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隐性饥饿的危害很大,隐性饥饿出现的症状有哪些?

听说隐性饥饿的危害很大,隐性饥饿出现的症状有哪些?,第1张

现如今的食物都是极大丰富,啤酒小龙虾火锅炸鸡奶茶冰淇淋巧克力,我们的食物中不缺碳水,更不缺脂肪,而这两样却是我们目前食物中占极大部分供能来源的物质。我们不可能会饿着。现如今的食物都是极大丰富,啤酒小龙虾火锅炸鸡奶茶冰淇淋巧克力,我们的食物中不缺碳水,更不缺脂肪,而这两样却是我们目前食物中占极大部分供能来源的物质。我们不可能会饿着。人体保持健康除了需要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等大量营养素外,还需要铁、锌、硒、钙等16种矿物元素以及维生素A、E、D、叶酸等多种微量元素。

现在人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很多人吃了太多的盐、糖、油、肉类、精细米面以及各种高热量的饮品和零食,而粗粮、坚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却偏少。隐性饥饿就是指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状态。如果在较长时间内摄入某种或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就会引起相应营养素缺乏的生理、生化、病理及临床改变。

所谓隐形饥饿好像是吃是吃饱了,但身体真正需要的营养元素没有吃到…其实现在的农业生产专注于植物必要元素,但是忽略了微量元素与其他矿物质,所以徒具形体却营养价值不足,非常多的人为了减肥在忍受饥饿,其实大可不必用这种饿鬼道方法,既痛苦又必然失败,重复复胖的极错误的饥饿减肥法,但这种愚蠢方法至今仍在盛行,痛苦饥饿。

饥饿这个事情天天都在发生,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比例,发达地区的饥饿更倾向于精神饥饿,而偏远地区的饥饿更倾向于身体,无论在哪里,只要踏实肯干,饥饿都会解决的。

如何摆脱隐性饥饿的困扰

 如何摆脱隐性饥饿的困扰,隐性饥饿并不是真的饿了,指的是人们缺乏某种维生素或者是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容易产生疾病并且对于发育中的孩子也是不好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隐性饥饿。

如何摆脱隐性饥饿的困扰1

  A、吃得越好越“饥饿”

 隐性饥饿,是指人体由于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同时又存在其他营养成分过度摄入,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有调查显示,目前全世界处于“隐性饥饿”状态下的人数已高达1/3。按照中国人口总数计算,国内受“隐性饥饿”影响的人数也有几亿人。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高达40多种,光维生素就有十几种。只有获得全面的营养,身体才会倍棒儿。如果没有充分注意营养的膳食平衡搭配,虽然表面上吃饱了肚子,但还会缺乏微量营养元素。“造成孩子隐性饥饿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现在的孩子比较任性和挑食,有的只吃肉不吃青菜,或者只吃青菜不吃肉;喜欢吃精米、精面,很少吃五谷杂粮;有的家长喜欢用食物作为奖励,经常带孩子吃洋快餐或一些香口的东西;有的家长工作忙,顾不上做饭,经常把孩子的一日三餐放到小饭桌上。这些情况很容易导致孩子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者过多,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生长发育障碍。”山西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郑文霞说,有些小学生上体育课跑一跑就喊累,有些军训的中学生稍微卖点气力就身体不适,这都与体内B族维生素的缺乏有直接关系。B族维生素是把糖、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不足就会引起代谢障碍,人体则会出现食欲不振等情况,从而患上“低能疲劳症”,那么做事情容易疲劳便不难理解了。

 郑文霞说,成人的隐性饥饿主要源于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烹饪方式不对,喜欢食用过分烹炒的蔬菜,破坏了其中的维生素等。还有,熬夜、抽烟、喝酒、压力大等原因,直接导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大量流失,出现骨质疏松等症状。

  B、缺乏哪些营养素易造成隐性饥饿

 多次全国营养调查显示,缺钙仍被排在首位。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的钙为391毫克,仅占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标准(800毫克)的41%。

 缺铁也是个普遍问题。目前全国居民平均贫血率为15%,60岁以上老人和育龄妇女的贫血率高达24%和21%。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很多人不太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营养素,但如果提到缺乏它的症状,如嘴唇脱皮、皮肤发痒等,大家一定熟悉。有调查显示,目前居民人均每天摄入的维生素B2仅为0、8毫克,而营养学标准要求,每人每天至少要摄入1、3毫克。

