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的意思是什么?

断章的意思是什么?,第1张

1、释义:

天高云淡,徐徐清风,芦苇摇曳,绿树婆娑。桥上观景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桥下影影绰绰,流水悠悠。殊不知,高处的楼上人却在看你,你又是楼上人的风景。

窗外明月,月光如水,推窗举目,凝望明月,思接千里,或勾起故乡的浓浓情结,或引发对友人的遥远记挂,或泛起对恋人的依依情思。“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装饰了你的心境。殊不知,此刻的你,同时又“装饰了别人的梦”,又装饰了别人梦中的思念和温馨。景外有景,情景交融。画中有画,诗情画意。

2、该诗出处:

“新月派”诗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断章》。

3、作者简介:

卞(bian)之琳(1910128-2000122),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祖籍江苏溧水,曾用笔名季陵,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192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英文系,1930年开始写诗。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一起出版诗合集《汉园集》,被誉为“汉园三诗人”。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

主要诗集还有《三秋集》、《鱼目集》、《十年诗草》等。他早年诗作大多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和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情感抑郁。其诗想象微妙,笔墨省简,较晦涩难储,抗战爆发后,诗风变得开阔、明朗。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扩展资料

《断章》这首诗清新质朴、寓含哲理,睿思藏于字句之间,是典型的朦胧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你眼前是否闪过一个镜头:你站在桥头凝望着远处秀美的风景,而同样在楼上看风景的人也将你纳入这窗外的景色之中,陶醉在风景中的你不知你也成了别人的风景。作者正是用这样一个具体的意象,道出了抽象的哲理。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类似的位置,物与我,我与他,他与你之间都有着内在的关系,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在被别人影响,也同样影响着别人,就像那看风景的人会成为风景,谁知道那位楼上看风景的人会不会成为另一个看风景人的风景呢?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两句用了两个“装饰”,点出了“你”为止的变化。当你望着窗边皎洁的明月含着甜甜的笑进入梦乡时,你不会知道,也许一个陌生人在梦中梦到了你,你装饰了他的梦。这节可以看作与上一节不相承接,各自成章,但它们表达了同样的道理,通过位置的变换对比和两幅充满诗意的图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断章》作品鉴赏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教材分析

《断章》是一首现代诗,具有浪漫的色彩,又具有意蕴深长的哲思。诗人卞之琳是“新月派”后期的诗人,继承了“新月派”的“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歌的形式格律化,在诗歌创作中也践行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断章》创作的时代使其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诗歌的影响,但是卞之琳的这首诗的意象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被频繁使用的。这首诗是现代诗,学生对于现代诗的理解不够充足,所以需要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朗读为诗歌断句体会诗歌每句的停顿,感受“新月派”的“三美”主张,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替换诗中的“桥”、“楼”、“明月”、“窗子”等意象,了解诗歌的古典意蕴。

二、学情分析

《断章》是九年级下册的课文。学生之前已经读过一些现代诗,对“意象”、“断句”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断句和文本比较,能说出《断章》的停顿方式及作用。

2、通过诗中意象“窗”、“楼”等的替换,分析诗中意象的古典联想。

3、通过改写诗歌成小故事,使同学们体会到诗歌的浪漫朦胧的风格。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断句和文本比较,能说出《断章》的停顿方式及作用。

2、通过诗中意象“窗”、“楼”等的替换,分析诗中意象的古典联想。

预习作业:

卞之琳是新月派后期的诗人,请大家提前了解一下新月派诗人的诗歌主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诗歌《断章》,这是诗人卞之琳最出名的一首诗。相信大家之前都有听过。可是有一句话叫做“你最亲密的人也许就是你最陌生的人”。我们对一个文本的第一印象,通常是感性上的感受,并不能完全地了解它的出色之处在哪里。这节课上,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像第一次读到这首诗一样重新学习这首诗。都说优秀的诗歌都是心灵的歌唱,要真正地了解诗歌就必须要用嘴说出来,用耳朵去聆听并用脑去思考,这样才能全方位地了解一首诗它所发出的心声。

