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传说

龙的传说,第1张

 龙的传说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寻龙的踪迹,进入远古的历史和龙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龙的奥秘……

  龙的传说——龙王: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诏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诏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西海敖钦、南海敖润、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龙的传说——龙珠:

  人们在建筑彩画、雕刻、服饰绣品等载体上常见“龙戏珠”(有“单龙戏珠”、“二龙戏珠”等)图案。有朋友问了:什么是“龙珠”?“龙珠”因何而来?“龙戏珠”又是怎么回事?

  龙珠是与龙有关的珠。“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颌下。”这是《庄子》的说法了。《埤雅》也言“龙珠在颌”。《述异记》讲,“凡有龙珠,龙所吐者……越人谚云:‘种千亩木奴,不如一龙珠。’”上述说法讲了两个意思:一是龙珠常藏在龙的口腔之中,适当的时候,龙会把它吐出来;二是龙珠的价值很高,用民谚来说,就是得一颗龙珠,胜过种一千亩柑橘。

  那么,龙珠从何而来呢?龙为什么要戏珠呢?我们知道,珠,是水中的某些软体动物,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刺激下,其贝壳内分泌并形成的圆形颗粒,因其有亮丽的光泽而被人们所喜爱,因而被称作珍珠。既然水中的动物能生出珠来,作为水族之长的龙,自然也要有珠而生了枣这该是龙珠神话产生的一个基本思路。

  但是,事情好像还不是这么简单。龙是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集合的对象有鱼、鳄、蛇、猪、马、牛,以及雷电、云雾、虹霓等等。其中,鳄类和蛇类是卵生的。卵是圆形的,也可以说是颗粒状的,是比珍珠大得多的颗粒。那么,古人会不会把鳄卵蛇卵当作一种“珠”呢?回答是肯定的。古人能将鳄蛇作为主要的集合对象,对其卵自然不会忽略;对鳄和蛇来说,卵的意义是重大的,是生命之源,有卵便有鳄、有蛇,进而才有龙。因此,卵是完全可以以“珠”的身份进入龙的生活之中的。那么,龙珠就是龙卵;龙戏珠,实际上就是龙戏“卵”,是龙这个神物,对生命的呵护、爱抚和尊重。其中体现和表达的,是古人的一种“生命意识”,即对转承不息的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和发挥。

  民间吞珠化龙的传说为我们的看法提供了注脚:某少年割草(或打水)得一宝珠,此珠放到米缸涨米,放到钱柜生钱。某财主知道后,带人来抢珠。少年情急中将珠放到口里,却一不小心咽了下去。于是口渴求饮,缸水喝干了,又去喝河水、江水。喝着喝着,头上冒出了角,眼睛朝外凸,身子变长出鳞枣化为龙了。这样的传说广泛地流传于四川、浙江、广东等地,从中透示出“珠”的珍贵,以及珠和龙生命相依的关系。

  太阳,是我们对“珠”的另一个理解。我们见到的一些龙戏珠图案,尤其是那些二龙戏珠图案,其珠多有火焰升腾,分明是一枚“火珠”或“火球”;下面是滔滔海水,可以理解为火球跃出海面。在人们的视野和观念中,堪称“火球”的,太阳可排在第一。那么,很显然,火球出海也就是太阳出海了。既然是太阳出海,为什么要龙来“戏”呢?这里要引入古人眼中的四方神: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龙则是代表东方的神物。这样看来,龙戏珠就有太阳崇拜的意思了,该是太阳崇拜和龙崇拜的交融。

  龙分雌雄,这是二龙戏珠的图案比较多的原因。如果珠作卵解,就是父母双方共同呵护、爱抚他们的子女;如果珠作太阳解,就是雌雄二龙共迎旭日东升,让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再者,二龙对称,龙体弯长,珠形滚圆,在构图上也具有一种美感。

  龙的传说——乌龙:

  少华山下的龙潭堡,原先只有十来户人家。村里住着:一家姓刘的父女二人,靠做卖豆腐为生。女儿名珠凤,出落得俏模俊样。有一天珠凤去挑水,钩搭上挂上来一条小黑蛇。她把小黑蛇捉下来放到井台上,说:“怪可怜的,放了去吧!”小黑蛇对她点了点头,一转身窜到井里去了。

  珠凤挑水刚进屋,听见背后有人叫她。转身一看,是个二十来岁的漂亮小伙。小伙拉住珠凤的手,在她手心里放了一粒滚圆滚圆的珠子,说:“我是渭河龙君的五太子,刚才在龙潭中戏游,不小心撞在你的钩搭上挣脱不得,多谢大姐救命之恩。这是一颗龙珠,你把它放在水缸里,就不用天天挑水了。往后有啥为难事,大姐只管说一声吧。”说完,顿时不见了影儿。珠凤追出门外,只见井口一团白雾,听得井水哗啦啦响了几声。她觉得像是在梦中一般,再看手里,分明是颗宝珠。进屋后,她将龙珠往水瓮里一丢,哗枣,水花翻溅,泛起满满一瓮清水,尝一口,比那井水还甜,珠凤知是宝物,对谁也没讲,连她亲大也瞒着。只是常常想起乌龙,每天都去井台上挑一担水,偷偷往井里看上几眼。

  离龙潭堡四五里的孙家堡住着一家财东尹立先。珠凤他妈死的时候,刘老汉没钱殓葬,借了尹财东十两银子。日子穷,还不起,却常给尹家送些豆腐,全当付了利息。这十两本银尹财东也不催要,乐得一年到头吃豆腐不花钱买。

  珠凤姑娘年长一年,越发出落。尹立先贼眼骨碌一转,打起了珠凤的鬼主意。先是请了个能说会道的媒婆,给珠凤说媒下聘礼来了。刘老汉执意不肯,珠凤心性刚烈,提起礼盒子摔到门外,媒婆碰了一鼻子灰。

  尹财东知道了,气得直翻白眼,骂道:“老东西给脸不要脸,十两银子的财十几年咧欠着不还。哼!连本带利纹银百两,三天内交来啥说不说,交不来银子枣哼哼!”他眯起眼一声冷笑:“叫珠凤姑娘来顶账!”话传到刘老汉耳朵里,他也没了主意。珠凤只是爬在炕沿上哭,左思右想没办法”等到半夜她大睡定,跑到井台儿上,牙一咬,心一横,大叫一声:“妈,儿跟你来了!”眼睛一闭,纵身扑进井里。

  珠凤只觉得头晕目眩,像是腾云驾雾一般。忽听得耳朵边有人呼喊:“珠凤,珠凤妹妹!”慢慢睁开眼一看,原来自己不曾落到水里,却躺在乌龙的胳膊上。“乌龙哥!”她像见到亲人一般,伏在乌龙的怀里大哭起来。乌龙劝她说:“珠凤,你的事我都知道,你不要难过。狗财东为富不仁,天理难容,看我收拾这条老狗”……我送你回去吧!”珠凤不肯,他在她耳边一阵悄声絮语,说得珠凤含泪带笑,连连点头。

  听得珠凤投井、乡亲们打着火把下井救人。乌龙见有人下来,轻声对珠凤说:“好妹妹,我不送你了。”双手将珠凤托起。下井的人摸到珠凤,连忙绑上绳子,把她救了上来。

  夜深人静,珠风把她和乌龙的事从头到尾给父亲学了一遍,老汉听了暗暗惊喜,却又半信半疑。珠风从瓮里捞起龙珠,老汉见果然不是世俗之物,才信了珠凤的话。珠凤跳井得救的消息传到尹立先耳里,老贼捋着鼠须一阵奸笑:“嘿,分明是天公作美。我尹某人家财万贯,金银满箱,再能有这么个美人几,可真是……啊,嘿……”贼眼一转,吩咐下人分头准备去了。第二天一大早,老贼带着一伙家丁朝珠凤家奔去。走到半路,一阵狂风卷着沙石吹得天昏地暗,带来的财礼早刮得没了影儿,尹贼连人带马翻倒在地。狂风过后,老贼一看,财礼虽空,人马俱在,就揉了揉被摔歪的鼻子,带着一帮家院,挥棍舞棒,直奔刘老汉家来抢珠凤。

  乌龙见老贼三番事过,仍不知改,待老贼冲到井台边,便现出真形,口含龙珠,喷出一股清泉。一时间电闪雷呜,恶浪滔天,尹贼一伙狼哭鬼嚎,随波翻滚,被冲入渭水河中,喂了鱼鳖。一会儿云消雾散,满天霞光,云端里舞起一条黑色巨龙,龙背上坐着珠凤姑娘。飞到山顶,乌龙卧下歇息,珠凤向父亲和乡亲们挥手告别。

