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大全:重九菊花天

民间故事大全:重九菊花天,第1张

在走出校门的那一刹那,他两眼流下浑浊的泪水,手抚着那块用紫檀木雕镌的“江南大学”的校牌,泣不成声。他想起李后主“几曾识干戈”的词句,又想起陆放翁的“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的悲壮感慨,竟深恨自己是一介书生,不能向天一呼,驰骋疆场。

 逃亡的路如此漫长。就在今天的黄昏,他们与呼啸而来的日本兵遭遇上了,死神兀地劈面而立。与他并肩而行的老友沈沉胸口中了一弹,倒下了,临终前,艰难地用手往不远处的山林指了指,想说什么,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

 此刻,其他的老师和同学在何处呢?

 回首山下,迷蒙中见猩红如血的火光,闪烁在夜色深处,分明感觉到整个夜的战栗。他长叹一声,拖着疲惫的身子朝山上走去。

 浅浅的月光下,忽地出现了一圈翠竹疏篱,围着一片菊畦和一栋土墙茅舍,茅舍的窗口闪出一方光亮。 他站在竹篱前了。 哟,这一畦畦的菊花长得真茂盛,黄的,自的,紫的,花朵很大,散发出一阵阵清馨的香气。他还看到篱边的几丛菊花,白瓣黄心,这自然是九华菊了。遥想当年的陶渊明,养的就是这种九华菊,高雅清逸,怪不得他可以弃官而归,因为这些菊花太可爱了。熊庚暗忖:这主人定然不俗! 他决定拜谒农舍中的人物。 他正要推开那扇竹篱正中的柴门,忽从那栋农舍里走出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来,面目清癯,但那双眼睛却炯炯有神,用很洪亮的嗓音说道,“客人请进吧,你如此欣赏我的菊花和彩旗,想见你也不俗,请进吧。”

 熊庚推开柴门,走到院子里,说:“我是江南大学中文系的熊庚,不速之客,打扰打扰。” 老人微微一笑:“无需客气。今天是重阳节,来了一位雅客,可算是寒舍的幸事了。来,待我搬出桌椅,我们好好地喝几盅菊花酒,好好地赏赏重阳菊。” 熊庚连连说:“好!好!” 月光、菊花、彩旗、竹篙、茅舍,使熊庚忘记了刚才逃难的辛酸,忘记了自己打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眼前只有一个流光溢彩的重阳节,一个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重阳节。 不一会儿,于菊畦间的隙地,摆好一张矮桌和两把竹靠椅,桌上搁了一坛菊花酒和几碟早就备好的野味。仿佛这位老人早已知道有客人来,便把一切都备好了。 待宾主坐下,老人说:“我也自报家门吧,我叫沈圃园,自号菊叟,到今天正好八十。平日就喜欢种种菊花,作作字画。来,尝尝这菊花酒,是去年菊花开放时,采茎叶杂黍米酿出的,到今日才开坛哩。来,先干三杯,以祛风寒,再慢慢地叙谈。”

 熊庚果然连干了三杯,真是好酒,甘醇浓烈,回味深长,便叹道:“妙不可言!”

 沈圃园爽朗地笑了起来。 熊庚说:“今日既为沈老寿诞,我空手而来,且让我作一副寿联以贺:形其质者菊蕊,何以寿之海山。”

 “谢谢。谢谢。”

 “沈老,怎么就你一个人?”

 沈圃园说:“家人全迁离了,这里——朝夕要被倭寇占住的,我独不肯走,八十岁了,还怕死吗?不过,我是舍不得这个重阳节,舍不得这几畦菊花,舍不得这一坛菊花酒。今天我们算是有缘了。你……竟无意中闯进了这块地方,这块地方已被倭寇围住了,也许今夜……明早,他们就要来搜山了。不谈这些了,来,喝酒。”

 熊庚心一颤,但很快又镇静下来,酒力开始热腾腾周身奔涌,心境竟明如月光。

 他们一边喝酒,一边欣赏身前身后的菊花,清馨的香味缭绕着他们,仿佛自己也成一株菊花了。

 “老弟,你说,小小的倭寇能剿灭堂堂的中国人么?能不让我们过重阳节么?不能。就为了这个,我留下了!”

 熊庚点点头。

 “老弟,你既是江南大学中文系的,应该认得犬子沈沉。”

 熊庚连忙站起来,说:“我和沈沉最是心契,想不到世伯住在这里。”

 “沈沉和你在一起吗?”

