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平仄

诗的平仄,第1张

诗的平仄如下:

(1)五律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五律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按照一定的格式、格律要求,能够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古诗平仄

古词和格律诗对文字的平仄有严格的要求,稍谙古文者皆知。以七律为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对中间两联尤其要求严格对仗。从声调上讲,首先是平仄相间,即不能出现连续的平声或仄声,当然仅对偶数位字作这一要求,也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其次是联间沾,联内对,即上联后句与下联前句平仄相同,同联当中平仄相对。词的词牌格式更多,平仄之式更为复杂,但平仄相间仍是重要的原则。

律诗绝句的各种固定形式,自有其鲜明的美学及诗学特征。以五字和七字为一句,一是读起来节奏鲜明,另外则是更符合记忆的要求,这种分句法最容易记住;对仗具有典型的轴对称形式的美感,恰好又与中国文化的美学特征相协调一致,如古代建筑典型特征就是它的轴对称性;韵脚一致能使阅读吟诵和谐流畅;平仄相间使诗句抑扬顿挫;联间平仄相沾则能起到整诗语气贯通的作用,类似于汉语修辞手法中的顶针。各种特征之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由此看出不尽相等。

声调是汉语特有的,它是一个汉字必备的语音特征,不像英语仅有音节特征。声调的本质是一个字发音时音高的变化特征,持续高音为阴平,由低到高为阳平,先降后升为上声,由高到低为去声,简单说为音调的变化就是声调。但是声调口口相传,因而变化很大,又有地域之别,更难统一,不象文字有固定的流传形式而比较稳定。一个编辑论及拙诗“坐看寒山一片湿”中的湿字,认为属入声,归仄声类,确实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地方语言中保留有入声,象古音一样,但是现在推广的普通话已经删除入声,将其原入声字分别划归阴阳上去四声。那么究竟在现代的古诗创作中,是以普通话为标准呢,还是以古音为标准呢,或者以地方语音为标准?如果要有标准的话,当然该以普通话作为标准。有唐七绝第一(文无第一,这里仅仅是借用某些评论家的话来说明这首诗的地位)的《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笛”古为入声,属仄声,入格;今普通话为阳平,属平声,出格;且“杨”字为平声,也出格。这也从侧面说明关于平仄的要求是不能太严格的,因为有时我们连平仄的统一标准都不能完全确定。

古诗词是能够入乐而唱的,诗有吟诵之说,吟不是唱,是拖长了字音,改变了音调的,吟到得意之处还要将音抖几抖。词也有倚声填词之说,实际词牌就是一首已经谱好了的曲。古诗词一旦入乐,其声调之性质便不复存在,平仄也就失去了意义,仅在以纯语言形式存在下,平仄才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其美学特征却不一定是必须具备的,即古诗词创作中声调的作用主要应该是限定一个字,仅凭阅读就能判断出来,而不是非得在这个位置上固定平或仄,这方面的要求显然不应该像建筑为了对称美而严格要求一样。一个著名声乐家在教授怎样唱出“琴手”和“禽兽”的区别时,要求前者以软起,后者以硬起来区分,软起是发音时由弱到强,类似于阳平音或上声,硬起是指发音时突然将声喷发均匀发出,类似于去声的发音,这是用音强去比拟于音高,也说明汉字入乐已经失去了声调的意义。强行的程式化的要求,往往会限制艺术的发展。以音乐为例,远在7000年前的贾湖骨笛,就可以吹奏出多个音,据专家考证,在创立十二平均律(即一组八度音平均分成十二个半音,八度音是指一个音和它的二倍频率音之间的跨度,如现定的钢琴中央C频率为2616Hz与5232Hz的音构成一个八度音)之前,古乐音中一个八度音也有分级谈及七个音的,在这之后更应该明白其理,但古乐音将一个八度音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与西方相比少了fa和si,它使创作简化并程式化,但也限制了创作的自由,遏制了创造力,大大降低了音乐的丰富性。不知为什么古代音乐家偏偏缩减为五音并依此作乐。中国古代器乐创作之成就,远不能和欧洲器乐相比,究其实,程式化的弊端难辞其咎,希望这句话不致招致狭隘民族主义者的口诛笔伐。

