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的简介

希拉里的简介,第1张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美利坚合众国第67任国务卿,为美利坚合众国第42任总统威廉·杰斐逊·克林顿夫人。

  中文名: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

  外文名: Hillary Diane Rodham Clinton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美国芝加哥

  出生日期: 1947年10月26日

  职业: 政治 美国国务卿

  毕业院校: 耶鲁法律学院、威尔斯利学院

  主要成就: 出任当选总统奥巴马的国务卿

  纽约州国会参议员

  配偶: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子女: 切尔西·维多利亚·克林顿

  信仰: 卫理宗

  政党: 美国民主党

  现居住地: 华盛顿特区

  目录

  名字来源

  希拉里简介

  婚姻

  从政经历美国第一夫人

  纽约州国会参议员

  第67任美国国务卿

  “他爱我,而且,他需要我!”

  疯狂的决定

  最出色的竞选总管

  连任参议员 意在竞选总统

  宣布参加2008美国总统大选

  总统梦由来已久

  竞选标语

  要为自己竞选

  优势

  面临挑战

  勤奋

  退出竞选

  提名为下届国务卿

  出任美国国务卿

  经典语录名字来源

  希拉里简介

  婚姻

  从政经历 美国第一夫人

  纽约州国会参议员

  第67任美国国务卿

  “他爱我,而且,他需要我!”

  疯狂的决定

  最出色的竞选总管

  连任参议员 意在竞选总统

  宣布参加2008美国总统大选总统梦由来已久竞选标语要为自己竞选优势面临挑战勤奋退出竞选提名为下届国务卿出任美国国务卿经典语录展开 编辑本段名字来源

  1995年4月,希拉里·克林顿同艾德蒙·希拉里爵士见面,后者是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第一人。其间希拉里·克林顿提到她的名字正是由艾德蒙·希拉里爵士而得来,因为她的母亲希望她也能够像希拉里爵士一样,在人生中勇攀高峰。然而,艾德蒙·希拉里爵士成功攀登珠峰发生在1953年,即希拉里·克林顿出生五年多之后。在她出生之时,艾德蒙·希拉里还是个无人知晓的新西兰平民。希拉里的对手因此而抨击她的贪慕虚荣和不诚实。直到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她对此事仍难以自圆其说。回忆录《亲历历史》。

  编辑本段希拉里简介

  希拉里1947年10月26日生于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对各种各种领导职位表现出极大兴趣,是学校和社团中的活跃分子。1965年,希拉里进入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大学主修政治学。1969年,她又就读于耶鲁大学法学院,是第一个在在韦尔斯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的学生,而她富有争议的演讲也引起了全国的注意。1973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求学期间,她结识了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比尔·克林顿。 希拉里1975年10月与克林顿结婚后,进入美国著名的罗斯律师事务所工作,并曾两次当选全美百名杰出律师。随着克林顿1993年入住白宫,希拉里成为美国历史上学历最高的第一夫人。在8年白宫生涯中,希拉里积极参与政事,负责国家医疗保健改革,还推动国会通过国家儿童健康保险项目等。 2000年2月,尚未离开白宫的希拉里宣布竞选纽约州参议员,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谋求公职的第一夫人。同年11月7日,她当选为国会参议员。2006年,她获得连任。在2008年美国总统民主党党内预选期间,希拉里作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曾一度领先奥巴马,但最终以失利告终。

  编辑本段婚姻

  1975年,希拉里与比尔·克林顿结婚,由于丈夫和自己的政治需要,很快转而投靠美国民主党。结婚初时,希拉里拒绝改从丈夫姓氏,仍坚持自称“希拉里·罗德姆”。在当时普遍保守的阿肯色州,此举明显过于激进,被认为是缺乏传统家庭观念的表现,也对比尔·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产生了负面影响。权衡利弊之后,希拉里最终让步,从此真正成为了“希拉里·克林顿”。 1998年莱温斯基事件揭露后,希拉里与比尔·克林顿的婚姻状态一度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不少支持者敦促希拉里同克林顿离婚,但她最后选择妥协。她的决定保护了她自己和比尔·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她一向提倡的女权主义理想。 在莱温斯基事件之后,有报道指希拉里在担任纽约州参议员时因为丈夫比尔·克林顿继续有胡混绯闻而打算离婚,甚至连离婚文件都已准备好,但是因为政治原因而最后不了了之。

  编辑本段从政经历

  美国第一夫人

  1993年1月20日 –2001年1月20日 希拉里与克林顿照片

  总统: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前任:芭芭拉·布什 继任:劳拉·布什 作为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在政策事务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舆论普遍认为她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实权的第一夫人。1994年,她力主推行的克林顿保健计划未能获得国会通过,但1997年,她还是协助通过了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保险计划和领养与安全家庭法案。 1996年,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公众人物之一,时任美国第一夫人的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阐明了要动员大家的力量来使社会成为一个地球村,以此来帮助所有的孩子健康、快乐、活泼地成长。1998年莱温斯基事件揭露后,希拉里与比尔·克林顿的婚姻状态一度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不少支持者敦促希拉里同克林顿离婚,但她最后选择妥协。她的决定保护了她自己和比尔·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她一向提倡的女权主义理想。

  纽约州国会参议员

  任期:2001年1月3日 – 2009年1月21日 前任: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 继任:科尔斯顿·吉里布兰德 希拉里是一位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普遍认为其具有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2000年,希拉里搬迁到纽约并当选美国参议院议员,成为第一位获得公职的第一夫人和纽约州第一位女性参议员。她的竞选策略和丈夫比尔·克林顿相似,即以满足选民的实际物质利益为主要手段,同时更加偏重于健康、儿童、社区等妇女关心的话题。就任参议员以来,希拉里一面维持自由派选民的支持,一面在争夺中间派的选票上面颇下苦心,包括投票支持伊拉克战争。但是,民众对她的看法改变不大,绝大多数人仍认为希拉里属于自由派,保守派更对她深恶痛绝。随着伊拉克战争局面的持续恶化,希拉里又转变态度,开始反对布什政府的内政外交,这也为她后来的总统竞选留下了把柄。 在2006年11月7日进行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希拉里以绝对优势连任纽约州参议员,得票中以女性选民居多。

