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鸭窠围的夜佳句赏析

湘行散记鸭窠围的夜佳句赏析,第1张

1 湘行散记好句摘抄加赏析

湘行散记好句好段: 你大仙,你大神,睁眼看看我们这里人! 他们既诚实,又年轻,又身无疾病。

他们大人会喝酒,会做事,会睡觉。 他们孩子能长大,能耐饥,能耐冷。

他们牯牛肯耕田,山羊肯生仔,鸡鸭肯孵卵。他们女人会织布,会唱歌,会找她心中欢喜的情人!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够诗意的笔触,朴实的土地,温柔的人情,一个简直像神话一样美丽,静静地发生在世外桃源的故事。

“豪华落尽见真醇”,《边城》以充满山林乡土气息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古朴醇厚的山水长卷。围城1 我的快乐都是微小的事情。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渴望占有愈多而愈脆弱。 没有欲望只能说是麻木不仁。

短暂的瞬间,漫长的永远。 鸟的翅膀在空气里振动。

那是一种喧嚣而凛冽的,充满了恐惧的声音。一种不确定的归宿的流动。

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 总是需要一些温暖。

哪怕是一点点自以为是的纪念。 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

和任何人无关。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

伤口是别人给与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 我大概是一只鸟。

充满了警觉,不容易停留。所以一直在飞。

痛彻心扉的爱情是真的,只有幸福是假的。那曾经以为的花好月圆……爱情只是宿命摆下的一个局。

我的世界是寂静无声的,容纳不下别人。 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

我们可以失望,但不能盲目。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我总是以为自己是会对流失的时间和往事习惯的。不管在哪里,碰到谁。

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

但是快乐太单纯,所以容易破碎。 我从来不自欺欺人。

我只看真实。 聪明的女子值得同情。

一个女子的寂寞就是这样的不堪一击。如果一个男人对我伸出手。

如果他的手指是热的。她是谁对我其实已经并不重要。

我会惧怕孤独吗?我只是偶尔会感觉寂寞。 爱情是容易被怀疑的幻觉,一旦被识破就自动灰飞烟灭。

快乐的流泪。 在她的心里潜伏着一个深渊,扔下巨石也发不出声音。

喜欢的就要拥有它,不要害怕结果。 很多人一旦分开也许会永远都不再见面。

有些人是可以被时间轻易抹去的。犹如尘土。

我仿佛被一个极熟的人喊了又喊,人清醒后那个声音还在耳朵边。 我看一切,却并不把那个社会价值搀加进去,估定我的爱憎。

我不愿问价钱上的多少来为百物作一个好坏批评,却愿意考查他在我官觉上使我愉快不愉快的分量。我永远不厌倦的是“看”一切。

宇宙万汇在运动中,在静止中,在我印象里,我都能抓定它的最美丽与最调和的风度,但我的爱好显然却不能同一般目的相合。我不明白一切同人类生活相联结时的美恶,另外一句话说来,就是我不大能领会伦理的美。

接近人生时,我永远是个艺术家的感情,却绝不是所谓道德君子的感情。 二十岁后我“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这份性格的形成,便应当溯源于小时在私塾中逃学习惯。

那个烟馆门前常常坐了一个年纪四十来岁的妇人,扁扁的脸上擦了很厚的一层白粉,眉毛扯得细细的,故意把五倍子染绿的家机布裤子,提得高高的,露出水红色洋袜子来。见士兵同火夫过神时,就把脸掉向里面,看也不看,表示正派贞静。

若过身的穿着长衣或是军官,他便很巧妙的做一个眼风,把嘴角略动,且故意娇声娇气喊叫屋中男子,为她做点事情。我同兵士走过身时,只看到她的背影,同营副走过时,就看到她的正脸了。

这点富于人性的姿态,我当时就很能欣赏它,注意到这些时,始终没有丑恶的感觉,只觉得这是“人”的事情。我一生活下来太熟悉这些“人”的事情了。

比城市里作“夫人”“太太”的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时间使一些英雄美人成尘成土,把一些傻瓜坏蛋变得又富又阔 “小畜生明不明白只能在这个世界上活过十天八天?”明白也罢,不明白也罢,这小畜生是为了过年而赶来,应在这个地方死去的。