 熊庚迟疑了一阵,才说:“我们没在一起,他……早就撤离了。”

 沈圃园望了他一眼,说:“快坐,快坐。我曾听他说过,你们在学问上是针锋相对,而私谊却是极好的。”

 熊庚慌慌地坐下,连连说:“是,是。”然后,端起杯子,烈烈地把酒灌下去。他想起沈沉临终前的那个手势,是指点他逃亡的方向呢?还是让他去和沈世伯共度重阳呢?

 沈圃园的眼里忽然闪出泪光。

 “让我冒昧地称你为世侄。今夜苦长,我们不妨以古人带‘菊’字的诗句佐酒,如何?”

 熊庚默默地点了点头。

 “熊世侄,我先说吧:秋菊有佳色,泡露掇其英。”

 熊庚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喝酒!菊尊开九日,风厉启千秋。”

 “干!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金菊寒花满院香。”

 “菊残犹有傲霜枝。”

 “秋老寒威妒菊天。”

 “霜丛载酒问寒菊。”

 他们仿佛为一种激情所燃烧,语调愈来愈快,愈来愈高,如惊涛拍岸,似疾风折木。

 山下忽有枪声传来。

 沈圃园面不改色,长舒了一口气,说:“世侄,你记不记得南宋词人吕本中的一首《南歌子》,是写乱离中过重阳节的。”

 “记得。”熊庚用手指轻叩桌面,吟哦道:“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嗯。对,只是太凄苦了些。而我们——世侄,却要豪壮得多。山下是倭寇,我们却在山上好好地过重阳节。只可惜你——还年轻,今年过五十了吧?”

 “刚过。”

 “人不在乎年纪大小,而在于一种气节,你说是不是?”

 熊庚又猛干了一杯酒,说:“沈世伯,我懂你的意思,我是不会贪生的。”

 沈圃园说:“这我就放心了。来,今夜,我们要一醉方休!” 月亮渐渐地西斜了。 从哪个地方,是墙根,是篱边,是菊畦里?传来了“瞿瞿瞿”的蟋蟀鸣叫声,很雄劲,很脆亮,充满着一种生的坚忍与刚烈。

 沈圃园从头上的草圈上,取下一朵金黄菊花,对着月光端详着,然后,又放在鼻子前嗅着,嗅了好久好久。

 熊庚痴痴地望着他,望着望着,竟把他望成了一株老菊。是的,这是一株茎直香清的老菊。

 山下的枪声越来越紧,而且可以看见火把成阵,向山上扑来。

 他们彼此望了一眼,便再不说话,只是慢慢地喝着菊花酒。

 好香好醇的菊花酒!

 沈圃园趔趄着站起来,寻找到一根细长的木棍,然后对着一畦畦的菊花使劲地抡起来,黄黄白白的花瓣纷纷坠落,一地的金和银。

 他朝着熊庚痉挛地一笑,说:“这样好的花,能让小鬼子过眼吗?土还在,根还在,明年——花还会开的。”

 然后,把木棍一丢,又坐到桌子边来。

 “世侄,来,干!”

 “世伯,好,干!”

 枪声一直响到竹篱边来,猩红的火把密密地筑起一道火墙,从火墙下传来“八格牙鲁”的嘶吼。

 沈圃园把酒杯一扔,站起来,粗野地回骂道:“小鬼子,我×你八辈子祖宗!”

 熊庚一动也不动,他从容地喝着酒,把这个重阳节深深地喝到肺腑里去!

 枪声响了。

 他们倒下来,倒在菊丛里。

 头上的菊花染着点点血痕,在月光下,如同跳跃的火苗子!

