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选举总统是怎么进行的?

美国人选举总统是怎么进行的?,第1张

即由选民选出总统选举人,再由总统选举人选出总统。由于选民在推举选举人时,已经明确选举人要选某一总统候选人,因此,美国总统虽为间接选举,却有直接选举的意义。另外,总统选举人制度作为美国总统选举中的一项独特的制度,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诸如,各州选举人的数目同本州在国会里的议员人数相等,一些大州议员人数多,选举人数目也就多;选举人的选举实行“胜者得全票制度”,就是说,如果某党获得一个州的多数选举人票,则该党就获得该州的全部选举人票等等。

  问题的分析与假设:

  1假设:

  ①所有的候选人条件完全相同

  ②各个单位已经把八个候选人已经选定。

  ③所有的群众均不参与投票。

  2问题的分析:

  从甲,乙,丙,丁中选择出来的八个人分别为 甲1、甲2、乙1、乙2、丙1、丙2、丁1、丁2,假设这几个人得到的票1数和票2数分别如下表:

  单位

  票数 甲 乙 丙 丁

  甲1 甲2 乙1 乙2 丙1 丙2 丁1 丁2

  得票1数 X1 Y1 X2 Y2 X3 Y3 X4 Y4

  得票2数 X11 Y11 X22 Y22 X33 Y33 X44 Y44

  问题1:

  我们假设候选人的条件完全相同,这时领导的倾向性完全显示出来。因此,对于每个人得票2的数目的概率都是一样的,那么只考虑得票1的数目:

  对于甲中的两个人:(0,9)、(1,8)、(2,7)、(3,6)、(4,5)

  对于乙中的两个人:(0,6)、(1,5)、(2,4)、(3,3)

  对于丙中的两个人:(0,3)、(1,2)

  对于丁中的两个人:(0,2)、(1,1)

  由于甲和乙分别得到票数字之和明显小于丙和丁的概率,所以甲和乙得到这两个指标的概率很小,明显吃亏了!

  当丙为(0,3),丁为(1,1)时,这两个指标最可能落入丙和丁单位;

  当丙为(0,3),丁为(0,2)时,这两个指标最可能落入丙和丁单位;

  当丙为(1,2),丁为(0,2)时,这两个指标最可能落入丙和丁单位;

  当丙为(1,2),丁为(1,1)时,这两个指标或者落入丙和丁,或者都落入丁单位;

  综上分析,这两个指标最可能落入丙和丁单位。

  问题2:

  每位投票者只填写1个本单位人员,1位其它单位人员,这种办法提高了公平性。

  在问题1中,我们假设是得得票2的概率是相等的,在这里实际得票2的概率不相等,分析如下:

  对于甲中某一人得票2的概率:

  对于乙中某一人得票2的概率:

  对于丙中某一人得票2的概率:

  对于丁中某一人得票2的概率:

  由此看出,甲、乙、丙、丁得票2的概率依次上升,而问题1中得票2的概率假设为相等的,甲、乙、丙、丁得票1的概率是依次下降的,因此票1和票2的概率和更接近平均概率,这样显然是提高了公平性。

  问题3:

  某个单位只推举1位候选人时,

  ①单位甲推举1人,其它3个单位推举2人时,这种做法不利于单位甲,对结果没有影响。因为,甲单位只有一个候选择人时,至少可以得9票,而其它的情况与以上分析的情况差不多。所以,这样做不有利于单位甲。

  ②.单位丙推举1人,其它3个单位推举2人时,这种做法和上一次的一样,同理对结果没有影响。

  综上所述,某个单位只推举1位候选人时,对所选的结果没有影响。

  问题4:

  合理的选举思路如下:

  分别从甲,乙,丙,丁四个单位中选出候选人分别为四个,三个,两个,一个,然后投票人在票上本人同意的两个人的名字下分别画勾,表示支持这两个人,最后清点每个候选人所得勾数即票的总数,数字之和最多的两个人当选。并且假设领导投票也有一点的倾向,所有的领导必须投一票给其它的单位成员,由此可以得到每个单位的成员的得奖概率如下:

  单位甲:P1=

  单位乙:P1=

  单位丙:P1=

  单位丁:P1=

  每个成员被选上的概率都是差不多的。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

  采用该方法来选举可以提高一定的公平性

  结束语:几点遗憾:

  1.选举的问题很复杂,必须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为了使建模方便一些,我们这里只是列出来了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忽略了很多其它次要的因素。

  2.我们直接是从每个单位里面总共八个人中去选的,没有考虑群众的参与,这一点也很遗憾。

  3.这只是个理想化的思维方法,实用程度不高,这时最大的缺点。

尧舜禹之间的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方式,被古人称为

禅让(拼音:shàn ràng)是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唐尧传位给虞舜,同时传了允执厥中四个字;虞舜传位给大禹,同时传了尧舜十六字心传(简称中华心法),成为五千年治国的国家哲学。

主要形式

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通常,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称为“外禅”;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导致朝代更替。

本段历史起源

原始部落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人类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才能生活下去,因此,人们需要选举出贤能、公正的人当首领,以带领大家抵御外来的侵袭,进行生产劳动和平均分配食物。

在实行“禅让”制度之前,即在“三皇时代”(公元前2607年—公元前2338年),实行的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血统继位制”,国家最高***在风姓家族中产生。该制度于公元前2338年被废除。“五帝时代”是所谓“公天下”时代,实行“禅让”制度,即帝王让位给不同姓的且非血统的人,例如:伊祁姓的尧让位给姚姓的舜,舜让位给姒姓的禹。

  根据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选举村干部是事关农村稳定的大事,具有严格的程序。

  1、报名参选。选举办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外,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村民委员会主任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认真贯彻执行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二)作风民主,办事公道,联系群众,热心为村民服务;(三)工作认真负责,有办事能力,能完成任务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四)身体健康;(五)有一定文化知识。

  2、选举证明。一是成立选举领导机构。镇(处)成立选举领导小组;村成立村民选举委员会。二是选民登记。在选举日前20天,公布选民名单,选民登记要做到不错登,不重登、不漏登。选民登记的基本条件:年满18周岁,户口在本村,享有政治权利。

  3、确定候选人。根据村庄规模确定村委会成员职数和职位,以多于应选名额一人的规定确定候选人数。召开预选大会,预选会议要求过半数选民参加有效,按照得票多少当场确定候选人。并于当日或次日张榜公布。

  4、召开选举大会。包括清点参加会议人数、推选唱票人、计票人和监票人、介绍选举形式、检查密封票箱、核对选票数、分发、讲解选票、选民写票、选民投票、销毁剩余选票、开箱验票、整理选票、唱票、计票、宣布选举结果等程序。

推举

释义介绍,推荐。介绍好的人或事物希望被任用或接受。

推选

释义推举选任,推荐选用。是上级选下级。

如:“全班同学( 推选)她参加数学竞赛。”“老师(推举)她为班长候选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963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