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底线
不管是在网络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说出去的话都是要遵守底线的,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不能损害到他人的利益,不能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歪曲事实,事实上如果有不当的言论,正规权威的网站都会将其屏蔽或者清除的。
社交网络上的言语有哪些注意事项?
切忌造谣
互联网造谣现在是一件挺严重的事情,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在互联网中就是一个虚拟人物,造谣不会找到你的,这样想你就大错特错了,很多互联网造谣案例告诉我们,造谣和传播谣言,对于社会产生负面作用的话,本人是要负刑事责任的。
社交网络上的言语有哪些注意事项?
负面情绪
在互联网中,我们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友情给大家提示下,我们的互联网朋友圈中,如果大家总是看到你发出负面情绪的消息,不仅会对你的个人形象不利,也会让看到的人负能量满满。
社交网络上的言语有哪些注意事项?
抨击他人
互联网中比较常见的是明星的黑粉,也就是抨击公众人物,不管是公众人物还是个人,你都有权利说出你的看法,但是很多实例都证明无非是给自己找心塞,当我们反击某件事或者某个人的时候,你都应该考虑到真的是出于理性还是一时的情绪。
社交网络上的言语有哪些注意事项?
个人信息
曾经有人在网络上公布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像电话家庭地址等,若有不怀好意的人给盯上了,你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像私人信息我们还是小心为妙,毕竟网络冗杂,保护个人信息从自己做起。
社交网络上的言语有哪些注意事项?
辨析真假
虚拟网络世界真真假假是我们所分辨不来的,现在高能的骗术意外升级,我们普通的网民一不小心说不定就被骗了,大家记住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贪便宜最终会吃亏,个人信息财产信息不外泄。
社交网络上的言语有哪些注意事项?
用平常心不要因为在网络上遇到什么心塞的事就影响到自己的心情,毕竟奇葩很多,就平常心的去看待,我们通常在互联网寻求的不就是一个乐趣吗,所以大家没必要在网络上与人争吵互骂等等自找心塞的事。
害怕、担心和愿意都是关注对你的感觉的表现,原因是人类是社交动物,我们需要和他人建立联系和关系,并且在这些关系中得到满足和支持。因此,我们会注意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感受,尝试理解和满足他们的期望和需求。
害怕:害怕往往是对某种可能的威胁或危险的反应,我们害怕失去对方的爱、尊重或认可,害怕他们的拒绝或批评。这种害怕可能会让我们采取避免或适应性的行为,以避免或减少威胁或危险。
担心:担心是一种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担忧和不安。我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行为或决定会影响到他人的感受和情感,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够好会导致他人对自己的失望或不满。这种担忧可能会让我们更加努力地去满足他人的期望和需求。
愿意:愿意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行为,表示我们愿意为他人付出和奉献。这种愿意可能是基于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也可能是出于一种回报和交换的心理需求。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满足他人的需求,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
总之,关注对他人的感觉和需求是社交关系中的一种基本特征,它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获得他人的支持和满足。当我们能够平衡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并且能够建立真诚的关系时,我们会感到更加快乐和满足。
(一)学会聆听:就是学会认真听对方讲话,克制自己插嘴讲话的欲念,不以个人的价值观念来评断对方的叙述。除此之外,听的过程中还要学会沉默,学会贯注,学会设身处地体验说话者的内心感受,做出由衷的同感反应。而且,要避免注意力不集中,机械听取的状态,要让自己的思维和对方讲话的节奏同步,并积极思考,积极提出问题,使沟通得以有效和继续。
