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急救》情感的受伤如何治疗?

《情绪急救》情感的受伤如何治疗?,第1张

       我们日常最容易见到的两种就是拒绝和孤独。

       拒绝会给人们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暴力犯罪都是拒绝诱导的。当一个人感受到被拒绝以后,他被这个社会拒绝,他被周围的朋友拒绝,被女朋友拒绝,这时候他会有特别强的愤怒感。所以,拒绝带给我们的第一个伤害就是愤怒。

      接下来,拒绝会使你不理性。愤怒,而且会伤自尊,会让你的自我评价逐渐降低,你会离群索居,没有归属感。那么怎么能够减少拒绝所带来的伤害呢?这里边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叫作与自我批判争辩。什么叫和自我批判争辩呢?就是你脑海当中只要一闪现这种想法,他们不给我传球,是因为我打得烂,你就要跟它辩论。不是,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我在球场上的位置和作用,他们也欠缺和团队配合的能力。你需要保护自己,你需要给自己做一些自我争辩。

      第二个,叫作恢复自我价值。恢复自我价值的方法,叫作找到自己的价值感,也就是寻找你的亮点。所以,一个被人排斥的人,一个被别人拒绝过的人,一定要学会去寻找自身的亮点,找到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放大的,可以让别人喜欢的。

       孤独被称作是心理伤害当中的肌无力,就是一个孤独的人会慢慢地变得感受不到周围人的存在,他自己也没有爱别人的能力,别人爱他,他也没有感受,这就是孤独。孤独引发的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抑郁、自杀、失眠、对社会的敌意等等。而且最要命的是,孤独症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就会陡增。把这个孤独的问题解决掉,

      第一个就是摘掉有色眼镜。当你觉得孤独的时候,你要首先摘掉有色眼镜。什么叫摘掉有色眼镜呢?孤独者通常对于整个世界会有一个负面的评价。

       第二招叫作找出自我拆台行为。仅仅因为一点小小的借口,就拒绝别人的聚会,说我今天下午很忙,我得洗衣服,我没法去。这就叫作自我拆台的行为。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书这个得好好看,里面可能有能让你走出去的方法。

双相情感障碍(BD)又名双相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典型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

当躁狂发作时,患者有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表现;而当抑郁发作时,患者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

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其复杂性体现在情绪低落或者高涨反复、交替、不规则呈现的同时,伴有注意力分散、轻率、夸大、思维奔逸、高反应性、睡眠减少和言语增多等紊乱症状。还常见焦虑症、强迫症、滥用金钱,还会出现幻听、被害妄想症或精神高度紧张等精神病症状。

其病因多形演变,发作性、循环往复性、混合迁徙性、潮起潮落式病程不一而足,比如3个抑郁期跟着2个躁狂期。间歇期或长或短,间歇期社会功能相对正常,但会对大脑的功能损害,反复发作后会出现发作频率越快、病情越发复杂的情况。

我也是女的,我觉得你还是别看什么恋爱之类的小说了。

免得你一对比现实和书里,会触景伤情更伤心。

我觉得你去看下故事会比较好,故事会不长,而且每个故事都有道理。

或者去看一下励志之类的书,但是对我来说:我失恋的那个时候,一直一直在看恐怖小说,哈哈。

可能因为恐怖小说能调动我的注意力,把悲伤转化成了恐惧,然后回到现实又松了口气,挺爽的。

另外,失恋只是人生的一个经历,并不代表你从此就遇不到更好的人了,只要你活着,永远会有更好的人在你前面等你,一定要坚信这一点。

我也失恋了,我明白你的心情,但生活不会等我们,太阳依旧升起落下,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东西,爱情是追求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并不是所有恋情都有好的结果,但是我们总会忘记这一段,重新站起来的。加油。

本书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经常受邀到世界各地去做调停。如大企业技术部门与高层管理人员的沟通障碍;高中生与校长的矛盾;甚至是两个即将开战的团伙…。

作者在书中深入剖析了语言暴力产生的根源,并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是什么造成了语言暴力?

