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格解体总结,治疗方法2010-06-25 20:46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一种知觉障碍,特征为自我关注增强,但感到自我的全部或部分似乎是不真实、遥远或虚假的;这种改变发生时,感觉正常而且情感表达能力完整。在各种复杂而痛苦的主观体验中,多难以用文字表达,比较突出的有躯体改变的体验、强迫性自我审视、缺乏情感反应、时间体验紊乱,以及身份异化感或自动感。在人格内部,表现为心理失调、情绪紊乱或企图自杀;在社会中,则表现为反社会行为。也表现为一种奇怪的复合体验障碍,感到自身或外部世界发生了改变,具有一种陌生感和不真实感。如感到环境发生改变、不真实,似若做梦(现实解体);觉得体验能力丧失,似乎不能哭、不能爱和恨(情感解体);觉得身体某部变大、变小、分离、嵌合、空虚(躯体解体)。自知力一般能保留,否则为人格解体妄想。人格解体可在其他方面正常的人中孤立地发生,也可伴发于疲乏或强烈的情感反应,或成为思维反刍、强迫性焦虑、抑郁症、分裂症、某些人格障碍和脑功能障碍的组成症状。多见于抑郁症、焦虚性障碍。也见于精神分裂症或颞叶癫痫。见: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
常见病症
人格解体作为一个症状,在许多精神疾病中都能见到,尤其常见于抑郁症、癔病、疑病症等。有一位抑郁症病人准确地描述了自己患病后出现的人格解体症状:"自从发病以来,我不但情绪不高,有自卑、自责的念头及对前途感到无望,还有一个症状也让我难以忍受,就是自己与别人及外界事物间总有一种难以打破的隔膜感,比如我看日出、看花,都如在梦里,与人交往时也有一种似真若梦的感觉,我真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活着。"
正常人群中的人格解体现象
在正常人群中也有许多人有过这种经历,尤其是那些爱幻想的诗人、小说家,更是常常"如堕五里雾中",而且,有许多人还将这种经历记录下来,成为传世佳作。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保罗·萨特曾写过一篇小说,名叫《恶心》,其中详细而逼真地描写了"我"的人格丢失的感觉。书中的"我"已丧失了独立存在的人格,而被其"替身"所替代了,连呼吸、写字等一举一动都不再属于自己,而是为那位"替身"存在的,"我"为此而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显然,在萨特的笔下,这种人格解体(萨特称为"非存在")是一种痛苦的心理经历。
前面已经说过,正常人群中,也有许多人有这种人格解体的体验,但一般不会到医院去就诊,只有当事人觉得这种"似真若梦"的感觉妨碍了自己的生活时,才会求助于医生。
如前面所说,人格解体我觉得它不是病,而是一种症状。而目前治疗这种症状成功的病列很少。况且一般人是不会得此症状的,那更不用说治疗的方法的发现。所以我对此症状的的切身体验,发表一些方法。给那些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人们。
补充症状/;关于主观体验异常,对时间变慢,空间变大和变小。等方面的感受,而且本人的“无我感”,声音方面变大,或者有对自身的“穿透力”。感觉自己在做梦,与他人交流不能用你的性格交流。自己的声音外置,没有那种主观的“骨传导感”。对自身行为没有一定的逻辑理由做参考。怀疑自身有病,等周身不适。
或许症状者起初会认为自己是神经衰弱,植物神经紊乱,抑郁症等引起。但不然人格解体才是这些症状的通病吧。因为他包括了现实解体。
治疗此症状的方法;1症状者应尽量避免与外界接触,因为你有很好的感知能力,自我省是能力。所做的是将自身处于安静舒适的环境当中。
2。将心态放平,重新进行自我省是,回忆找出引发这种症状的原因,并回想没有发生此症状的自我。因为你的大脑无论如何都保持着,你那原有的自己。所以必须尽力回想。(气功;打坐)
3准备一面镜子,症状者站在镜子前。与镜子中自己进行对话。比如;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为什么会这样。等关于自己的问题。加一些动作等。() 做自己想做的事,观察自己在现实中的象!
4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听自己的声音直到感觉和原来为止。重要步骤!
5当找回自我到一种与现实还有一层:膜:的时候。对自己进行必要的时间安排,因为你不能在看着时间白白的就这样浪费下去。且重复以上步骤即可。
所需时间是找回那个自己为止 望各位症状者提出建议,和自我感受。“前车之鉴”
+分哦,可以添加我为联系人,我们一起面对此症状
让你认识一下什么是多重人格吧,你就知道了!!