(二)学会贯注:就是全神贯注地聆听对方的讲话,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与体态的变化,并做出积极的响应。贯注还要求有效运用言语与体语来表达对说话者的关注与理解,以使其感到他讲的每一句话,表露的每一情感都受到了重视。其中言语的表示包括“嗯”、“噢”、“是的”、“我明白了”等伴语,而体语表包括点头、注视、面部表情变化及一定的沉默等,以加深对方对自己的信任。要避免那种“注意力集中在自身,别人说别人的,我做我自己”的现象,既不尊重别人,也不能有效地观察对方,使沟通的效率降低。
(三)学会沉默:就是在沟通中注意给对方一个情感独处与反省的机会。沉默的运用也通常需要体语的配合,如点头、注视表情变化等。但沉默运用不当就会成为对抗性的沉默,使得对方对自己的表述缺乏信任,产生沟通和交流的消极反应。对此,要善加区别,灵活应对。要避免对沉默不耐烦的表现,避免一出现沉默就急于找话题,急于给别人提建议,或者表情尴尬,不知道沟通该如何进行的状态。
(四)学会同感:就是准确把握说话者的情感体验,帮助对方将淤积已久的情绪烦恼倾吐出来,以给对方带来极大的精神解脱。“情感对焦”要求人们在言语沟通中,主动捕捉对说话者的情绪表露,多讲“你感觉如何?”“你一定感觉很气愤(开心)”之类的话语,使对方能够尽吐心声。要避免在对方宣泄情绪中急于安慰对方,就像好多人经常说的那样“好了,好了,不要再哭了”,或者对他人的情绪没有任何同感共情,只是一味做理性分析,这样的沟通很难达到善解人意。
(五)学会反馈:就是在对话中主动提问,积极思考,以令对方充分感到你的专注和投入,也确保你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对方的讲话内容。所以,“及时反馈”会推动你在对话中不断提问,并通过不同说法来明确对方的意思。另外,在反馈时,需要在说话中尽量采用探讨商量的口吻,而非指令建议的口气,不强加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以让对方充分享有思考与自决的权利。平时,要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要把自己的想法正确无误地表达出来,避免出现理解了但表述不清的现象。
(六)学会总结:就是在对话中不断做小结,以澄清要点,概括中心,使人感觉彼此的沟通交流卓有成效。“不断总结”会推动你在对话中回顾讲过的内容,并以此来有效调整双方沟通的内容,并确保对话双方都充分理解对方在讲什么。而且,不断总结可以避免出现听说随意、频繁跑题、时间无效浪费的现象。
(七)学会少做批评:就是要摆脱对话中的“救世主情结”。有的人在说话中,很容易一上来就说教对方。那样做常会使对方感到恼火和失望,因为你尚未给对方倾诉的机会,也没有了解到他的烦恼和苦衷,就急于指教对方,那很容易陷入主观武断、好为人师的沟通陷阱。因此,在沟通中,要注意换位思考,说话留有情面,并不要自我感觉太好,招人反感。
(八)学会开放对话:就是指在对话中做到“三多三少”,多探讨,少建议,多提问,少评论,多启发,少批评。它要求人在说话中多提“你怎么感受?”“你有什么想法?”之类的开放式问题,少说“你一定感受很差?”“你怎么会这么想?!”之类的封闭型话语,以使整个对话都是在平等基础上进行的。
言语表达能力即应试者通过口头语言顺畅、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观点、意见、建议,以求信
息接受者能够理解、明白、认知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在外向型工作职位中非常重要,因为要与形形色色、种类不同的对象进行交流。故此,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能
够使对方轻松、明确地把握自己思想观点的内核,并因此可以避免因辞不达意造成理解偏差,甚至产生误会的现象。衡量言语表达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
1表达的逻辑性这个指标是思辨能力逻辑性的外在表现,要求表达者在表达中必须按照通常的逻辑表达方式或言语信息接受者所能接受的逻辑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由于人的思维过程要比口头表达的速度快很多,所以要尽量实现思维与语言的同步化,而不能根据“跳跃式”思维而做出“跳跃式”表达,必须明白的是:逻辑化的思维是为了使自己明白,而逻辑化的口头语言表达则是为了使他人明白。
2表达的准确性由于思维过程是一个内省过程,故可以忽略、跳过遣词造句这种外部依托而直接把握观点、思想的实质性内容,而在言语表达中是以对方的准确、清晰接受为目的,因此严密、准确的遣词造句是必然和必须的,而且优秀的遣词造句在表达自我观点的同时还能增强表达的感染力,体现表达者的精神内涵。
3表达的感染力表达的感染力是一个较难量化却隐含其他言语表达指标的概念,其他言语表达指标的程度高低、性质优劣都可能构成对感染力的影响。感染力在一些不仅要求收听者接受、认同,而且要求引起收听者情感共鸣的表达中尤为重要,丰富的感染力将有效化解听众通常情况下以自我观点为中心,而难以接受对
方意见的“排异”心理惯性,从而提高自己观点的接受率。
