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初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1张

  《初恋》为屠格涅夫所写作!如果想了解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的话,那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初恋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初恋的主要内容

 描写了父与子同时对公爵**齐娜依达的恋情。初恋带着令人陶醉的喜悦,象无声闪电与少年主人公心中勃发的无声的、隐秘的激情相呼应,可公爵**齐娜依达寻求着热烈的、真实的却只能给她带来痛苦的爱情;而带给她痛苦、踩碎她的心的人正是少年主人公的父亲。

初恋的写作背景

 屠格涅夫以六部长篇小说著称于世,他的中短篇虽然不及他的长篇影响大,但其中也不乏具有世界水平的精品,它们从一个方面表现了屠格涅夫创作的个性和风格,集子所选五篇中短篇小说有早期的作品,也有后期的作品,有读者熟悉的作品,也有读者可能较为陌生的作品。从内容来看,基本上是屠格涅夫对贵族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和对俄罗斯少女形象的塑造。

初恋的作者简介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

 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而他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

初恋的读后感

 “这就是爱情,这就是一片痴情只要您真心爱着对方,您就能忍气吞声。”这是男主角看到他的父亲鞭打他的初恋情人后一幕后最深的感触,也同样深深印在我的心底。

 十六岁的男主角奥罗佳爱上了邻居,一个没落家族的女儿二十一岁的齐娜依达。齐是一个没有教养,行为放浪,我行我素的人,爱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来戏弄她的爱慕者。但是她美丽动人,体态婀娜,深深打动了男主角的心。

 我很喜欢书里面对男主角的心里描写。男主角会因女主角的一个微笑而充满希望,会因她的不理不睬是失望难过。女主角拉下他的手他就会心跳加速,陶醉其中。晚上会坐在窗前丢了魂似想念,回忆,时而暗自发笑,时而内心不安。女主角的一个举动就让他感受到了浓浓爱意,千般沁人激动的快乐,也是一个举动就让他内心痛苦不堪,心中仿佛是闪电暴雨。书中男主角这种初恋的各种情感非常的很饱满,细腻,天真无邪,让人看过后既觉得这个男主角很可爱,也会回忆起自己初恋时的种种情景。

 可惜由于年龄的差距,在女主角眼里,这一切都是男主角孩子气的表现,她爱的是能征服自己,高大成熟的男人。她爱上了仅是为了满足自己一时情欲的男主角的父亲。她是那样的爱他,但他还是抛弃了她,在被他鞭打后,她忍气吞声,还亲吻手臂上血红的鞭痕。男主角看到这一幕后吓坏了,但他也明白了这份真爱,痴情。这件事情让男主角变的成熟了,他明白了他的爱情和她比起来是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

 最后女主角嫁了人,并死与难产。男主角心痛莫及,心如刀绞。他想起了普希金的一首诗“我从冷漠的双唇中闻其死讯,也只能冷漠置之——”书中对男主角心理描写也异常精彩:“我就是这样我的初恋,如昙花一现;我的痴梦,也就此告别,一去不复返。我禁不住感叹:此生此世,我到底盼望什么等待什么我那光辉灿烂的未来何在我的愿望又有哪一样变成了现实我的生命现已罩上黄昏暗淡的阴影。对我来说,除了对那场突如其来而又匆匆消逝的春雷的回忆外,我心中还有什么更清新,更难能可贵的东西呢”但是爱情就是这样的不平等,你爱她她却不爱你,而她却疯狂的爱上了不爱她的人。书中说作者认为贵族社会的那种“奴役人的习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现实生活中爱情不平等现象。可是我觉得并不应该这样解释这个爱情现象。爱情是无法预知的,有谁说的清呢没有“奴役人的习惯”就没有不平等的爱情了吗爱情没有平等不平等,只有爱和不爱,爱和被爱,不管对方是谁。就像书中说的,只有真心爱着对方,您就能忍气吞声。

看了初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的人还看:

