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中的情感表现特点

儿童绘画中的情感表现特点,第1张

儿童绘画中的情感表现特点包括:

1、直观: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往往直接用色彩和形状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没有太多的修饰和掩饰。

2、情感化:儿童的绘画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色彩,如愉快、悲伤、愤怒、害怕等。

3、真实性:儿童的绘画往往比较真实,他们表达的情感往往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4、简单直白:儿童的绘画往往比较简单明了,没有复杂的线条和构图,但能够表现出情感的核心内容。

5、夸张性:儿童的绘画有时会夸张情感的表现,例如将非常高兴的状态表现为大笑甚至跳跃等。

总之,儿童的绘画是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需要从绘画中发现和理解儿童内心世界。

儿童绘画与成人绘画相比,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表现内容不同:儿童在绘画时,一般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和情感,而成人则可能更多地考虑表现艺术价值或具有象征意义的主题。

2、技法和表现手段不同:儿童的绘画常常采用简单直白的手法,如画线条、填色,并且不拘泥于真实的表现方式;而成人则会运用更复杂的技法和表现手段,例如采用光影效果、透视等元素进行创作。

3、目的不同:儿童的绘画主要是为了表达情感和记录自己的经历,而成人则可能更加关注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传达某种思想或观点。

4、绘画能力的发展不同:儿童在绘画中往往处于锻炼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阶段,而成人则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技能。

综上所述,儿童绘画和成人绘画在表现内容、技法和表现手段、目的以及绘画能力发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心,教师叫什么,幼儿就画什么。在绘画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与评判成为衡量幼儿绘画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但幼儿美术教育就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并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幼儿的绘画情感,让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出自己心中美的事物,慢慢理解美的含义。

  1绘画情感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11绘画情感是激发幼儿创造力的重要基础。每位幼儿对同一件事物的感受不一样,因此其所具备的情感也不一样,所绘画出的作品自然也不一样。在幼儿的绘画过程中,情感是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幼儿会将认为重要的东西,美好的东西画的比较大,在整个画面上所占的比例也最多。例如,在画“我的妈妈”时,有的幼儿认为妈妈的卷发很好看,就会在“妈妈”的头上画上满满的卷发,有的幼儿觉得妈妈的眼睛很漂亮,就会将妈妈的眼镜画的很大。这样的画法虽然夸张,但是幼儿对世界的理解、看法与想象。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正是运用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绘画的。

  12绘画情感有助于幼儿更好的感知世界。美国著名心理艺术心理学家加登那曾在《艺术与人的发展》中说道:“艺术作品大致就是知觉、感受、制作三个系统互相作用的结果。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感受系统的产物是情感,而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为[1]。”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只有对事物有了一定的感受,才能对其进行绘画。由此可见,绘画情感是幼儿绘画的整个基础,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感知世界,更好的描绘世界。如当教师放一个苹果在桌上,让幼儿进行绘画。有的幼儿会将苹果涂上满满的红色,因为在他的感知中,红色的苹果才是好吃的。有的会将给苹果画上一个笑脸,因为苹果会让他想起笑脸。

  2在美术教育中激发幼儿的绘画情感的措施

  21重视颜色对幼儿绘画情感的影响。经过观察发现,幼儿通常不会对物体固有的颜色所限制,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上色[2]。如当幼儿心情不好,或者生气沮丧的时候,多会用黑色及深蓝色这一类较为深沉的颜色。当幼儿开心时,就会用一些比较亮的颜色进行绘画,而且还会适当的加上太阳、小鸟等。因此教师要始终帮助幼儿以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进行绘画,让幼儿逐渐喜欢上绘画,爱上美术。世界是五颜六色的,教师要引导幼儿养成观察的习惯,包括我们居住的房子、马路上的汽车还有身边同学朋友的表情。帮助幼儿积累足够的生活经验,更好的感知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去野外踏青时,让幼儿在野外画上自己所看到的最喜欢的事物,锻炼幼儿独自观察、发挥想象、动手绘画的能力。

  22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幼儿对同一件事物的感受不一样,自身的绘画能力有各有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多鼓励幼儿,对有进步的幼儿有给予肯定与表扬,表扬时不要过于笼统,要具体指出幼儿进步的地方。教师可以和家长一起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美术最初,家长可以告诉幼儿,美术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你可以通过你的绘画来告诉我们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然后可以给幼儿一张白纸,让幼儿随意的画画。家长与教师在根据幼儿画画的内容进行正确的指导,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创作兴趣或表达兴趣。

