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童年往事”整体构架解读
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三首》安排了三首古诗,描写古代乡村中的儿童生活。《祖父的园子》回忆了“我”在园子里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月是故乡明》描写了作者童年时期在故乡生活的快乐往事,抒发自己成年后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梅花魂》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的经理,讲述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走进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童年生活,品味他们对童年的深刻记忆,体会其中浓浓的情意,并关注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以落实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把一点事的重点部分具体写。为了深度解读本单元的构架和内容,在自主研修备课阶段,我们从五个一方面展开备课。一册课程标准: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根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一条横纵坐标:
三、一个双线组元:纵观整体,灵活运用落实达成语文要素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往事”。语文要素有两个:其一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其二是“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前者是阅读训练要素,后者是习作训练要素。从主题和内容看,这是一个典型的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单元。
(一)整体分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且紧密结合
统编版教材中,以“童年”作为人文主题的单元为数不少,可以说在每个年级都会涉及,但此处“往事”一词凸显了本单元选文以回忆性文章为重点。而且较之低、中段感受多彩童年这种学生当下正经历着的美好童年有所不同,这里的童年,多是回忆里的童年,而且不只是描写天真烂漫的童年趣事,与童年往事交织在一起的还有对于故乡(祖国)、母亲的眷恋。这在本单元选文以及日记月累部分均有体现。与低、中段相较,难度与深度有所提升。这与五年级作为小学高段,学生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提升与发展”“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已有较大提升相关。本单元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且结合紧密的单元。“童年往事”这一人文主题,既指向人类最美好的童年记忆,也使学生认识到故乡这个词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为本单元的读写活动创设了特定的学习境遇。
(二)阅读训练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要素是统编版教材中反复出现的阅读要素,只是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就如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统编版教材的安排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低年级借助“想象”,到中年级“边读边想”,以及抓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抓关键语句,再到高年级注意“场景和细节”,最后是本单元灵活运用以上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从最初指出方法、搭建学习桥梁,到直接运用方法“体会”,可谓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 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够区分文章主要内容与思想感情的不同,主要内容是“文章写了什么”,而思想感情是“通过内容想表达的情感”。学生已经学习了查阅资料、借助关键语句、关注场景和细节等方法,能够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中既没有提出具体的方法,也去掉了“初步”二字,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呢?通观本单元选文、课前导语、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可以得知以下方法:
1通过想象画面(图像化)的方式体会思想感情。主要体现在《古诗三首》的学习中。课后习题部分有“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这样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以第一首《四时田园杂兴》为例,写的是夏日乡村,男男女女都在田里或家里忙碌,不懂耕织的儿童天真烂漫,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在绿树成荫的桑树底下学习种瓜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2通过角色自居的方式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交流平台中指出“读《月是故乡明》这一课时,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来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这一篇课文中,作者由月亮想到了自己在故乡的重年趣事,如数星星、抓知了、看月亮、梦月亮,这是只有故乡的月下才能有的快乐。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角色自居,充分体会这种快乐,这样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离开家乡后,哪怕见到各国再大的月亮,住到再美的赏月胜地也无法取代这份重年的美好回忆,以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样,学习《祖父的园子》时,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想成“要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边朗读边想象,体会文章表达的这份“自由和快乐”。
3抓住关键语句、段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里的关键语句有显性以及隐性之分。显性的也即直抒胸臆的句子,比如《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就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隐性的往往将感情藏在字里行间,有时不是一句话,而是以段落呈现,需要用心体会。这在《祖父的园子》中多有体现,文章中没有直接抒发对祖父和园子的思念之情的句子,而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比如“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段话通过描写园子中的花儿、鸟儿、虫子等事物,用含蓄蕴藉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祖父的园子深沉的热爱和思念。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说过:“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也可以帮助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祖父的园子》时,要注意通过朗读来感受作者在园子里得到的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和自由,而这份快乐的背后是对祖父深深的依恋和怀念。朗读《梅花魂》时,要注意读好外祖父的几处话语,比如训斥“我”弄脏《墨梅图》时的气愤、讲述“梅花”坚韧品质时的骄傲等,因为梅花之于外祖父,就像祖国一样重要,以此感受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
