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细说会比较麻烦。另外,我也不是专业的,只是自己的见解罢。
1、情绪理论?无非就是通过感觉知觉幻觉所刺激大脑而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具体来说就是经历过不同的事,听到不同的语言,感觉到周围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情绪。还有一个就是特殊的,那就是当身心疲惫到极点的时候,情绪自然就会很低落。
2、感情上,学习生活上,心理上所承受来自外界不同形式的压力。具体是指,同学间闹不和,就会发生冷战。遇到早恋感情的失败,心情会低落,且行动会极为反常。有可能会突然很努力学习,也有可能会颓废。对教师及领导的厌恶,面对面走了时,很有可能很会视而不见。
3、面目的表情,生活行为,生活情趣的高低。感谢支持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心理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关键阶段。由于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是一个独立性和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而且又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所以中学生中出现的不正常心理状态很多,诸如狂想心理、害羞心理、性心理等。对此,教育工作者应掌握和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善于面对人生,面对挫折,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一)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常见的问题
1、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矛盾 。
在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将不利于自我意识的确立和.个性的发展。这些矛盾主要表现为: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由于初中生生理发展迅速,促进了中学生心理的成熟。这个时期的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独立自主性发展很快,他们极力想争取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立自主地位和新的权利,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这个年龄段被称为个体发展的“心理断乳期"。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还不够成熟,主观愿望和成人感与客观实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各个方面对成人还有较大的依赖性,所以,中学生常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互矛盾的状态之中。
强烈的活动需要与能力发展不同步的矛盾
中学生显得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参加各种活动的需要较为强烈,但他们相应的能力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两者互不适应的矛盾如果适度,会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否则会出现各种消极后果。例如,有的学生若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而导致活动失败,就很轻易产生挫折感,从自信甚至是自负走向另一个极端——自卑。
交往性与心理闭锁性的矛盾
中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交往需要很强烈,渴望与人交往,希望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帮助和理解。但是随着内心世界秘密的增多、自尊心的增强以及个性的明朗化,他们越来越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心理闭锁性,即不愿将自己的秘密、体验轻易告诉别人,从而构成交往性与闭锁性之间的矛盾。中学生们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通常是寻找朋友或者记日记。
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中学生大都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和美好的向往,常常想像自己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理想我”。但是中学生的想像中幻想成分居多,他们的“理想我”往往脱离实际。因此,他们的“理想我”与“现实我”往往相差悬殊,两者常处于矛盾之中。解决这种矛盾的办法,是教育与引导中学生客观地认识现实,不断调整自己的理想。
强烈的性意识与正确处理异性关系的矛盾
中学生第二性征的出现,促使他们性意识的觉醒并日趋强烈,而如何处理与异性关系的能力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2、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常见的问题 .
中学生自我意识虽然趋于成熟,但这还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比较成熟,也可能存在明显或不明显的缺陷。归纳起来,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幼稚性
自我意识的幼稚性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他的年龄不吻合,似乎还停留在孩童时期。这种幼稚性表现在自我认识上处于模糊、笼统、简单的状况。例如,有的中学生在自我角色认识方面能知道自己是父母的孩子,是教自己的老师的学生,却不能理解自己与其他亲戚、其他老师的关系,在社会上更不知道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因此,总是出现学生或孩子的角色行为,似乎永远长不大。
在自我评价方面,有的中学生还只会用教师或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也没有将教师或父母的评价内化为自己的评价。
在自我情感体验方面,反映为起伏不定。昨天因为某同学要与自己一起回家觉得他对自己好,很高兴;今天那位同学又要与自己一起回家,觉得他是把自己当小孩看待,似乎是为了保护自己,感到自己受了侮辱,很生气。
在自我期待方面有的学生更是一天一变。第一天要当作家,第二天想当演员,第三天又认为当医生很崇高。
此外,自我意识的幼稚性在自我控制上还表现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顾环境的要求,随意性大。有的孩子常常是刚捶胸跺脚地下了决心,转身就忘得干干净净。他们每天都要下同样的决心,同样每天都可以找到可以原谅自己没有做到的理由。幼稚性的基础是依赖性与缺乏自信。
超限性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反映出他们正迈向成熟,为走上社会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作了准备。但是,如果有些特点有了超限的发展,就会出现问题,就像真理过了头就成了谬误一样,过度地关注自己往往给人自我中心、妄自尊大、自私自利等不好的印象。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超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敏感。处于青春期的少年由于生理上的发育,体态上的变化,初中生对自己比较敏感。这有利于形成清晰的自我形象,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如果过分敏感,对外部刺激就会由于应接不暇而出现焦虑与紧张。自我意识的过度敏感主要是察觉他人对自己态度的敏感,及对自己生理心理变化的敏感。过度敏感的学生会察觉到别人不注意的细微变化。他人一瞥的目光,一皱的眉头,一抿的嘴唇,都会引起他许多联想。例如,有位初二女生,一次在上课时肚子气胀,排了气。在她听到声音,也闻到臭味的同时,觉得周围人都在看她,尤其是有好几位男生。她觉得非常难堪。回家后细想,排气是因为吃了食物,要不排气最好不吃饭。从此,她果真不吃饭,直到被送医院打点滴。后来班主任在了解情况时才发现,其实没有人知道她曾经在课堂上排气。其他一些情况,如有的学生因为脸上出现了青春痘,老师在课堂上多问了几句,或走近熟悉人群时他人的谈话戛然而止等等,都会敏感到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过度敏感的基础是过分的自我关注。如果再加上过多的思虑,就容易形成多疑的个性。