  23将幼儿的作品保留下来。幼儿的每一幅画都表示了他当时对一件事物的看法与感受,可以说是幼儿自身经历的一个记录[3]。但年幼的幼儿没有保存自己喜欢东西的习惯,因此教师或家长应该将幼儿的画的好的作品保留下来。这样不仅是一种珍藏方式,也是可以激发幼儿绘画情感与绘画兴趣的方式。当一段时间过后,幼儿通过观赏自己的作品时,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绘画方面有哪些地方是有进步的。

  24不要过于注重孩子的绘画技巧。在幼儿的世界中,绘画是一种表发情感与看法的方式,不是模仿也不需要考试或竞争。教师与家长要更加重视激发幼儿的绘画情感,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而不是一味的强调绘画的技巧与绘画的质量。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不要给幼儿提供示范,不要对幼儿的绘画制定统一的标准,不要桎梏住幼儿的创造力,要让他们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自己眼中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世界,扩散他们的思维。如此才能让幼儿逐渐养成绘画的习惯、保持绘画的渴望[4]。

  25教师与家长要学会做孩子的倾听者。幼儿对事物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因此他们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绘画作品是教师与家长可以了解幼儿内心的世界,了解幼儿的当时的感受。所以,在幼儿绘画完毕后,家长和教师要多于幼儿沟通,做孩子的倾听者,听他们讲诉他们画了什么,为什么会画这个。

  3结论

  幼儿对语言的使用还处于成长阶段,因此家长和教师在激发幼儿的绘画情感时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功利。让绘画成为幼儿表达自我感受与感情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培养幼儿观察世界的能力,重视幼儿累积生活经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才能让幼儿正确的认识到学习美术的意义,教师才能更好的进行美术教学。

儿童绘画中情感表现有哪些特点如下:

图画的内容是儿童所熟悉的生活;图画色彩鲜艳、明快、单纯;图画中的形象简单明了,没有含蓄、隐喻的构思和复杂的构图;图画中的物象完整,线条简洁、明快、轮廓清晰。

1、线条不流畅,能画出流畅线条的说明控制笔的能力强;

2、构图不一定,能相对构图平衡的说明社会意识能力强;

3、形象不具体,每次画一种东西都能画得差不多一样形状;

4、突发思维,有时一个2-3岁幼儿绘画能构图,立意,形象都相对完整,但是在就再也画不出来了,作为老师和家长要重点培养孩子记忆,控制,审美的意识,第一课就是涂牙。

主题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数量大,是小学美术教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经过幼儿阶段的绘画技法练习小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厚的造型素材, 教师要做的就是对其运用能力进行训练和提高。对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

一、挖掘主题,确定造型 要成功地表现主题就必须准确地把握主题的深刻含义。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认识使作品没有深度,缺乏内涵,需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在学校组织的世园在我心中主题艺术月活动中,为了更好地把握世园会的主题思想,请学生从年中国第一届世园会主题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开始挖掘。学生查找资料、追溯历史、了解含义。明白人与自然只有和谐,才能共生存,否则会受到自然无情报复的道理。学生很快确定了合适的内容来表现主题。有的保护动物,有的植树造林,有的和动植物做朋友,从不同角度准确地体现世园精神。年的世园主题是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与自然和谐共生,含义是:天指自然,人指城, 城自然和谐共生;创意自然是指在尊重自然和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修复自然,使自然为人类服务。于是,世界各国手拉手、环境保护、濒危动物、植树造林等内容跃然纸上,将人们的环保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根据主题,合理造型 造型是用绘画、拓印、雕塑等造型手段和方法,创造视觉形象,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和个人思想、情感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美术创作的体验、乐趣和认识,理解形式美法则,提高造型表现能力。学生造型表现经验丰富,但是根据主题的含义合理造型还很不足。比如怎样选择和主题相符的造型?怎样合理地将零散的造型组织成美观的画面?都有待于提高。 在《假如我是巨人》中,引导学生观察总结造型组画的要领:

1为故事主人公设计一个形象(根据情节加上人物动态)。

2根据主要情节画出其他人物。

3根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添上背景。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上手,画面内容表达得准确到位。

三、运用技能,进行构图 学生在构图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如:构图单一、画面内容无主次、布局欠合理、作画总是不习惯,从整体到局部不先用长线条画大形来明确构图,而习惯从局部开始,逐一刻画完毕的方法,不能把握整体的构图,结果出现画得太大或太小,甚至画不下就压缩比例和空间等现象,所以我总是向学生强调将主体画在画面的主要位置,根据画面留白去添画。在《诗情画意》中,引导学生根据古诗的分类不同进行构图。写人的古诗,可以将诗中写到的人物作为画面的主体,着重描绘。画写景的古诗,可以先确定近景且具体刻画,远景可以画得稍微简洁一些。画叙事的古诗,可以是单幅的,选择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场面,也可以采用连环画的形式。

