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个体的道德发展特点如下:
1、前习俗水平
前习俗水平(preconventional level)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利益。处于这一道德水平的儿童会以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好坏是非。
2、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conventional level)的特点是:能够理解社会规范,认为个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和他人的期望。
3、后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Post-conventional level)的主要特点是:个体的道德评价会以普遍的道德准则和良心为基本依据,超越法律与权威的标准。
对青少年德育的启示:
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发展遵循这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并以固定的顺序向前发展,不能省略或跨越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也决不会出现倒退的情况。尽管每个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过这几个阶段,但发展速度有快有慢。
一般来说,0~9岁的孩子属于前习俗水平, 9~15岁的孩子属于习俗水平,16 岁以后有部分人能够向后习俗水平发展,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够达到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此外,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每一个阶段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只能够理解和接纳本阶段道德价值的判断,外在的教育或练习都无法提升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应用
在道德教育中,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避免成人式的道德灌输。柯尔伯格的实验研究揭示了儿童道 德发展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它按一定的规律以固定的顺序向前发展,不会倒退,也无法超越。
在道德教育中,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将他律内化为自律。道德规范的形成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 是外界直接灌输的,而是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逐渐构筑起来的。
在道德教育中,加强道德行为的实践。道德教育是知、情、意、行的综合过程,只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 没有道德情感的共鸣,没有道德行为的训练,都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道德问题并非通过课堂讨论就可以解决,它往往与团体氛围、人际环境有关,因此,道德行为的实践也是提升道德推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判断是非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的儿童处于习俗水平。
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9~15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
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1、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
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这一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会说,他做的是好丈夫应做的事;反对者则说,他这样做会给家庭带来苦恼和丧失名誉。
2、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
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和有关规范去行动。该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会说,不这么做,他要为妻子的死负责;反对者会说,他要救妻子的命是应该的,但偷东西犯法。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
扩展资料: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的应用:
1、在道德教育中,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避免成人式的道德灌输,儿童道德发展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它按一定的规律以固定的顺序向前发展,不会倒退,也无法超越。
2、在道德教育中,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将他律内化为自律。道德规范的形成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外界直接灌输的,而是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逐渐构筑起来的。
3、在道德教育中,加强道德行为的实践。道德教育是知、情、意、行的综合过程,只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没有道德情感的共鸣,没有道德行为的训练,都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道德问题并非通过课堂讨论就可以解决,它往往与团体氛围、人际环境有关,因此,道德行为的实践也是提升道德推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参考资料:
答案:D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包括移情、情感共鸣、内疚、羞愧、良心等。亲社会行为也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故D项错误。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体谅模式)。
道德情感的基本特质:
(一)道德情感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康德将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这里暂且将感性和知性归结于非理性。感性是给予直观的现象或表象,而知性是在感性基础之上对表象进行一般性分析。
总的来说,非理性的思维活动是对已有现象进行感知和分析,得到的是经验性知识。而理性是提供知识原理的能力,“是按照原则建立知性规则的统一的能力”,理性进行综合性分析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道德情感“是对理性价值所产生的情感”。对于情感这一“元件”而言,道德情感的产生需要感性参与直观感知、知性参与经验判断,以此获得对现象的初步认识。
在这一点上道德情感无疑是非理性的。同时,道德情感是思维的产物,是经由道德认知和评价机制共同作用产生的,蕴含着理性判断。这一层次上的道德情感归因于理性思维的加工,属于理性范畴。
道德情感兼具理性与非理性的双重性质,表征着道德情感的人际共感性和价值引导性。道德情感是在包含着人际交往的道德现象中产生的,是一种情感引发情感的共感现象。
同时,道德情感是基于是非善恶判断等道德理性的,依赖于个体建立的道德价值标准,是一种理性暗示情感的思维现象。道德情感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体,是基于情绪感知又受理性指引的特殊情感状态。
(二)道德情感的主要作用机制是移情
“设身处地地想象受难者的痛苦,我们才能设想受难者的感受或者受受难者的感受的影响。”这种有感于他人遭遇,使自己站在他人立场上同样有所感的过程就叫作移情。
