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设计

猫教学设计,第1张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十分喜爱的感情。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猫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了解作者和家人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理清文章结构。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可是他家最终却永不养猫,期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去读课文《猫》。

 (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生字词,以课后“读读写写”和课下注解为主。

 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了自己一家养猫的经历。作者家里养了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一”的表格。

 要求:来历和外形用“——”勾画,性情用“~~~~~~”勾画,在家中的地位和结局用“()”勾画。

 三、细读课文

 1、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详写?哪几次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理由?

 明确:第三次详写,第一二次略写。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得文章波澜起伏,感情层层递进。尤其是第三只猫的死亡让作者陷入深深的懊悔之中,难以忘怀,自然着墨最多。

 2、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那么你喜欢哪只猫?用下面句式说说:

 我喜欢第___只猫,因为它________,我从______________(语句)看出来的。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

 A“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与“三妹逗她时,它好玩极了。”相比较。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活泼可爱,表达了“我们”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写出小猫捉蝴蝶的有趣、活泼,表达了“我们”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写出了小猫的淘气、顽皮,表达了“我们”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教师小结: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四、质疑探究,理解主旨。

 1、对三只猫的亡失,“我”的感情各是什么?

 2、怎么理解“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忏悔之情。

 3、这篇文章的中心主旨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

 1、第一只猫:“我心里也感到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第二只猫:“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第三只猫:难过、内疚、忏悔、自责。

 2、朗读17-34自然段,思考:在这个冤案中,“我”错在哪里?第三只猫死亡,我什么内疚、忏悔?

 明确:(1)“我”错在:“我”凭主观臆断,妄下断语,断定鸟是第三只猫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

 (2)追问:同学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养第二只猫时家中也养了一对芙蓉鸟,鸟也被吃了,“我”会怎么想、怎么做?请你以第一人称来叙述。

 (教师小结:本来,一个喜欢猫的人,对各种猫都应该一视同仁,美丽活泼的猫固然喜欢,而对于不美丽、忧郁的猫更应该怜悯,倍加关照。但是“我”并不是这样,“我”对三只猫的态度各不相同,以致造成了极严重的后果,使得第三只猫含冤而死。)

 (3)问:第三只猫死亡,我什么内疚、忏悔?

 “我”内疚、忏悔原因:第三只猫是冤死的,是因为“我”意识到凭着个人的好恶,带着私人的偏见去对待第三只猫是多么的不公平,因而良心受到谴责,追悔莫及。

 3、(1)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

 (2)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3)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4)要为人着想,不能损人利己。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有时候我们读郑振铎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哪里是在写猫呢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的美的体现。

 六、延伸迁移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态度对待生命?(出示动物)

 七、布置作业。

 1、完成基训2、预习下一课

 板书:

 16、猫

 尊重他人尊重生命

 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对第三只猫的死更难过,是因为它的死,责任在“我”。我因为不喜欢它,而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它,它是被“我”打伤而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又因为这种负罪感不能消失,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所以难过得多。

那只芙蓉鸟明明是被那只黑猫咬死的,而作者一家却不知道,所以冤枉了那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这是一起冤案。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死更难过,是因为它的死,责任在“我”。我因为不喜欢它,而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它,它是被“我”打伤而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又因为这种负罪感不能消失,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所以“永不养猫”。

《猫》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家三次的养猫经历,表达了我和家人对猫的喜爱之情。本文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作者运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第一只猫的可爱有趣,让人“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同时也表达了对第—只猫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

郑振铎对中国的文化学术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在文学理论方面,他是文学革命初期"为人生"的文学的重要倡导者之一。1921年6月,他进一步提出需要“血和泪的文学”的口号(《血和泪的文学》),要求进步作家创作出“带着血泪的红色的作品”(《我们的杂记》)。从那时起,他一生坚持革命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强调文学在社会改革中的功能,提倡文学为人民服务。在文学研究方面,20年代初即提倡和从事中外古今文学综合的比较研究,较早提出和着手用新的观点、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一贯重视民间文学和小说、戏曲的资料收集和研究,作了很多属于开拓性的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66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