四、运用色彩,表达主题 绘画中的色彩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再现性色彩,另一种是表现性色彩。再现性色彩是创作者客观地再现物象的色彩,是比较写实的;表现性色彩则是创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去运用色彩进行表达,表现性色彩并不是写实的。 不同的色彩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画面,这就是色彩的表现力。我们了解了色彩的感受力,就可以运用色彩帮助我们营造画面意境和情调,表达主题思想。《地球的新生》一课中部分学生运用青翠的绿色、纯净的蓝色、明媚的**表现我们美好家园,倡导大家爱护环境卫生保卫地球。也有部分学生运用白色、灰色、黑色、赭石色表达自己对环境日益恶化的忧患意识,为人们敲响环保的警钟。

五、使用文字,补充说明 为画配书更能展现艺术的高雅,书画的完美结合更能很好地体现作品的意境。唐朝诗人王维第一个把诗写进画里,一幅幅精彩的作品呈现的是书和画的完美结合。学生经过欣赏、讨论,对这种艺术形式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创作欲望,总结出诗的竖式和横式表现都是可行的表现形式。并根据需求的不同(以诗为主还是以画为主)调整诗在画面中的比重,以达到诗话画合一相得益彰。 总之,在小学阶段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抓住不同主题进行创作,构建层次,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义不容辞责任。

库尼曾说过“图画是美丽晶莹的珍珠,但除非有像条绳子的文字将它们粒粒串起,否则它们不会变成完整的珍珠项链。”《艾玛画画》正是如此,简单而生动的语言、色彩丰富而又质朴的画面,二者相得益彰,让读绘本的人感受到温馨与震撼。

这本书讲的是七十二岁的老奶奶艾玛因为独居常常感到寂寞,只有她那只橘**的猫——"南瓜籽儿"——一直陪在她的身边。她喜欢各种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她爱看积雪爬上门前的台阶。她爱坐下来让思念飘过山的另一边,她在那边的小村庄里长大。

她过七十二岁生日的那天,孩子们送给她一幅画,画的是山那边的小村庄。

艾玛觉得:"它很美丽。"可是,她在心里对自己说:"它一点儿也不像我记忆中的样子。"于是,她从商店买回颜料、画笔和画架。按照记忆中的样子画她的小村庄。

她的画完成了。她取下孩子们送的画,挂上自己的这一幅。艾玛一直画个不停。她画积雪爬上门前的台阶。她画老苹果树上花朵盛开,啄木鸟在树干上打着节拍。她画"南瓜籽儿"弯着脚趾头晒太阳。她画山的另一边的小村庄,画了一幅、一幅又一幅。艾玛的身边,围绕着她喜爱的朋友和地方,她再也不寂寞了。

仔细观察,这里面有很多的玄机呢,艾玛喜欢在下雪天看风景,她就画了一幅落满雪的房子;她的小猫咪是她最好的陪伴,她就画了尾巴团成一个球的“南瓜籽儿”

而且绘画者把艾玛的画与作者自己画的作了很好的区分,艾玛的画就像一个业余的初学者,画面没有远近的分别,全都是平面的、正面的视角,虽然库尼在这本书里本身的画风也类似这样的风格,不过在细节上她仍然精心地加以区别。从笔触上来说,在非艾玛画作的地方,她会刻画一些肌理纹路,比如树干和墙壁等。在构图上,库尼善于把完整的场景画出来,把一些细节均衡地展现在画面里,让读者掌握故事场景的空间感。这正式业余与专业者的区别,爸爸妈妈也可以引导孩子去体会一下。

   

抽象线纹,不存于物,却能以它的匀整、流动、回环、曲折,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与生命,凭借它的节奏、速度、刚柔、明暗,描绘出画家精微的感觉和细腻的情感。正如法国印象派画家西涅克所言:“表现宁静之感,一般用平卧线,表现欢乐易用上升线,表现抑郁易用下降线,介于三者之间的线将产生无限变化的感觉。”线条成了传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情感是人对其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心理活动发展,情感教育越来越占主导作用,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艺术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它有着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积极的情感能使幼儿对事物的正确感受和理解;能促进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向往和表现欲望;积极的情感更能促使幼儿大胆用色、大胆表现及想象创造力的发展,它是幼儿绘画过程中一种潜在的动力。关键词:幼儿绘画 激发 积极情感情感一直就存在于幼儿的绘画过程中,积极的情感更是能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挖掘他们的艺术潜能,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以往的绘画教学习惯以教师为中心,只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通常都是以教师的范画去临摹,而掩盖了幼儿自身的创造性。幼儿在绘画时的情绪是否愉悦、情感是否积极主动,往往被教师忽视。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在绘画过程中幼儿自身情感活动的发展和在绘画中的作用,对幼儿的身心是很不利的。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一、激发积极情感的意义

