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有什么特点

儿童文学有什么特点,第1张

儿童文学有什么特点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它的特点如下:

一、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要尽可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反映儿童的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儿童本位的立场使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与儿童文学之间,有着各个层面的共同性。

二、儿童文学是关于语言的艺术。文学本质上是关于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儿童文学,因为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对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儿童文学的语言必须把简明、规范和鲜明、生动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这样才能吸引儿童,让他们感悟到语言的艺术魅力。

三、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各国的儿童文学当然也具有意识形态性,但同时也反映一些共同的国际主题,如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热爱和平、国际理解、种族和解,儿童文学比其他种类的文学更适宜表现,也更能表现这些主题。《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儿童文学在人文性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陶冶性情、增进美感,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上几点就是儿童文学的特点。

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作用是指它的社会作用,也称“儿童文学的社会功能”。它是依靠儿童对作品的阅读、欣赏、接受,在心理上得到愉悦的满足,精神上受到美的熏陶,对其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转化为物质力量的一种作用。通常也称为儿童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它可以归结为: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娱乐作用。

  一、儿童文学的认识意义和作用

  儿童文学的认识作用是指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帮助儿童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丰富生活经验、增长知识、启迪心智时所发挥的作用。比如,儿童通过阅读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就可以了解普法战争时期法国被迫割让亚尔萨斯和洛林两省而丧权辱国的历史;通过阅读比安基的科学童话《尾巴》,就会获得关于动物尾巴功能的知识等等。由此可见,儿童文学的认识作用是多方面的。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也可以“多识于鸟虫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儿童文学也是如此。

  但儿童文学的认识作用必须以作家反映生活的真实性为前提,以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生动性为条件。因为儿童文学形象本身既保存了生活本身的生动性、丰富性的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的某些本质,并顺应儿童的心理需要。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揭露的是19世纪中叶丹麦社会贫富悬殊的黑暗现实,但作品中是以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四次美丽的幻想和悲惨生活、悲剧命运的强烈对比来反映的,易于儿童读者接受。因此,对于儿童来讲,儿童文学的认识价值是独到的,不仅会使儿童拓展认识领域、提高认识能力,还能给他们留下生动而难忘的记忆。

  二、儿童文学的教育意义和作用

  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在于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使儿童在阅读、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和教育,以及情感、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的感染和影响。

  凡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具有强大的教育感染力量。别林斯基说过:“文学有巨大的意义,它是社会的家庭教师。”(《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潜水艇的创制者西蒙·莱克在自传中所写的第一句话是:“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许多卓有成就的杰出人物在谈及童年往事的时候,都非常感谢文学给他们人生道路的启迪。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那个一心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坚强不息的革命战士保尔·柯察金这个艺术形象,就曾鼓舞和教育了我国整整几代人,从普通的农垦战士到杰出的吴运择、张海迪等,而且它还必将影响和教育后来人。这是儿童文学的目的。

  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是以认识作用为基础的。当读者从儿童文学作品中获得某种认识之后,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情感、情绪的变化,即由认识而动情,再由动情而移性,在不知不觉中,性格情操得到陶冶,思想感情得到净化,道德行为得到规范。因为,儿童文学作家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时候,绝不是纯客观的反映,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必然包含着他对生活的评价、对真理的追求,包含着他的爱和憎。作家不仅为儿童描绘一幅幅真实的生活画面,而且让儿童懂得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区别。

  儿童文学教育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作品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程度,它寄寓于美感作用之中,并通过美感作用来实现。只有这样,儿童文学才能有力地促进儿童快速健康地成长。

  三、儿童文学的美感意义和作用

  亦称“审美作用”或“审美享受”。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一样,既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生活的审美反映。它集中表现了生活美、自然美,并创造了艺术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以此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凡文学都应该是美的,没有美就没有文学。它作为人类审美的最高形式之一,尤其应遵循美的规律进行创作。儿童文学也是这样。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成东西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儿童文学作家在进步世界观的指导下,将生活中较粗糙、分散、处于自然形态的美的事物,形象地概括提炼为更强烈、更丰满和更理想的艺术美,以影响儿童的思想感情,陶冶和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情趣,发展其欣赏能力,敏锐地加深他们对现实中美的感受和领悟。像王尔德笔下的《快乐王子》,尽管主人公的结局是悲惨的,但他在读者的心里所激起的感情却愈来愈纯洁,愈来愈高尚,使读者从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同样,生活中的丑在作家笔下亦能变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像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就可以使读者在讥笑、否定丑恶的同时,更加神往生活中崇高的美的力量。