  第67任美国国务卿

  就任日期:2009年1月21日 希拉里与奥巴马演讲

  总统: 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 前任:康多莉札·赖斯 2008年12月1日,美国总统当选人奥巴马提名希拉里出任美国国务卿,并于2009年1月21日正式就职。希拉里在就职之后的首次出访选择了亚洲,而第一个出访的国家是日本 ,中国是最后一站。 早期生活 希拉里生于芝加哥伊利诺伊州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就对各种领导职位表现出极大兴趣,是学校和社团中的活跃分子,充满爱的童年生活奠定了她对家庭、工作要忠诚的信念和服务大众的信念。 1969年,希拉里·罗德姆成为第一个在韦尔斯利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的学生,而她富有争议的演讲也引起了全国的注意。 1973年,希拉里从耶鲁法学院毕业开始了律师生涯。随后,她搬迁到阿肯色州并加入国会水门事件弹劾调查小组。 职业生涯 希拉里开始是美国共和党的支持者。在60年代到70年代,先后在多次总统选举中为共和党出力,成绩喜忧参半。但她借此机会发展人脉,结识了很多名人政要,为实现自己日后的远大目标奠定了基础。 1975年,希拉里与比尔·克林顿结婚,由于丈夫和自己的政治需要,很快转而投靠美国民主党。结婚初时,希拉里拒绝改从丈夫姓氏,仍坚持自称“希拉里·罗德姆”。在当时普遍保守的阿肯色州,此举明显过于激进,被认为是缺乏传统家庭观念的表现,也对比尔·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产生了负面影响。权衡利弊之后,希拉里最终让步,从此真正成为了“希拉里·克林顿”。 在1979年至1981年和1983年至1992年担任阿肯色州第一夫人期间,希拉里活跃于关注儿童福利的组织中,并担任了沃尔玛及其它一些公司的董事。 1979年,她成为罗斯律师事务所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合伙人。希拉里在1988年和1991年被评为“全美100位最具影响力律师”。 感情生活 希拉里与克林顿相识在一个“公民自由”课的课堂上。老教授讲解了一个复杂的法律案件。听课的同学们头昏脑胀,克林顿也迷迷糊糊地打起了盹。老教授放完幻灯片后询问同学们处理的办法,同学们都面面相觑。这时,克林顿模模糊糊醒过来了,不假思索地说出了答案。希拉里不由得对这个吹牛的英俊小伙儿另眼相看。而克林顿也被身旁这个穿着法兰绒长裙的美丽姑娘深深地吸引了。下课后,克林顿竟情不自禁地尾随她出去,但没有足够的勇气主动上前去跟她搭腔说话。 1975年10月11日,希拉里和克林顿在阿肯色州结婚。几乎到婚礼前最后一分钟,希拉里的母亲才发现女儿还没有礼服,于是带她去迪拉德百货商店买一身传统结婚礼服。希拉里根本没有想这些事,她确实有与精明强干正相反的另一方面——迷糊懵懂。5年后,他们唯一的女儿切尔西出世。以前曾有人问希拉里是否体验过她所盼望的“幸福的生活方式”,她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在与比尔。克林顿相爱时。”虽然有人说她视权力胜过魅力,她看到了克林顿内心世界的复杂性,而正是这一点令克林顿难以拒绝。但是不可否认在气质、思想和风格诸方面,他们似乎是那一代男女中的理想配偶。她传统的“男性气质”、活力和忍耐,正好与他带有“女性气质”的温和、多情和敏感相匹配。这是理智与政党的结合,至少,也是他们身上野心的融合。 1991年10月3日,在明媚的艳阳天下,克林顿宣布参加1992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选。1994年夏天,克林顿在接受采访时公开承认希拉里对他决定参加1992年总统大选的影响。在被问到为什么他相信妻子的政治判断力时,克林顿说:“她有第六感,我不得不佩服她。”希拉里为了确保丈夫的初选胜利,帮助克林顿确定和修改电视讲稿,设计公众形象,制订竞选策略,甚至对丈夫电视辩论中的措辞和风度等细节一一过问。在克林顿参加美国总统竞选时,希拉里·克林顿刚过40岁,事业正处在巅峰时期,是美国最出色的律师之一,而为了丈夫的事业,她不得不结束自己的律师生涯,做起了备受瞩目却不断引起争议的美国第一夫人。 总统选举 作为美国政治中的重要人物,希拉里愿意更上一层楼的打算是比较明显的,舆论普遍认为她已为竞选总统私下筹备多年。2007年1月20日希拉里在她的个人网站的一项宣布中说,她正组建一个竞选总统研究委员会,明确表示加入2008年总统职位的角逐。 在初选开始之前,她的情况是诸多参选人中最为乐观的,在民意调查和获得资金两方面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在2007年8月,由于徐咏芫政治献金丑闻,她的声誉蒙上一层阴影。9月,她的竞选团队退还了所有徐咏芫拉来的赞助,基本平息了风波。 2008年全国党内初选,希拉里一开始在全国民调中大幅领先其他候选人,且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超级党代表支持,政治评论员都预料希拉里将代表民主党参加总统大选,但是政治的不可预测性在本次初选中表露无疑。民主党政坛新秀巴拉克·奥巴马异军突起,与希拉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奥巴马在艾奥瓦州的全国第一个党团投票中胜出,震撼选情。其后,奥巴马和希拉里在长达六个月的初选中互有崭获,但是奥巴马始终维持并稳定扩大领先的局面。到5月中旬,奥巴马率先积累获得半数选票,希拉里已无反超的可能。6月3日,最后两场初选完成投票,奥巴马最终获得足够的票数赢得提名。希拉里在当日对奥巴马表示祝贺,但直到7日才正式承认竞选失败。 2003年出版自传 《亲历历史》(living history)

  是《美国政治风向标》一书中“党内预选”一章的内容

  2008年,希拉里与奥巴马在美国民主党内部争夺竞选美国总统候选人的时候希拉里团队的一段话。

  希拉里的竞选班子紧紧抓了奥巴马竞选讲话中冗长的漏洞,对奥巴马发起猛烈的攻击,说“他的竞选像一首诗歌,而执政就会像一篇散文”。而希拉里的演讲会更像是拉家常,虽然很琐碎,旁人听起来索然无味,但在选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上,她都能胸有成竹地娓娓道来。

  