此后固执而又柔和的声音,将在我耳边永远不会消失。我觉得犹豫起来了。

我仿佛触着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看明白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心里软和得很。 “有时听到堡子里的锣鼓声音,或是甚么人接亲,或是甚么人做斋事,‘娘,带我去看,’又象是命令又象是请求的说着;若无甚么别的理由推辞时,娘总得答应同去。

去一会儿,或停顿在甚么人家喝一杯蜜茶,荷包里塞满了榛子、胡桃,预备回家时,有月亮天,甚么也不用,就可以走回家。遇到夜色晦黑,燃了一把油柴,毕毕剥剥的响着爆着,甚么也不用害怕。

若到寨子里去玩时,还常有人打了灯笼火把送客,一直送到碾坊外边。三三觉得只有这类事是顶有趣味的事情。

在雨里打灯笼走夜路,三三不能常常得到这机会,却常常梦到一人那么拿着小小红纸灯笼,在溪旁走着,好像只有鱼知道这回事。”。

2 湘行散记好句摘抄及鉴赏一定要鉴赏

(1) 这时真静,我为了这静,好像读一首怕人的诗。这真是诗。不同处就是任何好诗所引起的情绪,还不能那么动人罢了。这时心里透明的,想一切皆深入无间。我在温习你的一切。我真带点儿惊讶,当我默读到生活某一章时,我不止惊讶。我称量我的幸运,且计算它,但这无法使我弄清楚一点点。你占去了我的感情全部。为了这点幸福的自觉,我叹息了。

赏析静:心静,宁静,沉静一切都与自然之中开始,融于自然的声息,感受到自然的宁静,自我的心如止水,万物的沉寂安静,一切哦度是如此的祥和随意!随之飘逸的情感思绪,是那么的温馨!

(2)倒茶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白脸长身头发黑亮亮的女孩子,腰身小,嘴唇小,眼目清明如两粒水晶球儿,见人只是转个不停。

赏析

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写出了倒茶的女孩子的外貌特征。用比喻修辞和动态描写写出了眼睛的明亮,灵动。

(3) 他那言语比喻丰富处,真像是大河流水,永无穷尽。

赏析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他”想象力丰富,经常大量运用比喻修辞。

(4) 船是只新船,油得黄黄的,干净得可以作为教堂的神龛。我卧的地方较低一些,可听得出水在船底流过的细碎声音。前舱用板隔断,故我可以不被风吹。我坐的是后面,凡为船后的天、地、水,我全可以看到。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我快乐,就想应当同你快乐,我闷,就想要你在我必可以不闷。我同船老板吃饭,我盼望你也在一角吃饭。

赏析水乡的特色。乘船出行的惬意,就是随时都可以在朦胧中感受水流的声息,那丝丝不断的流水,似乎是无声却又是如此的清脆!在如此的行进中,对爱人的思念是如此的真切

(5) 二十年前澧州地方一个部队的马夫,姓贺名龙,一菜刀切下了一个兵士的头颅,二十年后就得惊动三省集中十万军队来解决这个马夫。谁个人会注意这小小节目,谁个人想象得到人类历史使用什么写成的!

赏析简单的几句话描写出了一个将军的生涯,从一默默无闻的马夫,冲冠一怒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而他的人生由此展开了轰轰烈烈

的剧情,成为了纵横沙场令敌人胆寒的将军,革命的队伍就是由无数这样的优秀的勇敢的人凝聚成!

3 鸭窠围的夜读后感

《鸭窠围的夜》是《湘行散记》中的一个名篇,是沈从文散文代表作。

1934年沈从文回乡看望病重的母亲。他和张兆和商定写信报告旅途的情况,这些书信后来结集为《湘行书简》,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正是根据这些书简写成的。

《湘行散记》表面看来是回乡的游记,但作家着重表现了湘西的历史与未来,以及当前现实的湘西与作家创作中构筑的审美理想的湘西的碰撞,已经带上文化反思的意味,沈从文藉散文自由、灵活地抒发心曲。而《鸭窠围的夜》是作家在夜泊鸭窠围这个静谧的夜晚把心曲吐露的更为真挚、优美、感人,是整个散文集中最为动人。