  儿童文学的美感作用绝非抽象、空洞的东西。它与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同时产生,而又直接影响到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的发挥。高尔基指出:“儿童固有的天性是追求光辉的不平凡的事物。”这种天性和追求,正是“决定用正确思想、英雄人物进行教育的基础”(《把文学给予儿童》)。杰出的儿童文学家都竭力利用这个基础,以适合儿童的优美形式和高度的艺术技巧,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断地给一代代人以美的享受。

  四、儿童文学的娱乐意义和作用

  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是指通过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儿童得到愉悦和消遣,以及通过娱乐包藏较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寓教于乐。

  快乐是人们共同的需要,游戏则是儿童的天性。别林斯基曾呼唤儿童文学应给孩子以欢娱,“给他们快乐,而不是沉闷,给他们故事,而不是说教”。儿童文学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娱乐性而且读者的年龄愈小,相对应的作品的娱乐性愈强。例如,以儿歌、小诗、图画故事、生活小故事、连环画、短小的童话等为主的幼儿文学的娱乐性就比以儿童故事、童话、寓言、儿童诗、儿童科学文艺、儿童影视剧等为主的童年文学的娱乐性强。像儿歌类中的绕口令、问答调、游戏歌、谜语歌等充盈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常伴以儿童的群体游戏,充满了娱乐性。

  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是和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有机结合并统一于作品之中的,并非独立存在。例如,世界儿童文学中娱乐主义的鼻祖卡罗尔(英国)的童话名著《艾丽丝漫游奇境记》,隐藏在表面的荒诞不经的滑稽热闹下面的是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广泛的社会透视。又如当代世界娱乐主义童话大师瑞典的阿·林格伦的童话与小说,人们从中既可以看到作品中所描绘出的儿童的种种淘气行径与恶作剧的游戏活动,同时也可以看到作品中所表述出的作家对儿童人格的某种深刻独到的理解和对旧的教育观念的不满等等,而且林格伦这些作品的内涵及其深远的社会意义也决非“娱乐”便可以全部囊括的了。由此可见,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绝非逗乐凑趣,而是作家所开掘的内涵丰富的儿童生活的情趣和意蕴的物化形式,是作家通过艺术创造给儿童以欢乐,并使他们在欢乐中感悟人生的一种作用。

儿童文学 (literature for children),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特别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儿童文学又分为婴儿文学、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和儿童科学文艺等。偏于文学,适合9至99岁阅读,老少均可品味。

①儿童性:儿童文学生产者是成人,消费者是儿童。 真正的儿童读物应以儿童为考虑中心,它的目的是在帮助儿童的发展。真正的儿童读物应以儿童为考虑中心,它的目的是在帮助儿童的发展。

②教育性:凡事好的文学作品,大半都没有教育目的,但却有教育影响。所谓教育性,应是广义的、无形的教育。所谓教育性,应是广义的、无形的教育。 「寓教於育」是不二法门,而效果是潜移默化的。

③游戏性:游戏对儿童而言,就是工作、学习,也是生命的表现。游戏是儿童或取经验、学习与实际操作的手段。游戏是儿童或取经验、学习与实际操作的手段。

④文学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不同,在于作者写作态度与表达方式。 文学的价值在於它的无用,正因为它的无用,所以能具现一切有用。文学的感人,在於潜移默化。

2、概念

儿童文学是指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审美要求和阅读欣赏水平,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文学作品。包含了4层意思:

①儿童文学必须切合儿童年龄特点,使他们看得懂,喜欢看。

②儿童文学必须要有儿童情感和趣味。

③儿童文学必须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④儿童文学必须遵循文学创作的规律。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这和“有关儿童的文学”有所不同,尽管两者很多时都一样。儿童文学在世上已有很长久的历史,尽管最初的儿童文学并非休闲读物。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特别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不但要求作品的主题明确突出,形象具体鲜明,结构单纯,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趣,想象丰富,还要使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尽可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按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儿童文学又分为婴儿文学、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和儿童科学文艺等。