  本书的内容有:所有政治都是地方性的 党内预选,是由选民来决定政党提名的过程,包括初选和党团会议两种方式。 担任过34年众议员以及众议院议长的民主党着名政治家奥尼尔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所有政治都是地方性的。”的确,在美国的选举政治中,无论高层的竞争多么激烈,媒体上的报道多么火热,竞选活动最后都必须落实到地方。具体到总统选举就是候选人必须从预选阶段甚至更早开始争取基层民意,特别是以州为主要单位的民众倾向。 美国历史上曾没有预选,而是由党内大佬在密室交易后圈定党内提名。这种不民主的方法受到多方唾弃,历时半个世纪才改为今天的预选方式,由选民而不是政党领袖来决定政党提名。首先党内的候选人要经过激烈竞争,而预选也就成了大选的演练。 预选,准确地说,也不是选民直选,而是选民选择代表去参加在夏季举行的政党全国代表大会进行投票。全国大会不再是竞争场所,而是确认选民选择的地方。具体到各州何时进行、如何进行初选,以及其他规则都由各州决定。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初选和党团会议。前者是选民投票选择代表,后者是召开某区域选民会议来投票。 初选 初选一般分为直接初选和间接初选。直接初选是选民直接选择喜欢的候选人,将选票分配给支持某候选人的代表。间接初选是选民能在选票上看到代表名字,而代表也可以不宣布自己的支持对象。 其次,根据参与选民的群体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类: 关门初选(closed primary):只有登记为某党选民的人才可以参加该党初选,目前大约有15州采用。 开门初选(open primary):不必登记均可参加。有些州对无党派者开放,对其他党不开放。还有些州全开放。政党领袖往往不喜欢这种初选,因为它允许党外选民影响党内提名选择。不过这是目前最流行的初选,大约有27州予以采用。 咨询初选(advisory primary):允许选民在选择大会代表的同时,表达对最喜爱的候选人的倾向。 再次,关于结果分配,又有赢家通吃制(winner-take-all)和比例代表制两种。比例代表制更受欢迎,民主党一般采用比例代表制,只要获得15%以上的选票都可以得到相应比例的代表席位。 2008年,民主党在全国均使用“比例代表”制。在初选中,假如A、B、C、D四个候选人分别得到35%、30%、20%和15%的选票,那么本州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就按照这一比例进行分配。如果是党团会议,则按照选区得票比例分配参加州代表大会的代表。 不过,即使是“比例代表”制,如在党团会议中,代表的分配也不是那么严格精确。按照规定,选区内所有得票超过15%“生存线”的候选人,至少要获得一个代表名额。比如在一个选区,假设有五个参加州代表大会的名额,上述A、B、C、D四个候选人由于都超过了生存线,那么A可能会得到两个代表名额,B、C、D都要保证至少有一个代表名额,那么B、C、D之间的得票差距就会被忽视。 在爱荷华党团会议当天,美国C-SPAN电视台直播了该州第53选区(第蒙市罗斯福中学餐厅)的民主党党团会议。在这个400余名选民参加的党团会议中,奥巴马获得180人、爱德华兹获得150人、希拉里获得70人的支持。这个选区六个代表名额最终三个分配给奥巴马,两个给爱德华兹,一个给希拉里。 与此不同的是,共和党在有些州实行比例代表制,有些州则是“赢家通吃”制。与总统选举中的“胜者全得”不同的是,初选中的“赢家通吃”是在选区层次的“全得”。每个选区的代表名额将全部给在这个选区得票最高的候选人。如果仍以上述四个候选人为例,A候选人将得到本选区全部代表名额。 党团会议 党团会议是一个选举小区域内的选民聚会,讨论候选人的优缺点,然后在群体氛围中投票决定候选人,往往是一个州各个区域在同一时间召开会议。有良好组织动员能力的候选人及其团队,能够凭借在会议上支持者的数量,引导舆论的走向,从而赢得投票。 党团会议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提名制度,比初选历史悠久,但它没有直接投票的初选来得简单易行,也没有不记名投票来得公平、理性,投票率远比初选低,今天已经较少采用。但是这样一种“市镇会议”的形式,深深根植于自殖民地时期开始普遍实行的市民自治传统。从程序角度来看,初选和党团会议都比密室交易要民主,但是从投票率和投票者的角度来看,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相对于大选,初选特别是党团会议的投票率很低,大概是大选的1/10-1/2。这个问题由于时间表的提前更加恶化,因为排在时间表后面的选民觉得提名已经显而易见,他们的意见已无关紧要。 相对于低投票率,很多人更加担心初选和党团会议吸引的选民类别。学者们发现,初选选民比大选选民受教育程度更高、更富裕、年龄层次更高,他们更有政党倾向,更多接近政治活动核心。对于共和党来说,初选选民更保守;对于民主党来说,他们更自由化。候选人被迫在初选和大选中表态不一致。初选时,他们会表达党派化和意识形态化的观点来赢得他们党的忠实拥护者。在大选时,他们更接近中间派选民集中的政治中心。初选中,有极端意识形态倾向的候选人更具有优势。如果五个民主党自由派和一个共和党保守派在新州竞选,很可能后者赢。党团会议的参与者更少,比初选少1%。愿意花整晚时间来讨论候选人和议题的投票者,其党派性比初选投票者更强烈。 以下是2008年爱荷华党团会议和新罕布什尔预选的实例。 爱荷华州,人口29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98%。在美国50个州中,人口排名第30,面积排名第31。 新罕布什尔州,人口130万,占全国人口的043%,在美国50个州中,人口排第41位,面积第42位。 不客气地说,除了每四年一次的总统初选,这是两个州不大有机会上到美国几大报头版的地方。然而单在这个不大的爱荷华,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在电视广告上的投入是4000万美元,平摊到290万选民身上,每人17美元。由于最终参加党团会议的选民只有10-20%,因此候选人相当于为每个与会者花费了150-200美元的电视广告费。 预选时,在爱荷华州1700多个选区,注册党员到自己家附近的指定地点(通常是学校、教堂、图书馆等公共设施,有时甚至是在某人家的客厅里)参加会议。在类似早期新英格兰地区的小型“市镇会议”上,选民们讨论本党政策、各候选人派遣的干部面对选民做直接竞选,随后选民投票选举自己支持的候选人。选举没有选票,每人发张白纸,人们写上自己支持的候选人名字。整个过程不那么严格,即使名字拼写错了,比如把克林顿的Clinton写成Klinton,只要不造成误会,也是有效选票。各会议点选举结果出炉后即向州党部上报并由媒体公布。 民主党党团会议没有投票过程,注册党员们是“公开用脚投票”,与会者按照支持的候选人来分组,支持同一候选人的与会者站到一起形成一组。 提早的日程始终是这两个州的骄傲。当大多数美国人还没有开始投票时,这两个州的大众们就为大选奠定了基调,确定了某些候选人的优势,排除了某些他们不喜欢的候选人。尔后,大部分美国人会大致认同他们的选择,紧密团结在领先者的周围。 爱荷华州的党团会议与新罕布什尔州的初选被证明是对两党候选人的关键考验。近几十年的总统选举史表明:如果一个候选人同时拿下这两个州,那么就似乎能拿下全国提名。如果这两个州都没有拿下来,结果几乎就是出局,唯一的例外是1992年的比尔克林顿。当年,两州都选择了自己的老乡。不过,克林顿表现不错,反而赢得了全国性支持以及大笔捐款,最终进入了白宫。然而,更能说明问题的记录是,从1952-1988年,最终赢得总统大选胜利的候选人都赢得了新罕布什尔州初选的胜利。 在两州的胜利,不仅仅是客观意义上的选票胜利,其实是一场高超的心理期望游戏。更明确地说,候选人表现超出人们预期,才是真正被关注的“胜利”,反之即使最为领先,也未必是胜利。比如1996年,多尔被认为是共和党的领先者,但是他在爱荷华州只赢得了26%的选票,领先帕特里克布坎南仅3%。所以媒体认为布坎南赢了,因为他超出了原先的预期,让多尔陷入困境。多尔随后输掉了新罕布什尔州,好在几周后他恢复了状态并赢得了提名。奥巴马的肤色vs希拉里的眼泪 2008美国总统大选,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性。在共和党方面,黑马白马在两场预选中次第杀出,各路候选人陷入一片混战。在民主党方面,焦点则集中在女人希拉里和黑人奥巴马身上。 2008年1月3日,爱荷华州的第一场预选就给大家带来了意外,先前气势最盛的希拉里不仅输给了奥巴马,甚至还输给了爱德华兹。媒体和舆论的风向随即发生了偏转,奥巴马乘胜杀入新罕布什尔州,CNN的“民调”显示,奥巴马在该州领先希拉里13%。有媒体披露说,希拉里阵营已经放弃了在新罕布什尔取胜的希望,把注意力转向了下一个州:“希拉里阵营的唯一目标是不要输得太惨,尽量缩小与奥巴马的得票差距。” 1月8日晚7点,新罕布什尔州预选的投票数字开始陆续公布。对于这场万众瞩目的选举,各家电视台倾注全力转播,各路专家和评论员们纷纷现身演播室做现场评论。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一个问题:新罕布什尔的失败对于希拉里意味着什么,她的总统之路是否就此终结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屏幕上评论员们在高谈阔论,荧屏下端的统计数字在不停地滚动变化。当10%的票站将数字报上来的时候,希拉里38%,奥巴马36%;到15%的票站将数字报上来的时候,希拉里40%,奥巴马仍然是36%。而演播室的评论员们似乎毫不知情,依然喋喋不休地讨论着“希拉里输了之后怎么办”的问题。观众都看懵了,明明是希拉里在领先,评论员们在侃什么呢!