5查阅资料、拓展阅读,加深对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这在《祖父的园子》课后习题中有所体现。这一课后面有阅读链接,呈现的是作者萧红《呼兰河传》中的文字,这部分文字有助于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激发学生阅读《呼兰河传》,研究作家萧红的愿望,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联系萧红短暂而坎坷的一生,这段与祖父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应是她一生中最自由快乐的日子,因此她要写下这些文字,祭奠消逝的童年,以及那个自她十几岁逃离后便再也回不去的故乡。学习《月是故乡明》时,可以拓展阅读季羡林同样写思念故乡的文章《海棠花》,还可以进一步阅读季羡林的书《留德十年》,体会长久漂泊异域的作者对家乡、祖国深切的思念。查阅资料可知《梅花魂》一文的作者陈慧瑛是新加坡华侨,出身书香门第,其外祖父是晚清举人洪镜湖先生,他下南洋做生意后定居新加坡,但他一直保留着中国文人的许多气质,因此才会对象征祖国的梅花情有独钟,体会文章借梅花写外祖父的故国之思。
6分析文章题目,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选文中最典型的是《梅花魂》,题目中“魂”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品格,梅花不管历经所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也如梅花一样坚贞不屈,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对祖国却依然是一颗赤子之心。所以,梅花就像外祖父,而梅花又象征着祖国,外祖父就融在了梅花的魂里,从这个题目就可体会到漂泊异国的老华侨赤热的中国心。《月是故乡明》选自杜甫的诗《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是杜甫在安史之乱逃亡中写下的思念家人的名篇。明明“千里共婵娟”,月亮是一样的月亮,杜甫却偏说“月是故乡明”,这份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千古以来曾引发无数共鸣,因此作者季羡林选此诗句做题,也可以体会其表达的对故乡的眷恋。无独有偶,《梅花魂》的作者陈慧瑛写过一本书,也叫作《月是故乡明》,单看题目,似乎就有助体会其思想感情。
7从细节中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祖父的园子》中,“祖父”干嘛,“我”就干嘛的一系列动作,还有“我”与祖父亲切的对话,便可知道祖父对“我”的宽容和疼爱,以及我对祖父的深深依恋。《梅花魂》中外祖父的三次流泪,以及“我”弄脏墨梅图后,祖父“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的细致动作,可知外祖父对象征着祖国的梅花的钟爱。以上方式,大多是学生之前学习过的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比如抓关键语句是四下第一单元所学,结合资料是五上第四单元学习过的,关注细节是五上第六单元学过的方式。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中没有提供具体方式,而只说“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感情”,此处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运用之前的阅读经验去体会文章感情,教师在必要处予以点拨。像抓关键段落、分析文章题目等方法,体现了由段至篇的进阶,篇章结构也是课标中高段阅读学习的要求,这是需要教师关注的。
(三)表达训练要素——“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写事”这一表达要素在统编版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中段从学习写“把事情写清楚”“能写出感受”,到“按一定的顺序把经过写清楚”,再到高段“结合具体事例写人”,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最后能“通过事情写人,并且表达出自己的情感”,难度上呈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
本单元表达训练要素中有两个关键词“重点部分”“具体”。结合习作主题“那一刻,我长大了”,那一刻,指的是回忆童年时期的某一刻,学生需调动生活经验,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找出这样的典型事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把事件中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那一瞬间”也就是文章的“重点部分”需要进行详细描写。
(四)灵活推进,搭建多样且可操作的学习支架
本单元阅读与写作是密切相关的,不仅在“童年”这一主题上,几篇选文从内容上也都是回忆的童年往事,在写作时可从中学习经验。纵观整个单元,通过对本单元三篇文章《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及相关拓展的文章的阅读,对“语文天地”“口语交际”的训练,学生基本能实现以下目标:
1阅读有关童年和故乡的文学作品,感受童年的美好,了解故乡在人们情感中的重要分量。
2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综合运用想象画面(图像化)、角色自居、抓关键句段、有感情朗读、查阅资料拓展阅读、分析题目、关注细节等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读懂作者怎样表达感情,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表达具体的感情。
这些目标的达成,为习作目标的顺利实现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比如《梅花魂》中描述的我与外祖父几件事,可以学习其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在自己的习作中加入对话、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还可以调动以往的学习经验,比如五上第六单元中《慈母情深》中就有“那一刻,我长大了”的体验,可以回顾文中有关场景、细节的描写,模仿学习,使自己习作的重点部分更具体。实现了由读到写的有效衔接。
四、一次深度解读:
关注本单元的课后习题、课文指导信息对本单元的教学的内容解读如下:
五、一个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积累运用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此前的教材中,已经安排过“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等语文要素,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一些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但对于体会一些篇幅较长,所表达的感情更加含蓄、深刻的课文的思想感情时,想要体会出其细腻、丰富的情感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2021117)
芦骨镇上,盛明利于亚答屋已经面见了一位马来土酋。马来土酋穿着传统的马来服饰,腰间佩戴着马来短剑,满心欢喜的接受了盛明利的结盟之意。
在盛明利决定支持拉惹珠玛亚德之后,义兴党也决定支持另外一名马来土酋。
自然而然的,两党为各自利益选择支持了不同土酋,也意昧着矿场的华工即将分为两个派系而互斗。
三人在矿场工作了已有一段时日,也快半年了。他们对于各自的工作也逐渐熟悉了不少,就比如叶嘉月炒的菜也终于合了主管的口味,而且还得到了主管褒奖。
唯独就是几个月来,矿场无不弥漫这一种腥风血雨的味道。时不时有人来此巡视,而对于矿场的看管力度也加大了不少。
黄正昌还是一如往常地做着同样的事,但他却听身旁的同僚聊起了几日前一名矿工死在郊外的事。
他们说话的音量不高,黄正昌只是隐约听到什么海山或是什么义兴,还有动刀枪之类的事。黄正昌想了想,或许只是帮派之类的江湖仇恨而已,也不以为意。
“走!”突然一个矿工带头召集了不少人马到主管的大帐。
大帐似乎在呼喊着什么口号,喊得激情澎湃。叶祖德悄悄往大帐里探头,见主管正团结众人,举拳高喊着打败义兴党。他怎么说也在矿场待了大半年,海山义兴两党之争也听了不少。只是这次主管还拿着大刀,更像是要准备杀人一样,群众激昂的心已经按捺不住了,他们誓死要随着甲必丹一同作战。
叶嘉月平时主管烧菜洗衣,可说是在矿场之中,离甲必丹心腹最近之人。他一路跑来找黄正昌和叶祖德两人,菜叶什么的都黏在衣服上,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我…听说了…甲必丹盛明利决定与一个叫拉惹珠玛亚德的土酋合作了……再过不久可能就会爆发战争了!”
