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感中认真阅读,在阅读中体验情感

在情感中认真阅读,在阅读中体验情感,第1张

摘要: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情感因素是阅读教学之本,动之以情,在情感中阅读就会荡起学生阅读之双桨划向远方。

关键词:情感阅读;体验情感;抒发情感

一篇课文如果学生能够声情并茂、恰如其分的运用感情朗读,那么说明学生对课文已经理解了,不需要再做烦琐不必要的分析,如果朗读一旦成为学生的快乐,那么阅读也随之被学生所深爱,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因此有感情朗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在而是在教师指导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自得的。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体会到课文的情感因素,并在动情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作为实验教师非常清楚,使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难做到,但是使学生达到有感情朗读则需要花费一些心思,讲一点教学艺术,不然低年级的学生对于那种反复多次重复性的训练是排斥和不接纳的。

一、阅读要唤起学生的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例如,教学《梳羊角辩的小姑娘》时,我带着一脸的神秘说:“这是篇写人的 记叙文 ,老师特别喜欢。它与过去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许多不同,你能找出多少点不同?当然越多越好。”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结果有发现课文主要通过对话的,有发现三件事是连贯的,有发现三件事可以组成一件事,有发现用词很讲究,有发现结尾意味深长的等等,学生的审美阅读就此开始。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教师要启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研究,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进入课堂要以饱满的精神,将 文章 中的情与自己心中的情融注于讲解之中,洋溢于讲台之上,再反转过来如水似地流到学生心中,唤起学生的情思,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例如一些课的导语,尤其是一篇课文教学之始的导语,应该像诗一样精炼、感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一节课的结束语,特别是教完一篇扣人心弦的记叙文或抒情课文时的结束语,应在学生的心田留下情感的涟漪,达到“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新的欲望。

二、学生在情感之中阅读

启动情感。如果把 儿童 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 故事 ……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进展。

如教学《月光曲》时,我以贝多芬的《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部分,之后引导: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

牵住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惭惭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音乐引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奋,拨动他们的心弦。

推动感情。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孩子的面部表情,从朗读的声调,从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头涌动,这是阅读成功的契机,应及时把握,并顺势将阅读过程推进课文精彩片断词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其神韵。当学生通过音乐和图画,对《月光曲》的内容有了深刻的感悟并陶醉其中时,水到渠成了,让学生尽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读出了音乐的优雅、轻盈、热情和不可遏制的沸腾, 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韵味,使学生走进了贝多芬的情感世界。

痛快抒发。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发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可以使儿童的情感更加明确。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阅读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心理的需要。

三、朗诵课文,抒发情感

一篇 散文 作品有它的思想要旨。而这思想要旨可以说是作品核心之明珠。作品之目的,朗诵之目的,主要就在于对这一思想要旨的阐释与传播,而使其发光闪辉。但在课文作品中,这思想要旨并不像 标语 口号 那么明显。这思想之明珠是镶嵌在作品的语言词语之内的,朗诵必须把握、突出、强调这些词语。如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从车过黄土高原看到白杨树,又从赞美白杨树的风姿进而想到北方抗日军民的坚强精神。对着那种“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坚强不屈与挺拔”,“不屈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而思想升华,放声高歌“我赞美白杨树”,它“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I’’抓住“赞”字这一中心着力突出讴歌白杨的词语,层层推进,到此形成高潮,而生动地托出这段话,也就有力地阐释了作品的中心意旨。

朗诵艺术总是以声动人,以情感人的。朗诵者的朗诵不仅要取意于作品,更要取情于作品,使自己具有这种感情并燃烧起来,再放射出来,移情于听观者,使情感产生双向能动作用。朗诵就是一种艺术审美,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情感、意象交流。列夫·托尔斯泰说得很具体:“作者所体验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⑧应该看到课文朗诵情感感染效果之获取,比诗歌、小说朗诵情感感染效果之取得,有较大的难度。一般来说,诗歌的情感比散文浓郁而强烈,如火、如电,又可借助鲜明的音韵节奏可产生巨大的穿透力。小说的情感,浸附于人物形象,生发于故事情节,如磁石,象吸盘,有很强的吸弓!力。而散文的情感与诗歌相比,它朴素、平淡,与小说相比,它明朗、自然,像清风,像明月,像白云悠悠,像溪水潺潺。因此,在有声语言的情感展现上就缺乏那种激越感情的烈火般的猛烈迸发;也缺少那种奇峰叠起般的大幅度的跌宕起伏。这样朗诵者在朗诵时,对散文的情感抒发要认真探究,巧妙安排,把握准确。