用协和音程可以创作出伟大的音乐作品,用不协和音程同样可以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平仄相间是美的,但也可以用连续的仄声表达急促的语气,或让语意一气呵成;用连续的平声表达轻灵活泼或平和的意境。作诗写词,第一是意境,第二是遣词用字的生动、准确、形象,韵脚和畅,第三才是平仄,而且不能因式伤意。太过于片面追求形式对艺术是伤害,在艺术大众化的今天更会阻碍艺术的发展。艺术不是科学,仅被少数几个科学家理解就行了,而平仄于大多数人来说,几乎完全淹没在诗意词境中,因此创作者应该明白什么才是更重要的。被誉为唐七律巅峰之作的崔灏的《黄鹤楼》,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从对仗尤其是平仄上看简直出格,前句一连的仄声,但因整诗意气相贯,描写生动,情景相融而成千古名句。格律诗如此,古词的平仄意义则更为次之。

如果格律诗或词要在现代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的话,适当摒弃平仄的约束,在不伤文意的前提下尽量顾及平仄,是一个明智之举。

现代人讲普通话,普通话的一二声就是“平”,三四声就是“仄”。而古人不讲普通话,他们的平仄需要查韵书,最常用的是“平水韵”。古人的“平上去入”四声中,第一声是“平”,后三声都是“仄”。

平仄规则很好记,近体律句分五七言,听我试言近体平仄格律:规则一“替”,句中二四六字平仄须交替出现,五言“x平x仄x”或“x仄x平x”,七言“x平x仄x平x”或“x仄x平x仄x”。规则二“韵”,二四六句押韵,平韵,首句可韵可不韵,非韵句尾仄。这里我定义下阴阳句式来说明后续的规则,仄声抑,平声扬,我把仄尾(倒数第二字为仄)句称阴(七言句两仄一平,仄多于平故称阴),反之称阳。

押韵就是诗句的最后一个字读音(韵母)要相近、朗朗上口。格律诗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必须押韵,且只能押平声韵比如我写个简单五绝,格式为:平仄交替出现,这是“平平”开头的,所以叫“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交替)然后奇偶相反。仄仄仄平平。马上下一句,偶奇相同。仄仄平平仄,然后再奇偶相反,平平仄仄平,五言绝句的格式就推出来了,很简单的玩意,而五律就是往后按照规则,再推四句,形成八句,就行了。

只出现在阴式非韵句中,即:五言“平平仄平仄”,等价“平平平仄仄”,七言“x仄平平仄平仄”,等价“x仄平平平仄仄”,避免孤平:只出现在阴式韵句中,五言避免出现“仄平仄仄平”,七言避免出现“x仄仄平仄仄平”,要做成“平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平”。

写诗押韵的问题其实可选择的余地很大,主要是看你要写什么样的诗,就用相应的诗韵。旧韵(以《平水韵》为代表)用来写古典诗词,新韵(以《中华新韵》为代表)用作写白话诗。初学者不熟悉旧韵,用新韵来写作“仿古诗”,当然可以。甚至你按普通话或方言来练习写作都是可以的。不过,这只能是一个进阶的过程,最终写古体诗还是要用旧韵即《平水韵》,否则,那就永远只是“仿古诗”。这个过程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很大的精力,没有多少捷径可走。

用韵的重要性其实不言而喻,没有什么可纠结的。那些否定旧韵(包括写诗的《平水韵》、填词的《词林正韵》、写元曲的《中原音韵》、写戏词的《十三辙》)的朋友多半是无知与偏见兼而有之。以诗词而论,如果我们否定了《平水韵》、《词林正韵》,今人将无法理解与读懂古人的古典诗歌作品,且创作中有一些必用“入声”的词谱也无法完成,声律上的评判标准更无从谈起。这也就难怪许多不明白诗韵的朋友说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为不押韵!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中文名

平仄

外文名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别名

侧声

解释

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

平声

平声(阴平、阳平)

