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在爬山的过程中,人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起伏不平的小路、滑石、岩石等,还有气温的急剧变化,物资不足,甚至还会有危险,如遇地质灾害等。而这些困难,在需要依靠伴侣来协作完成时,更考验了感情的坚定与耐力。
如果两个人能够一起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就能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在面对各种困难的时候,两个人互相扶持、鼓励,才能够顺利地完成爬山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互相理解、信任、支持,那么两个人在爬山的过程中就会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感情基础。
此外,很多人认为爬山是一个考验耐心和恒心的过程。当两个人一起攀登山峰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保持耐心。
如果其中一个人放弃了,另一个人要挽留,这也会让彼此之间的感情更加升温。
爬山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运动,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耐心才能够得到回报。而大多数人也借此机会,来检验另一半的真心。正是这种共同的参与和支持,才让自己和爱人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强化。
总的来说,爬山虽然是一项艰苦的运动,但它对于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有着很好的锻炼作用。而如果能够把爬山作为一项检验感情的过程,那么就更具有了意义:它能够让双方更加了解对方,彼此更加信任,真正地建立起健康长久的感情基础。
因此,在情人节这样的特殊日子里,很多人会选择与恋人一起爬山,来验证和加强双方之间的感情。
1、学习李四光爱动脑筋,碰到困难,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在学习这开动脑筋,认真仔细做好作业的品质。打好基础,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2、学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3、刨根问底,追本穷源的品质,具有不找到正确答案誓不罢休的执著精神。
《奇怪的大石头》原文: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受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哪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奇怪的大石头知识点
一、多音字:
1、藏 躲藏; 宝藏
2、悄 悄悄 静悄悄; 悄声细语 悄然
3、转 转身; 转动
4、为 为什么 为了; 敢作敢为 为难
5、长 长短; 成长。
6、重 重复; 重量
二、近义词:
奇怪—稀奇 著名—闻名、有名 兴趣—兴致 清楚—明白 聆听—倾听 教诲—教育 贡献—奉献 平整—平坦 考察—调查、考查 震惊—震动 恐怕—估计 常常—经常
三、反义词:
突兀—凹陷、平整 奇怪—平常 严严实实—松松散散 推动—阻碍
明白—糊涂 遥远—附近、贴近 历史—现实 震惊—平静
四、词语解释:
1、奇怪:出乎意料,难以理解。
2、著名:有名。
3、孤零零: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或没有陪衬。
4、躲闪:迅速使身体避开。
5、兴趣:喜好的情绪。
6、平整:平正整齐。
7、考察:实地观察、调查。
8、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考虑或商讨(意见、问题)。
9、震惊:大吃一惊;使大吃一惊。
10、严严实实:不留空隙或出口,形容非常严密。
11、恐怕:猜想,估计。
12、陨石: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13、坑:洼下去的地方。
14、突兀:高耸的样子。
15、遗迹: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16、长江流域:指长江干支流的集水范围,即集水面积,通称流域面积。
17、秦岭:横亘于陕西省中部偏南。东西走向,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18、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城融化,下渗冻结,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
五、词语辨析:
1、考察 考查
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确定,弄明白”的意思。但“考察”主要是指实地去观察调查;而“考查”则侧重用某种标准去衡量,主要针对行为、活动。
例:校长去各地学校考察后发现,每月考查一次学生的成绩并不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常常 经常
都有多次、反复发生某种行为或事情的意思。区别在于:常常强调次数多;经常和常常的意义及用法相同,有时可互换,但“经常”侧重于连续地、有规律地做某一件事,强调一贯性。
例句:表弟常常跪在草地上寻找蚂蚁。
楼道里经常会响起爷爷的歌声。
六、词语听写:
奇怪 著名 悄悄 土坑 卧倒 躲闪 兴趣 平整 推动 旅行 考察 秦岭 遗迹 研究 成果 震惊 清楚 捉迷藏 地质学家 严严实实 转来转去 孤零零 绿油油 红艳艳 甜蜜蜜 气呼呼 平平安安 高高兴兴 长长久久 整整齐齐 干干净净
我家附近环绕着几座小山,虽没有泰山的雄伟,但别有一番风味。虽没有海的连绵起伏,但给人一种稳重踏实的感觉,每当早晨和傍晚的时候,眺望环山,别有一番风韵。早晨,千山初醒,在青青苍山之中,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在山腰,像仙女在轻轻起舞。傍晚,夕阳映照重峦,霞光消退,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之中,山顶却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而海,只是每天涨潮,落潮,多单调呀!
