈就大,纸条短则相反。
3、在生生互动中积累粘贴的经验。
设计思路: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根据规程,最近我班展开了孩子十分喜欢的”娃娃家” 为主题的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使他们在得到爱的同时,学会也要输出爱。
本次活动:“我为妈妈做窗帘”就是在这样的主题背景下产生的。
整个预设活动我形成这样的思路:
首先将爱的情感和成功的体验贯穿于活动始终。通过为妈妈做窗帘的情节,让他们把平时老师、妈妈对他们的关爱的行为进行迁移。爱的奉献得到了妈妈愉快的回报,从而获得这样的情感感受:关心妈妈妈妈快乐我也快乐!
在整个预设过程中淡化单纯追求知识技能的学习价值取向,强化为后继学习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的学习价值取向。重视知识的广度降低深度。如初步感受色彩、粗细、长短,进行数数等等。数学知识属于皮亚杰所说的逻辑数理知识,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关系所以我让他们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思考,初步发现构建数学关系:纸条长做的圈圈大、短的则相反。
内容选择:
根据指南: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轴心,注重从幼儿的自主活动中挖掘教材。窗帘是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每天孩子们午睡强烈的阳光照射到活动室,午睡要拉上窗帘已成为孩子们的习惯。娃娃家更是孩子们喜欢去的地方,故确定了“我为妈妈做窗帘”的活动内容。替换了学习活动上的内容:小围兜。
组织形式:
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在关注每个
幼儿的操作特点的基础上,提供了有层次性的操作材料。对能力强的幼儿引导他们有规律连接,所以提供了有规律串联的范例,但并没有要求孩子们去达到这样的要求,只是让他们感受;建构初步的数学关系:纸条长的做的纸圈大,短的则相反。对无从着手的幼儿引导他们运用简单剥开双面胶的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使每个幼儿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发展,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室一角创设好“娃娃家”的环境。特别是娃娃家里很夸张的阳光
2、材料准备:粗细、长短、颜色有差异的纸条、不同的粘合剂废纸箱一个。
3、已有初步粘贴圈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激发情感:
以玩娃娃家游戏,妈妈今天不舒服导入,让孩子说说我们怎么来关心妈妈?
提出要求:比一比谁是最关心妈妈的好娃娃!
从娃娃家的环境(强烈的阳光照进娃娃家)引导出为妈妈做窗帘的情节。
: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娃娃:想到好吃的要分享;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的事情帮着做;懂得在幼儿园高高兴兴不让妈妈担心!
你们关心妈妈,妈妈好开心!你们
心里怎么样? 让他们获得“关心妈妈妈妈高兴我也高兴”的情感体验。
二、用妈妈对娃娃做窗帘的三个要求为线索展开活动:看一看,变一变,想一想。
(一)观察比较:感受色彩和初步的数学知识。(看一看)
1、比较观察纸条有什么不一样:长短、粗细、颜色。
2、点数纸条。
(二)实践操作:
把纸条变成纸圈。(变一变)
让两个孩子操作,在生生互动中提醒孩子们以前粘贴中存在的问题。
糨糊涂在纸的一端,双面胶剥开即可。
围圈——用抱娃娃的方法。
粘贴的牢固——小手握握紧。
(三)分析思考:
简单的逻辑关系:纸条长做的圈圈大、短的则相反。(想一想)
为什么纸条做的纸圈有大有小?
三、集体操作活动。
交代任务:把纸圈连接起来,做成长长的窗帘,然后挂到娃娃家。
老师关注:孩子的思维特点和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启发孩子在操作中初步感悟:纸条长做的圈圈大、短的则相反。
四、展示作品,体验成功!
老师用妈妈高兴的心情再一次激起幼儿
的激情:关心妈妈妈妈开心我也开心!关心妈妈妈妈快乐我也快乐!并为自己成功的体验感到愉悦
五、活动延伸
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你们还可以做妈妈喜欢的东西!
