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儿童发展特点问题

5~6岁儿童发展特点问题,第1张

5~6岁儿童发展特点问题

 5~6岁儿童发展特点问题,儿童的每个成长阶段都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的儿童一定要多加关注,关注他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各种问题,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关于5~6岁儿童发展特点问题。

5~6岁儿童发展特点问题1

 5-6岁儿童的认知发育特点,主要体现在能够看图画讲故事,同时可以将时间与日常的生活联系,能够识别一定的钱币,可以将不同物体的形状按顺序进行排列以及分类,同时对数字的认识能力增强。

 1、看图画讲故事:5-6岁的儿童随着认知的发育,能够看图画讲故事,具有创造想象能力,同时对于比较熟悉的故事,可以直接对照图画进行讲解,具有组织语言、记忆、复述能力,讲解的故事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2、将时间与日常的生活直接联系:5-6岁的儿童在正常情况下,形成了基本的时间观念,可以将时间的概念与生活当中相关的事件联系,如早上8点上幼儿园、晚上10点睡觉等;

 3、能够识别一定的钱币:5-6岁的儿童对于部分钱币可以识别,如1元、5元、10元的钱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4、将不同物体的形状按顺序进行排列和分类:5-6岁的儿童随着认知功能的发育,能够将不同事物进行系统性地观察,可了解事物的内在性质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对于不同形状的物体可以分类,同时也能够按照物体的长短以及大小进行顺序的排列;

 5、对数字的认识能力增强:大多数5-6岁的儿童,随着认知功能的发育,可以数数,同时对于100以内的数字基本能够认识。

5~6岁儿童发展特点问题2

  5—6岁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1、运动发展

 运动能力飞速发展,体能明显增强。家长尽量让孩子多做体力消耗大的运动,如赛跑、骑车、攀爬、跳跃等身体活动,让孩子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自信。

  2、社交发展

 开始对父母、兄弟姐妹、小伙伴、动物变得有爱心,在这个阶段可以鼓励他多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或者弱小的小朋友,培养孩子的利他行为。

  3、生活能力

 生活习惯大体已经养成,家长尽量减少干涉和催促,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

  4、语言发展

 语言能力逐渐完善,表达完整且有逻辑性。但是有一部分孩子在这个阶段为了表达准确,可能会语言变少或者出现“结巴”,家长不要催促,可以鼓励孩子别着急慢慢说。

  5、社会性发展

 孩子的在这个阶段开始萌发社会道德感,父母在这个阶段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6、认知发展

 孩子的智能发展突飞猛进,可以鼓励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体验有趣的同伴活动,参加一些思维训练的游戏。

5~6岁儿童发展特点问题3

 对于孩子的成长经历而言,5~6岁是比较稳定的时期。5~6岁的`孩子,非常温顺乖巧,也很安静。他们不再那么叛逆,凡事都和父母对着干。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更完善,甚至可以对自己做出评价。正因为如此,他们不再一味地相信爸爸妈妈的评价。这个时期的他们,变得更加客观,能够从几个方面看待问题,开始有自己的思考。

 相比较小时候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情感更加稳定。这一点,从他们的人际关系上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有了稳定的朋友,每天都喜欢和朋友一起玩耍。他们的感情也更加内敛,如果说以前摔倒了会马上号啕大哭,那么现在他们已经学会了承受。他们摔倒了,会忍着疼,尽量不哭出来。他们喜欢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并且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5~6岁的孩子开始对婚姻敏感。他们最先想要嫁给爸爸或者迎娶妈妈,渐渐地开始喜欢身边的小朋友,并且公开讨论自己要和谁结婚。甚至,他们对选择与谁结婚,还会有自己的考量和权衡。这个时期的孩子对数字更加敏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的他们很喜欢把数学运用于生活之中,所以买菜的时候让他付钱,或者去超市的时候让他结账,对他都是很好的锻炼。

5-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5-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是我们关注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表现,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道路,下面为大家分享5-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5-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1

  1、运动发展

 运动能力飞速发展,体能明显增强。家长尽量让孩子多做体力消耗大的运动,如赛跑、骑车、攀爬、跳跃等身体活动,让孩子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自信。

  2、社交发展

 开始对父母、兄弟姐妹、小伙伴、动物变得有爱心,在这个阶段可以鼓励他多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或者弱小的小朋友,培养孩子的利他行为。

  3、生活能力

 生活习惯大体已经养成,家长尽量减少干涉和催促,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

  4、语言发展

 语言能力逐渐完善,表达完整且有逻辑性。但是有一部分孩子在这个阶段为了表达准确,可能会语言变少或者出现“结巴”,家长不要催促,可以鼓励孩子别着急慢慢说。

  5、社会性发展

 孩子的在这个阶段开始萌发社会道德感,父母在这个阶段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6、认知发展

 孩子的智能发展突飞猛进,可以鼓励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体验有趣的同伴活动,参加一些思维训练的游戏。

5-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2

 孩子6岁(72个月)升到小学前的准备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脑重从1100克逐渐达到1300克,已接近成人的脑重,神经纤维髓鞘化接近完成,皮质细胞的联系增加,整个大脑皮质的分析综合能力日益完善,兴奋与抑制功能日趋平衡,第二信号系统进一步发展。这些均给儿童心理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生理的基础。

 5~6岁儿童的心理特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在动作能力方面

 学龄前儿童可以连续行走20~30分钟,而不感到疲倦;不但走得很好,而且还会跑、跳、攀登;手的动作也更加灵巧,能够用铅笔书写、画画、还能够用剪刀等一类的手工工具。

  2.在语言能力方面

 学龄前儿童的词汇更加丰富,可以与成人自由进行言语交流,初步掌握语法结构,开始产生内部言语(即默语),因而言语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且能初步掌握书面言语。言语对行为的调节功能也已经比以前加强了,因而在行为方面带上了一定的自觉性和计划性。