前六句借助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才德俱佳却不为世用的苦闷以及对

时光流逝

的感慨;最后两句以具自喻,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

篱边色,

罗含宅

里香。

时禁

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

金鹦鹉

,升君

白玉堂

元稹所作《菊花》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之情。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白话译文

丛丛秋菊围绕房舍,好似到了陶潜的故居。围绕篱笆观赏菊花,不知感觉太阳西斜。并非我特别偏爱菊花,只是秋菊谢后,再也无花可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于贞元十二年(公元807年)作于长安。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是这种写作手法,寓有深意。

-菊花

此诗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年)。黄鹤注:此当是天宝十三载,在长安时作,盖献《西岳赋》之后。

  诗题一作“叹檐前甘菊花”。此诗借庭菊以寄慨,甘菊喻君子。众芳喻小人,伤君子晚犹不遇,而小人杂进在位也,《杜臆》:菊有甘苦二种,甘者可入药,苦者似菊而非,其名曰薏。所云众芳细琐者,薏之属也。移时晚。言移植后时。根失所,谓失其故处。

  杜甫《叹庭前甘菊花》中的“菊花”意象赏析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是备受诗人们青睐,经常出现在古典诗歌作品中的意象,在古典诗歌的长河中流芳千古。除了它们美丽典雅的外在形态,更打动人心的是它们象征的宝贵品质和所蕴藉的高洁精神品格。在历代诗人的反复吟咏中,“梅兰竹菊”成为了被赋予特定意义的经典意象。

  尤其是“菊花”意象,更是意蕴丰富。《礼记·月令》就有“菊有黄华”的记录。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最早从屈原的《离骚》开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自此“菊”成为了芳草美人的代表,美好人格的象征。“夕餐秋菊”印证了菊花可以食用的记载,与我国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一脉相承。在历代诗歌中,咏菊的佳作纷呈迭出。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在陶诗中菊花与青松意象并峙,成为高尚情操的化身,反映了诗人毕生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在白诗中菊花是傲煞霜雪的斗士,在“芭蕉”与“败荷”的衬托下,强者形象呼啸而出,是诗人“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儒家思想人格最好的观照;在元稹诗中菊花是夕阳西下,闲适景象中最优美的点缀,是诗人“胸中有丘壑,笔底成烟霞”最自然地流露,与诗人的真性情相得益彰。在李诗中菊花因为诗人的多情,呈现出缠绵缱绻的艺术特色。

  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即使是相同的物象,也因为凝聚了不同的主观感情,而具有了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情感意蕴。因此同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为营造意境与升华主旨所呈现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在杜甫《叹庭前甘菊花》中,“菊花”意象,反映着诗人深沉的情思与独特的思想风格,笔者拟以“菊花”这一意象所属的文学、文化传统为背景,对杜甫《叹庭前甘菊花》中的“菊花”意象做细致而深入的鉴赏分析。杜甫《叹庭前甘菊花》: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漫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芬芳,采撷细琐开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审美意象所表之意,既非玄妙的天意、天道,亦非宗教社会的礼教、人伦,而是创作者个人的情意,是他从自己的生命活动中感发出来的生命体验和审美体验。”1诗人对诗歌中的意象选择,反映了诗人艺术构思的心理活动,饱含着诗人的情感体验,与诗人的人生际遇息息相关。这首诗中菊花意象应是诗人自况。 朱明伦评注此诗“杜甫曾参加过科举考试而落第,还参加过玄宗特诏的制举也没及第,又因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赏识而待制集贤院,结果仍未获一官半职。此与甘菊遭遇何其相似乃尔!怎能不叹花且自叹?”檐前的菊花因为移植的时间晚了,没能赶上在重阳佳节引万千人瞩目的环境中绽放。其后,没有了重阳佳节其乐融融的氛围,赏花人的兴致由浓转薄直至曲终人散,你开的再绚烂多姿又有什么用呢?篱边的野花被精心采摘,甘菊因为生不逢时,即使花蕾缀满枝头,非但不再会有人驻足欣赏,而且将敌不过要与残酷风霜抗争的命运。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这一年杨国忠屡次进言安禄山将反,不为玄宗所信,相反安禄山被委以重任。李宓攻南诏,到太和城全军覆没。与此同时边将拥兵自重,唐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诗人在诗作中叹息庭前的甘菊生不逢时,实为叹息自己没有机会为国家平定叛乱尽一份绵薄之力。杜甫饱读诗书,有着高涨的爱国热情,却始终壮志难酬。诗人丰富的生命体验与磅礴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纵横交错,抽象的情感经验凝聚成菊花意象。“甘菊”有着极佳的药用价值,却不被人们所采摘,诗人满腹经纶,却得不到君王重用,落得“移时晚”的结局,诗人与菊花有着相似的命运,菊花内蕴为诗人心内之象的写照。仇兆鳌说:“此诗借庭菊以寄慨,甘菊喻君子,众芳喻小人,伤君子晚犹不遇,而小人杂进在位也。”2王嗣奭说“诗以自况”3均所言极是。

