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诗歌情感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情感教案,第1张

读诗如读人。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

一、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明确题材——送别诗、羁旅诗、边塞诗、闺怨诗、田园诗、怀古诗、隐逸诗等。

例1:

汉江临泛(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大意:

(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

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

2、领会深层意思 用了什么手法?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答: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4分)

答:“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4分)

答: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二、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

1、品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题材等)。题目是诗词的眼睛,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例2: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解读此诗题中的“冬至”表时间,“邯郸”表地点,且与“冬至”点明了特定的背景,是说冬至佳节时自己仍客居邯郸,这才“思家”,“思家”揭示了此诗的主旨。

例3: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读这是一首请张籍指教的诗(即干谒诗)。意即临近考试了,我的作品会符合考官的心意吗?相传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并有诗回赠。朱因而得名。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

作用1:题目揭示内容(对象) 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

作用2:题目表达情感 刘长卿的《喜李翰自越至》这个题目中的“喜”点明了对朋友多年不见,自越而来的惊喜之情。

作用3:题目展示思路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题目意为遥望月亮起相思,进而怀念起远方之人。而“先望后怀”正是该诗的思路。

2、知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例4:

鹊桥仙·夜闻杜鹃①(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③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 ①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管,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②惊残:惊醒。 ③故山:即家乡。

思考: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读陆游的一生,处于民族危机极为严重的年代,他生活在北宋灭亡之际,幼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父亲爱国精神的熏陶,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从军抗金、誓杀敌寇、恢复失地的抱负,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中年到过当时的国防前线,写下不少战斗性的诗篇。但一直受投降派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而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所以他的诗歌创作主线是抗敌复国的决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又由于对胜利的热切渴望和对未来的必然信念,因此感情热烈奔放、境界雄伟壮阔,想象丰富奇特。这首诗表现诗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3、读注释

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

例5: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 注 ]① 李弥逊( 1085 - 1153 ),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解读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这正是作者因反对秦桧而被免职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真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

4、析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例6:

闻雁 (韦应物) 寒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思考: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解答: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思乡情。故诗人常借雁来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

5、明典故

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装点诗的门面,提高诗的质量。齐梁文学用典太多,晦涩难懂,但适当用典,的确有利于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

例7:

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 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解读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在短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全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与元统治者合作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6、抓尾句(抓情语)

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另外抓住诗歌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字、句,也能帮助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如愁、苦、怨、恨、羡、忆、怀、喜、泪……

例8: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思考: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

解读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

三、小结诗歌鉴赏的步骤

1、看题目和作者;

2、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

3、找出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 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4、找出反映诗人感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弄清诗人表达的感情;

5、看注解并反观诗歌题目,做总体思考。

6、仔细审读题干,规范答题

特别提醒

1、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2、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3、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教案# 导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的边塞诗,内容涉及“咏雪”、“送别”两个方面,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一类生字,10个二类生字。

 2、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熟读背诵古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情感。

 3、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背诵古诗。

 2、区别形近字。

 3、认读一类字,正音。

 教学难点:

 1、指读,开火车分句读。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一)学习生字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之中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送:半包围结构

 字义:1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2赠送3送行,陪伴人到某一地点

 扩词:送信 欢送

 归:左右结构

 字义:1返回,回到本处2趋向3归并合并4由属于5珠算中称一位数的除法。

 扩词:归国 物归原主 归本 还原

 众望所归

 官:上下结构会意字反义词:兵

 字义: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登记以上的公职人员。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

 字谜:没有各个管。

 扩词:官方 官司 官员 官腔 官逼民反 官运亨通

 折:左右结构形生字

 字义:1折断 2损失 3弯曲 4佩服 5转变方向

 字谜:撕去中间/一边接,一边断,接起来,还是断。

 扩词:折合 折回 折旧 折扣 折中 折子 百折不挠

 胡:左右结构形声字

 字义:1我国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2乱,无道理3文言表示疑问的词,为什么、何故

 扩词:胡同胡子胡儿二胡

 如:左右结构

 字义:1依照 2像,相似 3到,往 4连词

 扩词:如果如今

 树:左右结构

 字义:1木本植物的总称2种植、栽培3立建立

 梨:上下结构木部形声字

 字义:1梨树2梨树结的果实

 字谜:封山育林/木制犁断

 扩词:梨花 梨树 梨园 梨汁 白梨

 (二)学习二类生字

 (三)小结,熟读古诗

 本节课选的这四行诗主要是写景。作者不仅把风雪严寒的西北景象,写成春意盎然的南国风光,而且用“千树万树”这样广阔的景物设喻,显得气势磅礴,在读的过程中,要把古诗的意境读出来。

 (四)采用多种方式读诵古诗。

 布置作业

 朗读背诵古诗

篇二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有人说,朋友是冬日里温暖的火炉;是疲惫时可以倚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给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们心灵的天空更高远;有了朋友,我们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坚定;有了朋友,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显得更刻骨铭心。不是吗?我们与朋友分别的那一瞬至今仍历历在目。今天我们就来和身在西北边塞的岑参一道送送他的朋友,重温那难忘的一幕。

 二、作者介绍

 投影:岁参:(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他与高适齐名,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其边塞诗歌雄健豪迈,读之令人兴奋。岑参的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摇曳生姿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瑰奇的塞外雪景,表达了诚挚浑厚的送别之情,读来感人至深。

 三、 诗文赏析

 聆听感受

 1、教师范读,聆听感受。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

 2、 读准字音

 岑参 cén shēn 散入sàn

 狐裘qiú 锦衾薄 qīn báo

 瀚海 hàn 阑干 lán

 羌笛 qiāng 风掣红旗 chè

 3、 请一位读书好的学生来读,其余学生感受。

 整体把握

 1、 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文意。

 2、 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咏雪、送别。(板书)

 师: 请同学们说说哪些诗句是写咏雪的,哪些诗句是写送别的?

 学生答教师明确;

 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从“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开始。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

 赏析写景的句子

 思考:你喜欢哪些写景的诗句,说说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可能会品析到的句子,适时加以指导,参考如下;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重点赏析这句话,教师引导;

 这句话里哪些词用得好?运用了什么修辞?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风格?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不只写出了雪来得突然,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这句话是咏雪的千古名句。“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 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紧接下来,又渲染出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情境。这句体现了作者的豪放风格。

 学生继续找句子赏析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卷”与“折”字写出了北风之迅疾猛烈,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日暮时分,大雪纷纷,诗人把他的视线从酒筵上又转向了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构画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引导:从“瀚海”到“愁云”,视角有何变化?这一句在诗中有何作用?“百丈”、 “万里”是实写吗?运用了什么修辞?