双重人格(double personality,又见dual personality)
指两种不同的人格在同一个人身上先后出现,其时每种人格的整体性并无损害,是统一性意识障碍的表现。
患者在同一时间内表现为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格,
例如患者一方面以甲的身份、语调、行为出现,而另一方面以乙的身份出现。
多见于癔症,亦见于精神分裂症。
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或人格转换指多种不同的人格在一个人身上轮流出现,每种人格的完整性依然保持,见于癔症。但亦有人将精神分裂症否定原先人格,认为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或动物的妄想,视为人格转换。
人格破裂或自我界限障碍 指病人感到他的一部分内心体验或活动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如病人感到在其思想中插入了大量异己思维,别人用他的面孔笑,支配其身体活动等。此时人格统一受到严重损害。见于精神分裂症
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为一种奇怪的复合体验,感到自身或外部世界发生了改变,具有一种陌生感和不真实感。如觉得环境发生改变、不真实、似若做梦,称为“现实解体”(derealization);如觉得身体某部变大、变小、分离、嵌合、空虚,称为“躯体解体”(desomalization);如觉得体验情感能力丧失,似乎不能哭、不能爱和恨,则称为“情感解体”(deaffectualization)。人格解体的体验,难于描述,常易被误解。正常人疲乏时或似睡非睡时亦可发生,多见于焦虑性障碍、抑郁症,有时也见于精神分裂症或颞叶癫痫。
自我意识障碍
Jaspers认为自我意识内涵包括:①存在意识:人对自己的存在能有一个现实的、确切无误的体会;②能动性意识:意识到自己的精神活动是受本人的支配和控制;③同一性意识:意识到自己在不同的时间内是同一个人;④统一性意识;意识到自己在同一时间内是单一的人;⑤界限意识:意识到自己与其它人或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界限,并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不同个体。当上述内涵中的1项或几项出现错误时,即发生自我意识障碍,常见的有:
1、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是指对自我和周围现实的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对自已的精神活动和躯体的存在产生不正确认识或丧失真实感或现实感。例如认为自己的灵魂脱离躯体而存在,或身体两侧不属于同一机体等,见于精神分裂症。
2、双重人格(Double personality)是统一性意识障碍的表现。患者在同一时间内表现为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格,例如患者一方面以甲的身份、语调、行为出现,而另一方面以乙的身份出现。多见于癔症,亦见于精神分裂症。
3、交替人格(Alternating personality)是同一性意识障碍的表现。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内表现为两种不完全不同的人格,在不同时间内交替出现。多见于癔症,也见于精神分裂症。
双重人格是多重人格的一种,是严重的心理障碍。美国精神病大词典对于多重人格的定义是这样的:“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亚人格,是为多重人格。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多重人格的基本特征是,虽然同一个体具有两种或更多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一时间,只有其中之一明显。每种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记忆、行为、偏好,可以与单一的病前人格完全对立。多重人格可以有双重人格、三重、四重,最多的可以达到17重人格。其中以双重人格相对多见,通常其中一种占优势,但两种人格都不进入另一方的记忆,几乎意识不到另一方的存在。从一种人格向另一种的转变,开始时通常很突然,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其后,一般仅在遇到巨大的或应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发泄等治疗时,才发生转换。其实,纯粹的多重人格现象是非常罕见的,迄今为止,世界上见诸报道的,还不足50例,而我国只有一些双重或多重人格的正式报道。解决或控制办法:1、减轻或缓解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压力,改善生存条件。从本质上说,多重人格是一种对于环境压力的防御。2、由于多重人格的背后,是强烈的自卑和脆弱。因此应注意循序渐进的培养自身的自信感和自强感。从小事做起逐步获得成功的感觉。3、要给予患者足够的满足感和安全感。4、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引导其与友善的人建立友谊。5、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禁止家庭暴力。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很容易造成儿童的性格障碍,严重的导致多重人格症。