修改:在同学们自己读之前,先给他们听一下《断章》的朗读音频,可以让大家对诗歌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那么请大家用两分钟的时间在下面朗读这首诗,并且按照自己觉得最顺畅的方式为它断句。

(学生朗读诗歌,并断句)

(展示PPT)

边建松在他的《现代诗歌的停顿、押韵和分行》中提到的“以顿代步”的诗歌停顿方法(即以语义为单位的自然节奏的停顿代替外国格律诗的“音步”)。

老师:看到大家都停笔了,那就请大家看一下老师是怎么断句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老师:请一个同学按照这种断句来读一下。

(同学朗读诗歌)

老师:大家读完之后有什么感觉呢?是不是现在还说不出来,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卞之琳的另一首诗:《距离的组织》,从听觉的角度来感受一下这首诗的特点。请一个同学读一下。

《距离的组织》卞之琳

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

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上。

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

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

(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

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

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

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

好累呵!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

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

设计意图:提供可以参照的文本,让同学们从卞之琳的另一作品中体会卞之琳诗歌停顿上的妙用。

(同学朗读《距离的组织》)

老师:老师发现你读的时候很自然地把每句话分成了三段,每句都顿了两顿。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同学:我觉得这样比较顺畅。

老师:你是不是发现这首诗里的“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托。”和“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这三句的正好有三个明显停顿?

学生:对。

学生:一句都可以分成三段。

老师:你觉得这样读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有一种节奏感。

老师:有一种节奏感、音韵美对不对?卞之琳的诗读上去非常的朗朗上口。

老师:我们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诗人非常自觉地安排诗歌的节奏,使这首诗朗朗上口。

(板书:音乐美)

老师: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一下《断章》的停顿方式,为它断句。诗人卞之琳在谈到诗的节奏时说过:“一行如全用两个以上的三字‘顿’,节奏就急促,一行如全用二字‘顿’,节奏就徐缓,一行如用三、二字‘顿’相问,节奏就从容。”你觉得这首诗属于用哪一种停顿比较好呢?

同学们:第三种。

老师:《断章》主要使用的是三、二字‘顿’相间的排列法,所以节奏从容,以从容的节奏与刹那间的感想,是此诗的一大特征。

(三)

老师:刚刚我们从听觉的角度一起读了这首诗。那么我们换一个角度,我们从视觉上再分析一下这首诗。请大家来找一下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

学生们:桥、楼、明月、窗子、梦。

老师:大家觉得这些意象可以替代吗?“桥”可以替换成“路”吗?“楼”可以替换成“阳台”吗?“明月”可以替换成“阳光”吗?“窗子”可以替换成“门”吗?请同学从这些词的本义和在诗中的意思,分析一下。

设计意图:用替换的方式,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这几个意象的巧妙之处,为后面分析它们背后的古典联想做铺垫。

同学:路通常很长。人一般会很快地经过路,只是短暂地停留。而人一般在桥上会停留较长的时间,并且更有诗意一点。

老师:站在桥上你会不会观赏下面的流水?

学生:会的。因为桥的视角比起路稍微高一些,我会更细致地观察周围环境。

老师:那“楼”能不能换成“阳台”

比起“楼”,“阳台”给我的感觉更加现代化,有种随便的感觉,进出阳台很容易。

老师:你觉得“楼”和“阳台“在空间上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问,让学生从“空间感”的角度比较“楼”和“阳台”的不同。

学生:“楼”是相对封闭的,而“阳台”比较开放。

老师:“阳光”很灿烂,让人心情愉悦。那“明月”为什么不能换成“阳光”呢?