在黑夜,都静了,而山并不是安静而恐怖的,总有一些小虫轻轻唱着一支支由大自然制作的最动听的歌曲,一些昼伏夜出的动物站在树枝上静静的聆听着歌曲,时不时发出一两声叫声,好似在给它们喝彩。而大海虽然可以奏出优美的旋律,但它缺少了舞台上最重要的角色——演唱者。这种表演是一种缺憾。
在山间小路中漫步,花香和青草的香气夹杂在一丝清爽的风中向你扑面的吹来。这时,好像除了几只鸟在“聊天”外,似乎是没有什么声音了,但你仔细聆听大山中的每一个动植物,都在向对方谈自己的心事。你听!“沙,沙,沙——”这是树在谈心;你看!花儿们在互相点头,问好;你看!你听!“沙,沙,沙,——”这是草儿们在唱歌,它们随风扭动着身体,一定在跳舞,也许是在为它们的节日庆典准备节目呢!而海底虽有美丽奇妙的景观,但现在又有谁能看见呢?大自然是一个天才而伟大的导演,而山则成了最广阔的舞台,这山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各自扮演者自己的角色,让这个舞台时刻都充满生机
以山为话题的作文500多就行作业帮山,我想谁都见过但是你观察过山吗/我想你没有再问你,你的童年是在山上渡过的吗?我想你这位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也不是这样的虽然我也是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不过我童年生活的地方旁边的那座山却让我永生难忘,因为我把我童年的一部分让山保存着,每当我看到山,童年的美景便一一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说的这座山叫西山,由于它位于烟台城中心的西边,便起名为西山它没有黄山那么千奇百怪,也没有泰山那么雄伟;它 泰山那么雄伟;它没有桂林那么秀丽,也没有华山那么壮观但我一直爱着它,因为…… 修建在山上直插云霄的烈士墓吸引着来烟台游玩的人们每年清明节那天,成千上万的人们胸带白花,来“看望”他们人们对烈士的尊敬好象打动了山,要不然山中的溪水为何突然变得如此清澈?大树的树阴下为何感到如此凉爽?风吹来时带来的水珠洒在脸上,好像连山也为烈士哭了这时,不懂事的我便会说:“山也会哭,爸爸妈妈说只有生物才会哭是假的!”这时,父母只是笑着摇摇头山是爱美的,在我记忆中,山的“衣服”在四季的变化中悄悄地跟着变了…… 春天到了,我站在山顶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微风吹拂着千万条嫩绿的刚抽出来的柳丝,让远处的人们误以为有仙女在载歌载舞此时,路旁的松树也不甘下风,将一些枯叶送给大地后,那嫩绿的,软软的针叶不知何时从松树的树杆里长了出来,在为以后的美景做准备小草也从刚解冻的小溪中得到滋润,悄悄地破土而出,为那含苞欲放的花儿做着点缀这时,由于满山都是绿的,我便笑着对父母说:“山是会穿衣服的,而且它最喜欢绿色!”父母便会笑着说:“是吗?你看看夏天的山吧” 夏天到了,我又一次来到了山顶,此时的景色大有改变那嫩绿的柳丝已经触到地上了,而松树则将松针变得又硬用绿,松果缓缓滴着松油,我想它可能想为人们多做几个琥珀吧而远处的景色更加迷人;青青的草地上,有许多不同颜色的花朵,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张绿地毯上锈着朵朵花儿走近一看,才知道那里的花儿,都是平时不起眼的野花,而温室里的那亭亭玉立的“高贵”的花儿,我怎么看都不如这自然的美就在这时,我一脸茫然,山也会换衣服小溪里的笑声把我从沉思里叫醒,只见父母好像明白了我的疑惑,便队我说:“你再看看秋天和冬天吧” 从此,我更加仔细地观察了秋天和冬天,哪怕每一个细节我都不肯放过秋天,山穿的是金色的衣服,冬天则是一片雪白这时,我像发现了新世纪最大的发现似的,郑重其事的对父母说:“我知道了,山有四套衣服,每个季节换一次,不过一件穿3个月,它太爱干净了吧!”此时,我搞得父母哭笑不得,而我却像个胜利者一样,笑着说:“父母被我难倒了!” 山是大方的我记得一片松树后有许多山枣树这些树当时是没有人管的,这可好了我们这帮“小鬼”们,每天上完幼儿园(那时我才5、6岁),由父母接送回家的时候,我便约上朋友,让父母先回家(由于我识路,而且烟台治安很好,所以父母可以放心)我则和朋友们去摘山枣山枣树有很多刺,但是我们根本不怕:较小的树枝被我们想办法折断了,而较粗的我们就只好小心翼翼地将山枣摘下来,不一会儿,衣袋、裤袋都装满了,我们才依依不舍的分开回到家里,父母看到我不小心被划伤的手,心疼地说:“哎呀!以后不要再去了,想吃我可以去买呀!”“不要!劳动最光荣,我要自己做,而切山枣树上的刺是山爷爷给我们勇敢的孩子的挑战目标!”我喊到此时,父母看着我,好像明白了什么…… 山是爱孩子们的春天,山上的空地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去处,蝴蝶、燕子状的风筝在空中舞着自己的风采;夏天山又用它那凉爽的溪水,让孩子们尽情畅游;秋天,山上一片金黄,缓缓落下的树叶,更为正座山添上了诗情画意;冬天,雪为山送上了新衣,而山却毫不在乎的让孩子们在它的新衣服上“胡作非为”——打雪仗、堆雪人,一片愉快的景象“山真好!”当时的我只能发出这种感叹山是伟大的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了好几个防空洞,正在我不解之时,父母对我说:没解放之前,外国人的飞机整天在我们祖国的领土上空盘旋,山无怨无悔地让人们躲在她温暖的怀抱中,自己却抵抗着敌机的狂轰滥炸……终于,人们抗过了危险期正是山,她保住了附近几十万人的生命!她,从此,成为了烟台人心目中的英雄人们没有忘记山的恩情,人们规定了法律——那座上的一草一花一木都被保护着,而后人也不会为了钱财而伤害山听到这里……小小的我心中此时也极不平静……~嫌字数多,可以删一些去
家乡的五岳山作文500字骥博士看着林子达,“孩子你手上戴着的戒指是哪来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给我的。
”“哎,我老实告诉你吧,这个戒指是雪氏集团总裁的妻子也就是欧阳千雪的东西,当年我和她都是phoenix公司的研究人员,我的代号是VK,她的代号是CloseToYou我把她当作我亲女儿一样,我们一起研究狼孩,那时她还没有成家,我们发现狼孩只能培育雄的,培育不出雌的,于是我们不断地进行实验,后来我们逐渐放弃了,我们各自走上了各自的路,千雪由于组织的安排,让她嫁给了雪氏集团的总裁,而我一把老骨头了,他们看我不中用了,就让我走了。
那时我们已经没有联系了,就在一个风雪的夜晚……”我的家大门被敲响了,“咚咚—咚咚—”
家乡秋天的山作文五百字左右秋天的山可真美啊!五颜六色的,远远望去,像秋姑娘给家乡穿上了一套漂亮的“迷彩服”,又像魔术师拿着大画笔用温柔的手轻轻地挥向着大山,此刻,绿绿的树叶有的变黄了,有的却变红了 快看,山顶那片绿色的是什么?原来是一棵棵松柏挺立着,就像勇敢的战士在站岗放哨,又像是用翠玉雕成的宝塔快看山坡,坡上一片枫树林红通通的,就像傍晚映照下的晚霞 咦!山脚那一片金**的又是什么?噢!那是杨树、银杏树、槐树的金黄叶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偶尔从树上飘下几片叶子,像蝴蝶在翩翩起舞,真是美极了!
