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我们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应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之“沁人心脾”,让学生读书明理,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
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必须由于它的重要地位而迈出新步。语文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学生几乎每天接触课本中思想性较强的课文,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同时又具有丰富、生动的特点,但并不是依靠教室的理性说教,而是感染作用的充分发挥。所以,我觉得,语文教学中的情感陶冶显得犹为重要。
一、设置导语,引入感情氛围
导语就好像一台戏前的序曲,导语的设置为课堂教学定下了情感基调,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就是写的导语切入的效果。在教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我设置的导语是:“同学们,你知道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是什么吗?你又曾仔细的观察过你的父亲的背影吗?今天我们将学习著名学者朱自清的亲清散文《背影》,来感受朱自清笔下的父亲对儿子的那份亲情。”开篇导语定下了饱含深情的基调,以唤起学生的深情回忆,打下了阅读课文的感情基础。
二、加强学习主题的情感体验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所以,笔者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启动情感的闸门,才能引起学生理性的思考,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从教学过程来看,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对概念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由于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性格的个体,他们的价值、情感、意志和审美等评价标准不同,而这些因素对认识过程起着始动、维持、调节的作用,所以,学生得到的感染也是各不相同的。所谓“知之越深,则爱之越切”,而“爱之越切,则知之越深”。所以,笔者认为,要注意从教材和学生的年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环节的组合,使教学的每一步骤都利于学生经理情感过程,并由于教育活动的积极后果产生愉快的体验,促使学习情感逐步丰富,而且得到多方面的陶冶。
以《桂林山水》为例。笔者向学生提出了几个小问题:“你们去过桂林、欣赏过那儿的山水美景吗?或是在电视里看到过桂林山水的美景吗?想去看看吗?”于是,笔者就像一名导游,把学生引到享有美景甲天下的桂林,畅游在桂林山水的美景中。学生欣赏了桂林山水的录象,还欣喜地交流了初步的感受,就这样,学生愉快地开始了对课文的学习和探索。结合对这节课的欣赏和朗读,促使学生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使学生和作者一样因为桂林山水秀丽的风景而惊喜、激动,陶醉在其中。
1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语文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因素。文章是一个承载多种情感信息的载体。教师就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细心地体味感情,必须吃透教材。教师要把知识和感情传授给学生,必须在备课时首先增强自身对课文的真切感受,应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饱满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情感融入到教学当中,引发学生的共鸣,使教学情境进入最佳状态。
2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能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的导入语,或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能引起学生精神活跃的问题,把学生带入新鲜的情境中,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预先设计一些与教材有关,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环节,创设能激发学生表现欲望的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从朗读中体会情感
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情感,给读者赏心悦目的美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范读课文,尤其是成功的表情朗读,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它会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把课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教师的朗读中进入角色,不仅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妍的春天之中,而且将从这篇散文的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熏陶。正确、动情的朗读是连接教师、教材、学生三者感情的桥梁。它会让语文课变得朗朗有声,情趣盎然。
4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因而要把教学过程组织成学生动脑学习、积极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和才干、陶冶情操的过程。作为教师来说,不能心存偏见,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用渊博的知识、用博爱之心,仁爱之情去陶冶学生,理解、尊重、亲近和关心学生,以热烈的情绪、真挚的感情、和蔼的态度、生动的语言来吸引学生,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的感染、美的陶冶、理的启迪。这样,语文教学才会取得理想中的效果,语文课才会获得学生的青睐。
四、言传身教,体会情感
德国伟大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心?”教师的精神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所以,教师应以饱满、真挚的热情进行教学,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机地溶进讲课之中,做到言为心声,言之有情,盛情并茂,使学生体验到教师同样的感情,从而使师生双方情感共振,课堂沉浸在美好的情感激荡之中。此情此景,学生就不仅仅是用耳朵聆听教师的讲授,更是用整个心灵接受教师的影响。
总之,如果我们既能注意发挥学习主体情感体验的积极性,又能发挥教师情感传导的主导作用,那么语文教学将会迈出可喜的一步。
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贯彻“文道统一”,教好语文课的重要一环。列宁在强调情感教育的意义时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的确,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积极的情感会激励人们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文章的情感是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学生通常在阅读前却是无动于衷的,教师只有在备课中深入钻研,善于体察作者的情感并受其感染,才能继而感染学生。一般来说,作品的感情和学生之间是有差距的。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知识浅薄,二是理解能力差,三是社会经验少。为此,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地缩短这些差距,才能使学生动之以情,受到熏陶。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一、咬文嚼字,揣摩感情小学语文要加强字词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脱离语言环境去抠字解词,而是应该在弄懂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全面理解。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咬字嚼字的工夫,不是机械地理解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的修辞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归纳、多比较、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词都不能轻易放过,没有一点含糊。也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养成用字造句的好习惯,下笔不至于有失误。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提高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这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我们的生活,不断将生活化的因素充实到课堂的教学当中去,并逐步创设一种再现生活、表达生活的情景,从而创设成具有交际性的生活化教学模式。
创设师生互动模仿的情境。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
创设小组合作互助的情境。通过小组学习,给爱动、爱玩的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表现的机会,使枯燥的内容学起来饶有兴趣,并且使学生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
情感是世上最美的一种感情,它像美丽的鲜花开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思想品德新课标也对情感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中,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第一教学目标,这与传统教学中把知识目标放在首位有了很大不同,体现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还要突出对学生做人品质的关注和教育。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权利与责任意识,关注社会公正与世界和平,这些都是我们以往教育教学中未被充分渗透的内容。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执教者,我们应该以全新的视角,重新研究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学常被忽视