两个多小时之后,最后的选举结果出来了:希拉里以39%的得票率,以两个百分点战胜了37%的奥巴马。这一下,演播室里的专家和评论员们都傻了眼,选前明明是奥巴马领先两位数的民调,怎么最后来了个大翻车呢! 根据美国民意调查的一般规律,抽样调查的误差概率应该是3%,也就是说差距在3%以内就难分伯仲。而此次新罕布什尔的民调结果超过10%,理论上是不应该出错的。 自20世纪中叶美国对大选展开“民调”以来,历史上只出过一次“大错”,那是在1948年,“民调”显示杜威将压倒杜鲁门,而结果正好相反。“民调”科学家迅速对这次重大失误展开了研究,发现出错的原因在于“民调”的通常手段是通过电话进行抽样访问,而当时电话并不普及,有电话的都是有钱人,穷人没有电话,因此导致调查的样本没有代表性。从那以后,民意调查技术和手段不断精进,并成为一直是可以信赖的预测结果的工具。 新罕布什尔“民调”失真的问题旋即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媒体和专家们纷纷给出了解释。 有人认为,选前的“民调”失真可能是希拉里阵营故意玩弄的一个策略,通过制造奥巴马遥遥领先的假象,让奥巴马的支持者们认为大局已定,不用出来投票,而希拉里的支持者则会倾巢出动。这个解释比较诡异,似乎媒体和“民调”是可以被操纵的,这在现实中恐怕不太可能。 另一种解释认为,“民调”失真主要是新罕布什尔州的选民结构导致的。新罕布什尔州位于美国东北部沿海,人口流动比较大,年轻的、第一次有投票权的选民占总数的23%。选民中有不少是外州搬过来、年龄介于30—49岁的中产阶级和50—69岁把这里作为退休养老地的居民。这些选民的倾向性不明确,独立性强、摇摆性大。美国德瑞克大学政治和国际关系系主任阿特尔桑德教授认为,奥巴马的落败,主要因为独立人士和年轻选民没有踊跃出来投票,导致“民意”和实际结果不符。这仅仅是一个靠得住的解释,但不是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 同一般人理解的民主不同,美国的选举历来是靠选民的自觉自愿和政治热情,而不是强制投票的。因此,遇上刮风下雨、工作忙或者在家照顾孩子,都有理由不去投票,这样的选举理论上无法正确反映全体合法选民的意志。曾有一位阿根廷人这样评价美国的民主选举:“这算什么民主在我们国家,如果我的护照上没有投票的记录,我是不能被允许出国的。” 美国选举投票的非强制性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选举的投票率向来不高,总统大选的正式选举通常不到50%,国会选举只有30%左右,而总统候选人的党内预选的投票率更低。投票率的问题往往成为候选人竞选者策略的关键,只要己方支持者的投票率越高,获胜的几率就越大。当年小布什的天才政治顾问卡尔罗夫就是因为参透了这个道理,辅佐小布什夺取并保住了白宫的宝座。奥巴马的策略是“倚小卖小”,显示年轻、活力、未来和变革。他的竞选演讲通常会从“让我为21世纪而变革……”开始。奥巴马是位天才演说家,他的口才非常吸引人。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与古罗马的西塞罗都是史上有名的演说家,据说他们俩的区别是:听完西塞罗的演说,人们会由衷地赞叹讲得好;而听完德摩斯梯尼的演讲,人们会立即情绪激昂地上街游行。奥巴马的演说堪比德摩斯梯尼,使得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希拉里的策略恰好是“倚老卖老”,她的年龄、资历、经验加上人脉。因此,希拉里的竞选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优势,全国的“民调”始终领先,在党内也有众望所归的意思。然而她的最大弱点就是缺少个人魅力,在不亲近的人面前,她的说话会让人昏昏欲睡;而在亲近的人面前,她又显得太咄咄逼人。随着新鲜感的消退,希拉里的竞选越来越让人打不起精神,支持率节节下滑。 新罕布什尔的结果在根本上是两位候选人优劣势消长的结果。在爱荷华最初的兴奋过去后,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现实,关心两位候选人在教育、医疗、儿童保护等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的观点。这个时候,奥巴马的优势突然变成了劣势,人们发现他的演说虽然很美,但更像是一场表演,缺少实质内容。希拉里的竞选班子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对奥巴马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说“他的竞选像一首诗歌,而执政就会像一篇散文”。而希拉里的演讲更像是拉家常,虽然听起来索然无味,但在选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上,她都能胸有成竹地娓娓道来。 最有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选举前一天的一个小型集会上。一位妇女出其不意地提出了一个私人的问题:“你用什么办法总是能够保持头发和外貌都那么完美你是怎么保持这种乐观的良好状态的”面对如此女性化的问题,平日总是显得老练、淡定的以至于总是拒人千里之外的希拉里突然动了感情,她回答:“那真不容易。如果我不是以全副感情来相信我所做的是正确的选择的话,我是做不到的……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机遇,我真不希望倒退。”她的声音变得哽咽起来,眼角闪烁着泪光。 希拉里的眼泪立即成了媒体的头条新闻。这一幕向选民展示了一个女人的本性,同时也打动了无数女人的内心。而她的竞选对手和媒体则讽刺说,希拉里难得动一次感情,这回眼看要输才哭这么一鼻子,甚至说这是希拉里精心设计好的两滴眼泪。媒体的刻薄更加激发了女性选民的不满,希拉里自我控制和情感不外露被描绘为冷冰冰缺乏人性,她掉了泪又被说成是女人的软弱,这显然是性别歧视在作怪。于是,希拉里在新罕布什尔的女性选民中赢得了47%的支持,比爱荷华高出8%。这不能不说是两滴眼泪起到了作用。 对奥巴马而言,新罕布什尔“民调”失真则可能是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征兆,这便是所谓的“布莱德利效应”。汤姆布莱德利是黑人政治家,上世纪80年代两次竞选加州州长都遭失败。在选前乃至选后的站口“民调”中,他始终领先对手5%,但最终投票揭晓的结果却每每落后6%,一进一出的误差在10%左右。“布莱德利效应”后来被研究者定义为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暗流:许多选民,即使是来自相对开放、自由派的选区的选民,在面对公开民意调查时,不会说他们不投黑人的票,因为那不符合主流社会的“政治正确”,但是秘密投票时却做相反的选择。爱荷华的民主党的地方投票都是公开的,虽然白人占96%,但许多白人害怕被邻居认为自己有种族主义倾向,在众目睽睽之下都会将选票投给奥巴马。而到了秘密投票的新罕布什尔,情况就不一样了。 奥巴马的肤色、希拉里的性别,这是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的两个隐性关键词。虽然没有人敢公开谈论,但其实是无法回避的。 “超级星期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预选日程不断提前导致本来漫长的2—6月份的过程一下子浓缩到了1—2月份的决策,2008年这种压缩式的预选更是登峰造极。特别是2月5日,这是个星期二,有20余个州同时进行初选,计有7000万名注册选民将在这一天前往投票。故这一天被政治评论员冠以“超级无敌星期二”(Super-DuperTuesday)或“海啸星期二”(Tsunami Tuesday)。初选日程的变化源于各州希望提升自身重要性的努力。人们普遍相信,初选开始越早,越容易影响风向,该州受到的国内外关注就越高。比如有最多代表的加利福尼亚州就不断提前自己的初选时间,1992年是6月,1996年是3月26日,2008年提前到2月5日。 在初选中,专家们会常提到“彩车效应”(bandwagon effect),用以指代人们习惯于聚集在假定的胜利者周围。在2008年高度集中的初选日程中,会产生如何的彩车效应最早初选的爱荷华州和新罕布什尔州的角色面对超级初选是增强还是削弱竞选人如何在如此密集的初选中分身有术有一点可以肯定,要赢得密集型的初选,候选人身后的组织非常重要。首先是制定合适的竞选策略,主次轻重区分清楚,其次是在各州的基层竞选组织必须有力配合,组织鼓动支持者投票,以应对候选人无法在短期内同时出现在各州的情况。 根据专家们的普遍意见,超短裙式的初选利弊共生,主要有三个优点、四个缺点。 三个优点是: 它促成更早的一致,以便政党尽早团结在自己的候选人周围,团结备战大选,避免自乱阵脚。拉长的初选季鼓励政党内部斗争,短季意味着领先者很早出现。 它避免过多关注少数州的选民情绪。新州和爱州不代表全国选民;给予更多州的选民表达意愿的机会。 它鼓励有最强组织的候选人。多州同时投票有利于那些建立完善全国竞选组织的候选人。地区性的、边缘性的候选人不易得到支持。 四个缺点是: 它青睐了资金充裕的候选人。以前可以重点投资于少数初选州,寄希望于好结果可以带来大笔资金。但是,现在要同时在多州开支,费用巨大就需要事先筹资更多。 它意味着更多的电视广告和网络关注,更少的零售竞选。很难在极短时间内的广阔地域建立个人声望,其结果是竞选更依赖商业电视和选民更少时间了解候选人。 它导致3月份至夏季之间选民的疲劳期。2000年这段时间选民关注率下降了50%。 它对不知名的候选人不利。二三十年前,相对不知名的候选人在先初选的少数州可能表现良好,使他们成为可行的提名竞争人,而现在可能性很小了。

