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性论思想摘 要:回顾中国历史,在现如今可称为古代哲学的历代名家中,孟子曾长期被世人称之为亚圣,其地位也是居于孔子之侧;而其对于哲学(儒家)发展史上,也同样担当着不容小觑的角色,孟子学说中,人性问题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本文也试以历史背景,理论渊源等方面入手,对其人性论思想的主要内涵及论辨逻辑进行分析。孟子的性善说可以说是儒家内部第一个,自觉建立的、系统的、人性学说。并且,纵观儒家文化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性善说开辟了儒家人性论的主流与传统,奠定了儒家文化的基本性格。由此可以认定,孟子对于儒家正统人性论的建立具有开创之功,同样也是研究、理解先秦乃至历史各时期儒家人性论的关键。关键词:孟子;人性论;性善论;影响作者简介:曹荻,女,汉,河南省郑州市人,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02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而其最根本的本质,是重视现实的人与人生问题。儒学作为中国文化之主流,更为尤其的注重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理想、理想人格的实现以及人的生死与自由等等。在儒家看来,理想人格的培养总是和人性问题所联系在一起,历代儒家学者通常认为构造理想人格,从而实现道德理想是成人之本,但是如何达到这一境界,可以说是对于人格学说的具体展开了。而作为儒学大家的孟子,他的人性论一直以来也同样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一、孟子人性论思想的背景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历史长河中,孟子的人性论思想一直受到了许多注目与青睐,但不可否认的是,孟子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观点,并在这一观点上进行贯通,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一)孔子的人性论思想作为儒学开山鼻祖的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肯定了人性的一些本质问题,但人性究竟是怎样的,孔子没有说明。他虽然没有像孟子和荀子等人一样明确地提出人性论,但是却有许多直接和间接关于人性的论述。孔子的人性论从人情出发,对人性的弱点有着独到的观察,注重人性的经验论考察,充满人性关怀。因此,他所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等道德条目,对后世影响颇深,特别是对孟子人性论思想产生,起到启蒙作用。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为其重中之重,虽然在现存的孔子的相关史料记载中,鲜有关于人性论的叙述,但我们仍不难在其对于“仁”的阐述中,看出孔子人性论的具体体现。陈德述先生曾提起:“仁被孔子认为是人的本质,也就是‘仁者人也’。在这里的仁,就带有爱人的意思,因此孔子在本质上是持人性善这一观点的。”孔子认为,人的本质天生带有人性的闪光点,当然这不代表孔子没有看到人性中的弱点,但他不同于后来者,如孟子、荀子等人那样,陷入对性善、恶之间的争论中,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外在环境以及个人积累对于人性的影响,所以说,先天的优并不能直接决定后天成为君子,而是要在教育与日常生活中不断的锻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通过“礼”来规范和矫正行为,从而完善人性。他将“礼”与“仁”进一步扩充到政治层面,这对于孟子后来的“仁政”学说的建立也提供了理论基础。(二)“四端”之情孟子提出了一套系统的人性学说。这套人性学说不仅是孟子学说的核心内容,而且对后来的宋明理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继承孔子思想的孟子,把孔子的仁、义、礼、智阐发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四心说”是孟子人性善的理论基础。孟子认为,人人都具有这四种情感,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皆知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的“四心”和“四端”继承了孔子“仁”的概念,强电“仁”就是人心,就是人的道德依据。因此,孟子说“仁,人之心也;义,人之路也。仁,人之安危也;义,人之正路也。”由此可见,孟子不仅仅将孔子的“仁”学说进行了吸纳融合,还独创的把义纳入到人性的范畴之内,从而构成了他所独有的“人性善”的基本论断。由此可以得出,孟子人性论的形成与建立,不仅仅继承了孔子的人性论思想,也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_展与深化。二、孟子人性论思想探析(一)人性与物性的区别,是道德的根源孟子通过拒斥杨墨、辩难告子突显了“人禽之辨”对于人性探讨之重要,故而在承认“生之谓性”这一原则的同时,自觉地加入了“人禽之辨”这一原则作为人性探讨的前提与轴心。孟子将仅依“生之谓性”得出的“食色”等本能欲求排除在了人之为人的本性之外,因为本能欲求虽然是生而具有的,但第一不能区别人与禽兽;第二欲求对象是外在的,得与不得受客观之限制,不能自主自由,所以在生理欲求上既不能突出人之为人的特质,又不能彰显人的主体性,所以不能作为人性。那么人性与物性的差别大不大?