1 梦见初恋女友

2 回忆初恋细节的文章

3 什么是爱情 爱情的特征行为

4 关于校园初恋故事

5 恋爱的心情短语

《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巴扎罗夫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的年轻一代——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而巴威尔和尼古拉则代表了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的老一代人。当然,在对待年轻人的态度上,父辈中的人们态度各有不同,尼古拉比较温和,希望理解子辈,想跟上时代,只是不太成功。巴威尔则固执已见,信奉贵族自由主义,对年轻人的反叛耿耿于怀。父与子的冲突在广义上表现为巴威尔和巴扎罗夫之间的对立,由此,在巴扎罗夫身上塑造了时代“新人”的形象。

  巴扎罗夫是精神上的强者。他充满自信,生气勃勃,具有锐利的批判眼光。他和阿尔卡狄家的仆人们和睦相处,并不妨碍他批判老百姓的落后迷信。他的精神力量和批判锋芒集中表现在他与巴威尔的论战上。两人初次相见,就在感觉上互不相容,进而展露出思想观点上的针锋相对。巴扎罗夫以他特有的简洁、粗鲁的话语对巴威尔以强有力的反击。颇有咄咄逼人之势。他决不屈从权威,具有自主的人格和评判标准,体现了年青一代独立思考的处世态度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争精神,当然,也带有年轻人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的可能产生的偏颇和极端。但他还是以毋庸置疑的精神优势压倒了对手。巴扎罗夫吻费涅奇卡,在巴威尔看来,是严重地侵犯了贵族的权利,也是他们之间对立观点的继续发展。决斗暴露了巴威尔的偏狭、虚弱和做作,显示了巴扎罗夫的豁达、镇定和自信,双方精神力量的强弱在此得到进一步的揭示。

  巴扎罗夫是行动的巨人,他抨击贵族的泛泛空谈,自己首先从小事做起。他具有实践能力,注重自然科学研究。他的行动有价值取舍标准:“凡是我们认为有用的事情,我们就依据它行动。”他的行动目标很明确——为未来打扫地盘。他敢于行动的勇气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他曾恼怒自己也产生那样浪漫的情感,但在爱情之火燃烧起来的时候他却决不回避躲闪。

  屠格涅夫写出了在否定爱情的巴扎罗夫内心,爱情是如何萌芽、发展的,写得真实可信。但是作家让巴扎罗夫在爱情受挫后一蹶不振,重蹈了巴威尔在恋爱上的覆辙,那句对巴威尔的尖刻评价“雄性生物”犹如一记耳光反打在巴扎罗夫自己的脸上。这并不是说,不能写他的失恋痛苦,英雄也有儿女情长的一面。但屠格涅夫却让他的主人公一味消沉下去,不能自拔,直至死亡。这不能不是对巴扎罗夫的曲解。那个在贵族庄园所向披靡的勇士竟无力使自己最终摆脱消极悲观的情绪,人物性格的整体性因此受到损害。作家把巴扎罗夫临终前期待阿金左娃的一吻这幕写得极为动人,然而他的锐气,他的愤恨,他的精神威力,他的坚强意志也在这女人敷衍式的一吻中消溶殆尽。

  这种违反人物性格发展逻辑的矛盾变化,与作家的思想倾向不无联系。屠格涅夫对巴扎罗夫所代表的平民知识分子有一种情不自禁的向往,他钦佩他们的个人品质和牺牲精神,但并不赞成他们的社会政治主张。这位温和的自由主义贵族作家害怕暴力革命,不希望他们的事业取得成功。他认为他们的观点必然导致他们成为悲剧人物,因此他安排了巴扎罗夫的失恋、悲观乃至最后死亡。巴扎罗夫性格上的不一致正好折射出作家对民主主义者的矛盾态度。

  阿尔卡狄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特殊的意义。就年龄来说,他属于子辈,也曾追随过巴扎罗夫;但就思想意识来说,他是父辈的子弟,因此巴扎罗夫称他为“温柔的自由主义少爷”。在刚刚到来的新观念和迟迟不肯退去的旧观念相互争斗的时候,青年人凭借他们的敏感、勇气和朝气等生理、心理因素有可能更倾心于新观念,然而子辈并不是先进思想的当然代表者,进化论的观念在社会思想斗争中并不具有绝对普遍性,更何况其中也不乏有猎奇求新的表面追求。因此,屠格涅夫所表现的不全是生理、心理意义上两代人的代沟,更渗透着不同社会阵营之间政治思想的分歧,从而揭示出当时俄国民主主义对贵族自由主义的胜利。