多重人格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和其他神经官能症一样,也是由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引起的。多重人格可依据下述两点进行诊断:(1)在同一个人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的人格或人格状态,其中每种人格都拥有相对持久的对环境和自我的观察、联系与思考;(2)至少有两种这样的人格或人格状态经常完全控制个体的行为。
国外报道一例患多重人格的女性病例,患者名南希。她一身兼具三个人格,除最常出现的人格“南希”外,又有“凯蒂”和“丽莲”两个人格。“南希”胆小怕事。常感焦虑和抑郁,生活中依赖性很强。“凯蒂”对“南希”和“丽莲”一无所知,似乎在一个“黑暗的地方”生活。而“丽莲”则表现得颇为狡猾、迷人和世故;“她”对“南希”的一切了如指掌;对“凯蒂”的行为也稍有了解。后在治疗中通过催眠诱导发现,“凯蒂”是从南希14岁的人格中分裂出来的,因为那一年她看到了母亲的不轨行为,于是拿起刀子杀死了母亲。其实当时她有杀母冲动,并无真正砍杀行为。但在“凯蒂”人格中,她一直以为她杀了自己的母亲。“丽莲”是南希生第二个孩子时分裂出来的人格。那一年南希的父母告诉她,他们看见南希的丈夫在路上吻了一个女人。这个消息令南希大为震怒,使她再度达到几欲杀人的程度———于是便又分裂出“丽莲”人格,以处理这种犯罪冲动。
有关研究表明,多重人格的每一种人格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它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家庭特征;尚有不同的智商和视力;更甚者,有的对同一种药物竟也有不同的反应。而尤具戏剧性的是,有些人格还可相互交换意见,并合作进行各项活动。
过去认为,多重人格在人群中的比率是非常低的。但近年的发现表明,多重人格其实并非那么少见。此症以女性为多,其发病率通常为男性的三至九倍。
多重人格往往由情感创伤引发———特别以童年期的精神创伤为多见。其治疗方法,有格式塔疗法、精神分析法、支持疗法等。但所有疗法都离不开家人、朋友、同事等人长期而耐心的配合。治疗时尤应避免激惹病源。
多重人格
Multiple Personality
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一种心因性身人份的障碍,也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在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中,把多重人格界定为“在个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特的人格,每一个人格在一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这些人格彼此之间是独立的、自主的,并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而存在”。一般说来,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阶段,内陆诸意识层的只有一种身份,称为主体人格。此时所有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主体人格的方式活动,不显出另一身份的痕迹。不定期一段时候,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后,可突然转变为另一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后继人格的方式行事。这时,个体对过去的身份完全遗忘,仿佛从心理上另换了一个人。从一种人格到另一种人格的转化通常是突然发生的,当后继的人格开始“执政”时,原先的主体人格是意识不到的,并忘却业已发生过的事情。
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多重人格的实质是心理过程的分离,一部分行为和经验被单独保持,彼此之间没有交流,后继的人格通常能意识到主体人格的存在,但把它看作为客体(“他”、“她”或“它”),而把自身看作为主体(“我”),当分离尚未全面时,主体人格还有可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但通常把自身看作“我”,而把另一种人格看作为“他”、“她”或“它”。可是,当分离全面进行时,主体人格便会忘却自己的身份,并由后继人格取而代之。正如心理学家P。费登所说,在这种情况下,“主体的经验类似纪觉,从中产生的‘思想’被体验为好像它是一种由外部刺激引起的‘知觉’”。