“什么!?”黄正昌只想安分的打工,而不是想为了这些事而白白丢了性命,他脑子想的都是赶紧跑人的主意。
然而,对于此事,叶祖德倒是给了个不一样的看法。“阿昌,我觉得我们应该加入!”
别说黄正昌不理解,就连叶嘉月叶也一头雾水。好斗,也不跟自己人斗啊!
“若是海山党赢了,我们不就可以分得更多利益了吗?如果立下战功,那真的是飞黄腾达了!”叶祖德一席话的确没有毛病。在眼下时局,想要更好的生活就得靠争,而结交这些人物更是不二选择。
但黄正昌爱惜自己的生命,而叶嘉月自知不懂舞刀弄枪之事。
“主管,甲必丹来了。”一人进来了大帐向主管报告。
主管喝了一碗茶,拿起了大刀了,“走!兄弟们这次一定不能输!”
一群人浩浩荡荡从帐里走出来,直奔矿场入口。甲必丹也换掉了原本的清朝官服,穿起了简单而便捷的服饰。其左手边那名神情严肃、身材剽悍的人便是盛明利手下的一员大将,刘壬光。在右手边的则是这次的作战副指挥,叶亚来,也是刘壬光的副手。
叶祖德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队伍,也拿起了大刀。
黄正昌和叶嘉月两眼相看,想着同一件事。
终在隔日,战争爆发。几百名矿工这次放下了铁锹,拿起长矛大刀冲向前方厮杀。海山党与义兴党杀得正火热之中,黄正昌与叶嘉月则选择了保住小命,紧紧张张地找了隐蔽之处躲藏起来。
“你说祖德现在在哪里?”叶嘉月带着黄正昌来到平日里做菜的伙房。
黄正昌往窗户外睄了一眼,“他应该是加入了叶亚来的队伍……”
“那里有人!我认得他们!他们是海山党的人!杀了他们!”突然有一人用刀指着两人藏身的伙房大喊。
两人得知行踪败露,失了方寸的黄正昌还想冲出门去,但被冷静的叶嘉月给抓住了手腕。他气得直喊道:“抓什么啊!跑啊!外面都已经杀红眼了!”
“你傻啊!这儿是伙房!”叶嘉月指了烧着水的柴和炒菜用的料酒,又指了指身后的窗户。
黄正昌随即意会,拿起了酒瓶就往门口砸,一连砸了几个。叶嘉月也从柴火中抽出了一根木柴,待黄正昌跳出窗户后,自己在逃出前把柴火扔向那满地料酒,瞬间就燃起了大火。
伙房被烧,原本想闯入的几人止步不前。熊熊火焰也引起了附近海山党一派人的注意,转向伙房方向。几名义兴党的人寡不敌众,最后被杀,尸体被扔入伙房中。
两人自逃出伙房,只知一路往前跑。双溪乌绒已经不太平了,尽管离开了矿场,但到处仍是两党人马的厮杀。不仅是华工,还有两位马来土酋的人马也加入了战争。
到处一片混乱,黄正昌又想起了当初逃离码头时的情况。他拉着叶嘉月说道:“走!我们再逃进附近的森林去!”
“好…好!”叶嘉月先是瞪大眼的错愕一阵,但又有几人死在刀下的情形之下,猛摇了两次答应。
刀枪之间摩擦碰撞的声音围绕在双溪乌绒的每一处,时时刻刻可听见人们的惊恐声和惨叫声,但这始终浇灭不了两派人马所引起的烽火。
华工的武器有大刀、长枪之类。巫人的的武器有短剑、长矛之类。当然了,还有火枪。
躲入了森林整整一个月,还是不时听见人们械斗之声。黄正昌与叶嘉月循着水声开始往森林内移步,整整一段日子的奔波,弄得他们精神不济。
这段时间全靠森林的野果子过活,偶尔他们也会出林去找些食物,但今日却倒霉的在林子迷了路。
在森林里每踩一步,都发出枯叶碎裂的沙沙声响。两人担心暴露行踪,因为正在刚刚,他们发现这森林有几条人走的路径。也因为这样,这迫使他们需要踮着脚尖走路,尽力不太大力的直接接触地面。
“阿昌,我们要怎么找到祖德啊?”叶嘉月拨开了缠绕在额头上令他感到阵阵刺痒的蜘蛛网。
黄正昌皱眉挥手,“你动作不要这么大!待会儿被发现就惨了!至于祖德…等局势平稳一些之后,我们再找他吧!”