实际上阅读就是阅读主体与阅读对象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被唤起后,便如川流不息的江河源源不断地浇灌着他们的心田。

  秋雨带着淡淡的冰凉,在蒙眬的天穹泪眼婆娑。料峭的秋风拂过脸颊,不禁有点瑟缩。那细雨中的山峦、河流、亭榭、树木、行人、车辆……都被一层轻纱笼罩着,显得那么飘逸、柔美。

 我撑着那把陈旧的花雨伞,漫步在这秋意阑珊的街头,竟然没有闲情去欣赏这唯美的画卷。一种莫名的淡淡的孤寂在心底滋生、蔓延、萦绕,很想听一曲凝重、深沉、略带伤感的歌曲,舒缓此时此刻的心情。

 在街道的一隅,卖音响的店铺里传来一曲《同桌的你》:“……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喜欢跟我在一起。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这很抒情的歌曲,勾起我想起了前排的你。

 那一年,我转学到你们班,恰好被班主任老师安在你后座。面对前后左右都是陌生的面孔,我举目无亲,十分腼腆地左右看看,然后羞怯地低下了头。我坐下来,刚拿出书本准备上课,你扭过头来,对我浅浅一笑。正是你那一浅笑——热情的笑,欢迎的笑,让我在那陌生的教室里感觉特别温暖,仿佛沙漠里孤独的旅行者见到了同伴;又好似漆黑中的夜行者见到了远处闪烁的灯盏;更像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火光中见到了奶奶。那一堂课,我什么都没听进去,脑海里回放的总是你那一抹浅笑。我想着,想着,两朵红霞竟飞在脸颊,热乎乎的,感觉挺难为情的。

 接下来的日子,我并没有主动跟你搭讪,你也不再问我什么。我每天望着你那熟悉而陌生的背影,总期待你会在我不经意的瞬间,扭过头来看我,可一次也没有。我每天都很失望,就那样魂不守身地望着你,期盼着,又失落着。

 有一天,物理老师出些课堂作业在黑板上,我努力睁大瞳孔,可还是一片蒙眬,什么都没看清。我只好时而偷看同桌的作业本,可他不太爱学习,写字相当潦草,许多字不知道怎么弯。下课了,我终于鼓起勇气交了那本“虎头蛇尾”的作业本。

 第二天物理课,我被老师叫起来,狠狠地批评了一通。我非常委屈地解释:“我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那你不去配一付眼镜?你看不清就是理由呀?你不做完作业,读什么……”

 我被那宁人难以喘息的炮弹轰炸得无言以对,泪水夺眶而出,忍不住呜咽起来。全班顿时鸦雀无声,我懊恼、我自责、我无奈。

 当老师转身去讲课时,前排的你,反手从背后递过来一张纸巾。我以为你会转身安慰我什么,可你还是没转身,依然若无其事的样子。我拾起桌上的纸巾,轻轻地拭去脸颊的泪痕,木然地望着琢磨不透的你。

 放学了,我满怀愁绪地走着。你从后面赶上来,四处张望一阵,然后和我并肩走着:“你应当配一付眼镜,要不然,怎么学习呀?”

 “我学习又不好,戴着眼镜,岂不叫人笑掉牙!”我嘟囔着。

 你听了,沉默了一阵,又像风一样跑了。望着你渐渐远去的背影,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第二天,你上课比以前更专注,时而全神贯注地看黑板,时而孜孜不倦地记着。我望着你的背影,不知道是欣喜还是迷惑。当老师讲完新课,布置课堂作业时,你又偷偷地把手反着,从背后递过来一本本子。我小心翼翼地拿到抽屉里打开一看,顿时惊呆了,那全是工工整整的笔记。当老师把课堂作业抄在黑板上时,你又迅速地转身,抓起我的作业本,立刻埋头专心地写着。我看完笔记,你又把抄好的作业递过来,再抄你的作业。