4表达的音质、音色、音量、音调这是言语表达能力的物理学指标,虽然具有很大程度的先天因素,但是如果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以及控制、调整,则可以祛除先天中的不足部分,从而能够在表达中抑扬顿挫、音质优美、富有“磁性”,增强语言感染力。
5表达的态度适当性言语表达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必有情感因素掺杂其中,而接受者也带有某种情感来倾听,故此适当的表达态度极为重要,如果在应当慷慨激昂的场合使用了温文尔雅的表达态度,会给人以软弱无能的感觉,从而引起听众对所表述观点正确性的怀疑。反之,如果在应当轻声慢语的场合使用了“豪言壮语”式的表达态度,则会给人以粗鲁傲慢、飞扬跋扈的印象。除此例子外,其他不同的环境如果采用与之不相符的表达态度,也一样会影响表达效果,引起听众反感。
言语表达能力在面试中是容易被量化测评的指标,因而许多面试都会对此进行测试。当然,单纯地以言语表达能力衡量人才是不科学的,因为有不少人是讷言敏行或有思想而无口才,也有不少人善于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但所有应聘者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是:现代社会人际交流的扩大化使得言语表达能力日益被看重,尤其在公务员职业中,优良的言语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应聘者不应盲目自信,认为只要自己有内涵就不需要有多高的言语表达能力,这种思想是不利于适应现代竞争机制的。
望采纳
移情倾听是指需要理解说话人的意思和感受,那带着某种程度的“共鸣”去倾听是正确的。
移情倾听是指一个人理解另一个人说话的真实意图以及所带的感情,并将他的理解反馈给说话人。教师在倾听学生说话时,应避免过快地提出劝告、解决办法、批评、指责或质问,可与学生保持敞开的沟通关系。当学生顶撞教师时,移情倾听是个有帮助的对付办法。教师应向学生表白自己已听懂学生讲话的内容,理解其意图、情感和深层含义。
当学生了解到教师已真正听懂自己的话,而且不对自己的讲话和感情作否定性的评价时,会更加信任教师, 更易向教师敞开心扉。
1974年,C凯利提出移情倾听这一概念。1986年,索可洛夫等总结出移情倾听的几个要素:
注意分析表面的刺激因素;仔细注意言语和非言语两方面的信息;区分讲话中的理智成分和情感成分;对讲话者的情感作出推论。
聆听有三种
主动聆听和回应型聆听都是一种技巧,本质是以自我为中心,就算行为没有显露出,动机已经不言而喻。回应型聆听技巧的目的是要做出回应,操控对方。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的理解对方。在移情聆听的过程中,要用眼睛去观察,还要用心灵去体会。你不必以己度人,也不必费心猜测,你所要了解的是对方的心灵世界。
本人并非心理学方面的专家,略读了几本人际交流方面的书籍,不过凭借哲学专业背景赋予我的领悟力和个人在与家人发展亲密关系中的不懈努力,在人际交往方面偶有所得,因此愿意整理和总结些许,期望对他人改进人际关系,尤其是与家人的亲密关系有所参考。
亲密关系
不想把亲密关系狭隘地定义为与男女关系或与家人的关系,虽然他们在亲密关系领域里确实占有最大的比重。如果你愿意,你依然可以和朋友甚至是同事伙伴也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所以,在这里亲密关系是指与他人建立的一种持续的、稳定的有着密切的情感互动的交往关系。
心理学研究认为,亲密关系非常重要,不仅是因为有着良好亲密关系的人大多都比较健康、幸福、快乐,而且还因为亲密关系是实现自我认知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亲密关系,来形成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实现自我的价值。没有亲密关系的人很难形成一个稳定的、和谐一致的自我认知。
亲密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有人把亲密关系归为一种生物性的能力,比如拥有血缘关系的人自然就会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或者由某种先天性因素所决定,比如,相信星座论的人会认为金牛座和处女座是死对头,而金牛座和白羊座是绝配等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一些内在的因素如血型、星座、生辰八字等决定,所以亲密关系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要找到对的那个人。当然还有些更为严肃的学者会把亲密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一样,看做是由一些外在的、整体性的因素造成的,比如经济因素,文化背景甚至宗教等等。以前看过一篇文章,探讨中国的“巨婴”问题,认为中国社会文化因素造就了一帮心理未成熟的“巨婴”,一群心理未成熟的“巨婴”们怎么能够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呢?