 “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极言奇寒,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万里”形容面积之大,这句是夸张的说法。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这里,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

 赏析送别部分

 1、齐读送别部分——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依依不舍

 2、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学生回答,理由自由阐述,句子归纳如下;

 ①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②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③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重点引导赏析

 意思: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

 师:想象诗歌最后两句,如果你是诗人,你此时在想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

 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这句体现了作者送别时的惆怅心情。

 明确赏析诗歌的方法;

 1、抓关键词

 2、看修辞方法

 3、联系上下文和课文背景运用联想想象

 理解诗意,明确主旨

 师:既然是送别,为什么要咏雪?二者有怎样的联系?(再次诵读,加以体会)

 答:全诗以雪景衬托别情,情景交融,诗人描绘边塞八月冰天雪地、愁云惨淡、苦寒难耐的景象,更能衬托出诗人送朋友的无限怅然之情。

 学生说说有关雪和送别的诗句、谚语或俗语。

 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四、深情诵读,尝试背诵

 男女生分读全诗:女生读咏雪部分,男生读送别部分;全班齐读

 五、总结

 全诗共18句,以“雪”为线索。全诗以雪景起,以雪景结;由雪而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个方面。诗中描绘了典型的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组成了一幅壮阔奇丽的万里边疆风雪图,它既是饯别送行之背景,又是作者抒情之寄托。以写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雪景,表达了作者真挚而复杂的感情——对北国风景之赞叹,对灿烂春光的憧憬,对别友之惆怅,对故乡之思念——全部寄托在这壮丽的雪景中了。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

 2、积累并品评咏雪的名句。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如”“官”等8个生字。注意“如”在虚宫格呈现的形状为左梯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诗人的情感,知道“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你会背哪些古诗?(指名随意背诵古诗20首)你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谁认识。(板书:岑参(加拼音)。学生随教师多读几遍。(简介作者)边塞诗人岑参善于描写冬天的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后人对他文章中的两句诗偏爱不舍。想知道是哪两句吗?现在就让我们与岑参一路同行,去体会他诗中的意境吧。(板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齐读课题。[用“送”组词:送别、送行]

 这首诗就是一首送别诗,现在就听老师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你把它圈起来。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边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

 2.检查自读情况,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样记住“折、梨”的?(生汇报识字方法。)

 点拨

 (1)“梨”是形声字;他它能组什么词?

 (2)“折”是翘舌音,也是多音字,还念shé;与“拆”区别;生书空。[板书: 折:zhé(打折) shé(折本)]

 3.说一说:诗中写什么时间的景色?又写了哪些景物?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

 点拨

 (1)冬天的风是什么样的?(幻灯出示:北风声)

 (2)播放风声,想象说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3) 白雪皑皑,北风呼啸,看到这样的一幅场景,你有什么感受?(出示雪景图)

 (4) 好朋友要远行,但不久的将来你们还会重逢,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5)结合每一句进行朗读指导、训练。

 4.配乐诵读全诗。(个人读、评价读、小组比赛读)

 5.背诵诗句。(男女生比赛读、背)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官、送、归、折、胡、如、树、梨

 2.认读、组词,用“送行”说话。

 3.观察“送、官、折、树”的结构,并说一说它们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重点指导“树、如、归”。

 “如”在虚宫格呈现的形状为左梯形。“女”要写得伸展,“口”要写得小些。

 “树”是左中右结构的字,要把中间的“又”写得小一点,捺要变点。

 “归”字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一笔竖一笔撇,右边是倒山,最后一笔不出头。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来,人们都有各自喜爱和赞美的季节。古代诗人除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外,还写了很多赞美冬天的诗句,下面我们一起去回顾一下。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七、课后作业、扩展活动。

 积累赞美冬天的诗句。

#一年级# 导语《春晓》是一首清丽的小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热爱之情和对春花被风吹落、被雨打落的惋惜之情,实质上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课前准备: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学习《春晓》)

 一、导入新课,学习“古、诗、首”三个字。

 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大家认识吗?(板书:古诗)

 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二、学习古诗《春晓》

 (一)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1、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2、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眠:读mián不读mín。闻:前鼻音wén。

 4、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二)再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2、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晓:可以先告诉学生“春晓”是春天的一个早晨,再让学生联系晓的日字旁理解。

 (2)眠: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是睡觉的意思。

 (3)闻:先让学生看门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问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听)。顺便进行扩词练习。(新闻、闻名、耳闻、见闻)

 (4)啼鸟:可以倒过来让学生理解(鸟啼)。

 3、句子比较,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处处闻啼鸟”和“处处闻鸟啼”两个句子,在这首中用哪个好?为什么?

 4、粗略讲讲诗意。先让学生自己说,老师再予以点拨指导。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感悟韵律。

 (1)齐读古诗。

 (2)引导学生发现“晓、鸟、少”三个字的韵母都是ao,适当渗透一点押韵的知识。

 (3)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晓、鸟、少”三个字在诗歌中很顺口(押韵)。

 2、感悟节奏。

 (1)老师范读,学生体会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拖声较长。

 (2)适当断句,引导朗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3、想象意境。

 (1)课件或挂图:雨后春天的早晨美丽的景象。

 (2)教师描述引读。

 在春天里睡觉真好,不知不绝就天亮了——春眠不觉晓;刚一醒来,就听到四处传来鸟儿的啼叫,那声音真动听——处处闻啼鸟;昨天夜里刮风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丽的花儿被风吹雨打落下了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背诵古诗。

 三、指导写字。

 (一)范写、讲解。

 古:横一定要长,写在横中线上方;竖写在竖中线上,可稍向左斜。

 多:此字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关键是注意第四笔——撇的起笔处,应该在田字格中心交叉点稍微偏右一点。

 1、引导认识“折文”。

 2、捺要写出小“脚丫”。(写捺画,起笔轻,要出脚,先停停。)

2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说课稿

 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第三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春晓》。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是作者春晨即兴之作。它描写的主要是春天早晨的景色,鸟雀到处鸣叫,经过一夜的风雨,地上到处是落花。可以说字里行间都流荡着春晨的浓浓气息,流露着作者喜春、爱春、念春、惜春的春恋之情,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晓图,尤其是鸟雀的啼叫,风雨的声响,更为人们创设了鲜明的听觉形象。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中5个生字,会写生字“知”。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3)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4)培养学生想象力,感悟古诗意境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春天,和作者产生共鸣,一起分享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并背诵古诗,难点是在简单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感悟古诗的意境。

 说教具

 课件

 说教法

 1、读书法:

 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以识字、学词、学句和朗读背诵训练为重点,我在教学中主要以读为主,读中熟字,读中解词,读中学句,读中悟情的方法。

 2、创设情境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美丽的春晨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美景之中,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说学法

 1、合作法:

 针对于字词合作交流认读,诗句的理解也是在合作交流中达到教学目标的。

 2、体验法:

 用灵巧的小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晓图”,并结合课件体验和感悟古诗的意境。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首先我出示春晨情景课件,让学生说说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而后我再设问导入课题:唐代诗人孟浩然又是怎样用诗句描写春天早晨美丽的景色呢?