1、道德评判: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她就被看作不道德或邪恶的。

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

领导布置的任务太多,太艰难,那他就是“太过分了,太不近人情了”

女友想要多一点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我想要多一些互动,那他就是“冷漠的像石头”

同样如果我们的行为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我们也会对自己做出评判,认为自己太糟糕了,能力不行,自我管理太差……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2、进行比较

人们习惯性的进行比较,最熟悉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了…。比较会给人们内心带来很大的伤害,我们被这么比较着成长起来,长大后发现也延续了“比较”这个坏习惯。比如,别人家的男朋友,别的部门的员工……这将成为亲密关系、同事关系中的破坏因素。

书籍:《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丹格林伯格

3、回避责任

在卢森堡博士的研修班上,一位学员非常气愤地说:“但有些事,你确实不得不做,不管你是否喜欢”。卢森堡博士请她举一个事例。

她不屑地回答:“这太容易了!今晚我离开这里后,就不得不做饭。我讨厌做饭!我早就受够了!但二十年来每天我都不得不做饭,即使有时累的像条狗。”

研修班结束后,她学会了,如何说出自己的感受与需求。一回家就告诉家人,她不想再做饭了。

三个星期后,她的儿子来参加研修班,向马歇尔感叹到:“感谢上帝,她终于可以不在吃饭时发牢骚了”。 也就是她不在吃饭是对着家人发牢骚远远比她发着牢骚为家人做法带来的感受好的多。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如果哪些行为让自己感受不好,我们应该勇敢做出行动,为自己承担责任。

即便如此,好像有些事,确实不得不做,如:

一位老师说:“我们讨厌评级,这样做不仅没用,而且学生会很紧张。但我不得不评级,因为这是学区政策。”

卢森堡博士,请他用负责任的方式来表达:“我选择评级。因为我想……”

他脱口而出:“我选择评级。因为我想保住工作。” 他不喜欢这样说,这让人觉得自己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不是吗?我们本就对自己的人生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时需要做不喜欢的工作,因为需要保住收入,承担家庭责任。有时我们需要与不喜欢的人一起共事,因为希望做出最好的成绩。有时,我不得不做饭,我想要家人饮食更均衡健康。你看,换个角度,提升格局,情绪水平立马就不一样了。 

人生最累的方式,就是一边烦躁、抱怨,一边做这件事。

『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3、强人所难

许多人认为,作为父母、师长、经理,我们的职责就是改变他人。因此我们的要求往往暗含威胁:

对孩子,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对下属,不服从命令就会受到惩罚

对男友,不对我好,就分手吧

我们可以提出各种要求,但无法强迫他人按自己期待的方式生活。盛气凌人也无济于事。我们可以通过惩罚来教训他人,真那样做了,他们迟早也会想办法来对付你。

非暴力沟通第一步:观察事实

首先要能够区分观察与评论。

你对员工说“你最近怎么回事,怎么老迟到?” 注意这不是观察,这是一句评论。

什么是观察呢?「我发现你最近一周有三天都迟到了30分钟」,这是一句观察。讲出事实是最不容易被反驳和反弹的。不然,你说怎么老迟到,他会反驳,我不就迟到三次吗,小李迟到四次怎么不说他?

你说“你的工作经常完成的不好,不能及时完成”,这同样是一句评论。「这周工作当中,有两个任务,你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其中之一,也没有达到咱们说好的标准」这是观察。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克里希那穆提』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非常难的,无论脱口而出,还是脑海里一闪而过的想法,我们第一反应常常是对他人的评价。注意观察一下:

看到他人仍垃圾,“这人素质可真差”

男朋友没有接你下班,“真是太不体贴”,没有兑现承诺“你是个没有信用的人”

朋友迟到40分钟,“你还知道有约会这件事啊?”