4 《鸭窠围的夜》(沈从文)的语言特色

语言极富张力,调动人的想象,有言外意外之感。

比如:“黑夜占领了全个河面时,还可以看到木筏上的火光,吊脚楼窗口的灯光,以及上岸下船在河岸大石间飘忽动人的火炬红光。这时节岸上船上都有人说话,吊脚楼上且有妇人在黯淡灯光下唱小曲的声音,每次唱完一支小曲时,就有人笑嚷。”

这样的描写,不知怎么的让我联想起朱自清写的“好象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当然有雅俗之分。然而这正是沈从文的优点,他反感于那些所谓现代的“风雅人”,一再自称“我是一个乡下人”。

然而最俗的也许就是最雅的,从《鸭窠围的夜》这篇作品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地善于化俗为雅。

5 湘行散记好词好句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记,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湘行散记,沈从文根据湘行书简改写而成,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也出过很多单行本。其好词好句摘抄如下:

沈从文湘行散记好句摘抄

(1) 这时真静,我为了这静,好像读一首怕人的诗。这真是诗。不同处就是任何好诗所引起的情绪,还不能那么动人罢了。这时心里透明的,想一切皆深入无间。我在温习你的一切。我真带点儿惊讶,当我默读到生活某一章时,我不止惊讶。我称量我的幸运,且计算它,但这无法使我弄清楚一点点。你占去了我的感情全部。为了这点幸福的自觉,我叹息了。 

(2)倒茶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白脸长身头发黑亮亮的女孩子,腰身小,嘴唇小,眼目清明如两粒水晶球儿,见人只是转个不停 。

(3) 他那言语比喻丰富处,真像是大河流水,永无穷尽。

(4) 船是只新船,油得黄黄的,干净得可以作为教堂的神龛。我卧的地方较低一些,可听得出水在船底流过的细碎声音。前舱用板隔断,故我可以不被风吹。我坐的是后面,凡为船后的天、地、水,我全可以看到。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我快乐,就想应当同你快乐,我闷,就想要你在我必可以不闷。我同船老板吃饭,我盼望你也在一角吃饭。

(5) 二十年前澧州地方一个部队的马夫,姓贺名龙,一菜刀切下了一个兵士的头颅,二十年后就得惊动三省集中十万军队来解决这个马夫。谁个人会注意这小小节目,谁个人想象得到人类历史使用什么写成的! 

扩展资料

创作历程

《湘行书简》由一组信札集成,是《湘行散记》的母本。1934年,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匆匆赶回湘西。行前,他与夫人张兆和约定,每天给她写一封信,报告沿途所见所闻。这组书札,便是践履这一约定的产物。《湘行散记》便是根据这些书信积累的素材写成的。

从《湘行书简》到《湘行散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材料到创作的极好范例。那些记录了他们彼此思念的文字是作者性格和情绪的真实写照。

语言特点

散文集。沈从文作。1936年出版。收散文十一篇。是1934年作者回故乡湘西时作的游记。展现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自发的抗争。语言清丽,风格隽永,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书简一方面拥有追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散文作品所不具有的自由,可以由此洞悉作者当时的处境以及内心的矛盾苦闷;另一方面,在水火刀兵三灾六难中保存下来的书信,更是对历史以及作者所创作的小说、散文的一个有力佐证。

包含散记

本书包括的散记有: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桃源与沅州、鸭窠围的夜、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辰河小船上的水手、箱子岩、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老伴、虎雏再遇记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可以肯定,这是一套图书馆必藏、藏书人必备、文学爱好者必读的大型丛书。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述了水手们,为了家庭和生活,每天辛辛苦苦的挣钱,只为那点微薄的薪水。

为了家人的生计,不惜性命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力气,支撑船只的活动。

往往一个大浪,就夺去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可是,死亡,对水手们来说,似乎是一件极其平淡的小事,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从当上水手开始,他们似乎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

生死一瞬间,他们却想都没想,就跃入水中。

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让他这么的勇敢。

也许是为了买点礼物给家人、也许是为了全家人的生活、也许是为了自己,也许

而那些 们,在自己的丈夫死后,成了全家人的顶梁柱。

上有老下有小。

她们,用她们的尊严,甚至是身体,换取了那一点微薄的薪水,来养活一家人。

当 ,并不是她们自愿的,那都是生活所迫。

本文选自《湘行散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记,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

