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归隐之人的心态?

什么是归隐之人的心态?,第1张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中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生活在都市的现代人,有几人不羡慕、向往、陶醉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近几年,人们对田园“归隐”生活趋之若鹜,在城市的钢铁森林中,我们似乎很难找到一种真正的寄托,更多的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回到乡村田园,回归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成了我们的心之所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对现实生活中戾气的回避。在凡事必言商,人情看利用价值的现代社会,对金钱的欲望使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衡量这件事情能否给自己带来利益或者带来利益的多寡。亲人朋友之间为了金钱利益翻脸无情的比比皆是,一个人的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他人的认可,都是以金钱来衡量。“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是最真实,也是最无奈的写照。如此这般,人心浮躁。浮躁的后果就是无尽的焦虑。我们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回避这种戾气。怎么做呢?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归田园。也许,现实中的田园生活并非我们想象的样子,但是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田园:那里风景如画,生活简单,邻里和谐,人心善良。其次,传统的意识的惯性使然。中国在几千年来一直是农业社会为主,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时间并不长。有句俗话讲“往上数五代,谁都是农民”,尤其是五六十年代生人的父祖辈们,对农村更是有极其深厚的感情。明朝著名文人唐伯虎有诗《桃花庵歌》云: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下坐,酒醉还需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最后,一些人对田园归隐生活的向往,是对自我的放弃。现实生活中的诸般压力,着实压的人透不过气来。大部分人选择迎难而上,坚强的生活;也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不负责任的退却,甚至是对自我的放弃。放弃需要理由安慰自己。所谓的“归隐”就是最好的借口。我们无处归隐,心安即是田园。相信我们所有人,都会找回自己的初心,找到自己的盛世锦园,过上向往的生活。我们无处归隐,心安,既是田园。

1、借用问句叹句,抒情自由灵活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文章开门见山地喝出久蓄心中之志,好像长吁一口闷气,感到浑身轻松自在。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是说自己使心为身所驱役,既然自作自受,那又何必怅惘而独自悲戚呢。过去的让它过去就是了。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是说寄身天地之间不过短暂的一瞬,为什么不随自己的心意决定行止呢?“胡为遑遑欲何之?”是对汲汲于富贵利禄、心为形役的人们所发出的诘问。最后“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表示随顺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而尽其余年。

2、借用景物,寄托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动而景摇曳多姿。作者以饱蘸诗情之笔,逐层写出种种令人流连忘返的景物,把内心情感、人生志趣一一寄托于景物,“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既是写景,也是抒情;作者就像那出岫之云,出仕本无心;又像那归飞之鸟,对官场仕途已十分厌倦,终于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归宿。情与景遇,悠然会于心。

3、动词富有美感,直接表达感情

从直观的、形象的角度来看,人和物“活”的主要标志是“会动”“能动”。动词是体现人内心情感的主要语言成分。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关键。“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出仕已错,归隐未晚。这一“悟”、一“知”、一“觉”,直接抒发了诗人把握了自己,获得了新生的快乐。

这首诗体现诗人内心的自得,自觅趣是趣,别人寻趣也是趣。这样的山行只能使诗人开心而热爱山中风物,也可以说,诗人因为有幸得遇贤师良友,还能学艺大抵开心,所以就算在山中行走个百遍都不会厌烦。

早发潼关《》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不同为一个是归隐,一个是怀才不遇。

1、《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的尾联表现了诗人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留恋。

2、早发潼关唐吴融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意思是:在仕途上鹰一般冲天直上的人,望一眼这么美的峰峦就会平息热衷名利的心;整天忙于筹划治理世俗事务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表达了作者爱慕自然归隐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全诗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的流露了出来

看待:

陶渊明归隐是在南北朝初期,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对统治阶层的失望使得诗人毅然决然的放弃官宦生活,转而归隐田园在他写的诗中可以看出他是向往这种田园生活的也可以说是他为自己的另一个梦想而辞官的

诗人一生爱菊,菊者表高尚品德也表现了诗人与当时统治阶层的黑暗格格不入,对诗人的归隐田园表示支持

原因是诗人本来喜爱田园生活,这就是诗人的梦想他为梦想放弃自己原来生活的勇气是值得外面现代人学习的,诗人归隐后对诗歌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表现出诗人的意志力和高超的文学功底,为后世留下的许多宝贵的文学财富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往返。

Ps:其实这篇文章主要是在夸赞美景,作者并没有刻意地写鄙视名利。但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就是这一句了。这句话其实是在侧面描写景色令人神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888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