作文500字道县的山我就站在这里,在这座山的山顶上,凉风迎面吹来,头上的汗水渐渐地随风而去。
我随意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下,用手轻轻感觉它粗糙的表面,这石头本应是灰色的,但在这山顶上经历了不知多少的风吹日晒,上头已有了泥沙的土黄,和苔藓的墨绿。
接着,我转移了视线,看着我脚下这一大片的山景。
这四周也有很多的山,好像这儿是山的部落似的,顿时心中的寂寞全消失得无影无踪。
若当山是巨人,他们能够好心地让我坐在这儿参加他们的聚会,详细地看着他们的外貌,我还能不开心吗?这群山上的植被并不是那么的茂密,在深浅不一的绿中又穿插了一些灰黄——大地原本的色彩。
浅蓝的天空中不时飘过几朵云,而云的阴影完整地罩在群山上, 一团一团的。
在山腰以下的人们可就不能那么清楚看到这奇特的景色了,处在云的阴影之中,他们顶多只能感到一阵短暂的阴凉,而阴影的形状呢?他们就无法得知了。
这算是给登上山顶的人的奖励吧?一个 的可爱身影吸引了我的注意,是只小麻雀,它好像飞累了,收起翅膀安稳地停留在暗褐色的枯枝上,风将它看似柔顺的灰褐色羽毛撩起,它好像很舒服呢!闭着的眼好似天上弯弯的新月。
渐渐转红的天色提醒我该是下山回家的时候了,我起身背起登山包,又回头看了一眼,那些山,依旧停留在那儿。
我会再来的,我知道,因为这儿有值得我再三到来的景色。
描写山的作文600字梧桐山位于深圳的东部,是深圳的风景名胜之一,是一座美丽又高大的大山。
进入梧桐山的大门,就听到小鸟在树梢上用清脆的声音叫着,知了也跟着凑热闹。
蝴蝶从我们身边飞过,好像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沿着林间小道往前走,不多远,就到了第一个景点——瀑布。
只见瀑布哗啦啦地在跳舞,一些小瀑布还在哪里叮叮咚咚的打铃,侧大瀑布在哪里哇哇的下美水给人们看,我一看眼前的大瀑布,我就想起李白曾经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经过瀑布往前500多米路,就到了小仙湖,清澈的湖水中,很多小鱼游来游去。
我站在桥上喂小鱼。
每当把鱼食撒下去的时候,小鱼儿总是抢着吃,湖面上顿时溅起一团团水花,可有趣了!离开小仙湖,我和爸爸又参观了风筝广场和没有建设好的体育公园。
一路我们走马观花,然后,我们到达了世界着名的弘法寺,这是一座年轻的寺院,这是一座充满着希望的梵刹!因为里面有一个活了104岁的本焕大师,本焕大师有一本用自己的血写了一本血书,那是弘法寺的镇寺之宝!最后,我们看到了梧桐山的云景,云景是非一般的优美,朵朵的白云在蓝天上飘着,画出一条条优美的曲线,这种意境是纯大自然的气息。
深深的吸一口气,我闻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
在这里何不让人联想到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记游槎山作文500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全家一起去美丽的槎山公园游玩。
来到大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四个用镀金写的大字:槎山公园。
在 阳光的照耀下,在树木衬托下,闪闪发光,就像金子一样。
走进大门口,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槎山公园的景色尽收眼底,景色象仙境一样美,象皇宫一样绚丽多彩。
走下台阶,第一眼看见的是一个美丽人工湖,人工湖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人工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湖底 的沙石;人工湖的水真绿,绿得象一块无瑕的翡翠。
湖边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桃花,有菊花,还有美丽又叫不出名的野花,还有蒲公英呢!有高大的松树,有美人蕉!在人工湖的尽头有一个儿童乐园,里面有波波池,旋转木马!再往里走,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看到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我肃然起敬,是英雄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才换来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槎山公园,您包涵了我们四会人民的勇敢美丽智慧。
我爱您,美丽的槎山公园!
描写泰山的作文500字 急!!!!!!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泰山。
到了山脚下,我抬头一看,哇,山脚下青山绿水,石头上满是炎武大帝的题词。
一丛丛爬山虎紧紧地贴着石壁,一束束野草从石壁上一直掉进那清澈见底的泉水里,泉水里游动着一条条可爱的小鱼,好美呀!我们坐着旅游车,走着环山路。
刚坐上去,我还以为这车开得像蜗牛一样慢呢。
谁知,那司机开得像过山车一样快。
风在我耳边呼呼呼地吹着,使劲地往我耳里灌。
经过了二十四个急转弯,终于到中天门了。
我们才松了一口气。
来到石阶那儿,看到石阶,我不由地大吃了一惊。
那陡峭的石阶,上面布满了各种鹅卵石。
石阶边上的苔藓,一丛一丛的,人踏上去一不小心就会滑入万丈深渊。
石阶两边是悬崖峭壁,一旦掉进里面就会……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爬吧!我奋力地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在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
刚开始,我爬得像小猴子一样快,到后来,我的两条腿就像灌了铅似的,挪都难以挪动。
我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突然,我正好踩在一丛苔藓里,我立刻滑倒了。
我马上站起来,往后一看,哎呀,我的 都坐绿了!经过这次教训,我再也不敢图快了。
到了迎客松前,我和爸爸照了一张相做纪念。
我可高兴了。
爬呀爬,我和爸爸终于爬上了泰山顶。
经过这次爬山,我收获了坚持就是胜利,成功的背后有许许多多的汗水。
描写山的作文飞红滴翠记黄山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 黄山是长江与钱塘江的分水岭,位于安徽省南部,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全山面积大约1 200平方公里。
号称方圆500里的黄山,是祖国大地上的一块瑰宝。
从高空俯视,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
可谁能想到,眼前这座黄山,竟是亿万年前地壳中的岩浆凝固后形成的花岗石群;这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群峰,竟是日晒雨淋、水流侵蚀这些大自然的能工巧匠“雕刻”“装饰”的结果!地质学家告诉我们,两亿多年前,黄山这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过了一亿多年,海水退去,留下了一片丘陵。
以后在猛烈的地壳运动中,地层断裂,岩浆活动,形成了黄山的基础。
到了距今7 000万年到6 500万年前,地质学上称为新生代第三纪的地质时期,地球上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黄山大约是这个时期形成的。
在距今二三百万年时,地球进入了第四纪冰川时代。
由于长期受寒冷气候影响,黄山山体受到较大侵蚀,地形变化很大,形成种种奇特的造型:奇峰怪石林立。
真是峰峰有奇观,处处是仙境。
游人们来到黄山,自然要浮想联翩,寻根问底,神游天外了。
巍峨黄山,群峰挺拔。
天都峰海拔1 810米。
由于它是黄山的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之一,在群峰的环抱中,好像是天国的都会,所以取名“天都峰”。
这是一座高耸入云,盘空千仞的险峰。
它以高和险,使游人望而生畏,仰天长叹。
如今,从下到上,都有了登山的石阶,还安上了护栏,系上了铁链。
然而,这小路仍是太陡太险了。
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手里抓着摇晃的铁索,几乎垂直向上攀登,这时,如果回首身后,两侧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峭壁,万丈深渊,不能不叫人心惊胆战。
如果从远处遥望,登山的男女老少,一个接着—个,连绵不断,鱼贯⑧而上,如同一条悬空的彩带,飘动在万绿丛中。
在快要到达山顶的地方,石阶更窄,只能容—人通过。
人们在攀登时,互相扶持,互相照应,互相鼓励,虽然并不相识,但因目标—致,倒像是—个登山的集体。
现在,当我们登上刻有“登峰造极”四个字的天都峰绝顶时,正如同经过一番搏斗之后获得成功一样,眼前景色给了我们极为难得的满足。
放眼望去,群峰起伏,云海翻涌,山峰若隐若现,就像航船、岛屿飘浮在汪洋大海上。
这时,我们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上下几千年,纵横千万里,一下涌进脑海之中,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穿过一线天,再过“蓬莱 三岛”,直上玉屏楼。
玉屏楼文殊洞顶上,有一棵破石而出、寿逾千年的古松。
它的一根长枝低垂伸展,仿佛是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意。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黄山迎客松。
黄山素有“无石不松”之称。
黄山松多生长在海拔800米到1 700多米的高山上,还有不少就长在峭壁岩缝之中,黄山松针叶短粗稠密,顶平如削,干曲枝虬,苍翠奇特。
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有立有卧,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侧挂。
无论何种姿态,都显示出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不怕长年的风吹雨打,冰雪欺压,屹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穹。
这是何等的气派! 黄山的最高峰是莲花峰。
它独出群峰之上,仿佛是枝含苞欲放的新莲。
登上峰顶,放眼天外,真是令人心往神驰。
沿“百步云梯”而下,翘首昂视“鳌鱼峰”,上有一巧石,如同一只“螺蛳”。
看上去好像一条巨大的鳌鱼要一口吞掉“螺蛳”。
可是,你从另一个方向望去,它又像鳌鱼驮着一只金龟。
西海中的“飞来峰”,从侧面看,像一块巨大的石峰从远方飞来,悬置在别的石峰上。
可你从正面看,它却像一只桃子,人们又称它为“仙桃峰”。
黄山著名的巧石“猴子观海”,是一只石猴蹲在狮子峰顶,也真难为它有这么好的耐心,千万年来一动不动地观望着眼前飘逝的烟云。
遇到晴朗的日子,虽然没有云海茫茫,却是别有一番景观。
山脚下太平县境内,呈现出一片秀美如画的田园风光,适逢此时,人们又称“猴子观海”为“猴子观太平”了。
在黄山群峰中,那些高高低低、争相崛起的巧石,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
光是听它们的名字,就足以使你产生一种遨游天宫仙境的幻觉了。
“五老上天都”“姊妹牧羊”“仙人下轿”“仙人把洞门”“老僧入定”“猪八戒吃西瓜”“仙女绣花”“丞相观棋”“仙人踩高跷”“八仙飘海”等等,这一类是拟人的,都离不了神仙气。