 维生素B1摄入不足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忧郁以及记忆力衰退等。

 维生素A也是人们最易缺乏的营养素之一,目前全国每人每天的摄入量只达到营养学标准的一半左右,儿童缺乏现象更为严重,可导致反复感冒、腹泻和干眼病。

 缺乏维生素A、D可导致佝偻病。

 缺锌可导致偏食、复发性口腔炎、性发育迟缓等。

  C、五层膳食宝塔,让你远离隐性饥饿

 针对日益困扰人们“隐性饥饿”的状况,又该如何应对呢?山西省中医院治未病体检中心副主任支开叶说,应当主要解决好膳食平衡的问题。大体可以参照国家颁发的平衡膳食宝塔进行,膳食宝塔共分五层:

 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摄入250g-400g,稻米、小麦不要研磨得太精,否则谷类表层所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大部分会流失到糠麸之中。五谷杂粮经过春种、夏长、秋收、冬藏,集纳天地之气,是保持人体阳气充足的重要来源。阳气多,则身体好,免疫力高。而有些俊男靓女为追求时尚,一味减肥,很少吃五谷杂粮,长此下去,总觉得身上哪儿不痛快,但具体地方也说不出来,原因便在于身上的阳气不周全。

 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每天应摄入蔬菜300g-500g,最好深色蔬菜占一半;水果200g-400g,并注意增加薯类的摄入。

 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摄入125g-225g(鱼虾类50g-100g,畜、禽肉50g-75g,蛋类25g-50g)。

 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居第四层,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g-50g的大豆及制品。其中,对于有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减脂、低脂、脱脂奶及其制品。

 第五层塔顶是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或30g,食盐不超过6g。

 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1200mL(约6杯);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条件下应适当增加。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不应感到口渴时再喝。

 膳食平衡了,营养素就会全面,隐性饥饿就会逐渐消失。需要提醒的是,有些肥胖、心血管疾病、“三高”症状等人群,要根据医生建议,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因为这些人体内的营养素有的过剩,有的已经成为发病的诱因,因此需要排除体内多余的脂肪、热量等等。如果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继续添加或者减少某种营养素,会对健康更为不利。

  D、若要补充营养素该做何选择

 郑文霞说,营养素缺乏严重,还可以进行必要的强化食品补充。强化食品的选购,则需要根据个人的自身状况,简单地说就是缺什么补什么。很多强化食品属于大众食品,添加的营养元素的量都是属于安全剂量,普通人食用是没有任何健康危害的。

 如果单靠食物补充达不到健康要求,可以根据医生建议补充营养素。郑文霞说,市场上的营养补充剂五花八门,到底该选哪种呢?一般来说,体内缺乏营养素不单单是一种,所以补充复合营养素比补充单独的一种营养素对健康更有利。

 一项医学研究中这样表述,“单独补充一种营养素,有可能会导致该营养素在体内过量,与这种营养素共同起作用的其他营养成分,可能被过度消耗,造成体内不足,最终达不到补充营养、改善健康的目的。复合营养素的好处在于,微量元素之间可以互相发生作用,某些营养素可以提高另外一些营养素的吸收或利用。大量研究证明,好的复合营养素,应当考虑到营养素和保健成分的协同作用,帮助人们以合适的比例进行增补。”

 比如,维生素和矿物质相结合,可以有效平衡身体状态。维生素C可以使铁的吸收率增强;叶酸与维生素B6、维生素B12协同作用可以预防先兆子痫;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来调节;硒可以促进维生素E的吸收,增强它的抗氧化作用,当硒过量出现中毒症状时,维生素E可增加硒的排泄,降低毒性;锌在维生素A的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其吸收等。

如何摆脱隐性饥饿的困扰2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隐性饥饿”。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隐性饥饿”是指机体由于营养不平衡或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同时又存在其它营养成分过度摄入,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

 通常来说,“隐性饥饿”具体指两大类营养素的缺失,一类是维生素,一类是矿物质,常见的“隐性饥饿”包括缺铁、缺钙、缺锌,缺乏维生素A和D,缺乏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C等。

 “隐性饥饿”危害较大,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李晨翠在接受《海南日报》采访时指出,营养素缺乏会影响人的智力水平、劳动能力和身体免疫力,不同营养素缺乏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比如长期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眼睛容易疲倦、干涩;维生素B1摄入不足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忧郁以及记忆力衰退等;缺铁可能导致血红细胞减少、携氧能力降低,除了使身体抵抗力下降,还会降低人的注意力;长期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可能引发心脏病等。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隐性饥饿”呢?