  3.在认知能力方面

 学龄前儿童的认识过程具有明确的具体形象性,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例如,有的学龄前儿童,由于成人说喝白开水不生病,他也给鱼缸内加进白开水。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特别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到了学龄前晚期(6、7岁),开始有了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智力活动。

 例如,知道针是铁做的,所以沉到水底下去了;火柴是木头做的,所以浮上来了。同时这些活动和行为都带有明显的不随意性,还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4.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方面

 学龄前儿童情感的稳定性虽有所发展,但仍具有易变性、易感性和冲动性。同时社会情感开始产生和发展,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此外,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也都有了发展,但自我行动易受外界事物或情绪的影响而转移。

 开始形成了最初的个性倾向,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初步能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按成人要求逐步掌握社会规范。 儿童在这个时期的'发展,为进入小学从事正规的学习活动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5到6岁宝宝的心理的特点

  1、好学、好稳、好探究。

 好奇是幼儿的共同特点,但大班幼儿的好奇与小、中班有所不同。小、中班幼儿的好奇心多表现在事物表面的兴趣上,看见什么都想去摸摸,去摆弄摆弄。他们常常向成人提问题,但问题多半停留在“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上。

 大班幼儿不同,他们不光问“是什么”,还要问“为什么”。问题的范围也很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鸟鱼虫,无所不有。他们不仅希望得到成人帮助解答,同时通过自己实际地尝试、实验,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加提高。

 好学、好问是求知欲的表现,甚至一切淘气行为也反映了幼儿的求知欲。这个年龄的孩子特别喜欢拆拆卸卸,他们把玩具汽车拆开,是为了看看它里面有什么,它为什么会动,为什么会发音;想拆收音机是想找里面说话的阿姨

 所以教师应该保护幼儿的求知欲。不因嫌麻烦而拒绝回答孩子的问题。对类似拆坏玩具的行文也不要简单地训斥了事,而应该加以正面引导:为孩子提供一些可以自由摆弄的材料,支持他们的研究行为,对探究事物过程中的失误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并实时地教给他们一些科学的探究方法。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大班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例如,他们已经开始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左、右概念),能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白菜、西红柿、茄子都是蔬菜,苹果、橘子、香蕉都是水果);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针是铁做的,所以沉到水底去了;火柴是木头做的,所以能浮上来)。

 由于大班幼儿的抽象概括能力开始萌芽,所以可以、也应该进行简单的科学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十五件的各种内在联系,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3、个性初步开始形成

 大班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能够控制自己,做事也不再“随波逐流”,显得比较有“主见”。对人、对己、对事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的热情大方,有的胆小害羞,有的活泼,有的文静,有的自尊心很强,有的有强烈的责任感,有的爱好唱歌跳舞,有的表现出绘画才能

 对于幼儿最初的个性特征,成人应当给予充分的注意。幼儿园保育员在面向全体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还应该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幼儿全面地、健康地发展。

5-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3

  将要上幼儿园的孩子心理发展都有哪些特点

  身体动作发展特点:

 每年身高增长4~5公分,体重增加1.5~2.5公分,脑和神经系统发展达到接近成人水平,动作更加协调稳定,粗大动作上可形成正确的跑步姿势,准确移动脚步和躯干跨越障碍物。精细动作更加准确,可以解纽扣、解系鞋带。

  语言发展特点:

 词汇量增多,可达3000~4000个,以名词为主,对新鲜事物和新名词特别感兴趣,还可以从电视卡通片中学到不少抽象名词,如天堂、地狱、星星雨。理解并能应用方位词,知道复杂的方位关系,能较准确地理解时间概念。

 如一天、一小时、午后、深夜等。3~4岁的儿童可能会用错人称代词,6~7岁时即可正确运用人称代词。此期的儿童可用简单和复杂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我要吃东西,因为我肚子饿了。在语言表达的同时还可伴有丰富的表情。

  记忆的发展:

 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处于萌芽阶段,形象与机械记忆为主,抽象记忆相当不足,另一特点将不同来源的内容与现实混为一谈,有的家长认为在说谎,实际是一种正常现象。区分儿童是否说谎关键是要辨别出是幻想还是现实。

  思维发展特点:

 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模仿力强,象征性和创造性游戏5~6岁达高峰,在游戏过程中,儿童的思维活动和社会化角色会很快发展。

  情绪的发展:

 学龄前儿童情绪体验丰富(喜、怒、哀、乐、恐惧、焦虑),很容易表现在外显情绪上不容易控制。恐惧与焦虑是最不良的体验,在与家人分离或到一个新环境。受批评、受伤害后有明显的焦虑反应。高级情绪活动如同情心、孤独感、荣誉感、审美感、道德感、合作精神等也进一步发展。

  性心理发展:

 是性别认同和形成性别社会规范行为的关键时期,此期儿童主要通过玩具及日常活动来反映性别角色,4岁前差异不明显,5—7岁已逐渐显示出差异来,应正确引导儿童辨别性别角色,对日后发展很重要。

儿童心理发展六个基本特点

儿童心理发展六个基本特点,儿童时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培养好孩子是很多家长思考的问题,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心里特征,以下分享儿童心理发展六个基本特点。

儿童心理发展六个基本特点1

No1客体永存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8个月前的婴儿,还无法意识到被遮挡的物体并没有真实消失。当他们认识到,一个物体即使不在眼前,也依然客观存在时,也就认识到物体的位置转换和永久存在性。因此常和孩子玩躲猫猫游戏,有助于他们短暂性记忆的发展。