“兔儿望月”“金龟探海”“双猫扑鼠”“猴子捧桃”“犀牛望月”“松鼠跳天都”等等,这一些是喻物的,全离不开禽兽形。
在黄山,你可以结识许多“天国仙友”,又可参观一个奇特的“动物世界”。
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
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
峰是云之家,云是峰之衣。
黄山的烟云,也是黄山一绝。
人们在高峰之上,如登仙界云霄,轻盈的云雾忽东忽西,一上一下,若即若离,仿佛是山峦、峰石的恋人,难舍难分。
黄山在一年中,竟有两百多天是沉浸在云雾的怀抱里。
淡淡云雾,澜翻
游《文笔山》作文500字那一天,校园里彩旗飘扬,运动员进行曲让我们感觉充满了活力。
首先进行的是开幕式,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主席台,我们大声地喊着我们班的口号:“二班、二班,非同一般!顽强拼搏,展现自我!”其他班的同学也排着整齐的队伍,嘴里也喊着自班的口号。
开幕式结束后,让人紧张地比赛开始了。
那天的运动会项目可多了,有跳绳、接力赛、短跑、长跑、跳远、掷铅球……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跳绳和接力赛。
跳绳比赛开始了,我们班的曹艺同学跳得非常快,只见他把绳甩成一个圆圈,并且把自己紧紧地包围着。
比赛结束了,我们班的曹艺同学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大家为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紧接着接力赛又开始了。
发令老师的枪声一响,只见我们班的一位女生紧握接力棒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把接力棒递给了下一位同学,我们也在一旁不停地叫着加油!加油!眼看我们班能得到第二名了,没想到有一位同学掉棒了,最后我们连第二名也丢了。
唉,真可惜呀!运动会结束了,同学们虽然很累,但是为了能给班集体争得荣誉,大家都觉得很值,也很快乐!
家乡的山很多人说我们家乡的水很秀丽,我觉得我们家乡的山更美丽。
清晨,天还没亮,一层蒙蒙的薄雾,围绕着山头,从远处看,就像一层薄薄的轻纱。
午后,太阳出来了,一切都更加明亮了,青山和红日配合在一起,仿佛走进图画里一样。
傍晚,太阳慢慢地从西方落下,火红的晚霞映照着天空,朵朵浮云像一块块红绸,把整个山装饰地更加美丽了。
深夜,月亮升起了,山上的鸟儿不停地叫着,叽叽喳喳,那声音就像一支动听的乐曲。
家乡的山不仅这么迷人,而且,它的一年四季更是美如画!春天,山上的数目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许多冬眠的动物都醒了,山上有许多野花,有的像绽开的笑脸,有的像弯腰的老爷爷,有的像……夏天,山上的树木长的郁郁葱葱。
密密层层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知了不停地站在树枝上叫:“知了知了!”秋天,树叶变黄了,瓜果成熟了,有又酸又甜的桔子,有又黄又大的柿子,还有嫩嫩的蘑菇,小动物也开始储存粮食过冬了!冬天,天气变冷了,山像被颜料染了,一片雪白,有些动物都冬眠了,等待春天到来。
我们家乡的山一年四季景 人,将来,它一定会更加美丽!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写山的作文要真实感情,要自己写的500~600字的
蔡克勤 陈宝国 员雪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老一辈地质学家是中国地质学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或留学师从世界级学术大师,回国后成为地质学学科和学术理论的奠基者和引领者;或在中国大地上成长和推动中国地质事业发展,在教育、地质勘查、学术研究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地质学科技人物史研究,依他们的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真实反映其求学历程、师承关系、工作经历、学术研究、重大成果等,将鲜活地丰富我国地质学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推动和发展学术传统,从而为准确把握未来地质科学事业发展的方向提供参照和借鉴。深入研究他们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成熟的全过程,探讨他们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历程、方法、关键节点、关键因素,及其背后的精神动力,解剖他们成功攀登科学高峰的社会环境、科研和工作条件、文化氛围和物质基础,进而探求我国地质学学科和事业发展规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学术传承和学术传统的发扬光大,都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翟裕生主任在《地质学史论丛·5·》(2009)的序中指出:自1980年地质学史研究会成立以来,地质人物史一直是学史研究的重点,“努力探索人物的学术思想、治学道路的深邃境界,使人物研究更具深入和理性特点”。这是人物史研究的正确方向。这方面已有人物传记和年谱出版,也有论述重大地质成果和机构建设中先驱者的事迹与贡献,缅怀和纪念前辈业绩;更有一批前辈学者的文集出版,系统地收集了他们的学术著作,部分未刊出的手稿、文献资料和照片等,使这些人物的人生历程得以生动地展现,为人物史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借人传事 借传述史
我国有人物传记的历史传承,《史记》开创了传记文体,有帝王本纪和各色人等的列传;但一部二十四史,称得上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人物,几无踪迹可寻。科学家传记或科技人才史,在我国还是一门年轻的分支学科。特别是以谨严的学术梳理见长,阐发人物学术和治学道路的著作,尚不多见;但是他们的事功、德行、思想、个性,都将为后辈学人展示深刻的人生智慧,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鼓舞后人在学术道路上奋发进取,这是值得深入开掘的园地和学史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综观已有的人物史研究,李四光、黄汲清、丁文江、翁文灏、谢家荣等已有较优秀的研究成果,不仅传主是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早期各级地质机构创立者和地质事业的领导者,而且他们投身地质学研究的时代,正是20世纪初中国从封建社会转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除丁文江外,他们都迎来了新中国,为新中国地质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借人传事,借传述史,是人物史研究的主要途径。
2012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马胜云等编著的《李四光和他的时代》一书,以收集到的李四光和其他人物间的书信为史料,是考证李四光生平事迹的准确史实,尤为难得的是其中刊布了诸多名家手迹,弥足珍贵。参以《李四光传》(陈群等,1984,人民出版社)和《李四光年谱续编1889~1971》(马胜云等,2011,地质出版社)等研究资料,为我们的人物史研究树立了典范。
为此,以李四光研究为例略作申述。李四光年仅16岁在日本留学期间成为同盟会创建会员,22岁(1911年10月)参与武昌起义,任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任实业司司长)。袁世凯窃夺革命成果后,愤而辞职,24岁赴英国留学,先学采矿,后转入学习地质学。他以《中国之地质》为题的学位论文,获伯明翰大学自然科学硕士学位。他在学位论文中写有如下的字句:“今天,我们要求新一代的黄帝子孙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也许并非为时已晚”。李四光无论是投身革命,还是选择地质学,都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振兴中华紧密相连。
李四光开创中国冰川学研究的贡献,已有诸多文章述及,我们缀拾部分史料,以表述学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途径的由来。李四光本人在《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1933)一文中披露,他研究冰川的兴趣萌生于家乡传说的巨石——“打牛石”(当地传为此巨石系天上金牛星下界作乱,天公抛下此巨石,赶走金牛星),年仅12岁的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这是片麻岩巨砾,遗留在江汉平原的冰川漂砾。在英国学成之后,他曾赴欧洲考察了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地质。1921年他带领北京大学地质系学生在河北沙河县沙源岭和山西大同口泉一带发现冰川漂砾(带有擦痕的巨砾)、U形谷地和圆滑的孤丘等,从而确认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活动。当他把这些材料携回北京,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年会(1922年)上报告这些发现。在场的瑞典学者安特生(JGAndrson 时任农商部顾问)和加拿大籍学者步达生(DBlack)都表示怀疑,甚至断言第四纪时期中国纬度过低(与阿尔卑斯山相比),形不成冰川。后来,李四光在《地质工作者在科学战线上做了些什么》的演讲中,回忆此事时用了“他轻视地置之一笑”记述了那一刻的场景。1931年夏,李四光率北大地质系学生赴江西庐山实习,并先后三次在庐山研究冰川遗迹,从遗留的冰川堆积物和冰川运动痕迹,到地形、地貌,划分出鄱阳、金井、木楼三个冰期和考证其时代,从而奠基了李四光作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学研究第一人的学术地位。1922年当李四光将《华北挽近冰川作用的遗迹》一文,用英文发表在英国的《地质杂志》(V59,No1P14~21)上时,国际地学界对第四纪大冰盖之说尚存争议,他在文章中说:“任何为了搞清这个问题的尝试,都必须在野外进行”。1940年他在华南调查时,再度著有《鄂西川东湘西桂北第四纪冰川现象述要》一文。这些史实表明,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科学问题面前是勇敢而严谨的。1941年美国学者戴特拉(转引自周耀华《庐山第四纪冰川的三次大论争》,1972,天地纵横,尹培基主编,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表的文章中,确认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1942年9月,李四光在《科学工作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文中说:“干科学工作的人们,第一要有勇气,要有毅力……仅靠高谈阔论,世界上就没有你立足的地方”。又说:“说而不行,行而不动,用力不准确,都不是科学的精神”(1942,建设研究,8卷第一期)。以上引述的史料,大致勾画出李四光奠定中国冰川学的学术研究过程。