幼儿园教案 篇7一、活动名称
题目格式应为:x班xxxx活动设计:xxxxxxxxx(注明年龄段、活动设计的领域和名称)
活动名称要简洁明了,如果是综合活动、主题活动或半日活动,也要注明。
二、设计意图
扼要阐述活动设计主题内容选材、生成的背景,对整个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等。
三、活动目标
目标的制定要符合纲要的精神,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从幼儿发展的角度书写目标,可用“能”“会”“掌握”“学会”“明白”“懂得”等词语;目标不宜笼统,要具体明确,出现具体的经验,可操作,可衡量;目标数量不宜过多,重点呈现新的经验和需要重复的重要经验。以2-3条为宜;目标应直接、明确呈现经验,不需要先呈现途径和方式,(如“通过……”或“在……过程中”,)还要避免直接叙事,不直接呈现经验,(如,“让幼儿做一个小小航海家”);目标的书写按照活动经验获得的相对先后顺序排列。
四、活动准备
包括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物质准备包括围绕教学内容为幼儿提供支持其学习的活动环境、活动材料等,必要的教玩具名称,有场地布置的教学活动,需画出场地布置示意图。如需要幼儿用书,放在活动准备的最后一条。材料也不宜过多过杂,要从目标和环节的实际需要出发。
心理准备根本活动需要制定,如需要心理准备就写上。
五、活动过程
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使课程的基本理念得到充分的贯彻和落实;教学过程要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充分体现师幼互动。
活动环节中应说明教师干什么,引导幼儿干什么,每一个环节一定要有幼儿,教师的言行以调动幼儿学习为目的。
准备的材料应该环节中用上,活动中使用的材料应在准备中有交代;任何自编自创的游戏、操节、纸工等,必须说明玩法,有故事的需要附故事原文。
六、活动延伸 (不需要延伸的,可以不写这个环节)
根据具体活动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活动延伸;活动可向区域活动、生活活动及家庭中延伸;活动延伸可以包括重复强调和后续拓展两种类型;说明向哪里延伸、做什么和怎么做,可巩固什么经验或让幼儿得到什么新经验。
七、活动反思: 分析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有效对策。
其他注意事项:
活动设计中数字序号的运用级别顺序为“一”“二”“三”——“一”“二”“三”——“1”“2”“3”——“⑴”“⑵”“⑶”——“①”“②”“③”,一般使用“一”“二”“三”——“1”“2”“3”——“①”“②”“③”三级顺序即可;阿拉伯数字后面的标点用黑圆点,汉字数字后面用顿号,“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号,带括号的序号和带圆圈的序号,后面不再加顿号、逗号之类;不建议用自动编号。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格式:吹泡泡
活动目标:
1、通过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愉快地感知、理解诗歌的有趣内容,并能初步跟念诗歌。
2、能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动脑筋,学习仿编诗歌,初步感知事物间的对应关系。
3、重点感知字词:吹泡泡、泡泡、鸡蛋、苹果、星星、乌云。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对应的一套:母鸡和鸡蛋、苹果和果树、月亮和星星、乌云和雨点。
2、小蝌蚪、花朵、白云、贝壳、树叶、汽车等若干和他桃子一张,反面写上“泡泡”,与幼儿人数相等。
3、字卡:吹泡泡、泡泡、鸡蛋、苹果、星星、乌云。
活动过程:
一、吹泡泡
1、听着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吹泡泡,玩泡泡,体验快乐情绪。
2、教师:我们吹的泡泡是怎么样的(幼儿:圆圆的,有大,有小)
3、(请幼儿自由坐在垫子上)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泡泡,和刚才吹的泡泡不一样,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泡泡
二、出示,学习诗歌
1、出示鸡蛋
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泡泡(出示字卡“鸡蛋”)
(2)鸡蛋会是谁吹的泡泡为什么请你们听一听(教师示范念)。
幼儿回答后集体学念。
2、出示苹果
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泡泡(出示字卡“苹果”)
(2)苹果又是谁吹的泡泡
(3)为什么说苹果是果树吹的泡泡(教师示范念)
幼儿集体学念。
3、同时出示星星和乌云
教师提问:看一看,它们又是谁吹的泡泡(出示字卡“星星”和“乌云”)为什么
引导幼儿围绕两个问题同时回答,幼儿学念诗歌最后两句。
4、完整学念诗歌。
(1)教师:老师这里还有许多泡泡,如果你们知道是谁吹的就一起告诉我好吗(教师再次出示“苹果”、“鸡蛋”、“星星”、“雨点”的)
(2)教师:哇!这么多可爱的泡泡连起来就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题目叫《吹泡泡》(出示字卡“吹泡泡”,并请幼儿学念题目)。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歌吧!
幼儿园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的城市有很多人为我们大家服务。
2通过故事和谈话,体会她人对你的帮助,并运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别人对你的爱。
3初步培养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4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通过制作感恩卡等活动表达父母、老师给予他们的爱。
难点:让幼儿学会感恩,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活动准备:
1音乐:感恩的心;多媒体课件。
2彩色卡纸、黑笔、固体膏等。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1教师出示小蚂蚁,引出故事《口渴的蚂蚁》。
问题:①小蚂蚁口渴了,谁帮助了它?
③小女孩遇到了什么困难?
④小蚂蚁又是怎么帮助她的?
2师小结:小蚂蚁心中有一颗感恩的心,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别人。我们也要像小蚂蚁一样,去帮助别人。
二、迁移经验,说说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帮助的情景。
1说一说自己在家里、幼儿园里都得到了谁的帮助?
2教师出示清洁工。
问题:①她们是谁?在干什么?
②如果没有她们,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
3出示交通警察。
问题:①他们是谁?在干什么?
②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城市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4师小结:清洁工阿姨,叔叔为了保持我们城市的清洁,非常辛苦。交通警察叔叔为了我们这个城市的安全畅通也非常辛苦,我们大家都要感谢他们,那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该送给他们什么礼物来表示我们对他们的感谢呢?
三、示范、讲解做贺卡的方法
1师:有的小朋友说啊,可以做贺卡送给他们,那我们今天就来做贺卡,好不好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老师已经做好了几张贺卡,你们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2教师操作,把几张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个更好看的像灯笼一样的贺卡了!
3师:恩,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待会你们做的时候可以和老师做一样的,也可以做不样的,我要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比较能干,可以做出不一样的?
4幼儿制作贺卡,教师巡视。
5展示作品,你想送给谁?说一句感恩的话。
四、播放音乐《感恩的心》,一起做动作,结束本次活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