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情感的作用

艺术情感的作用,第1张

艺术情感的作用:

艺术情感的表达需求构成了文学创作的动力。

②艺术情感的再度体验构成了艺术创作的核心。

③艺术情感是艺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们,都十分看重情感的作用和地位。罗丹说“艺术即感情”。列夫·托尔斯泰在《论艺术》中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递情。”符号美学代表人物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

毕加索曾说:“艺术是时代的索引,任何一个时代的特殊感情都会诱导出与这些情感一致的艺术形式。”在毕加索的艺术创作中,情感的变化使他在艺术创作出现不同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都与他的个人情感密不可分。

458、艺术形态的本源就是真,只要我们凡事层层剥皮,追根溯源,最后必然会找到真。宇宙中只有一个真,除了上帝之外,其余的都是幻化的,都是上帝的艺术表现形式。

459、维护艺术形态有序和谐的机制就是善。具体点讲,凡敬畏上帝、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的心态就是善,凡维护上帝、维护秩序、热爱生命、保护大自然的行为就是善。

460、艺术形态的和谐比例搭配和对称就是美。万物之美是上帝添加上去的,维护美是神佛的天职,是圣贤智者的理想和追求,也是普通大众的愿望。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艺术家的情感不可能是从天而降的,也不可能是生来就有的。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是有自身规律的。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第一,它是客观的现实生活和自然现象对艺术家主体作用后而产生的。首先表现为利害关系,如果客观事物对主体有利,主体需要这种客观事物,那么就会在感情和情绪上表现为欢喜和热爱;如果某种客观事物,艺术家从利害上根本不需要,甚至有害,那么就会在感情和情绪上表现为厌烦和憎恶。只有无害有利的事物才会引起人们的美感。有害无利的事物是不会引起美感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有的事物对这一部分人有利,对另外部分人无利;对一部分人无害,对另一部分人则有害,这就要取决于你站在什么观点上,替什么人着想,替什么人代言,你如果站在西方立场上,你就不会替东方代言;反之,你如果站在底层大众的立场上,你就不会替权贵者代言,反映上层阶级的情感和喜怒哀乐。由此可见,艺术家的情感具有社会性的特点。情感来自社会,来自生活。你想要有丰富的、健康的、正确的情感吗那么就到生活中去,倾听底层者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体察他们的悲欢离合,与他们同甘苦、共命运,只有这种感情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谁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但自己的喜怒哀乐要看符合不符合底层大众的喜怒哀乐,如果不符合,就要舍弃自己的“小我”,归根到底层大众的潮流中去,否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第二,艺术家的情感是发展变化的,不是绝对不变的。由此可见,艺术家的情感是可以变化的、发展的,而不是僵死不变的,艺术家只有不断学习,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使自己的情感不落后。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第三,情感是受一定神经生理条件制约的。当大脑皮层得到外界情景信息的刺激后,就会产生是否有利和是否需要的判断,就会产生各种情绪和感情。如果一个人的神经生理条件受到损害或迟钝就会影响情绪和感情的表现。对于白痴和傻子来讲,是不会有正常的情感的。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第四、情感也要受每个人的思想方法、知识文化水平、生活阅历、工作经验、个性、健康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由于思想方法、文化知识水平、生活经历、个性、健康等因素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情感,这种事例在现实中是举不胜举的。外国人屠杀中国人,有的人无动于衷,有的人甚至看热闹,鲁迅先生却无比愤慨,终生难忘,并决心弃医学文,以改变国民的灵魂和心态。立场不同,认识不同,情感也不相同。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第五、艺术不能只表现“情”、不表现“思想”、不表现“道理”。人的情感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思想基础之上的,思想和情感实际上是不可分的,脱离正确思想的情感是动物性的情感,甚至是违法的情感,反动的情感、荒唐的情感。艺术既要表现人们的感情,更要表现人们的思想和哲理。情感不能脱离理性的思考,理性的思考又不能抽象地表现,而是要用生动典型的形象去表现,这就是艺术的主要特点。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第六、艺术作品中情感和思想的关系就是“情”与“理”的关系。“情”和“理”是不同的,情是情,理是理,但是“情”和“理”又不是截然分开的,也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成功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情理交融,通情达理的。首先要通情,然后才能达理。作品不能以情动人,再好的理也不能真正为欣赏者所接受;反之,不合理的情感,也是不能真正以情动人的。理是灵魂,情是生命;理是目的,情是桥梁;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灵魂,没有桥梁,目的也就达不到。搞艺术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情与理的关系。既要合情又要合理,不能为情而损坏理,也不能为理而损坏情,情脱离不开理,理脱离不开情。有些人片面追求情感的表达,破坏了定的理,连起码的理也不要了,这是不对的,反之,单纯进行干巴巴的说教,缺乏情感因素也是不好的。我们要避免这两种不良倾向。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第七、古人讲“无理而妙”,并不是不要理,不讲理,而是不为小理所约束,而是要按大理去创新,实质上是“无理而理”,“无法而法”,是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理,更加自由的法度。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当代社会最应该重视的,人们恰恰淡漠了,那就是人的情感,而艺术恰恰是情感的载体人们选择了艺术研究,实际上就是选择了对人及其情感的研究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或者说在文化的结构里,情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虽然属于感性的范畴,却是一切理性的源头、内涵和基础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道始于情”如果离开人的情感,不以真挚善良的情感为基础,一切形式上的文明礼貌、行为规范只不过是一种虚伪和做作从这一点来说,艺术研究是21世纪人类社会需要特别重视的