儿童文学是个比较年轻的文学门类,17世纪末、18世纪初是其萌发期,此前主要是口头创作和成人文学中为孩子所喜爱并能部分接受的作品,如《五卷书》、《一千零一夜》等。18世纪中叶,儿童文学有了进一步发展,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让·雅克·卢梭的儿童传记性小说《爱弥尔》。19世纪丹麦安徒生等童话问世,标志着世界儿童文学进入第一个繁荣期。20世纪英、苏、美、法、意、瑞典等国家大量优秀作品的涌现,则标志着世界儿童文学进入第二个繁荣期。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儿童及儿童教育问题长期不受重视,故儿童文学出现较迟。有史可考的专为孩子们创作的儿童诗、儿童小说、儿童戏剧等直到晚清才开始陆续问世。儿童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则始于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叶圣陶创作 、发表于20年代初的童话《稻草人》和稍晚几年问世的冰心的书信体儿童散文《寄小读者》。30年代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张天翼,他的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是中国儿童文学的杰作。40年代创作成就突出的有陈伯吹、贺宜、严文井、金近等,他们的创作活动多始于20、30年代 ,代表作分别为《阿丽思**》(陈伯吹)、《野小鬼》(贺宜)、《四季的风》(严文井)、《红鬼脸壳》(金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儿童文学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1949~1966年为第一个黄金时代,新老作家佳作迭出,如张天翼的小说《罗文应的故事》和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冰心的小说《小橘灯》,杲向真的小说《小胖和小松》,徐光耀的小说《小兵张嘎》,严文井的童话《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 ,贺宜的童话《小公鸡历险记》 ,陈伯吹的童话《一只想飞的猫》,金近的童话《狐狸打猎人的故事》,洪汛涛的童话《神笔马良》,孙幼军的童话《小布头奇遇记》,葛翠琳的童话《野葡萄》,阮章竞的童话《金色的海螺》,柯岩的儿童诗《小兵的故事》等。文化大革命10年中,儿童文学园地备受摧残,呈现一片凋零景象。1976年10月之后,中国儿童文学进入又一个黄金时代,称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至1992年的16年中,创作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7年,各个年龄阶段读者的各种体裁儿童文学佳作大量涌现,比较突出的有郑渊洁、孙幼军、周锐等的童话,曹文轩、张之路、沈石溪等的儿童小说,金波、圣野等的儿童诗,郭风、吴然等的儿童散文,郑文光、叶永烈等的儿童科学文艺作品等。

供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包括童话、寓言、诗歌、戏剧、小说、科学幻想故事、历史故事等多种形式。内容和形式均适合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的特点。要求接近儿童心理,充满智慧和幻想,富于思想性、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有益于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儿童文学常以少年儿童为描写对象,但也可以写成人。

儿童文学的写作有五方面的要求“1、教育性。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即它对教育性特别强调。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古人曾用素丝来作譬喻,说它:“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由于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其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儿童文学特别注意教育性。2、形象性。抽象的说教是儿童不容易也不乐意接受的。对儿童进行教育要借助各种各样的生动形象;儿童年龄越小,越依赖于形象化的手段。儿童小说要求和戏剧一样富于动作性,更多的以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儿童诗需要更多的“比”、“兴”,以加强形象性。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有声有色,娓娓动听。儿童文学应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来。3、趣味性。儿童知识、生活经验不丰富,理解力薄弱,对那些复杂的整理不易理解,对成人的生活经验和某些思想感情也难以体会。他们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内容就不喜欢看,甚至不看。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在轻松愉快地说笑中,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或做一些有益的启示。4、故事性。儿童文学的故事情节,要求结构单纯,情节紧凑、生动。强调故事性,并不是单纯追求情节离奇,不从生活出发,不写人,只写事。儿童文学主要是写人,刻画人物的性格、心理、思想。它的主人公不一定都是人,也可以使其他动物、植物,甚至无生物。这些在作品中都是人格化了的。不论写人还是写其他东西,他们的思想、性格都要着重借助故事情节表现出来,不宜多用静止的冗长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5、知识性。儿童文学作品中应巧妙地穿插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以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满足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儿童文学应为儿童所喜爱,对儿童有益。既要做到是和儿童的情趣易为儿童所接受,又要有助于儿童的成长。

儿童文学的情节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组成。

儿童文学有其特有情节上的浅显生动、语言上的幽默轻松、思想上的自由灵动等特点。儿童文学情节描写活泼有趣且故事性强,篇章结构层次清晰、完整而引人入胜。儿童文学情节包括儿童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

儿童文学的特点:

1、儿童性:

儿童文学生产者是成人,消费者是儿童。真正的儿童读物应以儿童为考虑中心,它的目的是在帮助儿童的发展。

2、教育性:

凡是好的文学作品,大半都没有教育目的,但却有教育影响。所谓教育性,应是广义的、无形的教育。

3、游戏性:

游戏对儿童而言,就是工作、学习,也是生命的表现。游戏是儿童获取经验、学习与实际操作的手段。

本文首发于“新京报小童书”。新京报小童书(xjbkids)是书评周刊的童书分舵,已联合众多出版品牌,为读者精选童书,解答教育困惑。

儿童文学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与德国,到19世纪中叶发展为一门独特文类,此后它被融入许多复杂且多元的叙事、情绪与道德冲突,还有挣扎奋斗的主角,在此情况下,学习过程与过渡 情感 也被表达得非常详尽。在《 情感 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这本书中,作者以焦虑、信任、虔诚、同情心等情绪为线索,梳理了百年来童书与家教书对读者的情绪认知所起的作用。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而多面,此前我们曾推送过《百年经典儿童文学对我们的 情感 养成究竟做了什么?》这篇书评,从儿童文学叙事的角度解析情绪这个词的内涵之于儿童在百年间发生的变化。今天书评君带你看的这篇文章,也是《 情感 学习》的书评,它从“儿童观的建立”出发,分析了儿童与家长的“ 情感 焦虑”从何而来。

《 情感 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德]乌特·弗雷弗特著,黄怀庆译,光启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7月版

撰文 | 薛羽

01

当童年的概念发生改变,儿童要学习的情绪与学习方式也在发生改变

不久前,一则“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的报道被推上热搜,“为家长提供各类家庭教育的讲座和课程,帮助父母掌握科学的 育儿 方法”的说法,更引发公众对儿童教育之于家庭焦虑的议论纷纷。不过纵观 历史 ,家庭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甚至现代意义上的家庭某种程度上本就是以儿童为中心建立起来的。

《儿童的世纪:: 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法]菲力浦·阿利埃斯 著, 沈坚 / 朱晓罕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版。

法国史学家菲利浦•阿利埃斯在富于开创性又备受争议的名著《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里写道,在中世纪,小孩几乎一断奶就被当作“小大人”看待,他们混入成人中间,穿着与大人相仿的衣服,与其一起劳动、社交、玩耍。这仿佛是周作人所批评的“以前的人对于儿童多不能正当理解”,“将他当作小形的成人,期望他少年老成”,但其实不应仅站在今天的立场,抽象看待这一问题,因为那时还没有今天的儿童观与“儿童”。

所谓“小大人”,恰恰出自其 历史 环境,嵌于具体的生产关系和 社会 结构之中。阿利埃斯指出,学徒制带来不同年龄人群的混处,是中世纪中期至18世纪这一时期 社会 的主要特征。大多数儿童由此“顺其自然”地长大成人。那时也不存在现代意义的家庭,极端来说,古老家庭的使命是“保护家产”,“不存在 情感 的功能”,但同时因其特定的房屋结构、社交流动而具有相当的公共性。到了近现代,主要是与中产阶级的兴起互为表里,这些逐渐发生了改变:学校教育取代学徒制,现代家庭观念形成,公私空间区隔……私人生活或现代个体的 历史 由此诞生。

随着现代世界的来临,作为民族国家对于 社会 整体性制度安排的重要组成,“童年的概念经历了戏剧性转变”,这些转变是“透过政府立法、教育、私人倡导、科学知识与大众媒体而产生的”,并导致“要学习的情绪与其学习方式也有所改变”。

正如德国马普人类发展研究所 情感 研究中心集体编写的《 情感 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所指出,情绪往往被视为“自然的”某种非常基本、人性本质的东西,实则是“ 历史 发明的具体结果及 社会 产物”。而与 社会 建构、形塑个人情绪、 情感 及感觉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又莫过于文学。经由“ 情感 史”和“阅读史”的视角,《 情感 学习》研究了百余种经典儿童文学及教养手册,聚焦信任、虔诚、同情等十二种 情感 ,考察 社会 、家庭围绕之下儿童阅读文学、感受情绪的历程,以重建儿童的情绪 社会 化。

02

现代的我们因为执着于追求成熟而未能成熟

如书中所示,阅读即行动,提供儿童想象未知体验的空间,走进“幻想国”的世界——思念家乡的阿尔卑斯山少女、同情土著的鲁滨孙、恐惧恶龙的霍比特人、在奥兹国勇敢冒险的桃乐丝——借由认同角色来观察并参与其中,不论他们所模仿的情绪和作者赋予主角的情绪是一样的,或者他们的模仿是建立在文化误读之上。