日常表现:宝宝稍大一些,常常因妈妈外出,而哭着找妈妈,因为他认识到,妈妈不在眼前了,但妈妈还存在,所以我要去找妈妈。

经典游戏:躲猫猫。

No2自我意识的发展

18个月前的宝宝照镜子的时候,很难意识到镜子里的人就是自己,甚至会和镜子里的影像说嗨,或翻过镜子到后面寻找。18个月后,孩子逐渐将自己作为主体,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和力量。他从发生到相对成熟,需要经历约25年的时间,并逐渐的,通过各方面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日常表现:随着孩子年龄增加,他们逐渐对着装、发型的美丑有了自己的判断。稍大一些的孩子,会自我评价,并有意识的调节自己的行为习惯。这对后面的学习习惯培养,也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经典游戏:宝宝的脚上系上气球,动脚,气球会动,宝宝慢慢能意识到,是因为“我”的动作,导致气球晃动这样的结果。稍大一些的孩子,还可根据家长的指令,做出相对应的动作。

No3自我调节的学习

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能力,学习者能设立目标或预期值,制定学习策略并执行,获得积极的反馈并进一步加深自主学习的愿望和动机。

日常表现:我们常常在网络上能看到辅导孩子写作业到崩溃的家长,相比成人主导的学习,自我调节的学习强调自主性,会比被动式学习更高效。

经典游戏:搭积木的游戏,帮助孩子建立要搭建的对象,动手执行,并总结失败/成功的经验,反馈到下一次的挑战中,不断进行难度升级。

No4反弹效应和抑制控制

儿童天生需要自主性,自由受到限制时必定会反抗,反弹效应(rebound effec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儿童逆反心理。

日常表现:不许玩的玩具更有吸引力,当孩子强烈想要一样玩具时,转移注意力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同时,我们应当少用否定式语言,多用鼓励话语

经典游戏:和孩子一起玩经典的“白熊”游戏,告诉孩子,游戏过程中“千万”不要想着“白熊”,然后正常和孩子玩游戏,当孩子脑子里每想一次“白熊”就按下一次铃铛。

抑制控制是执行功能的一部分,指的是一种抑制第一反应来达到最终目的的能力。

例如:窗外有蝴蝶,抑制控制差的孩子,会被蝴蝶吸引,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这种能力,对幼小衔接的帮助非常大。孩子在幼儿园时,接受的是非正规教学,主要以游戏为主,但入了小学,有课堂行为规范,抑制控制好的孩子,就能迅速融入新的学习生活中。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一些非智力的因素,如抑制控制,对幼小衔接影响更大,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意味着能在课堂上端坐40分钟,意味着能更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让孩子通过游戏和阅读锻炼抑制控制能力是特别好的方式之一。

经典游戏:和孩子一起玩相反动作游戏,准备两个物体,如香蕉和苹果,当父母说香蕉的时候,孩子必须拿起苹果;当父母说苹果的时候,孩子必须拿起香蕉。

No5认知执行功能: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 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日常表现:自控力差的孩子,常常会因为一些外在的诱惑打乱自己的学习计划,如写作业的时候偷吃零食、偷看电视等,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孩子理解哪些任务最为重要,有计划的执行。

经典游戏:我们可以仿照经典“棉花糖实验”,给孩子一块棉花糖,或是孩子喜欢的`其他食物,并告诉他,“我”即将离开一会,如果等会我进来,你还没吃,“我”就再给你一块。以此来检测孩子的自控能力。实验表明,控制力强的儿童在10年后学业成绩更优秀,并较少有成瘾行为。

No6观点采择能力

观点采择是指儿童推断他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即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思想、愿望、情感等,对其各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社交能力的发展:孩子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更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建立社交属性。

理解教学的能力:更好的明白老师的意图,理解老师的教学重点。

欣赏文学、戏剧作品的能力:如果不能很好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冲突、不同的观点,就很难理解作品深层次的含义。能否抑制自己的观点、视角,甚至偏见,灵活地转变角度,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也叫心理(心智)理论。自闭症的孩子属于典型的缺乏观点采择能力,即使是正常人都会有观点采择能力的差异。有研究表明,经常阅读绘本、参加戏剧社能有效提升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绘本中对不同人物和故事情节的设置,能帮助孩子理解和感知他人的情绪,教会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日常表现:孩子主动要求帮助家长分担家务。

经典游戏:角色扮演,家长和孩子一起模拟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并鼓励孩子描述故事中角色的情绪和真实想法。

儿童心理发展六个基本特点2

1、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整个心理的发展在持续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依赖于前一阶段的基础,且后一阶段包含了前一阶段的因素,又为下一阶段做准备。同时,儿童心理变化在量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发生质的飞跃,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方向性和序列性。正常情况下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心一定的方向性和序列性既不可逆转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不总是等数速率直线发展。一方面表现在,个体不同系统发展速度、发展起讫时间、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表现在同一心理现象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从总体来看,儿童整个身心发展呈波浪形推进,出现两个加速期,一个是幼儿期,一个是青春发育期。

4、差异性。心理发展的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领域、心理速度、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别。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特点的表现形式

1、婴儿期儿童表现出动作思维,学前期儿童在动作思维基础上开始发展形象思维,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保持着形象思维的特征。

2、神经系统发展是先快后慢,而幼儿期大脑重量相当于成熟期80%,9岁左右就接近成人水平;而生殖系统是在青春发育期(女童11岁至12岁,男童13岁至14岁)快速增长,青春期前后却发展缓慢。

3、如有的儿童早慧、有的愚笨、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活泼外向;有的擅于文字表述、有的擅于动手操作。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儿童在心理发展上的差异。