(2)过度独立。独立性的发展本是孩子长大的必然趋势。从小学高年级起,许多学生不喜欢成年人唠叨的嘱咐;也常有将自己的小秘密锁进抽屉里不愿让人知道的;不愿父母打听自己接到的来信或电话;外出活动宁可与同龄人一起,不愿与父母同行。这正像小鸟翅膀长硬了要展翅飞翔一样,是长大了的一种心理需要,这对将来走上社会独立生活十分有益。因为只有在独立活动中才能深刻地获取积极的经验或消极的教训。
然而过度独立就具有消极性甚至危险性,有的甚至会造成终生遗憾。因为过度独立表现在拒绝成人的任何积极建议,排斥成人的善意劝告,我行我素等行为上。甚至以逆反心理对待成人,一切都反其道而行之。有的中学生就是因为这样而成为失足少年的。父母提醒他们:不要吸烟、远离毒品、不能进游戏厅……他们却是“你越不让做,我偏要试试"。最终欲罢不能,越陷越深,以至于违法犯罪。
过度独立的基础是过分自信、性格上的执拗及认识上的偏差。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对抗及反社会心理。
(3)过分自尊。自尊心也称自爱心,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维护自己尊严的一种情感体验。自尊心使一个人在不利的社会环境中,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阿谀奉承,不容别人歧视侮辱。正常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自强精神相联系,相信自己的力量,通过努力可以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一个没有自尊心的人则会成为不识好歹、难辨荣辱、毫无羞耻心的人,成为表扬无用、批评无效、难以接受外界教育的人,也就成为无法进步的人。
过分自尊的中学生很多也是过分敏感的人。在与人交往时,认为他人动作、表情、姿态的细微变化是因自己而出现的,十分警觉,若感到有损于自尊,在情绪上立即有体验,有的在行为上随即作出反应。这类中学生,如果性格是外向的,可能暴跳如雷;如果性格内向,则可能躲在一边偷偷落泪。前者可能做出危害集体、危害他人的行为;后者可能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实际上过分自尊的中学生里有不少是自卑者,他们用过分自尊来掩盖自卑。由于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又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在交往中特别关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过分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过分自尊的基础是过于看重自己的名誉和面子。为了保住一时的面子,取悦他人,可能导致说谎,甚至做出不该做的害人害己的事情。
(4)过分自责。自责与内疚很相似。但是自责内容的范围比内疚宽泛,对自己的外貌、智力、由于不满意而产生自责。内疚则常由于出现不道德的行为,甚至出现不道德的念头而受到自己良心上的责备。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对自己的责备。
正常的自责体验有助于消除缺点,改正错误,提高个人修养,这是可贵的品质,是自我控制的重要基础。这种自责体验在一个时期中感到痛苦,随着对自己出现问题原因的认识,随着对自己改正错误信心的认定,这种痛苦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回到自尊、自信的状态。
但是,过分自责却是消极的。一般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有的中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长时间地进行自责,因而在心理上长期受着折磨;第二种情况是即使错误缺点很轻,中学生自己却反映强烈,产生严重的自责心理,有的学生由此出现不能自控的自我伤害行为;第三种情况是很多中学生对自己偶然的错误缺点夸大为整体的、甚至是品质性的错误、缺点,对自己全盘否定,划入坏人范围,从而出现自我惩罚的行为;第四种情况是有些学生把本不属于自己的错误缺点归咎于自己,总认为是自己不好,使自己长时间地陷入自责的痛苦之中,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过分自责的基础是认识偏差与思维方式的不科学、不合理。
(5)过分的自我表现。只要社会上有两个人存在,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向他人表现自己。中学生希望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在他人面前充分显示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以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关注与钦佩,树立威信,这本是无可非议的。这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在介绍自我、推销自我时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本身也是自我力量的显示,是自信的反映。
然而在很多中学生身上常常会出现过分自我表现的现象,他们不讲场合、不分时间、不辨对象地出现表现自我的行为,或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某些人或某人在场,就会情不自禁地表现自我,出现不应该出现的行为。其结果,不仅不能提高威信反而成为他人的笑料。如果这个学生又是自责心重的人,在他一旦感到自己行为的失当后,立刻会产生严重的自责体验。过分自我表现的基础是自我中心与渴望他人对自己的关注。
(6)过分的自我掩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掩饰自己的弱点、劣势。化妆、美容、挑选适合自己体形的服饰,就是一种自我掩饰。这不仅可以增强自信,也给他人愉悦的美的感官享受。在人际交往中也会表现自我良好的掩饰。例如,看到好朋友把自己心爱的东西弄坏了,虽然心痛极了,但是,看到他已经很难过,自己可能会说不要紧,它本来就是坏的。用自我掩饰来安慰他。在拥挤的环境中或在激烈的活动中难免磕磕碰碰伤害了自己,即使很疼,知道他人是无意的,会自我掩饰说:没事没事,没关系,不疼。这种自我掩饰表现出对他人的宽容,对他人的理解,是一种良好的品质。
过分的自我掩饰则是出于担心别人窥探自己的内心活动,时时事事都想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自己实际的行为动机,生怕别人了解自己不愿或尚未暴露的弱点。由于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他们常常会对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体验加以掩饰。有的学生甚至为了取悦教师和家长,经常编造谎言,在待人接物时行为上常常畏畏缩缩,心理上则处于经常性的焦虑状态不能自拔。过分自我掩饰的基础是缺乏自信与过分自尊。 。
(7)强烈的无能体验。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也是各种能力获得的过程。在一种能力获得之前,会产生心理不平衡,伴随“我不会、我不能”的焦虑。经过学习,自己感到了进步:懂了、会了、能了,心理也就平衡了,焦虑也消除了。在新的任务面前,可能又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和焦虑,通过问题的解决,又得到了消除。每个人就是这样获得进步、获得发展的。