以上反应不是评论,就是情绪的发泄,并不是观察到的事实。

截取书中一段非常棒的诗歌,关于区分观察与评论:

非暴力沟通第二步:体会和表达感受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服从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养成了别人期待我怎么做的想法,很少真正倾听自己。有时表达自己,又好像在示弱,我们不能失去自己的“权威”。然而示弱,是给别人机会真正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求,得到对方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感受:“考试失败了,我感受到很伤心;被老板批评了,我感受到很难过。” 这是感受。

「我觉得老板真是太不讲道理了;考试失败了,我可真是太糟糕了;我觉得他很负责任」,注意这些是想法和评论不是感受。

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帮助我们清晰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第三步:体会自己的需求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认为自己犯错了;内疚,这事儿都怪我。

第二种:指责对方;怪对方,都是他的错。

第三种: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求;我到底想要得到什么呢?我需要什么呢?

第四种: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很明显前两种,责怪别人和责怪自己都会造成暴力的沟通方式。当能够体会感受和需求时,才有助于解决问题。“我觉得很孤独”,那么是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呢?需要老公多陪陪,那就要提出具体的需求,如『我希望我们每周有三次一起吃晚餐好吗』,而不是指责对方『你根本不爱我!你只爱你的工作』!

『当你感到情绪受伤时,一定是某种需求未得到满足』,体会自己的需求,表达需求,而不是指责他人。

能够体会自身的感受和需要,对我们常人来说,确实很难做到,因为我们很难管理自己的情绪。

当然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卢森堡博士在书中提出一个人成长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努力”

这个阶段,我们常常被“不得不”所拖累。不得不做饭,不得不工作,不得不讨好他人…,把自己置于受害者角色,总觉得自己牺牲很多。很多人一生都处于这个阶段。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处于这个阶段,想明白了,不再过憋屈的日子;拒绝承担责任,“这是你的事儿,与无关”,即使面对他人的痛苦,也无动于衷。态度生硬,这个阶段可能会得罪比较多人。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

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非恐惧、内疚或惭愧。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非暴力沟通就是想告诉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非暴力沟通的最后一步:请求帮助

你真的需要什么,直接说出来。

1提出想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

一位妻子对丈夫说:“我希望你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三个星期后,丈夫报名参加了高尔夫球比赛。确实,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少了。

她说出了不想要的,但没有说清她想要什么。卢森堡博士鼓励她直接说出愿望,她说: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2明确谈话的目的

相信很多人经历过,一番长长的谈话过后,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

谈话的一开始就要明确目的,“今天我们来谈一谈第四季度业务方向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我们购房筹款的问题”。目的提出来,后面的谈话就容易理解的多。

3请求反馈

提出需求之后,请求对方反馈,注意是请求而不是命令。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没有资格命令他人。

你对男朋友说:“对我好一点”,这是一个命令,会让人不舒服。同时请求不够具体,什么叫好一点呢?比如“我希望你每周有一次能来接我下班,送一束花,可以吗?”。不要默认好像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并且有相同的做法。

用全身心倾听

在谈话过程中,如果对方没有学习过非暴力沟通,他可能冲着你发泄情绪,大吼大叫。此时,我们需要的是全身心的倾听。

书中提出妨碍我们倾听的几个示例:

建议:我觉得你应该……

比较:这不算什么,我的经历……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得到很大的好处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

回忆:这让我想起……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

同情:哦,好可怜……

询问:这种情况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给你,但昨晚……

纠正:事情经过不是那样的。

看完这几点特别感同身受,当我正处于情绪受伤时,听到这些,更加愤怒了,我一般的表现就是淡淡一笑不说了,感觉没有得到理解。

当对方处于情绪受伤时,其实最应该做的就是体会他的感受和需求。「我能够理解你很难过,我知道你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你心里非常的焦虑」。当我们能够准确说出对方此刻的感受时,他的情绪水平立刻就会下降。

