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过的陶渊明都有哪些作品,作品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初中学习过的陶渊明都有哪些作品,作品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第1张

饮酒写了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也为己之归宿。

归园田居记载了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

桃花源记里记述了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陶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溢靖节,浔阳柴桑人。晋书、宋书都说他是陶侃曾孙,后人亦有怀疑这种说法的。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每写及时行乐、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很有名。有陶渊明集。

下面就是陶渊明的故事。

在美丽的终南山下有一个很小的村子,村民们过着一种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个村子的最东头有一户人家,两间茅草屋,外面围了一圈篱笆,园子里有一个老人在锄草。累了,他直起腰,擦擦汗望着远处的终南山,舒一口气,然后又继续劳作。这个人就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虽然做过大官,但不是士族大地主,到了陶渊明一代,家境已经很贫寒了。陶渊明从小喜欢读书,不想求官,他看不惯当时政治腐败。他常常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还是照样读书做诗,自得其乐。陶渊明的家门前有五株柳树,于是他便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五柳先生。

后来,家里越来越穷了,陶渊明靠自己耕田种地,也养活不了一家老少。亲戚朋友都劝他出去谋个一官半职,他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名将后代,文才又好,便推荐他做了个参军。但是过不了多久,他就看出当时的官员将相互相排挤,心里感到很厌烦,于是要求出去做个地方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当县令。当时做个县令,官俸是不高的。而陶渊明一不会搜刮民财,二不懂贪污公粮公款,因此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当然比他在柴桑家里过的穷日子,是要好一些的。况且,他觉得留在一个小县城里,没有多少官场应酬,也算是比较自在。

有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视察。县里的小吏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向陶渊明报告。陶渊明正在他的内室里作诗,一听到来了督邮,十分扫兴,只好勉强放下诗卷,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

小吏一看他身上穿的还是便服,吃惊地说:督邮来了,您该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才好,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陶渊明向来看不惯那些倚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一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行拜见礼,更受不了这种屈辱。

他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愿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号小人打躬作揖!说着,他也不去见督邮,索性辞职不干回老家了。回到老家,陶渊明认为自己的志趣、理想与当时的时局相差太远,于是下决心从此以后过隐居的日子,有空的时间就写写诗歌文章,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回家不久他写了一篇归去来辞。在归去来辞中,陶渊明细致地描绘了回乡途中的思想情感。小船轻快地飞驶,微风缓缓吹动衣带,他心情顿时开朗起来。他心想:今后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了!这篇赋表现了他与官场决裂的态度。

陶渊明选择过田园生活之后,生活上十分清苦,朋友们看到他的难处,常常给他送来一些粮食、衣物等。朋友们知道陶渊明喜欢喝酒,而他又买不起酒,就经常自备酒食来找他一起喝酒。每次酒醉后陶渊明都会诗性大发,写一些诗抒发感情。

归园田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他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景象:深巷中传来狗的吠叫,鸡在桑树上咕咕叫着;房前房后绿树成荫,桃李满枝;农舍的屋顶上炊烟袅袅,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可是他当时家里很穷,常常破衣烂衫,食不果腹。

贫困的生活反而更加激发了陶渊明的想象力。在桃花源记中,他虚拟了一个与世无争的,那里的人们过着一种不知汉无论魏晋的生活,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陶渊明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对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陶渊明内心深处仍然有着不灭的激情,在咏荆轲中,他借用古代神话表达了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这首诗一气呵成,感情真挚。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傲世九重天墨坛诗人之一。的、在诗歌创作上都受到他很大影响。他的名字和、一样流传千古。

陶渊明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陶渊明在情感生活上经过极端底苦闷,达到极端底和谐肃穆。

自然界是陶渊明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陶渊明轶事典故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陶渊明“田园诗”与谢灵运“山水诗”诗歌异同

摘要: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两人的诗歌有着许多相似点和不同点。本文试图从异同点的比较来分析陶谢诗歌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陶渊明 谢灵运 异同 比较

陶渊明和谢灵运都是危机魏晋南北朝时期首屈一指的的大诗人。陶渊明是魏晋诗风集大成者,谢灵运开创了南朝一代新风,陶的“田园诗”和谢的“山水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后人将他们并称为山水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在对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有所继承的基础上,还有些发展与创新。