  《父与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巴扎罗夫身上尽管有瑕疵,但他仍以不同凡响的艺术个性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在俄国文学史上他是第一个俄国“新人”形象,率先传达出平民知识分子已成为生活主角的时代信息。

他能欣赏所有的情感并且对灵魂的复杂性抱有深切的同情。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我们偏爱屠格涅夫的原因是他能欣赏所有的情感并且对灵魂的复杂性抱有深切的同情,他的作品相当精致卓越,能够让人们在字里行间捕捉到生活中无数不可言喻的美好瞬间。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处女地》等。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即伊万·屠格涅夫(俄文名: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1818-1883),是十九世纪俄国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和“现实主义作家”。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早期写诗(《帕拉莎》《地主》等)。1847~1852年发表《猎人笔记》,揭露农奴主的残忍,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以后又发表长篇小说《罗亭》(1856年)、《贵族之家》(1859年),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描写贵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好发议论而缺少斗争精神的性格。在长篇小说《前夜》(1860年)中,塑造出保加利亚革命者英沙罗夫的形象。后来发表长篇小说《父与子》,刻画贵族自由主义者同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后期长篇小说《烟》(1867年)和《处女地》(1877年),否定贵族反动派和贵族自由主义者,批评不彻底的民粹派,但流露悲观情绪。此外还写有剧本《村居一月》和散文诗《傻瓜》等。屠格涅夫多以写作中篇和长篇小说为主要,他的创作为俄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人物生平:

  1818年11月9日屠格涅夫生于俄国奥廖尔省奥廖尔一个旧式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个骑兵团团长。屠格涅夫的母亲是一位残暴的农奴主。屠格涅夫自幼目睹地主阶级的凶残专横,早就产生了对农民悲惨处境的深切同情。

  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屠格涅夫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一年,随后转入圣彼得堡大学学习经典著作,俄国文学和哲学。

  1838年前往柏林大学学习黑格尔哲学。在欧洲屠格涅夫见到了更加现代化的社会制度,被视为“欧化”的知识分子,主张俄国学习西方,废除包括农奴制在内的封建制度。

  1843年春,屠格涅夫和他的最早师父李根(中文译名)共同发表叙事长诗《巴拉莎》标志着他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屠格涅夫发表叙事长诗《巴拉莎》受到了别林斯基的好评,此后二人建立了深厚友谊。在这之后屠格涅夫开始逐渐转向了散文创作。第一篇散文作品是中篇小说《安德烈·柯洛索夫》。继而发表叙事诗《地主》和中篇小说《彼土什科夫》,它们已显示出自然派和果戈理的影响。他还创作了许多剧本,其中《食客》、《贵族长的早宴》、《单身汉》等,主要反映贵族生活和风习。

  19世纪50年代初发表的中篇小说如《多余人日记》和《雅科夫·帕辛科夫》等。

  11847年-1852年,他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写了著名的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欣赏一位少年写的小说《童年》后来通过他的欣赏与鼓励,给了这个少年很大信心,使这个少年日后成为了具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

  1855年屠格涅夫发表著名剧本《村中一月》,开始逐渐关心知识分子与贵族的冲突问题。1856年他发表小说《罗亭》,塑造了一个具有革命激情,但是缺乏行动的小贵族的叛逆者的形象。1859年屠格涅夫发表《贵族之家》。1860年他发表小说《前夜》,塑造了一个革命者英扎罗夫的形象,杜勃罗留波夫非常看重这篇小说,发表了著名评论《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断言“前夜离随之而来的白天总是不远的”,认为屠格涅夫描绘了革命的前夜。屠格涅夫不同意这一断语,希望涅克拉索夫不要发表这篇评论,涅克拉索夫没有同意,导致了屠格涅夫和《现代人》杂志的决裂。