后继人格和主体人格在其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是非常不同的,不时甚至处于剧烈的对立面。在主体人格是积极的、友好的、顺应社会的和有规可循的地方,后继人格可能是消极的、攻击的、逆社会的和杂乱无章的。J。G。沃特金斯和R。J。约翰逊的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在童年期年处的家庭环境是蛮横的和忽视的,则儿童的需要就会常常遭受挫折,从而引发愤怒或不满。如果这一环境对儿童的愤怒或不满拒绝接受,或者说在儿童的愤怒或不满出现时立即予以处罚,则儿童就会被迫压抑真正的情感,仅仅展现社会认可的遵奉行为。于是,儿童处于矛盾或冲突之中:一方面为避免处罚而压抑真正的情感,另一方面被压抑的情感并未消失,而是想千方百计出来表现一番。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只有通过创造想象中的游戏伙伴,即把自我中的有些部分体验成客体(“他”、“她”或“它”),借此与孤独或寂寞作干斗争。尔后,凡那些无法为父母或其他成人接受的行为,或者经常受到处罚的冲动,便函有可能被分离出来,压抑入想象中的游戏伙伴之中:我是好人,他是环人。这里,“我”是主体人格,“他”是另一种人格或后继人格。此时,主体人格尚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把自身看作为主体,把另一种人格看作为客体(即想象中游戏的伙伴)。
但是,当挫折继续时,当愤怒或不满因为不断的拒绝或惩罚而变得日益增强时,这引愤怒或不满就会越来越多地被压抑入分离的人格部分。为了保持这些被压抑的东西,后继人格和主体人格之间的“隔墙”就会加厚,并且就得不可渗透。慢慢地,主体便不再意识到它的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青春期,环境对个体的外部要求有可能变得更大。对个体来说,由这些外部要求引发的挫折和不满也不可能变得更多。于是,在“隔墙”的那一边,被压抑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所占“空间”就会越来越大,从而削弱了主体人格。由于那个被隐匿和分离的人格强烈要求表现自己,它就会周期性地接管主体人格,成为后继人格。这种接管方式是以激烈的和交替的人格变化表现出来的,具有周期性的性质。当后继人格在一特定时间接管主体人格时,它的攻击和憎恨,以及其他主体人格无法接受的紊乱行为,会变得格外明显。极端的表现是:如果这种后继人格指向他人,便会导致杀人;如果指向主体人格,便会导致自残或自杀。当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表现出这种三性的行为。
J.G.沃特金斯和R。J。约翰逊的研究还表明,人格分离如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也是一个连续体。在连续体的一端,其分离或多或少具有正常的性质,沃特金斯把这种性质称之为“自我状态”,而另一位心理学家希尔加德则称之为“隐蔽观察者”。有些正常的个体为适应生活或作出必要的防御,会出现人格分离现象,在同一机体内相继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格。正常分离与异常分离根本区别在于,正常分离的个体,其主体人格能够始终意识到后继人格的存在,他的“自我状态”很清楚地由于特殊的原因而被迫将完整的人格分离成两种或两以上的人格,而且主体人格作为一个“隐蔽观察者”密切注视着后继人格的一言一行。至于这种分离是否必然会使后继人格成为主体人格的对立面(例如,主体人格是和善和,后继人格是易怒的),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然而,严重分离的多重人格却处于连续体的另一端。对这种人格障碍的患来说,主体人格意识不到后继人格的存在,并忘却业已发生过的事情。一般情况下,通过对多重人格患施以催眠干预,可使患者意识到后继人格的存在,并让主体人格与之进行交流,“声长”它们不再是彼此独立的人格,而是个体完整人格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多重人格患者将分离的人格得以重新组合。
由于多重人格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又由于许多专业书籍把这种现象说成是“极其罕见”的,因此临床工作者常把多重人格患者误诊为“反社会人格”、“精神分裂样人格”,甚至根据患者在脑电图记录中表现出来的无规律现象,把他们误诊为“精神运动性癫痫”。事实上,当多重人格患者被确定时,他们通常已经有过误诊或误治的长篇记录。而且,虽然多重人格并不常见,但可以肯定他们不是“极其罕见”的。心理学家埃伦伯格曾于1970年公布过有关100多个多重人格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主诉。莫尔斯利于1953年报道了他在临床上发现的一些现象,即在同一个体身上出现两种或以上的人格,彼此之间不仅在知觉、动机、情感和待业方式等方面表现不同,而且对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和罗夏墨迹测验的反应也不同,甚至在脑电图记录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1974年,施赖伯也报道了同样的结果,并认为临床上发现的这些患者并不罕见。