湘行散记,沈从文根据湘行书简改写而成,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也出过很多单行本。

扩展资料

《湘行散记》和《湘西》可以同小说《边城》和《长河》互文理解,它们都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所得。

迥异于小说“牧歌氛围”“乐观超越”,散文饱含沉甸甸的责任意识——面对一种特殊的历史场域,追溯神性生命的始终,透过表层的血与泪,体验一份人生的庄严。

统摄到作者巨大悲悯情感下的书写与反省,是将尖锐的民族问题与社会矛盾,融汇在人事的叙述中。

《沅陵的人》、《沅水上游的几个县份》、《桃源与沅州》等反思“文明”与“堕落”的复合关系。

《凤凰》、《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沉醉在爱的憧憬里流露出对爱的毁灭性的隐忧,《虎雏再遇记》、《箱子岩》感动于原始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流露了原始生命活力无从改造与转移的忧惧感。

由五四时期兴起的中国现代散文,至30年代,创作多以小品形式为主。

收入《湘行散记》、《湘西》中的散文,既能各自独立成篇,又从总体上具有内在的整一性。

这种散文长卷的独创,发展了散文艺术的表现形式,开拓了散文创作的意义空间。

创作历程

《湘行书简》由一组信札集成,是《湘行散记》的母本。

1934年,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匆匆赶回湘西。

行前,他与夫人张兆和约定,每天给她写一封信,报告沿途所见所闻。

这组书札,便是践履这一约定的产物。

《湘行散记》便是根据这些书信积累的素材写成的。

从《湘行书简》到《湘行散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材料到创作的极好范例。

那些记录了他们彼此思念的文字是作者性格和情绪的真实写照。

主要内容:

作者记叙了相隔15年两次游览箱子岩的见闻,写出了湘西特有的风俗,在宁静清纯的叙述中,深蕴着作者敏锐而深造的思考;在朴淡如水的笔触下,潜伏着作者浓缩而多彩的情感激流。

表达了他对乡土的挚爱,对故土故人生活中的痼疾与污秽的痛心,深情地呼唤湘西人民用划龙舟的精神与热力,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好。

扩展资料:

本文运用多种手法来描写人物,人物形象生动而有个性。其中,有正面描写,也有反面描写。作者用较长的篇幅绘声绘色的描述、刻画了家乡几个麻木乡民的形象。其中跛脚什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刻画描写,虽着墨不多,但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人物个性跃然纸上,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既先从正面描写了他的外貌、动作、语言,又插入一段对他的发迹史的记叙,还从侧面写旁人对他的议论,以此进行侧面衬托,这样就把一个21岁的兵油子的个性写得非常生动。

对这样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作者毫不保留地表达了自己的痛恨与失望。在这段看似平淡、冷静的叙述中实则饱含着作者忧心如焚的感情,但从他身上,作者又不得不寄托一种幻想。破脚什长这个人物形象就是从正面和反面两方面来描写的。

作者沈从文。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

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主要内容:

作者记叙了相隔15年两次游览箱子岩的见闻,写出了湘西特有的风俗,在宁静清纯的叙述中,深蕴着作者敏锐而深造的思考;在朴淡如水的笔触下,潜伏着作者浓缩而多彩的情感激流。

表达了他对乡土的挚爱,对故土故人生活中的痼疾与污秽的痛心,深情地呼唤湘西人民用划龙舟的精神与热力,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好。

赏析:

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刻画描写,虽着墨不多,但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人物个性跃然纸上,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既先从正面描写了他的外貌、动作、语言,又插入一段对他的发迹史的记叙,还从侧面写旁人对他的议论,以此进行侧面衬托,这样就把一个21岁的兵油子的个性写得非常生动。

你们跟大学语文

总要求:

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4、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复习考试内容:

一、汉语基本知识

要求:

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作家作品知识

要求:掌握中外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所选课文的体裁和出处。了解其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三、文体知识

要求:

1、议论文

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证论)、比喻论证等。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

2、记叙文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它以叙述为主,往往间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3、诗、词、典、赋