当然,如果我们自身正处于痛苦的状态,无法倾听他人,那么就暂时中止,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来调整,调整好了再回来。

几点建议

1、表达愤怒:

愤怒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求。 愤怒驱使我们去惩罚他人,而不是去满足需求,与其沉浸于愤怒,不如倾听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首先,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避免采取指责或惩罚对方;

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

接下来,了解自己想要满足的需求;

此刻,表达愤怒,然而愤怒已被转化为需要以及相关的情感。

2、表达感激

如果别人做了对我们有益的事,不要吝啬,及时表达感激。同时表达感激也是塑造他人行为的很好的方式,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喜欢。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三步:

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我们的哪些需求得到了满足;

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20201025

2020-09

1、《焦虑精神的自救》

推荐理由人们都说精神疾病是不治之症,其实这个认识本身就是一种“病”。英国威克斯医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这个信念。在本书中大量的例子全面介绍了人内在的力量。重新找到自己的方法,“面对、接受、飘然、等待”这四个词至今意义非凡······无论你是否有心理困扰,看完之后一定对你的心理有很大帮助!

2、《当下的力量》

推荐理由17年蝉联亚马逊畅销书籍排行榜,翻译成50多种文字,畅销全球500多万册。作者把自己经历的痛苦以及解脱方法分享出来。这是一本不能用大脑读的书籍,而要用心去体会。让人明白人的痛苦往往都是无法活在当下,经常被自己的大脑所欺骗······

3、《渡过》

推荐理由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发病率很高,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实际上,中国人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很多人不能正视抑郁症。自己不承认,外人不理解。张进这本书,从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出发,既有理论知识,又结合大量案例,深入浅出,对这些问题做了解答,相可让其他的患者接受教训,少走弯路,对提高社会幸福指数是大有裨益的。

1《亲密关系》

作者:罗兰米勒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解析爱情,如果只能推荐一本书,我会毫不犹豫的推荐在这本。

亲密关系向来是一件主观的话题,网络上人人都可以站在自己角度讲几句,导致鸡汤段子金句满天飞,可是只看毒鸡汤,并不能很好的处理好感情生活,导致了“道理我都懂,就是过得不开心。”

对于困于爱情难题的读者而言,没什么比这种简单直观的数据和结论更有帮助了。

举个例子:对男生而言,身高对于择偶至关重要。

矮个子的男生要比高个子的男生多赚很多钱,才能在婚姻市场上得到差不多的结果。

在婚姻市场中,矮带来的劣势比丑还要惨。对一家网络交友平台6485名用户调查发现,长相丑的男人每年需要多出186000美元的收入,才能获得和英俊男子一样的女性注意力。

而对个子矮的男生来说,这个数字,达到了221000美元。

类似这种赤裸裸的数据案例,本书中还有很多。

2《爱的博弈》

作者:约翰戈特曼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

这本书的别名叫做建立信任、避免背叛与不忠,顾名思义这本书主要面向的人群就是期待运营好婚姻,维系好婚姻的人。

这本书刚读完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作为一个心理咨询从业者,发现很多案例在戈特曼教授的笔触下都可以找到一针见血的答案。

在书中用博弈论的方式逐条解析了爱情中的种种冲突,同时有大量详实的案例和心理测评,

什么样的沟通模式会加剧伴侣冲突?

小家庭和大家庭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边界?

哪些信号是伴侣出轨的高危信号?

这些婚姻中的经典矛盾,在书中你都可以找到答案。

3《被讨厌的勇气》

作者:岸见一郎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

这是一本由于翻译得不够好导致争议性比较大的书,看懂的人会说这是本可以指导人生的书,而看不懂的人则会说这只是一本胡说八道教人自欺欺人的书。

举一个书里提到的例子:你父亲小时候经常打你,你长大后跟父亲的关系很不好。

我们大部分人的解读这两件事的逻辑应该是:因为父亲打我,所以我跟父亲关系不好。

很多人读到这里可能会很不解,明明是父亲打人的错,为什么反而还要归咎到孩子身上呢?