通俗地说,移情是将情感“由一个人迅速地传到另一个人”,使个体产生与他人相同的情感,理解他人的境遇和当下感受。
移情是影响道德情感发育的先天成分。移情不需要经过理性分析或思维加工,可以脱离复杂认知程序和思维体系发挥作用。此外,移情机制直接关系着个体的情感感受性,是虚拟的情感体验器。由于无法真正经历他人的遭遇,个体无法真切获得相同的情感。
移情机制通过设想这一基本方式,为个体建立虚拟的体验器,引导个体反观自身以获得类似的情感,从而感同身受。
移情所引发的情感共鸣是个体感知或领会道德需要的自发机制。移情通过滋养道德情感引导个体感知道德需要,进而驱动道德行为。移情能力的高低以及移情领域的范围,与道德情感的强烈程度、调动效果密切相关。
移情能力愈高、范围愈广,个体感知他人情绪状态的水平愈高、程度愈深,其道德敏感性愈强,便更倾向于实施利他行为。也就是说,移情“与道德行为呈正相关”,是重要的亲社会动机。
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所有人都有5个等级的需要,从最初级到最高级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就是人们瞬间产生的短暂的成就感,在那一刻你会认为自己绝对正确)。因此你在进行演讲时就要在心里始终提醒自己注意听众的这些需求,从而引导他们关注你的演讲。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为什么演讲要满足听众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欢迎借鉴参考。
了解你的听众
你正在努力地吸引你的听众,那么他们是谁呢大体说来,他们对你说来有需求、有目的、有困难、注意力还不易集中。那么他们的需求、目的和困难又是什么呢这些将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以提问的方式来对听众进行分析研究。
砥砺品行,追求理想道德的需要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现实中,都有一定的归属感,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其他成员进行这样或那样的交往,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特定阶级色彩的行为道德标准。向往崇高的道德理想,歌颂正义、忠贞、善良,憎恨邪恶、奸诈、丑陋,是听众道德情感的主要趋向。演讲者宣扬崇高的道德精神,针砭丑恶的不道德的思想行为,介绍和歌颂英雄模范,揭露和鞭笞邪恶就能拨动听众的心弦,引起听众道德情感的共鸣。
成为听众的一员
一位准备充分的讲话者不仅要考虑到听众关心的问题,而且事先在大脑中就已经勾勒出一幅轮廓:现场会出现哪些可能发生的情况影响讲话的进行,一些听众可能会事先对讲话者的话题或信誉作出一种预期。但是你不要主观地以为你的听众对你讲话中的材料了如指掌;比如许多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很可能根本就不清楚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遇刺案等等。你最好的准备就是:既不要过分高估听众的实力,也不能对讲话材料的统领性过分自信。
自尊、自爱,有明显的切己性要求
每个人都有荣辱感。对与自己的理想、职业、利益、情趣相类似的事情最感兴趣。谁都希望自己的工作、人格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谁都不愿意受到侮辱和指责。特别是青年听众,他们有实现理想的紧迫感,他们加快了生活节奏,讲求工作效率,急于在现实生活中尽快成才,以便尽量施展自己的本领,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士教授认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赞美正是满足这种渴望的言辞。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演讲者在演讲中,应满足人们自尊、自爱的心理需求,以正面疏导教育为主,切不可轻易指责、讽刺、挖苦,尤其不可揭短,不可当众宣扬别人的隐私,否则就会破坏演讲现场的秩序。
愉悦怡情,有潜在的审美需要
审美心理人皆共有。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眼花缭乱的客观世界,极大地吸引人们,促使人们多向性地捕捉新异美感体验。其所涉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渗透到所有社交活动中。演讲活动当然也不例外。演讲者要在自己的演讲中注入美的因素,使演讲具有艺术色彩,以满足听众的美感享受。听众审美的对象是多方面的。环境、演讲者、演讲内容及表现形式等,共同构成听众的审美对象。由于听众受自身价值观的影响,他们对演讲的内容和形式的审美要求最高。当然,听众由于各自的修养、文化水准、审美情趣的不同,对同一演讲往往有不同的审美感受。但也还存在着共同性。一般地说,愉悦耳目、愉悦情感、愉悦理智就是三种不同层次的听众的共同审美需要。
增知长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人们都希望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只不过由于各自的文化程度和职业不同,所追求的知识范围和深度各不相同。人们对于与自己职业爱好相关的知识最为敏感。事实上,听众听取演讲,其内在的动力正是为获得知识和信息。特别是当代青年,更是如此。他们朝气蓬勃、如饥似渴地广泛汲取知识的营养,有着广泛的求知欲与创造力,不仅注意使自己的知识向纵深发展,而且尽量扩展视野,广泛涉猎,拓宽知识面,向新的知识领域进军,使知识结构纵横结合,形成全方位立体型,并且力图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显示出惊人的创造力。演讲者应以大多数听众的愿望为依据,同时要尽可能适应不同层次听众的共同需求,广泛选取演讲材料,满足听众对知识的渴求。只有这样,演讲才能得到听众的密切合作。而要做到这一点,演讲者要加强自身的文化、道德修养,使自己的德、才、胆、识都达到一定的高度。
同时思想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 不会自发形成,它是在社会舆论的熏陶下,在家庭影响与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 下逐步形成的。因此,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通过一定的,有效的方式方法促 进其道德认识的形成,激发其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培养其坚定不移的道德意志,训 练并内化其道德行为。因此,在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在思想品德教育规律的 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继续贯彻《公民道 德建设实施纲要》 ,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 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准。 ”可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 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重要地位,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关键。如何加强青 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各 种实践活动既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有效方法,也是矫正不良品德的一条捷径。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培养是一个外在教育的内化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 情,意,行的复杂系统工程。学生思想品德培养方法丰富多彩,实践证明,只要是符 合中学生实际心理, 按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实施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行之有效的。 所以, 加强表少年思想品德培养,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国家培养“四有”新人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