其实严肃来说是不大的,单单从生存本能来讲,人与物之间的差别很小,人与人的差别那更是细微,区别就在于,人在后天的积累与生活中有没有坚持人的本性,圣人与君子正是在种种磨难与考验下,秉持本性,即“尽心、养志。”并最终达到“立人”。孟子也对于人性作出了善的价值限定,而他与告子的辩论中不难看出,孟子具有一种强烈鲜明的信念,即人的价值,是依靠“性善论”支撑起来的,在告子“生之谓性”的理论下,孟子企图跳脱出共有的普遍性,而立足于其个别的特殊性,即不同于牧畜之共性,强调人性的不同,即“道德性”,也就凸显了孟子的观点,即人性是道德的本原。(二)性善论在对于性善论的讨论中,不难看出孟子的巧妙之处,他即认同了人与物之间共性的存在,又进一步择取出人所具有的特殊性,性善论一方面规定了人所要达到的道德制高点,另一方面与成人(立人)之道密不可分,不可忽视的是,性善作为事物法则的同时,也同样是一个过程。性善论作为一门完整而有效的伦理道德学说,有自己独特的基本原则,它对于理想人格的实现有着自己独特的过程,即:存心养性;以本心规约利欲;心正无邪,无所愧怍;始于思,达于诚。来源:青年文学家
孟子的主要思想包括:1、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2、仁政思想:主张统治者法先王、施行仁政。3、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道德修养论:以“大丈夫”作为理想人格,主张舍生取义的义利观。
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仁、义、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梁启超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了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的观点: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的哲学思想: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孟子的思想是复杂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孟子》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
-孟子思想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历来是学术界的共识。
孟子所处的时代,人性问题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出现了立论各异的学说。据《孟子·告子下》载,当时已有“性有善有不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等各种不同的说法。孟子之后还有荀子的“性恶论”,商鞅和韩非的人性“好利恶害”说(《商君书·错法》、《韩非子·难二》)等观点。这些人性学说基本上都是以人的“食色”等自然生理属性来定义人性的。唯有孟子的人性论独树一帜:他对人的自然生理属性和社会道德属性作了严格区分,认为前者只是“性”,后者才是“人性”,由此提出了自己的人性学说。
孟子是在人与动物的比较中界定“性”与“人性”的。他所说的“人性”就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孟子·离娄下》,以下引《孟子》语只注篇名),包括“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他认为,凡是人,不管怎样,总有此“四心”;无此“四心”就不能算作人。(《告子上》、《公孙丑上》)可见,“四心”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之所在,亦即人性的具体内容。
人除了具有异于动物的“四心”之外,还有与动物相同之处,对此,孟子并不否认。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离娄下》),言外之意,人之同于禽兽者必定不少。但他并不把这些看作人的本质属性,因而也不认为它属于“人性”,只称之为“性”:“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尽心下》)他所说的“性”显然就是人的感官和肢体的生理欲求,即人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而“人性”,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道德属性,集中表现为能够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仁义礼智等善德。为显示这两者的不同,孟子指称“人性”时,通常总在“性”之前加上“君子”、“其”等限定语,以免与表明人的“食色”等生理欲求的“性”相混淆,如“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尽心下》)
孟子对人的道德属性和自然属性,即他所谓的“人性”与“性”,是有着严格区分的。他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滕文公上》)一味满足人的自然属性(即“性”)而不进行道德教化,人就会变得同禽兽相差无几,足见作为人的生理欲求的“性”为陷人于不仁不义的罪恶之源。所以,一提到“性”和“欲”,他就告诫人们要“忍”、要“寡”(《滕文公上》、《尽心下》);而一谈起“人性”或“四心”时,则视为“善端”并赞美备至,极力主张要“养”、要“存”、要“扩充”。(《尽心上》、《公孙丑上》)可见,“性”和“人性”在孟子心目中是泾渭分明、不容混淆的。他所主张的实际是“人性善”而非“性善”。对于表明人的自然欲求的“性”,在他看来不仅不善,甚至可以说是“性恶”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