 这样导入,不仅能切合低年级学生爱看动画的心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初读古诗,认识字词

 由于学生们对这首诗比较熟悉,所以我先让学生们自己试读这首诗,了解学生读诗及认字水平,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的空间。然后,我适时出示配乐朗读古诗的课件,入情入境的为学生们范读。因为刚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们,在朗读古诗方面肯定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所以我认为教师的引读课文是必要的。

 (出示课件)接着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知”,再指导学习四个要求认识的生字“晓”、“眠”、“闻”、“落”。先领读,后齐读,再指名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生字,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帮生字宝宝找家。(出示课件)

 提示:五个可爱的生字宝宝因为贪玩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要求学生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

 然后让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再让小组代表汇报成果。如果出现问题,我再相机指导。

 低年级生字教学是一个重点,如果只是中规中矩地进行指导,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为此,我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换一种学习氛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玩中体会学习知识的乐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对于诗意的理解,让学生们完整的说下来难度很大,所以教学中,我先对重点字词,如“春晓”、“眠”、“不觉”、“闻”、“啼”、“处处”、“夜来”等词语(出示课件)进行引导、点拨,帮助学生理解,接着我采用齐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读古诗,最后出示动画课件,一边让学生观察一边合作交流,让小组代表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再相机归纳诗意。

 这样入情入境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四、熟读成诵,体悟意境

 先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然后引导学生体悟诗的意境,对此教学我采用两种方法:

 1、配乐朗读古诗,让学生们闭眼想象。(出示课件)

 2、提议学生用自己灵巧的小手画一画自己心中所想的“春晓图”。(出示课件)

3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教学反思

 《春晓》是一首清丽的小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热爱之情和对春花被风吹落、被雨打落的惋惜之情,实质上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学生学习这首诗,不仅仅是识字、解词、理解诗意,更重要的是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中华民族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要把这种情深深地根植于学生心底,让学生以这种情感、这种心态面对学习、面对工作、面对整个人生。这就是说,要给学生打下情感的底子,打下精神的底子。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到了以下两点:

 1、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古诗的教学要让学生进入优美动人的诗境,在诗境中学习,在诗境中感受和创造。《春晓》的诗境清新、淡雅,人物的情感含蓄而真挚。为了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我采用了讲故事、听音响、看图画等方法,结合学生对诗句的逐步深入的理解,创设了优美的情境,使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参与学习过程。

 2、学生联系自身经验体会诗中的感情。

 《春晓》一诗中所包含的情感是学生难以深入体会到的,但这并不妨碍学生在自己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与诗人交流、对话。我让学生通过看图、回忆等方式唤起自身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与诗人交流,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民族对生活的热爱。

#一年级# 导语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华山)、小黑板、录音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小朋友看过动画片《宝莲灯》吗?

 小沉香劈开大山,救出了自己的妈妈,还记得这座大山叫什么吗?

 板:华山

 2、说一说华山的特点:(高)

 板:(简笔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

 要求:

 (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读通每句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登华山山路远远近近山腰间

 艰难情不自禁吟诵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4、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爬一次华山,看看到底有多高

 三、精读全文

 (一)第一自然段:

 出示图一:

 1、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

 2、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3、师引说: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二)第二自然段:

 1、老师有首诗就是介绍了华山

 出示: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自由读,指读,齐读

 2、师边画边述:

 (1)小孩儿跟先生就是沿着这条山路爬上山顶的。

 (2)爬这样的山路感觉怎么样?

 ①理解:“艰难”

 指名读,读出“山高路险”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

 3、为什么爬华山如此艰难?(高)

 4、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

 5、出示图二:

 让我们一起跟他们到华山顶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6、学习第四、五句

 (1)指名读

 (2)说一说句子意思

 (3)动手比划一下“山腰间”

 (4)与小朋友一起将句子用间笔画来体现

 (5)讨论:

 ①白云不是在天上,这儿为什么写在山腰间?

 ②白云画在山的什么位置?

 7、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会用一句什么话来评价华山?

 “啊,华山真高哇!”

 指名读,齐读

 8、如果你在华山顶上,你想说什么?做什么?

 9、小朋友们都忍不住了,这就叫“情不自禁”

 出示“情不自禁”,指名读

 10、这个小孩儿跟你们一样也情不自禁了,吟诵起了一首小诗

 板:(完整课题)咏

 读题

 这首诗的意思就蕴藏在课文中,你能找到吗?

 11、交流

 (1)出示相应的两句句子

 (2)师读诗,生接句

 (3)指名读诗

 (4)点拨

 举头——抬头回首——回头

 (5)要求给诗句配上动作读一读,背一背

 (三)第三自然段:

 1、这首诗吟诵得怎么样?听后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2、这个老先生的反应跟大家一样

 边读边配动作朗读第三自然段

 (四)第四自然段:

 1、这个小孩儿真不简单,谁来介绍一下他是谁?

 2、为什么要用“才”七岁,(年纪小)

 3、这样的好诗竟然是一个刚7岁的寇准吟诵的

 你知道他怎么吟诵出来的吗?

 (认真学习语文)

 4、小朋友们想向寇准学些什么?