  从此,人们就把这村子叫做龙泉村,后来又改成龙潭堡,把龙歇息的山头也起名叫做乌龙山,年代久了,都叫做五龙山了。

  龙的传说——百叶龙:

  很久很久以前,在浙江北部的苕溪岸边,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青年夫妇。妻子怀胎一年,生下一个怪胎,似人非人,似蛇非蛇。

  老族长知道后,大发雷霆,一口咬定这是不祥之物,逼着夫妻俩立即把婴儿卡死。夫妻俩不忍心,就咬咬牙,叫男人掇起脚盆,将婴儿倒入门前的荷花池中。

  几天后,妻子下床,到荷花池中淘米,猛然看见她那儿子从荷花丛中游到石埠上,向娘讨奶吃。娘总是爱儿子的,于是抱起来喂了奶,就这样,她一天三次淘米,就喂儿子三次奶。一天,两天,一直过了三百六十天,儿子渐渐长大,却现出龙的样子来。

  这消息又传到老族长的耳朵中,他知道怪胎非但没卡死,反而长大了,大为恼怒,于是想出一条毒计,要宰掉它。

  一天中午,这个老头儿身边藏把砍柴刀,偷偷躲在池边树丛里。等到那个女人淘米时,果然看见有条小龙游上岸来向她讨奶吃。

  老头儿见状举刀就砍,小龙连忙跃人荷花池中。可是迟了,这一刀,把小龙的尾巴砍了下来,霎时间鲜血淋漓。刚好池中停着一只美丽的大蝴蝶,那蝴蝶见小龙无故受害,没了尾巴,心里十分同情,就立即飞过去,用自己的身子接在它的尾巴上,于是变成了一条美丽的龙尾巴。

  就在这时候,狂风大作,乌云翻滚,满池荷花的花瓣纷纷扬扬飞旋起来,那条龙一下子长到十几丈长,骤然从池中跃起来,身上插满了荷花花瓣,直向天空飞腾而去。

  那老头儿见到这股气势,吓得昏过去,死了。小龙的娘一见儿子飞人云层,含着眼泪连唤三声小龙,但是小龙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

  自此以后,苕溪两岸每逢干旱,小龙就会飞来降云播雨,使乡亲们获得丰收。长兴一带老百姓为了感谢它,就用彩布做荷花瓣龙鳞和蝴蝶龙尾,制成长兴著名的“百叶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舞龙,用来纪念和庆贺。

  龙的传说——二郎逐蹇龙:

  (广元县)又二十里为神宣驿,即古筹笔驿也。相传武侯出师驻此。……神宣驿者,世传二郎神持剑逐蹇龙过此,故名。(明,曹学《蜀中名胜记》卷二四)

  二郎,李冰子。《朱子语类》卷三:“蜀中灌口二郎庙,当是因李冰开凿离堆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按李冰于“二郎”之名已早见于此书。有关二郎神话,古籍不载,仅见于近人记述。)《都江堰功小传》云:“二郎为李冰仲子,喜驰猎,与其友七人斩蛟。又假饰美女,就婚孽鳞,以入祠劝酒。”《灌志文征》卷五《李公父子治水记》亦有记载。现代民间所传关于二郎之神话则甚多,兹节述其一:秦灾蜀,秦王命李冰为蜀郡守,二郎亦偕其父同至蜀。时蜀地多水患,二郎奉父命往寻洪水祸源,思有以治之。二郎跋山涉水,自秋徂冬,从冬及春,沓无消息。一日入山林,遇猛虎,二郎射虎死,方割取虎头。七猎人出,二郎举虎头示之,七人咸惊。乃求共往侦水患,二郎允之。遂同至灌县城边一小河,闻茅屋内有哭声,觇之,乃老妪哀其幼孙将往祭水怪孽龙者,知洪水患害,乃在于斯耳。遂与七人同往白父,李冰授以擒龙之法,众人依计而行。至祭日,二郎持三尖两刃刀,与七友同入江神庙,伏神座后。顷之,孽龙随风雨入庙攫祭物。二郎率七友遽出,齐战孽龙,龙不支,窜出庙。四山锣鼓喧天,人声如潮。龙惧入水,二郎与七友亦俱入水;龙上岸,亦俱上岸,遂擒孽龙。二郎与七友斗疲,暂憩于王婆岩下,而置龙于河中。河有龙洞,通崇床州河,孽龙乃伺机逃。二郎以三尖两刃刀置河上,倾耳近柄而听之,惊曰:“龙遁矣!”乃与七友急往觅龙,终复擒之于新津县童子堰。方返至王婆岩,遇前日茅屋泣孙老妪,持铁锁链来谢赠之。二郎即以此锁链锁孽龙,系之于伏龙观石柱下深潭中,后遂无水患。(《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龙的传说——孽龙与病龙:

  农历的庚辰龙年和公元的2000年碰到了一块,算来是3000年一遇,于是,这“龙”就成了特别珍稀的“千禧龙”。企业家、文化人都纷纷围绕着“龙”做文章。总体上讲,龙当然是好的,不好,怎么会将我们民族、国家、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都比作龙呢?具细些说,对龙族的成员就不能一好而蔽之了,这里得讲点辩证法,就像人间有好人坏人之分一样,龙族也有孽龙、歹龙、恶龙、祸害一方的龙。即就是好龙、善龙、祥龙、忠于职守的龙,也不能保证生生世世都不生疮、不患病呀。

  好龙和孽龙差不多是同时出现的。

  早在传说中的女娲氏时代,中原一带,就曾张牙舞爪过一条为非作歹的黑龙,这条黑龙被女娲氏斩杀。到了舜帝的时候,九嶷山一带一下子冒出了九条兴妖作怪的恶龙,舜帝从遥远的北方来到湖南,帮助老百姓除掉了这九条恶龙。滔滔黄河过龙门。龙门附近有一条卧龙沟,当年曾有十条恶龙盘踞在沟中,时不时地爬出来伤害人畜。勤政爱民的治水英雄大禹经过这里,见恶龙呈凶,便持长弓,搭神箭,将这十条恶物一一射杀。也是这位治水英雄,将一条作恶多端的太湖孽龙锁在了湖底龙洞,并在洞口压上了一口大铁锅。

  可见,神话英雄们对付孽龙的办法是毫不留情地予以斩除。

  为什么非斩除不可呢?英雄们明白:对歹恶的估息,就是对良善的犯罪;只有除掉孽龙,龙的队伍才能纯净,才能担负起布雨理水,为众生造福的重任。

  巫山的错开峡和斩龙台是很有名的。相传大禹当年引导洪水到这里,一龙行错了水道,被大禹拨剑斩之。玩忽职守,与孽龙无异。

  斩龙台,一座警示台。

  四川的都江郾也是很有名的。都江郾有一座伏龙观,观里敬祀着一位颇具神话色彩的真实人物枣李冰。相传秦时蜀地水患不息,一条孽龙兴风作浪为害一方,逼得老百姓不得不用牲牢甚至幼儿相祭。蜀郡太守李冰和儿子二郎经过调查研究,制定了缜密的擒龙计划。当孽龙随风雨入庙攫取祭物的时候,李冰子二郎率众勇士突然出击,齐战孽龙。孽龙搏战不过,终被擒服,李冰将其以铁链系之,锁在伏龙观石柱下的深潭中。蜀地遂无水患。

  像李冰这样的太守还真是不多。

  马师皇是黄帝时代有名的马医了。相传有一条患了病的龙,从天上下来,耷拉着耳朵,张着大口,求马师皇医治。马师皇用铜针扎其嘴唇,又服之以汤药,几天后,龙病情好转,点头谢恩,腾云而去。

  流传最广远的还是药王孙思邈医龙的故事。说是孙药王五十岁那年的某天晚上,正在灯下潜心地攻读医书,忽然雷鸣电闪,暴雨倾盆。有人笃笃地敲门,药王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身穿黄袍的干瘦老头来求医。老头衣不沾水,一进屋便雷停雨息。药王为其切脉,说:“这脉像起如腾云驾雾,落如倒海翻江,你是龙吧?”老头顿首叹道:“真是神脉啊!”药王说:“你的病是吃出来的,如今肚子很饿,却什么都吃不进去,对吧?”龙又点点头。药王说:“后天现出真身来吧。”第三天,龙来了,从后山脚直穿到药王的院中。药王在龙头上深深地扎了一针,又给龙灌了一桶汤药,龙上吐下泻地折腾了一阵,又在洞子里养了几天,好了,飞走了。

  如今的疽疮和病变不算少了,多么需要医术高超的当代马师皇、当代孙思邈!