诗、词、曲都属于诗歌的范畴。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对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语言凝练而富有形象性;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词有词牌,写词必须受词调的限制,句式以长短句为主,押韵比较灵活。

曲可分为散曲和剧曲。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之分。散曲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赋是汉代形成的特殊文体,讲究铺叙、文采、对仗和韵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结构方式。

4、小说

小说一般具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

四、写作知识

要求:

1、主题和题材

主题即文章的思想观点,要求正确、深刻、鲜明、集中。题材即用于写作的材料,要求真实、典型、新颖。

2、结构

结构即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包括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文章的结构要求完整、清晰、严谨。

3、表达方式

(1)叙述

叙述的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叙述要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

(2)描写

描写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环境描写包括自然我光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等。描写要有的放矢,突出特征,富于情感。

(3)抒情

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间接抒情有借景抒表、寓情于事、寓情于理等方式。抒情要自然真挚。

(4)议论

议论要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典型,论证严密充分。

4、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文章的语言要准确、生物、简洁。

五、作品阅读分析

要求:理解课文的主旨,把握结构特点,掌握表现手法,体味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操,提高人文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篇目:

序号 文章类型 文章名 出处

1 议论文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秋水》(节选) 《庄子》

《谏逐客书》 李斯

《陈情表》 李密

《答李翊书》 韩愈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论毅力》 梁启超

《灯下漫笔》 鲁迅

《论气节》 朱自清

《论快乐》 钱钟书

《心灵的灰烬》 傅雷

《选择与安排》 朱光潜

《论学问》 培根

2 记叙文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李将军列传》(节选) 《史记》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报刘一丈书》 宗臣

《马伶传》 侯万域

《往事》(——之十四) 冰心

《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沙滩上的脚迹》 茅盾

《爱尔克的灯光》 巴金

《箱子岩》 沈从文

3 诗词曲赋 《氓》 《诗经》

《国殇》 屈原

《陌上桑》 汉乐府

《短歌行》(其一) 曹操

《饮酒》(其五) 陶渊明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山居秋暝》 王维

《行路难》(其一) 李白

《蜀相》 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杜陵臾》 白居易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泊秦淮》 杜牧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陆游

《炉中煤》 郭沫若

《再别康桥》 徐志摩

《北方》 艾青

《门槛》 屠格涅夫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长亭送别》 王实甫

《前赤壁赋》 苏轼

4 小说 《宝玉挨打》 曹雪芹

《风波》 鲁迅

《断魂枪》 老舍

《米龙老爹》 莫泊桑

《苦恼》 契诃夫

《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

(上列篇目中带号者为精读篇目)

六、课文知识要点

1、《季氏将伐颛臾》

本文选自《论语•季氏》。《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

说明孔子反对季康子攻伐颛臾的理由;理解本文所体现的孔子关于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了解本文的驳论性质,掌握本文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的议论方式。

识别本文所用的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和名人名言三种论据,理解本文运用论据的多样性。

理解文中重点比喻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比喻作用及其含义。

理解本文的反诘句,说明它们的表达上的作用。

(1)求,无乃尔是过与?

(2)何以伐为?

(3)焉用彼相矣?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2)昔者先王为以为东蒙主。

(3)是社稷之臣也。

(4)无乃尔是过与?

(5)是谁之过与?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寡人之于国也》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和孔子合称孔孟,同属儒家学派。掌握本文中心:围绕为何“民不加多”与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开展论述,着重表现孟轲的王道仁政思想。

理解和掌握“不违农时”至“王道之始也“和“五亩之宅”至“未之有也”这两段文章所采用的连锁推理句式:以前几句得出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这种说理方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承接紧密,气势充沛。

理解和掌握本文排比句在加强文章气势上的作用。

理解本文“五十步笑百步“这个著名比喻的含义。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2)邻国之民不加少。

(3)弃甲曳兵而走。

(4)谷不可胜食也。

(5)斧斤以时入山林。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7)谨庠序之教。

(8)申之以孝梯之义。

(9)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0)狗彘食人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秋水》(节选)

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和老子合称老庄,同属道家学派。

掌握本段文字的宗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理解本段文字在客观上对今人的启迪:学无止境,认识无止境,因此不能满足,应努力进取。