早在19世纪,一些医生如D。佩雷(1840)、普卢默(1859)、阿扎姆(1887)等人就已著文指出,大多数多重人格患者将持续多年方见好转,而且非常难以治疗。然而,近年来,作为人格障碍研究的一个成果,有关多重人格患者治疗的若干原则已经问世:
1.催眠分析要比经典的精神分析更具疗效。
2.当治疗者与多重人格患形成一种良好的移情关系,避免对患当中任何一个人抱以反感或恶意时,治疗最具动力。
3.鼓励各分离的人格之间的内部交流,因为这种内部交流有助于“拆除”置于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之间的隔墙。
4.分离人格的产生有些是因为未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对此应考虑需要的功能,不能轻率处置。
5.治疗者的责任是帮助患者将后继的人格返回到它们最初的目标上来,以便转移后继人格与主体人格的对立立场。
6.坚决不能操纵或离间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因为这种策略通常会导致治疗的失败。
7.后继人格一旦形成,它就会强烈抵御企图消灭它的一切努力。因此,治疗者不能去消除它,而应该注重它与主体人格的同一性,设法整合它们,使之像正常的情绪变化那样操作。
8.通过宣泄,把主体人格“诱导回来”,让其对原先无法接受的愤怒、不满、冲动等承担责任,并用更为建设性的办法处理它们。由于诱导主体人格的过程也是发泄后继人格的过程,因此置于两者之间的隔墙便会自动解体,两者的交流得以实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人们对多重人格研究的兴趣日益增强,但多重人格仍然是人格障碍中最难理解和应对的领域之一。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论断: 婚姻世界里,感情是吵出来的。
当时很是不屑一顾,认为这是什么奇葩逻辑,后来仔细想想,的确有一定道理。因为吵架,至少说明两点:一,对对方不满意,期待ta做的更好;二,有话说。
第一条不难理解,期待对方改掉自身陋习,也是为了让婚姻更加稳固,说白了,是对婚姻满怀希望和憧憬的。第二条,你或许很难理解,其实,我感觉没话说,才是婚姻里最大的危机。
最近同事小娟一直闷闷不乐,后来和我们闲聊,道出原委。原来,和她相恋不到四年的男友,现在她感觉越来越没有话和自己说,眼看着就要结婚了,让她很是犹豫,现在就这样沉默寡言了,婚后的生活还不知道多么冷清呢!
小娟说,当初热恋那会,他俩几乎每天都煲几个小时的电话粥,发上百条的信息。感觉那臭小子有说不完的新鲜事,道不完的甜言蜜语。现在倒好,每次喊他,都是爱理不理的,叫到三四声时,偶尔还会特不耐烦的来一句:“有话就直说,喊啥喊,叫魂一样!”
“你们男人,是不是都这样,热恋时是话痨,感情稳定或者婚后来就惜字如金了呢?”小娟问我们几个已婚人士。
看着她那期盼的眼神,我很认真的引用渡边淳一的话回答他:“上钩的鱼不用喂诱饵,结婚的男人不再献殷勤。”
“的确如此,婚姻容易让人变得懒惰,得过且过,大可不必像热恋那会掩饰自己的缺点。 尤其是男人,懒得倾听、 懒得花心思、懒得制造惊喜、 懒得温柔体贴,最后甚至懒得说话。” 另一个同事补充道。
“但我俩这还没结婚呢!”小娟很是不解和失落地说。
“你们都已经同居了,和夫妻不就是少了一张证嘛!”同事调侃道。
众所周知,婚姻世界里,有一个很难跨过的坎:七年之痒。
所谓七年之痒,是说人们的婚姻逐渐趋向平淡,感到无聊乏味,要经历一次危机的考验,存在发生婚外情、外遇、偷腥的现象的高风险。这个考验是感情中的转折点,一旦成功,感情便能朝向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反之,则可能二人分道扬镳、分崩离析,最终可能导致感情解体、劳燕分飞。当然 假若婚姻真的出现问题,不一定为七年,或长或短,可能只要一年、两年,甚至结婚不久就可能“痒”起来了。
我结婚两年多,还不能深切体会到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但从和一些过来人和网友的聊天中,也略知一二。
有一个微信网友的后台留言,很有代表性:
我和老公是是大学恋爱的,彼此都是初恋。从恋爱到结婚已七年有余,现在孩子两岁,因为婆婆在老家抽不开身,我便辞职在家做起全职太太,每天在家带孩子。令我痛苦欲绝的是,发现老公现在就对我越来越冷淡,甚至以加班为由不回家。即便回家,也是抱着手机刷个不停,很少和我交流。每次我想找他谈谈,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总是被他的那几句经典的“随你”,“有这个必要吗”,“你自己看着办”堵在那里。更为夸张的是,就连吵架都成了我一个人的独角戏。我查过,可以确定他没有外遇,好想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压抑的好想逃离。