1958年《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李四光为首任主任委员,1959年他已70岁高龄,仍在北京西山模式口、八大处、香山、潭柘寺等处调查冰川遗迹,对三家店东北隆恩寺南的山坡上有冰溜擦痕先后观察三次。如果以李四光开创的中国冰川学出发,还可进一步梳理地质历史时期的冰川堆积,如1923年李四光考察三峡地质,识别出最古老的“南沱冰碛层”(新元古界,距今约650~740Ma),中国冰川研究者的师承关系,直到现代冰川研究,包括冰心的气候学证据等,转入到冰川学的学科史研究。因此,因传述史,不仅反映时代风云,也是学科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还要从《年谱续编》中引述李四光早年的一首题为《咏铁锥》的新体诗,发表于1921年11月9日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全文如下:“山巍巍,水洄洄,好一个玲珑世界。再过百万年,可祗剩得几堆尘土,几堆余灰。这是迷。破迷还赖我铁锥。工作复工作,莫道吃亏,我们今天定要作出一块纪念碑。还要待谁!”。地质学中的“迷”,实实在在地存在而且很多,李四光破解中国第四纪冰川之谜,无疑是一块高耸的科学纪念碑。我们认为,人物史研究应该通过史实、学术记录(本人或同时代人的学术评价)和多方面史料,还原人物科学攻关的全貌和全过程,从而撰写前辈的科学作风和学术传承。
二、史蕴风云际遇,文传时代潮流
每个人物都在一定的时代生活,其性格、情感、际遇、行为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然而作为个体人物,他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特别是科学工作和科技贡献,则不可能与时代之间都产生一一对应关系。人物研究的魅力在于发现天才人物与其科学贡献之间的关系。每个时代之中,千变万化的个人性格、人生际遇各不相同。这种个性,特别是工作经历和环境成就了人物的独特性。如果不从研究人物的学历和工作经历,包括家庭和社会环境,性格和情感、个人际遇、工作条件,以及对科学问题引发的兴趣,探索的方法和途径,那就很难写出为什么作这项研究,以及如何做的。因此,人物史研究必须收集相当系统的资料,筛选与研究主旨相关的史料,并对史料之间的关系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有依据的推理分析,将史实合理地形成论证链,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客观的评价。作为科技人物史的学术评价,应减少研究者本人的主观评价,更多地引证同时代同行科学家的评价、学术观点和成果的引用情况。
如前辈地质学家中的翁文灏,无疑是地质科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他前后主持中国地质事业达30多年,1926年任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之前有4年为代所长),1932年创办清华大学地质系,在地质学科史上首建燕山运动构造旋回,可以说在地质学领域颇多建树,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国地质事业史与他有密切的关系。但他1932~1949年步入政界,曾任经济部长、行政院院长,1951年回归新中国。他的历史际遇如此,对他的研究更多是从民国人物角度,传写他的人生轨迹。如李学通著《翁文灏》(1996,兰州大学出版社)和《翁文灏年谱》(2005,山东教育出版社),潘云唐著《翁文灏年谱》(1989,《中国科技史料》,10卷4期),张淑岩著《翁文灏的石油业绩》(2006,石油工业出版社),以及其他回忆纪念文章,对翁文灏的学术经历及历史背景做了有价值的表述和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但对他学术贡献的研究,以及翁文灏作为一个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在特定的社会环境背景下的宏观作用及个性研究还比较粗略,数量也不多。在中华民国时代,翁文灏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明显高于李四光,但在地质学领域无论是个人的建树,还是对地质科学的贡献而言,李四光应是世界级的学术大师。这是大时代风云际会中,个人历史轨迹不同所致。作为1912年获国外博士学位的翁文灏,最早的海归人士,在地质学科技领域的贡献必然受到限制。
三、求真的心态 慎守的分界
科技人物史研究主要依据史料,许多前辈学者作古多年,或身后萧条,史料难觅;或仅有后辈亲属、学生等的断片记忆,有的虽事同而说法不同;或史料辗转引述,以致失真。这是人物史研究中常见的现象。需要研究者在史料矛盾、错乱和讹误中进行鉴别,务求得到传主和相关人物生平事迹的准确史实。完成从史料到史实,还是研究的第一步。作为学术性人物研究,重点应落在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入剖析和论述其学术成果,从而使史料与学术贡献挂钩,真实反映前辈学者学术科研活动的轨迹,关键节点和重要的科学资料,反映其学术成果的科学意义所在。以此丰富我国地质学科技发展的历史资料,弘扬学术传统。
作为人物史研究或传记写作,需要对史料的骨架进行合情合理的构建。与年谱编制不同,对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工作环境、科研项目、地质考察的收获、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概况等,都有所理解,进而谨严地论学析理,梳理出和叙述好人物的事功德行,学术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研究者选取的人物,特别是深入了解后,往往萌生出对人物的热爱与尊敬,行文叙事不免带有浓烈的感情。这方面需要研究者掌握情感的度,客观冷静是史学研究者的必要素养之一。同时,评价学术成果和贡献时,也需要有分寸感。科技人物的学术活动和贡献,往往延续多年,分别体现在不同时期的学术专著和论文中,切忌将相关材料笼统地归类,或排列成流水账。最好能将不同时期的学术成果的前后关联性吃透和理解,从而阐明学术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应该说,地质学科技人物史研究有相当的难度,不仅要深入理解专业性很强的学术研究成果,更要深入人物的学术思路探究,作为非同专业的研究者常会彷徨于外,尤难深研人物的人生智慧和作出判断。人物史研究的学术(学位)论文,要以首尾贯注的文笔析事论理,先要确立论文的框架,细究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了做到叙事有血有肉,达到写出可感可触的鲜活人物形象,切忌罗列学术活动和史料,尤应注意运用好史料中的某些细节和生活小事,适当引入相关结构中,体现人物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使笔端流泻出感情,行文才能情趣盎然。
以上是我们在研究人物史和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一些体会,不当之处,请读者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史研究所地质学史论丛·5·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2]王恒礼,王子贤,李仲钧中国地质人名录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3]马胜云,马越,马芝李四光年谱续编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4]马胜云,马越,马芝李四光和他的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陈杰
(中国地质图书馆 北京 100083)
摘要 目前地质调查队伍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好的,但是部分干部职工缺乏崇高的政治理想、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此,地质调查事业单位应提高认识,把地质调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地质调查事业的重要位置;联系实际,切实加强地质调查队伍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实践,培育地质调查队伍的“三光荣”精神和优良传统;创新载体,增强地质调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地质工作者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地质调查队伍 思想政治工作 问题 对策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担负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大任务,担负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的重大使命。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健康、高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基础的能源矿产与日俱增,稳定的能源矿产供应,需要有一支思想政治过硬的地质调查队伍。因此,做好新时期地质调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
在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新形势下,地质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面临艰巨性与困难性的双重挑战,网络技术媒体传播的崛起与职工价值观念的转变都促使地质调查事业单位在发展事业的同时,对思想政治工作也予以高度重视。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地质调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要达到“思想上解惑,心理上解压,素质上提高,观念上更新”的新需求,就必须紧紧结合实际,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反思当前地质调查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地质调查事业的深入推进。本文就当前地质调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旨在为地质调查事业单位做好发展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参考。
1 地质调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地质调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总体上是好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
11 重业务,轻思想,认识上不去