叶嘉月不出声,也就代表他默认。
随着越来越深入森林,潺潺的流水声也逐渐清晰。叶嘉月看到了河水泛起的磷光,一个箭步便想要冲到河岸旁,不料却被蹲在一旁的黄正昌给拦住。
黄正昌往下拉了拉他的手,示意要他也蹲下。
叶嘉月一本正经对着黄正昌说道:“你爱拉你拉!我一夜没吃东西,没什么可拉!”
黄正昌红了一下耳朵,拍了那叶嘉月光滑的阴阳头,他从草丛间隙指着河对岸说道:“有人啊!傻子!”
叶嘉月往所指的方向看去,原本看不出有人的踪迹,但随着对方似乎错脚踩到了枯枝而发出了声响,他也发现的确是有人在移动,而且还是一群人。
原本还在猜想是否是义兴党或是土酋的人,但叶嘉月却认出一顶帽子。
那是甲必丹戴的官帽!
“阿昌,是自己人啊!是盛明利!”叶嘉月激动地站起来但瞬间又蹲下了!
黄正昌也被惊到了,“怎么了这是!?”
“是…是…是巫人!”叶嘉月双腿发抖。
黄正昌捂住自己和叶嘉月的嘴巴,他欲先观察局势,再做打算。
“甲必丹!我们似乎迷路了!”一名副手正在向盛明利报告眼下的情形,而盛明利实在心烦,此战来得突然,因而被迫仓促应战。最终导致这落败的下场。
然而,他原想打算到芦骨镇投靠拉惹珠玛亚德,却不想在途中迷路,如今正准备返回双溪乌绒。
他看了看身后的兄弟,每个人都是气喘吁吁,且还有身上带伤。既然此处有河流,他打算在此休整一番。
“我看我们还是先悄悄撤了吧……总觉得等会儿双方人马一见面,就是一场厮杀啊!”叶嘉月扯了扯黄正昌的衣角。
但平日里总想保命的黄正昌竟也大胆了起来,总对叶嘉月先按兵不动,观察局势变化再做打算。毕竟隔着一条河道,怎么追也追不上吧!
叶嘉月把脸都快憋皱了,心里想着黄正昌疯了!
“甲必丹!糟了,我们被埋伏了!”一名士兵慌张大喊。
盛明利用手舀起了一把水,正喝一口,一听自己被埋伏了,赶紧洒掉手上的水,拿起了大刀防备。
“保护甲必丹!”众人呐喊,并将盛明利围在人群中心。
一支支的长矛如同蛇头一般,缓缓伸出林子,盛明利一群人被困在了河旁,无法动弹。紧紧逼近的马来军队占尽了优势,拿着长矛的勇士在窃笑着。
很快的,他们就能在这次的战争中立下战功。
盛明利简直想放弃抵抗了…他率领的都是自己的随身亲信和一些残军,无论人数或战力都远远不及面前这支马来敌军。
马来统领认为这样的僵持已经是无谓的了,反正自己已是不败之地。一声喝下,支支长矛插入了华军的心脏。倒在地上的战友口吐鲜血,痛苦地捂住自己的伤口,一阵抽搐之后便翻眼死去。
盛明利一方显然已经告败,两名马来士兵抓住了盛明利。尽管他再三哀求,最后仍被敌军割下首级。
蹲在河岸对面的两人已经看傻了眼,黄正昌后悔自己方才真该听叶嘉月的话,趁机逃跑才对!万一自己也被抓住了…岂不是也要被割下首级?
“现在怎样…甘愿走了吧!死得身首异处可是不瞑目啊!”叶嘉月已经转过身去,准备逃跑。
黄正昌也转过了身,“行…行!赶紧跑!”
