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情感教育,第1张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情感

1、融入学生,拉近距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更近距离地交流。在提问时,可以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参与讨论;在解答问题时,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合作,让答案变得更加完整。这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去学习。

2、 耐心倾听,因材施教。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作为教育者,更应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对于学生的一些行为或想法,不能因为个人的主观而一票否决或一概而论,而是应该静下心来,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从而再根据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我们在课堂中如果发现了与大众观点不一致的学生,不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应该多倾听,多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我们会发现他们的见解另有一片天地。

3、发现优点,树立自信。世界上找不出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每片树叶都有它的独特脉络。我们人类,更加具有独特性。我们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应该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抬起头来走路。于是我首先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再顺势引导学生并鼓励他们进一步努力,从而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语文是一门人文精神很强的学科,教材饱含情感,充满人文精神,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品析文本,要把握教材中的要点、重点,也要分析教材中作者和某些任务角色的思想感情,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努力体验,以便真正把握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要想用教材内容所含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我们必须先被这种情感打动。教师理解得月透彻,感受越深,给学生讲解就越透彻,对学生的感染也越深。

三、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现代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所以我们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仅要立足于课内,还要延伸到课外。我们可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课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将教材由课本拓展到社会生活中,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受到更广泛的情感教育。

语文课是一片情感的花圃,一个情感的世界。实践证明,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将学生视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责任。

根据于永正老师的《爱如茉莉》和《秋天的怀念》两篇课例,探讨散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感情。

对于这两篇课例的分析,首先要确定的是课文的体式,也就是文本的个性特征,对一篇课文而言,就是其负载阅读教学的独特功能和价值。这两篇文章都属于叙事性散文,兼具着叙述和抒情的特点。散文阅读的要领是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

王荣生教授谈到:散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区分人我,引导学生体察在散文中表露的、对学生来说很可能是陌生的经验;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在认识和理解别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过程中,观照自我;引导学生细读,体味作者言语表达的功力,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所蕴含的意味,体味语言的滋味和作者的情调;培养学生以言逮意的追求,要唤起学生对以言逮意的功力的敬重。

结合于老师的这两篇课例,在散文教学中如何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聚焦提纲挈领的关键词句

《秋天的怀念》的第一课时中,于老师在解读“诀别”一词时,先引导学生找到这个词语在课文的哪个句子中,通过读课文理解“诀别”的意思,与“永别”区别理解,并解释“诀别”就是分别,指不能再见的离别。文中史铁生去看他的母亲时,母亲已经昏迷了,后来就去世了。那最后一次的见面就是诀别。于老师还通过描述事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诀别”:三年前相见的朋友,今年暑假回家想再见,不料他已经去世。没想到三年前的那次相见竟是“诀别”。“诀别”一词在文中的作用可想而知,饱含着“我”的不舍、不忍。

在阅读中于老师引导学生品味“母亲是一堆细节”,这些细节是如何体现的,又聚焦到了一些关键词上。一个“躲”字让我们看出了母爱是理解;一个“挡”字读出了母爱的深沉;一个问号让我们明白母爱是商量,是平等;一个“笑”字让我们知道了母爱是宽容。通过体味这些关键词,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爱如茉莉》这篇课例中,也有通过聚焦关键词的生动片段。例如:“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这句话中,“坐、握、伏”三个动作词,是爸爸对妈妈的关爱,不起眼的三个动作映射着父母之间的爱就像茉莉般平淡无奇。

二、关注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

《爱如茉莉》的课例中,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是“茉莉”,一句:“爱如茉莉”中“爱”指谁和谁的爱,将全文连成一条主线。通过描写茉莉“平淡无奇、缕缕幽香、洁白纯净”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爸爸妈妈相互关爱的词语和句子相吻合。

“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他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可以看出爸爸和妈妈的关爱,就是一句句平淡无奇的话,一件件微乎其微的事,的确就像平淡无奇的茉莉花那样,却感人至深!“妈妈躺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从妈妈的表情可以看出妈妈早就醒了,却怕惊动伏在床边睡着的爸爸,不敢动。爸爸边走边打哈欠,一双眼睛布满血丝,不睡陪床,却睡在床旁边,爸爸对妈妈的爱就在这简单的行动之中。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彼此关爱如同茉莉一样洁白纯净。

三、追求以言逮意的言语功力

梁实秋曾言:“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的表示出来。”

于老师的课堂在对学生进行言语训练方面值得我们深思,及时是在散文教学中,依然“把语言留下”。正如于老师所说: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反过来说,抓住一个“读”字,什么语文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等,便都在其中。

《爱如茉莉》是一篇传递父母之间纯净之爱的文章,而于老师在课堂上不管是解词,还是朗读,都是在为第二课时的感悟做铺垫。在这节课中引导学生运用“画、批、注”的方法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共同找到“平淡无奇”“缕缕幽香”“洁白纯净”等词语,这样的锻炼同样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关键。