诚然,无论是生理、先天因素,还是社会因素都会影响亲密关系的建立,但是如果把亲密关系建立在这样的信念基础之上,就会觉得亲密关系就应该是一种自然的关系,而不是需要培养,并能够通过努力主动改善、调整的关系,因此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在于选择。当遇到亲密关系的种种问题时,人们就会觉得,性格不合,不是那个“right man”, 就会轻易选择放弃,甚至连生孩子都算着日子去,千万别生错了星座啊!
但有关亲密关系的研究最有价值的不在于各种星相说、人格说,而是沟通学,通过对人与人之间沟通方式的细致研究,试图发现造成冲突的直接原因,并通过改善沟通方式,来建立更好的人际沟通。人们往往会发现,关系越亲密的人之间越容易产生冲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沟通得频繁了,如果有良性的互动,亲密关系就会越来越稳固,如果沟通有问题,那么再般配的关系最终还是会分崩离析。
所以,对于那些还在思考什么星座的人最适合你,甚至连自己是什么人格类型的人都还傻傻分不清的人,不如好好学习沟通,我相信这些内容适合任何星座和人格类型,对于他们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系都是有益的。
情绪
界定亲密关系的标准不是物理距离,同床异梦不能算亲密关系,当然也不能以血缘关系来定。亲密关系与其它关系所不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亲密关系的人之间能够进行情绪沟通,情绪交流也是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因此,在亲密关系中,情绪应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无论是夫妻之间、父子之间还是朋友之间,如果彼此能够分享快乐和承担烦恼,那么这就可以说他们的关系很亲密了。
在心理学看来,情绪是一种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当我们内在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作为一种基本的生理机能,不同文化的人表达情绪的身体语言惊人的相似,开心、悲伤、愤怒,甚至像悲喜交集这样的复杂情绪,有意思的是,动物也有和我们人相似的情绪表达。而且不同程度的情绪都会引起一定生理的变化,比如呼吸、心率和血压。
不过,由于复杂的文化原因,我们对情绪的认知不仅存在很多误区,而且还发展了很多复杂的、充满了文化差异和性别差异的情绪表达。
认知误区之一,就是忽略情绪。或许因为是一种大家都有的无差异的生理本能,情绪被认为是一种低级形式的人类心理,它变化无常且捉摸不定,因此与个性、能力、言谈行为等等相比,情绪是似乎是最不受关注的一个心理要素。孩子们考试回来,我们关心的是考试的结果,却很少关心孩子的情绪。尤其在中国文化观念中还主张要控制和压抑情绪,比如不能喜形于色、面不改色等等。但是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外在的表现,但不能控制情绪本身。就像敢怒不敢言,我们能控制自己不言,但怒的情绪依然存在。
认知误区之二,和感情混为一谈。心理学中对情绪和感情是进行了特别的区分。情绪是强调心理形成的一个动态的过程,而感情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态度体验。人们往往觉得关系中感情很重要,但是却又容易把一些情绪上升到感情层面,比如一句负气的话,一个愤怒的眼神,就会觉得感情没了,有种爱错了人的感觉。如果老公抱怨我粗心大意老是丢东西,我就会觉得肯定他是嫌弃我了,对我没有感情了。
知误区之三,情绪的对错。情绪是有积极和消极,正面和负面之分,但这是一种内在需求满足与否自然反应,不能用对和错来界定哪些情绪应该有,哪些情绪不该有。尤其是对一些负面情绪,我们会习惯抱有否定的态度,不要伤心,不要生气等,孩子们在小的时候就会经常因为一些情绪性的问题被家长斥责。情绪不管积极还是消极的,都应该释放出来,情绪虽然没对错,但情绪的表达方式有好坏之分。