掌握本文以寓言形式阐明观点的写作手法;掌握本文以大量比喻说明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东面而视。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3)吾非至于子之们则殆矣。

(4)不似稊米之在仓乎?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望洋向若而叹曰。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3)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4)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拘于虚也。

4、《谏逐客书》

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的一个奏章。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始终正反并论、利害对举的说理方法;掌握本文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和选词炼句的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段落:自“臣闻地广者粟多”至“此所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2)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

(3)强公室,杜私门。

(4)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5)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

(6)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7)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5、《陈情表》

本文是西晋时李密写给武帝的奏疏。了解作者所陈述的不能奉召出仕的个人理由,是为侍奉自幼相依为命、现已年老多病的祖母;体味在当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一“抗命”行动的积极内涵。掌握本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方式。理解本文夹叙夹议,以情动人的艺术特色。了解本文骈、散结合的文体特点。

掌握沿用至今的成语、短句,并理解其意义。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外无其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3)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5)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6、《答李翊书》

作者韩愈,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书信体议论文。

理解本文提出的作家品德、学问修养与文章写作的关系。

掌握下列两个比喻句的意思:

(1)根之茂者其实遂;

(2)膏之沃者其光晔。

理解韩愈“唯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

理解韩愈“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的写作主张。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耶?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耶?

(2)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3)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

(4)志乎古,必遗乎今。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2)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3)亟称其人,所以劝之

(4)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

7、《五代史伶官传序》

作者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五代史•伶官传》的序文,也是一篇史论。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国家的兴亡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掌握本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对比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了解本文所使用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群臣之首。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原庄宗教之所以得天下。

(2)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3)请其矢,盛以锦囊。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5)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6)智勇多困于所溺。

8、《答司马谏议书》

作者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书信体驳论文。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针对性。掌握本文驳论点的反驳方法。理解王安石反驳司马光观点的说理步骤。了解本文语言特点:柔中寓刚,语言委婉有礼,意志坚决果断。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见恕也。

(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3)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4)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5)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6)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3)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4)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5)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6)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9、《论毅力》

本文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了解本文的针对性。理解本文各段中的比喻句和层递句,掌握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2)要其何以成,何以败?

(3)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

(4)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5)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

(6)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

(2)盘根错节这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

(3)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

(4)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5)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10、《灯下漫笔》

作者鲁迅,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本文是鲁迅写的一篇文艺性论文。概括说明本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中心论点,说明两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第一部分中作者对历史的剖析和鲁迅所指“第三样时代”的含义。理解第二部分中作者对复古主义者赞美的“固有精神文明”和军阀统治的现实的剖析。理解本文行文中高度的理论概括和文艺性、形象化说明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掌握本文所用比喻、排比、反语等修辞方法。

11、《论气节》

作者朱自清,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结合有关段落,说明本文所运用的归纳论证方法。掌握文中具有对应关系的词语,说明其对应意义。

12、《论快乐》

作者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

掌握本文所揭示的“快乐由精神来决定”的人生哲理,理解作者阐发这一哲理所选择的角度。理解本篇随笔见解深湛、征引繁富、联想丰赡、妙趣横生、词采精妙的写作特点。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比喻和警策语。

13、《心灵的灰烬》

作者博雷,现代著名翻译家。这是一篇书信体散文。理解“心灵的灰烬”和含义。

理解本文反映的作者人生态度。理解文中太阳、雨水、古战场等比喻对强化本文哲理的作用。

14、《选择与安排》

作者朱光潜,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理解本文关于写文章应该如何选择和安排材料的主要观点。理解本文广征博引、取用精当的特点。掌握本文所运用的类比推理方法。

15、《论学问》

作者培根,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理解本文阐述的两个问题:一是治学的目的,一是治学的方法。理解各种学问对人精神的影响、作用。理解本文用比喻和精辟的语言阐述深刻道理的特点。

16、《郑伯克段于鄢》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左传》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理清本文情节发展的主要脉络。了解郑庄公、共叔段和姜氏的性格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一段文字:自“既而大叔命西鄙比鄙贰于己”至“不义不昵“厚将崩”。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2)姜氏何厌之有?