儿童心理发展六个基本特点3

一、学龄前期儿童心理特点

1、学龄前儿童指的是3—7岁的儿童。此期儿童大脑的重量继续增加,到6—7岁时脑重量达1280克,基本接近成人。神经纤维继续增长,分枝加多,长度加长,能更有利于神经联系。到6岁,神经髓鞘基本上发育完成,神经传导也就更加迅速、准确。

2、大脑各叶的分化到6岁末也渐趋成熟。大脑结构生理的日趋成熟,为儿童行为的发育打下了良好基础。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学龄前儿童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在不断增强,兴奋过程也比以前进一步增强。儿童每天醒着的时间,比以前相对增加。7岁儿童每天睡11个小时就足够了,这使儿童有更充足的时间参加游戏和学习实践活动。

二、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征

1、学龄前儿童生长变化速度惊人

在这个短暂的时期里,儿童学习语言,产生自我意识和在特殊文化背景下的自我环境意识。这一时期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有顺序的。例如,在学走之前必须先学站,学会简单词汇之后才能学会使用复杂句子。

2、学龄前儿童过认知能力有了全面的发展

由于儿童不仅个性有别,所处的文化环境也各不相同,这方面的跨文化研究还有待深入。斯洛宾曾对英国、芬兰、前苏联等国儿童语言发展作了研究,他指出各种文化环境下的儿童大约都是在开始走路的同时开始说话。3岁时已掌握了1000个词汇,具备了正确使用语法结构的基本能力。

3、学龄前儿童社交能力也有一定的发展

学龄前儿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要有可能,便成天玩耍。虽然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玩耍的方式不同,但在玩耍过程中均体现了对周围成人活动的模仿,而且这些活动能为孩子提供许多与人和物相互作用的机会。

上面就是关于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征以及心里等,这个最主要就是宝宝在这个阶段的生长阶段还是很快的们心里的变化等也是很明显的,父母等要及时干预的,给予宝宝正确的引导的,也可以进一些早教机构的,对于宝宝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1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的能力上。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依从性评价向独立性评价发展,他们不再轻信成人的评价,当成人的评价与儿童的自我评价不一致时,他们会提出申辩。同时,儿童的自我评价开始从个别性评价向多面性评价发展,例如;大班儿童在评价自己时会说:“我会唱歌跳舞,但画画不行。”

2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5、6岁儿童的情感虽然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儿童开始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例如,摔痛了能忍着不哭。此时,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例如当自己的表现或作品被忽视时会感到不安。而当让他们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时会表现得很尽职。

3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这一阶段的儿童在生活自理方面较前更独立了,他们能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衣服,能用筷子吃饭、夹菜,也能不影响别人安静地入睡。

学前后期的儿童已能将劳动与游戏分开,对劳动持认真态度,关心劳动结果,也能初步理解一些劳动的社会意义:他们喜欢参与成人的劳动,在家里会扫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用品。在幼儿园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喂养、值日生劳动等:在劳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

4合作意识逐渐增强。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比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戏中几 个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语言、动作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

5动作灵活、控制能力明显增强。5岁儿童的走路速度基本与成人相同,平衡能力明显增强,可以用比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活动,并且还能伴随音乐进行律动与舞蹈。手指小肌肉快速发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运用手指活动,例如,灵活地使用剪刀,会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种造型等,还能正确地使用画笔、铅笔进行简单的美工活动。

6规则意识逐步形成。大班儿童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例如,游戏结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上课发言要举手等等。大班后期的儿童特别喜欢有规则的游戏,像体育游戏、棋类游戏等。对在活动中违背规则的行为,儿童常常会“群起而攻之”。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规则对儿童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儿童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自我中心

3~6岁身心发展特点

 3~6岁身心发展特点, 3-6岁这个年龄段是孩增长最快的时期,因为 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所以在这个时期家长们要格外的注意,以下分享3~6岁身心发展特点。

3~6岁身心发展特点1

  一、大脑的发育

 5~6岁时,脑的结构已经较成熟,这意谓着可以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了。这一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都有所增强,但抑制机能还比较差。

 大脑兴奋机能的增强表现在觉醒的时间延长,睡眠的时间相对减少,条件反射建立的速度加快。抑制机能的增强表现在已经能较好地用言语控制自己的行动,对事情的分辨也更加准确。

  二、睡眠时间

 3岁:晚上睡12小时,白天睡2小时;

 6岁:晚上睡10~11小时,白天睡15小时。

  三、动作的发展

 由于大肌肉的发展,他们会不知疲倦地从事各种活动。

 如:自如地走、跑、跳;单脚跳跃,甚至跃过低矮的障碍物;跑上跑下楼梯,熟练地攀登;抛掷各种物体;在音乐的伴奏下,节奏明快、动作整齐地跳舞;在跑动中越过各种障碍物,如沙坑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参加体育竞赛。

 5~6岁,小肌肉开始发展,这时就能从事绘画、写字、塑造等活动了。

  四、语言的发展

 1、词汇: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

 2、词汇量 3岁:800~1000个;

 4岁:1600~2000个;

 5岁:2200~3000个;

 6岁:3000~4000个。

 3、言语表达 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

 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

 4、言语失常现象 这一阶段常出现三种言语失常现象:口齿不清、发音含糊和口吃。

 口齿不清一般发生在换牙期间,在新牙长出后就能纠正。

 发音含糊是由于嘴唇、舌和下颚的运动不灵活造成的。运动不灵活可能是因为害羞、胆怯,常在情绪激动时发生。

 口吃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是由于情绪紧张、神经过敏,有的是模仿别人口吃形成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

 温馨提示 :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们交谈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