认知误区之四,忽略情绪背后的需求 情绪是外向的,情绪的激发跟内在需求满足有关。大部分人是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但是却很少有人能感知到自己内在的需求。内在需求有些是生理性的需求,但更多的是跟价值观和自我有关。因为内在需求的不同,不同的人对同样一件事情的情绪反应也各不相同。情绪是变化的,稍纵即逝的,但内在的需求依然存在。如果这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话,类似的负面情绪会频繁出现,直到需求得到满足为止。
认知误区之五,将激发情绪的原因指涉他人的行为。正如上面所说,情绪产生源于每个人内心的自我需求。在不同的需求状态下,即便是同一个人对同样一件事情的情绪反应也会不同。工作中得到满足感后回到家的妈妈看到在门口迎接的孩子,她会是喜悦的,开心的,孩子多体贴啊。可是一旦是个糟糕的一天,妈妈第一眼看到来迎接的孩子,可能第一句话是愤怒的质问:怎么又不穿鞋!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反应,孩子的行为并没有不同。因为你如何如何,所以我很生气,这是很多人对自己情绪的认知。这种行为层面的互相指责不仅对于内心满足无补,反而会恶化彼此的亲密关系。
认知误区之六 情绪与角色要保持一致。情绪是个体需求所激发的心理过程,而角色则是社会赋予个体的行为模式和规范,特定的文化背景甚至家庭背景会赋予角色一些非常具体、固定的情绪表达方式,认为这是构建角色的一个重要部分。比如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膝下有黄金。社会角色的确立确实会让个体建立一套基本符合角色规范的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模式,但是情绪却很难完全置于角色的管理下,无论是什么角色,伤心的时候都不免落泪,高兴的时候都不禁手舞足蹈。而且,除了我们经常所说的喜怒哀乐等具体的情绪状态外,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儿童、成人和父母三种情绪角色,这种情绪角色的跳跃会让一个人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相同的情绪。比如平时威严的父母突然会变得歇斯底里,而孩子时不时会摆出一副教训人的姿态。这种角色的跳跃可能会是个体内在心理机制的一种自我调整和解压,父母偶尔撒个娇或蛮不讲理一回,对于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是有益的。就像办事严肃认真的老板偶尔会像不懂事的小孩子一样搞搞恶作剧一样。不过这种情绪角色的跳跃往往连自己都意识不到,也经常会让人不知所措。被小孩子教训一番的父母会恼羞成怒,甚至认为孩子大逆不道,会对孩子斥责一番,结果反而会激化紧张的关系。如果能够辨识这种情绪角色,并相应的调整对应,比如孩子教训父母的时候,父母就装傻卖萌,这不仅不会影响角色关系,还会促进彼此的亲密关系。情绪角色的弹性可以缓解社会角色带来的情绪压力。
情绪上的沟通和慰藉是亲密关系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虽然动物和人类有很多相似的情绪表情,但是微笑是我们婴儿独有的。而婴儿通过微笑来吸引大人,对它进行爱抚,建立亲密关系。但是因为以上的这些错认,否定自己情绪,指责对方行为成为了扼杀良好亲密关系的杀手锏。比如会说,我不想发火的(发火是不对的),但是你的做法实在是令我生气(我发火的原因是你的行为)。有些夫妻都声称在努力的沟通,改善关系,可是因为这样的错认,他们的努力都朝向了错误的方向,越努力,越糟糕。比如,我努力不发火,我努力忍住不说等等,主观上,他们都觉得自己努力了,可是事情上,情绪是没法控制住的,你虽然没有责骂对方,但是你关门的声音,脸部的表情所传递的负面情绪要比你直接用语言表达还更为强烈。
因此,在亲密关系中,要正确认知自己情绪和体察对方的情绪,并试图去探求情绪背后的真正的需求动机,这时你就会发现彼此并没有像行为表现的那样争锋相对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也没有外在所表现的那么大。