一、陶谢诗歌的相同点

(1)陶谢两人都继承了玄言诗的特点,在诗里都谈玄。陶渊明的很多田园诗中,都将玄理溶入日常生活,比如说《饮酒》诗第五首中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言”与“意”的关系问题,陶在日常生活中作出了解答。他在东篱下采菊时无意中见到了南山,看到了南山的归鸟,体悟出了人生的真谛。谢灵运的诗中,山水描写变成诗的主体,使玄言诗转向山水诗而获得新的生命,山水成为他悟道的手段,所以他的山水诗经常前半写景,后半谈玄,如《石壁精舍还湖作》结尾处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寓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一般是化用老庄之意,传达自己欲隐逸山水之间以求得等生死,忘荣辱,齐物达物观的自然境界的追求。

(2)陶谢诗作都有强烈的自我情感色彩。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文尽管在内容风格方面有诸多不同,但都重抒发视自我情感。

陶渊明以写意为主的诗歌创作。他所描写的田园家居风物明显寄托诗人自身的象征意味。“飞鸟”是陶渊明田园诗中出现最多的意象。四言《归鸟》组诗中的“飞鸟”晨去于林,一旦发现外界“和风不恰”之时就“翻翮求心”,回归到久林之中,“顾俦相鸣”,“众声相谐”,“欣及旧栖”都表现了飞鸟归林后怡然自得之态。飞鸟的形象恰是诗人仕而终归与隐的象征,飞鸟归林之后的怡然之态也是诗人归隐之初心态的真实反映。另外,松、菊也是常常出现在陶诗中的意象,也具诗人自况的意味。陶渊明诗中常常描写清爽高远澄净的景物,那些风景外物正是诗人明朗清净内心世界的外化表现。

在谢灵运的山水景物描写中也充满着主体情感的流露。在《石壁景舍还湖中作》这首诗中我们可以隐隐寻绎出诗人的情感脉络,开头的景物描写又是主观化描写,他表述的重点并不在于再现独特风貌,而在于表现诗人赏爱山水,流连往返的心境;接着对山中风物的客观再现:“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这时主体之情隐于景物描写之后,当再一次出现时,已经变成了一份悟得玄理的愉悦。这类诗作中所表现的情感大多有这样一个隐现的过程。由此可知,谢灵运在客观景物描写背后隐没着诗人的主观情感。

二.陶谢诗歌的不同

(1)诗歌由主观写意转为客观摹像

陶渊明本身就是一位写意能手,在他的诗中主体“我”的位置非常鲜明。陶渊明“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为一体的心境”1。例如:《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失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

这首诗的叙述角度是第一人称“我”。而“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既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也写出了自己生活在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中的幸福和满足。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谢灵运诗歌中所描写的自然山水并未沾染作者的主观情感,谢诗歌中物我是分开的,他努力将自然山水的状貌惟妙惟肖地描画出来,在具体的诗句中看不到主体“我”的影子。作者是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静观”自然山水,所以他对自然山水的描写变成了纯粹自然山水的描摹。例如:“时雨夕澄界,云归日西驰。密林含徐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以上诗句可以看出,谢灵运是极力勾勒描绘,想把山水四时、阴晴变化一一地再现出来,达到巧似的地步,从字里行间中我们无法寻找到“我”的影子。这就是由于谢诗中物我分离,造成了诗人主体的缺失,自然山水失去了诗人情感的观照,写意完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客观冷的摹象。

(2)谢灵运的山水诗诗突破了陶渊明“一诗止于一时事”的局限。陶渊明的田园诗由眼前一事一景而引发出内心无限无限感慨。谢灵运善于描绘自然风景的动态流程,将不同时地的情绪景物经过提炼浓缩而集中于一篇诗作之中。他的山水诗作常常采用移步换形的手法,例如《初去郡》:“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谢灵运的后期部分诗作能在一首的诗中包含一段时间的游程,呈现出另外一种风貌。作于赴任临川途中的《入彭蠡湖口》首诗已经完全突破了限于一时一事的叙述模式。

(3)由启示性到写实性

陶渊明诗歌的语言很富有哲理,需要读者自己去联想和体悟那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在陶诗平淡的描写的表象下,蕴含着无限的“永”。陶诗这一语言特色,与魏晋玄学崇尚言约旨远的风气有关,但他绝不像玄谈家那样在语言上故弄玄虚,而是从形象的刻画和诗境的营构上体现出深刻的意蕴和旨趣。如《饮酒》之五不过寥寥数句,就把诗人“得意忘言”那种物我浑融的境界,展现在读者面前,启发读者。