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思想品德课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地位。另一方面,从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的是“学生厌学,老师难教”。从效果来看,也不能令人满意,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着:重视的,只重视分数,为分数而学习;不重视的,公开喊出60分万岁,甚至出现根本不想学的状况。以至于近几年在社会上出现这样一种说法: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初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高中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大学生进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以此形容文化水平越高,思想品德、伦理道德、社会公德等水平越低的状况。这不能不说是对我们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讽刺。
二、情感教育的作用
俗话说得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沟通心灵的桥梁。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情感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挖掘他们的潜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1.有利于学生领悟思想品德课精神内涵,激活学习热情。要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用积极情感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在日常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以自身积极的情感创造性地去工作,把学生从学习生活的“机械化”的错误中解脱出来,通过课程设计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激活学生内在的动力,我们就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愿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愉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和思维状态,教师必须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带动、引领学生的情感,准确地揣摩学生内心世界、情感轨迹,从而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领会、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将鲜活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注重课内外相结合,同时在适当的时候走出课堂,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用自己的热情、真情去设计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是一种创意,让学生有全面的收获。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增加爱国激情。情感是影响青少年学生立场和世界观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通过自己的爱憎等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利用情感因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说到底,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富有责任感的世界观念,而空洞的说教要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改变和提高,效果是极不理想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知道“情感是人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因素”。因此,我们应利用情感渗透的力量,对学生的情感领域施加积极的影响。
三、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硬性灌输就能完成的。它需要经历感知──内化──升华──践行这样复杂的过程。潜移默化是情感教育的较好方式。一个小品、一首好歌、一段故事、一份交往、一次参观、一次劳动、一部**、一个习惯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设计并抓住这些瞬间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情感教育,往往比说教更能起到滋养心灵的作用。在情感教育上,我们还应遵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的原则,从培养一个合格的普通人做起,向培养一个优秀的人努力,这是符合孩子们身心发展规律的。因为在普通与优秀之间,先做好一个普通的人,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先培养他拥有普通人应具有的基本情感,如善良、公正,有爱心,会体谅别人,懂得尊重别人,肯为别人付出,他才有可能拥有高尚的思想和情操,担当社会责任,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因此,教师应注意从点滴做起,在细小之处关爱学生,这才能为学生情感的成熟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以情导航,让课堂“活”起来。例如,讲“孝敬父母”的内容时,我列举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情。又推出《游子吟》的诗句,引导学生们讨论:“父母是怎样关心你们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父母在饮食、起居、学习等各方面对自己的关心。我又问:“你们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教室立即静下来。一会儿,有个别同学说出了父母生日,但语气还不大肯定。我叹息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我启发大家:“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只是停留在口头,而是要付诸行动。”结果没过三天,就有不少同学对我讲了他们如何帮助妈妈刷锅洗碗,收拾整理房间,给妈妈做生日卡,还有的讲述了怎样跟爸爸到煤厂买煤的事。由此可见,还有什么比让学生投入感情,付出行动更重要呢!
2寓教于乐,快乐学习。配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我尝试着在各种课型中恰当地加入了辩论会、小品表演、小合唱等形式(完全由同学们自己策划、编排),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才干,而且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
3联系实际,学有所用。思想品德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搜集学校周围环境污染的资料,应用教材中的知识去分析其危害,寻找解决办法。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又如,初三教学中,时政内容很重要,我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各种热门话题去分析,还组织学生分小组轮流在课前进行“一分钟的国际国内大事述评”,引导学生主动去关心祖国前进步伐和世界风云变幻。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政治敏感性,而且也使他们体会到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心灵的桥梁需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爱去充实。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能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会学,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
语文课堂;情感教育一、结合课文内容,科学选择情感教育方式高中语文的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且每一篇文章之间在由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因此在进行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且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式的转换,这样可以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
情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语言交流的纽带。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积极、健康和愉悦的情感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影响在于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建立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建立融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
激活学生成功的愿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素质教育下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眼光投向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乐学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优化教学氛围的关键,更是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情感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应该加强情感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感情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