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饮酒的心理需求主要有下面五种:
(1)从众模仿心理。这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青少年随着身心发育成熟处处以成人自居,因此他们看到长辈饮酒,便认为“只有饮酒才是个你”,于是就效仿起来。
(2)出于对酒的好奇。一些人看到别人把杯问盏、怡然自得,出于对酒的好奇心便也想亲自体验一回饮酒的滋味口
(3)社会交往的需要。这是最常见的现象,在社交场合中一起喝酒可以有效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彼此的交往。
(4)逆反心理。一些逆反心理严重的人,越是劝阻他们饮酒就越会引起他们对于饮酒的逆反心理。
(5)排忧解愁。古语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由此似乎成了人们排忧解愁的“良药”,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受到了诸如失恋、落榜、失业等忧愁,人们借饮酒来寻求解脱,以此来消愁解忧,逃避现实。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抒发壮志未酬,人生苦短的慨叹。
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体现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饮酒》体现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写出词人婉转缠绵之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王维“劝君更敬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总之,酒是古人诗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意象,它被赋予了很深的文化内涵,提到酒可以联想到愁苦、洒脱也可以联想到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常说酒品看人品,作为一名生在酒都、长年征战在酒场、“酒精”考验的爱酒人士,看过形形色色酒醉之人,总结出一些经验,并无科学根据,仅供大家一笑,请勿对号入座。
1、开场豪爽,很快醉倒之人
有人喝酒一开始就尽显豪爽之气,一开场就挨个敬酒,一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架势。酒过三巡要换大杯,别人正喝得酣畅之时,他却先醉了。这种人通常性格直爽,没有什么心眼,对朋友也很耿直,可以说是侠肝义胆。但正因为性格单纯,所以容易被人洗脑,被人当枪使。
2、开场很怂,后来豪放之人
有人喝酒开始时推辞,话也很少,别人倒酒总是让少倒一点,给人很怂的感觉。一旦喝得兴起,就会主动抢酒瓶,反客为主劝别人喝,话也开始多起来,而且思维敏捷,非常活跃,和平时判若两人。这种人通常性格内向,情感细腻丰富,有些神经质,特别敏感,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朋友不多,但一旦认定的朋友就会掏心掏肺对别人好。这样的人通常有做艺术家的潜质。
3、从来没喝醉过的人
有些人和你在一起喝了一辈子酒,你从来没见他喝醉过,从来都是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每次喝完酒总是他帮你收拾遗忘在酒桌上的物品,送你回家。这种人天生情商高,懂得人情世故,善于掌控全局,通常都能走到领导岗位。因此你千万别和这样的人耍心机,否则被他卖了还在替他数钱。
4、喝醉就睡的人
有些人喝醉酒就乖乖地睡,不吵不闹。这样的人通常内心豁达,心胸宽广,和这样的人交朋友你会觉得很舒服。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也很随意不拘小节,但并不缺少责任心和实干精神。
5、喝醉爱哭的人
有些人喝醉酒就爱哭,其实也没什么特别难过的事,往往是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这种人平时心思缜密,沉默寡言,喜怒哀乐都藏在心里,一旦找到宣泄的出口,就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过了之后就跟没事一样,又恢复平静生活。
6、喝醉变狂暴的人
这样的人平时生活过于压抑,无处发泄。往往有暴力倾向,如果遇到这样的人,你还是离他远点吧,免得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做出一些害人害己的事。
总之,酒对有些人来说是人间美味,对有些人来说是穿肠毒药,无论如何,喝醉总是不好的,什么“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酒是神仙水,越喝人越美”之类的话都是哄鬼的,毕竟身体才是自己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