谢灵运则不同。他的诗歌语言是写实的。谢灵运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物的效果,运用各种技巧去形容它们。语言的写实性也就在他的努力下发展起来了。在《初去郡》中他写道:“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用“旷”、“净”“高”、“明”四个形容词形容秋天的田野、沙岸、天空和月亮,再现了秋天的特点。至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明月照积雪,朔风动且哀”。更是千古流传的佳句。这些诗句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写实性,说出了别人想说但不一定能说出的印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田园诗发展到山水诗,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这绝对不是偶然。谢灵运和陶渊明共同继承了玄言诗,以及抒发的特点。而且谢灵运对诗歌境界在陶渊明诗的基础上做出了开拓和发展,成为了田园山水诗的开拓者,为后世田园山水诗派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注释: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8

①闰 薇省略--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的诗歌擅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8卷第6期629-630

②刘春燕陶渊明“田园诗”与谢灵运“山水诗”艺术风格之成因浅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131-133

③杨 彬奇文共欣赏异人秘精魂—陶渊明、谢灵运诗比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第17卷第1期2001年34-38

望采纳哦!!

 陶渊明出宦海而归南山,是因为自己厌恶官场的黑暗与腐败,他想要一个“干净”的自己,他对官场的“规则”有着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两袖清风,也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可是他的意志毕竟无法端正其他同僚的行为所以他选择绝宦海而生南山

  苏轼夜游承天寺是因为自己的政治主张没有被执权者采纳,而且自己在朝堂的地位也受到了对立党派的排挤和打压所以自己不得不抱着怀才不遇的惆怅,被逼无奈的离开自己欲大展宏图的官场

  归结起来:陶渊明的离开是毅然决然的,而苏轼是心有不甘的无奈之举;陶的离开是因为自己的正确的“强求”,而苏的离开则是做好了自己,别人如何那是别人的事,他显得比较“随和”

  虽然苏陶二人都闲居于朝堂之外,但出发点是不同的陶的闲居是一种主动寻求到的“出路”,幽幽南山是他余生的舞台,而苏轼的闲居却是被动的“退路”,承天寺只是他命途中的一座“驿站”

  东坡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不同 苏东坡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那个时代是中国历史言论最为自由的时代,王安石变法也好,司马光废法也罢,他们都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富国强兵、人民安居乐业苏东坡虽和他们的政治观点时不相容,但他毕竟胸怀一颗激荡挚诚的心,一腔凌云冲天的志气,一身熊熊燃烧的激情,一种积极进取的希望所以即使他宦海沉浮不定,仕途艰难险恶,也不会穿上衲衣,离开仕途,远离尘世即使归隐田园,他也总是一脚走进隐逸的山水,一脚还留在他热爱的人间

  而比起苏东坡所处的时代,陶渊明则显得不幸得多他生活在东晋后期,统治者篡弑频繁,杀戮成性,贵族腐败,门阀制度森严,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政治极为黑暗当时黑暗的现实已经逼出了像阮籍、嵇康这些放浪形骸的“竹林七贤”, 陶渊明同样身遭门阀制度的排挤处在那样的时代,无论他怎样的少年好学和知识渊博,也无论他所写的诗、赋、文如何出色,都无法施展他的政治抱负这就是陶渊明仕途不通的原因,也是陶渊明以决绝的态度,远离尘世的社会根源

  苏东坡与陶渊明的典型意义不同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罕见的多面手他以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经历、巨大的成就,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在历代人民的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毫无疑义,他的成就远非任何一个今人所能相比借用林语堂评价的话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

  官场中人或者山野隐士更具有多样的才华,丰富的感情,幽默的语言,豁达的心境

  而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得到高度的评价,这是因为他平淡自然的风格与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合萧统是第一位发现陶渊明文学价值的人,既推崇其人格也推崇其文学到了宋朝,特别是经过苏轼、朱熹的弘扬,以及汤汉对其作品的诠释,陶渊明才真正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这地位一直保持到今天,并获得了世界的声誉 陶渊明又是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的魏晋风流的代表,是中国士大夫的一个精神归宿和精神家园,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可贵精神上来,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苏东坡与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缘由不同苏东坡是在“乌台诗案”中大难不死的境况下,被逼无奈地来到贬谪地黄州的,不但过着躬耕自食、极其清苦的生活;而且随时都有可能被朝廷赐死,丢掉卿卿性命好在苏轼是阔略旷达之人,作为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在黄州,他依然能苦中作乐,安贫乐贱,灾难舛途和艰难困苦消磨不了他心中坚定的人生信念在黄州过田园生活,只表明他在政治上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仕途上落魄失意之时,才寄情于山水间;他也并不仅仅满足于在“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夜晚吹吹风,饮饮酒,写写诗的闲适日子,有朝一日,他还要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而陶渊明与苏东坡最大不同的是,他是自愿辞官归隐只要自己愿意,他随时都可以东山再起,吃腻那“五斗米” 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归隐后,陶渊明每天心甘情愿地忙于耕种、交游、饮酒,过着自给自足、悠然自得的生活这种归隐生活,使他像一只长久被关在笼中的鸟儿,终于随心随性,复归自然了毫无疑问,他归隐以后尽情享受着“娱情诗酒、崇尚自然、尽享天伦、体验农趣、抚摸伤痛,不忘忧思”的文人雅士之情趣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这可以在他自己所创造的诗境里找到依据