 5、师小结:

 寇准能吟诵出这样的好诗,全是他平时认真学习语文的结果,我们班小朋友也应向寇准那样从小学好语文,长大后用好语文。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让我们跟小孩儿和先生再去华山看一看

 22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除了蓝天,远远近近

 更无山与齐。的山都在华山脚下。

 举头红日近,太阳显得那么近,山

 回首白云低。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五、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正音、质疑

 2、给生字找朋友

 3、分析字形

 沿:右半部分,上边是“”,不是“几”

 近:先写“斤”,再写“辶”,第二笔是竖撇

 与:熟字去偏旁记忆,“写”去掉“冖”

 齐:撇捺要伸展

 4、描红、临写

 六、课外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五岳”是指哪五座山,你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华山的美景。

 2、出示华山风景,让学生欣赏华山美景,初步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

 3、畅所欲言,说说看了后的感受。

 4、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咏华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想通过谈话、、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兴趣。)

 二、巧设关卡,学习生字词。

 想去华山细细游览吗?你们还必须闯过三关:第一字音关,第二字形关,第三写字关。咱们比比看谁最先通过三关。

 1、字音关

 (1)出示生字卡片。

 (2)自学生字。

 (3)小组内过关,由小组长带领组员一一认读过关。

 (4)集体朗读、正音。

 2、字形关

 (1)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2)同桌交流学习方法。

 (3)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3、写字关

 (1)交流怎样才能写好这7个生字。

 (2)老师友情帮助,在田字方格中范写、指导。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先通过“闯关”调动学生的学习欲 望,再闯关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咱们现在就走进课文,去领略华山的美景吧!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准,初步领略华山的雄伟。

 2、指名朗读课文,及时纠正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3、小结:今天许多小朋友靠着自己的聪明与努力来到了华山。

 (设计意图:我们知道课文不读熟不开讲。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地读,做到把课文读通读顺。)

 四、朗读交流,感悟课文。

 1、师在《高山流水》的古筝乐曲中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我想把自己最拿手的本领献给大家,我最拿手的本领就是美美地朗读课文,请小朋友们来当小评委,好吗?

 2、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

 3、学着教师的样儿也美美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

 4、把你读懂的告诉给同桌的小朋友。教师边巡视,边与学生交流感受。

 5、全班交流。边说边读、贴、找,来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

 预设一:我读懂了华山真高哇!

 (1)你真聪明,这么重要的内容一下子就读懂了。

 (2)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3)华山到底有多高呢?猜猜。

 (4)出示,瞧!这就是华山,他有五座山峰,其中南峰,大约2000多米,相当于700多层的楼房高。

 (5)谁来读好这一句,让我们感受到华山很高很高。

 (6)指名读,师生点评。

 预设二:登上这么高的华山,看看周围的风景,一定很迷人。咱们跟随他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华山的风景吧!

 (1)出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2)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像:你们看到了什么?

 (3)师生共同创作美丽的华山风景图。

 教师先贴出“华山主峰”图,请学生贴出“太阳”、“白云”以及“远远近近的山”。边贴边讨论“太阳、白云、远远近近的山”应该贴在哪里最适当。教师引导学生边贴边读课文中相应的语句,以便来确定图所贴的位置。

 (4)感情朗读这两句,读出华山的美与高。

 预设三:我读懂了是寇准写的这首诗。

 1、你从哪儿读懂的,读给大家听听。

 2、还有谁想读好这句话?有感情朗读。

 预设四:寇准写的这首诗,你们喜欢吗?

 1、出示古诗《咏华山》。

 2、指名朗读。

 3、发现秘密,理解诗意。

 小朋友们,这篇课文中藏着一个秘密呢?想发现它吗?读读这首诗,再读读这两句。(除了蓝天,……)你发现了什么?

 4、同桌交流。

 5、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这两句话说的内容就是这首诗的意思。

 6、师生接对朗读,教师读描述的语言,学生接对古诗中的有关诗句。

 (设计意图:首先与学生拉近乎,这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简洁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既能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感染了学生,也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 望。同时,学生们也受到了美的熏陶。优美的乐曲把学生带入了文本,感受到华山的高与美,也感受到寇准的聪明与才智。然后,让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本的意思。

 这样的设计,看似散,实质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也不是旁观者,他是引领者,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在读中悟,贴中悟,并把所悟到的感受再通过朗读、交流表达出来。用发现秘密引领学生体会古诗的意思,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背诵表演,树立志向。

 1、寇准写的这首诗好吗?先生是怎样夸奖他的?练习背诵课文,准备表演。

 2、一生当先生,一生当小寇准,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

 3、评议演得怎么样?

 4、寇准写这首诗时多大呀?哟,比你们还小,想对他说点什么吗?

 5、教师小结:如果我们把平常所看到、想到的及时写下来,你也会成为出色的小作家的。

 (设计意图:“表演”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通过表演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寇准的聪明、有才华,激发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六、拓展延伸,走向课外。

 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我还带来了一件礼物送给大家。

 1、到抽屉里找一找。

 2、这是我喜欢的四首关于山的古诗,推荐给大家,挑一挑,选自己喜欢的读读。

 3、关于山的古诗还有许多,课后你们也可以去搜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使学生知道还可以从其他渠道学到古诗,语文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

3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3、学习本课14个生字,理解本课新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课文第2段诗文的体会领悟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趣,引入情境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跟老师写课题(师生板书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读熟了课文,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师:小朋友,华山可是我国的一座名山呀!老师这里正好有一首诗是介绍华山的,你们想念念吗?

 出示:《登华山》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去看看吗?我们这节课就跟着小寇准和先生一块去登华山好吗?

 (二)学习第二段

 一、出示多媒体

 1、师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说一说,你觉得华山怎么样?

 (出示小黑板,啊!华山真高哇!)

 学生自由练读。(读出华山的高)。指名读。

 3、师:华山到底有多高呢,我们一起跟小寇准和先生到山顶上去看一看。

 4、(出示小黑板):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是那么近,山腰飘着朵朵白云。

 自己读读这两句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读出华山的高来)

 分别读第一和第二句。(指导有感情朗读)

 师:这两句把华山写得多高多美呀,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生练习背。指名背

 师:华山真高、真美啊!看到这么高、这么美的华山,小寇准的心里非常激动,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来:(出示黑板)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师:这首读共四行,两句话,这首诗的意思就蕴含在课文中,你能找到吗?

 指名说一说。

 这首诗把华山的高和美都写了出来,我们应该怎样读好它,自己练练。

 加上动作读一读,背一背。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个小孩儿这首诗写的怎么样?谁来学学先生夸夸他。

 2、谁能加上动作朗读第三自然段

 3、我们一起学着先生夸夸小孩儿。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个小孩儿真不简单,谁来介绍一下他是谁?

 2、为什么要用“才”七岁,(年纪小)

 3、这样的好诗竟然是一个刚7岁的寇准吟诵的

 你知道他怎么吟诵出来的吗?

 (认真学习语文)

 4、小朋友们想向寇准学些什么?

 5、师小结:

 寇准能吟诵出这样的好诗,全是他平时认真学习语文的结果,我们班小朋友也应向寇准那样从小学好语文,长大后用好语文。

 总结:刚才,我们一起去登了华山,欣赏了华山的高与美,收获不小。下面我们把课文连起来有感情的朗读一下,再来回忆一下华山的美景。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正音、质疑

 2、给生字找朋友

 3、分析字形

 与:熟字去偏旁记忆,“写”去掉“冖”

 称:左右结构,教学“禾木旁”

 4、描红、临写

4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学反思

 一、品词读句,感受华山之高。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课文紧扣“高”字,先以“艰难”暗示学生华山的陡峭和高峻,次以两个感叹号渲染华山的陡峭高峻,再具体描写华山。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自读自悟:你觉得华山怎么样?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的?