(3)不如早为之所。

(4)多行不义,必自毙。

(5)君将若之何?

(6)公赐之食,食舍肉。

(7)其是之谓乎?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亟请于武公。

(2)都城过百难。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4)无庸,将自及。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6)公伐诸鄢。

(7)请以遗之。

(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9)爱其母,施及庄公。

17、《冯谖客孟尝君》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其整理编订者是西汉刘向

了解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了解冯谖为孟尝君“市义”行为中蕴涵的“民本”思想及积极意义。分析冯谖的性格特征,掌握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

(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划具。

(3)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4)窃以为君市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2)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3)孟尝君怪之。

(4)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5)驱而之薛。

(6)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18.《李将军列传》(节选)

本文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了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130篇。

掌握李广性格的主要特征;说明作者通过李广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本文详略得当剪裁方法;理解本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在刻画人物性格中的作用。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段落:

(1)自“匈奴大入上郡”至“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2)自“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至“士以此爱乐为用”。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2)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3)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4)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5)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6)(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

(7)胡虏易与耳!

(8)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

(9)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2)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3)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4)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5)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6)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7)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8)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9)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10)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11)为虏所生得。

(12)急诣部,如书。

(13)同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14)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

19、《张中丞传后叙》

理解“后叙”的含义。掌握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是叙事和议论并重、文章前半部分议论与后半部分记叙的有机结合。

掌握本文前半部分为许远辩诬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掌握作者补叙南霁云事迹所采用的写作方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几段文字:

(1)自“守一城,捍天下”至“设*辞而助之攻也”。

(2)自“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至“公有言,云敢不死”。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2)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3)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4)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

(5)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能通知二父志。

(2)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3)以此诟远。

(4)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5)设*辞而助之攻也。

(6)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7)弃城而逆遁。

(8)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20、《种树郭橐驼传》

作者柳宗元,中唐著名作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寓言性传记散文。掌握全篇全:把种树之道,移之于治民之道,揭示“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病,以及由此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掌握本文运用类比和对比手法说明道理的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2)或移徙,无不活,且茂,早实以蕃。

(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4)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5)故不我若也。

(6)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7)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且硕茂,早实以蕃。

(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

(3)其莳也若子。

(4)官命促尔耕,勖尔植。

(5)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6)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7)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8)故病且怠。

21、《报刘一丈书》

作者宗臣,明代“后七子”之一。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了解本文揭露明代官场腐败风气的写作目的。理解本文“干谒者”、“权者”、“门者”的形象特征。掌握本文在揭露“干谒者”奴颜婢膝的丑态和“权者”虚伪贪婪嘴脸时所采用的细节描写的手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2)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3)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4)袖金以私之。

(5)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何至更辱馈遗……

(2)书中情意甚殷。

(3)上下相孚。

(4)而主者又不即出见。

(5)恶气袭衣裾。

(6)闻鸡鸣,即起盥栉。

(7)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

(8)官人幸顾我!

(9)相公又稍稍语人曰……

(10)间道经其门。

(11)斯则仆之褊哉。

22、《马伶传》

本文作者是明末清初的侯方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赞美马伶不甘失败,不怕吃苦,对技艺精益求精的精神。理解本文的借鉴意义:艺术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深入生活,以间接生活体验来弥补直接生活之不足。理解“见昆山犹之见分宜”的讽刺意义。掌握本文运用的倒叙手法。

了解与文章内容关系密切的人名、地名、剧目名等;

(1)留都 (2)桃叶渡 (3)雨花台 (4)《鸣凤》 (5)椒山先生 (6)河套(7)严嵩 (8)顾秉谦 (9)昆山 (10)分宜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

(2)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

(3)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4)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5)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问桃叶渡,游雨花台。

(2)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3)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4)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23、《往事》(——之十四)

作者冰心,“五四”以来著名的女作家,本文选自冰心散文集《往事》,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掌握本文拟人化的修辞方法。理解文中大海形象的象征意义。掌握全文赞美大海的品格,号召年轻人做“海化”青年的中心思想。

24、《故乡的野菜》

作者周作人,现代散文家、学者。本文是一篇反映浙东地方民情风俗的散文。理解本文以小见大、比较烘托的表现手法。体味作者眷恋故乡的真挚情感。掌握本文运用俚歌谚语随意点染、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25、《故都的秋》

