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

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第1张

阳明心学的精髓,通常有公认的就三点:“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这几个看似简单的词到底怎么理解?经过N久的发呆之后,说说俺的看法。

<strong>1、 关于“心外无物”</strong>

这个特别容易被经过中学政治课教育的我们,放在粗糙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框架下批判。记得在高中政治考卷里面,就曾经出过相关的题考问王阳明为啥是个唯心主义,用的是那个很著名的典故:

有朋友和王阳明一起山中漫步,指着山里的花花草草问:你说天底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些花树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的心有个毛关系?

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乍一听还是有点懵逼。你一看花花草草,花的颜色就明亮起来,你问过花的感受吗?这好像还是有点狡辩。野花也是有尊严的,就算它是寂寞开无主,也不能否认人家的存在吧?

所以,如果只是从物体的有无来理解这句话,就找错路了。从物的角度,人是人、花是花,王阳明不可能连这道理都不懂。

王阳明这句话真正想说的是,人是应该有意识、有灵魂的,而不是一堆死肉。你需要唤醒良知,用自己的眼看更多的花花草草,看更多这世界的花花绿绿,让自己的心能感知更多。你没看过、不理解的世界,对你来说就是不存在的。

所以这个“心外无物”,显然不是讨论那些深山里的花花草草、隔壁村的村花是不是存在,而是从人的视角强调,心有多大,天地有多大。如果你心里只有眼前的苟且,那诗和远方就是绝对的“无”。

2、关于“知行合一”

这个词被用的有点滥,通常大家容易理解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要学以致用巴拉巴拉。

但在王阳明的概念里,不是这样。知行合一的意思,是说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两个字说的是一件事,不存在脱离知的行,当然也就不存在脱离行的知。

有点像绕口令。我曾经也百思不得骑姐。这话要是放在日常伦理里面说得通。王阳明也举过例子,一个人,如果没有孝顺父母的行,那就说明他没有掌握孝顺父母的知。

但如果放在学术层面,比如一个几何定理,然道不是纯粹的知,运用几何定理是分而为二的行?可是参照第一点,“心外无物”就可以理解。一个几何定理没有被运用,它是不存在的。而一旦运用,运用的人必定是知行合一的。而最初发现几何定理的人,他的研究也必定是知行合一的。

看起来还是有点文字游戏,强调这个知行合一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就是,让你在学习的时候,要时刻求其“放心”——把心放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行”的层面去思考学习的意义。

比如,你不要想着,背个古诗就是应付考试,是纯粹的知而已,不用去想实质意义。比如,你不要想着,学考驾照就是形式,是纯粹的知而已,以后开车的时候再说。

参考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念,这些想法都不行。每做一件事情,都要知行合一,都要“事上练”,都是修行。

3、 关于“致良知”

这是王阳明晚年最为珍视重视的提法。怎么叫“致良知”,有总结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禅宗的经典嘴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PK“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王阳明的心学也一直被质疑外儒内禅,这里暂且不讨论。

致良知,往最简单了说,其实就是说要学雷锋做好事。当然这个“雷锋”,不是外在的人为塑造的榜样,而是你内心天然知道的是非善恶。

在王阳明看来,人人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关键是很多人的良知被遮蔽了。有个典故,王阳明抓住一个小偷,他不是简单粗暴地打屁股教育,而是想以德服人,于是大吼一声:把你的良知交出来!

小偷有点懵逼,摸了摸前胸后背,很诚实地说,这个真木有。王阳明说,这个可以有。然后,他就像个老流氓似的,让小偷脱衣服。小偷不敢不从,脱,脱,脱……脱到内裤时,有点小羞涩、小犹豫了,不知道官人到底什么取向啊?!

王阳明说——看,这就是你的良知!

这个故事不仅有内裤,还有内涵。我们如果停留在概念层面,去争论什么是良知,是不是人人有良知,就是嘴炮党,就是比赛话术的辩论,没有知行层面的意义。

相反,如果我们找到自己的“内裤”,找到自己内心明知道不对却还在做的事,去一点点改,去一点点“致良知”,那我们就离圣人近了一步。

所以,“致良知”的魅力依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论体系,而是知行合一。是让一个立志向上、追求进步的人,去坚持做对的事,改掉做错的事。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

总结一下

在我看来王阳明心学就是特别实用主义或者说行动主义的。王老师翻来覆去强调的就是,你要先立志,有成圣人的大志向,然后遵从你的内心,去做内心真正觉得对的,改掉内心知道不对的。

就这么简单?就这么难。反正我就一直做不到。比如明知道睡懒觉作息不规律不好,可是改不掉;比如明知道每天锻炼一小时一定会有个更好的身材,可是做不到;比如没事看看苍老师很不好,可有时候还忍不住……

