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崎藤村

岛崎藤村,第1张

岛崎藤村

(1872~1943)

日本诗人、小说家。

原名春树,别号古藤庵,又号藤生。1872年3月25日生于长野县筑摩郡一古典学者家庭,卒于1943年8月22日。1887年进明治学院。接受基督教洗礼,为《女学杂志》翻译介绍英国诗歌。结识北村透谷等人后,共同创办《文学界》,投身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开始创作新诗。1896年前往仙台任教,创作诗集《嫩菜集》,获得了新体诗人的名声。其后相继发表 《一叶舟》(1898)、《夏草》(1898)和《落梅集》(1901)等诗集。1904年汇编成《藤村诗集》。这些诗讴歌劳动和爱情,要求个性解放,也反映自由民权运动失败以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徘徊、忧郁的心情。他的诗 以洗练的雅语和流畅的诗体歌咏青春的悲欢,为日本近代诗开拓了道路,对日本现代诗歌有很大影响。

随后,他的兴趣转向散文,并于1906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破戒》。小说塑造了一个热心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濑川丑松的形象。丑松是新平民,为避免社会的歧视,隐瞒自己的出身。后接受了平等思想的影响,公开了身份,以致不能继续任教。作品揭露野蛮的封建身份制度和各种恶势力,博得广泛赞扬。 藤村的自然主义代表作家地位由此确立。

长篇小说《春》(1908)叙述了《文学界》创办时的情况和他们的文学观,反映明治20年代新兴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抱负和苦闷,人物原型都是《文学界》杂志同人,因而有重要的文学史料价值。

“大逆事件” 后完成的长篇小说 《家》(1910~1911),写明治时期两大家族20多年的兴衰史和在封建家族制度束缚下人们的苦恼,也描写了遗传、性欲对人的影响,被看作自然主义的代表作。 回忆《文学界》时代的《春》和描写世家没落史的《家》,开辟了自传体长篇小说的新领域。

1913~1916年间,为摆脱恋爱苦恼而流亡法国,归来后决心以小说形式进行忏悔并求得新生,其结果是《新生》的发表。藤村最后一部杰作是1929~1935年间发表的宏大历史小说《黎明之前》。该书以主人公青山半藏为中心,表现明治维新前后人们的苦恼,饱含着作者的理想、憧憬、痛恨和怀疑。

藤村笔下的人物,大多有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创作手法由浪漫主义转为现实主义,但受到当时流行的自然主义的影响,又具有自然主义特点。 岛崎藤村是一位既勇于剖析自己,又敢于揭露社会的作家。他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岛崎藤村

(1872~1943)

日本诗人、小说家。

原名春树,别号古藤庵,又号藤生。1872年3月25日生于长野县筑摩郡一古典学者家庭,卒于1943年8月22日。1887年进明治学院。接受基督教洗礼,为《女学杂志》翻译介绍英国诗歌。结识北村透谷等人后,共同创办《文学界》,投身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开始创作新诗。1896年前往仙台任教,创作诗集《嫩菜集》,获得了新体诗人的名声。其后相继发表 《一叶舟》(1898)、《夏草》(1898)和《落梅集》(1901)等诗集。1904年汇编成《藤村诗集》。这些诗讴歌劳动和爱情,要求个性解放,也反映自由民权运动失败以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徘徊、忧郁的心情。他的诗 以洗练的雅语和流畅的诗体歌咏青春的悲欢,为日本近代诗开拓了道路,对日本现代诗歌有很大影响。

随后,他的兴趣转向散文,并于1906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破戒》。小说塑造了一个热心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濑川丑松的形象。丑松是新平民,为避免社会的歧视,隐瞒自己的出身。后接受了平等思想的影响,公开了身份,以致不能继续任教。作品揭露野蛮的封建身份制度和各种恶势力,博得广泛赞扬。 藤村的自然主义代表作家地位由此确立。

长篇小说《春》(1908)叙述了《文学界》创办时的情况和他们的文学观,反映明治20年代新兴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抱负和苦闷,人物原型都是《文学界》杂志同人,因而有重要的文学史料价值。

“大逆事件” 后完成的长篇小说 《家》(1910~1911),写明治时期两大家族20多年的兴衰史和在封建家族制度束缚下人们的苦恼,也描写了遗传、性欲对人的影响,被看作自然主义的代表作。 回忆《文学界》时代的《春》和描写世家没落史的《家》,开辟了自传体长篇小说的新领域。

1913~1916年间,为摆脱恋爱苦恼而流亡法国,归来后决心以小说形式进行忏悔并求得新生,其结果是《新生》的发表。藤村最后一部杰作是1929~1935年间发表的宏大历史小说《黎明之前》。该书以主人公青山半藏为中心,表现明治维新前后人们的苦恼,饱含着作者的理想、憧憬、痛恨和怀疑。