  比照苏东坡和陶渊明的一生,我们也可挖掘他们的许多相同之处

  两人的才学、为人和为官以及对待进退的态度,历来被中国的读书人视为典范在才学方面,他们皆少年好学,知识渊博,诗、文都写得非常出色,是中国文学史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文人大家在为人方面,他们能在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方面,他们都能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他们即使归隐田园,过着平淡的生活,也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孟子所云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句话的内涵,在他们身上则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苏东坡和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生活境遇和心愿相似他们都亲自耕作,亲自修建草房,过着清苦的生活但陶渊明的洒脱是苏东坡所向往的可以说,陶渊明是寄托于山水,苏东坡则寄托于陶渊明,也就是两人都寄托于山水苏东坡有《江城子》一词为证:“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余龄”他还“隐括”陶渊明《归去来辞》成《哨遍》一词:“使家童歌之,时向从于东坡,释耒而歌之,扣牛角为之节,不亦乐乎”这些都表明,在精神上苏东坡有陶渊明抛去熙来攘往的污浊世界,纵浪大化,不期生灭的感悟在黄州,苏东坡也的确过上了与陶渊明一样隐逸的生活,在短短两年零七个月时间里,苏东坡和陶诗多达四十七首,几乎把陶渊明的诗应和了一遍,“只渊明,是前身”,可见苏东坡对陶渊明的向往之情而这种向往,其实就是苏东坡身处不幸的精神武器,他从陶渊明的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样式,生命的另一种乐趣

  苏东坡与陶渊明的人生境界相似陶渊明的人生境界为苏东坡所景仰,因而,苏东坡到惠州后,能积极去履陶渊明的足迹,如“罗浮稚川界,梦往从之游”“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愧此稚川翁,千载与我俱画我与渊明,可做三士图”“携手葛与陶,归哉复归哉”等零星诗句,可管窥诗人胸臆之一斑苏轼觉得自己可与葛洪、陶潜画为三士图,并作逍遥游,追求回归自然、质朴闲适、超然物外的田园生活,可见他决心以渊明为榜样了在经历了冤狱生死之后,苏东坡“乐乎于田野乡间”,这是他灵魂的一个歇息所以我们在苏轼身上,常常也能寻到陶渊明的影子当然,从客观上讲,苏东坡的人生境界虽日臻脱俗,但比起陶渊明的境界来,终究略逊一筹毕竟两人个性与追求大不相同因为陶渊明隐而不仕出于自愿,东坡则出之无奈难怪东坡“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苏东坡与陶渊明过着“躬耕自食”的生活时,他们的妻妾都能安贫乐贱,与他们甘苦与共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其夫人翟氏,始终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归隐之初,他们“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维持生活,然后又利用“方宅十余亩”,盖起了“草屋八九间”,还在房后种植柳树、榆树,房前栽桃树、李树即使在陶渊明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落入饥寒交迫的境地,夫人翟氏也一样不怨不悔地与他固穷守节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手头拮据,入不敷出,时常都有断炊之忧,过得极其清苦生活,幸亏夫人王闰之与侍妾王朝云甘愿一直布衣荆钗,与他一起共同劳动,躬耕自食,并在农民的指点帮助下,共同修建五间茅房在妻妾的得力辅助下,东坡在黄州度过了最艰难困苦的四年时间夫人王闰之死后,贬谪惠州的苏东坡即使在 “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的凄凉晚景下,侍妾王朝云依然不弃不离,对他深情款款

  苏东坡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还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这就是他们都能歌颂劳动,亲自参加生产劳动,尊重劳动人民,接近劳动人民,能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并且感到有很大的乐趣作为封建社会的文人官吏,能够做到早出晚归辛勤耕作,能够与劳动人民打成一团,这在当时社会士大夫鄙视劳动的情况下,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也是在中国文学史上极少见的,他们劳动的本身便具有进步意义,同时也使他们的田园诗具有劳动生活气息,不仅描写了诗人参加劳动的情况,还宣扬了依靠劳动而食的真理,这种观点确实是十分难得的尤为难得的是,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是十分真挚的,苏东坡说自己“我是识字耕田夫”,陶渊明在诗中说:“且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诗人与劳动人民的密切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054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