具有强烈的无能体验的中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出现严重焦虑,还没有认真学习和认真思考,马上作出结论:我不能。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很普通的问题,只要想一想就能回答。但是,有强烈无能感的中学生想都不想就认为自己根本没办法回答。这样的学生在新任务面前总是畏畏缩缩,不敢言语,思维活动也越来越贫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又导致了他更强烈的无能感,因此形成恶性循环。有些学生无能体验的产生不是全面的,而是在某一方面的。强烈无能体验的基础是自卑,是缺乏自信。
案例1: 一名姓钱的初一学生前来咨询说,我在班上学习很刻苦,经常拿第一,如果有时当不了第一。就感觉会被别人说而感到很难受,我该怎么办呢?
分析:少年对别人关于自己的评价特别在意,如果有人评价不合事实或者不公正就会引起某种愤怒情绪。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一般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因而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偏高,对别人的评价往往吹毛求疵,为此,要引导学生能合理的评价自我。
二、中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
(一)、厌学问题
1、厌学的表现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他们认为学习成绩好坏对自己未来发展和理想实现并无多大关系。并且,他们一般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低下,丧失学习自信心,把自己看成上学习的失败者,这种消极的自我认识,是学生厌学的内在原因之一。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常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中,一般不愿意做作业,不认真听讲,只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恐惧厌恶
2、厌学产生的原因
(1)、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大历史时期,在变革的巨浪中各种各样的思潮同时涌来,由于中学生自身不太成熟的特点,缺乏处世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容易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商海”对青少年强烈吸引,社会劳务市场的不完善,使许多中学生未把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今后走上社会求职的必要条件,而认为有钱就有学上,有门路就有好工作,现在一些重点中学,各年级各班中都有分数不够、花钱进来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厌学心理,这些都对中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2)、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家庭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子女的学习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目前,许多家庭缺乏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精神氛围,有的家长业余时间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还有的家长对学生抱以不切实际的过度期望,把家庭变成“第二学校”,自己承担“伴读”“督学”角色,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自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稍一下降,父母压力更大,学生更不愿意学,成绩更差,造成了恶性循环。
(3)、来自教学内部的原因。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其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仍未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走出来。升学指挥棒在中学仍有很强的支配力,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厌学心理。一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仍被升学指挥棒左右,课堂上满堂灌,不注重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更无暇去顾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作业搞题海战,压得学生无喘气的机会。凡此种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二是应试教育对教育评价的影响,使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均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学校向教师要分数,教师、家长向学生要高分,在这种层层压力下,一些学校只注重与升学有关的科目,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及学生的双休日及节假日,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4)、学生自身的因素
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都易失去学习兴趣。还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遭遇失败,甚至是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这些常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于是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太差,学习方法不当,智力低下等,都可导致在学习中遭遇失败,产生厌学心理。
(二)、学习疲劳问题
1.学习疲劳的表现
所谓学习疲劳是指长时间连续紧张学习后由于身心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它包括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前者指肌肉与神经系统的疲劳,后者指的是情绪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反应缓慢等现象。
目前,中学生中学习疲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其表现是:大脑反应迟钝,头麻木或者疼痛,注意力分散,思维滞缓,情绪沮丧或烦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学习疲劳有暂时性学习疲劳和慢性学习疲劳两种。暂时性学习疲劳通过休息、睡眠可以消除,慢性学习疲劳消除需要花较大力气。
1. 导致学习疲劳产生的原因
造成学习疲劳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如下:
(1)、学习负担过重。这里既有学校老师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有的老师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不是按有关部门的要求留家庭作业,而是经常搞“题海战术”、“学习大运动量”,使孩子疲于应付。而有些家长出于望子成才心切,还自行给孩子层层加码,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之外,又加些练习,或者在双休日给孩子报了一个班又一个班,认为“听总比不听好”。就像吃饭一样,天天吃得太多,还一个劲儿往里塞,胃能不疲劳吗?