 通过重点句子的朗读,让学生理解华山是十分高大的。在教学这几句话时,我充分发挥简笔画教学功能,直观、形象地展现画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借助具体的画面,更深层地理解语言文字。让静态的文字动态化,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文中人物一起去看蓝天、望太阳、赏白云、观群山,观察角度的变化引起的不同感受使学生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变化。

 通过课件的摆放,有意突出“那么近、都在自己的脚下,山腰间”这些词语,并把感悟运用到朗读中去,课文自然就能读透。“华山真高哇!”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在教学中我紧扣这句话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华山的高。学生一次次地读,感情得到一次次提升和升华,最后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华山真高哇!”,此时学生抒发的感情与课文表达的感情融为一体了。

 二、借文悟诗,感受华山之高。

 在教学古诗时,我分了这样几个步骤,首先让学生读诗,整体感知诗境,因为有了前阶段教学的铺垫,诗意理解自然水到渠成。我还提醒学生这首诗的意思就藏在第二自然段中,我让他们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在读中进一步感悟,学生很快找到诗句的意思。接着步步深入,对诗句中的个别词语要求理解,如:“举头”、“首”、“齐”等等,让学生互动交流中得到解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吟诵中,学生将自己想象成寇准来吟诵古诗,摇头晃脑,用富有童趣的肢体语言演绎着华山的壮美,加上我的适时评价,学生吟诵古诗的情绪高涨,课堂增加了情趣,调动了气氛。

5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学反思

 在《咏华山》这篇课文中古诗是全文的中心、话题,所以要避开繁琐的零碎知识,直接将学生引入课文中心。结合本文“文包诗”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一、从诗到文

 A、出示古诗,学生质疑——在读通古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地对这首古诗提出自己的疑问。

 B、带着问题读课文。——教师有意突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色?”这个问题。让学生以这个问题为主要阅读目的,自己在文中寻找与诗有关联的句子。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C、通过重点句子的朗读,要求学生理解华山是十分高大的。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为此,在教学这几句话时,应充分发挥简笔画教学功能,直观、形象地展现画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借助具体的画面,更深层地理解语言文字。让静态的文字动态化,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课件的摆放,有意突出“那么近、都在自己的脚下,山腰间”这些词语,让学生说说对这些词的理解。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同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这一环节注重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并通过朗读解决了本课的重点。让学生经历“理性认识——实际操作——感性认识”的认识过程,自己领悟出华山的高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从文到诗

 本文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诗句。教完重点句后,要引导学生回到古诗上。其实,前文的句子已为学习古诗打好基础。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找文与诗的联系。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读懂了哪句诗?”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再反复诵读,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受到中国古文化的熏陶,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的求知欲 望。

 三、从诗到法

 我国教育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主要体现在学法指导要“有效度。”因此,教完古诗后,引导学生就“我们是怎样读懂这首诗的?”反省自己的认知过程。教师从中点拨,让学生产生顿悟,找到文与诗的联系,“读懂诗先读懂文,读懂文即读懂诗”。这样的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初步体验从“学会”转向“会学”的乐趣。学会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能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

 本篇课文重在描写华山之高,所以在板书设计上,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板书不能多而杂,所以我想只需突出一个“高”字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识字12个;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

 3、写字小作偏旁的变形。

 4、词、语、句学习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5、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6、口语交际老师,请您评评俺的字

 7、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自检,互检的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难点:

 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谈话、演示、发明性作业等。

 教具准备:

 幻灯片,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古时候,人们就想飞到月亮上去,俺国民间就有一个神话故事叫嫦娥奔月,说的是人间有一个叫嫦娥的姑娘听说月亮上很美,于是想尽了一切方法,飞到了月亮上。当然这只是个神话。现在俺们人类不但已经登上了月球,而且还能乘宇宙飞船再回到地球上来呢!

 2、今天怎么不见俺们的好朋友丁丁了?

 二、指导看图:

 1、示图: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相机贴词卡在图的相应位置: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原来丁丁到月亮上旅行去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丁丁吗?

 三、读文:

 1、板题,理解课题的寓意。

 2、反复练习,读熟课文:

 (1)自身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

 (2)教师带读,同学留意自身不会读的字。

 (3)同学再读课文,若还有不会读的字问一问旁边的同学或老师。

 (4)指名读文,众生评议。

 (5)教师范读,同学评议后标出停顿。

 (6)齐读课文。

 四、认字:

 1、示词组卡,全班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板叠词卡,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

 示弯弯的月儿,比较弯的月儿弯?还是弯弯的月儿弯?教师范读,生练读,同法练读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说明:留给同学发现的空间,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3、感情朗读课文:

 丁丁说小朋友读的真好,把月儿读得弯弯的,把船儿读得小小的,把星星读得闪闪的,把天读得蓝蓝的,他还想听小朋友读一次课文,你们愿意吗?一边读一边想象可爱的星星、月亮、天空。

 五、音乐欣赏,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播放歌曲《小小的船》,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根据自身的想象做动作。

 2、配乐朗诵,练习背诵。

 [说明:创设情境,让同学通过与艺术科交叉渗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验。]

 3、丁丁说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你觉得月亮还像什么?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4、大家想象丁丁那样到月亮上去看夜空吗?闭眼,听音乐,放松,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说明:教学的结束并不是同学学习的结束,学习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义。]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

 1、认识9个生字,会写四个字。认识一个偏旁“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

 你们平时喜欢听歌吗?那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歌,好吗?(教师播放歌曲《小小的船》)

 多么动听的旋律,多么优美的歌词啊!这首歌的名字就是《小小的船》。这节课呀我们要学习第七课《小小的船》(教师出示课件,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小小的船》一课,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然后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想出好办法记住它。

 2、全班交流,共同学习:

 (教师出示课件,课文及生字)

 弯:借助拼音学习生字

 星:加一加,日+生=星上下结构

 这么多生字,你们都认识它们了吗?真的认识了?那我们就读一读吧!