藤村笔下的人物,大多有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创作手法由浪漫主义转为现实主义,但受到当时流行的自然主义的影响,又具有自然主义特点。 岛崎藤村是一位既勇于剖析自己,又敢于揭露社会的作家。他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正时期儿童文学概述

 对于大正中期的儿童文学而言,《赤鸟》被公认是一本将明治期故事性的童话上升到颇具文学性的童话的高度的童话杂志。

  摘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开始出现大正民主主义和尊重儿童的思潮,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以《赤鸟》为核心的童话童谣繁荣兴盛,发展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的大正儿童文学推崇“童心主义”,反抗封建的儿童观和陈旧的教育观,它在日本儿童文学史甚至日本文明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旨在通过概述大正期的儿童文学让更多读者了解日本儿童文学史上这一波澜壮阔的时期。

  关键词:

  大正时期;儿童文学;概述

 日本儿童文学学者关英雄将大正儿童文学分为三个时期,即新兴童话的准备期(大正前期)、童话童谣的全盛期(大正中期)、浪漫主义思潮的衰落和同人杂志的诞生(大正末期)。本文将以该分类方法为依据,概述大正时期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新兴童话的准备期

 (大正前期)大正时期指日本大正从1912年至1926年在位的这段时期,但大正时期的儿童文学是从1910年开始的,这一年28岁的小川末明发表了自己的童话集处女作《红船》,这迎来了日本近代创作儿童文学的曙光,末明也因此被认为是近代创作童话的开拓者。所谓的“近代”是指从19世纪到20世纪在发达的西欧各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市民社会中的个人自由的思想被确立,文学文艺作品开始反映这一思想的时代。“近代”的儿童文学反对封建的儿童观,封建时代儿童被轻视,因为他们在社会和家庭中都处于附属地位,所以是一味被父母教育而存在的,但是近代儿童文学尊重儿童的个性,注重他们的内在精神生活。岩谷小波创造了受儿童欢迎的文体,他认为要肯定孩子们的淘气成为他们的朋友,荣光作为开拓者践行了小波这一思想。但是,当时的“儿童故事”尚未从明治期的国家主义道德中解放出来,也未从迎合半封建时代思潮的教条儿童文学中脱离出来。明治期的少年文学(明治时代没有‘儿童文学’的说法,将其称为‘少年文学’)以剧作家们创作的教条主义故事、忠臣孝子的美谈故事以及翻译的神话故事为主,直到大正7年(1918年)随着《赤鸟》的创刊,反映新市民社会儿童生活情感的童谣、童话文学才取代少年文学成为儿童文学的主流。大正改元(1912年)前后到《赤鸟》创刊的大正前半期,是该主流交替的萌动期。这期间,末明出版了《红船》,因其从形式上开创了创作童话这一新类别,所以被认为是近代儿童文学即大正儿童文学的黎明,但是在内容上,该作品以感伤为主调还处于近代儿童文学创作的尝试阶段。

 关于儿童文学主流交替的'原因,学者关英雄有如下看法:“日俄战争后,伴随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国民中终于产生了近代的市民阶级,个人自由的意识在儿童文学的世界中也得到成熟体现。明治末期因为幸德秋水‘大逆事件’的判决被认为是思想封闭的时代,但是,第二年大正元年日本工会运动团体‘友爱会’诞生了,大正3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资产阶级获得巨大财富,日本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劳动者也开始觉醒,终于迎来了大正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曙光。然而,市民的自由氛围和劳动者政治意识的成长只是在城市中的局部现象,尚未动摇半封建的国家体制。

 另一方面,已然存在的日本帝国主义仍然很大程度上左右儿童文学的动向。当时一部分市民阶层的文学爱好者在大正期自由教育思想影响下发起的近代童谣童话运动(童心主义文学运动),也因为帝国主义过早地衰亡了。此外,当时的童话虽然浪漫地讴歌由人道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带来的相互扶助的理念,但是作品中却流露出不知道该往何方的悲观情绪,先行者小川末明在其作品中敏锐地反映了大正时代这一现状。”除了《红船》,小川末明的《去往美丽的天空》被编入了世界少女文学丛书的其中一册中,其后,大正5年(1916年)他又发表了童话《黑旗物语》,该作品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童话的前哨作品,这一年前后也是末明童话创作的旺盛时期。