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回答的方向。

学生:相比阳光装饰了窗子,明月装饰了窗子给我一种更浪漫的感觉,更有美感。

老师:月光比起阳光也更柔和,并且夜晚更容易让人生发出更浪漫的想象。

学生:另外“明月”和“梦”都是发生在晚上的,换成“阳光”,就有点突兀。

老师:刚刚同学们分析了诗中的“桥”、“楼”、“明月”等意象,大家都觉得这些词更加合适,不能替换。但我们现在还是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些意象组合成了这首诗,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性呢?老师分享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吧,老师自己读到这些意象的时候,脑海中出现了许多中国的古典诗歌。老师把这些古典诗歌整理了出来,请同学们朗读一下,并请体会一下在古典诗词中这个意象表达了怎样的内涵和情感?

设计意图: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给学生,可以直接分析,一是节省课堂时间,二是这个点有点难度,学生可能分析不出来。

读完这些诗歌,大家很容易就发现《断章》中的这些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常客”。我们背过许多的古典诗词,因此经常会在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联想到它在古典诗词中的运用。比如我们看到楼,很容易就想到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想到“桥”就想到“小桥流水人家”,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了。这种对古典意象的敏感实际上与中国繁荣灿烂的古典诗词有关系,我们从小背诵古诗词,这些意象与它的古典联想已经牢牢在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而卞之琳则很好地利用了中国人的这种对古典意象的丰富联想,使用了“桥”、“楼”、“明月”、“窗”让读者有了独特的古典想象。

老师:请大家把《断章》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要求有完整的情节,包含诗中的所有意象。

学生:“一对少年少女相互爱慕,但是因为两个家族的不和,所以不能在一起。在少女将要嫁给他人的前一晚,少年来到少女门前的桥上,伫立着看少女的屋子,暗自悲伤。他不知道这个时候,少女也在窗口偷偷地看着他,看到少年悲伤的样子,少女也留下了眼泪。少年站到了夜幕降临才走。夜晚,月光照在少女的窗子上,银白的光辉洒了一地,少女带着泪痕进入梦乡,那个少年在梦中向她微笑。”

学生:“唐朝一位文人被贬,在向被贬地赶路的途中,他经过了一座小镇的桥,他不禁望着脚下的奔流不息的流水,感到人生的短促,命运多舛,因此在桥上构思着诗作,眼神专注而严肃。这时,一位待字闺中的**打开窗户真好看到了这位诗人,被他的专注的神情所吸引,呆呆地看了他一会儿,又偷偷地关上了窗。夜晚,月色透过窗,泻下一地的清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位**竟然梦到那位诗人迎娶了她,两人成为了琴瑟和鸣的夫妻。”

学生:“元宵节上,少女都纷纷出门,看灯会,放花灯,她们都精心装扮,希望可以借这个机会吸引到少年们。两个少女看着桥下随波逐流的花灯,,不仅有些伤感,注目着花灯越飘越远。附近的楼上有一个小女孩,她通过窗子羡慕地看着这两个少女,希望自己能尽快长大,也能把自己装扮地十分美丽,和自己的心上人在元宵节这天相会。夜晚,屋子一片漆黑,只有月光照亮了窗子,小女孩做着一个美梦,在梦中她已经长得亭亭玉立,和心上人共赏花灯。”

老师:刚刚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自己扩写的小故事,我们不难发现故事要么是青年男女之间相互思慕的故事,要么是少女怀春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是浪漫。由大家的扩写可以知道,《断章》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它的基调是浪漫的。而大量的古典意象使得《断章》是含蓄的,其中的“桥”、“明月”则给人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六、布置作业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思的诗,是作者一时闪现的灵感。请大家从视角的角度分析“你”到底是谁,结合诗歌的主题谈一谈。

修改:作业要检测学生的上课效果。

要求:请分析《雨同我》的停顿的种类(一行如全用两个以上的三字‘顿’,节奏就急促,一行如全用二字‘顿’,节奏就徐缓,一行如用三、二字‘顿’相问,节奏就从容),以及分析诗歌意象,需要找一个替换的字,两两比较。

《雨同我》卞之琳

“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

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断章》是现代诗人卞之琳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那么网友们知道《断章》创作背景是什么吗?

《断章》

1、《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2、作者曾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可见诗人主要希望表现一种相对关系,因而创作了此诗。

3、原文: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以上就是对于《断章》创作背景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577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