沉住气,底盘打稳,屁股微扬……
“三…二…一!跑!……哎呀!”黄正昌像青蛙快起跳时被切断了脚一样,抱头鼠窜。
一声枪声很巧的在他要起跑之时响起,这也着实吓了他一跳。
但也好在,那群马来士兵听到枪声之后也循着声音赶去,并没有停留在河边过久。
缓过神来的黄正昌靠坐在树干上摸着胸口,一口喘一个大气。叶嘉月也的确被吓着了,整个人都蹲得出神了。
一群人正往着一个茅屋开枪,茅屋附近躺着几具尸体。经人辨认之后认定是海山党的人,而副指挥叶亚来则躲入了茅屋。
身材小号的叶亚来躲在桌子低下闪避枪林弹雨,他顿时之间感觉大腿一阵剧痛。他卷开裤脚一看,是子弹打中了腿。额头的汗直流不停,他紧咬着衣领子忍住疼痛。
他所在的是一间烧炭人的茅屋,急中生智的他拿起一块木炭扔去了东边的草丛,并成功把火力引开,而自己则忍痛躲进了反方向的草丛,来了一出典型的声东击西。
幸亏战场是在较偏僻的山林,树木草丛是绝佳的掩护体。他穿过了草丛,越过森林,一路逃往马来盟军的芦骨镇。
无奈大腿中伤,最终还是因流血过多而昏厥。在失去意识之前,他似乎听见有人在说马来话。
“Sana ada orang !(那里有人!)”一支马来队伍的士兵突然发现叶亚来晕倒在了草丛中。
其中一名将领认得叶亚来是甲必丹的副指挥,于是下令让人将他背起,带回芦骨镇治疗。
叶亚来这才真正的昏厥过去,辛亏遇上了友军。
叶祖德也身负重伤,一路往着芦骨镇的方向跑去。他的肩膀受到了刀上,留下一道细长的刀口子。一路上为了逃避追兵的他并无休息,跑得嘴唇渐渐发白。
黄正昌和叶嘉月一路如摸石头过河一般走走停停,算是已经逃出双方厮杀的战场。叶嘉月看着地上的小路径,不禁感到有点儿眼熟。但自己又实在想不起,于是就让黄正昌一起帮着他想。
“你看看,这路径怎么那么熟悉?”叶嘉月用鞋抹去了一个像是动物的脚印。
黄正昌踢了一下他的脚,大声说道:“你怎么还抹掉了!?”
对着叶嘉月撒气之时,他才想起张明当初带着他们到双溪乌绒时,走的也是这种乡间小路。
“我想起来了!我们从芦骨来双溪乌绒就是这条小路!”黄正昌恍然大悟。
叶嘉月突然警惕四周,他指着不远处说道:“有动静!”
黄正昌也听到了有人穿梭草丛中所发出的声响,两人弯下身子,缓缓地向前走去。叶嘉月依靠那人移动时所发出的声响,听起来像是拖着什么东西在走,而且走得一停一顿,似乎像是受伤。
“阿……”那人还未来得及说完,就晕倒在了路上。
黄正昌看那人衣着眼熟,急忙前去查看,竟是叶祖德!他脸上还有鲜红的血渍,而手紧紧捂住肩膀上的伤口。叶嘉月一看是血就开始慌张,他支支吾吾地说道:“祖德不会死吧!阿昌…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你突然问我怎么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黄正昌说得连自己都乱了…
赵永德!黄正昌突然想起了在芦骨镇的赵永德!海山党既然选择芦骨镇的土酋作为盟友,那么芦骨镇应该是个安全的地方!黄正昌打定了主意,决定把叶祖德带到芦骨镇治疗。
他和叶嘉月一人合挽着叶祖德一边的胳膊,一路上趁叶祖德还在昏迷,说了他不少坏话。
“你说这人也是活该了!让他随我们躲,他偏不!现在出事了…还不是得靠你我来救助!”叶嘉月说完,往地上吐了一滩口水,毫不在意自己那曾经是读书人的身份。
黄正昌怎会让叶嘉月专美于前呢?他骂得那么开心,自己当然也要多加几句。
“可不是吗!他这人就是脑袋被椰子给砸了!除了四肢发达一点儿,就没什么用处!就是一属牛!而且还是一头蛮牛!”黄正昌说完还偷偷扯了叶祖德的辫子。
叶嘉月一看,乐了,也扯了几下。平日作威作福,如今落难于此,不落井下石怎对得起自己呢?叶祖德就是完完全全一副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样子。
在去芦骨镇的路上,黄正昌算是把难听的话都说光了,叶嘉月那毒舌也说得没词了,还扯不少次叶祖德的辫子。
或许他们只是不知道,叶祖德一路上都只是在眯着眼睛。
带着一个伤患赶起路来的确吃力,但在矿厂工作了一段时日,黄正昌和叶嘉月的身子骨的确比以前硬朗了不少,力气也大了不少。一步一脚印,步步走得慌,总算是在天黑不久之后赶到了芦骨镇。
赵永德正躺在竹编的躺椅上晒着窗口透进来的月光,浅尝着几日前族亲从中国带来的福建贡茶,方山露芽。一想起这个族亲,他就不禁感叹自己已经老了。
当初来到这里时,身无分文,若不是靠着没日没夜的在洋人的园里苦干,安分守己,恪守品德,才能过得现在如今安稳的生活。想想来时离开前,督了一眼老家,是如此地破旧不堪,也不知道这段时间寄回家的家书二老是否已经收到。
“茶是好茶…今晚的月亮不够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啊……”赵永德眼角的皱纹,像是他在异乡打拼的见证。
碰!碰!碰!
“有人吗!快开门啊!”
正在感性的赵永德被突入起来的敲门声给吓得洒了茶水,弄一身都是。急促的敲门声响得贯彻云霄,像是准备把门拆了一样!