  参考:http://bookdoubancom/reading/10502410/

她原是欧美一代少女偶像,为什么现在被好莱坞彻底抛弃?

希拉里·达夫绝对算的上是好莱坞的一代青少年偶像了,有人说她是初版的麦莉·塞勒斯,有人说她是小甜甜的接班人。

总归,美剧《新成长的烦恼》绝对让她成名了,还演了很多迪士尼**,成了标准的美式童星。

12岁出道演美剧的她,事业也就好好发展了10年时间,就立马开始走下坡路了,可以说她还没到一个女演员的黄金时期就在好莱坞“退隐”了。

但完全没道理啊!她不像林赛那样有酒驾等黑历史,更是个漂亮有演技的女演员,为什么在好莱坞混的越来越差?甚至被好莱坞抛弃?

摆脱不了成名作的影响

说到希拉里·达夫,粉丝想到最多的就是她的成名作美剧《新成长的烦恼》,这部美剧让她成为了好莱坞一代青少年偶像,但也让她有了甩不掉的包袱。

这部美剧实在太成功了,完结了好几年后,大家看到她想到的还是主角丽兹,弄得她都没办法继续找下一个角色了,所以她只能先休息,接了一部一般的**,把工作重心转向音乐,还好专辑卖的还不错。

后来实在受不了《新成长的烦恼》的包袱甩不掉,所以她干脆多花点时间在家人身上了!