这就是这本书里反复提到的一个重要思维:。

课题分离简单说,就是谁的事情就归谁管,父亲打我,是父亲的事情,而我要跟父亲保持怎样的关系,则是我的事情。

被打是客观事实,是历史,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拥有选择的自由,我们可以选择继续按照自己的惯性走下去,也可以选择承担起改变的责任,主动去做点什么事情让自己的生活状况变得更好。

这是一本能够让你变得更加自由也更有勇气的书,经常感受到无能为力的人必读。

4《有限责任家庭》

作者:李雪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做的咨询越多,我越发现,很多感情问题其实并不是偶然出现的问题,而是双方家庭遗留在各自身上的问题的必然结果。

比如妻子产后产生抑郁情绪,而丈夫疲于工作没有精力关心妻子,没有承担起丈夫体贴关心妻子的责任,妻子就会沉浸在自己的情绪状态中,而无暇顾及新生儿的感受。一般情况下,婴儿能通过哭闹换得母亲的关注、微笑、哺育进而存活,但在产后抑郁的母亲面前,婴儿的哭闹换不来关注,只可能换来母亲的漠视甚至更强烈的焦虑和悲伤。

结果就是,关心母亲的责任由新生儿替父亲承担,新生儿会在跟母亲的互动中习得察言观色的能力,并努力取悦母亲。

孩子取悦母亲后,母亲才会给孩子好的体验,这个孩子便会坚定地认为每个人对自己好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于是成长过程中TA会习惯性地把别人的感受和想法放在自己之前,努力迎合他人。

而在亲密关系中,这种相处模式就是讨好型。讨好型人的伴侣最终会由于忍受不了这种被过度讨好带来的愧疚感而被“勾引”成指责型,通过指责把愧疚感投射回去,双方都会觉得很不舒服,极易争吵和分手。

如果你在关系或者在家庭中,也背负了过多的责任,或者你在关系里一直都是个受害者,那看看这本《有限责任家庭》,可以帮助你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

5《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斯科特派克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

这本书是一部心灵的宝藏,它可以带你建构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对幸福追寻的勇气。

同时,如果你是一个心理咨询从业者,这本书也是必读的著作,书中罗列了很多引导咨询者走出阴霾的案例。

No 1

《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这本书看似一本儿童童画,其实这是一本不折不扣写给成年读者的书。书中写到以小孩的眼睛看待成人的世界,写到小王子眼中不可思议的大人的想法。把大人光怪陆离的想法记录下来,并暗中提示了大人们寂寞空虚没有意义的斗争是多么无聊。这本书好在可以在复杂的社会中拯救我们被侵蚀的心灵。

No 2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

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恋爱小说。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不同的都者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小说讲述了主角渡边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苦闷彷徨,最终展开了自我救赎和成长的旅程。作者以纪实手法和诗意语言,注重表现少男少女在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对于纯真爱情和个性的双重追求,超出了一般爱情描写的俗套,具有更为深刻的人生意义。

No 3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这是一部由三毛创作的散文集,于1976年首次出版。

本书是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由几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结合而成,以自然、清新、朴素的语言主要描写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时的所见所闻,与当地相识朋友的故事。每个故事都透露出这个隐忍女子对生活的热爱和面对困难的坚定。

No 4

《云边有个小卖部》——张嘉佳,该书主要写的是云边镇少年刘十三的成长故事。这本书写给每个人心中的山和海,山这边是刘十三的童年,山那边是外婆的海。“有些人刻骨铭心,没几年会遗忘。有些人不论生死,都陪在身旁。”满镇开着桔梗,蒲公英飞得比石榴树还高,一直飘进山脚的稻海。在大多数人心中,自己的故乡后来会成为一个点,如同亘古不变的孤岛。外婆说,什么叫故乡,祖祖辈辈埋葬在这里,所以叫故乡。