“来了!”赵永德不顾已经熟睡的妻儿,大声吆喝。
气冲冲的推开大门后,前脚往门槛一蹬,就感觉踩到了暗红色的血泊,若不是扶着门把,恐怕早已滑倒在地。
“赵兄!快快帮帮叶祖德!”叶嘉月满头大喊,气喘呼呼。
赵永德一见是友人,再看叶祖德满身都是血,不出一刻便让两人将叶祖德抬进屋中,自己再望了望门外才关上大门。赵永德无须多问便已知何事,双溪乌绒的事他早已经得知,几日前也有不少伤兵逃来芦骨镇,
赵永德忧心忡忡的对着两人说:“现在时候不早了,我先把门外的血渍清掉,等会儿我让嫂子那些膏药给叶祖德包扎。”
“好…多谢了!”黄正昌握拳以示谢意。
叶嘉月坐在地板上,倚靠着墙壁,他总算能喘上几口气了。
“双溪乌绒那么乱,你们是怎么逃出来的?”赵永德唤醒了其妻为叶祖德包扎后,端来了两杯茶水。虽说舍不得就这样将名茶送人喝,但碍于有几分情分还是不计较了。
黄正昌恭敬地接过茶杯,喝了一口后绘声绘色的给赵永德描绘双溪乌绒如今乱糟糟的局面。如他口中所说的,矿场的华工分裂,互相搏斗,华巫两族中的派系各自结盟互相缠斗。
比起这些,甲必丹盛明利之死更加震惊赵永德。甲必丹一死,这也代表着华人当地社团失去了领导者,情况恐怕只会更加糟糕。
赵永德同时惊讶一件事,“你们说叶祖德参加了海山党,而你们是趁矿场一团混乱之时逃出来的!?”
“是啊!”黄正昌疑惑为何赵永德的反应会如此惊讶。
赵永德这才叮嘱他:“这段时间你就留在我家,别出去了!海山党落败,叶祖德又是海山党的人,时局不稳,你们就在这里避避风头。”
叶嘉月放下了茶杯,笑着说道:“诶?正合我意!”
黄正昌无意理会他,其更加在意的是叶祖德的伤势。他去同人火拼,而自己却带着叶嘉月逃跑,对此他已经感到羞愧不已,暗暗责怪自己不忠不义。
赵夫人包扎好之后对赵永德说:“虽说伤口深了一些,但好在没有伤到筋骨,但千万要好好休息,明天我到镇上去买些药材。”
赵永德点点头,但后来后知后觉又问道:“我同张明订的那批药材没有你要用到的吗?”
赵夫人左看右看,并不想回答赵永德的问题。赵永德觉得有问题,又问了一次,但赵夫人还是不想说。
再三追问之下,赵夫人也瞒不下去了。
赵夫人因有外人在面前,优雅地用手遮住了嘴笑一笑,“就那一批啊…来的路上受潮了,全坏了!哈哈!”
“什么!!!”赵永德气得跳起来,忍不住大力拍打桌子,他接着骂道:“那混蛋卖药材还不懂怎么保护药材吗?!我的钱!还有我的几头好猪啊!”他气得直跺脚,一副要将张明千刀万剐的架势。
最后还是赵夫人上前安抚他,赵夫人拍拍他的肩膀,温柔的说道:“算了算了,人家张明也是第一次卖药材,也别太责怪他了!”
赵永德无语…“诶!”
叶嘉月难得见赵永德被气得像猴子一样,“赵兄,这茶是福建的方山露芽吧?”
赵永德听叶嘉月说出了茶的来历,对他忽然间有些刮目相看。黄正昌一旁看了不是一番滋味,叶嘉月喝一杯像条狗似得,一次舔一点,自己呼噜呼噜的都喝了三杯了。
对他而言,什么方山露芽?自己老家的擂茶才是最好喝不过!
“你们也先休息吧!我先陪我们家老的上楼去了啊!”赵夫人扶着气急败坏的赵永德缓缓上楼,黄正昌还可依稀可见他的嘴唇微微颤抖,像是在碎碎念着什么。
他后来想想,反正不是自己,要也是那卖给他坏药材的张明!
叶嘉月喝了茶,但也褪不了他的睡意。他躺在地板不一会儿,就睡得打鼾了。黄正昌倒是没什么睡意,查看了一下叶祖德伤势后,便走到了未合上的窗口。
月光虽有,但可惜了月亮不够圆。黄正昌靠在窗口旁望着月亮,按捺不住情感想起了远方的家乡。
“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能够荣归故里。”黄正昌对着天上的嫦娥抛下了这样一句誓言。
矿场已经回不去了,他知道,他必须再另寻一条生路。只是…离开了双溪乌绒,再一次回到芦骨镇,在这里又能有什么能让自己改变命运。
“啊……”想着沉重的问题,不知不觉也打了个哈欠,睡意总算来了。真是讽刺,一想到要打拼,就会想睡。怪不得那么多人到今日还是过得浑浑噩噩,自甘堕落的日子。
上一章 甲必丹 下一章 新希望
目录
人生传奇:在民国年间,在现代文学史上,王映霞都是大名鼎鼎。她与郁达夫的故事,一直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情事”之一。王映霞当年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美誉,时人送她“荸荠白”的雅号,来形容她惊人的美丽。爱情故事:王映霞一生中的两次婚事都轰动一时,初嫁郁达夫,再嫁钟贤道。在婚外,她还与“特工王”戴笠有过隐秘的情事。
1928年王映霞与郁达夫举行婚礼,才子佳人,名动全城。那一年,她20岁,郁达夫32岁。当时柳亚子赠诗郁达夫,其中“富春江上神仙侣”一句传诵一时。1940年,两人离异。1942年,王映霞与时任重庆华中航业局经理的钟贤道结为连理。婚礼极为排场,王莹、胡蝶、金山这些当时的大明星也前去赴宴。山城重庆为之轰动,有说法称:“钟贤道拐了个大美人!”