转行做音乐

因为被《新成长的烦恼》定了型,一时间在演戏上找不到突破,所以希拉里·达夫转行去做了音乐。

她发的第一张专辑刚刚开卖,就被音乐圈大夸,说是非常好的现代音乐,之后隔了一年,她发了第二张专辑,第一周卖了192万张,可这张专辑的风评大部分都是负面的。

第三张专辑虽然销量排到了同期的第一名,首周就卖了20多万张,但评价也是好好坏坏。

可以说她的前5张专辑纯粹是为了做音乐而发的,达夫作为当时红极一时的少女偶像也有粉丝基础,所以卖的也好,可之后的3张专辑就是打回忆杀,纯粹是为了赚钱才发的!当然会口碑越来越差!

又开始重新拍**

发了几张专辑之后,希拉里·达夫也意识到自己在音乐圈已经捞完粉丝的钱了,所以就暂停了自己的音乐事业,重新回到好莱坞的**圈,开始为各种**试镜了。

可惜,这次回归,口碑和票房都没赚到。

《战争公司》烂番茄评分能上30%算高分,在《格雷塔》里,希拉里·达夫虽然是主演,但也没多赚,还是靠DVD卖钱。

之后的**也都是一些小制作,总归这次回归肯定没像达夫所期望的那样成功!

又改行写小说?

唱歌捞不到钱了,**事业也不尽如意,于是希拉里·达夫决定改写小说。

她的第一部小说《Elixir》确实上了不少畅销书的排行榜,为了趁热打铁赶紧赚钱,她又连着出了2本续集。

其实我们都知道,好莱坞的明星写书出自传什么的,都是有代笔的,但这3年的时间,足够磨出好几部好**了,真不知道图什么!

可是又回不到美剧圈

美剧《新成长的烦恼》让希拉里·达夫成为好莱坞一线少女明星,所以很明显她是演美剧和青少年电视剧成名的,虽然后来往**圈和音乐圈发展过,但她的粉丝主要还是美剧粉。

可她现在很难重新在美剧圈子里发展,首先她的起点很高,但又过气,属于20年前成名的童星,所以很多美剧压根不敢用她当主角,怕好剧本砸了,想用她的,又觉得她的薪酬肯定很高,毕竟是没有黑历史的童星,所以干脆不用了。

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她也不好回到美剧里!

关于她感情问题的八卦太多了

希拉里·达夫有很多高调的恋情,先是和同样是童星的艾伦·卡特恋爱了很多年,然后闹出三角恋分手,再到后来和NHL球员麦克·科姆结婚生孩子又离婚。

可以说达夫成年后,她的大部分热度都是靠着情感花边新闻带来的,而不是她的歌唱实力和精彩的演技,没有硬实力的演员在好莱坞是吃不开的!

很有可能就这样了,不会回归好莱坞了

现在翻翻希拉里·达夫的作品表,4年没出美剧,4年没有新**上映,4年没有录专辑,她的事业这几年是完全放下了。

可以说她现在是当妈妈了,要照顾儿子,但她生孩子后还是正常工作了3年,完全没有新作品是和前夫离婚后的事,所以看样子她以后除非偶尔谢谢回忆录人生传记什么的,再就是只能客串一些美剧了。

更别指望说哪天能重启美剧《新成长的烦恼》让达夫回来演妈妈或者老师什么的了,因为早些年好莱坞情景剧的拍摄形式早就被放弃了,以后基本都不会用了,更何况青少年美剧要重启的话,成本可比新拍高多了,电视台又不傻。

虽然达夫现在要忙着当妈妈,还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但希望她有时间还是能拍些**美剧吧,毕竟她刚30岁出头,处于一个女演员的黄金时期,想要复出肯定是有机会的!

题记:

人生总有遗憾。眼前有两条路,你只能选择一条。或光鲜亮丽,或默默无闻。

(一)

这是由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的,在这个世界,曾经有过这样一段传奇。宛如,一曲美妙的乐曲,渐入佳境,忽的,戛然而止……

这部**就是《她比烟花寂寞》。是讲英国著名音乐家杰奎琳杜普蕾与她姐姐情感故事。

在看这部**时,我想起了曾经火爆的印度**《摔跤吧爸爸》。

在印度**中,退役的摔跤手父亲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不顾一切阻扰,把两个女儿都培养成了冠军。她们姐妹俩同时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上。

而,在这部**《她比烟花寂寞》中,两姐妹也都是出生在音乐世家。她们的母亲,就是皇家音乐学院教授。

两个人,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习音乐,学习乐器。姐姐吹长笛。妹妹拉大提琴。两个都很优秀。有时是姐姐获奖多一些,有时是妹妹获奖多一些。

两人都是“别人家”小孩,都特别出色,拿奖几乎拿到手软。不过,两人之间,也有过小小的竞争,嫉妒,羡慕。

后,妹妹杰奎琳似乎,更用心一些,也练习的更起劲一些。16岁时,她就彻底爆红。

年少成名的她,也得到了父母更多的关爱与呵护。自此之后,家里所有的“资源”都向她倾斜。

比如,给她请更贵的名师。给她更多的练琴时间。给她更多的支持与陪伴。

甚至,不让她干一点家务。这个女孩子,只要拉好大提琴,似乎一切都OK。

而,杰奎琳的姐姐希拉里与弟弟皮尔斯,几乎都被她的光芒所掩盖,在家里多多少少被“忽视”。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越练得紧,越优秀,越杰出。年少成名的杰奎琳,成了全家人的骄傲。

这里,导演用快闪镜头,通过家里奖杯飞速增多,来隐喻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姊妹两人长大。

有因有果。成年之后,姐妹俩的命运拉开了巨大的差距。各自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二)

这部**,是由姐姐希拉里与弟弟皮尔斯合著的杰奎琳传记改编。曾获第七十一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和最佳女主角奖。

豆瓣评分83分。一部人物传记片,这已经是很高的打分了。

伤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样的故事,也发生在了姐姐希拉里身上,诸种原因吧,她渐渐被“比”下去了,事业不顺。

长大的她,认识了一个志趣相投的男孩,很快就嫁人了。并且,搬到乡下去住。过着相夫教子的闲适的、宁静的生活。

从此,远离喧嚣,远离音乐。

而,妹妹杰奎琳则一路凯歌,红遍大江南北。于是,常年奔波在外,不是去这个国家演出,就是去那个国家演出。

这里,导演也用组接镜头,快速闪过,行李箱上贴的机场标签多少,来展示杰奎琳的一路风尘。

表面上看,杰奎琳过得充实而光鲜,媒体总在报道,收获了金钱,收获了尊严,收获了掌声,也收获了鲜花。俨然成功女性,多少人渴盼这样而不得呢。

而,姐姐希拉里这个时候,已经生了两个孩子,成了家庭主妇。一天被琐事所缠绕,生活和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

那么,谁更幸福呢?