童书“传授及分享的是情境知识与实践知识,它们未必会告诉孩子该感受什么,但会以某些细节来说明这种或那种情绪是如何发生的、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以及该情绪实际体验起来的感觉”。也就是说,不仅通过文学/叙事的“内容”——人物、情节、环境,而且通过其“形式”——语言、节奏、结构,启动了模仿、共感的认同机制,发展出儿童在书里书外学习和处理未知情绪、跨越差异进行交流的“翻译能力”,也或许,默默敞露出文本/世界的缝隙……

有意思的是,该书第一章讨论“盖斯凯尔夫人的焦虑”,其实更多指向了家庭、父母的情绪。现代家庭“变成了夫妻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 情感 交流的必要场所”,密切观察儿童与其发展的新习惯创造出许多让为人父母者焦虑的机会。而应运而生的各类教养手册,除了告诉家长有关于儿童情绪的知识以外,也会造成家长出现某些情绪——主要是焦虑感和责任感。这些都与此后各章所考察的儿童对于各种 情感 的“焦虑”——感受与学习纠结在一起,成为现代的家庭、个人挥之不去的内在张力。

制造焦虑的固然有围绕儿童建立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现代“制度”,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现代“知识”,根本上则源于“儿童”这一“风景”的发现,以及儿童与成人的二分。

就像福柯尖锐指出的:“现代教育学以保护孩子不参与大人的矛盾纠葛这一无可非议的愿望为目的发展至今。这使得人类的儿童时代和成人时代的距离越来越大。幼年时代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应该是最重要的纠葛,但是,按照上述做法为了使儿童躲避各种各样的纠葛,反而使他们有了遭受这种纠葛的危险。”

他所说的“距离”,也就是把儿童和成人分割开来而不可避免地出现的 (事实和隐喻意义上的) “青春期”。所谓“青春期”的烦恼,正紧密联系着父母、孩子的成长“焦虑”。传统时代,儿童与成人混在一起,直接通过与成人的接触来学会生活。进入现代,儿童经过学校、家庭等与成人、 社会 相对独立的制度/空间之后,抽象的“理想”或“理念”一旦无法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尤其无法通过 情感 的学习和处理达成“自我”,则会出现种种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谓青春的烦恼、成长的焦虑。内中症结,恰如日本批评家柄谷行人所说,“与其说现代的我们因为被隔离的幼年期而无法成熟,不如说是因为执着于追求成熟而未能成熟”。

《 情感 学习》编写于21世纪初,所考察时段则集中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书中展示,虔诚从人与上帝的宗教性超验关系,转变为包含了追求美德、尽 社会 本分、孝敬父母、善待邻人等意味;同情心联系着殖民关系式微后不同世界之间的人群交流;同理心隐含着身份政治时代跨越社群的沟通;对爱的理解也容纳了晚近对于 社会 、家庭中同志情谊的态度……世界的变动带来 情感 及其感受方式的变化,背后是相较以往的亲子之间、人与人之间更为民主、平等的趋向。但不应遗忘的是,我们仍然身处“现代”,即便在已然铺展的全球化、后现代之中,似乎消弭了的阶级、性别、种族等界限,或许又以别样的方式不断重临、加剧。

于是,现代的 历史 仿佛可以部分简化为这样一个过程:人们经过长期努力,将自己与他人分离开来,构筑壕堑将自己与 社会 隔离开来,因为 社会 的压力已经不堪忍受。而个体追求的独立、自由、平等似乎达成,又愈加迫切。“情绪 社会 化”或“ 情感 学习”的重要意义,或许不仅在于各种内在和具体的情绪及其学习方式,更在于它所提示的 历史 维度和外部指向——成人为孩子改造或创造了怎样的 社会 来生活。

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孩童风土记》里回溯道:“为孩子琢磨 游戏 的方法,这在过去的父母仿佛根本就没有去做。而孩子一点儿也没有感到寂寞无趣却蛮有精神玩着长大了。”

今天虽难以“追寻逝去的时光”,但了解这一点也可为炙烤在“爱与焦虑”骄阳下的当代家长,提供几分想象的清凉吧。或许父母对于子女所能尝试的,正如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所说,“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也像是《 情感 学习》结语的期许:“只有当读者愿意放弃他和书籍的安全距离并使自己成为故事一部分时,幻想国才能够获救。”