(2)、学习方法死板,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学习只知道死记硬背,照猫画虎,没有认真开动脑筋。学习没有一定之规,忙忙乱乱。一次学习时间过长,超过脑力限度。经常开夜车,效率不高,磨蹭太长时间,造成睡眠不足,脑子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3)、缺乏学习兴趣。对某一科甚至某几科的学习不感兴趣,听课不爱听,作业不爱做,但是又必须完成作业,只好硬着头皮做,既造成生理疲劳,更造成心理疲劳。学习无愉快可言。
(4)、脑营养不足。脑力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必须保证营养,高蛋白、维生素、充足的氧气是不可缺少的。即使吃了高蛋白,趴在桌子上时间太长,呼吸短浅,氧供应不足,也会使大脑疲劳。
(三)、考试焦虑问题
1、考试焦虑的表现
考试焦虑是中学生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性适应障碍,它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识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其症状主要表现为:
(1)、情绪激动、慌张、不能自制。有的伴随手足发冷、心跳加速、肌肉紧张、甚至头昏。
(2)、感知障碍,如视听困难,感受性降低,甚至把试题要求看错等。
(3)、注意障碍。即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4)、记忆障碍。平时熟悉的东西回忆不出,但一出考场又能想起。
(5)、思维迟钝、混乱,不能正常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本来能做的题也做不出。
2、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影响个体考试焦虑水平的因素很多,既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的。
1、个体的自身因素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1)遗传素质。现代遗传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的特点决定着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酶系统和生物化学变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决定着大脑皮层分析与综合的特点,从而制约着个体心理活动的进行和发展。由于每个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在神经类型的强弱上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刺激产生的紧张程度有所区别。神经系统比较脆弱的人,对刺激环境极易产生紧张反应,而神经系统较强的人即便对较强的刺激,也许只产生微弱的反应。
(2)认知评价能力。考试能否引起中学生的焦虑,以及焦虑的程度如何,与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有直接关系。认知评价能力包括个体对刺激情境性质的认识程度,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及自身对应付刺激情境能力的估价。一个高中生如果把高考看作是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唯一出路,并且对自己应付高考的能力估价过低,其考试焦虑水平必然过高。如果一个高中生将高考只看作一种升学就业的途径之一,并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其焦虑水平便不会很高。
(3)知识准备。一般来说,平时学习刻苦努力,基本功扎实,复习全面,准备充分的学生,自然会信心十足,考场上也会情绪稳定,精神饱满,自控力强。否则,便可能会信心不足,情绪紧张,坐卧不安,焦虑加剧。
2、外部因素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影响个体考试焦虑水平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现在的中学生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普遍过高,有位重点中学的高中生说:“我害怕看到父母期待的目光,我怕考不出理想的成绩,使他们失望”。还有些家长不仅期望过高,对孩子的要求更高,使孩子因达不到家长的要求而对学习和考试产生厌烦和焦虑情绪。另外,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几天一大考,每天一小考,一味地重分数,排名次,使一些中学生终日陷于考试焦虑的苦恼之中。此外,由于社会的竞争压力,因而拥挤在升高中、上大学的羊肠小道上,这也给学生参加重要的考试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压力
案例1:王X,女,15岁,某校初中三年级学生因临近中考,出现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差。该生出生于教师家庭,自幼受到父母严格的教育,倘若考试偶尔失误,就要受到严厉惩罚从小学起,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进入初中以后,综合成绩排名全年级前名,学校,家长对她寄予很大的希望但近一个多月以来,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失眠,看书复习效率每况愈下,模拟考试成绩一次不如一次,老师和家长由关心到埋怨使她痛苦不已,最近经常啼哭或发脾气,并拒绝上学,拒绝参加中考。
案例2:某男生,上初中( 非重点中学)时,该生的学习成绩很好,又是一班之长。在学校的各种竞赛中经常获奖。考入重点高中,他非常兴奋和高兴,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取得比初中时更优异的成绩。但刚入学的摸底考试,就让他大失所望。在极度的痛苦之后,他又振作起来,更加勤奋和刻苦,但期中考试的成绩仍不理想。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考试期间常常认为别人比自己强得多。他怀疑自己并不像原来那样聪明。考试之前,他常常缺乏信心,精神紧张,并伴有呕吐、恶心、小便频繁,睡不好觉等症状。
上述二个案例都属于考试焦虑,有着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三位当事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一心期望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二是三位当事学生在考试遇到挫折之后,均陷入极度的苦恼之中,并伴有不良躯体反应。一般来说,学习成绩较好、心理素质欠缺的学生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对这类焦虑者的辅导主要是为其减压,帮其卸掉沉重包袱,树立自信。一方面应帮助其对自己提出合乎实际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应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其意志行为。