1、幼儿绘画中,积极情感是丰富幼儿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内在因素。幼儿是纯真的,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他们的想象力又很奇特,在幼儿的笔下,天空、太阳、花草、树木等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变得丰富多彩,如在听故事想象画“十个太阳”中,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了十个颜色、形状、光芒不同的太阳来,特别是第十个太阳,故事中说:“它把其他太阳的光都吸过来,变成了今天的太阳。”于是,有的幼儿画得象向日葵,每个小格子里涂上一个太阳的颜色,有的幼儿干脆把九种颜色,每一种都涂上一遍,成了一个说不出颜色的太阳。每个幼儿的想象不同,表现的结果也不同,创造出来的画面也时变化万千。夸张在幼儿的画中是常有的现象,他们往往对看得最仔细、印象最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画得最大,这也是一种创造,是幼儿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来理解、想象、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态度是热情的、情感是积极的,否则,他们不会积极地表现与众不同的“太阳”,不会在遇到困难时,以画代字。由此可见,积极的情感时激发幼儿丰富想象和创造必部可少的。

2、有了积极的情感,幼儿在对色彩的选择上更大胆。观察幼儿的图画,会发现他们不受物体固有色的限制,常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些鲜艳色彩去表现。到了大班,幼儿的色彩更为丰富、细致,逐步接近固有色,又往往不自觉地使用了某种“感情色彩”,这就是幼儿在绘画时的积极的情感的表达了。幼儿在使用色彩中,带有较明显的情感倾向。如在画一些想象画时,幼儿往往喜欢画上白云和太阳,用更多鲜艳的色彩,而在画“雨天”,“我生气了”时,大多幼儿对它们就没有这么喜欢,情感体验没有这么积极,于是常常用灰色和蓝色作底色。这说明,幼儿对色彩的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再加上积极的情感,幼儿对色彩的选择会更大胆。如在画想象画“天空”时,周亦轩就使用了绿色和蓝色作为主色调来表现龙卷风爆炸的情景。所以,积极的情感让幼儿对色彩的选择更加的大胆,更多地采用了鲜艳的、亮丽的色彩。

二、 如何在绘画中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情感对幼儿绘画水平和过程的促进作用是如此之大,在绘画的过程中更是必不可少,教师应善于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让它贯穿于幼儿绘画的始终,成为创作的动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在绘画过程中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

1、幼儿绘画形式的选择

1)以意愿画的形式意愿画更给引起孩子的共鸣,给了幼儿足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有自由发挥的余地,更能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激发积极的情感,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来。听说画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幼儿眼里立刻放出了光彩,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前,男孩子喜欢画坦克和恐龙,而女孩子喜欢画的是娃娃、房子等等。班上的几个幼儿一边画,一边叫老师来看,神情却得意自信。幼儿已完全沉浸在创作的兴趣中,他们知道自己想画什么。这就是幼儿在绘画中积极情感的一种外露,幼儿显然更轻松、更自在、更乐于接受,画起来也更投入。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幼儿的认知水平上稍加启发、引导,幼儿就能按自己的理解,去大胆地表现,每一幅画对幼儿来说,都是最美的,最宝贵的,都表现了孩子内心的真实体验,是他内心情感的反映。这样的绘画活动也许更具有游戏性和随意性。但观察幼儿自发的绘画活动时,会发现幼儿在一个时期内,绘画的主题较稳定,经常要经过数次的绘画活动后才会换一个表现主题,主题的选择往往受班级教学活动、同伴的画、日常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如周亦轩、项康铭,开学时常画的是“变形金钢”,后一个阶段是各种轮船和飞机,现在这几天则常画“坦克”,说明幼儿在某个阶段对某种事物有了兴趣,就有了积极创作的欲望,在绘画中自由地、无拘无束的涂抹,勾线、尽情地联想、创作,表现出他眼中的大千世界。