 大正6年25岁的浜田广介的处女作《金黄的稻束》被岩谷小波和久留岛武彦等选中入选了《大阪朝日新闻》发起的征稿童话。至大正5、6年,日刊新闻妇人杂志上登载了大量的童话作品,童话文学终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倾向,用山内秋生的话说是“宛如看到了一种流行”。同时,由水守龟之助编集的《现代妇人》有小川末明、山内秋生投稿,《妇人界》有前田晃的《森林里的枭》,《读卖新闻》上则刊登了冲野岩三郎的处女作《与吉和铃丸》,就这样,直到迎来大正7年7月《赤鸟》的创刊。

  二、童话童谣的全盛期

 (大正中期)大正7年至12年的六年时间是日本儿童文学史的黄金时代。继《赤鸟》创刊后,《御伽世界》(大正8年4月)《金船》(大正8年10月)《童话》(大正9年4月)相继创刊,在数量上虽然这些杂志比不过明治以来的少年少女杂志,但是他们起到的作用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开创新纪元。以《赤鸟》为先锋的这些杂志,和以此为据点的作家及其作品,在文学作品中展现了日本近代社会市民儿童的生活情感,童话童谣的传统也由此而生。

 《赤鸟》是一本在近代儿童文学成立期起主导作用的童话杂志。该杂志于1918年7月由铃木三重吉主导的赤鸟社创刊,在1936年三重吉离世的当年停刊。对于大正中期的儿童文学而言,《赤鸟》被公认是一本将明治期故事性的童话上升到颇具文学性的童话的高度的童话杂志。河原和枝在《儿童观的近代〈赤鸟〉和‘童心’的理想》一文中,对《赤鸟》评价道:“《赤鸟》在使‘御伽童话’1向‘童话’的转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三重吉否定了岩谷小波等留有戏作残余的‘御伽童话’以及当时泛滥的面向儿童的通俗小说和官方规定的唱歌,他提倡‘以艺术为真正价值’的童话和童谣”。

 《赤鸟》的卷首无一例外地写着被他们归纳为六点的标语:“现今流行的儿童读物绝大多数都像它们俗恶的封皮一样,在很多层面上都是极其下劣的。这样的东西侵害了孩童的纯真,这种现状我们单是想想就觉得害怕”;“不同于西洋人,我们日本从来没有出现过为孩子创作美丽读物的称得上艺术家的人,这虽然说起来很悲哀”;“《赤鸟》是一个兴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运动的先驱,在这个运动中,我们摒弃世俗的卑劣的儿童读物,为了保全和开发孩童的纯真,我们欢迎现代一流的艺术家和为年幼儿童而创作的创作家”;“《赤鸟》不仅以题材的纯真清丽为傲,在杂志的整体表现上,我们也致力于提供孩童文章的示范样板”;“看看现在孩子们的作文吧,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严重地被当今低劣的报纸杂志中新闻的语言表达侵害了。

 《赤鸟》上由铃木三重吉选出的‘征集作文’,教导着孩子、承担孩子教育的人们以及其他所有国民,真正的作文创作是什么”;“赞同《赤鸟》运动的作家有泉镜花、小山内薰、德田秋声、高浜虚子、野上丰一郎、野上弥生子、小宫丰隆、有岛生马、芥川龙之介、北原白秋、岛崎藤村、森林太郎、森田草平、铃木三重吉等几十人,他们囊括了当下所有的有名作家”。

 从以上划线的部分我们不难推测,《赤鸟》有着浓厚的艺术至上主义的倾向,所以它在卷首中如此痛骂低劣的读物,并且说孩子是特别的存在。它提出了诸如“孩童的纯真”“为孩子创作美丽读物”“保全和开发孩童的纯真”等新奇观点,这些观点后来被概要为“童心主义”。“童心主义”这一词宽泛地指当时的文艺精神和创作态度,所以定义因人而异。日本儿童文学学会编集的《儿童文学事典》将“童心主义”简洁地概况为:“童心指孩童纯粹多感的心理状态,童话作家和诗人们发现了孩童不同于大人的独自的内心世界,把它们看做童心。

 童心主义讲述孩子的内心,但是它有消极一面即把童心局限于大人的乡愁的倾向,这使得童心主义陷入了对现实的逃避主义,并最终在昭和初期迅速衰亡。如今,把只描写孩子单纯一面缺乏真实感的童话评价为‘这就是童心主义’,童心主义多用于负面场合”。基于以上解说,笔者将童心主义理解为“尊重儿童自由感受力、敏锐直观力、丰富想象力,把童心的世界看做绝对的理想世界的儿童观和儿童艺术观”。另外,从对童心主义的解说我们不难发现童心主义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方面体现在,它认可孩童的天性和特殊性,期待他们内心自由地成长,这一思想对抗了封建的儿童观和陈旧的教育观,从历史进程上看有毋庸置疑的正面意义。但是,童心主义中的“童心”带着大人的乡愁缺乏真实感所以饱受诟病,这是其消极一面。无论如何,在以《赤鸟》为中心的童话童谣时代兴起的童心主义,对大正中期的儿童文学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浪漫主义思潮的衰落和同人杂志的诞生