  龙的传说——雪山龙:

  大雪山的顶上有个龙池。据说,凡是向它祈求晴雨的,它总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老人们说:当年,健驮逻国有个罗汉,常常到龙池的龙王那儿去做客。罗汉神通广大,坐在床上,就腾云驾雾地飞去了。他的徒弟小沙弥就躲在床底下,紧紧抓住床脚,跟着师父一起去。一直要等到了龙宫里,小沙弥才出来。

  罗汉师徒两人到了龙宫,龙王就请他们留下来吃饭。龙王拿出天上的甘露饭来招待罗汉,而拿给小沙弥的却是人世间普普通通的饭菜。

  罗汉吃完了甘露饭,坐下来为龙王讲经。小沙弥呢,就到厨房间去替师父洗饭钵。饭钵里有师父吃剩下来的饭粒,喷香喷香的。小沙弥想:怎么我刚才吃的饭菜一点也不香呢?喔,原来你这个龙王看我不起。好,今天要你知道我的厉害,我杀了你,自己来当龙王。

  小沙弥这样想的时候,龙王已觉得头里疼得不得了。等到罗汉讲经完毕,龙王就再三道歉,请求原谅。沙弥还是不答应,回到寺院里以后,就立誓要实现这个愿望。

  当天晚上,小沙弥死了,变成一条龙,腾空而起,飞到雪山顶上的龙池里,和龙王狠狠地打了一场,终于把龙王杀死了,住进龙宫,发号施令,把龙王原先的部属都收归自己管辖。

  沙弥还不满足。他想,龙王不给我吃天上的甘露饭。你师父也是知道的,为啥也不开腔呢?所以,他连师父也怪上了,就刮起狂风来,把连片的树木连根拔起,想要砸毁师父的寺院。

  这时,迦腻色迦王知道了这件事,就来过问。罗汉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告诉了迦腻色迦王。迦腻色迦王就给沙弥在雪山下专门造一个寺院,修一座佛塔,有一百来尺高。想给他们做做和事佬。可是沙弥不答应,老是呼风唤雨来捣乱,寺院和佛塔造了七次,被沙弥龙毁了六次。

  迦腻色迦王也发火了,心想我堂堂一个国王,连小小的沙弥也制服不了,像话吗?就点起了大批兵马,来到雪山下,非要把龙池填平了不可。

  沙弥龙害怕起来,摇身一变,变成个老波罗门,去对国王说:

  “你是个堂堂的国王,所向无敌,至高无上,怎么无缘无故去和一条龙打起仗来呢,龙不过是一种动物,它力大无穷,腾云驾雾,上天入地,也不是我们人类的对手。国王今天兴师动众,去跟一条龙打,实在不值得。打赢了)你也讲不响;打输了,你更加下不了台。我劝你还是赶快收兵回去吧。”

  迦腻色迦王不听他的话,坚持要打。

  沙弥龙回到龙池,发起威来,顿时雷声隆隆,电光闪闪,狂风拔起了大树,沙石像雨滴一般打过去。天昏地暗,国王的军马被打得狼狈不堪,四下逃散。

  国王只好去请求如来佛来保护他,说道:

  “我这个国工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今天却输在一条龙的手里,我的命太不好了。祈求我祖如来,大慈大悲,保佑我打败恶龙。”

  于是,国王的两个肩膀上冒出了熊熊的火焰来,狂风平息了,云雾散开时,沙弥龙再也施不出威,只好逃回龙池。

  国王命令每个军士挑一担石头来,发誓要填平龙池。沙弥龙又变成婆罗门,去对国王说:

  “我就是雪山龙池里的龙王,被你打败了,只好来请求饶恕。你要是真的杀了我,我怀恨在心,生生世世也要寻找机会报仇的,你看着办吧。”

  迦腻色迦王就和沙弥龙讲和了,跟它订了誓约,如果以后再犯,就不再饶恕它。

  沙弥龙说:“我是一条龙,龙性发作的时候,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请你再把寺院造起来,我一定不摧毁了。你可以常派一个人望着山顶上。如果发现山上涌起了黑云,就赶紧敲响牛骨头,我听到了这声音,就可以控制住自己了。”于是,迦腻色迦王就在那里造了座寺院,建起了佛塔。派人看望山顶云气的习惯,一直流传到现在。(玄奘《大唐西域记》译写《龙的传说》)

  元朝未年的某一天下午,一艘乌蓬小船在东阳渡口停了下来,从船上走下来一位僧人.只见他弹了弹身上的灰尘,拿着包裹向东阳古镇的城走来.僧人走上东阳城时,只见这一古镇十分荒凉,城墙上生着茅草,墙壁上到处血迹斑斑.街上人烟稀少.好不易,僧人找到一处食店,伙计揣来一碗豆浆,豆花.僧人吃完后对伙计说:”此地乃是南齐古城,何而如此冷清”.伙计一脸苦笑说:”师父远道而来,不易多问”.僧人觉得此地人有苦衷,也不好再问.只好另找话题说:”此上合州,还有多远?”.伙计说:”百多余里,沿此道翻过西山坪,绕过东阳峡,上草街子,麻柳坪过一峡口,可过渡口就好走了.”僧人谢过伙计,沿着小道走出东阳古镇.此时,正值夕阳西下,嘉陵江水在夕阳中翻着鳞波在峡谷中流淌.僧人抬眼西望;

  西山夕照

  清.寂崇词〔东阳八景〕

  夕照落山前,流水潺潺,猎人林外漫摇鞭.影乱斜阳风散彩,珠灿林峦.

  深树起炊烟,飞鸟翩翩,赤霞平布满山川,霜风树底归歌牧,尚拟桃源.

  好一个”珠灿林峦”的景色.僧人一路赏不完的好景色,心绪开朗,迈天大步,不一会儿就上了西山坪.这西山坪,从嘉陵江上望去,好大一座山脉,可一山顶却额外平敞,山上古树参天,路也平坦。僧人放下包裹,靠在一古树下,不觉肚子又饿了,随眼一寻,哦,这山上到处是花果,顺手摘来充饥.此时,前面一小山丘堡如同莲花盛开,四周佛光闪烁,顶上祥云飞来.云彩中仿佛飘出三个”须弥”字样。高僧若有所思,是否佛主在赐题,山上应有一庙。高僧岂敢怠慢,当即许下宏愿,在此山上结茅而居,化缘建寺.

  不知不觉,高僧往返于嘉陵江上几年,与东阳古镇和草街,依来傎的大贾乡绅们都混熟了.另此僧懂医术,边行医,边化缘,行善好施,很快就得到大贾商旅和信徒的支持,一座寺庙就此落成.高僧追述当年情景,将该寺取名为须弥寺.

  须弥寺不远有一古道,为三国时期开辟的古驿道,叫张飞道,相传为张飞义释严颜后,率军北上援受困的刘备而修的大道.后来此道一来是来往客商的必经之路.有时,往返僧侣也在此挂单行宿.还有,江北岸的信徒也方便于此烧香许愿.再也不用上江对岸的缙云山缙云寺或温泉寺去了.

  元朝末年,天下大荒,蟥虫遮天蔽日,中原大地哀鸿遍野.再加上元朝官府不许百姓耕种粮食,而且不许民间百姓手握寸铁.嘉陵江小三峡地区更是元朝看重之地,因这里是蒙古军队南下受辱的重地,蒙哥大汗在西山坪温汤峡的温泉寺毙命,蒙哥爱将汪德臣也在对面缙云山上丧命之地.所以张飞道官驿站上官兵查巡更为严厉.但大荒之年,官军无法施舍百姓,只好让僧庙来救民.嘉陵江小三峡张飞道上流民们络绎不绝,当时有儿歌唱道:

  哀哉流民!为鬼非鬼,为人非人。

  哀哉流民!男子无褐袍,妇女无完裙。

  哀哉流民!剥树食其皮,掘草得其根。

  哀哉流民!昼夜绝烟火,夜宿依星辰。

  哀哉流民!朝不敢保夕,暮不敢保晨。

  哀哉流民!死者已满路,生者与鬼邻。

  哀哉流民!一女易斗粟,一儿钱数文。

  一天,须弥寺又撞钟救济灾民.只见张飞道上成群结队的灾民云集在寺前.寺里众僧,沙弥忙前忙后的.一会儿,土缸里的粥米都没有了.高僧望着那些骨瘦如柴的饥民无可奈何地念:”阿弥陀佛”.突然,一小沙弥跑来对师父说:”师父,那边有一妈妈快不行了,你去看一下吧”.高僧与小沙弥走上前去,见孕妇有气无力地靠在大树边,头上豆大的汗珠直滴下来.高僧伸出手一把脉.”阿弥陀佛”

  此脉相是临盆之兆.高僧叫众沙弥赶不上快将这孕妇安置在寺庙不远的茅屋里,送去残饭.勉强偷生.并叫小沙弥把寺院的母狗牵去同那孕妇作伴。因佛家寺院忌讳血光,但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只得让那孕妇暂且在茅屋安顿下来.