也许有人要说,我要做圣人这么牛逼的职业,光是不睡懒觉不看苍老师就行了?心学也太没内涵了吧。不妨去看看阳明信徒曾国藩老师,曾老师多看一眼美女,随便违心夸了别人几句,都要在日记里反省半天。

重要的不是事本身的大小,而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以怎样的态度修行。

这世间领域万千,处处是无知,领悟阳明心学的就不会迷茫:从内心知道是非的事做起,坚持对的,改掉错的。长此以往,你必牛逼。

持续学习阳明心学已经100天了,生命品质有了较大提升,把以前学习的众多知识融会贯通了。

阳明心学是以“心”为核心的学问,心乃身之主宰,这是事物的本源。这就是能够打通我任督二脉的缘故。

即学习的核心是在心上用功,在事上磨练。

当然,也可以在道、德、事上用功,依据心-道-德-事四部曲,在事上用功是事倍功半,而在心和道上用功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会浪费很多的生命,人生的果效也会不好。

回归正题,阳明心学的核心修心,也就是建设心灵品质,开发心灵宝藏。

阳明先生认为:“人人心中有仲尼。”也就是每个人内心都有无尽宝藏,开发越多,也就是心灵品质越高,人生事业呈现的也就越好。

提升心灵品质的功夫是什么呢?

那就是:“明心净心。”

阳明先生认为人人心中拥有无尽宝藏,之所以呈现的结果不好,是因为心蒙了灰尘,被“不明”和“贪欲”遮蔽了本性。

故要通过明心净心去除不明和贪欲。

01

第一种功夫:明心

明白人生重大真相和人生真理

[1]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也就是人人心中拥有无尽宝藏。

[2]行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是什么意思呢?

阳明先生说:“人人心中有仲尼。”

六祖慧能开悟时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也就是,一个人不必向外求,达成一切目标的资源都在自己的体内。

每个人只需要通过自己的主动去付出,必定会加倍的收获。也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想要获得什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会去付出什么。

02

第二种功夫:净心

人除了被很多“不明”遮蔽,还被许许多多的“贪欲”蒙蔽了心。净心就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在起心动念初用功,净化心灵。

贪欲是指,那些因过度追求而损害他人利益或者损害社会利益的欲望。正确的追求人生的理想不算是贪欲。

净心:观照是净化心灵的基础,反省是净化心灵的关键,引导是净化心灵的根本。

持续主动,反复循环,不断深入,净化心灵。

净化心灵的三个要点:

[1]观照

时时刻刻保持观照自己头脑中产生的念头。观照这些念头背后的起心动念,这样才能更好的主宰自己的人生。

念念念念……

念头产生语言、意识和行为。

故,有怎样的念头,就有怎样行为和结果。

所以,观照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净化心灵的基础。很多人在事上改变不能带来本质的改变,就会形成很努力却没有结果。

[2]反省

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人如果不懂的反省,永远看不见自己的盲区,会重复犯错。人生只是在重演旧剧本罢了。

而反省能够让人清楚的看见自己的过往经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什么行为和结果。

这些事情起因背后的起心动念是什么?

反省分为:深入反省、定期反省和时时反省。

深入反省的时候应该仪式庄严,把过去犯过的错或人生重大事情拿来省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怎样的行为和结果。自己做这些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想法,背后的起心动念是什么?

不断去反省,去总结,不好的念头要发誓永不再犯。要学会把曾经那些好的念头保持下去,如行善积德、利人利己。

最近在反省的过程中,看到自己在情感中还是在索取,一味的想得到什么,出现问题看见的都是对方的不好而看不见对方的好。

如果从事上反省,是无法从根源消除,还需要从起心动念处改变。那就是学会去看见对方的好,看见对方的付出。

同时,自己也要主动去链接对方的心,去关注对方的需求,去关爱她,满足她。

一切的根源就是对她的起心动念。如果不进行深入反省,还看不见自己的盲点,总误认为是对方的不好。其实是,没有看见对方渴望被爱,渴望自己的付出能够被看见。

[3]引导

人要学会用“立志”来引导自己产生好的念头。

问自己,真正的志向是什么?自己为什么出发,真正想去到哪里?