  可以认为,选择艺术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或追求是正确的、崇高的同时,这也是一种非常“时尚”的选择,这个时尚并不是广告上看到的那一类东西,而是指这一课题正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话题法国作家马尔罗预言,“21世纪的发展,要么是文化的发展,要么什么也不是”所以,我祝愿大家,在浮躁喧嚣的氛围中,能够沉下心来,选择了一个最值得研究的课题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美术的审美本质决定了它对人们有着美化人的心灵、美化生活的意义与作用。因此,通过这种教育活动,可升华人的感情,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以及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生活。”

众所周知,美术的社会意义与作用主要不是借助于理性的启示,而是着重是以“美”起真。我们就拿中学课本中的美术欣赏学习来,日观赏印度的佛教美术作品,其欣赏的过程就是神圣与净化的过程,又是一种审美享受的过称。这是因为宗教是人性的另一种表现的异化,是主观审美对客观对象的理想,在欣赏中,由于审美的介入,人的的本质得到了肯定与赞扬。人们是通过审美的欣赏活动,从感情的角度反映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中国现代美学家们几乎都十分强调审美、艺术的独立性。王国维肯定地说,哲学和艺术是“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当世之用者”,“愿今后之哲学美术家,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置”。

我们生活中离不开审美活动的过程,即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或审美的发现、艺术的构思、情感的表达。因为我们在创作活动中,“不仅是单纯的美术技法,而是艺术情感的表达来实现审美的价值。”

美术欣赏具有调节精神与情绪的节奏,丰富学习内容能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还能进化我们的生活。如:学习书籍装帧到为自己装饰笔记本与作业本,从学习服装设计地没自己装扮衣服,从学习环境艺术到没自己美化居室等等。这就是一些美化生活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表现。

人们掌握美术这一交流手段,在交际活动中能够增强自身的群体意识和认同感。这种群体意识与认同感通过美术的中介活动,便反映为人类情感的共同性或人类精神的感召力。人一旦进入此境,便踏上了通往他人、通往群体、通往社会乃至通往全人类心灵的道路。正如瑞士心理学家容格所说:“只有在艺术中,人们才理解到一种能允许所有人去交流他们情感的韵律,从而使人结合成一个整体。”…所以艺术又被幽默地称为调节人际关系的特殊处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718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