 从此,你就默然地成了我学习的“秘书”。在你无声的帮辅下,我基本上能理解老师讲课的内容,能按时完成老师出在黑板上的各科作业。可有许多次,你因为先帮我抄作业,却耽误了你做作业的时间,屡屡受到老师的批评。当我想站起来为你辩解时,你只是对我摆摆手,示意我不要解释什么。望着你,我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与愧疚。

 那一年,初中毕业,你考上了高中,却不想读,到始阳中学复读。偶然邂逅,我很抱歉地说:“对不起,要不是帮我,你一定会考一个好的中专学校。”你淡然地说:“没事,这不关你的事。你别在意呀!”

 第二年,你中考成绩名列全县前茅,可体检出了问题,最后只好将就读职高。再次邂逅,我说:“好遗憾!”你仰天叹息:“天意弄人,后来体检竟然又说没什么,前一次体检是机器出了问题。可证实后,中专招生已经结束了。一切都是命!”

 我第一次感觉你很伤感,也不知道怎样鼓励你,只是很诚挚地说:“职高也不一定没好出路的!”

 你咬咬唇,还是淡然地说:“没事,我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三年后,你职高毕业,非常幸运地被保送读了四川师范大学财经系。你曾告诉我:“职高学得太肤浅,与大学无法衔接。现在边学边借高中的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自学。我既敬佩又感叹:“那学习一定很辛苦!不过,你的记忆力挺强的,应当不是问题。”

 你还是那么淡然一笑:“现在既要做好学生会的工作,又要学习新知识,同时要复习旧知识,真是没得时间偷闲哩。”

 我听了,向你投去赞许的目光。真可谓“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

 四年如弹指间。你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新场中学。当我满怀期望地去找你时,听学校的老师说:“你上了一个月的班,就到绵阳女朋友的学校应聘上了。”

 从此,你我天各一方。在万籁俱寂的时候,我时常望着漆黑夜发呆,心里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愫,是失落还是欣喜,是感激还是依恋,是羡慕还是遗憾,我分不清,道不明。

 此生擦肩而过的缘,就此悄然地淡去,谁也没有伤,只是多了一分牵挂与祈福。

 在《同桌的你》的旋律中,我依然漫步,一丝欣慰油然而生,念着,不禁也淡然地笑了。

  希望这篇有关于寻找丢失的情感的文章,能让您有所收获。

 你怀疑自己丢失了一样东西,你怀疑你的寻找只是一次次无济于事的无用功,可你依然像孩子那般,寻找散落在草丛中的弹珠,忘乎所以地寻找。

 而有些东西,它始终存在。它遥不可及,不是在远方,却是在你的`心里。

 它不能自拔地要翩翩起舞,就像蝴蝶那般忘情地吸允着百合的花瓣。不知是淘气的孩子,还是可恶的园丁,不知不觉把它偷偷掠走。你期待下次与它再次相遇。于是,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你发现依然有一群不知名的小花,散发着淡淡的芳馨。

 一个夜晚过去,梦零碎、冗长而惊心动魄,无法遏制地追寻奔跑却似乎走不出原来的地方。而那令人着迷的笑容却在梦涟漪深处,久久荡漾。你以为可以再见,似乎过了整整一个世纪,你还不能彻悟,最后,是风儿告诉了你一个答案,原来是你闯进了时间的巷子,小心地绕道而行。

 后来,你只能听见一些雨点打在屋檐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却激荡不起你内心的某根琴弦。

 之后,你不再轻易触碰梦中间的过程,等完全清醒,那些残留在脑海中的青涩记忆,却正以不可预知的方式消逝。

 清晨,你仰望着天空,却找不到一朵白云,仅仅是单纯的白色,没有掺杂半点杂质。你立于画板前,轻轻地在画纸上。勾勒出天空的色彩,有蓝天、有白云,有飞鸟,以成全你那异想天开的、格格不入的飞翔!

 在某个黄昏之后的溪畔,一群从远方赶来的大雁,正亲吻着太阳的余晖,在天地之间。做着一次次壮观的俯仰运动。却丝毫不去理会你正仰望它们的目光。而溪畔摇曳的水草正向你轻轻地问候、呢喃着什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55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