我们接着看。

(三)

在影视剧中,塑造的人物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苦命型,比如《万箭穿心》中的李宝莉。一种是病态型,比如《不一样的天空》中那个像鲸鱼一样肥胖的母亲。

在这部**中,女主杰奎琳,其实,也是病态型人物,人格不健全。

表面看起来,她过得似乎非常光鲜,风光无限。经常出国,一举一动都有媒体跟踪报道。

可,她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连衣服都不会洗,就别说其他了。

每次出国演出,如果时间长,就会把脏衣服邮寄给母亲来洗。母亲洗干净之后,再快速寄回去。

她十六岁爆红之后,就到处演出。文化课,是有欠缺的。她成名之后,有时说话,会爆粗口。这使得她个人形象打分降低。

后来,她认识了阿根廷籍钢琴家巴伦博伊姆。巧合的是,两人是在已故钢琴家傅聪家的客厅里认识的。他们于1967年两人结婚。当时报纸就称他们为“金童玉女”,也是乐坛佳话。

这个巴伦博伊姆有故事,得说说。他出生于犹太音乐世家。也是年少成名,有钢琴王子之称。且,这个人,更厉害的地方在于他会七国外语。还曾经是我国钢琴家朗朗的老师。

幸福总是过于短暂,大约是两三年后,就发现杰奎琳,手指颤抖无法控制。检查后告知,得了多发性硬化症。那个时候,她的事业刚达到顶峰。

后,严重到坐轮椅,不得不告别乐坛。从坐轮椅到她去世,大约十多年时间,她都处在这种落寞,悲哀,伤感之中。

在她风光的时候,是全家人大力支持她。在她落寞无助时,也是全家人同心协助她。

可,她的偏执,她的暴戾,她的刻薄,她的尖酸,伤害了全家人的心。受伤害最深的是她的姐姐,那种亲人之间的肆无忌惮的语言“中伤”,比利箭射击更痛。

因为是根据亲人所写传记,好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部**都有真实揭露。有的让人唏嘘,有的让人感叹,有的让人震惊。

原来,光芒万丈的后面,真实的人,竟然是那个样子。

(四)

多年前,看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的电视连续剧时,看到李小龙英年早逝,就颇为遗憾。

而今,看到音乐家杰奎琳的经历,也是这样,不由叹惋。

正如**的名字,她的一生,前半段宛如烟花一样璀璨,后半段则宛如烟花一样寂寞。

不过,无论如何,人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传奇还在,她的名字也早已镌刻在历史的册页上。

她离世后,她所用的大提琴“大卫朵夫”被我国音乐家马友友所拥有。

**结尾,也是前后照应。

**刚开始,是两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在沙滩上奔跑,玩耍。

结尾,也是两个小女孩在沙滩上玩耍。

只是在这里导演用蒙太奇拍摄手法,让童年时的杰奎琳与成年后的杰奎琳来了一场意外对话。

然后,片尾曲响起,**结束。

两个小女孩,两种不同的人生。

人生苦短,到底怎么过?是岁月静好呢?还是像蜡烛充分燃烧?

或许,谁有谁的答案吧。

(,侵删)

“这是一场战争,我们决不会输给政敌。” 当克林顿不得不向希拉里坦白真相后,她“经历了毕生最感心力交瘁、最令人震惊、最为伤痛的事情”;狂怒过去后,“剩下来的只有深刻的伤心、失望和无从化解的愤怒”。“当你发现伤你的人,就是一路扶持你走过艰难时光的挚友,你还能向谁投靠我感受到无法承受的孤寂。”

继续支持他,还是放弃他希拉里最终作出了选择。“我还没有决定是否为我的丈夫和我的婚姻而战,但我已下决心为总统而战……比尔的背叛导致我的私人情感与政治理念激烈交锋。如果仅作为他的妻子,我真恨不得拧断他的脖子,但他不只是我的丈夫,他同时也是美国的总统。无论如何,他领导美国与国际社会的风范依然让我衷心敬佩。我也认为,不管他做了什么,都不应蒙受政敌的百般凌辱。”即使从希拉里的自述中也能看出,在那个艰难时刻,她的政治属性战胜了妻子属性,她捍卫的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她的政治盟友。

1979年11月27日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莱克星顿。

1983年三岁时移居巴尔的摩,四岁生日前一个月在当地儿童培训中心小提琴程。

1985年五岁时,跟随克拉拉·伯科维奇开始长达五年的小提琴学习。伯科维奇是敖德萨人,曾经在列宁格勒音乐天才学习教课25年,后移居巴尔的摩。

1990年二月在巴尔的摩的雷金音乐厅举行第一次整场独奏音乐会。十岁进入费城的科蒂斯音乐学院,师从83岁的雅沙·布罗斯基。布罗斯基先生是尤金·伊萨伊最后一位在世的学生。第一次在电台露面,参加费城WFLN-FM古典节目。

1991年十一岁第一次与职业乐团合作,得到第一把成人小提琴。十二月第一次与大乐队合作,与巴尔的摩交响乐团一同演出。第一次接受电视采访。

1992年开始在科蒂斯音乐学院的全日制本科学习,学习音乐、人文科学和外语。

1993年与费城乐团首次合作演出。与匈牙利布达佩斯节日乐团合作,进行欧洲首次演出。在法国Sully-sur-Loire音乐节进行了欧洲室内乐首演。巧遇让·巴蒂斯特·维尧姆1864年制造的小提琴,十分喜爱,很快买下。

1994与美国其他著名乐团合作演出,包括克里夫兰、纽约爱乐和匹茨堡交响乐团。

1995年15岁,在德国慕尼黑首次演出。由洛林·马泽尔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并进行电视转播。此后三年专门与马泽尔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巡演欧洲。首次在夏季参加美国威蒙特举行的万宝路音乐节,学习并演奏室内乐。

1996年第一次录制巴赫奏鸣曲和帕蒂塔,获得Diapason d'Or奖。与费城乐团首次在卡耐基大厅演出。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在柏林爱乐大厅首演。在纽约与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演奏巴赫六部勃兰登堡协奏曲。

1997年恩师布罗茨基先生以89岁高龄去世,其时希拉里在加利福尼亚巡演。10月在巴黎首演。

1998年1月在巴黎首次与乐团合作,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由雅诺维茨指挥法国广播爱乐乐团。与戴维·金曼指挥的巴尔的摩交响乐团合作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和伯恩斯坦小夜曲,获得格来美提名,并获Diapason d'Or大奖。数月后,又获得Echo古典大奖。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到维也纳、伦敦、苏黎世等地巡演。

1999年从科蒂斯音乐学院毕业获学生学位。首次与柏林爱乐、洛杉矶爱乐、旧金山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到澳大利亚进行五个星期的巡演。演出并录制埃德加·梅耶尔为她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