一、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1987年7月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初中生为1376%。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通过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前不久,在武汉市抽取了1500多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中学生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以上情况说明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一高中女生,升入高中后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也发生了变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初中时的全年级前几名落至高中的141名。她痛苦地说:“17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还有一位男生也谈到,自己平常学习不错,偶而还可以给他人以指导,但一接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而考试前又会感到头痛、甚至还会发烧,最后不是被迫中断考试,就是坚持下来成绩也不好。循环往复,到了一听考试就恐惧就紧的地步。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有位重点学校的学生就谈到:“每当看到听到别人考试作弊时,自己心理就不平衡。当自己成绩不理想时又会埋怨老师不公平,觉得认真学习真没意思,不想再学了,还有位学生告诉我们学生中有种说法“有出息的靠关系,没出息的靠分数。”学习好的同学在学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绩平平人缘好的同学却常常受到青睐,所以就觉得学习没劲,不想努力去读书了。还有一些因其他心理原因而厌学的状况,如因反应较慢常被人叽笑而不愿上课的;因记忆,理解等能力缺失使成绩难以提高而对自己失去信信的等等。有的甚至发展到恨书、恨老师、旷课逃学的程度。有位同学就曾在日记中写到:“晚上1点多了,望着桌上摆满了的教科书、英语词典、作业簿..我真想把它们一下子烧成灰。”表现了强烈的焦躁、愤懑、无奈。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指出,过难的教材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正确与否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生很大的影响。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烦恼。有位中学生谈到,一次他向一位同班女生询问功课,被老师看到后受到了苛刻的指责,并把这事作为一条小辫子抓在手里,动辄就揪出来“示众”一番,“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吗..”,严重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导致他对教师的反感,对立,老师指东他偏向西,而内心又十分矛盾,甚至影响了对学业的业趣。另有一位学生干部谈到,现在做班干部真难,两头受气,不管事,教师批评你不负责任,要管事,又难免与一些同学发生争执,若一旦吵起来,老师首先要批评班干部,故而觉得十分委屈。生老师的气又不敢顶撞;想不干了又怕失去老师的信任,左右为难十分矛盾,不知到底该怎么办。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想法,诸如:认为老师“嫌贫爱富”的,认为老师“处事不公正”的,认为老师“轻视自己”的...等等。都反映出学校中师生关系的问题.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有位学生讲到,他的一位好朋友总是对他不信任,怀疑他对朋友的友谊,认为他为朋友的付出不够多,使他十分苦恼,不知怎样做才能消除朋友的怀疑。还有一位女生因两位要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她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与甲交往怕乙不高兴,与乙交往又怕甲不理解,最后干脆两位朋友都不再交往,可内心又十分孤独,寂寞,想恢复与朋友的关系又不知该怎样去做。此外,尚有个别学生因初中升到高中朋友越来越少,而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进而想离世隐居的。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不和父母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例如,有位学生谈到“我经常和妈妈闹矛盾,听到她的骂声就心烦,有时真想一走子之再也不回来了,可看到她瘦倦的面容,花白的头发又觉得于心不忍,每天就生活在这种内心矛盾之中,真不知该怎么办。”还有位学生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吵架。有一次母亲出差时,父亲竟带了一个女人回来。自此以后他再也不愿呆在那个家里了,恨死了父亲,不愿再见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烦闷极了。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产生了厌世的念头,可见,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三)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二、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学习压力大。2偏执、敌对,认为他人不可信,自以为是,偏于固执。3人际关系紧张,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4抑郁,对学业、前途、未来不抱希望,精神苦闷、情绪低落。5焦虑、心里烦躁不安。6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活动。7情绪忽高忽低极不稳定。8心理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其中,学习压力,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如何减轻中学生的这种压力?
首先应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中学教育的专门课程;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把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来看待,充分认识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绪和适应能力,对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把日益增多的中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同思想品德加以区别,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
四、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为什么会有过分自律、内心冲动或压抑,甚至会有突发伤人或自伤行为等不健康的反应呢?