从找出描写茉莉特点的词语入手,与父母之间的爱找到了架接的桥梁,因此在讲解情感类文章时,建立特殊寓意之间的桥梁是关键。这也是于老师设计的巧妙所在,没有忘记语文之本。再有就是深入研读文本中能够直接达意的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情境中去感悟。例如课文中爸爸在床前的椅子上的几个动词:坐、握、伏。再如妈妈的假寐。“爱如茉莉”就顺其自然的印在学生的心中了。

在《秋天的怀念》中,读贯穿始终,初读、细读、品读、析读、朗读、默读,反反复复,循序渐进。在读中感知大意,在读中理解文本,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观照自己,在读中理解独到。以此,以言逮意就会自然发生。

从于老师的课堂上可以看到做一名学生的幸福,步步深入地体会让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故事人物的情感,甚至是自己的情感。

  摘 要 鉴于当前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存在一些缺失,如感触匮乏,以至于情感难以迸发;体验肤浅,以至于情感难以深化;情感生长受阻,以至于情感难以延伸。本文将自己的实践与思索加以进行整理成一些策略,如在文本与构建之间唤起情感共筑的觉醒点。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堂教学 情感体验

品德课程,是一门为孩子生命发展奠基的学科。品德课程理念强调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促进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情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催化剂。品德课堂教学只有触动学生的情感, 才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品德教学是沉浸式教学,而其中情感的激发、体验、深化、升华就更显重要。

一、耐心播种:在文本与构建之间唤起情感共筑的觉醒点

情感是一股无形的动力。小学生又富有情感,往往情感胜过理智。教师要用心揣摩文本价值,通过文本资源的创建,重建,千方百计地唤起情感觉醒。

(一)深挖教材内涵 ,因撞击心扉而引发情感萌动

品德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熟悉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挖掘出情感因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觉情。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开始寻找相关素材来焕发情感因子。有的教师习惯抛开教材这种最直接的资源,去另辟新素材,事实上,隐藏在教材中的范例、话题、图文等资源都是可以好好挖掘的,其蕴含的三维目标和教学素材,都有较高的价值。利用教材中的一些素材进行整理、装饰、加工等,同时要符合当地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活资源进行整合,使教材更贴近儿童,赋予现实性和生活性。在此基础上,全身心地创设出能激发学生情感的情景,撞击孩子的心扉,引发学生相关情感的萌动点!

(二)创设感性情境,因吐露心声而激起情感波澜

知识情感的获得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情境,通过故事、图画、实物、表演等手段设置道德环境,形象直观地表现某一个道德观点,说明某一个道理,提出某一个行为要求或渲染某一种气氛,通过情景还可以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的刺激,而从激起丰富的直觉情感,让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激起内心的情感波澜!

(三)引入真实事例,因震撼心灵而唤起情感体验

人的生活既有物质生活也有精神生活,人的需要既有基本生活的需要也有真善美等高层次的需求。对待纯真可爱的孩子,我们引领他们追求真善美,但我们又不想让理想的东西否定或者扼杀现实,造成“礼教杀人”“假大空” 的伪教育。因此,我们需要带领孩子在理想与现实间行走,不是要用教育的“假”与学生的“真”相对抗,而是要用真正把握生活之“真”的教育去扬弃学生的人生认识上的伪“真”。

二、细心施肥:在情感与理性之间寻求情感共舞的深化点

列宁语:“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如果品德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就不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

(一)用真情激真情

真情可以感染,激情可以传递。要使学生动之以情,教师是课堂教学中最直接的有效资源。教师的情感通过感染而影响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处在一定的情感体验中,同时这一情感体验受学生本身的情绪状态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符合教学情感的丰富表情;渗透着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激励性、劝喻性和审美性等因素的语言;如触摸、鼓掌、侧耳等的有效肢体语言,通过这些手段对情景起到渲染作用,也是激起学生情感的要素。特别是孩子们,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产生,触景生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二)抒真情学真知

如果不能激发真实的道德情感,那教育效果简单不可思议。一方面学生对道德认识的积极性大大削弱,另一方面,会造成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严重脱节。由学生的某种情感影响他自己的认知活动,调节他对外部道德信息认知接受的程度。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课堂生成的情感因素,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将学生引入“我情我境”之中,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下,升华情感,在情感体验中就会有正确而深刻的道德认知!

三、悉心浇灌:在感悟与实践之间促进情感共进的提升点

有效的体验,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还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同时,在体验中学生只有身体力行,正确的价值观念才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作为教育家的鲁迅,提出教育要“以孩子为本位”,要“教这新生命去发展”,要使受教育者“发展各自的个性”,“发展本身的能力”。儿童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他们认识问题的视角、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与成年人有所区别。以生为本,这就要我们真正以儿童的视角出发看问题,站在儿童的角度上想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关注到儿童的情感体验,儿童独有的感悟。当孩子产生自己的想法,作为教师就要引导这些新生命去发展,播种理想的种子,让孩子有持续发展的愿望。

参考文献

[1]檀传宝 高低与远近——对“德育回归生活”的思考 人民教育,2005(11).

[2]吴丽兵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2010(2).

[3]孙吕顶 让儿童“情感冷漠”在品德课堂中消融与嬗变 浙江教育科学,2009(0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705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