在当前地质调查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之时,不少职工政治热情下降,理想信念淡化。认为地质找矿业务技能是硬的,物质激励是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软的,对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重要性认识有欠缺,在思想观念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工作任务,轻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少数领导同志也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务虚的,可有可无,业务工作是务实的,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出成绩。因此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业务发展上,无暇顾及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
12 主业意识不强,职责不清
部分党的干部未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主力军的作用,并认为,单位行政干部是“一岗双责”,既抓业务工作又抓队伍建设,那么行政干部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对自身的岗位职责模糊,摆位不正,在工作中表现为抓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不够,把自己等同于一般干部,忽视了自己的职责。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安于现状,存在老好人思想,导致工作处于被动局面。有的干部对职工思想未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职工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敢抓,不敢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怕得罪人。
13 因循守旧,创新意识不够,流于形式
现在是信息社会,人们时刻都处在大量信息包围之下,而一些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未能与信息时代的发展同步,往往还停留在开会学习、简单说教、读报、写体会、提口号等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中,缺乏创新、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措施。甚至有的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重视行政手段和经济措施,而轻视正面疏导和以点带面的现象,工作仅仅落实在字面上、口头上、墙板上,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考核和检查,对干部职工没有新鲜感,缺乏吸引力,没有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14 职工思想变化大,部分存在消极态度和思想顾虑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地质调查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职工的工作环境、生活水准、居住条件都有了大幅度提升,这都得益于地质调查事业的大力改革。然而,与物质生活相对应的,则是部分职工思想也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大多数职工对各项改革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也有少数职工对改革信心不足,或持消极态度,或存在一些不够端正的思想认识和情绪。
15 对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够重视
一支思想好、作风硬、战斗力强的职工队伍是实现单位跨越发展的基础,缺乏良好政治素质的职工队伍是创造不出好成绩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是隐形的,其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才能显现,所以,一些单位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配备和投入显得不积极、不重视。
16 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素质存在一定差距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知识结构老化,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对现代政治、经济、科技等知识的了解,对单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不能从理论的高度向职工群众做出合理的解释,工作队伍的构成需更新充实。
17 难以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价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教育人、改造人、塑造人的工作,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作,其功效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因此难以进行量化考核。
2 地质调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地质调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梳理分析,主要归于以下几方面。
21 思想重视不够
主要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把思想政治工作当做党群部门的务虚工作,行政部门不大过问。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必然不能形成党政合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也就不会着力锻造一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不会形成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从而大大削弱了地质调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22 方式方法缺少创新
长期以来,地质调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都停留在一种程式化的状态。所谓思想政治工作仅指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这种学习内容上缺乏系统性、联系实际不足;形式上以灌输为主,缺乏创新;更主要的是缺乏过程的督查,学习的实效性得不到保证。
23 考核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一些单位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强业务建设上,在对职工的考评上,只注重项目研究和科研成果;在引进人才时,把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当做聘用的主要条件,对其政治思想素质的高低不去关注或仅作参考。特别是许多单位重奖科研人才机制和措施的出台,更使得地质工作者一心只做学问,只重视业务、科研的发展,而普遍存在轻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
24 社会环境的影响
地质调查队伍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方式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现实社会中流行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使他们更关注自身的发展和利益,较少考虑到集体和社会的要求。激烈的竞争,讲究投入和回报的市场原则,使他们对可以量化的带来实惠的项目工作量、科研工作量、职称等级等孜孜以求,而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等相对淡化。
25 理想信念不坚定
不能把“三光荣”精神当做工作的信条,缺乏真正对地质调查事业的感情和热爱,这就决定了一些人很难在地质调查工作中找到乐趣,很难形成为地质调查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勇气和决心,也就不能把地质调查工作,当做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当有工作条件相对较好,待遇较高,相对稳定的机会出现时,他们就会想着离开。特别是对于认识能力正处于急剧上升与变化阶段的年轻职工,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职业心理特点之时,同事的言行和信仰会直接影响他们。在当前大多数人利益至上的思维影响下,他们很容易放弃自己的追求,心理上很容易出现偏差。
26 人文关怀不够
大部分单位党、政、工、团组织齐全,但由于工作点多、面广,一部分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性、细致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很多工作只是开会、传达,停留在口头上,工作的开展也是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思想工作的重点向特殊群体倾斜,一般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被疏忽,他们的困难和苦闷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排泄,积少成多,会形成对单位的一种情绪,一种不满,不会形成对单位一种浓浓的感情。
27 体制机制不适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随之而来。各种热点、难点问题也相应凸显。然而,有的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