 教育重点: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有计划地让他们学习一些书面语言。

3~6岁身心发展特点2

  孩子的心理、身理特点

 1、3岁时脑重1011g,5岁时脑重1280g,6-18岁时脑重只增加了120g,成年人脑重1400g。

 所以6岁以前是记忆、习惯、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所有的东西一次就会长出神经元,所以6岁前所有做错的事都要纠正,第一次接触的东西会在脑子里生根!不要以为他小,什么都不知道,6岁以前是习惯和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

 5岁以前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以后数理化会很好,没必要单纯的数到100,我们要注意训练他1-10以内数的增减、组成分解(比如2可以分解成两个1)。

 打人、发火是让孩子看笑话,因为打过3次之后,他对疼痛就适应了,什么都不记得,越打越逆反,孩子在3岁时,是直觉行动思维,就是非得自己动手、动口才知道;

 4岁时是具体形象思维,要具体跟他说是怎么回事,比如让他听话,你得告诉他什么是听话,怎么做才是听话,他不知道什么是乖,什么是听话,什么是好孩子。不要用成人的抽象逻辑思维来惩罚孩子。

  2、要维护孩子的自尊:

 两件事不能做:

 ①、有旁人在场的时候,不能说他做错的事

 ②、不能当着他的面表扬或喜欢别的孩子 两句话不能说:

 ①、不听话把你送幼儿园

 ②、不听话把老师搬出来说他 孩子是老师的镜子,家长的影子,他的社会经验都是家长教的,他是你的影子。

  3、角色玩具

 不让他学的东西一次都不要教,不让他听的话一次都不要说!

 不要忽略环境对他的影响,你怎么打他,他就怎么打别人。

 孩子分不清想象和现实,他说的通常是他想的,而非说谎,要纠正他,这是你想的,不是现实。

 4、两个逆反期:3-6岁 、14-18岁 ,个性在发展。他回家撒娇很正常,要让他渲泄,如果中、大班还是这样,应反思是否限制太多,适当放低要求。

 不要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来对待孩子。

 不能言而无信!3岁以后,他会长期记得你说过的话、许过的愿,说了不算,两次就够了,他就不会再听你的了,逆反产生。

 5、 家长要听得、耐得、忍得、等得。他哭就让他哭,煅练肺活量,不可以就是不可以,3次就改过来了。不吃饭就收碗,饿了只能喝白开水,两顿以后就什么都吃。晚点去幼儿园接他(理由:忙、堵车)让他体谅父母。

 6、孩子之间的矛盾让他自己去解决,告诉老师就可以了。不要说交了多少钱要吃多少东西的话,幼儿园是定量的。

 要让他学会合作、谦让、关爱!

 吃亏是福,不要说他憨!

 严格要求点点滴滴,跟他一起自律!

3~6岁身心发展特点3

  心理表现及养育措施

  一、内部价值观的自我构建

 1、三岁以前,孩子需要健康的心里营养让他足够相信这个世界和自己的亲人;

 2、三岁到六岁,在健康心理的基础上他们要形成自己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形成初步的社会规则或价值观;

 3、因为他们是孩子,他们比我们更容易难过、无所适从。

 因此,当发现孩子在做错某件事的时候不要先急着批评她,或者孩子在某件事上犹豫不决的时候不要先急着催她、不耐烦地吼他,请先冷静地想一下或和他谈一下,找到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他指明方向。

  二、追求完美和秩序敏感期

 1、对一件事情要怎么做或者一个东西应该怎么放,放在哪里有强烈的支配欲望;

 2、即便很小的事,在受到他人干扰和打乱的时候会十分不安,会哭闹;

 那么,在孩子因为这样的情绪或者不满而抗议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道歉,是尊重,而不是毫不在乎,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这样将来我们的孩子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才懂得和不同的人保持不同的安全距离,才懂得对不喜欢或者不如意说NO,才懂得排泄不健康的情绪。

  三、自我审美的构建

 1、突然很在乎自己要穿什么,自己选衣服而且经常摆弄,要求妈妈买和小朋友一样的衣服,就算天气冷也要坚持穿得帅气漂亮;

 2、会观察、评价别人穿什么(丑、好看等);

 4、故意走得趾高气昂要别人关注他,夸他,小女孩表现得明显一些。

 这是培养孩子自信和自我欣赏最重要的时期。很多成年人,崇拜一个人崇拜到发型要和他一样,衣服要和他一样,甚至走路姿势、面部表情都要和他一样,就是因为幼儿时期的自我审美没有建构好。

 因此这一阶段要及时引导孩子学会欣赏自己,发自内心而不是靠物质等保障建立自信,以后他才会从容的欣赏别人,才不会嫉妒、盲目地崇拜和模仿。

  四、婚姻敏感期

 1、当他们开始喜欢当爸爸或者当妈妈,会用心地照顾自己的“孩子”,一个布娃娃或者一个小动物的是时候,说明孩子进入了婚姻敏感期;

 2、他们会一起商量谁当爸爸谁当妈妈,这个家什么事情谁做主等;

 3、渐渐会延伸出真实的想法,比如要和某某结婚,有固定的`喜欢的对象或要好的同伴,会有占有欲,开始有恋父或者恋母情节。

 这个阶段,家庭里每个人的角色和各成员间的关系会对孩子以后的婚姻、情感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每天都在争吵的家庭,即便有爸爸有妈妈,孩子的心理也会受到创伤。

 所以如果不可避免成为单亲家庭,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去否定另一半,不要排斥孩子和另一半相处。在和睦的家庭里,在保证夫妻正常恩爱关系的同时也应理解孩子的恋父情节或恋母情节。

  五、性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正常的心理发展,到这个年龄,不可避免会对自己和异性不一样的地方产生好奇,对自己身体的一些部位开始探索。

 不搞性神秘,平和的心态和正确的引导,是3-6岁幼儿性启蒙的重点。当孩子迷茫的时候我们还在遮遮掩掩,那么他们就会更迷茫,迷茫到以后就会变本加厉的找回来,过早发生性关系并且不懂得自我保护。