  当夜,星光灿烂。万物寂静,高僧心中惦记着那孕妇,披衣合掌,对着那茅屋祈祷。不多时,只见上天,一道流星划破长空犹如一条苍龙,直奔那茅屋。须臾间,那茅屋中传出婴儿的啼哭声,那声音坚强洪亮,久久地震荡地在山涧。那山中群兽被这婴儿的哭泣声震动得抖擞不已。

  北碚东阳”天子庙”传奇[二]少儿磨难

  上一集讲到须弥寺高僧收留了一孕妇。这孕妇在山上草屋里生了一子。

  光阴似箭,一晃三年过去了,那须弥寺旁边草屋里所生的小孩子,不觉长得越来越奇异。因婴儿时,那寺庙狗奶和豆浆,豆渣喂养出来的小孩子生得颊骨凸出,下颌内收,前额宽大,两眼炯炯有神,如龙眼喷射,说话间不时露出威严与杀气。高僧见其形象奇异,倍视喜爱,常在早习佛礼时带在身边,习读经文,并教其文字。那孩儿天生聪慧,过目不忘。在众小沙弥中更是鹤立鸡群。

  因高僧对小孩子有特殊的关爱,其母也了却了一桩心病。一日,其母对高僧委宛地道出家事来,说她老家原淮西濠州钟离乡人氏,因饥寒交迫被迫离乡,随进川货船沿路化食,家里还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和老伴。家人姓朱。并取出一包东西对高僧说,她放不下心老家里的人,想回家看看,这孩子生在苦难中,家中排行应是第四的儿子,元字辈。这包裹里有孩子的生辰八子和家乡地址,将来孩子大了就可依上面的方向来找我们。说罢紧抱孩子大哭。接着跪下来说,望师傅多行善事,来年做牛做马来报答大师的恩情。说罢,望着儿子痛哭不已。大师强忍泪水答应下来。这一别,小孩子便成了孤儿。还好,小孩子糊里糊涂的,把高僧当父,一天贪玩好耍的。除了念念经文就是干点杂务事。

  须弥寺高僧不时要外出,一天,高僧又要远行,特别将寺里众僧交待一番。不过是些勤扫佛堂,多添香火,善待香客之类的嘱咐。高僧刚走,小沙弥们一阵合计,想修理一下这最小的师兄朱四,因平时高僧在时都是将朱四带在身边而且又教他念字习文。太偏爱有加了。这次师傅处出几日,正好给点颜色给朱四看看。于是把佛堂正殿给朱四打扫。说打扫不干净就得面壁三日。朱四明白这是众师兄故意为难。又不好发作,只得认领下来。可是心里气不打一起出,看着庙里个个泥菩萨,终日龇牙轮嘴的又不干活,就对着众泥塑菩萨说,朕今天打扫佛堂,你们需待外面立足,等我扫完后,你们自已回归原位,不得有误,否则不听朕话者,发配你们三千里。说罢,拿起扫帚点名诸神出去。说来真怪,诸泥神规规矩矩地依次在佛堂外面听候处置。只见朱四用扫帚在佛堂上一阵乱舞。一会儿,灰尘跑得一干二净。朱四又出到佛堂外面一阵吆呵,那些泥神像长了足似的纷纷回到佛堂原位。看得众沙弥目瞪口呆。

  众师兄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叫朱四下东阳镇去打柴火,三日之内必须将柴火堆满后院。原来听说那西山坪半山下出现了虎群,众师兄怕出去打柴遇上老虎。不打柴,又怕师傅回来责怪,于是想出这怪主意。可这朱四横竖不怕的人,爽快地就走向东阳镇,他出去一路玩耍,不觉饥肠辘辘,眼花缭乱了。想回到山上去打柴又没完成。这时无奈走到一杨槐树下,对着大树许愿:杨槐树呀!杨槐树,朕孤苦零丁,望你赐我一点吃的,助我一臂之力,朕将来坐上江山,定然封你为侯。年年为你祀祭。突然从树上掉下一窝鸟巢,里面有七八个鸟蛋。朱四一口气吞食完,不觉力气倍增量,向须弥寺走去。刚走到山顶路口走,一只斑斓猛虎卧在路上。朱四吓得一身冷汗,但进退无路。朱四只得硬着头皮对猛虎训斥:”大胆畜生,朕受赐于天,现遇难事,你还不代朕把柴火送回寺去”.那虎一听很规矩地为朱四背着柴火回到寺里.众沙弥见朱四赶着猛虎来回搬柴,个个唬得心惊胆颤的.从此再也不敢怠慢朱四了.

  高僧回到寺庙见情景大变,心中甚为宽大.众沙弥也把寺院里前后事宜交待.说朱四小孩子家家的居然对着众神发号司令,更为奇的是这朱四竟敢请猛虎帮忙打柴。高僧一听更是对朱四另眼相待.一次,高僧随朱四往东阳古镇去办事,走到一私家大宅院前,叫朱四在外面等着.朱四一等不来,二等师父不出来,就索性在一大青石上睡起觉来.等高僧与送别的朋友出来,发现朱四睡得很特别,他直躺躺地睡在青石上摆了一个字,头上横着一根打狗棒,两手平躺,两腿叉开,仿若一个”天”子,身旁是一块豆腐,豆腐上面印出”大明皇帝”字样.豆腐字体边是一条龙形.高僧与朋友见此情景不由惊惶失措.”这,这,这不是天子吗?”这一说,朱四立了起来”师父,朕睡了一觉”,高僧面呈微笑说:”圣上,打扰你了”.说罢高僧与朋友哈哈大笑.朋友也说:”苍天有眼,大宋复国有望了”

  北碚东阳”天子庙”传奇[三]少儿习武

  上集说到朱四在东阳镇大青石旁摆了个”天”字之后,高僧额外器重,常留在身边颂念经文。春去冬来,不却又过了一年。这年寒冬腊月的,天出奇地冷,高僧与朱四在灯光下念读经文后,见朱四枕着桌上睡着了,高僧心痛地为他披上大衣,稍稍关上门走了。朱四也不知睡了多久,外面已敲四更。睡梦中醒来,不见师父。听墙外是否有人声。他轻脚轻手地打开房门,仔细地往外看,只见月光下,一人赤身在外操练拳脚,一会儿腾空而起,一会儿闪电般地施展拳脚,一会儿刀枪游走,一会儿力举石缸。不觉看得兴起。直看着那人收拾衣服,朱四赶忙躲回房舍里。

  朱四一连几日偷看,终于认出是师父。于是每天夜里一到那时辰都要装着睡,大约过了一个月。一天朱四又躲在那里偷看,突然身后有人一拍,朱四回过头来看,见师父笑眯眯地说,朱四还不睡,在这里干啥朱四见师父说,我要跟你习武。师父说,我早就在考验你了,你一连在这儿呆了一个月,说明你有毅力,是块好料子。但习武为啥朱四爽朗地说除暴安良。师父说这不够。朱四迷惑不解地望着师父。那是为什么师父为朱四披上衣服送回房舍里后,说除暴安良,只能是一方百姓受利,你若要天下人都得太平,这太小了。朱四望着师父,要师父细讲。师父一声叹息地说,你太小了。许多东西还不明白。由于朱四与师父情感较近就缠着师父讲。师父无奈地说:”要造反,推翻当今北蛮统治,这可是冒杀头的罪呀你怕吗”师父见朱四不懂,接着说:”当今的皇上是北蛮,驮虏。是他们抢夺了我们汉人的天下,使得我们汉人无田可耕,无地可种,才使我们到处都吃不饱穿不暖。只有驱除驮虏,恢复我中华。普天下人才能有平安”