情感纠葛"alt="3jpg"width="278"height="446"src="/d/file/qinggangushi/2012-07-01/7b42915fdcec49be17ae3ebd61cc465ejpg"/>
第一次婚事才子佳人过了5年甜蜜生活
王映霞1908年生于杭州,其父金冰逊很早就去世了,她随母亲住到外祖父杭州名士王二南的家中,并随母姓。她自幼跟着外祖父研习诗文,打下扎实的国学根基。1923年,考入了浙江女子师范学校。
杭州女师人才辈出,王映霞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她品学皆优,相貌又出众,在女师的名气很大。学生时代的王映霞爱好文学,对文坛的风云人物很关注,并对郁达夫的文才十分倾倒。
1917年,21岁的郁达夫从日本回国省亲时,奉母命与乡绅大户孙孝贞之女孙兰坡订婚。后郁达夫为孙兰坡改名为孙荃。此后,他在安庆时与妓女海棠曾产生恋情,在北京与妓女银娣也有频繁交往。直至遇到王映霞,郁达夫才在情场上浪子回头。
郁达夫和王映霞相识于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那是1927年,郁达夫31岁,王映霞才19岁。邂逅王映霞,郁达夫一见倾心,王映霞也经不住自己崇拜的大作家的苦苦追求,于是两人上演了现代文坛一段轰轰烈烈的恋爱传奇。
1928年4月,郁达夫名义上的夫人孙荃仍伴着郁老夫人苦守闺愁;而郁达夫终抱得美人归。
郁达夫并未给王映霞隆重的婚礼。王映霞沉醉在爱情的浓蜜中,顾不上计较。婚后王映霞除了竭尽所能与郁达夫共同建立一个爱巢之外,想尽了办法要把丈夫的肺痨病体加以补养。郁达夫也以“日记九种”的形式把他对王映霞的爱登在报刊上,使人们都知道他有一位贤淑、聪明、美丽的好妻子。这时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夫妻俩更加恩爱,过了5年甜蜜的生活。
郁达夫没能给王映霞正式名分
1933年,郁达夫夫妇由上海迁到杭州,建了一座“风雨茅庐”住了下来。移居杭州后,两人与当时的上流社会有了很多的交往,极喜结交名人的王映霞也由此成为一颗交际明星。
王映霞之美,令时人叹为观止。据当年曾去过“风雨茅庐”的日本历史学家增井经夫回忆:“(王映霞)漂亮得简直像个**明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她在杭州的社交界是颗明星,而她在席上以主人的身份频频向我敬酒,说“增井先生,干杯!”时,就把喝干了的酒杯倒转来给我看,确是惯于社交应酬的样子。”
作为新女性的王映霞很介意名分,从一开始她就希望郁达夫与孙荃离婚后再嫁,但郁达夫的拖延使她这一心愿没能达成。在1932年郁达夫杭州养病题赠王映霞的一首七律《登杭州南高峰》中还有意无意将王映霞视为“妾妇”。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使王映霞的妾妇身份可谓“名至实归”:郁母七十大寿时,郁达夫曾带王映霞回富阳老家拜贺。寿堂前郁母高坐,原定由各门夫妻依次同拜,郁母临时又改变了主意,改由男归男,女归女,从大房到小房依次拜寿。郁达夫兄弟三人,他行三。轮到小房媳妇拜寿时,王映霞刚欲上前跪拜,孙荃见状从左侧快步插入,抢在王映霞之先朝婆婆下拜。郁母见小房媳妇孙荃拜过了,就从座位上立起身,以示拜寿结束。
郁达夫的赠诗及郁母与孙荃的态度都明白无误地说明在郁家王映霞不过是“姬妾”,这是王映霞无法容忍的。思想上的距离、年龄上的悬殊、性格上的差异,使郁达夫与王映霞之间隔膜越来越厚,不得已王映霞外公出面让郁达夫写了“保证书”和“版权赠予书”给王映霞。郁达夫觉得王映霞把金钱、物质看得比什么都重,是一个未脱尽世俗的女子,于是“幻灭的悲哀”涌上心头。此后,二人误解日深,裂痕越来越大。
后来郁达夫又在家中发现了浙江教育厅厅长许绍棣写给王映霞的情书,又发现了戴笠与王映霞亦有染,夫妻因此反目。
汪静之披露王映霞曾为戴笠堕胎
上世纪90年代初,郁达夫的生前好友、著名诗人汪静之撰文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文中说王映霞曾经在武汉为戴笠打过胎。