3 加强地质调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地质调查队伍,大力弘扬新时期地质人“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实基础,并发挥其政治优势,才能进一步推动事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31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从党委工作制度上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总体工作部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机制,扎实推进,确保落实。通过制定总体规划,确定方针目标,部署重大任务,建章立制等形式,加强宏观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交流会,通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经验体会、碰到的具体困难、采取的对策措施等,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互助共进。二是健全工作责任制。即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机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责任到人,并建立经常性的分析制度,健全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使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真正落实到实处。三是建立思想教育机制。即由导向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典型示范教育、科技文化教育等单向教育构成向复合教育构成转变,实现思想由滞后向超前转变,变事后教育为事前教育,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把触角伸向每一个角落。
32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保障措施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求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一是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积极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创造条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二是加大政治工作人才与其他人才的岗位交流。积极做好不同岗位、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甚至是不同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三是要从岗位的实际出发,选择一些有潜质、基础较好、与政治工作相关的专业或热爱政治工作的人才,到思想政治工作岗位上锻炼成长,鼓励和支持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向“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发展,激励年轻人在思想政治工作岗位成才。四是要正确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绩效,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思想政治工作绩效很难评价也很少评价。在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和作用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按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业绩大小及技能高低获取报酬的分配机制,这将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带来极好的推动作用。
33 创新方式方法,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在运用好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站、微博、微信、QQ群、短信等新手段,把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融入进职工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真正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法纪教育警示人;用传统美德感召人;用先进英模启迪人;用关心关爱温暖人;用开展活动引导人;用单位文化陶冶人;用竞争机制激励人。
34 有效利用载体,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在方式方法上创新,更要在活动载体上有所突破。在综合运用互联网、宣传栏、报刊等宣传媒体,努力营造思想工作良好氛围的基础上。一是利用各种会议为载体,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增强职工队伍的主人翁意识,在教育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利用事务公开为载体,事务公开不仅是单位深化改革,推进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和形式,也是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和动力之源。应该将职工普遍关心的岗位竞聘、岗位遴选、人事聘用、项目招投标、发展党员,奖金发放等工作实行全公开,可以消除职工的疑虑,化解不必要的矛盾,而且还能增强职工对党委班子和单位的认知度、忠诚度。三是以推进科学化管理为载体,升华思想政治工作。现代管理应当是科学、规范管理,而不是人管人的管理,一切应当按制度要求办事。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强化管理入手,用制度引导职工规范言行举止,通过严格的管理和考核,配合行之有效的思想工作,才能不断提高综合效力。
35 与时俱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舆论引导
一是坚持用党的重要思想武装职工头脑,坚持用先进理论教育引导职工,使职工能够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单位的发展建设之中。二是弘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和优良传统,有目的地组织职工学习地质调查事业的光荣历史、引导职工增强归属感和使命感。三是思想政治工作要弘扬正气,坚持正确导向。营造健康向上的行业与单位风气,从而影响职工的思想观念,要关怀人们的精神家园,给人们以生活、工作的信心和力量。四是要对那些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人物进行大力宣传,使广大职工对先进人物和光辉榜样,有真实的认识和感受,从而激发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
36 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实现中心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渗透、结合、作用于职工的生活、学习,直至单位的业务建设、项目研究、决策管理等全方位、全过程。一是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把思想上重视关心、业务上悉心培养、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照顾结合起来,解决好关系到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安居乐业,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热爱本职工作,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全身心投入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地质调查和找矿突破为中心任务,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正确有效地解决事业发展中的矛盾。三是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只有依靠广大职工,服务广大职工,才能受到大家欢迎。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制度约束人。
37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任务及时调整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握工作的主动性。一是要大张旗鼓、始终不渝地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对单位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诸多问题进行宣讲,增强职工对单位的认同感。二是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到现场、入人心”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群组织的作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将单位发展的思路、政策、办法、措施向职工交底,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三是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在做职工思想工作的过程中,时时处处要做到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常做换位思考,保证思想工作到人、入心。四是要掌握个性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对症下药。思想政治工作针对的个体千差万别,一定要采取不同方法,真诚交流,不回避问题和矛盾。
参考文献
蔡庆忠浅议做好当前地勘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及措施改革与开放,2011年5月刊
#高三# 导语你正以凌厉的步伐迈进这段特别的岁月中。这是一段青涩而又平淡的日子,每个人都隐身于高考,而平淡之中的张力却只有真正的勇士才可以破译。以下是 高中频道为每一位高三的莘莘学子准备的《高三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助你榜上有名!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2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析图理解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三、情感目标
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学过地理学吗
学生回答
学过,初高中都学过!