  朱四说:”师父,我懂了。我不怕杀头。我要习武”师父说:”古人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接着师父说:”习武之人,以德为上,以天下之安为已安。方为德。若只以武为上则暴也。习武应持之有恒,不以天寒地热而弃之,也不以身弱体壮而抛之””师父,弟子席地而行礼了”朱四说。师父扶起朱四,今天我第一次收取弟子,我送你条弟训,那说是:”驱逐驮虏,光复我中华”。”每日练武之前需祀奉我们的先祖灵位。让上天看着我们后人的志向。你师父今天给你交底。你知道这条路上去百余里就是合州,下余百余里就是重庆府。百年前,我曾祖父率合州钓鱼城军民与蒙哥大汗十万大军相战三十六年,激战正酣时,那嘉陵江之水都变红了,连那钓鱼城,多功城,东阳城墙上的石头都是血醒气”师父说着说着,泪流满面:”可朝庭昏君,奸臣当道,他们在蒙哥毙命之机,一味求和,自毁长城。丧失了大宋三百余年的江山。那驮虏在灭了南宋后,疯狂加害我军民,残无人道,追杀我们孤儿寡民。为师只得遁入深山密林中。何日还我好河山你师今昔老矣。只盼你们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来吧!徒儿,今天起先练习站桩。习武之人桩功第一,气沉丹田,双腿下蹲如跨马提枪。桩似江山稳如泰山”朱四立马下蹲,师父手提木棒不时敲打朱四腿脚。

  北碚东阳”天子庙”传奇[四]少儿立志

  上集说到朱四向师父学武艺的事,今天接着讲。

  风来雨去不觉又过两年。这两年中,朱四经练武身体长得更加壮实。师父打心理喜欢这孩子,他不再像那几年那样把他看成小玩童了,而是把他看成将来的一根擎天大柱,所以不时带在身边。一天,师徒俩下山走到西山坪大沱口的江边。朱四蹦蹦跳跳一会就跑到大沱口边的沙滩上并叫:”师父,这里真好玩”。师父望着秀丽的景色,若有所思。

  禅崖叠翠 清 寂崇[东阳八景]

  碧嶂绕崆峒,翠窦玲珑。飞来峰涌梵宫。花雨云翻连天远岫,宛入乔嵩。

  万叠蔚菁丛,松竹阴浓。夜尽微风送晓钟。唤醒烟尘无限梦,万虑皆空。

  “徒儿,这里的景色美不美”师父突然说。

  “师父,这里当然美呀”朱四答道。

  “沿着这条江看,你看又有什么”师父说。

  峡水拖兰 清 寂崇[东阳八景]

  峡水绿阴凉,浩渺苍茫。晴峰落照碧流长。解断山根通一线,直接瞿塘。

  风外水汤汤,兰映成行,波摇翠影柳丝颺。流出巴江载秋色,绝胜沧浪。

  “这江水真兰,清碧荡漾,美如画廊”朱四答道。

  “这江不但美如画廊,而且她还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卷”师父接着讲。百多年前,连绵不断的战火打断了她的安静。她哭泣,她挣扎,她诉说,她呼喊。这江水流淌的不是水,而是血呀,师父突然心情沉重地说。前朝,南宋年间,金兵,辽兵就想打进四川,我大宋就在这江的源头和尚原,大散关组织大军阻击,那时昏天黑地的反复厮杀。南宋末年,蒙军又大举南下就在这方圆百余里大战数十年。这江上浮尸百里,江水都变成了血红色了。师父无比痛苦地泣不声:”千里流淌的嘉陵江呀,难道你不痛苦吗是这巴山儿女挺胸抬头,保家卫国。大丈夫,好男儿在这里与驮虏血战,那不可一世的蒙哥大汗就毙命在对面峡口的温泉寺里,那杀人如麻的蒙哥爱将汪德臣就也在这对面的缙云山里殒命。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是英雄的山水。是好男儿就跪下对着眼前的缙云山,我们汉人的先祖轩辕黄帝采药觞神的地方起誓:”驱除驮虏,还我中华”

  “驱除驮虏,还我中华”师徒俩在江边焚香起誓。

  “为师就要外出联络义士,这里多有不便,师父考虑再三,送你过江去,上面十多里就是前朝大镇依里场,场上有一大户是师父的故友,他那里有很多古书而且此人学问渊博。你已经有八岁了,该出去见世面。不然为师将来要托你于大任。你走吧。这里有封信。此人见信后定会收留。去吧。”师父将朱四送到船上,看着船远去。

  朱四随船一到依来镇码头,顿感新鲜。只见码头边。商船云集,商旅,脚夫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沿着石梯而上,进城门就见元兵来回巡视。朱四在街市走着走着,见一高墙宅院,这才拿出师父的封递进院门,这时从院子里走出一大绅把朱四从头到脚地看了下说:”你就叫朱四吗”朱四不卑不亢地说:”孩儿是叫朱四”大绅说:”在我这儿来,先学点规矩。我这里不是你们山中偏远旮旯。下去做点杂事。总管,让他干点什么”那下人总管说:”后院有几头水牛需人放养”大绅说:”好吧,让这小孩儿去干吧”总管领着朱四穿过一排排廊亭阁楼,来到后院住了下来。

  朱四每天清晨就赶着五六牛头大水牛到江边去放,不多时与江边的一群放牛娃混熟了。大家牵着牛东一山西一山地乱跑,玩得十分快活。那些放牛娃见这朱四很好玩,今天是玩打仗,明天是搬家。不时指点什么地方该排兵布阵。什么地方该修宫殿,那些放牛娃觉得新鲜,也佩服朱四的板眼多。一天这群毛孩子赶着大队牛群到了嘉陵江依来场上面的磨儿沱峡口,只见朱四拾起一竹杆,上面挂上芭蕉叶子,雄纠纠地手拿竹块指挥着:”前面就是皇宫了,兄弟们冲进去。杀呀!”。哦,一群毛孩子赶着牛群,奋不顾身地挥动着竹块左右一阵乱劈。冲到了磨儿沱。大家一阵欢呼。真过瘾。只见朱四叉开双手,提高着嗓门,登上一石头上说:”兄弟们,今天我们浴血奋战杀进了皇宫。这天下该谁坐。按理说人人都有份。可皇位只有一个呀。这样我这里就是皇位,谁先抢上谁就当皇帝,没有抢上的只能当臣子。大家愿意不”“愿意。愿意”众放牛娃说。

  朱四一声号令,众放牛娃争先恐后地冲上前,你推我,我抱你绞成一团。正当大家争得精疲力尽的,朱四挽着袖子在一边看。这时他突然跑上去,有几个不服气去拉他,被他施展武功打下阵来:”你们别争了,朕已经在位了”。有几个不服气说,你阴险,有本事再比下武力。朱四说:”争江山,一要用智,二要用巧力。有谁还不服者,可与我角力”有几大的放牛娃不服,与朱四较力。可他们那是朱四的对手。被朱四几下就打败了。朱四恩威并重说:”朕让你们几次公平竟争,都是我胜了。若还有不服者,我就将他在这里用磨儿石挂在颈子上沉江”众放牛娃齐声下跪说:”愿听圣上调遣”

  朱四又放开话说:”你们同朕打下江山,也有功劳。来我们在这里封官进爵,杀牛行祭祀大礼。备酒。”

  大伙儿好不高兴,可碗,酒到那去找呀朱四说这峡口到处是洞,我们分别出去找。一会儿就有人报告回来说:”前面洞里发现有很多兵器和杂物,说不定有酒”大伙进去一看,果然有酒和兵器。众放牛娃好不高兴。朱四说我已经算定此地有酒和兵器了。大家面面相观极为迷惑。朱四说,此地是前朝宋蒙大战地,你们抬头看,峡谷深沟,为水军必经之地,过了此关钓鱼城就无险可守了。所以钓鱼城的宋军曾派重兵在此把守以防蒙军水军偷袭。所以这溶洞中必然存有守军的粮食和兵库,当然也会有酒了。今天真是天助我也!来吧,杀牛,开宴。大伙儿一阵忙乱,在磨儿沱排开阵式,大吃一顿。个个喝得东倒西歪。突然,有个放牛娃大哭起来:”妈呀,我们把牛杀了,回去啷个交待呀皇上”朱四黑起脸来:”真没出息,古人云兵来将挡。杀一条牛也哭鼻子。要是真上战场,你怕吓得溜尿呀。听我的”