在生活中,很多夫妻都有开车吵架的经历。坐在副驾驶的一方对司机指手画脚,批评对方如何如何,而开车的司机则怒火中烧,满脑子都是对方曾经更糟糕的驾驶行为。我们也曾经为这个闹过很多不愉快。直到又一次,我开车,老公坐在旁边不停的叨叨,你怎么这么开,你怎么那样做。我梳理了下自己的情绪,又体察了下他的情绪,然后冷静地对他说,:“我知道你这么说我,是因为你担心我们全家人的安全。谢谢你的这份关心!”老公的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了,楞了一会儿说:“我发现你越来越会讲话了。”其实这不是技巧的问题,是因为我正确理解了他焦虑情绪背后是对家人安全的关系和在意。
再特别强调一下:在亲密关系中,第一,要关注情绪,包括自己和对方的,都很重要;第二,所有的情绪都源于自己内在的需求,而不是对方。
语言
**《阿凡达》中,潘多拉星人用辫子和生命智慧树的触须进行对接,就能进行高级思想的交流。而且往往重要的事情他们都是用这种方式来交流,而不是用语言。在导演看来,这是一种比语言交流更为高级的沟通方式。但是,人类在语言发明之前,我们可能更多依赖于肢体语言和表情,甚至是直觉来进行交流,但是这种方式只能进行一些非常简单的思想情感的交流。语言的发明使得我们的交流活动更复杂丰富,但是与此同时,交流中对语言的依赖,使得交流变得更加间接,很多的误解和错待也都是因为语言造成的。
在亲密关系中,有些人往往内心翻江倒海,但是最后什么也没说,或者说出来的只是一点点,甚至说出的跟内心想的完全不一致,即便是能准确说出来,听的对方却不能完全按照你所期待的那样去理解。这是我们在交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够像潘多拉星球的人那样,彼此能够用直觉就能无缝对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必要的交流冲突。非常遗憾的是,现代文明的演进路径是强化了语言的交流沟通,而钝化了我们的直觉觉察力。好像你要是不大声说出“我爱你”,我就无法相信你是爱我的。
面对我们不断钝化的直觉领悟力,我们不能将一切都寄托到对方的默契和领悟力上。我可以什么都不说,但是你应该都知道;我可以随便怎么说,但是你不能这么认为。要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而不是潘多拉星球,现在地球人是用语言来交流。所以,与其抱怨对方不够默契,彼此不能理解,不如好好学习怎样用语言来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如果说,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情绪的沟通和交流,那么语言就是情绪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媒介,是情绪表达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情绪释放的一种渠道。不过,错误的语言有时会转换成暴力,曾经再亲密的关系也会因为语言暴力的日积月累而被破坏掉。更糟糕的是,大多数人根本就意识不到有时罪魁祸首仅仅是因为不会讲话。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认为绝大部分亲密关系中的冲突都可以通过改善语言的沟通而得到化解。在沟通中,如何说和如何听都同样重要。
在学习和思考如何改善语言沟通之前,我们首先要意识到说的重要性,说就是沟通。很多人对于亲密关系有着很多想当然的偏见,比如觉得,亲密关系是不需要用语言来沟通的,我不说,你就得明白,这才是真正的亲密关系;或者认为把沟通看做是对关系的破坏。我不说,是为了不破坏两个人的关系。千万不要以为你没有说出来的东西,就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应该了解。
其次,要意识到语言的双重特性,一方面它是客观的,有具体所指的内涵;另一方面它又有主观性,每个人个体受到环境、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会有对同一所指的语言产生不同的主观情感认知。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本身就包含有客观层面的认知和主观层面的情感认知。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宿舍五个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省份。我们很快就发现在语言认知中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比如我们习惯用“笨蛋”来称对方,表示一种特别的亲密。可是对于另外一个北方同学来讲,被人称作“笨蛋”却是一个非常令人恼火的感受。这种差异性在一些表示主观性感受的词语中就更大了。比如“经常”、“温暖”这样的词,有人觉得每天才算经常,而有人觉得一个月一次就可以算经常了。有些人喜欢用“从不”其实就是想要加强语气和表达情绪,而听的人却会觉得这是一个确切的判定。所以,要注意,即便你说出了想要说的话,别人也未必会照你所以为的那样去理解。这不是因为对方不可沟通,而是这是普遍存在的语言问题。