 (大正末期)关东大地震(1923年)以后,随着无产阶级儿童文学的兴起,赤鸟童心主义思潮开始急剧衰退,但是以《赤鸟》为先锋的童谣童话文学创作并未停止,一直持续到大正末期。大正13年以后引人关注的是当时尚未出名的宫泽贤治的童话集《点单很多的料理店》,除此,小川末明停止了小说创作,在大正15年5月的《东京日日新闻》上声明“今后将专注于童话”。这一时期,创作童话文学的无名新人们创办了同人杂志2,由同人杂志带来的文学运动开始兴起。大正14年12月创刊的《新兴童话》作为“新兴童话联盟”的机关杂志诞生了,联盟由奈街三郎、船木枳郎、岛田信一等向《童话》投稿的年轻人结成,他们发表了“我们存在于营利性的童话杂志中,为了介绍新人和新的童话运动而成立”的宣言,该联盟也举行了若干在东京的年轻一代童谣童话作者集会。《新兴童话》虽然刊载了创作童话和短篇散文,但是于大正15年8月发行第3号以后就停刊了。

 他们的文学思想受末明和寿夫等人的影响,称得上是近代的浪漫主义和人文主义,但是他们的作品还处在初步尝试阶段。大正末期,童谣仍处于全盛期,由童话杂志的年轻童谣投稿人成立的带乡土趣味的童谣同人杂志风靡一时,但发行了二两号就停刊的也极其多。

 童话同人杂志中不得不提的是大正13年7月由酒井朝彦创刊的《童话时代》,酒井本人的童话代表作《门与诗人》的初稿就发表于该杂志,其后他又相继发表了《升上天的萤火虫》(大正14年东京朝日)《雪中耀眼的塔》(大正15年福冈日日)等作品,这使得他成为童话界的耀眼新星。大正15年3月由四十三人结成的“童话作家协会”,既是对大正期童话运动的终结,也是他们迈向昭和期的第一步。会员们的作品被集中刊载在年刊第一集《日本童话选集》上,秋田雨雀、芦谷芦村等七人任编辑,武井武雄、初山滋等当代儿童画画家负责卷首插图,卷首的编辑宗旨书由楠山正雄撰写。

 楠山在宗旨书中写道:“今日的童话太过杂乱无章,因此(我们的童话)将不会有不纯粹的内容”,他们把整理杂乱的童话作为选集的目的。同时,他还在文中提出了最低的文学共同纲领“大家难道不应该通过各自的作品,让新兴童话的本来面貌变得清晰吗?”。这一团体一直持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昭和15年。大正15年6月《童话》发行了7月号后停刊了,作为与《赤鸟》《金星》并立的儿童文学三大巨擘之一,它的坠落是浪漫主义童话童谣时代衰亡的开端。关东大地震(1923年)后,随着无产阶级儿童文学的兴起,大正儿童文学也宣告结束。

  参考文献:

 [1]河原和枝儿童观的近代〈赤鸟〉和‘童心’的理想中央公论社1998年2月

 [2]日本儿童文学学会编儿童文学事典东京书籍1988年4月

 [3]日本儿童文学学会编日本儿童文学概论东京书籍1976年4月

 [4]菅忠道日本的儿童文学(增补改订版)大月书店1966年5月14日

 [5]关英雄新选日本儿童文学Ⅰ大正篇大正期的儿童文学小峰书店1959年3月

;

"月之镜"和"欲望之馆"都是诗意和隐喻性的表达方式,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解释:

"月之镜"通常指的是月亮,被视为一个反射和映照事物的镜子。月亮在文学和诗歌中常常象征着纯洁、美丽和神秘。它被赋予了启示、灵感和思考的象征意义。"月之镜"可能指代人们通过观察月亮,深思熟虑和反思内心世界、人生和宇宙的存在。

而"欲望之馆"则强调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情感的驱动力。"馆"是指一个建筑或空间,而"欲望"则代表人们的欲望、渴望和追求。"欲望之馆"可以被理解为人们内心中关于欲望和渴望的场所,象征着人类的欲望世界和内心的欲望的驱动。

区别上来说,"月之镜"更强调思考、反思和启示,注重于寻求内心的清明和宇宙的真相。而"欲望之馆"更侧重于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欲求的表达,强调人类的情感和欲望的力量。两者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意蕴,体现了不同的思想和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词语的具体含义可以根据不同的作品、诗歌或上下文而有所变化。它们的解释可以因个人理解和文学背景而有所差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238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