  “把那牛尾巴栽到那石头上,牛鼻子绳子就套在那石孔里,就说牛被妖魔吞进这石缝里了,那牛屁股还在那里”说得大家唏哈大笑。

  [从此,那峡口就更名为牛鼻峡又叫沥鼻峡,至今那两牛鼻孔还在流鼻涕。]

  北碚东阳”天子庙”传奇[五]少儿奇遇

  上集说到朱四率众放牛娃在磨儿沱杀牛的故事。好事多磨,不觉那杀牛的事终于摆平了。这天,朱四又出馊主意了,率众放牛娃赶着牛往东阳峡口走。不多时就来到温泉寺。只见这里古树参天,悬崖峭壁中群猴不时尖叫,峡口中时有苍鹰盘旋。一派萧瑟的景象。朱四迫不急待地走在前面。因为他惦记着师父说过那杀人如麻的蒙哥大汗就在这里归天的事。他一走在那石桥边见溪水哗哗地冒着热气。不觉心痒,跳进温水池中,众放牛娃个个赤条条的跟着跳入池中。那酣畅的劲无法形容。

  游温泉寺 宋 丁谓

  胜景游未久,烟岚迥出群。

  水温何用火,山冷自多云。

  客到留新句,人闲咏旧文。

  徘徊吟哦处。松子落纷纷。

  突然,有个放牛娃叫起来:”圣上你看,这水池中有块石碑,上面还有字”朱四过来一看果然,对众娃童说:”来,我们搬上去看上面写的什么”几个娃童光着屁股,好不易搬上去。只见朱四将水揸干,念了起来:

  游温泉寺诗 宋 曲端

  曾统山西十万兵,腰间宝剑血犹新。

  山僧不识英雄客,何必叨叨问姓名。

  朱四情不自禁地说道:”好诗,好诗。好大的气魄”众放牛娃干瞪着双眼把朱四盯着问”上面写的什么”朱四说:”这是一位武将写的诗,说他是十万兵马的统领,曾用他那宝刀杀过很多人的头。这里有个和尚不认识他,就在那里问他姓什名谁。把他问冒火了,就写下这首诗来”“哦!那写诗人是个什么武将”众放牛娃说。”那武将是谁呀”朱四摇头:”我也不知道,反正是挺有名气的将军”

  “讲得好,想不到这放牛童儿不但识字解惑竟还有如此口才”突然从寺庙的大雄宝殿中走出一位老和尚来。扯开洪钟般的嗓门地说。原来这群放牛姓一进温泉寺就打破了这里往日的平静。老和尚仔细地端祥朱四,面带微笑,并十分惊诧地说:”想不到,明君在此。苍天降福呀”听得众小孩子如坠云里。来,我来给你们讲这碑的故事。老和尚说这碑原来是立坐在寺里。后来不知何故丢失了。写这诗的人叫曲端是南宋六大主力军之一。宋高宗年间,北宋在川陕前线设立了川陕宣抚处置司,负责阻击金兵南下。建炎元年,金军大举进攻,宋军其它地方相继失守或损失惨重,但以曲端和吴玠统领的宋军却给予金兵以重创,使得金兵南下的企图破灭。当时曲端和吴玠就是沿着条江的上源头阻击金兵的。这诗是曲端受命于朝庭沿这江上去路过此地时作的这首诗。后来他被人陷害致死,真可惜。要是他不死,也许不是今天这种局面。

  突然,老和尚话题一转说:”这位贵人生于何时”众放牛娃全部目光聚焦在朱四身上。朱四说:”听我师父讲生于子夜,那时有慧星坠落”。老和尚立马下跪说:”圣上齐天,小民在此叩首”众放牛娃跟着下跪。朱四:”娃儿愚笨,请大师指点迷津”“此地不易久留,你应沿这江往下走,入大江后去丹阳[现南京地域]那才是你大展宏图的地方。十几年后你可大福大贵,君临天下,不过你的面相,好像与此地还有一缘”朱四说:”大师之话,孩儿定记,就是这还有一缘,不知从何而讲”大师说:”天机不可泄也,总之当是百年之后,此缘自然而来。”说罢和尚拂袖而去。

  朱四游玩北温泉在草丛中又发现一块宋诗碑。

  题崇胜温泉寺诗

  宋查密仲

  浴罢临泉一整冠,令人搔首忆长安。

  御汤摇荡双龙影,又是胡儿簇马看。

  此地奇遇后,使得朱四坚定了信心。对此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请看他作的诗与曲端北泉诗是何等的相似。

  不若庵示僧 朱元璋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新。

  山僧不识英雄客,只管晓晓问姓名。

  朱四回到大绅家后,把前后北温泉一游给大绅讲了。大绅十分高兴对朱四说:”果不出师兄所料,你将成大气。从今天起在书房里习经,我给你半年时期,读完这里所有的书,方得远行”

  北碚东阳天子庙传奇[六]少儿出山

  上集讲到朱四在依来场一大绅家放牛到温泉寺奇遇一老僧后,回到依来场,将奇遇之事给大绅讲了,大绅更加器重朱四,再不让朱四放牛而是开放自已的书房让朱四任意观阅。空闲时与朱四谈古论经,并时常带着朱四登缙云山,游玩合州钓鱼城等古战场,凭吊先烈足迹。这时的朱四更加成熟。

  一天,西山坪须弥寺师父来信,叫朱四回去。朱四不得不离开依来场回到了西山坪须弥寺,师徒相见甚是宽慰。这时朱四发现师父身后不时立着一位英俊后身,身强力壮的与朱四一般大小,问师父:”这位小哥是何人”师父说:”这是你的同门师兄,他叫张昆。住在华蓥山宝鼎寺”朱四一见甚是高兴,两个情同手足,切嗟武艺。一日晚上,师父将朱四叫到身边,拿出一包裹,打开一看是一个红色肚兜,肚兜中央绣有一个”朱”字,背面绣有朱四的生辰八字。师父看着这,一幕幕往事涌了出来,对着朱四娓娓道出朱四的生世,说孩儿呀,这是你母生你时留下来的藏物,你姓朱,你老汉叫朱世贞。你在家中排行应是第四的个,你有三个哥哥,你的家远在淮西濠州钟离乡孤家村。你的亲生父亲叫朱世贞。大哥叫朱元锦,二哥叫元秀,三哥叫朱元文,你是老四。所以都叫你朱四。当年你父母家境贫寒,为了能活下来,只好各走东西。不得已你妈妈身怀你就随进川的商船进了川,家中余下你老汉和哥哥们。你妈妈沿路乞讨。也是我们来生有缘,你妈妈就在外面的草棚里生下你,你妈妈放不下家里人,临走时将这包裹留下来。说着说着泪如涌泉,朱四将包紧紧抱在胸前。都是这世道造的孽,那驮虏不准我们汉人手握寸铁,说是我们汉人要造反。没有铁怎能耕地种粮食,我们吃什么,这不是逼我们造反吗为师也要离开这由我亲手建起来的寺院,不得不走,今天,师父给讲这些是因为你长大了,今后的路要自已去走,所以叫你回来,也算我与你话别,明天,我在东阳已定好了走大江的船,你就跟船出江去,找你们的家人去,如果找不到你就自已去闯,路是走出来的。朱四扑在师父身上说,你就是我的在生父母,你的大恩大德,孩儿永世不忘。师父说朝庭现在正在揖拿师父,师父也是迫不得已。徒儿记住,凡干大事者也绝不能儿女情长,外面天地还大得很。睡吧,明天清晨师父送你。

  清晨,一轮红日冉冉地从东面的鸡公山上升起。那金灿灿的余辉晒在东阳城和东阳峡谷中。一个新的一天来到了。

  天台晓日

  清寂崇[东阳八景]

  山势碧崚赠,石磴云腾。晓来红日自东升。赤霄掩映棘林翠,露滴青藤。

  曙色郁风生,万壑云平。林峦处处洒新晴。小漳石桥通梵刹,来让霞城。

  须弥寺众僧将朱四送到西山下。朱四一一同僧友话别。突然,朱四跑到那杨槐树下,跪下长拜,然后抱着大树一阵痛哭,像失去了老朋友一样。恋恋不舍地离开。

  师父,朱四和张昆一路心事重重,话语不多,他们走到东阳镇一豆花馆旁。师父对朱四说,来为师为你作最后辞行。豆花馆老板见是高僧,也额外高兴。几个人在馆内小息,不觉已到黄昏。这时师父才起身将朱四送至江边。此时正是: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无一定之法。

众生根机因缘不同,有出家修行,有在家修行,无非因人而异。

出家功德很大,不要诽谤三宝。如无出家人,谁来护持弘扬正法?佛祖在世时,尚剃发为僧,我等何人,竟敢妄议出家人呢?