1、可按五言绝句取其前四字。

句式一:平平仄仄

句例:丹心寸意、开门白水,方兴典礼、羲农首出、唐虞继踵,风驰电逝。

句式二:仄仄平平

句例:对酒当歌、日暮风吹、叶落依枝、独处无郎、侧近桥梁,海内雍熙。

2、五言绝句取其前后各二字

句式三:仄仄平仄

句例:契阔谈讌、绕树三匝、子好芳草、俯降千仞、 念此芳草、定是山谷。

句式四:平平仄平

句例:人生几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沉吟至今、愁君未知。东坡老翁。

扩展资料

四言诗,它的盛行时间比较早,是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而且它的流传诗作也并不算多,除却最典型的楚辞以外,也就是诗经里的某些篇章和记载在某些经典里的诗句可以证明它确实曾有过一段颇为辉煌的时期。然后是五言诗。

它在词汇的容量上要广泛很多,从而令它在抒发作者情感以及叙述等方面会比前者更流畅且深刻。它的起源大概是在西汉年间,至东汉末的时候已经趋于成熟。而我们从这个阶段的著名诗篇里确实可以窥见它的兴盛程度。

见你,或者不见你,你的美就在那里。一一题记

  读王维的《鹿柴》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返景深林"是静谧,也不懂"空山人语"是恬寂。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的是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思依旧不懂,青苔上的点点黄昏只是朦胧,而对摩诘的浅淡佛意则更模糊了。

  "为什么我要天天背诗?我不学了。"这样的质问与反驳早在几年前就发生过了,我把书高高的举起,重重地摔下来,仿佛摔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因为会背诗已非儿时"炫耀的资本",在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的日子里,诗成为了一种负担。那些"萧萧斑马鸣",那些"黄鹂鸣翠柳"在一夜之间都变成了不堪的聒躁。从此,诗的美,我视而不见。

  直到⋯

  那夜月光皎洁,细细地织在我的窗前。百无聊赖的我偶然间又拿起来久违的诗文,随手翻看"明月随良缘,春潮夜夜深"。"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转念、细思、顿悟一一这纸墨间响起的平平仄仄的音韵,不正是中天那一轮清丽洁白的月吗?原来,原来,诗中也有这样的美景!终于,重拾一份诗韵,重拾一份美好。我又看见了诗的美。

  爱上读诗。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多少深情的留恋,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多少无奈的叹息,"二十四桥明月夜"隐隐可见曾经的繁华,"巴山楚水凄凉地"细细的诉说着人事的坎坷。

  爱上品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于简单的文字中透出季凌的智慧,"落霞与孤鹜齐飞"于华丽的描摹中浸染子安的才情。"人生有味是清欢"于清新的表达中展现了子瞻的胸襟。

  更爱上写诗。曾自创《无题》一首:"春雾绿起眼朦胧,野望无舟相思浓。锦瑟难解心中事,岁月不待罗绮红。"后来发现并不符合平平仄仄的要求,于是苦思冥想,终于写出"春雾绿起泪朦胧,野望无楫恨意浓,寸草还说心上事,归来岂是旧从容。"虽知内容生涩,情感浅薄,却也是最幸福的尝试了。

  就这样,我埋下了一颗爱诗的种子。因为它的胸怀,因了它的优雅,因了他的深厚,因了它的博大⋯因了它的一切。

  所以,我终于爱上了诗真正的美。

  参考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韵脚是:物、壁、雪、杰;发、灭、发、月。这首词,气势豪雄,风格飘逸,让人想象拍板高唱之时,一定能使江波鼎沸!这雄伟的气势当然来自命意,但韵脚激越短促的入声,用在怀古的题目下,有助于造成寂灭激切的气氛,结尾押“月”字,呼应“梦”字,更有飘逸出尘的感觉。

 《定风波》中“声”“行”“生”“迎”“晴”,押同一平声韵;“马”“怕”,押仄韵;“醒”“冷”,押另一仄韵;“处”“去”(古韵同部)押又一仄韵。其特点是:(1)上片为二平二仄一平,下片为二仄一平二仄一平的韵脚。(2)五句押平韵一韵到底,在每一个仄收句后跟二字衬句,与仄收字同韵,一共三处,三韵三转。这首词用韵句的平仄声韵脚交替出现。平仄交错,平韵为主,很好地表达了那种自在洒脱之情。

 提示:诗歌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押韵、平仄等方面。因此,鉴赏诗词的平仄,特别是押韵的情况,体会它与诗词情感的关系,就是诗词鉴赏的重要内容。刚接触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掌握一定的声韵知识,注意从这方面多加分析,也不困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890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