刘十三就这样,看着小女孩像梦境一般,马尾辫,眉清目秀,向他走过来。毫无疑问,刘十三认为,这场面会铭记一生。爱情必须给予。和普通的年轻人一样,刘十三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只有尚未到来的未来。

山这边是刘十三的童年,山那边是外婆的海。山风微微,像月光

No 5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诸多作品中一部广为流传的中篇小说。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普通人隐秘的心理与情结, 展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中西方文化交汇时人们的情感、婚姻生活, 揭示了传统与现代融合下男权社会中女性难以摆脱的悲剧人生。

No 6

《活着》——余华

如果你觉得生活中有不幸,去看看余华的《活着》吧!如果你心情不好,想大哭一场,也去看余华的《活着》吧!翻了一页便一发不可收拾,依旧是一个下午就能读完的一本书。哭了好几回,现在读完了依旧是心情复杂。

No 7

《白夜行》——东野圭吾

一天当中,有太阳升起的时候,也有下沉的时候。人生也一样,有白天和黑夜,只是不会像真正的太阳那样,有定时的日出和日落。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在太阳的照耀下,也有些人不得不一直活在漆黑的深夜里。人害怕的,就是本来一直存在的太阳落下不再升起,也就是非常害怕原本照在身上的光芒消失。

这本书讲述了雪穗与思亮的故事,小女孩的人生中本就黑暗的,男孩救赎了女孩,是把自己推向了深渊还是换了一种方式救赎了自己呢?这本书有很多伏笔,让人不禁思考,但是读完了《白夜行》,我心中最大的疑问是:雪穗是真的爱桐原司亮吗?看过一句书评:“雪穗的光从来就不可能是一个男人,能成为她的光的,只有可能是她的欲望。”

No 8

《人间失格》——太宰治

这本书本是一个这样颓丧的主题,却让我由衷喜欢。“人间失格”这个题目,用语之凝练似有一种诗意的美感,让我们一起在这样一个凄美的题目中领悟“人间炼狱”的真相。

作者太宰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主人公叶藏从小因为胆小懦弱而去搞笑,取悦他人,越长大越逃避这个世界,沦落为终日饮酒作乐、放浪形骸的人,最终只能毁灭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最能引起我共鸣的地方在于我们都身处一个不是周遭所有事物都令我们满意的世界,每个人对待世界的方式不同,一些脆弱敏感的不懂得怎样与这个世界相处的人,遇到自己不喜欢却推脱不了的事物,就采取逃避的方式,从而变成了一个虚伪的戴着面具生活的人。

No 9

《月亮与六便士》——毛姆

这本书讲述的是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在四十岁的时候,放弃了他现有的稳定而安逸的生活,抛弃家庭,远离家乡去追寻自己画画梦想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贫穷、病痛、离别,但是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直至死亡。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怀抱着自己的梦想,有人的梦想仅止于嘴边,有人的梦想已停止脚下,而有人的梦想义无反顾,大步向前。毫无疑问,思特里克兰德便是后者。他在追求“月亮”的途中,也需要“六便士”的帮助,但当他追求“六便士”的时候,从来没有放弃过抬头看“月亮”。月亮即理想,六便士即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冲击下,我们总是有千万个选择,希望我们在低头赚取六便士时,也能抬头看看月亮。

愿我们在岁月深处,聆听到理想绽放的声音。

No 10

《围城》——钱钟书

看《围城》首先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里面人物语言的风趣睿智。整本书处处都有新奇形象的比喻,这些比喻或讽刺或幽默,总在适当的时候出现,给小说的叙述输入新鲜的血液,仿佛给那炸土豆条抹上番茄酱一般——令人百般回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55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