修身,齐家,事业,利天下。

修身:建设心灵品质,完善人格,磨练灵魂

齐家:建设幸福家庭

事业:建立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利人利己,利益社会。

通过自己立志,制定出明确清晰的目标,引导自己的念头。

念头决定意识、语言和行为。

从而,通过行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主宰自己的人生。

通过建设幸福家庭的目标,引导我要学会去关心另一半,去看见她对我的付出与爱,更重要的是看见她渴望被爱。

感谢阳明先生提升心灵品质的两大功夫:明心和净心。

人与人最根本的不同,就是心灵品质的高低不同,心灵品质越高,人生呈现的结果越好。反之,亦然。

故,人生重大的目标是,持续不断深入修炼明心净心的功夫,提升心灵品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总体命题

1此心光明(良知与致良知,知善知恶是良知);

2此心无垠(心外无物);

3此心无界(知行合一,身心灵一致,为善去恶是格物);

4此心如镜(无善无恶心之体);

5此心如磐(不动如山)。

二、​​​天泉证道四句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1人是社会性动物,人性中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这些属性本身无所谓善恶,善恶只是社会性的价值评价。有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有助于三赢的,谓之善。自然属性未必全是恶,社会属性未必全是善。

2人性不是纯然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交往中发现、实现、塑造、改造人性。为了未来更美好,人性应当向善。在社会实践中人性由善恶共存走向越来越善!

3善指的是善的因子,善的意识(意),而非善的行为。道德意识(善念)和自由意志自由选择(善行)的结合才能真正完成善。有善念(意)时不一定有善行。善念走向善行,有环境、条件因素的影响。内在自觉自愿自为,反求诸己,反身而诚,养成浩然之气不断发散扩充。外在,礼法制度规范约束,一方面以社会改造、社会规范化性起伪(对个人而言去恶,对社会、群体而言形成良好社会环境。)

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是脑、心、灵的结合(体),可以理性思考、感受感觉、直觉顿悟,可以产生思想意欲(用)。体用(属性功能)本身无善恶。思想意欲(意)有善恶,良知可以判断思想意欲是善还是恶(良知也是一种意,思想意识)。格物则是行为选择。人生而有良知,良知是道德伦理意识,明晓是非善恶。是评价标准。

5心是体,意(思想意欲)是用。意有多种,良知也是意的一种,就其内容本身而言属于善之意。要向善,就要反复不断地诚意。

6朱的“理”(道心)高高在上,凌驾万物,外在异己,忽视主体的自愿自觉。王的“心”则把它拉到内心,只有内心真正认可接受的理才能有效地影响你的行为,否则只是束缚你的桎梏。王没有否定理有外在客观的一面,但强调于我内心、化入血脉溶入情感融合心灵的理,强调心要在与外界的联系中在社会交往实践中把握理。(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此心在物即为理)。王讲心即理,知行合一,良知致良知,重在强调人的向善性,人的能动性主体性,自觉自愿自为。

7王的“心”指的是可以体认践行“道心”之“人心”。道心可以也应当为人心所体认。当人心去体认道心时,便是意之动,此意所体认到的道心为良知。因此,道心=良知=体认道心之人心。王和朱之间的距离并不远。

8人性本身比较抽象,谈善恶应当从思想意欲及行为选择上来入手。因此,关键在于锤炼意(诚意)和行为(格事),在世上磨,在事上练,在社会实践中改造和发展,体认和扩充。

9人是自然存在物,有自然属性,受制于普遍必然的自然法则。这是人的有限性。同时,人又是理性存在者,可以遵从理性法则,可以让理性为自身立达,以良知和自由意志超越某些自然属性所导致的有限性。这就是人的社会性、无限性和超越性,也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灿烂星空位我头上,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我们敬畏自然法则,敬畏无限的宇宙,同时我们敬畏内心的道德律令和良知。敬畏良知遵从良知,并以自由意志自由选择来践行,这便是善的体现。

10良知要向内体认,从这个角度上,良知与致良知说和神秀的偈语类似: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1无善无恶心之体: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三、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心即理。毫无疑问,是存在有一个客观世界,这一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个客观世界是一个被主观世界所感知认识发现的世界,是一个在主观世界里不短更新变化拓展边界区域的世界,概而言之,是一个主观世界眼里的客观世界。不被感知到的世界(不是不可知的世界,不可知的世界本身已经承认其存在,只是目前的条件无法探索了解。不被感知到的世界或事物则是指存在与否不确定。)未必不存在,却必然不能肯定它的存在。人(包括某个人或人类整体)不能觉知到的事情,你当然不能肯定。所以,在认识世界个改造世界的时候,当然不会把不被感知到的世界纳入认识和改造的范围。因此,从认识和改造的现实意义上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客观世界,而是主观世界所认识所包容的世界。这就是心外无物。