 “呜——”小小火车开起来,一开开到你这里。

 3、游戏巩固识字;(摘星星)

 挂在天空中的小星星寂寞了,急着和同学们见面呢!你能叫出这些星星的名字吗?能叫对,会组词,就把小星星送给你。

 当一名同学读时,其他同学认真听,你们来当小评委!好吗?他读对了我们就跟读,不对就帮他指出来。

 三、朗读感悟,加深理解:

 1、再读课文,重点理解:

 淘气的生字宝宝又回到了课文中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来,并且多读几遍,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相机指导)

 学生的汇报:

 生:我喜欢“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一句,我明白了月亮弯弯的像小船一样。

 (教师出示弯弯的月亮图,随即指导,使学生更形象的理解弯弯的。)

 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弯弯的事物?

 生:弯弯的香蕉、弯弯的小桥、弯弯的小船……

 生:我喜欢“小小的船儿两头尖”一句。我明白了船的样子是两头尖尖的。

 弯弯的月亮就是小小的船,假如我们也到这美丽的月儿船上坐一坐,你们会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蓝天、无数的小星星。

 师:书上是怎么说的?

 (教师指名读)

 师: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又像什么?

 (教师出示课件)

 四、表演读文,熟读成诵:

 1、情感朗读,动作表演:

 夜空多美丽啊!深蓝的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对着我们眨眼睛,我们在美丽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见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现在你能不能加上动作演演,美美地读一读课文。(教师出示课件《小小的船》全文)

 现在同桌之间或是自己练练。(学生读时,教师播放音乐)

 五、交流资料,了解月亮:

 你们还知道关于月亮还有许多的小知识、小故事吗?

 1、学生交流:

 2、教师出示:

 多么神奇的月亮!其实,月亮不是总像小船一样,它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出示课件)

 六、听歌想象,布置作业:

 原来,关于月亮还有这么多的知识呢!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更加认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让我们来欣赏《小小的船》这首歌曲。请同学们闭上眼镜,边听边想象这夜空美丽的景色。

 下课后,把你想象的景色画下来。

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初步感受诗歌意境,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陶冶情操。

 3、运用听读识字法认识12个生字。了解多音字“只”的读法。

 4、学会书写6个生字。

 5、学会基本句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

 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

 教具准备:

 课件、录音、星星、月亮卡片、丁丁挂图

 教学过程:

 一、丁丁出场,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的好朋友丁丁又来和小朋友见面了。快,咱们快给他打打招呼。丁丁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个圆盘,有时象把弯刀。(出示词卡:月亮)

 师:真聪明,丁丁说猜中谜语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是什么呢?竖起你的小耳朵听电脑博士播放的歌曲。(课件播放小小的船歌曲)

 二、读通顺课文,运用听读法识字。

 1、听录音,听读课文。学生听、看、指课文。

 2、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娃娃就用笔画个圈,把他留住,前后连起来猜一猜是什么字,实在猜不出来的话,待会儿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3、同桌互读。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娃娃,就互相帮帮忙。

 4、分组比赛朗读,教师给予适当评价。

 5、教师范读,学生指认。

 师: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生简单评价)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因为老师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自己来到了天空。你也象老师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象,也会读得很好的。想试一试吗?

 6、学生自由朗读。

 7、学生配乐朗读。

 8、试着背诵课文。

 三、扩展练习——照样子说一说。

 1、课件出示题。

 2、教师做一道题,学生检查做对没有。

 3、课件出示答案,学生订正。

 4、你能用在。的句式来说一说吗?把你平时想去去不到的地方,想做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尽情地说。

 四、认识重叠词语宝宝。

 1、课件出示:跳出来的词语宝宝,学生认读。

 2、课件闪动词语,学生再读。

 五、认识生字娃娃。

 1、课件读跳出来的生字。

 2、游戏认字:猜字游戏、摘星星游戏。

 3、认识多音字“只”,读例句。

 六、练习书写字娃娃。

 1、教师重点指导“尖”(课件演示),教师范写。

 2、学生当“小老师”教写“里”。

 3、课堂练习书写“尖和里”。

 七、结束。师总结,拍手齐唱《小小的船》。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2、自由朗读,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1)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

(3)派代表到全班交流;

(4)通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心情,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3、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4、元元最后“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他想些什么呢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吗(自由发言,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老师小结: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多睡1分钟,只不过是放松了一下自己,结果耽搁了半节课。因策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6、学习时间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一分钟的小故事

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助电话,并与那个向往成功、渴望指点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等那个青年人如约而至时,班杰明的房门大敞着,眼前的景象令青年人颇感意外——班杰明的房间里乱七八糟、狼藉一片。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地关上了房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班杰明就打开了房门,热情地把青年人让进客厅。这时,青年人的眼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在淡淡的香水气息里还漾着微波。

可是,还没等青年人把满腹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疑难问题向班杰明提出来,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道:“干怀。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愣住了,既尴尬又非常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向您请教呢……”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地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地说,“我懂了,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的深刻道理。”

班杰明笑了。青年人把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班杰明道谢后,开心地走了。

一个人只要把握住生命的每一分钟,就一定会有美好的一生。

8、谈谈“你一分钟能做什么”,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分两步进行。

(1)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要写的九个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保证把每个字写正确。如,“包”字里边是“巳”,不是“r;“钟”字金字旁的最后一笔不能穿过上横;“迟”字里面的“尺”,末笔捺变点。

(2)仔细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得匀称、美观。比如,“悔”的第六笔“撇折”、第七笔“横折钩”,要仔细观察其在田字格的位置,支好架子,不要缩得太小,要留有空间,为上下两点着想;“叹”和“哈”都有口字旁,口字旁要写得小一些,位置偏上;“闹”字的吖刁”要写得稍大一点,给里边的“市’’留出足够的空间。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九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通过看插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教学难点:

理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的意思。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有关星空及带有歌曲《闪烁的小星》《小小的船》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激发兴趣。

(1)(多媒体课件配乐)出示美丽星空图:一个小女孩儿坐在月亮上,一只手托着小星星非常高兴地看周围一闪一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

(2)导问: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揭示课题。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件中月亮的形状,引导想象:你们看,这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像什么(小船)

(2)引出课题:叶圣陶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篇韵文,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小的船》。

3读课题。

(1)教师指导正确读课题:“船”字谁会读谁还想读大家一起读。你们见过哪些船教师出示各种船的,并相机指导学生认识“舟”字旁,了解带有“舟”字旁的字一般与船有关。

(2)导学:在“船”的前面加个“小小的”,请你读一读,你感觉这艘船怎么样(小小的、很轻、很可爱……)

(3)教师指导学生感受小船的可爱,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题。

4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想知道些什么

5过渡:课文真的是写船吗请同学们读课文,看插图,找找答案。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展现美丽的画面,把学生带入晴朗夜空优美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或想知道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帮助学生把生活经验、文本、美丽的图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喜欢上阅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