其实,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年就会不以人的意志出现一些问题,婚姻当然也不例外。结婚久了,新鲜感丧失。从轰轰烈烈的恋爱到实实在在的婚姻,在平淡的朝夕相处和柴米油盐的琐碎中,彼此太熟悉了,恋爱时掩饰的缺点或双方在理念上的不同此时都已经充分地暴露出来。于是,情感的“疲惫”或厌倦使婚姻进入了“瓶颈”,如果无法选择有效的方法通过这一“瓶颈”,婚姻就会终结。
其实,随着现在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网络的迅猛发展,那位网友所反映的问题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可能重演。
回想一下,一天的工作结束,你是不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吃完晚饭后,“葛优躺”的瘫在沙发上,在手游中厮杀,或是沉浸在淘宝、微信上不可自拔。而在一旁的ta,同样用销魂的姿势重复你的动作。
你们感情是不是会越来越淡不敢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沟通交流时间会大大缩水,甚至可能最后演变成无话可谈。再后来的后果嘛,离分崩离析也不远了。
既然如此,夫妻或情侣之间,怎么避免无话可谈的窘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手机是把双刃剑,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的同时,也成了阻碍亲人、夫妻、朋友之间沟通交流的罪魁祸首。
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 适度的玩手机,不让其像当年的鸦片一样,残食着我们的热情与灵魂,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冷漠,影响到我们正常的学习、交流、生活,刻不容缓。
两个人,从恋爱到结婚,再到婚后的朝夕相处,早已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彼此缺乏新鲜感。
所以,时不时的制造点惊喜与话题,多点期待,为平淡的婚姻增添点激情和新鲜感,不仅必须,而且必要。
毋庸置疑,志趣相投的两个人更能聊的来。
热恋时,爱屋及乌,我们为了和爱人有更多的话题,会主动去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并努力尝试喜欢它。而婚后往往懒得这么做,话题自然减少。所以,情侣之间培养一项共同的兴趣爱好非常重要,可以是一起读读感兴趣的书,亦或者是看看都喜欢的**等等。
身边相亲的朋友对对方不满意,或者恋人分手时,喜欢讲一个理由:和ta一起没有感觉。
什么是有感觉呢?我仔细想了一下,应该就是特别聊得来。
伟大的哲学家尼采,曾经留下了自己对婚姻和爱情的经典语录:
婚姻生活犹如长期的对话——当你要迈进婚姻生活时,一定要先这样反问自己——你是否能和这位女子在白头偕老时,仍能谈笑风生?婚姻生活的其余一切,都是短暂的,在一起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对话中度过。
千万不要小看聊得来这件小事,它充分说明了你们三观一致,志趣相投,心心相印,彼此欣赏。
所以,开头我提到的,感情是吵出来,也就不难理解了。要知道,争吵也是沟通的一种形式,起码两个人可以第一时间将对对方的不满,通过吵架这种激烈的情绪表达方式表达出来,从而不使矛盾积攒和激化。当然了,这个争吵只限于适度和偶尔,长期而激烈的争吵,那样的婚姻真的存在严重问题了。
情侣之间最大的感情危机就是没话说。
他们天真地想,感情出现问题,换一个人也许就好了。殊不知,如果不好好经营,换一个人依旧会出现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熟悉的陌生人。
好的感情就是和所爱之人,无论何时何地,都愿意坐下来说话,而且有话可谈;而坏的感情就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看着眼前人,倍感陌生,不愿去浪费口舌,这对彼此都是无形的伤害。想一想,当年因为聊的投机走到一起,现在若是因为无话可谈而分开,是不是极大的讽刺?
所以我们要学会给感情加点料,使之保持新鲜感。
要知道,好的感情需要经营,如果心不在焉,任其发展,每段感情都会陷入没话说的尴尬。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行动起来,多和身边的ta聊起来, 千万不要让“没话说”成为埋葬我们感情的棺木。
人格解体的特征是:病人对异常体验的主观性有清楚地了解,因而感到不快和苦恼,甚至在突然发生时感到惊恐不安。
病程是持续的,至少一年以上。
狭义的人格解体,即“无我感”,感到“我”异乎寻常地不真实,似乎不存在。
现实解体,病人感到周围的世界似乎是陌生的,不真实了,像上了一层雾一样。
身体解体:感到自己整个身体的大小、轻重、软硬等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失去了正常的真体感和实质感,似乎不存在一样,“什么感觉也体会不到”,“身体麻木不仁”。
情感解体,病人感到它丧失了情感,连自己的父母、配偶和子女都不会爱他们了,感到十分痛苦、伤心。
有的东西看看就算了,不要对号入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