四、知行合一

“自宋代以来,中华文明的思想围绕着打通内外,打通知行而展开。朱子的理是静止的,且高悬于人之外的。阳明把天之理化为人之良知,赋予理以活泼的生命感,为知行合一迈出了一步。毛泽东思想则进行了彻底反转,以外部实践为本,以实践联结身心与外部世界,在实践中激荡身心,激发认识,激发觉悟,获得鲜活深刻的生命体验,从而实行了知行合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只是针对文艺理论,更主要的是颠覆士农工商传统的伦理秩序,重建更为民主平等的大众取向的伦理秩序。在这个新的大众取向的伦理秩序中,士的实践,找到了现实的依托,那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通过这种与人民生活实践的打成一片,士的实践,士的觉悟,得到了源头活水的滋养,深深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内在生命的脉动,从而实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而民国大师的精神世界,恰恰停留在宋明理学的旧框架中,沉浸在一个毫无生气的理的世界中,没有回到外部世界的实践中来,找不到与外部世界合一的突破口,内在生命与外部世界的疏离,导致一种隔膜,导致生命的萎缩,从而产生知与行的断裂。因此,谁拒绝了毛泽东思想,谁就自外于中华文明生命之道的最新进程之外。经学有文质互变,世之治乱的历史观,到了理学遗失了历史观,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缺失了有纵深的历史观,就失去了开阔的视野,格局变得狭小,从而学术思想只能治内,治个体,而不能治外,治共同体,这是宋明理学的缺陷。随着清代经今文学的重兴,历史观也得到了恢复。不无巧合的是,中国人最终选择了拥有史观的马克思主义,而非欠缺史观的自由主义,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内在进程的需要。史学精神的‘智以藏往,神以知来’自延安时代开始,有了鲜明体现,不断地号召研究历史,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两个历史决议的形成,都分别开创了新的时代。”(注:这一部分来自观察者网观察员爱爱的评论)

认真反思了最近一年的工作和生活,似乎有一种不同的感觉。看过了《传习录》之后,自己也发现很多事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倒也没有太多明显的变化,更多的是心境的变化。

记得很久之前,在一个语文暑假作业中看到一篇对于中国当代的批判,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说明阳明心学对于日本的影响,写到了东乡平八郎的“一生俯首拜阳明”。从那以后,心里头种下了一颗关于阳明心学的种子。少年时代面对学业的繁复,也没有心思去看看真正的关于阳明心学的著作,只会看一些武侠玄幻类的作品来放松心情。

在大学毕业后,作为一个农民之子,在走入社会后,见多了灯红酒绿的浮华世界。会天然的有种不自信,会很自卑,说话也不敢大声。虽说工作中做得认真负责,还很出色,但是那种挥之不去的自卑感如影随形。

而在这时候,闲来无事,看过了《王阳明一切心法》后,觉得这本书并非自己想得那么好,只是用一种自己的方式来解读。对于一些心学的问题,用一些近现代西方哲学观点去解读,一味地以唯心主义来嘲讽。让人大感失望,要真如此,怕是阳明学就不会墙内开花墙外香了。

三十岁的男人,真的是差别特别大的一群人。有人浑浑噩噩地做职场人;有人结婚生子打拼事业;有人朝不保夕食不果腹;还有人为找对象疲于奔命。而我自己的三十岁,处在了更深的迷茫中,一种深深的绝望,对于从事的工作,对于自己的行业。而这个时候,认真从《传习录》开始读起,在学习《传习录》的时候,也会看看视频网站上一些讲解。夹杂着看着市面上其他一些书,更多的时候是边看边思考。只读书不思考,会变成写书人的传话筒;而只思考不读书,会构筑一个偏执的小岛;边读书边思考,想不通的从各种平台寻找答案。终于,我看完了完整的《传习录》。怎么说呢,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总有人用鸡汤来理解心学,必须承认,心学里有鸡汤的成分,但是和鸡汤文以及成功学不同的是。心学以行为主,以边走边用边看为辅,两者不可缺少,既要以理施行,又要以行证理,同时要沉淀心境。而鸡汤文是什么,是不负责任地喊口号,不具备实际操作性,这帮人既高估了自己,又低估了人性。等到韭菜们都觉悟的时候,就是他们这一套玩不下去的时候。

让你积极勇敢,相信自己内心原有的力量,这肯定不是鸡汤。生活其实就是这样,心态得积极主动,用一种更宏大的价值观去看人生中一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小事。你就会发现,一下子就变得好开阔。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尽力去做,不问结果,只顾前行。当然其实现在的人更多的是权衡利弊,但只要自己觉得没问题,不要犹豫不决,决定好就去做。

王阳明先生能够在五百年之前以自己的思想影响到现在的人类,必然是有他的独到之处,而最精辟的就是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作为一个俗人,其实真说阳明心学或者传习录带给自己什么,我只能说带给自己真正的自信。这种从内心生出来的自信,会让你不必在乎外界怎么说。处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工作中,来自外人的干扰太多了,做自己真的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而阳明心学正好提供了这个心理基础,让你不必慌张。一切看淡,不服就干。

王阳明的思想核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王阳明弟子:据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列名记载,就有六十七人之多。这些“王门弟子”,继承王阳明的讲学传统,亦到处办书院,传播王学。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扩展资料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参考资料-阳明学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087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