汪静之与郁达夫在1922年夏参加《女神》出版一周年纪念会上一见如故,其妻符竹因乃王映霞在杭州女子师范时的同学,两家由此来往密切相交甚笃。据汪静之回忆,1938年春夏间他与家人到武昌避难,当时郁达夫全家也在武昌,两家是近邻,常相往来。台儿庄大捷后,郁达夫随政府慰劳团到前线劳军,有一天王映霞对符竹因说:“我肚里有了,抗战逃难时期走动不便,我到医院里请医生打掉。医生说:“要你男人一起来,才能打掉。男人不同意,我们不能打。”达夫参加慰问团去了,要很多天才会回来,太大了打起来难些,不如小的时候早打。竹因姐,我要请静之陪我到医院去,装作我的男人,医生就会替我打掉。请你把男人借我一借。”符竹因听了满口应承,吩咐汪静之陪王映霞过江到汉口一家私人开的小医院里做了流产手术。
过了一段时间汪静之到郁达夫家看他回来没有,王映霞的母亲说:“没有回来。”汪静之看见郁达夫与王映霞的长子郁飞满脸愁容,就问他为什么不高兴?孩子说昨夜妈妈没有回来,王映霞的母亲也对汪静之说,王映霞昨夜被一辆小轿车接走后至今未回。第二天汪静之再去探望,却见王映霞一脸的兴奋和幸福,对他大谈戴笠的花园洋房是如何富丽堂皇如何漂亮,流露出非常羡慕向往的神情,汪静之马上悟到她夜不归宿的原因了,也联想到她为什么要在郁达夫外出时去打胎。汪静之在《王映霞的一个秘密》中说:“我当时考虑要不要告诉达夫:照道理不应该隐瞒,应把真相告诉朋友,但又怕达夫一气之下,声张出去。戴笠是国民党的特务头子,人称为杀人魔王。如果达夫声张出去,戴笠决不饶他的命。太危险了!这样考虑之后,我就决定不告诉达夫,也不告诉别人。”
后来汪静之离开武汉赴广州,不久郁达夫也到南洋去了,此事便一直埋在汪静之心底,直到汪静之偶然看到王映霞指责郁达夫的两篇回忆文章。出于替郁达夫辩护的目的,汪静之才撰文回顾了几十年前的这段往事,该文现保存于上海鲁迅博物馆。汪静之与郁达夫夫妇同为好友,兼之郁达夫生前对戴笠的怀疑,汪的回忆应该可信。
在报纸上互揭伤疤,最终分手
郁达夫与戴笠同为浙江老乡,戴笠1912年曾在杭州的浙江第一中学堂读书,而这所学校的前身就是郁达夫的母校杭州府中学堂,由此看来,郁、戴还是前后同学。当时的交际是极其重视同乡同学关系的,这层关系可能是郁、戴交往的一个契机。据郁达夫1936年2月14日的日记记录:“发雨农(戴笠字雨农)戴先生书,谢伊又送贵妃酒来也。”这是戴笠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郁达夫日记中。当时郁已赴福州任福建省政府参议,戴笠竟将贵妃酒追踪送到了福州,并且还是“又送”,可见郁、戴在杭州的交往就已非常密切。
发现王映霞与戴笠的奸情后,郁达夫愤怒至极,而王映霞却无所谓,干脆不辞而别,郁达夫长夜不眠。
郁达夫在报上登出“警告逃妻”的启事,使得王映霞颜面尽失,肝肠寸断。于是戴笠通过中间人来做郁达夫的工作,郁达夫又在报上登出“道歉启事”,王映霞写了一纸“悔过书”,双方于是言归于好。这时武汉局势吃紧,郁达夫答应了新加坡星州日报之聘,带着王映霞远赴南洋。
王映霞到了新加坡后,天天与郁达夫吵架。郁达夫忍无可忍,便将“毁家诗记”寄到香港的《大风旬刊》发表。内容包括两年来郁、王婚姻触礁的点点滴滴。用十九首诗和一阕词,事无巨细全部记录了下来,并加以注释,用词尖刻,不留余地,使得王映霞颜面扫地,气得七窍生烟,一连写了几封信寄到《大风旬刊》,大骂郁达夫是“欺骗世人的无赖文人”、“包了人皮欺骗女人的走兽”、“疯狂兼变态的小人”。于是互揭疮疤、冷战分居,最后王映霞上演第二次逃家的新闻。
1940年8月中旬,王映霞只身返国,经香港飞往重庆。郁、王两人在新加坡、香港、重庆分别刊出离婚启事。
王映霞走后,郁达夫冷静下来,对她仍是思念不已,希望以母子之情去打动王映霞,希望她幡然悔悟,然而一切已无法挽回了
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独特而多样的艺术风格是新南洋画派油画特点。南洋画派是新加坡的先驱艺术家,将西方艺术的风格与东南亚的情感及主题融合在一起所创作的一种艺术风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