  1862年屠格涅夫发表《父与子》,主人公巴扎罗夫狂傲,重视行动,重视科学实验。是作者假想的新人形象,但是遭到民主派的抨击。

  1860年代后期,他长年居住在国外。他结识了许多外国著名作家,如他与法国作家乔治·桑、福楼拜、都德、左拉和莫泊桑等人关系密切。他向西欧介绍俄罗斯文学,特别是普希金和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1867年,他创作了长篇小说《烟》。

  19世纪70年代,屠格涅夫定居法国。期间他创作了一系列“回忆的中篇小说”,如《草原上的李尔王》、《普宁与巴布宁》和《春潮》等。1877年他发表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处女地》。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远离祖国的屠格涅夫在病榻上写了83篇散文诗表达了他暮年的情怀。《散文诗》是他整个生命和艺术的总结,融汇了他一生创作的特点:爱国主义、民主精神、悲观情绪、真诚、善良;敏锐、抒情、哲理、简洁。它既是他人格的写照,又是他艺术的结晶;既是他思想和情感的履历表,又是他全部创作的大纲。

  11883年8月22日他病逝于巴黎。根据他生前的遗嘱,遗体被运回俄国安葬在彼得堡的沃尔科夫墓地的别林斯基墓旁。

  主要作品:

  种类  著作名  时间

  长篇小说

  《罗亭》  1856

  《贵族之家》  1859

  《前夜》  1860

  《父与子》  1862

  《烟》  1867

  《处女地》  1877

  中短篇小说

  《猎人笔记》  1852

  《阿霞》  1858

  《初恋》  1860

  《春潮》  1872

  《普宁和巴布林》  1874

  剧本

  《贵族长的早餐》  1846

  《一著不慎,满盤皆输》  1847

  《单身汉》  1849

  《村居一月》  1850

屠格涅夫是俄国19世纪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全名为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他出身贵族,一生锦衣玉食;写的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多为贵族,并且在他的作品中最早出现了俄国文学中著名的“多余人”形象,如《罗亭》中的贵族罗亭、《贵族之家》中的贵族拉夫列茨基等。屠格涅夫写作不为名,不为利,因为他什么也不缺,他纯粹是出于爱好,贵族式的爱好。这使得天赋很高的屠格涅夫能以敏锐观察、冷静的笔触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屠格涅夫一生与贵族分不开,称之为“贵族作家”是恰如其分的。

屠格涅夫于1818年10月28日出生在俄国奥勒市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个退役军人,很早就去世了。这使得其母的性格变得乖戾,常常无故责打下人。屠格涅夫因此觉得母亲是个可怕的人,母子不太亲近。在屠格涅夫9岁时,全家迁到莫斯科。聪明勤奋的屠格涅夫中学毕业后,于1833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因为不喜欢那里的环境,1834年转入彼得堡大学。大学中的屠格涅夫爱好广泛,曾参加进步的学生组织,思想倾向于民主,这时的屠格涅夫表现出对文学的偏爱,曾写过诗。大学毕业后,屠格涅夫到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乘机到附近各国去旅行,了解了不少风俗民情。

1842年,屠格涅夫结识了对他文坛一生至关重要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在别林斯基的影响与鼓励下,屠格涅夫开始写作。从1847年开始,屠格涅夫经常在《祖国纪事》与《现代人》杂志上发表作品。他的第一部小说《猎人笔记》以连载的形式发表,获得文坛上的广泛关注。屠格涅夫以其独特的风格一举成名了。《猎人笔记》以一个贵族猎人在俄国中部山村打猎为线索,描绘了一幅俄国农奴制统治下的真实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农奴制的不满。这部作品的发表触怒了沙皇政府,但苦于没有理由不便发作,终于在1852年果戈理逝世后,反动当局明文禁止发表悼念文章。一向自由惯了的贵族屠格涅夫丝毫不把禁令放在眼里,依然发表文章表达对果戈理的深切哀悼。这件事被反动当局抓住把柄,屠格涅夫被逮捕并遭到流放。但是,屠格涅夫毫不屈服,依然创作反对农奴制度的作品,他的中篇小说《木木》就是他在彼得堡拘留所里写成的。