所以,走向 社会 ,投入生活,从阅读开始吧。

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是富有儿童情趣。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和叙事性是儿童文学样式上的四个特征,也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最大区别。

儿童文学的特点有:1、儿童性,真正的儿童读物应以儿童为考虑中心,它的目的是在帮助儿童的发展。2教育性,教育性是广义的、无形的教育。3、游戏性,游戏是儿童或取经验、学习与实际操作的手段。游戏是儿童或取经验、学习与实际操作的手段。4、文学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是指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审美要求和阅读欣赏水平,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文学作品。

包含了4层意思:

  ①儿童文学必须切合儿童年龄特点,使他们看得懂,喜欢看。②儿童文学必须要有儿童情感和趣味。

  ③儿童文学必须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④儿童文学必须遵循文学创作的规律。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这和“有关儿童的文学”有所不同,尽管两者很多时都一样。儿童文学在世上已有很长久的历史,尽管最初的儿童文学并非休闲读物。

代表作品:

  1864年年由路易斯·卡罗写的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一部讲述一个小姑娘追赶一只白兔而由兔洞进入一个充满疯狂和怪诞的世界的小说。这部小说的续集是《爱丽丝镜中奇遇》。1886年由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1914年由伯勒斯写的《人猿泰山》。1906年由塞尔玛·拉格洛芙写的《骑鹅历险记》。1908年由肯尼思·格雷厄姆写的《柳林风声》。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实际上涉及到儿童文学的本质问题,也就是从“真理”的角度逼近儿童文学的本质。

一、情趣是儿童文学美学功能的核心

儿童带着新奇来到这个世界,认识社会是儿童极为重要的精神追求内容。儿童文学为满足这追求而具有的启蒙性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儿童心理不成熟,在儿童看来“万物皆有灵”的泛灵观念在其心目中鸟能语、兽能言、石头能说话,把外界事物的审美特征融合到自己的心灵中,其思维经常处于幻想状态,可以按主观愿望任意把互不相干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以“想当然”的前因后果观念,用自己有限的感知对各种事物作出解释,从而产生谐趣横生、异想天开的意境。如“公鸡生个大鸭蛋,小猫游泳多快活”、儿童的情景往往把人带入生命归真的境界,这种带有自我幻化与精神扮演,充满了童真童趣的荒诞美,展现的是一种原始的、质朴的、悖于常情常理而又令人惊奇、赞叹的美,异常明净、异常透彻。把握了这种美,利于培养儿童自由的天性,奇特而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儿童文学这种荒诞美、纯真美、稚拙美给人优美、明朗的体验,在轻松愉悦中享受快乐,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同时儿童只有从小感受美、欣赏萌生对美的热爱,才会为日后去追求美、创造美积贮起足够的心理动力。

二、培养丰富的情感

儿童文学的语言浅显,优美规范,是学习语言的极好范例。儿童能从作品中体会到各种情感,儿童文学情感主题的多元性为儿童提供了多样的情感体验。除了挚爱、敬慕、同情、怜悯、友谊、团结、诚实、善良、勇敢、礼貌、信念、关心等人类美好情感外,也可以让儿童体验一些悲剧情感,带有悲剧色彩的童话能引起儿童心灵的震撼。现实不可能都是美好的,悲剧情感对提升儿童的社会情感非常重要。因为儿童天然亲和的安详宁静,迟早会被纷繁的现实干扰,不可能永远保持,所以在陶冶情感,净化心灵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成为情感主题的应有之义。生活并非始终是甜蜜的,让儿童在审美中适度地感受一些生命的苦涩是必要而有益的,但不能毫无节制,不能损害儿童文学欢快明朗的整体色调。

三、在游戏的快乐中得到美的享受

儿童文学具有很强的游戏性,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能为儿童开展游戏活动提供蓝本或在内容中注入游戏的因素,使儿童在美的欣赏活动中手、脑、口并用,在快乐的美中得到启蒙,这与古人“寓教于乐”的思想不谋而合,只不过在儿童作品中这个特点更明显罢了。因而教师作为儿童文学鉴赏的引导者,最重要的是尊重和确立儿童在鉴赏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善于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忌以个人的片面价值尺度去认识儿童文学作品,要学会从儿童的角度体验和理解作品,以一颗纯真的童心和高度的理性去感受,认识作品的儿童情趣,从而实现儿童文学作品的美感教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362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