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不和谐的生活环境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并造成心理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主流的价值观是强调“个人价值”,于是每个人都在创造着自己。在这种每个人都在“创造”的氛围中,没有标准,没有模板,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个人的选择。于是父母就按照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些具有理想主义、且要求甚高的父母,常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完美理想的机器,使孩子承受重负,“抹杀”了孩子的童年快乐,使孩子过着一种规律而秩序化的生活。当以苛刻的外部行为作标准时,焦虑和压力会使青少年产生强迫行为。
社会政治生活事件也或多或少地在孩子的心中产生影响,就说社会存在贫富差距、一些官员腐败这些社会热点问题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同的阴影,从而影响到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仔细想想,现实社会中有太多的不和谐,而中学生的心理人格正处于形成过程中,还十分脆弱,哪经得起如此大的冲击?
他们的内心冲动、压抑、突发伤人、自伤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与婴儿时期形成的焦虑有关。认为自己渺小、无足轻重、无依无靠、无力回天,这种感觉,最容易产生在童年时期,那时如果父母因某种原因,未能给予孩子所必须的温暖、关怀与真诚的爱,这些无依无靠的孩子就慢慢地产生“被遗弃、不需要”的感觉。父母无条件的爱,尤其是母亲的爱是一切儿童正常身心发展的先决条件,若这些儿童得不到这种赖以生存的爱,心中就开始觉得这个世界可怕、无情、不可靠、不公平等;带着这些负面情绪,孩子们长大后,会变成仇视、反抗、暴力或怯懦、胆小、自卑。有些同学常因处理不好与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也有些学生因朋友越来越少,就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进而想离世隐居。
有这种感觉的孩子不仅会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受任何人的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人际关系的早期经验就成为他们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如果他们依恋和被关注的感觉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变得怀疑和不信任,包括对自己的不信任。
五、几种常见的神经症案例分析
(一)强迫症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作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患者能意识到这些症状不合理,不必要,但不能控制和摆脱,深为焦虑和不安,中学生存在强迫症状的人较多,强迫症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在校适应有很大不良影响。
1、症状
(1)强迫观念,这是强迫症状在认知方面的表现,是强迫症的原发症状。根据其霎时间上的顺逆可分为回顾性和前瞻性二类。回顾性强迫观念主要表现为强迫怀疑,如脑内反复回旋律,别人对自己说的话等,属强迫回忆;作业或考试后总觉得写错了字或做错了题,上学路上总疑惑忘带书或文具等,属强迫怀疑。前瞻性强迫观念主要表现为强迫性担心与焦虑,唯恐发生某件不幸事件。如总是担心考试失败、挨老师批评,担心自己会发胖、得精神病等。另外,强迫观念还可能是强迫联想和强迫性穷思竭虑。如看到小刀回想到割破手,属强迫联想,而强迫性穷思竭虑则表现为脑中总是表现一些无意义的想法,如“1+2为什么等于3”,“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等。
(2)强迫冲动是强迫症的继发症状,往往是患者为缓解或对抗强迫观念的苦恼而产生的。强迫冲动有称强迫意向,如某学生为回避对考试结果的担心在考试时总觉得要大小便,但并不想去上厕所;有的学生看到老师或父母总是想大声辱骂、吵闹或打架,表面上却顺从平静,这些无法克制的冲动是出于对担心受到批评、责骂的对抗。
2、强迫症案例及分析
案例(略) 分析(略)
(二)抑郁症
1、 症状
抑郁症又称抑郁性神经症,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持久的情绪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抑郁症程度较轻,没有重性抑郁的精神症状,患者一般能基本适应学校生活,但心理压抑、情绪苦闷,而且病情较长。
研究表明习得无助现象是抑郁症的核心。
习得无助:无论做什么事都没有好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赛力格曼的实验(把狗分为三组进行电击实验)略。生活中的失败也会导致习得无助。
九种症状:
1、有抑郁的情绪,情绪上不满意,不开心,不愉快。2、对日常的活动失去兴趣。3、没胃口。4、失眠。5、心理运动迟缓(思维或动作迟缓)。6、精力不足。7、感到无价值和内疚。8、思维能力降低,没办法集中注意力。9、自杀的想法或行动。有五种现象,而且持续两周以上,基本上就可以判定患有抑郁症倾向。
2、 抑郁症案例及分析(略)
现代医学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期,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直辖市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能力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对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会遭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面对学生复杂的心理状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内容,我们看到,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我们有责任挑起这副担子,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