从50年代开始,屠格涅夫开始创作长篇小说。1856年,屠格涅夫塑造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罗亭。“多余人”是俄国文学史上独特的产物,是指那些出身贵族、对现实极度不满,而又不去实际做点什么的脱离人民的所谓“贵族革命家”,他们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1859年,屠格涅夫完成他的“多余人”系列的顶峰之作《贵族之家》。

小说的主人公拉夫列茨基是个总想干一番事业的正直的贵族知识分子,他出生在古老的贵族之家,父母早逝。在拉夫列茨基上大学时,在剧院中遇到一位美貌姑娘,堕入情网。这位姑娘是科罗宾将军的女儿瓦尔瓦拉。婚后,拉夫列茨基沉醉在个人幸福之中,往日的抱负与决心全都烟消云散了。谁知科罗宾将军把女儿嫁给他,完全是看上了他家里的财产,想依靠女儿攫取在自己手里。父女俩成功了。婚后不久,瓦尔瓦拉的本性逐渐暴露出来,她的放纵奢华让拉夫列茨基感到厌倦,他又专心于自己的学业,总想回俄国去干一番事业。但是,这种想法总因某个无关的小事而停顿,不能付诸行动。偶然的一天,拉夫列茨基发现妻子对自己不忠,他一下子像掉入了冰窖。他禁不住这样的打击,通知管家从科罗宾那里收回产业管理权,自己却独身隐居在意大利一个小镇上。

4年之后,他一事无成地回到故乡,住在姑姑给他留下的小庄园里,结识了表姐卡里金娜的女儿丽莎。拉夫列茨基与丽莎在一起很自由,两人相爱了,当时还有一个浮华的年轻军官也在追求丽莎。一次他们在谈话时为俄国的未来争论起来。年轻的军官鼓吹全盘西化,认为俄国一无是处,而丽莎与拉夫列茨基的观点一致,认为俄国的未来在人民手中,从此两个人的心更加贴近。但是,传闻已经死掉的瓦尔瓦拉突然归来,让宗教观念很强的丽莎感到沉重的负罪感。她心灰意冷,皈依上帝,进了修道院,而拉夫列茨基却毫无办法。瓦尔瓦拉得到一大笔钱后,又去巴黎寻欢作乐去了。拉夫列茨基后来在他的庄园里努力改善农民的生活。后来,他重回表姐家里,老一辈都已逝去,只有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拉夫列茨基坐在与丽莎曾经同坐过的那张椅子上,回忆着自己无功的一生。他想着青年一代应该比他有作为的。同时,也对自己说道:“毁掉吧,无用的生命!”颓然离去。

《贵族之家》以悲凉的笔触描写了贵族在历史舞台上的悄然退场。

1860年,屠格涅夫发表了长篇小说《前夜》,描写了俄国贵族**叶琳娜爱上保加利亚爱国英雄英沙罗夫,二人一同去参加保加利亚的解放斗争。英沙罗夫在路上病死,坚强的叶琳娜仍然去了保加利亚,并在起义军中当了护士。但是由于当时的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以《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为题对《前夜》作了自己的解释。向来自由的屠格涅夫不喜欢别人任意拆解自己的作品,二人发生争论。屠格涅夫愤然退出《现代人》刊物,与革命民主主义者决裂。

1862年,屠格涅夫又完成了他的另一部长篇巨著《父与子》。小说主人公巴札罗夫出身平民,他推崇实用科学,重视实践,信奉唯物主义,他以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坚决反对贵族自由主义思想。巴札罗夫在医科大学毕业后到贵族出身的同学阿尔卡狄家中小住。一次偶然的机会,巴札罗夫与持贵族自由主义观点的阿尔卡狄的伯父巴威尔争论起来,结果巴札罗夫大获全胜。不久,巴札罗夫同阿尔卡狄到省城去玩,碰到贵族遗孀奥津左娃。巴札罗夫对成熟漂亮的奥津左娃一见倾心,但遭到拒绝,而阿尔卡狄则热恋上奥津左娃的妹妹。两人回家之后,阿尔卡狄抛弃了曾经有过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安然享用祖上的产业,巴札罗夫则专心干自己的事业。由于上次辩论的失败,巴威尔耿耿于怀,找个机会与巴札罗夫挑起一场决斗。巴威尔负了轻伤,而巴札罗夫随即回到父亲家里。后来,在一次解剖伤寒病人尸体时不小心割破手指,受到感染而死去。