2)以命题画的形式给幼儿一个命题,如《美丽的房子》,课前作了大量的观察,请幼儿去观察高大的建筑物、风景点和小区房子。课上幼儿掌握房子的基本结构以后开始作画,有的幼儿参观了清河坊,对那边的房子情有独钟,都是一些古老的房子,有的幼儿参观了延安路,喜欢画高楼大厦,还有的幼儿画了自己居住的小区房子,孩子们的画各有千秋。他们在作画时,情绪很高昂,虽然有了主题,但是不需要照着范画模仿。除了画房子以外,幼儿添上了丰富的想象。如:天上的飞机、降落伞、房前的小溪等等,大大的丰富了画面。说明即使是命题画,也有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幼儿在绘画中贯穿了积极的情感。

2、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幼儿的认识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在绘画中的能力也有强有弱,教师在评价时,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及时地给予肯定。有进步的要表扬,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更要鼓励,以使每个幼儿对自己有信心,对绘画有兴趣,让绘画变成幼儿自动自发想去做的事情,激发一种积极的情感。在这基础上,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使幼儿都能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发展智力、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在能力的不断增强过程中,幼儿的水平不断提高,对绘画的兴趣也会慢慢增加,反过来又可以更让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整个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如班里雪儿的绘画能力较弱,一次画荷花的讲评中,幼儿指出她的画不好,于是我们就展开了评价。有幼儿说她的荷花画了土**不好看,而雪儿自己也解释不上来,我在讲评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荷花变成了土**了?孩子们马上就想到了,荷花就要枯萎了。这个解释,不但恰当的评价了这张画,给了这张画不同的意境,而且也鼓励了雪儿,促使幼儿形成积极的情感,更促使雪儿对自己有了自信心,对绘画有了兴趣,产生了积极的情感。

3、教育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感染幼儿,创造良好和谐的氛围。幼儿只有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情绪下,在良好、和谐的环境中,确实感到绘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在绘画中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①教师的情感必须是积极的、肯定的。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才可能较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活动过程重点和之间的联系,用自己的情绪去带动、感染幼儿,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更愿意去参加教师组织的绘画活动,产生积极的情感。试想,如果连教师都没兴趣,不愿意去教,幼儿又如何会产生参加活动的欲望呢?又怎么会产生这种积极的情感呢?②教师亲切的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感的纽带。往往教师一句亲切的提示,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使幼儿增强自信,更大胆地使用色彩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一个亲切的微笑就是对幼儿想法和创造的肯定,在幼儿的眼里就表示你接纳了他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他也会更愿意与你分享创造的快乐,产生他创作的积极情感,画出更多更美的画。

4、开拓幼儿眼界,积累创作经验。绘画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在这活动中,包含着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由此而产生的多种复杂情感,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要让幼儿养成观察的习惯。学会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包括身边的好人好事,自然界的变化,马路上的建筑等。引导幼儿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经常带幼儿去散步、游园,参加种植活动,使他们感受和享受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会在他们心里油然而生。如在进行“我爱春天”这一主题的组画时,带孩子出去郊游,观赏春天的景色,幼儿很感兴趣,纷纷从自己不同的角度出发,把看到的画下来,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组画时,幼儿因为有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情感的积累,幼儿情绪很高,组画过程中自觉地分工合作,共同创作了一个美丽的春天,教师没有作任何的示范,但幼儿却通过自己的观察,表现得形象生动。

(2)要为幼儿提供较多的欣赏机会,如年画、剪纸、雕塑,或者外出写生等,丰富和积累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创作提供材料。尤其是在进行一些节日的绘画时,就可以结合年画或雕塑等的形象进行创作。如我们在课前让幼儿在父母的带领下欣赏了杭州的各种雕塑,有的幼儿还用照片把看到的雕塑记录下来,在画“我爱杭州”时,有的幼儿就用这些有地方特色的雕塑来表达了,他们的画法虽还稚嫩,但这种想法和创意就已经说明他们的表现方式和欣赏水平都有了一个大的提高。三、激发幼儿积极情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了解孩子的需求,寻找孩子喜欢感兴趣的内容来作画。 2、教师进行示范时,主要在技能技巧上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内容上应该给幼儿足够想象的空间,能够自由发挥,画出自己的风格。3、教师的引导语要简练,有趣,注意引发兴趣。4、拓展绘画的新种类,如:国画、颜料画等。5、要给孩子展示绘画成果的机会,如摄影留念、墙面展示等等。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6、幼儿的认知水平存在个体差异,绘画能力上有强弱,评价时,要根据幼儿的纵向水平来进行评价。能力强的幼儿给予肯定,对能力弱的幼儿更要鼓励。教师要善于钻研,用多种的方法调动幼儿积极的情感,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良好的绘画习惯。幼儿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素质,就可以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美丽的画面。不仅在绘画上,在其他内容的上,也会同样受益非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845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