以上是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粗浅的探讨,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如何帮助学生调节情绪
这段时间,家庭中尽量保持和谐的氛围,如果家长忍不住要发脾气,要吵架,建议避开孩子。安定的家庭环境能带给孩子安全感,有利于建立平和的心态。同时因为考前焦虑、气温升高,孩子容易表现出脾气较大、说话急躁、或者不搭理家长等情况,建议家长先顺着孩子的情绪,不和他起冲突。如果孩子愿意说,家长就倾听;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家长就少问;如果孩子发火,家长就忍着。
注意力放在考试本身这件事情上。家长自己往往也有紧张、焦虑的情绪,无论说话做事就会变得有些刻意。比如有些家长会说:“别紧张,都那么多次模拟考试了,就把它当做平时的模拟考试就行。”或者说:“没事。考好考坏爸妈都不会怪你的。”或者说:“咱们家孩子这么坚强,爸妈相信你。这点压力你没问题的。”听上去都是“对”的。但对于孩子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帮助不大。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有意识地把注意力关注在考试本身这件事情上。引发思考过去“过去三年学成啥样就考成啥样呗”,或者将来“如果考好了,去了什么什么大学,将来就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万一没考好,是复读呢还是去第二志愿呢”“万一没考好也没关系,将来还有很多的机会,不会是一考定终身。”都不可取。尤其过多的考虑这件事情对将来的影响会让加紧张焦虑情绪。先考试,考虑未来不急在这两天。
怎样帮学生学会积极的情绪调节
情绪是影响人们日常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校的学生大都是优秀初中毕业生,他们在初中阶段有较强的自信心和优越感。但进入高中后,由于高中的学业压力增大、人际间竞争加剧以及学生们在自我探索等方面存在困惑等原因,许多高中生经常产生一些情绪上的困扰。
因此,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不仅是高中心理辅导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和任务,也是满足高中生情绪情感健康发展和成长的迫切需求。
一、初中生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适当的自卑感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过度自卑会导致抑郁,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不少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3、孤独心理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人离不开群体,同样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孤独是一种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心理上与世人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孤独感正是个人在群体中所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无助的不愉快感受的心理状态。孤独是缺乏与人交往的结果,又是难以与人良好交往的心理问题。许多中学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或顾影自怜,或无病呻吟。他们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一些中学生很少和别人交往,常常一个人背着大家独自活动、寡言少语,他们人际关系疏远化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而他们内心却感到孤独。
4、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社会心理和意识。有人把嫉妒说成一种根本的、普通的、强烈的心理现象,心理工定义说:嫉妒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感觉,是忍着痛苦去看待别人的幸福的一种倾向。它产生在当现时的和期望的各种关系受到威胁之时,是一种既羡慕又敌视的矛盾的情感。在中学,一部分学生漂亮的容貌、优异的学习成绩、优越的家庭条件、受到老师的宠爱,常常会引发另一部分学生的嫉妒之心。他们越是关心和重视嫉妒对象,越有可能会让绝望与恐惧感击中,从而发展为憎恶、敌意、怨恨和复仇这样一些恶劣的情绪。
5、唯我独尊心理
一些中学生只沉湎于自我实现和个人奋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又称为情绪的适应不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情绪反应过度:
⑴愤怒
例:某男生,大三学生,平时少言寡语,周围的同学都能从他冷漠和充满敌意的目光中感到此人难以接近。一天,因为一件小事与外班一学生发生冲突,大打出手,动用了凶器,使对方致残,被开除了学籍。事后了解到,他在中学期间曾受到过校园暴力的伤害,从那以后,他对任何人都抱有敌意,凡是他认为有意伤害他的人,马上会产生报复的愤怒情绪,才酿出了这次的恶果。
愤怒是人的基本情绪反应,从程度上分,可分为不满、气恼、愤怒、暴怒、狂怒等。上述学生的行为表现已经远远超出了应有愤怒的强烈程度,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实际是过去经历遗留下来的仇恨的转移,也可以说是迁怒,结果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如果有过被伤害的经历且常常陷于愤怒情绪不能自拔的,应主动找心理老师进行心态调整,早日解脱出来;对于容易引起情绪表达方式不当、过激者,应学会采用心理调节的方法,缓解自己的冲动情绪。
⑵焦虑过度