 所以,对待幼儿任何性探索行为和疑惑,有问必答,科学引导,不粗暴打断,不羞辱谩骂,还可以借助一些书籍绘本带着孩子去了解,就像了解我们的身体其他部分一样。

 3-6岁是一个很复杂的年龄阶段,孩子出现这些情况的时间可能不相同。但如果这些都没出现,也不要庆幸,因为一些人为的原因(家庭的变故,养育者的过多干预和掌控等)让孩子的心理发展滞后或者停止,并不是好消息。

 希望大家多去和孩子互动,多观察孩子,多陪伴孩子,到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让孩子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孩子,这样的教育才是是最好的。

1 0-3岁的孩子

特点:

0-3岁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期,父母最好不要在这个时候缺位。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来给他安全感。

原因:婴儿从母亲的子宫中来到世上,世界对他而言是全新而陌生的。就好比我们突然来到了一个外星球。在这个阶段,孩子需要和妈妈或者某个人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如果这个关系无法建立,孩子的心灵里就会留下“被遗弃”的创伤。

危害:在这个阶段,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有效陪伴,可能会有深远的不利影响,比如性格孤僻,喜怒无常等。

2 3-6岁的孩子:这个阶段孩子好像都有着无穷的精力,他们进入了了自我形象的确认期。

3-4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进入和精神有关的发展和探索。他会尝试生活中的各种物品,探究他们的作用。而不再是像前一个阶段那样,只是感受物品本身的触感或者形状等。

孩子还会在这个阶段开始发展友谊,他们开始探索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喜欢谁,想和谁一起玩,讨厌谁,都是这个阶段孩子可能会出现的人际烦恼。

六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与发展

六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与发展,每个年龄段都有这个年龄段的困惑和焦虑,对于5-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讲,怎么培养,这就成了最困扰家长的问题。来看看六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与发展。

六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与发展1

1、在思维方面

大多数6岁幼儿已经具备了归类的能力。比如同样的一个问题:“什么是猫。”3~4岁的幼儿因为一般都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来概括其外部特点,所以他会说“猫很小,有黑色花斑。”这是指他看见过的某只猫。而5岁左右的幼儿的回答:“猫会抓老鼠。”能凭借猫的某些特征进行概括。只有6岁的儿童会说:“猫浑身长着毛、有胡子,喜欢吃鱼,会抓老鼠。”这个例子说明幼儿到了学龄前期的晚期,幼儿的思维已由初期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仅考虑到了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能认识其内部特征和内在联系并进行概括,这为入学后语言、文字的学习做了准备。

2、在语言方面

6岁幼儿量词的正确使用率显着高于5岁幼儿,副词的应用不但更经常也更多样化、更准确,能恰当地使用“根本”、“简直”、“大概”、“永远”等副词,使语言的感情色彩更鲜明。对代词、助词的运用比以前更为得当。此时能把1套3~5张的,按情节顺序做出正确排列并进行有头有尾的叙述,使听者能领会。出声的自言自语开始减少,逐渐向内部言语(无声言语)过渡。有些6岁幼儿能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书面言语。开始识字。

3、在认知方面

数概念:大部分6岁幼儿能掌握20以内的数概念,能按成人的要求从一群物体中取出20个。能将1~10的阿拉伯数字依正确顺序排列起来并开始能够不依靠实物运用数字做10以内的加减运算。

时间知觉:对一周的时序基本都能掌握,在辨别“今天”、“明天”、“昨天”的基础上,开始延伸到能辨别“后天”、“前天”、“”大前天“。最难掌握的是认识钟点,只有很少数的6岁幼儿认识钟表,会报出时间。

4、在空间知觉方面

大多数6岁幼儿能以自我为中心。正确地把自己的左右方位和词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最初的左右概念,但常常只限于自身的方位。而不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方位。

5、在社会性发展方面

6岁幼儿的游戏更有计划性,喜欢用简单的工具,如滑轮、横杆等来玩建筑性游戏,也开始玩用言语推理的游戏(猜谜语);能自己选择朋友,当小伙伴出现困难时,会加以安慰并给予帮助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愤怒、快乐及爱等,而在游戏中发生的争执,一般都能用游戏规则来解决,不需成人监督。6岁幼儿开始能在成人的帮助下拟定一个目标去实行,如制定一个”每晚不需提醒就刷牙“的目标,然后自己画个图表。每天做到后就打个钩,定期检查。父母应对儿童按目标执行的行为给以鼓励。

6、在生活自理方面

6岁幼儿除了基本上能够生活自理外,还能在家中及幼儿园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能够独自去邻居家及旁边的商店;懂得过马路时先看红绿灯及两边,要走斑马线;认识男女洗手间的标志,选择正确入口;坐车会主动系上安全带。

儿童心理健康的禁忌

1、忌娇惯溺爱

父母”爱子———溺子———误子“,这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

2、忌袒护纵容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当众做错了事,家长明知不对,却以种种理由加以庇护和掩盖,其结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缺点和错误。

3、忌哄骗

有些家长图一时安宁,不惜编造假话欺骗孩子,这样耳懦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母,养成虚伪不诚实的品格。

4、忌打骂体罚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信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条,不能以理服人,而是打骂、体罚,结果这样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产生感情对立。

5、忌注意力不集中

要让孩子自己选择适宜的游戏和运动,培养他们注意力集中,专心地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