此外,很多人对于亲密关系抱有很多过于理想的期望,认为既然是有亲密的感情,既然我是爱你的,就可以随便说,所谓“打是亲,骂是爱”,对方都要无条件的包容。但是包容并不表示没有伤害。亲密关系中的双方虽然是需要坦诚的分享彼此的一切,快乐的,愤怒的,但是我们不要采取伤害对方、激怒对方的方式来分享自己的负面情绪。
我发现在那些亲密的、快乐的、和谐的关系中,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双方都能清晰、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准确解读对方的话语。并不是他们彼此都非常满意,对方没有缺点,而是他们都能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意见,用有效的沟通去解决冲突。而那些处在不快乐的、压抑的关系中的人之间,他们要不就缄默不语,要不就是充满各种杂乱无章、偏离主题的抱怨,一会儿鸡毛一会儿蒜皮,这让对方也无法理解和耐心的倾听。
我自己也曾经陷入了这样的无效、不当的沟通中。不过,当我开始尝试从遣词造句上去调整和改变后,发现原来确实滴水可以穿石。
语言转换器
马歇尔卢森堡先生在他的《非暴力沟通》书中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四要素的实现最后都是要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在书中他就如何措辞和用句给出了非常具体和实用的建议,并且也列出了一些异化的沟通方式,比如道德评价、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这些在亲密关系沟通中也是经常引起冲突的做法。我至今还能清晰的记得,当我批评儿子从不收拾房间的时候,儿子看着我的愤怒眼神。
不过,以我的经验,要遵照书上的建议去有意识的调整一贯的说话方式是很难的,经常是计划和盘算得很好,可是,当你将准备好的台词讲完,结果对方完全不按照你的剧本来演时,你会不知所措,备受打击。高考那天,我准备和明年要参加高考的儿子好好谈谈,备战高考。我特意认真的先跟他预约了时间,并按照书上建议设计好了说话的基调:说出自己的情绪,倾听对方的感受。于是我和蔼的说:“妈妈有点紧张和焦虑。想听听你的感受,有什么需要妈妈配合的吗?”,儿子很不以为然的说:“我不想跟你说。不需要你配合。我对自己很满意!”于是,我就被请出了儿子房间。我的剧本里本来应该是儿子跟我倾心而谈,最终制定了一个高三学习计划和目标和我的后勤工作计划的。不过,在这样一次次的挫折中我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学习这些沟通的技巧是帮助我们改善关系的,而不是帮助我达成自己的目标。说话方式的改善能够让彼此能够更准确地让对方了解自己的真是想法,而不会陷入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当中。
在我看来,先学会倾听会可能会比调整说话方式更容易些。因为你无法控制听你说完后对方的情绪和反应,但是通过对对方话语的准确解读,你可以控制你的反应并相应作出应答。这不仅对对方的情绪进行了积极的回应,而且这种有效的互动会反过来让你自己慢慢学习主动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正确的倾听就像是带着一个语言翻译器,将对方的字面话语进行情绪性的解读。对方的话语中,他是怎样的情绪,他的情绪背后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在倾听中,我们要明白情绪比事实更重要。我们很多人都有被类似这样的对话带进沟里的感觉。
“你在家里什么都不管!”
“哪有什么不管?我上个月不是还倒了一次垃圾吗?”