屠格涅夫以清醒的眼睛看到了贵族与平民思想上的隔阂与距离,看到了民主主义必将战胜贵族主义,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新人”巴札罗夫。

后来,巴札罗夫屠格涅夫又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其中《烟》最能反映他的贵族主义慵懒、倦怠的思想,而《处女地》则又体现出贵族革命家对政治的看法。1882年,屠格涅夫出版了他最后一部作品《散文诗》,表达了自己思想上的苦闷之情。

1883年9月3日,屠格涅夫因病在巴黎去世。依照他的遗言,遗体运回他的祖国,在彼得堡安葬。从此,俄国消失了一位普通的贵族,而俄国文坛却损失了一位独具风格的贵族作家。

记者

一对朋友坐在桌旁饮茶。

街上响起一阵嘈杂的声音,混杂着绝望的哀嚎,暴怒的斥责和邪恶的狂笑。

“他们在打人。”一个朋友说着,伸头向窗外望去。

“强盗?还是杀人犯?”另一个朋友问,“我觉得无论是什么,我们决不能让这类非法的行为发生。走,我们去帮他一把。”

“他们打的似乎不是杀人犯。”

“不是杀人犯?那是个贼?那也一样,我们去把他从人堆里拉出来吧。”

“也不是个贼啊。”

“不是个贼?那一定是个在逃的售票员,铁路工人,军需官,俄罗斯文化庇护人,律师,保守的编辑,社会改革家?无论如何,我们快去帮帮他吧。”

“都不是,他们在打一个报社的记者。”

“记者?哦,那好吧,先喝完这杯茶再说吧。”

一八七八年七月

导读

记者是个什么角色?

你看,文章的结尾是多么的有意思。整篇的文章的意味全在文章结尾的一句话里。“记者?哦,那好吧,先喝完这杯茶再说吧。”它的意味是什么呢?这时如果你再回读一下文章前面的内容,你就会发现这位朋友对记者的态度和他对杀人犯、贼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哪怕你是个杀人犯,这位朋友都要快去帮帮他,如果你是个记者,这位朋友却只顾喝茶。这意思就是,如果你是记者,我们根本不去理睬。这就是文章结尾的意味。

记者为什么让人如此心生厌恶?我们从文中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从文中看出记者在人们的心中甚至不如一个杀人犯。这需要我们回到时代的背景下去理解。19世纪沙皇统治的俄国,地主贵族控制绝大部分的土地,农民依然像农奴一样失去土地、失去自由,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沙皇统治者和革命者、民粹主义者的斗争不可调和,平民阶层和贵族阶层的地位悬殊。人民渴望获得自由,对贵族统治者恨之入骨。作为社会生活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反映者的记者理应反映这一客观现实,但他们只会迎合统治者的需要,粉饰太平,为沙皇唱赞歌。记者实际上成了沙皇的御用文人,他们丧失了文人最起码的人格尊严和职业的道德。作者借用人们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他们厌恶至极的情感。在作者的眼中,记者不如一位杀人犯,甚至他们就是杀人犯,因为他们没有正义、勇敢和同情,他们只是沙皇的帮凶。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屏”人生的初见(初恋)总是美好到接近完美,若是都像刚见到时的样子,就不会有人再感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无奈与惆怅了。

应“脑洞读书”发起人风铃老师的邀请,在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共读《初恋》,有幸重新审视初恋的浪漫与温馨、单纯与热烈。在领略异国情调爱情观的同时,由此也忆起了自己的初恋情怀。揭开尘封的记忆,那些久远的少不更事的往事闪现眼前,也是一种美好的感受。就像我们读了一本好书一样,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欢畅!我想这也是风铃老师选此书的良苦用心吧。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年),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他是我国几代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中篇小说《初恋》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已经介绍到我国。

屠格涅夫与他的《初恋》,这个标题有两层含义,一是作者和他的这本书;二是作者他本人的初恋。为什么要有第二层含义呢?因为《初恋》就是一部高度自传性的作品,带有屠格涅夫自身经验的痕迹。无论是他的家庭背景、家庭成员、作者本人、作者的初恋情人等等,尤其是人物性格、思维习惯,都与作品中的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其实就是青年时代的屠格涅夫的假托。