不否认,有为逃避现实而出家的,但不可以偏概全。即便有人为逃避现实而出家,也不妨以后修行成道。

末法时代,众生障深慧浅,心思散乱。出家修行,对于大部分人,确为良法。

高僧大德,出家弘扬正法,信众方能信任。以在家居士身份的话,难以得到信众拥护。

所谓以入世的精神,做出世的事业,出家人也;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在家人也。

在家出家,唯修一心,不可偏执一论。

出家修行要具足什么条件?

首先,要明了出家的真实意义。一般人只懂得出世俗之家,以为到寺庙剃头、染衣,就是出家了。其实这只是一种形象的出家,而佛法着重的是实质的出家。何谓实质的家?烦恼是家,生死是家,轮回是家。佛教导我们,断烦恼就出烦恼之家;了生死就出生死之家;脱离六道轮回,就出轮回之家。形式上无关紧要,实质非常重要。在家居士如果明白这个道理,能够断烦恼、了生死、出轮回,就是真正出家。

形式上发心出家,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正如北京师大所标榜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形式出家必须具足的条件。念念要为一切众生做表率、做模范,使一切众生看到你的行宜,听到你的言说,能够觉悟,也能够发出家之心,发出离烦恼、出离生死的意念。

因此,出家人必须要“远离贪瞋痴,勤修戒定慧”,这是最低的标准。戒学里面,基本的要求是“净业三福”和“六和敬”。如何能够达到?《无量寿经》教导我们,要善护三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是总纲领,一定要认真去做。处事待人接物,念念之中要想到佛的教诲。我根据佛陀的教诲,编了一本《净宗同学修行守则》,同修们要念熟,要记得住、做得到,就是受持。

然后要读诵经典。凡是功夫不得力,原因都是听经太少,境界、念头转不过来,所以决定要多听。我这一生学佛能得一点受用,实在讲就是四十年在讲台上没有中断,天天劝别人,也就是劝自己,这样才把念头转过来,这是为人演说。一定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得到效果。这样,出家条件就具足了。

出家不一定学佛,学佛不一定出家。

有人出家学佛会更好,有人学佛不出家会更好。

很赞同你的想法,我也是这样。我父母早不在了,但还不行。

因为我要还债,许多人对我有恩,我不能辜负他们。

如果父母对你没恩情,你就离开吧。如果有,先暂时在家。

再说了,真正的出家是心要出家。别执著身子在哪,其实你的心已经出家了。

最后我想说:其实我们已经出家了。就像金刚经说的:度众生已。。。实无众生度者。。。

行为上入世,心是出世。那些真正的修行人,是抱着入世的胸怀,做着出世的事业。学他们的精神,别只看到行为。我们可以抱着出世的情怀,做着入世的事业啊。

随缘吧,要能劝父母也信佛素食,那么功德就大了,岂不是报了佛恩、报了父母大恩!到他们信的时候,你出家就好说了。

我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里的出家条件:

三章收徒传戒与僧团管理

第九条要求出家的人,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佛教,爱国守法,有一定文化基础,父母许可,家庭同意。寺院对要求出家的人,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的,方可接受留寺,指定依止师,授予三皈五戒,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再正式剃度,并按规定的办法和手续发给度牒。

第十条皈依三宝,须本人自愿,爱国守法,品行端正,有一定信仰基础,经佛教徒介绍,皈依师方可接受。

接受皈依弟子,应郑重如法进行。皈依人须填表登记个人姓名、简历及介绍人等,交寺院保存。

 出家的条件与方法

  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相关规定。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拥有虔诚恭敬且正确的信念之外,尚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1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佛制可通融),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检证明(有的地方不要)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 四肢齐全(佛制)。(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佛制)。(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佛制,病好了可以出家)。(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5 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佛制,债务还清了可以出家)。(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6 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指遭警方通缉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佛制可通融)

  7 沙弥年龄不小于7岁(佛制),沙弥年龄不小于17岁(政府)。(佛制年满二十受大戒,不满二十的可以出家做沙弥。出家年龄没有上限,佛在世时有一百二十岁才出家受戒的。但是最少要生活能够自理,有能力修学受持戒律,否则不许出家。)

  8 精神健全(佛制,病好后可以出家)。(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双性人不可出家。佛制)

至于具体到每个寺院,各有区别。

需要具备条件的:

1必须在没有外债而且父母统一的前提下才可以出家。

2出家年龄在七岁七十岁,其中六十以后不允许受大戒。此中必须生活能自理,有修行能力。

3 身体健康,没有残疾,没有精神方面病患,智力健全。

在寺庙的选择上可以选择: 

1普寿寺:普寿寺是李娜出家和学习佛学的地方。

2五台山:中国最大比丘尼道场——普寿寺座落于五台山台怀镇北端,它是一座学修养重的尼众寺庙,设有预科班、普通班、中级班、高级班,并设有政策法规等辅助课。

3莲溪寺:在武昌丁字桥南面约两公里的盘龙山上,有一座古刹——莲溪寺。它是武汉的四大佛教丛林之 一,也是武汉市唯一的一座佛教“女众丛林”。

扩展资料:

出家需要遵守,:

1不能遵守戒律中规定,不能耐寒、热、风、雨、饥、渴、持戒、一食、忍恶言及毒虫十事,不能够吃苦的人,不能出家。

2在大悲寺发心出家,考验时间约在一年左右。期间必须遵守常住修行要求,遵守道场各项制度,做到依教奉行,审查合格者方予剃度。

3佛制僧人必须依师修行,剃度以后未经师父及常住同意,不得离开道场,离去者与常住脱离一切关系。如在沙弥阶段离开,视为自动还俗处理。

--出家                                                                                                  

--尼姑庵

我最反对有人出家了。我一听说谁要出家,我总是拼命劝阻的。现在的人把出家庸俗化和仪式化了。出家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专心修行。当修行到一定阶段,还是要入世的,一是继续修行,练定力,因为滚滚红尘中的各种诱惑远多于深山老林和佛堂庙宇。二是为了普渡众生,教化众生。

而且,出家人很难相处的。寺院里的人际关系可能比红尘中还要复杂(阿弥陀佛,我又造口业了,罪过啊,罪过)。

现在的大庙小庙基本上都是以经济创收为目的,一天到晚大都是闹哄哄的,很难有空闲时间的。白天是值殿,,晚上八点左右就睡了,早上四五点就上殿,实在讲,一天之中真正能安下心来学习的时间并不多,可能还不如在家多呢。除非你与寺院中方丈有缘法,他能给你一个闭关修行的机会(但对于一个初级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故而,作为初级的佛教徒,出家还真不如在家学习方便呢。如果你真的希望学习佛法的话。

在过去,修行并不是佛道两家的专利,儒家也讲修行,只不过儒家不叫修行,而是叫修身。儒家修身也要有段时间于世隔离的,但儒者不是出家,而是闭门。不管是出世还是闭门,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创造一个安心学习和思考的环境。当修行(修身)到一定境界,还是要入世的。佛道两家的目的是普渡众生,济世救人;儒家的目的是兼善天下,建功立业。

总之一句话,在家照样可以修行得很好,根本没有必要出家的,尤其是在当下这一时空序列中。

先说出家的事,下面我写的是我看过的一个帖子

五台山出家的问题,咨询有关的出家的手续,出家的条件,我们走访了五台山有关的佛教界的负责人,具体的说需要有正确的出家信念,虔诚的佛教信仰外,还需要一些硬性的条件:

五台山大小寺庙300余座,都有正规的宗教部门颁发的宗教场所活动证书。无论是善男还是信女都能找到您的信仰归宿,300余座寺庙遍布台内、台外,既有热闹非凡的台怀镇寺庙群,也有人及罕至的台顶寺庙和台外寺庙,我们首先看看出家的基本条件。

1出家人要经过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并且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健正面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 四肢齐全。(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5 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6 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指遭警方通缉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7 年龄不小过17岁,不大于60岁。

8 精神健全。(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双性人不可出家。)

10 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虔诚,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父母许可,无婚姻恋爱关系。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可以拜一个比丘,女性则拜比丘尼为剃度师,定期在佛前举行剃度仪式,即剃去须发,以僧装更换世俗服装,去俗姓,改姓释,并由师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与法号。并按规定发给度牒。然后经过短期修学,求受十戒,这就成为沙弥或沙弥尼。沙弥是根据古代印度语音译的,意义是“息恶行善”者。取得了沙弥或沙弥尼的资格,即为比丘或比丘尼