(2)用“ ”把要求会认的字画出来,用“____”把要求会写的字画出来。

(3)把生词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老师请教,再多读几遍。

2学生同桌互相检查读,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

(1)开火车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提示:“船、看、见、闪”是前鼻音;“船、闪”是翘舌音。

(2)教师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并及时评价。

4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练习朗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认真听、仔细评。

5教师检查练习朗读情况,提示学生读准字音。(“月儿、船儿”的“儿”要读二声。“在”是平舌音。“闪、船”是翘舌音。“的”读轻声。)

设计意图:提出自学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互帮互学,培养了合作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易错字的读音和儿化音进行指导,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全诗。

2启发想象: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预设

学生自由说自己想到的图画:晴朗的夜晚,蓝蓝的天空,弯弯的月亮,闪闪的星星,一个小朋友飞到太空中坐到月亮船里面。

教师随机用课件演示星星忽明忽暗的景象,帮助学生理解“闪闪的”这个词语。

3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并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①想一想:课文共有几行,由几句话组成

②把自己喜欢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

4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朗读成果,及时评议。

5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画出停顿。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6学生自由练读后,教师指名读,大家评议。

7多媒体出示课文填空,指导学生朗读叠词,巩固识字效果。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8课件出示“朗读争霸赛”情境,提出评价标准,组织学生挑战读。

(1)出示评价标准

声音响亮,读音正确。朗读流利,读出韵味。

(2)组织学生有序地比赛,读后及时评价。

(3)评出优胜者,给予奖励。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意在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朗读的方法,在朗读中巩固识字,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针对小朋友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朗读争霸赛”,帮助学生展示朗读的成果,激发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

四、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1组织学生做采蘑菇的游戏。

(1)讲明游戏规则后请3名同学到前面来做采蘑菇的游戏。(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①教师指导学生认识“门”字框、“白”字旁。请同学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认识了哪些带有这些偏旁的字。

②猜谜识记“闪”:一个人站在门里。

熟字加偏旁识记“闪”:人+门=闪。

③做动作识记会意字“看”:“手”放在“目”上就是“看”。

④组词识记:见──再见、看见、见面。

⑤教师指导识记多音字,并请学生给多音字组词。

预设

“看”也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kàn,在“看门”一词中读kān。

2给蘑菇找朋友。

(1)导学:生活中有哪些朋友可以和这个字组成词语呢你还能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说得又多又好!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预设

①组词:小船 星星 看见 闪闪的 里面 两头 不在

②造句

看见:在动物园里,我看见了老虎和狮子。

闪闪的:闪闪的霓虹灯引人注目。

3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范字“月、儿”,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月”和“儿”都有钩,但钩的方向不一样。)

(2)教师一边示范,一边指导新笔画的书写。

横折钩的写法:横要平,竖要直,向左向上钩。

竖弯钩的写法:竖要直,弯要圆,向右向上钩。

(3)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写在什么位置,同桌交流。(“月”里面的两个横画之间距离要适当,不与横折钩相接。“儿”的竖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

(4)教师范写“月”和“儿”,一边示范,一边巩固横折钩和竖弯钩的写法。学生书空。

(5)指导学生观察“头、里”。

预设:“头”有三个点,它们的位置不一样。“里”的横画比较多,它们之间的距离均匀,长短不一样。

(6)教师指导学生书空。(“头”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里”的笔顺可记成写完“甲”再写两横。)

(7)指导学生先描红,再自由练写,比比谁写得工整、漂亮。

(8)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识字,有利于学生自主表达。交流多种识字方法,能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从构字规律上帮助学生认识生字,便于学生认识汉字,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练习组词、说话,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根据“月、儿、头、里”四个生字的字形特点,分组呈现,有利于学生抓住特点正确书写汉字。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引导回顾:谈谈你的收获。(这节课你记住了哪些字学会了几种识字方法你认为你写得的字是哪一个)

2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学习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布置作业,有利于巩固识字效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引导回顾: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你还记得课文写了什么吗

2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配上音乐,出示星空。

3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让我们飞起来吧!飞到美丽的蓝天上。看,许多一闪一闪的星星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快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在小船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

(1)我好像看见了一闪一闪的星星。

(2)我仿佛看见了宇宙飞船上天。

(3)我仿佛看见了月球人,很帅气。

(4)我好像看见了蓝色的天空特别大。

设计意图:在学生回忆课文的过程中再现情境,使学生集中精神;配上音乐,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把学生带入有声有色的情境中。静中有动的图画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习情绪高涨。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1学习第一、二行诗。

(1)导问:我们坐在哪儿了(小船上)这小船不是真船,它就是月儿,你感觉怎么样啊

预设:我感觉很快乐。我很开心。

(2)(出示月亮的)导学:上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3)指导朗读。出示句子: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请学生自由读,个别读,最后互相评一评。

(4)指导学生画出描写“月儿”“船”的词语。

(5)设疑:为什么用“弯弯的”“小小的”,而不用“弯的”“小的”

(6)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不同点。

弯的月儿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预设

学生分别朗读这两句话,说说自己的体会:“弯弯的月儿”比“弯的月儿”更能突出月儿弯的程度;“小小的船”比“小的船”更能突出月儿的可爱,读起来也更上口。

(7)指导朗读。“小小的”“弯弯的”读出欢快的节奏,表达出月儿的可爱、有趣。

(8)导学:“月儿”除了是“弯弯的”,还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自读自画,画出月儿的形状——两头尖。课件出示月儿的形状,并引导学生知道,这里把弯弯的月儿比作了小小的船,写的是月儿的形状。

(9)齐读。通过朗读读出月亮的可爱,以及自己满怀喜悦的心情。

2学习第三、四行诗。

(1)过渡:我们一起划船在蓝天上面到处走走,哟,你们看到了什么(星星、天空)

(2)出示词语:星星、蓝天。

(3)课文写星星是什么样的(闪闪的)天空呢(蓝蓝的)

(4)设疑:为什么用“闪闪的”和“蓝蓝的”

①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指学生分别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只看见星星和天。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②课件出示星星一闪一闪和深蓝的天空广阔无边的情境,引导学生对照体会叠词的作用。

(5)练习叠词:星星是(闪闪)的,天空是(蓝蓝)的,船儿是……,你还能说出这类词吗(红红的太阳、绿绿的小草、白白的云、黄黄的梨……)

(6)指导朗读。

①教师范读,“闪闪的星星”要读出欢快的节奏,突出星星的调皮可爱。“蓝蓝的天”要读得略慢且声音响亮,读出天空的美丽和神秘。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出星星、天空的美丽可爱。