焦虑情绪本身并非是一种情绪困扰,如考试前的焦虑几乎每个人都要发生,适度的焦虑有益于个人潜能的开发,一个人没有焦虑或是焦虑不足,就会导致注意力涣散,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所以无论是听课还是课下自习,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焦虑。但过度的焦虑往往也会因过分的紧张而使人注意力分散,导致工作学习效率降低。这里所指的就是过度的焦虑,其自身的焦虑程度已经构成了对学习、生活的不良影响和干扰。
焦虑情绪的发生原因可分为:①情境性焦虑,又称反应性焦虑,指由于面临考试、学习、当众演说等外界心理压力所造成的焦虑情绪;②情感性焦虑,是指对预期发生的事的担心、对自己的过错感到自责等引起的焦虑反应;③神经性焦虑,则指由于情绪紊乱、恐慌、失眠、心悸等心理和生理原因引发的焦虑。克服焦虑的方法也很多,主要有放松训练、改变认知、角色训练等方法。
⑶过度应激状态
应激状态是指当事人在某种环境强烈刺激作用下产生的适应的反应状态,这种状态往往会伴随着多种负性情绪,如在紧张的同时会附加恐惧、震惊、厌恶,过度应激甚至会附加痛苦、敌意、惧怕、失望等情绪感受,所以,它实际也是一种消极的不良情绪。
2.情绪反应不足:
大学生的情绪反应不足主要表现为忧郁、冷漠等。
⑴忧郁
忧郁是一种愁闷的心境,表现为没有激情、忧心忡忡、长吁短叹、话语减少、食欲不振等生理心理反应。大学生群体中忧郁表现比较普遍,如:有的同学因为不敢面对学业中的竞争和学习的压力,或者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而陷入忧郁,对生活、学习失去兴趣,无法体会到其中的快乐,行为活动水平下降,回避与人交往。严重的还伴有心境恶劣、失眠,甚至会出现轻生倾向。
需要特别区分的是忧郁情绪与抑郁症相互间既有联系,又有质的区别,忧郁情绪属于不良情绪干扰,需要的是心理上的调整,抑郁症则属于精神疾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⑵冷漠
同样是情绪反应强度不足的表现,对人对事处于漠不关心的消极状态。这些人,表现为对生活没有热情和兴趣;对学习漠然置之,无精打采;对同学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人的冷暖无动于衷;对集体活动麻木不仁。日本心理学家松原达哉教授形容这种状态的学生是“无欲望、无关心、无气力”的“三无”学生。冷漠是一种对环境和现实的自我逃避的退缩性心理反应,虽然冷漠带有一定的心理防御性质,但是它会导致当事者萎靡不振,退缩躲避、自我封闭,并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克服冷漠要从建立责任意识入手,逐步建立自己的生活目标,开展人际交往,积极投入到生活学习中来。
3.负性情绪持续时间过长或泛化:
例:一位大学生一次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由于一时紧张,出现了口误,引起同学们的哄笑,并被老师批评,从此每上这个老师的课,他都感到极度的紧张、焦虑、尔后发展到恐惧,他只好坐到最后一排,但还是恐惧老师注视他的目光,很快严重到不敢进教室、恐惧进教室,恐惧所有的上课老师的目光。这个学生是由于当初偶然事件引发的负性情绪的体验,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逐渐泛化到了所有相似的情境中,造成了学习和人际交往的情绪障碍。
负性情绪并非不良情绪,同样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必要的反应,它可以激起人内在的潜能——趋利避害,使人脱离、避开造成不良心态的环境。但是如果这种情绪持续时间过长或迁移泛化,就会严重影响到人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会给人的身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解决这类问题,可以采用系统脱敏、认知改变,暴露疗法等多种心理调节的方式。
4.不能接受或不可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
例:一位同学说,平时学习,头脑中常常闪现一些毫无意义的杂乱念头,本想克制,但越克制越严重,为此他苦恼不堪。这个学生的情绪困扰是由于他对自己的情绪反应不能接受的缘故。
我们现在应该知道,情绪的出现,是人的一种自然、本能的感受,不管你是否愿意,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都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当我们对某种负性情绪不准备接受甚至排斥时,实际却正在关注或强化它。
有这样一个实验:心理学家韦格纳(Daniel Wegner)让一些大学生做被试,事先规定,谁也不能想到白熊,如果谁想到了,就必须按眼前的电铃按钮。结果实验开始后的5分钟内,这些大学生几乎都在不停地按电铃。因为他们在排斥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正在关注和强化着这些观念和感受。这个实验解释了为什么同学们越是惧怕考试紧张就越紧张,越是担心在重大场合出丑就越出丑。
造成这种情绪困扰的内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过于追求完美、不良的心理定势,早期负性事件的阴影,神经性焦虑等,解脱的方法:一是尝试着接受自己的情绪状态,——随它去,顺其自然,二是让自己学习不追求完美,不苛求自己。
1、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2、抑郁,情绪低落,思维松弛,怎么高兴不起来,容易胡思乱想,思维消极,精神运动性抑制,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喜欢独处,不愿与人交流。
孤独,即使身处热闹人群、聚会中,还是觉得寂寞。
3、敌对,因利害冲突而不能相容;仇视而相对抗。每次有一点点事情发生,哪怕没有事情发生,莫名其妙的对身边朋友的一点动作或者行为,产生厌恶,而且是十分厌恶,完了就不想再去理会他们。
4、恐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恐惧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
5、自卑,意思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 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
6、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