作者郁达夫,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理解本文所写北京秋天“清、静、悲凉”而又“色彩浓、回味永”的特点。理解本文选取富有北京地方色彩的景物表现故都秋色的写景方法。分析本文通过“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突出全文中心思想的写法。分析概述全文写景、抒情、议论三者结合,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6、《沙滩上的脚迹》

作者茅盾,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本文是一篇具有象征意义的散文。理解本文通过“他”在沙滩上寻找、追求“真的人的足迹”所表达的心路历程,及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理解文中不同意象征意义:如“夜叉”象征黑暗势力,“人鱼”象征诱惑,“光明之路”象征欺骗,“穿着人的靴子的妖魔的足印”象征奸诈等。

27、《爱尔克的灯光》

作者巴金,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理解文中“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含义。分析并说明全文中心思想。理解文中三种灯光的象征意蕴。理解本文以灯光为线索贯串全文的特点。理解本文所展示的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掌握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8、《箱子岩》

作者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归纳本文的主题。划分赛龙舟一段的描写层次,并联系全文说明这段场景描写的作用。理解作者两次游箱子岩所见到的情景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从这一对比中所引发的思想感情。

掌握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9、《氓》

本篇选自《诗经•卫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常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本篇是一首“弃妇诗”,分析本诗女主人公(弃妇)的性格特征。

指出诗中的比兴句,理解其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的一开头,作者便告诉我们这天寒地冻的日子,让人倍感无聊,在船舱里已经闷闷的过了十天了,想出去站站,又碍手碍脚的,很不方便,三个水手也是边互相辱骂边荡桨撑篙地打发每个日子。

沈从文擅长描写家乡以及那些有很多水的地方,作品里到处都是水、河流、码头以及那些跑船的人,气质极为罕见。

 沈从文先生的作品是一种非常清澈的乡土气,是自然流露的;正像他笔下自然流淌的那条河,不需要任何的刻意营造和修饰,写得不着痕迹。

不同的作品有其各自的气质或者意境,有的作品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样的意境,有的作品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磅礴,有的作品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日,飘飘兮如流风之回雪”的怅惘,而沈从文的作品则是“风过疏竹,风去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潭不留影”的自然气质。

  如水一样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而蜿蜒流淌的河水也是这幅长卷的主线。湘西地方因山岭阻隔,陆路交通闭塞,横贯湘西大地的沅水及其支流便成为湘西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纽带。《湘行散记》中的人物,商贩、妓女、水手、兵士、农人、矿工……皆围绕大河展开种种生活,而妓女和水手正是因河道而繁荣的职业。那些人儿有情有义,在苦难中顽强地活着,和命运、自然做着抗争。简单而朴素的描绘,使读者看来,俨然是一幅湘西版的清明上河图。

沈从文出生在湘西,年少时游荡在沅水流域各个码头,水手们粗鲁的语言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船上人的野话,虽粗鲁,却幽默诙谐,寥寥数句,就能很恰当地表达丰富的语言意思和感情。这些语言特点,都被作者运用在《湘行散记》之中。如“我管你咬我的××!不管你你还会有命! 落了水爬起来,有什么可哭?我不脱下衣来,先生不把你毯子,不冷死你!十五六岁了的人,命好早×出了孩子,动不动就哭,不害羞!”(《辰河小船上的水手》)拦头水手的一番骂,很贴切地表现出他仗义、率直的个性,也把小水手性格懦弱,孩子气的一面勾勒了出来。

       又如“‘牛保,牛保,狗×的,你个狗就见不得河街女人的×!’‘宋宋,宋宋,你喊什么?天气还早咧!’‘早你的娘,人家木簰全开了,你×了一夜还尽不够!’‘好兄弟,忙什么?今天到白鹿潭好好地喝一杯!天气早得很!’‘天气早得很,哼,早你的娘!’”(《一个多情的水手和一个多情妇人》)多情的水手牛保因贪恋吊脚楼上热被里的妇人,耽误了开船时辰,而另一个水手宋宋在焦急催促中大声辱骂,作者原文照录的对话,把一个行船人的生活场景描绘得生动活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221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