 1、饮食中牢记“膳食宝塔”,确保谷类、薯类、蔬菜、水果、畜禽肉、鱼虾类、蛋类、奶类、豆类的充分、均衡摄入,并控制油、盐食用量。

 2、重点补充四类食物,即奶类、豆类制品、粗粮、水产品。

 3、摒弃不良习惯,比如吸烟、饮酒、熬夜、反复减肥、缺乏运动等。

 4、根据自身情况着重补充某些营养素,可酌情食用加铁酱油等“强化食品”,或在专业营养师指导下服用膳食补充剂等。

病理性饥饿又叫克莱恩-莱文综合症(Kleine-Levin syndrome),又称睡美人综合征、周期性嗜睡与病理性饥饿综合症,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异常。通常见于男性少年,呈周期性发作(间隔数周或数月),每次持续3~10天,表现为嗜睡、贪食和行为异常。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为间脑特别是丘脑下部功能异常或局灶性脑炎所致。

常听说隐性饥饿的危害很大,隐性饥饿到底是什么症状?人体不仅需要营养物质,还需要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来保持健康。隐性饥饿是由于营养不均衡或人体必需的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以及其他营养素摄入过多而导致的营养需求隐性的饥饿状态。

研究发现,摄入过多的热量、脂肪、精制白淀粉、食盐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各种慢性病的主要原因。中国约70%的慢性病与隐性饥饿有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导致中国人死亡的最重要因素,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

隐性饥饿会造成什么危害?

1贫血

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来源是铁,铁是帮助体内红细胞产生的重要元素。缺铁会导致红细胞减少,携氧能力下降,人体抵抗力减弱。此外,缺铁还容易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指甲变脆、呼吸不畅、皮肤异常苍白、剧烈运动、肌肉酸痛等症状。

2影响发展

锌是人体重要的生命元素,参与体内各种酶和激素的合成,保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智力发育,增强人体免疫力。长期缺锌会导致味觉和食欲差,降低身体吸收营养的能力,从而影响身体的发育,减缓伤口和溃疡的愈合速度。

3夜盲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受到影响,对流感和病毒的抵抗力就会变差。还影响人的视觉神经,可能导致夜盲症、干眼症,甚至儿童生长迟缓、智力下降。

4各种骨病和慢性病

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骨痛、手足抽搐、肌肉无力、抑郁,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常见病都与此有关。但膳食纤维的缺乏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等。

这些是“隐形饥饿”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1不吃蔬菜

孩子们不喜欢吃蔬菜,尤其是青菜。他们觉得无味,难吃。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吃蔬菜是小问题,吃点水果就够了。反正都有维生素,只是不知道有些微量元素分布不均。

虽然有水果和蔬菜,但它们的含量差异很大。也许几片叶子里的含量比一整颗水果里的都多。此外,虽然有些家庭也强迫孩子吃蔬菜,但他们的消费远远不够。以菠菜为例。在过去的40年里,它的维生素C含量下降了70%。也就是说,40年前吃一个菠菜,相当于今天吃三个以上。如果家长让孩子按照过去的标准吃饭,肯定会有问题。

2生活习惯有问题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90后,从小就被父母宠着。他们不要求做家务,会洗衣服的人很少,更不用说自己在家做饭了。他们都喜欢在外面吃饭或者点外卖。这些食物很方便,味道也不错,但是卫生和营养都不能保证。

3运动少

以前父母把孩子留在农村,让他们整天在外面跑,现在在城里,一方面父母觉得孩子跑来跑去不累,另一方面又不放心孩子到处玩,就喜欢把孩子锁在家里。运动少,孩子自然吃的少,食物少,摄入的营养也少。但孩子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不会减少,在孩子明显不饿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隐性饥饿是指机体由于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同时又存在其他营养成分过度摄入,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

一般认为是一种因为无法保证正常营养成分吸收而导致的饥饿症状,重点在元素不平衡而不是饱腹方面的容积。

世界卫生组织将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营养失衡称之为“隐性饥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典型的因维生素或矿物质缺乏导致的疾病已基本杜绝。但因膳食结构不合理、烹调方式不正确以及不良生活方式(例如抽烟、酗酒等)都会导致维生素矿物质的大量流失,致使越来越多的营养素在我们的饮食中失去,由于这些营养素缺乏不会发生饥饿的感觉,故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隐性饥饿”。

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何志谦教授解释说:“隐性饥饿”是指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它是一种人体一时难以感觉到的状态,但如果忽视的话就可以影响人体的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139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