6、忌缺乏适应能力

要训练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对孩子的发展是很有益的。

7、忌无控制力

要训练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和愿望。

8、忌忧郁沉默

要培养儿童乐观幽默的性格,切忌郁郁寡欢。

9、忌讽刺

对孩子讽刺挖苦,以为可以”激发“上进,结果适得其反。

10、忌依赖

要让儿童经受一定的困难,学会克服困难从身心(性格和体格)两方面进行磨练。从小培养儿童独立的能力,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像力丰富,善于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2、爱父母,爱老师,爱小朋友。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人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有同情心,适度怕羞。

3、跌跤或受点轻伤都不哭,游戏输了不胡闹。不惧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异的小动物。

4、不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过分的要求。热爱劳动,爱惜物品。喜欢种花和饲养小动物,喜欢听音乐、看图册、唱歌、跳舞、绘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能从中感到快乐。

5、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具体、简单的评价,能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东西。服从约束。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6、与大家在一起时比一个人独处时愉快,能遵守游戏规则和顺序,在玩法上服从大家的意见,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别人的麻烦,肯帮助其他小朋友,能为小朋友取得成绩而高兴。

7、在新环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 ,不过份的拘束害怕。不向小朋友、客人要东西吃。能自己到商店去买一些简单的生活日用品,能在车辆较多的马路旁的人行道上独自行走。

六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与发展2

1、好学、好问、好探究。

好奇是幼儿的共同特点,但大班幼儿的好奇与小、中班有所不同。小、中班幼儿的好奇心多表现在事物表面的兴趣上,看见什么都想去摸摸,去摆弄摆弄。他们常常向成人提问题,但问题多半停留在“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上。大班幼儿不同,他们不光问“是什么”,还要问“为什么”。问题的范围也很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鸟鱼虫,无所不有。他们不仅希望得到成人帮助解答,同时通过自己实际地尝试、实验,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加提高。

好学、好问是求知欲的表现,甚至一切淘气行为也反映了幼儿的求知欲。这个年龄的孩子特别喜欢拆拆卸卸,他们把玩具汽车拆开,是为了看看它里面有什么,它为什么会动,为什么会发音;想拆收音机是想找里面说话的阿姨。所以教师应该保护幼儿的求知欲。不因嫌麻烦而拒绝回答孩子的问题。对类似拆坏玩具的行文也不要简单地训斥了事,而应该加以正面引导:为孩子提供一些可以自由摆弄的材料,支持他们的研究行为,对探究事物过程中的失误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并实时地教给他们一些科学的探究方法。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大班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例如,他们已经开始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左、右概念),能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白菜、西红柿、茄子都是蔬菜,苹果、橘子、香蕉都是水果);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针是铁做的,所以沉到水底去了;火柴是木头做的,所以能浮上来)。由于大班幼儿的抽象概括能力开始萌芽,所以可以、也应该进行简单的科学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十五件的各种内在联系,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3、个性初步开始形成

大班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能够控制自己,做事也不再“随波逐流”,显得比较有“主见”。对人、对己、对事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的热情大方,有的胆小害羞,有的活泼,有的文静,有的自尊心很强,有的有强烈的责任感,有的爱好唱歌跳舞,有的表现出绘画才能。

对于幼儿最初的个性特征,成人应当给予充分的注意。幼儿园保育员在面向全体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还应该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幼儿全面地、健康地发展。

六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与发展3

五六岁儿童处于学前晚期,心理发展继续着4岁年龄的心理特征,但又有着一些新的特点。从活动方面来看,5岁儿童仍喜欢游戏,游戏仍是他们的主要活动,但玩游戏的水平更高了。五六岁儿童很喜欢玩有规则的游戏,他们以遵守规则后取得游戏的结果为快乐。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除喜爱游戏外,对由成人指导的学习活动也很感兴趣。他们能较有意义地注意听和看,并能按成人的要求思考和完成一定的练习活动,并为自己学会了知识和技能而满足。

(一)爱学、好问

好奇心是学前儿童的普遍心理特征,但5岁儿童的好奇好问却是不满足于表现性的现象,他们已能注意到一些较深或是相关联的现象,喜欢追根问底,思维更活跃,有着很强烈的求知欲,好学心。五岁儿童好学好问表现在问各种问题,自发的观察,动手尝试,拆卸、探究等活动来越多。

(二)抽象思维发展

5岁儿童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已经明显地发生了,已经能进行一些更加概括的思维和逻辑抽象的思维活动了。比如可以从多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

(三)会话性讲述能力明显进步

会话就是指谈话或对话的能力。讲述是指个人独自叙述事情或是讲述故事的能力。讲述要求叙述完整,语言连贯。5岁以后儿童基本可以用清楚连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是和他人用语言交往了。他们能把一件事说清楚、讲明白。5岁儿童词汇量已明显增多,掌握了大量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数量词等。

(四)有意行为的增多

有意行为在四岁已经出现,到五岁有意性有了发展。儿童可以有意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活动。有意行为增多对儿童入学后学习和独立生活都是必要的准备。

(五)个性初步形成

个性是人的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活动的总和,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性格和能力等心理成分。儿童进入3岁后随着各种心理过程逐渐发展,个性便开始形成,但这个缓慢的过程,到了5岁以后个性特征便有了较明显的显现,但还远没有定型。5岁以后儿童开始出现相对稳定的兴趣,如爱玩积木、爱玩足球、爱画画等。5岁以后儿童的荣誉感、自卑感、羞愧感、嫉妒心、好强心等都比以前年龄更加明显、更加显露,不同儿童也有所不同,在群体中怎样摆正自己、怎样估计自己、怎样对待自己等等,都已经有了初步的倾向。 5岁儿童的性格特征已有明显差异,已开始表现出顺从的、冲动的、懦弱的、好表现的、攻击的、内向的、外表的以及依赖的等各种不同性格特征。在能力方面,无论是运动、操作、智力,还是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等等,由于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儿童发展到5岁时能力差别已经明显。这种能力方面的不同特征,就构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别的一个显著标志。

