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表达的三桩誓愿,说说这三桩誓愿里运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起到

窦娥表达的三桩誓愿,说说这三桩誓愿里运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起到,第1张

窦娥表达的三桩誓愿,分别运用了以下典故:

1、“血飞白练”运用了“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2、“天降瑞雪”运用了“飞霜六月因邹衍”;

3、“抗旱三年”运用了“东海曾经孝妇冤”。

这些典故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首先:关汉卿从“东海孝妇”的传说中得到启示,由之生发开来,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概括丰富的现实社会内容,大胆而精巧地构思出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步递升,创造出浓厚的悲剧气氛。

  窦娥是无辜的,是冤大屈深的,她不甘心屈从于现实的压迫,她坚信自己的死定会“感天动地”,在人间以奇迹的方式显示出来第一桩,“血飞白练”,通过这种方式,窦娥向世人显示她的清白无辜在唱词中,窦娥提到两个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表明她死得和苌弘一样冤屈,和望帝一样凄惨第二桩,“六月飞雪”,如果说第一桩是通过她自身的奇迹来表明她的冤屈,第二桩则是通过违反常规的自然现象来证明社会的不公平,社会上人为制造的黑暗“飞霜六月因邹衍” 的冤狱故事,更表明了窦娥所遭受的是人间冤狱第三桩,亢旱三年引用“东海孝妇”的故事,矛头更直接地对准昏聩的官府,“这都是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窦娥希望通过第三桩誓愿,直接惩诫残暴昏聩的官府,也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冤屈能够象“东海孝妇”一样,得到昭雪。

三桩誓愿,从时间的延续上,一桩比一桩更久长;从空间范围上,一桩比一桩更扩大三桩誓愿依次递进的过程,也是窦娥反抗精神依次上升的过程,是她斗争的矛头更加明确的过程行刑尚未开始,第二桩誓愿就已显示出预兆,更说明了窦娥的冤屈感天动地,社会的黑暗已引起上天的震怒三桩誓愿的实现是窦娥反抗的最终结果,也是悲剧高潮的结束窦娥死去了,但给人间留下了一个勤劳善良、坚强不屈、富于反抗精神的感人形象也给人间留下了一曲对黑暗社会以死抗争的回肠荡气的悲壮歌曲

  帮你总结一下:

  苌弘(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望帝(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

  邹衍(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创始者与代表人物,齐国人);

  东海孝妇(汉朝的)

在作品艺术上,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也反衬出社会的黑暗。

窦娥临死前发下这三桩誓愿,足以说明窦娥的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的实现更是窦娥反抗的最终结果,也是悲剧高潮的结束。窦娥虽死去了,但给人间留下了一个勤劳善良、坚强不屈、富于反抗精神的感人形象。也给后世留下了一曲对黑暗 社会以死抗争的回肠荡气的悲壮歌曲。

《窦娥冤》的全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它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中一出优秀的剧作。说它优秀,是因为它不但塑造了窦娥这一典型形象,而且还让读者更深层次的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人民身上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比其它的作品更胜一筹。

作品中最突出窦娥性格的情节是她临刑前所发的三桩誓言: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窦娥冤》)第三折)这三桩誓言是作品第三折的重要部分。作品第三折的主要内容是窦娥被斩,是全剧矛盾的顶点,也是剧情的高潮(元杂剧的第三折,通常都是剧情高潮之所在)。通过这一折戏剧冲突的发展,作品在广泛的揭露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将批判的矛头集中在黑暗的吏治上。而三桩誓言又是高潮中的高潮,重点中的重点。窦娥用三桩誓言来诅咒这个黑暗的社会,并且警示后人,把整个剧目推向高潮。

三桩誓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但是,如果把它的作用只局限在这一点上,是不全面的。

为什么呢?窦娥在谴责天地鬼神的时候,对世界的主宰者:天和地,发出了埋怨和呵骂,她愤怒的发出了“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第三折)的怒吼。在当时的社会中,天地鬼神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但她却敢于怒目青天,顿斥大地,对之进行愤怒斥责,并且立下重誓,绝不让“不分好歹”的“地”承受自己的鲜血,也绝不让“错勘贤愚”的“天”看见自己的身体,这在窦娥的前两桩誓言中明确的体现了出来。窦娥对封建社会世俗观念中最公正无私的——天、地、日、月都彻底的加于否定,实质上就是对现实,对现实人间最高统治者的否定。

窦娥的第三桩誓言是亢旱三年,为什么要亢旱三年呢?是为了引起朝廷的重视,而她的父亲窦天章也正是因为这个地方亢旱三年,才被朝廷派来巡视的。

她为什么要引起朝廷的重视呢?当然是为了平反冤屈了。

窦娥她一方面反抗和否定最高统治者,一方面又把希望寄托在最高统治者的身上,这岂不是非常的矛盾?所以,如果从反抗精神这个角度来分析窦娥的三桩誓言,是不全面的。要真正的来分析窦娥的这三桩誓言,就得寻找其它的突破口,就得从三桩誓言本身为出发点。再从文化的角度去看这三桩誓言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所谓文化指的是具有特定民族特色的,反映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国民品性、精神风貌、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75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