  “菊花”是坚贞不屈精神的象征,在这首诗里菊花作为特定的意象向我们传达出诗人百折不挠的信念和勇气。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桃、李、杏、海棠等三春艳丽之花都越来越被视作反面,称为凡俗之品。梅、兰、竹、菊越来越被视为高雅人格的象征。”4郑思肖诗云:“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催时始起花。”文征明《咏菊》:“菊裳荏苒紫罗衰,秋日融融小院东。零落万红炎是尽,独垂舞袖向西风。”历代诗人吟咏菊花,都是围绕着菊花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敢于向凛冽环境挑战的主旨展开。现代诗人闻一多在《忆菊》诗中更是将菊花的高风亮节抒发的淋漓尽致:“啊!东方底花,骚人逸士底花呀!那东方底诗魂陶元亮不是你的灵魂底化身罢?那祖国底登高饮酒的重九不又是你诞生底吉辰吗?你不像这里的热欲的蔷薇,那微贱的紫罗兰更比不上你。你是有历史,有风俗的花。啊!四千年的化胄底名花呀!你有高超的历史,你有逸雅的风俗!”菊花是高雅人格的象征,更是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的升华。在杜甫这首诗中“菊花”意象更是承载着诗人的高尚人格和风格,“诗歌中的尾联在起承转合中起着“合”的作用,许多诗歌更是常运用卒章显志的表现手法,于是诗歌尾联所承载的意义在表现诗歌主旨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首诗的尾联“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看似在嗟叹菊花长的枝繁叶茂,却不能避免风雪寒霜的打击,实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菊花傲煞霜雪的气概,衬托出了菊花高层次、高品味的风格美。“不论现实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朽,社会多么凋敝,杜甫决不在它面前闭上眼睛,而是大胆地予以揭露,表示自己的态度,指出解决的途径。”5菊花的文化寓意与诗人的高尚情操相得益彰,菊花的顽强执著精神与诗人永不磨灭的意志交相辉映,而菊花的审美意蕴也正与诗人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意志相映成辉。

  “任何意象的存在都有一定的空间形式。把意象置于何种时空坐标上体现着某个诗人的特定心态。”6“檐前甘菊”点明了甘菊的位置,是实写眼前之景,紧接着一个“晚”字,拉长了时间坐标上的距离,铺垫了“甘菊”的遗憾。“晚”不仅是时间意象,也是心理意象,是诗歌感情基调的奠基。“青蕊”是实写未绽放的菊花形态,“重阳”是时间意象,但是是非质实的,这个意象拉远了千载之下读者的思绪和想象。“明日”也是时间意象,起着可望而不可即的心理暗示作用。将“甘菊”意象与“晚”、“重阳”“明日”这样的时间意象并行排列,营造出了一种邈远空阔的意境,也反衬出抒情主体的寂寥与孤独。为了突出“菊花”意象,诗人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烘托它。7“醉尽醒”是动态意象,曾经驻足流连的赏花人即将散去;“残花烂漫”是视觉意象,仿佛看到了菊花盛开时烂漫多姿的景象,以花开绚烂与无人欣赏两相对比突出了诗人“古来材大难为用”的心境和感慨。“多芬芳”是嗅觉意象,“采撷”是动态意象,“念兹”是诗人的想象,“缠风霜”是动态意象。“限定的”和“自由的”意象交错比照,使天下真正爱花惜花人为名花(菊花)的籍籍无名深表遗憾,进而为诗人“英俊沉下僚”的命运深感惋惜。诗歌中意象的使用与组合是诗人报国无门的现实处境的隐喻,同时也是诗人寂寥落寞心态的投射。在这一组虚实相生的意象群中,其他意象都围绕“菊花”意象抒发主旨,反映了诗人特定环境中的心态和强烈的生命意识。与其他三联相比,写“菊花”意象的首联,意象比较集中。莫砺锋说“唐诗名句的意象密度大多较高,这是唐代诗人写诗时精雕细琢的自然结果。”8印证了“菊花”意象是诗人匠心独具,精心选择的艺术意象,是诗人感情的寄托。“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9通过诗人对“菊花”意象的钟爱和抒写“菊花”意象时的真情流露,诗人高雅的人格美与温柔敦厚的风格美在此诗中也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395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