《初恋》是现代文学的恋爱经典。人们常说,好的作品一定是作家刻骨铭心的经历及深刻的影响造就的,没错,这句话可以用在这部著作上。比如,在小说开头的引子里介绍,午夜时分,晚宴曲终人散,只剩男主人谢尔盖尼古拉伊奇和两个男客。

主人提议,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初恋作余兴。第一个男客带著几分自嘲,说他六岁时爱上了自己的保姆,这段初恋也是最后一次的恋爱,过去了之后,其间的过程也就什么都不记得了。长大后的每段风流韵事也没有新鲜感。

主人讲了,他本人的初恋故事更乏善可陈,现任妻子由双方父亲作主,然后就恋爱结婚,三言两语即可道尽。

最后,第二个男客坦诚“我的初恋的确不算十分平凡。”只是他不擅长说故事,承诺两个星期后再度相聚,会将记得的一切写在本子上,然后念给他们听。

这位男客履行了自己的诺言,由此,就展开了他的初恋故事。也就是引子之后的22节正文,就是男主人公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的初恋故事。

简单地说,讲的是男主人公少年的初恋,也是女主人公年岁稍长的齐娜依达的初恋故事。

《初恋》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故事的叙述者,也就是当时只有十六岁的男主人公——贵族少年沃洛佳,爱上了新邻居没落公爵家美丽而又活泼的姑娘齐娜依达。

齐娜依达是一个21岁的少女,有优美的体态,微微蓬松的淡**卷发,娇柔的脸颊,她的美丽令主人公洛沃加深深地着了迷。而娜齐娜依达性情反复无常,时而热情奔放,时而冷若冰霜,以致主人公非常不安。

在齐娜依达身边还有几个崇拜者,然而,娜齐娜依达喜欢的是沃洛加的父亲,一向对感情谨慎的齐娜伊达无可救药地坠入情网,她认为彼得就是她心目中的英雄。尽管明知道他有家庭。

后来沃洛加发现他的父亲也在跟齐娜依秘密约会,他们俩秘而不宣地在追求同一位姑娘。

当沃洛加的母亲知道这件事情后,主人公的父亲彼得选择了放弃和离开,全家搬进了城里,沃洛加以为以后再也见不到齐娜伊达了。

但是若干年之后,有一次和父亲骑马外出,父亲中途有事离开了,于是他跟了过去,却发现父亲是去见齐娜伊达了,说明他们的感情依然在纠结着,直到父亲用皮鞭打了一下齐娜伊达的手臂,似乎父亲和齐娜伊达之间终于有了了断。

搬迁之后不久,沃洛佳的父亲因中风去世,齐娜伊达在成了多利斯基夫人后不久也因难产而死。

故事的结局令人感伤,不过我们看到了主人公的心理路程。正像本书的文后插图所说“年轻小伙的美好情愫、中年男人的魔鬼欲望、妙龄少女的无常命运,在《初恋》中都化作了诗。”

男主人公的初恋那是一种孩子式的天真,是原始而蓬勃的潜意识中对异性的向往和爱的萌动。

可以说,沃洛加的感情是少年懵懂的一厢情愿,作者写到他初遇齐娜伊达时的怦然心动,是胆怯、羞涩、甜蜜而又小心翼翼的一点点靠近,毫无预兆地陷落,被征服,做个对她毫无保留随时可以牺牲自己的忠臣。就是那种初次体验爱的心情,无可遏制的心灵的悸动。

陷入爱情的人容易变得卑微,比如,在戴着金色皇冠女王的面前,“我”却无可救药地卑微到尘埃里。胆怯却也是疯狂、热烈勇敢却也不计后果。痛苦与欢乐,忧伤与甜蜜互相转换着,她的一颦一笑,一丝一毫细小的举动,他的整颗心都被牵着走。 

