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舒婷的《雨别》

现代诗舒婷的《雨别》,第1张

《雨别》——舒婷

我真想摔开车门,向你奔去,

在你的宽肩上失声痛哭,

“我忍不住,我真忍不住。”

我真想拉起你的手,

逃向初晴的天空和田野,

不畏缩也不回顾。

我真想聚集全部柔情,

以一个无法申诉的眼神,

使你终于醒悟。

我真想,真想……

我的痛苦变为忧伤,

想也想不够,说也说不出。

扩展资料:

舒婷的写作风格:

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

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诗集 《双桅船》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年 《舒婷顾城抒情诗选》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2年 《会唱歌的鸢尾花》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6年 《始祖鸟》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1年 散文集 《心烟》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年 《秋天的情绪》 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3年 《硬骨凌霄》 珠海出版社 1994年 《露珠里的“诗想”》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8年 《预约私奔》 台湾九歌出版社 1998年 《柏林,一根不发光的羽毛》 花城出版社 1999年 《Hi 十七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 《今夜你有好心情》 花城出版社 2002年 选集 《舒婷诗文自选集》 漓江出版社 1993年 《舒婷的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年 《舒婷文集》(三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7年 《当代中国文库精读-舒婷集》 香港明报出版公司 2000年 《致橡树》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3年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林清玄,1953年出生 ,中国台湾省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

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鹃》。

舒婷,女,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致橡树》。

舒婷的主要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

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林清玄的散文《煮雪》、《分别心》《清净之莲》《桃花心木》《生命的化妆》《 黄金鼠》《海狮的项圈》。

对林清玄来说,走上写作之路,其实并非最初的愿望,最早,林清玄一直想当画家,甚至还跟着林崇汉画了一阵子。不过,走上写作的路,倒一丝也不后悔,写作要自由的多,更能清晰地描绘出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所见、所思、所感。所以,林清玄自觉会一直写下去,或许依然在文学素描的散文上下功夫,或许就著手去写一些比较大部头的有关人性,有关历史,有关哲理的书,或许改变途径去写小说,不管未来会写什么,写作总是一条不能斩断的路,林清玄会一步步往下走去。

 舒婷诗歌特有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如她对爱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人生的苦难的体悟,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以下是我整理的舒婷诗歌集锦,欢迎参考阅读!

奔月

 与你同样莹洁的春梦

 都稍纵即逝?

 而你偏不顾一切,投向

 不可及的'生命之源

 即使月儿肯收容你的背叛

 犹有寂寞伴你千年

 为什么巍峨的山岳

 不能代你肩起沉重的锁链

 你轻扬而去了吗

 一个美丽的弱音

 在千百次演奏之中

 永生

 一只小船

 不知什么缘故

 倾斜在搁浅在

 荒凉的礁岸上

 油漆还没褪尽

 风帆已经折断

 既没有绿树垂荫

 连青草也不肯生长

 满潮的海面

 只在离它几米的地方

 波浪喘息着

 水鸟焦灼的扑打翅膀

 无垠的大海

 纵有辽远的疆域

 咫尺之内

 却丧失了最后的力量

 隔着永恒的距离

 他们怅然相望

 爱情穿过生死的界限

 世纪的空间

 交织着万古常新的目光

 难道真挚的爱

 将随着船板一起腐烂

 难道飞翔的灵魂

 将终身监禁在自由的门槛

滴水观音

 满脸清雅澄明

 微尘不生

 双肩韵律流动

 仅一背影

 亦能倾国倾城

 人间几度疮痍

 为何你总是眼鼻观心

 莫非

 裸足以将大悲大喜踩定

 我取坐姿

 四墙绽放为莲

 忽觉满天俱是慧眼

 似闭非闭

 既没有

 永恒的疑问传去

 也没有

 永恒的沉默回答

 天空的回音壁

 只炸鸣着

 滴

 答

 从何朝宗指间坠下

 那一颗畅圆的智水

 穿过千年,犹有

 余温

读雪

 日渐堆积

 孤独已如腐叶肥沃

 手指洞穿玻璃伸出窗外

 一枚雪花刚测过

 阿尔卑斯山的体温

 微微搏动在我的掌心

 暗夜零度胎生

 关闭一切人工照明

 进入幽暗的内心

 纷纷扬扬

 多边形的细节经不起触摸

 哪怕怀着

 一根火柴的温柔心情

 只有在年龄与经验的冻土上

 保存语音原形

 平平仄仄平平

《致橡树》原文如下:

我如果爱你——

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扩展资料:

舒婷曾经谈过:“实际上,这首诗的产生既简单又普通。”1975年的一天晚上,舒婷陪归侨老诗人蔡其矫散步时,蔡其矫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过的女孩。有漂亮的女孩子,却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

舒婷说,当时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首诗《橡树》交给蔡其矫,后来发表时,才改作《致橡树》。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致橡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舒婷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像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爱恋对象,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由此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

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致橡树 (现代诗人舒婷诗作)

作品原文: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扩展资料:

1、《致橡树》的创作背景

舒婷曾经谈过《致橡树》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实际上,这首诗的产生既简单又普通。”舒婷回忆说。1975年,福建有位曾经在写作上给予她很大帮助的归侨老诗人蔡其骄到鼓浪屿作客,一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时,蔡其骄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过的女孩。

在20世纪70年代公开谈论喜欢的女孩子是件大胆的事。蔡其骄说,有漂亮的女孩子,却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

舒婷说,当时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首诗《橡树》交给蔡其骄,后来发表时,才改作《致橡树》。

“实际上,橡树是永不可能在南国跟木棉树生长在一起的,在这首诗中,是将它俩作为男性与女性的指代物。”她补充说。

2、作者介绍:

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福建厦门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诗作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擅长运用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独到而深刻的感受,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诗歌代表作有《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也是一切》等。已出版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3、写作风格:

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

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致橡树

—舒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333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