2000年1999年录制的巴伯和梅耶尔协奏曲唱片获得德国音乐评论大奖和戛纳古典大奖。首次出现在BBC逍遥音乐会,最后一晚出现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大厅。与柏林爱乐巡演日本。首次应邀与伦敦爱乐合作演出。

2001年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在北美巡演。秋季到世界各地巡演。首次与香港爱乐、法国国家乐团合作演出。

2002年与DG签定专属合约,首次在DG录制唱片,曲目是巴赫四部协奏曲,与杰弗里·卡翰指挥的洛杉矶室内乐团合作。首次在卡耐基大厅和维也纳爱乐厅进行独奏音乐会。到世界各地巡演。勃拉姆斯和斯特拉文斯基唱片获得Monde de la musique's Choc Award。

2003年与洛杉矶爱乐、波士顿交响乐团等进行北美巡演。与旧金山交响乐团进行四个星期的欧洲巡演。此外,在里斯本和巴塞罗那首演,并与法兰克福广播交响和丹麦国家交响乐团。巴赫协奏曲八月发行。她在DG的第二张唱片将在伦敦录制。曲目是埃尔加的小提琴协奏曲和沃恩·威廉斯《云雀高飞》,由科林·戴维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走近希拉里·哈恩

对于许多古典乐迷来说,看惯了唱片封面与舞台上的老头们,却猛然冒出一个褐发蓝眼的漂亮姑娘,不论琴声还是相貌都让人为之一振,这在当时是很吸引眼球的事;而今天,年过三十的希拉里·哈恩愈发迷人,她的琴声也愈发带有个人标签式的独特风格

想不到就这样见到了曾经的偶像。身着淡**长裙的希拉里·哈恩从台侧走出来的时候,还是愣了一下。舞台上的哈恩带着职业的笑容,优雅而精致,举手投足都是成熟音乐家的气质。她与英国室内乐团联手奉献的是莫扎特的第五号小提琴协奏曲,这是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中结构最复杂且最具深度的一部。几年前哈恩与多年的校友兼搭档娜塔莉·朱一起录制了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的专辑,这也是我对哈恩演奏莫扎特第一印象的来源。哈恩的演奏风格,与我对莫扎特作品的理解大相径庭。在我看来,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应该最能代表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风格:细腻的软重音、灵动跳跃的节奏、精准的弓段运用、变化丰富的揉弦与力度控制。哈恩的表现方式则更多是直来直去,大开大阖。这并不是说她的音乐里缺乏细腻的情感,只是她表达乐句的方式过于直接,难免令维也纳式的华贵与优雅气韵大打折扣。当然,抛开风格上的喜好不谈,哈恩技术精湛,音色完美,呼吸自如,这确实是在音乐会舞台上难得听到的莫扎特。

如果说哈恩对莫扎特的诠释仅仅能自圆其说,那么她加演的巴赫小提琴无伴奏第一组曲(b小调,BWV1002)中的阿勒芒德舞曲(Allemanda),则完全令我为她的琴声倾倒。“阿勒芒德”在法语中意为“德国的”,阿勒芒德舞曲也正是起源于德国的一种民间舞曲,相比于巴赫无伴奏中很多以复调织体为主的乐章,这首以单声部旋律为主的舞曲在技术上并不复杂,但众多提纲挈领式的乐句却对独奏家的音乐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轻的哈恩在音乐上难以与大师比肩,却以她独特的音色弥补了积淀上的不足。听这场音乐会之前,一直对她唱片里的音色惊异不已,那种浑厚精致而富有张力的声音,在其他人的录音里从未有过,我甚至怀疑这种音色是无所不能的录音师“量身打造”出来的。而在现场听到这样的声音,只能为之叹服。她的右手不仅独特,简直是神乎其技:爆发力十足却轻巧无比的压弦,不仅可以制造出那样精美的声音,还可以将音色上的变化与声部的转换结合起来,于是巴赫无伴奏中的线条听起来从未这样清晰,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如此接近巴赫的音乐里最本质的东西。一曲结束,竟然许久没有醒过来,直到她最后一次出来谢幕时,我才将掌声献给这位带给我巨大震撼的艺术家。

  攀上珠峰第一人: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

  有一张照片因为记录了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而闻名世界。在这张照片上,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站在峰顶手举一块冰,上面插着随风飞舞的旗子。而给诺尔盖拍这张照片的,正是世界上首个登顶成功的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

  曾经在家乡奥克兰作过养蜂人的希拉里自从登顶成功后,接受过数以千计的采访。平易近人的希拉里从没有因为自己创造登山历史而拒人千里之外。相反,任何人在翻阅奥克兰当地电话簿找到希拉里这个名字时,都会看到他特意在那里留下的居住地址。希拉里今年在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时谦虚地表示,自己当年能够书写登顶的历史,依靠的无非是“实用的技巧和足够多的绳索”。

  希拉里1919年7月20日出生,他的父亲是一名老兵。二战期间,他加入空军,战争结束后开始迷恋登山。一次他和乔治·洛攀登阿尔卑斯山时,突然冒出攀登喜马拉雅山的念头。他的想法得到了当时世界登山协会的重视。

  1953年,希拉里攀登珠峰成功后,当时身在大本营的乔治·洛亲眼目睹了希拉里和向导诺尔盖返回大本营时的情景。他回忆说:“当时埃德蒙露出疲惫的笑容,然后一下子坐在冰上,用他一贯的语气说:‘行了,我们把那个家伙征服了。’”

  希拉里后来被女王册封为爵士,不过他曾经在书中这样写道:“(被封为爵士)对我来说是无上的荣誉,但是我所做的实在与我得到的头衔不相符,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得到册封。”

  希拉里成名后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目前他的基金会出资在尼泊尔等地建立了27所学校、两家医院以及十几个诊所。希拉里的家人也投身于基金会的工作当中,1975年,他的妻子和女儿在尼泊尔参加基金会活动时因飞机失事而丧生。

  1984年,希拉里被任命为沟通新西兰和尼泊尔、印度文化的特使,他后来与工作伙伴琼——他的好友、登山家米格鲁的遗孀结为夫妻。

  如今83岁高龄的希拉里已经久不登山,但他非常乐于帮助那些登山爱好者,并且经常不厌其烦地回答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待人随和的希拉里很少发脾气,唯一的例外是1999年发生的一件事。那一年,1924年登顶时失踪的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的遗体被一支美国探险队发现,探险队拍下了遗体的照片。希拉里得知后在公共场合大发雷霆,认为美国人的做法“令人讨厌,冷酷无情”。

  希拉里表示,如果马洛里被认定为登顶成功的第一人,他会为此感到兴奋:“45年来我一直被认作第一个到达珠峰峰顶的人,所以我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689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