为了证实对齐娜伊达的爱,沃洛佳不顾生死,敢于纵身从高高的围墙上跳下,尽管失去了知觉,却在姑娘温柔的怀抱和柔软的唇吻中体验到“至上的幸福感”,“甜蜜的痛苦渗透我的全身,最后它爆发为大欢大乐的狂跳和狂叫”。由此可见,少年朦胧的初恋中全然没有生命理性的羁绊,为了赢得她的欢喜他投入了全部,全然不顾她年长他五岁。

更何况,有了对齐娜伊达单相思的初恋,少年沃洛佳才有了对生命更真切的理解和感悟:“啊,青春,青春,你什么都不在乎,你仿佛拥有宇宙间一切的宝藏……也许你的魅力的整个秘密,并不在于你能够做任何事情,而在于你能够想你做得到任何事情——正在于你浪费尽了你自己不知道怎样用到别处去的力量。”

是啊,一声叹息,一种凄凉的感情送走了昙花一现的初恋。

“当黄昏的阴影已经开始笼罩到我的生命上来了的时候,我还剩下什么比一瞬间消逝的春朝雷雨的回忆更新鲜,更可宝贵的呢?“他仍然把那场初恋当作生命中最有价值,绝无仅有的美妙情感,昔日遐想的爱情成了他今日生命的希望和温暖。

而当他爱着的人正偷偷地恋着他的父亲,男主人公没有因此而憎恨自己的父亲,依然爱戴和尊敬他。

少年的父亲在临终时告诉他:要提防女人的爱情。就此而言,我们似乎可大胆推断,屠格涅夫和他父亲,在女人和爱情上,都没有太多好运气。

陷入爱情的人会变得卑微,当你在别人那里是高高在上的女王,可是你也可以在另外一个人那里俯首称臣,齐娜伊达就是这样的人。她装扮成女王时多么目中无人,然而在他的“爱人”面前却低眉顺眼。

齐娜伊达不看重财富、地位,也不在乎年龄,围绕在她身旁的伯爵、绅士、军官、诗人个个年轻、漂亮、富有,然而她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中,却偏偏爱上了“不穿华丽的衣服,不戴贵重的宝石,谁也不认识”的已逾不惑之年又有家庭的男人。

齐娜伊达是在半秘密状态中与少年的父亲幽会的,沃洛佳浑然不知,直到有一天十分惊诧地目睹了这个有着极强支配欲的姑娘遭到父亲鞭打惩戒的景象。

遭遇爱情后的虐待与被虐看似矛盾对立,却是爱情潜意识中人格分裂的表征,一种强烈的被支配欲直接激发了她的爱欲本能。少年沃洛佳“我”只能做出“这就是爱情,这就是激情,这就是情之所钟”的结论。

齐娜伊达高度自由,十分自我,义无反顾。在爱情中听凭心灵的驱使,行为的基点就是爱。而当女主人终于找到可以托付终生的人,认为能够安稳度日的时候,却因难产而死,终是红颜薄命啊。

我认为,少男少女的初恋是以异性相互吸引为基础而产生的最纯洁最真挚的感情,不含有任何杂念。所以,在更大程度上是精神需要的追求。正如歌德所说的,“道德纯洁的少男少女的初恋,永远趋向崇高的目的。”

谁都有过青春年少,也许很多人经历过初恋。我也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历。

那是在读初中的时候,因为班级管理和参加活动的原因,与一个男同学走得近一些,实际上就是接触的机会多了点儿。其实只不过在操场上、或放学后在教室里多聊一会儿。双方都觉得比较聊得来,而且非常喜欢这种感觉。

但是直到毕业,我们没有表白,没有牵手,更没有什么承诺。就是在那么一个阶段,简单快乐地欣喜,相互爱慕的情愫,静静地喜欢,甜甜地期盼。没有目的,没有欲望,我认为只有在那个年龄阶段才会有的少年懵懂,异性相吸,相互欣赏等等因素造成的吧。

这可能就叫作初恋,心有灵犀一点通,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双方都不会理解错,那种感觉真好。悄悄地发生,默默地爱着,埋在心底,不轻易流露。

然后就毕业,各奔东西,把那份美丽的情感封存在记忆深处。后来再找对象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与他作比较。

总会有一些遇见,隔着茫茫人海,带着温柔向你奔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349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