5到6岁幼儿心理特征

 5到6岁幼儿心理特征,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是我们关注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表现,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道路,下面为大家分享5到6岁幼儿心理特征。

5到6岁幼儿心理特征1

  一、好问、好学

 儿童都很好奇,但是5岁以后儿童的好奇心和以前不同了。他不再满足于了解表面现象,而要追根问底。5岁儿童的活跃主要不是停留在身体的活动上,而是表现在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上。他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5—6岁的孩子喜欢学习,他们愿意上课,学到一些新的知识或技巧后,他们感到满足,而且喜欢对别人讲。他们已经能够坚持稍长一些时间的智力活动。在课堂上,他们喜欢各种新课,喜欢一些动脑筋的活动,如做计算活动,编故事或做其它的创造性的活动。在课外,不少幼儿热衷于下棋、猜谜,或做各种智力游戏。

  二、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6岁儿童能够掌握如“左、右”等比较抽象的概念。不再需要以具体事物作为左右的标志,不用说“拿匙子的手”了。5岁儿童对因果关系也有所理解。比如,他们能够懂得物体浮沉的原因,比如说:“针是铁的,所以会沉,火柴是木头棒棒的,就会漂。”而4岁儿童只能从物体的外表去找原因

 如,回答“乒乓球为什么会浮”时说:“因为乒乓球是滑的,是红的”等等。5—6岁儿童在讲述中能够运用一些“因为````所以`````”这一类的连接词,能够连贯地,条理清楚地独立进行讲述。

  三、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5—6岁幼儿出现了有意地自学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方法,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方法。

 比如,在观察图画时,5岁后儿童已不再是胡乱地看,而是能够按照一定方向或路线(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扫视。由于不掌握方法,年幼的学前儿童的观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遗漏较多。4岁前儿童往往不会比较两个或几个图形的异同,而5岁以后儿童,则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对比的方法,把图形或图形的相应部分一一对应地进行比较。

  四、个性初具雏形

 5-6岁幼儿的心理活动已经开始形成系统。也就是说,个性的形成过程已经开始。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互相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先前的心理活动,先前形成的态度,影响着后来的心理活动和对事物的态度。心理活动系统的方向开始逐渐稳定。

 个性开始形成,是和幼儿认识活动抽象概括性的发展,以及各种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相联系的。从此,幼儿的心理活动,不再是孤立的零碎的面而总是在心理系统背景下的`活动,各人有自己的特色。不过,应该着重指出,幼儿期所形成的,只是个性最初的雏形,其可塑性还相当大。

5到6岁幼儿心理特征2

 5-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绝对可以称为天使,与3、4岁处于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动不动就哭闹撒泼的孩子,和7、8、9岁狗都嫌的孩子相比,5-6岁的孩子绝对可以用甜美两个字来形容。 大多数时间都很乖,很听话。

 他也会表现得很爱学习,特别喜欢缠着你看书,喜欢你跟他说话,教他本领,他也很爱炫耀自己学到了什么,喜欢告诉妈妈他认识哪些字,喜欢书写自己的名字,有时候就算你强迫他,他也不太会反抗,而是会乖乖顺从。

 如果非要说问题的话,5-6岁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争强好胜。他们特别在乎输赢,如果自己赢了就像中了500万一样,如果输了,就会大哭不止,有时候半天也哄不好。

 宝宝5岁幼儿园早教小贴士 这时的孩子常常会全身性地投入到游戏的角色之中,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和惊喜,以满足自己好奇心。此时孩子的小脑子里已经有了因果关系的概念,所以可以让他们玩与他人合作的复杂些的游戏,以便学会交往、合作和分享。

 同时可适度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受挫”,学会正确对待的方法,对今后成长有益。 五岁儿童心理特点,大家清楚了吗?五岁虽然和四岁只差一岁,但是心理和性格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会变得更加活泼好动,开始探索这个世界,所以这个时候更需要爸爸妈妈和孩子好好沟通,明白孩子需要什么,才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5到6岁幼儿心理特征3

 5~6岁的宝宝已经上幼儿园了,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自主意识很强,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多的事情宝宝都想自己决定要怎么做,所以宝爸和宝妈们在这个阶段,应该尊重他们,并且适当的放手,有一些事情让他们自己决定,不要把他们当做小婴儿一样保护起来,什么事情都替他们拿主意,这个阶段的宝宝,不喜欢父母这么做。

 强烈的好奇心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幼儿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这个年龄的宝宝对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事情,非常的感兴趣,但是又因为年龄不大,宝宝缺乏判断的能力,所以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过程当中,不会注意是否存在危险,这也是家长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另外这个阶段的宝宝比较爱说话,比较爱问问题,这些都是五六岁左右的宝宝非常明显的特征。

  幼儿期儿童的心理特征有哪些呢?

 幼儿期儿童的的心理特征具有无意性。对于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这种无意性,可以通过儿童的注意、记忆、想象及行为表现看出来。幼儿期儿童的的心理特征还包括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儿童从出生到三岁,他已经具备了一些个性和特点比如他的兴趣、爱好,这时候并不是固定、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换句话说,它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

 幼儿期儿童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这也是心理特征之一。儿童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也就是在思维方面,会表现出直觉行动思维这个特点来。也就是说儿童的思维带着直觉行动性。

 这时期儿童认识事物、思考事物时最主要的特点是:他凭着感知觉,凭着动作去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积累知识。所以我们在组织儿童进行学习的时候,或者组织儿童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儿童的这个特点。

 父母不要总是唠叨幼儿期宝宝所犯的每一个小的错误,这样会给幼儿期宝宝年幼的自尊心带来伤害。幼儿期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父母们不妨继续阅读更多相关的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691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