教师讲解
你们还没学过地理学!你们只学了第一章行星地球属于地球概论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属于气象气候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属于水文学,第四章地地表形态的塑造属于地质地貌学。今天要学的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才真正进入了地理学的殿堂。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教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92阅读材料“生物循环”,思考生物循环的概念、一般过程及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简单讲解(一般了解即可)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板书1、生物循环
过渡我们既然知道了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到底发挥着哪些作用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92~93案例1对其作出回答
学生回答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板书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活动
读图5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讲解(具体答案详见教参)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面这幅示意图说明:
板书3陆地环境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教师分析、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大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气候与水文之间,我们常说,“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地表水资源则贫乏。而地面湿润、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又会增加降水量。又如,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积扇、冲积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风蚀洼地等。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尤其上游段),由于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再如,土壤与生物(植被)之间,一般肥沃的土壤植被丰富,贫瘠的土壤中植被稀少;而丰富的植被类型又可以给土壤中增加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
例如:以本市陆地环境为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于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转折我们都知道10根筷子分开折能够折断,而放在一块却折不断的故事。这其中的道理说的就是集体的力量大于部分之和。这是一个道理具有普遍性。同样适合我们今天所讲的陆地环境的功能性。也就是说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到底具有哪些新功能呢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哪些新功能并对其作一阐述。
学生回答1生产功能(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阐述略)
板书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教师讲解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由此可见,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大气本身不具有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二氧化碳的能力,既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请大家阅读教材P94活动,利用平衡功能的原理,解释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恒定这一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略。(可参考教参)
转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如我们熟知的气候变化、地貌变化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板书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介绍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
其一: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形成典型的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长,大多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所以在中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如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土壤发育较好,为典型的红、黄壤地区。
转折不仅如此(其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例如: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
局部小气候
水土流失
连年战争,大兴土木森林被破坏
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板书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于这样的例子很多,再如,陆地表面的森林植被,特别是热带雨林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相反,植树种草,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水文状况,保持水土,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思考请学生阅读课本P96案例3,思考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P97活动
课堂小结略。
板书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生物循环
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3陆地环境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利用景观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统筹考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因。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
4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难点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景观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我们要学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环境”一词的含义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其周围的境况。那么这两个“环境”的中心事物有什么不同吗
生:前者的中心事物是地球,后者的中心事物是人类。
师:对!我们了解了地理环境是由许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的眼光一直是停留在某种单一的地理要素上,但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播放录像片断“西双版纳自然风光”)
[教师精讲]
师:同学们欣赏了西双版纳迷人的热带风光,请思考一下片中的自然景观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
生:包含了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地理要素。
师:不错。那么这五个地理要素是偶然地在空间上的汇聚吗如果不是,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生:这五个地理要素不是简单地汇集在一起,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在它们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师:很好。请举例说明在西双版纳这几个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制约、如何保持景观的一致性的。
(生回答,师总结)西双版纳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很丰富,因此植物种类繁多,相应的动物种类也很多。地表径流也因降水多而很发达,土壤是淋溶性非常强的砖红壤。总之,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要素并不是在空间上的简单地汇集,而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教材P93的活动。请思考: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生1:图中的地理环境要素有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
师:对。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水在这几个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生2:大气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断获得水分的补给。水面的蒸发、土壤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进入大气。
师:说得很好。我们能不能绘制一幅水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示意图,让这一过程更加直观清晰呢
(生绘制,师总结)
师:我们知道,维持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能,那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又是怎样传递的呢
生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植物死亡后,遗体被微生物分解,能量又被最终放散到环境中去。
师:很对,让我们也来绘制一幅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传递示意图。
(生绘制,师总结)
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生物循环的过程。请大家阅读P92的“生物循环”,仔细观察图51并找出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阅读回答)生物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师:那么,生物对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最根本的是什么作用为什么
(生回答,师总结)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因为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和动物的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环境中,这就是生物循环。它使环境中的物质和化学元素发生迁移,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因此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师:请同学们绘出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和能量能动示意图。
师:地球自形成以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请同学们阅读案例1,思考:生物循环是怎样改造着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
(活动探究)
生:地球早期的大气成分不是今天的以氮和氧为主,而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现今的氧气主要是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师:对。那么生物又是如何改造着水圈的呢
生:陆地上的水的化学成分也受到生物循环的影响和制约。加上生物有新陈代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生物和地理环境的物质交换,从水中吸取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同时又向水中排放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从而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师:不错。不仅如此,事实上绿色植物也参与了水循环,这一环节也改变着陆地的水分状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岩石圈又是怎样受到生物的改造作用的呢
生:有些沉积岩中有化石,说明它们的形成过程是有生物参与的。煤和石油更是由生物的残体堆积变化而成的。
师:对。陆地上本来没有土壤,但自从生物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土壤形成又反过来加速了生物的生长,进而使地理环境受到更大的生物改造。因此,地球上生物的出现,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最终形成了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由于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每个地理要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绝不是在空间上的简单汇集,它是一个和谐的系统,这个系统由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还会产生一些各要素自身并不具备的新功能。
(板书)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活动探究)
师:请大家看图52中的那棵树,想一想,这棵树的长大需要哪些条件
生:需要阳光、水、空气、养分。
师:不错。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物质的,植物能独立地完成光合作用吗试想,我们如果想把这棵树移植到我国西部沙漠中,在自然状态下它能很好地存活吗
生:当然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缺水。
师:那为什么也有些植物在沙漠中能很好地存活呢
生:那些植物很耐旱。
师:对,是那些植物长久以来适应了干旱的环境。那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说明了在不同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间物质能量交换作用的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
师:不错。很显然,植物只是具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但还必须有外部条件来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才行。如大气为植物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水圈、岩石圈为植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这样植物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功能,而非某个单一的地理要素所能具有的功能。
师:请同学们看P94的“活动”,思考:藏羚羊的数目为什么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
(生回答,师总结)藏羚羊在长期的生存中适应了可可西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可可西里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从而使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
师:滇金丝猴是我国非常珍稀的保护动物,但据报道,近年来数量呈下降趋势,请同学们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生:由于滇金丝猴的栖息地植被破坏严重,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们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师:很好。显然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下,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可以保持恒定,这说明自然环境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生: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
师:对。很明显,这种平衡功能也不是环境各要素所能单独具备的,而是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师:我们知道,现今地球有变暖的趋势,原因是什么
生: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师:对。温室效应也只是人类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在这之前并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担心地球变暖,虽然大气本身并不具有减缓二氧化碳的能力,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没有增多,是什么在起着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呢
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中在生物的作用下,也可以固定一部分二氧化碳。
小结:对。但自从工业革命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急剧增加,超过了自然界的平衡能力,因此,这种平衡有被打破的危险。因此,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充分考虑自然生态平衡,做到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协调。
课后习题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