(二) 出家人的等级:

最初出家,受十戒,称沙弥。

完全受了比丘二百五十戒,称比丘。(也就是和尚)

作为出家人也就是这样了。

还有个行政的级别,方丈、监院、维那等等。是寺院的管理团。

高僧未必有很高的行政级别。就和大学一样,学问最好的教授,未必当领导

补充:道士、和尚、尼姑、道姑的大致收入

道士、和尚、尼姑、道姑属于一个级别,就像GWY里的正处级、性工作者里的公主,虽然称呼不一样,但本质级别是一样的,其工薪待遇基本上大同小异,而且宗教活动收入根据法律都是免税的(少林寺一些活动需要缴税是因为它以少林集团的名义举办),所以下面谨以驰名中外、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引人入胜的“道教圣地”江西鹰潭龙虎山天师府的道士工资为例:

工资:

普通道士(相当于小沙弥)试用期每月3000,转正后斋(相当于比丘)薪每月5000,6小时工作制,包吃包住,做满1年后每月8000以上,各门下师兄每月10000以上(免税,免保险)。

补贴:

出差上门做法事,按次数发放出差补贴,一般为每月每人出去4次,每次490,另外视每月香油布施多少而加分红发给绩效工资,因为龙虎山天师府现任是张道陵天师嫡传子孙,名气甚大,故每月绩效一般可发3千到4千5。做够一年后有年终奖,普通道士一般情况为4900元。此外,手机费报销、车票报效、每年四季分别发换季薄、棉衣服各2套,每月发放洗衣粉肥皂等日常用品。

综上,普通道士年薪为(5000+490 X4+3000)X12+4900=124420,出家人无欲无求,一年有4420元的零头估计就够花了,还能净赚12万元以上,高于普通GWY和性工作者收入!

再啰嗦两句。年轻是最大的资本。生命的美好恰恰在于它的未知性。谁也没法预知明天。爱情可遇不可求,说不定哪天就会遇到你的他呢。一切都会过去的,看开点。时间是最好的良药

青春期恋爱指发生在青春期的恋爱行为,或者是对异性的

爱慕。而在中国,思想传统的长辈们与应试教育界一般认为早于18周岁的恋爱应算作“早恋”并极力反对这种恋爱行为。这种做法在多种层面上都是错误的。

袁枚的《子不语》记一故事:

五台山某禅师,收一沙弥,年甫三岁。五台山最高,师徒在山顶修行,从不一下山。后十余年,神师同弟子下山。沙弥见牛马鸡犬,皆不识也。师因指而告之曰:“此牛也,可以耕田。此马也,可以骑。此鸡犬也,可以报晓、可以守门。”沙弥唯唯。少顷,一少年女子走过,沙弥惊问:“此又何物?”师虑其动心,正色告知曰:“此名老虎,人近之者,必遭咬死,尸骨无存。”沙弥唯唯。晚间上山,师问:“汝今日在山下所见之物,可有心上思想他的否?’曰:‘一切物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他不得。”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情窦初开的青少年对异性的思慕。

在科学界,青少年由于正常生理和心理发展造成的对异性的爱慕则被归为的广义“早恋”一说,是违背科学的。

进入青春期后,出现异性爱慕倾向的青少年,会主动接近自己喜欢的异性,双方交往频繁,相互倾心,就可能导致恋爱的发生。

(1)由性冲动和外在吸引而产生,缺乏思想情感方面的考虑;

(2)彼此往往是由双方身上的某一方面的优点产生倾慕之情,缺乏对对方的全面评价;

(3)缺乏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念的约束,易发生性行为。

朦胧性

青少年对于早恋发展的结局并不明确,早恋的青少年仅仅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而对未来家庭的组建、处理恋爱和学业之间关系、区别友谊和爱情等问题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矛盾性

早恋的青少年其内心充满了矛盾,既想和其喜欢的异性接触,又害怕被父母发现。可以说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是并存的。对于暗恋的早恋者而言,这种矛盾性还表现在是否向爱慕者宣示爱意(表白)的矛盾。

变异性

友情是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因为青少年往往欠缺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及经历,导致双方缺乏互信;关系一般都难以持久。正是这样,常常令双方的心理造成痛苦。

差异性

青少年的早恋行为有明显的差异。在行为方式上,极其

隐蔽,通过书信、电话、手机或者网络等传递感情,进行秘密的私下沟通和感情交流,家长和老师难以发现,但也有青少年会公开他们的关系,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

在程度上,大多数早恋者还主要是交流感情,或者一起玩耍;从人际关系上看,一般没有超出正常的朋友关系,但有的早恋者关系发展得很深,除了交流感情外,有时甚至发生性关系。

在年龄的喜好上,女孩通常喜欢比自己年龄大、比较成熟的男孩,而男孩则通常喜欢比自己年龄小的女孩,且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阳刚之气。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年龄相当时,女孩会采取主动,但根据实际情况看,更多的是男孩采取主动。这现象尚没有定论。

4类型编辑

早恋的类型主要可以归纳为下面8种:

爱慕型

这类青少年是由于互相之间对对方的爱慕而产生的早恋现象。这类早恋十分常见,而根据爱慕原因的不同,又可分为下面3类:

(1)仪表型

这类早恋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也是最常见,但最难以持续和稳定的。学校中总有英俊的男生和漂亮的女生备受异性追崇,就是含有这个因素。

(2)专长型

这是由于爱慕对方的某项自己崇尚的能力或专长而产生的早恋。这类早恋常常是女孩采取主动。

(3)品性型

这类早恋是由于爱慕对方的某些自己崇尚的品性而产生的早恋,这相比而言维持得比较持久。

好奇型

这是因为对异性留有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性意识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会产生对异性身体、生活、心理和对自己态度的好奇,这是青春期青少年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容易产生性冲动,从而对异性保持一种敏感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而结交异性朋友。

模仿型

这是由于模仿社会上、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中的行为而产生的早恋现象。

从众型

这是迫于周围同龄人的压力产生的早恋现象。例如本来不存在的恋爱关系,可能被周围的人杜撰出来,即“谣言”或者“绯闻”。在这样的环境下,迫于舆论的压力,很容易对其产生爱慕之心。

愉悦型

青春期男女之间作为同学甚至同桌,由于较多的交流和信息传递,会对对方产生更为细致和透彻的理解,在这种状况下容易产生早恋。这也是“同班恋”甚至“同桌恋”的重要原因。

补偿型

一些青少年由于在学习生活中遭受挫折,使自己自尊遭到损害,为达到发泄目的,往往会找异性交往,在其中忘掉痛苦,以谋求补偿。这类早恋融入了真实的感情,容易发展深化。

逆反型

由于社会意识和舆论的因素,青少年的两性交往常会受到家长、老师的不恰当干预,容易诱发其“你们不许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的心理。在这种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本来正常恰当的异性交往可能迅速向早恋发展。

病理型

在当代社会,营养条件优越,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和食物中含有的性激素的作用或各种特殊生理疾病、家庭遗传等因素,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早熟,甚至是性变态心理。这是诱发青少年早恋的主要客观因素。

上述的各种类型也常见于成年人的恋爱之上,尤其是第一次谈恋爱,当然也有没有经历过早恋的人。而且,因为成年人的力量较大且有较多的知识,所以产生的相同后果有些性质比早恋的孩子更为恶劣。

5科学性编辑

一些新兴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学生认为“早恋”一词并不科学。因为少年在青春期加速发育,第二性征出现后,逐渐性成熟,生理和心理都有成人化趋势。所以对异性产生好感或是发生恋爱行为是青春期的普遍情况,是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必然,不应该用“早恋”这样带有主观感情的词汇来描述。

在中国,经过几十年的调查表明,在中学阶段没有发生过感情的人很少。而大多数都是暗恋、单恋(单相思)。只有相互有好感,才能发展成为恋爱。

青春期恋爱行为是青少年在性生理发育的基础上,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实践。然而,在中国,思想传统的长辈们与应试教育界一般认为青春期恋爱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影响青少年的应试能力和学业成绩等,或者是认为早恋常常以失败告终,很少出现早恋能够终身厮守的。但是,亦有教育学家和青少年家长认为早恋是青少年对男女关系的探索和学习,为将来的恋爱与婚姻作准备,不宜过份禁制或压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231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