3语言训练,感受夜空的美。

(1)课件随机出示相关,让学生结合想象,读句子并填空。

星星很像________,多美呀!(钻石、珍珠、小眼睛、明亮的灯)

月亮很像________,真好看啊!(小船、眉毛、镰刀)

蓝蓝的天空像________。(写比喻句)

洁白的云朵像________。

圆圆的苹果像________。

________像________。

(2)学生自由选择句子先组内练说,再汇报。

(3)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内容。

4导学:夜空真美啊!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我看着,想着,入迷了,陶醉了。在我的眼里,那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真像一只小小的船。(音乐声响起)教师范读课文。

5学生配乐表演读,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以读为主,学生通过自主理解、体会、设计动作,充分发挥了创造性,突出了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提高了能力。设计填空的形式进行语言训练,一方面利用提供的句式帮助学生养成说话的完整性、规范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言,丰富语言,促进学习思维的拓展。

三、感情朗读,展开想象

1配乐表演《小小的船》。

2讨论:“只看见……”的“只”是什么意思“只看见”和“还看见”有什么不同

3进行说话训练。

课件出示:我看见了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例:我看见了校园、北京、外星人、嫦娥、玉兔……

4检测背诵效果。

以填空的形式提示学生背诵。(学生伴随着轻松、愉快的乐曲学会唱、学会背。)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练习说话,尊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填空、配乐唱等形式帮助学生积累背诵。

四、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复习词语。

小船 星星 看见 闪闪的 里面 两头 不在

2做采花的游戏。(生字藏在花朵的后面)

(1)请3组同学到讲台上来做采花游戏。

(2)请做游戏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朵花的名字的。

(3)帮花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用它说一句话,比一比哪个小组。

设计意图:字离不开词,识字教学必须同积累词语结合起来。凭借有趣的游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可以让学生有效地积累词语。

五、总结全文,陶冶情感

1鼓励学生质疑: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2小结:大自然是美丽的,太空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现在,我们中国也有人登上了太空,我们小朋友多学知识,掌握本领,将来也可以到太空遨游、旅行,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3如果请你来到月亮上,你猜猜月亮上面会有些什么你想对月亮说点什么呢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话,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又沟通了语文和其他学科及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1背诵课文并把你能从夜空里看到的或者想到的事物画下来。

2回家把课文背给家长听。

3实践活动:夜晚出去看看月亮,说说它像什么,你还看到天上有什么。

设计意图:背诵课文既能展示学习的成果,又能引发丰富的想象。实践活动可让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教案篇3

一、导言

谁见过乌鸦,说说它是什么样子?

乌鸦虽然样子不美,歌声不悦耳,可它很聪明,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乌鸦喝水”中的乌鸦就是一只聪明的乌鸦。

二、指导看图。

大家先一幅一幅仔细看,再把三幅图连起来看,想想它的意思是什么。(乌鸦看见瓶子有水,可是喝不着,它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它就喝着水了。)

三、读课文

图的内容是这样的,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的呢?

1同学自己轻声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四、逐段对照图,朗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图。

1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写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上词

kě hē zhǎo

渴了喝水找水

让学生注意“找”是卷舌音

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

喝:用嘴喝,所以是口字旁。

2看第一幅图,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乌鸦找到一个有水的瓶子,可是喝不到水)板书其中生字,并读一读。怎么办呢?注意“怎”是平舌音。结合课文内容说词义。没有办法时自己问自己,也是自己在想办法。

3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乌鸦看见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认读生字词。

páng xǔ bàn fǎ

旁边许多办法

结合生活实际或课文理解词义。旁边:石子在瓶子的旁边。

许多:很多。

办法:乌鸦看见石子,就想出怎么做能喝到水。

4看第二、三幅图,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乌鸦把石子一个个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认读生字。

gāo

升高

看图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升高:瓶子里的水原来在瓶中间,放了石子后,水就到瓶口水位升高了。

五、看图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教案篇4

象鼻桥》教案

一、教材简说

小桥被大雨冲坏了,两岸的小动物过不了河,很不方便。后来,两只大象站在河的两岸,用长鼻子架起了象鼻桥。动物们又感动又惭愧,合力架起新桥。

这是一个意在颂扬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精神的动人的童话故事,以小动物为主角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

全文注有拼音,鼓励学生自己借助拼音和插图认识汉字,读通课文,体验学习拼音和汉字的乐趣和成就感;本文又是选学课文,重在通过朗读训练、游戏活动等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

二、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他人,团结互助。

3、能根据文字提示和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选择表演、说话、唱歌、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团结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感悟

四、 教学设计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看图导入:小朋友,看看这座桥(看图说话),给小动物们带来了什么方便

(二)学习第一段

1、读

2、说说为什么“热闹”,找到相关词句:许多、每天、来来往往……

3、试读,表现“热闹”

4、小朋友喜欢热闹吗,把你的喜欢表达出来。

(三)学习2、3、4段

1、出示图(两只大象搭起来的桥)这是怎么回事

2、自由读2、3、4段

3、表演读第二段。

4、小桥被冲坏了,给小动物带来什么不便(读第3段)

5、用奇怪、欢乐的语气读第4段(分男女、小组读)板书:象鼻桥

(四)第5、6段

1、大象的举动让动物们感动,于是大家齐心合力造了一座新桥。(出示图)

2、把动物的感动惭愧读出来。

3、想象说话:“新桥修好后不久,……”

4、读第4段,板书“象鼻桥”

(五)读全文。

这是一座()的桥你感悟到了什么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教案篇5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会认“目”1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让学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季)那么在秋天,你们和家人都进行过什么活动呢(爬山、赏菊)活动前爸爸妈妈都做了哪些准备活动呀

2师:有一群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秋游——远足了。你们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去很远的地方旅行)

3师:走!我们现在悄悄地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嘘,大家赶快悄悄打开课本,看看明天要远足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2多有趣的课文呀!自己大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把生字在文中画一画哦!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学生自由举手朗读,指名读)读得真好,我还想听,我们一起读好吗(全班齐读课文)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重点词语)

2分类识字:

(1)“才”“白”独体字,注意笔顺。

(2)“明”“的”是由哪几个“好朋友”组成的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并组词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学海拾贝,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课文中散落着许多美丽的“贝壳”,你看到了吗(课件出示“学海拾贝”。)谁能给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

2鼓励学生自由举手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二、学习诗歌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出示第一节,女生朗读。思考问题:

(1)有一个孩子远足前翻来翻去睡不着,为什么

(2)哪一句最能体会到那个孩子急切的心情

(3)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跟大家说一说。(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3老师指导朗读“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读出好奇的语气。

4请孩子们自由读一遍。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第三节齐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977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