“上个月倒垃圾竟然故意把我的花给扔了?简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如果没有像行车记录仪那样的仪器把他们的生活当着两个人的面回放一遍,估计这种争吵永远不会有结果。“你是世界上最有控制欲望的妈妈!”儿子曾经跟我抱怨过,这让我很不服气,满是恼怒,就会洋洋洒洒地用比较法、反正法、举例法给予论证,以摆脱儿子给我扣的“控制狂”的帽子,不过往往是我一个例子还没举完,另一顶帽子又扣上来了。这曾经让我不胜烦恼。后来,当我学会了情绪翻译后,这些抱怨的话都不会引起我情绪的剧烈波动了。我学会了跳出事实层面的争辩,不对话语本身进行直接的回应。有次,老公驾车出门,正好碰上堵车,大概花了一刻钟都没有走出小区门,他非常恼火地抱怨,:“看你买的好房子,好小区!”这要是以前,我肯定气死了,掘地三尺也要把当时买房子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决策的事实证明出来。然而,我启动了话语翻译器,于是他对我的指责就被翻译成了:“这车堵死了,我很烦!”虽然我当时无法缓解他的情绪,但至少我没有再让他更烦。
人们在消极情绪下,会不自觉地指责和抱怨对方的行为,很少有人能意识到糟糕的情绪并不是由对方的行为造成的,而是出于内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你还不清楚对方的需求是什么,但是只要你读懂了他的情绪,一句“心情不好吗?”的简单问候,要比一场有关事实对错的论证要更恰当得多。如果你能再帮助他搞清楚其中真正的原因,那将使你们的关系会更加亲密。
我还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并不是教育程度越高的人会比那些没怎么受过教育的人更善于亲密关系的沟通,有时情况恰恰相反。那是因为那些受过教育的人,会更在意和关注语言层面的表达,他们会为一些用词的精确性而争吵不已,会记住争吵中的每一个具体遣词,他们会更习惯去讲道理,而忽略到了其中更重要的是情绪和关系。而很多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人,在吵架中会乱吵一气,各种恶俗用词都不吝使用,但是吵完后,大家都忘的一干二净,那些“遭天杀的”、“死一边去的”咒骂丝毫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大的心理阴影,因为他们不会那么在意语言,他们会更关注情绪。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还要慢慢积累一本特定的翻译词典,掌握双方对于一些词语的不同理解。这种对语言的主观理解的不同,有些是性别、个性等原因造成的,有些则跟成长的背景有关。
“咱们谈一谈吧!”
“我不想跟你吵架!”
显然,这两个人对于沟通谈话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后者原生态家庭父母的沟通方式可能主要就是吵架,因此他对于“谈一谈”的理解就是吵架。如果能理解这点,把他的话再翻译成“我现在不想谈”,就可以了。“我绝对没有说过这句话!”直接可以翻译成:“我完全忘记了有没有说过这句话!”
此外,针对不同的性别和个性特点,要对对方的话进行适当的缩写或扩写转换。一般来说,男性的表达会更直接些,他如果说:“你烧的菜太咸了。”那么就仅仅是今天这个菜太咸了,千万不要上纲上线,从他对菜味道的不满引申到对自己的不满上来。而女的表达则更为感性些。如果她说“我今天不舒服。”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需要翻译成:“我需要你的关心 。”如果一个女的唠唠叨叨讲一堆事情,可能只是因为她在释放她情绪的压力,可以当这些话就是空气,不要太当真,更不要接话。只要默默的装出认真听的样子就可以了,你大可以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我们家的家庭战争模式往往是这样爆发的,我因为儿子教育问题很烦恼,就会忍不住去向老公抱怨,老公听了我的叨叨怒火中烧,就又会把怒气洒在儿子身上,儿子反抗,我又怪老公简单粗暴,经过若干次的大战后,我吸取了教训,每次在跟老公抱怨前,会主动声明:“我现在很烦,我需要倒倒垃圾,你是愿意我把这情绪撒在你身上还是儿子身上?”老公自然说,“还是撒在我身上吧。”于是我便补充说明:“听完后,主动删除,扔到垃圾桶里去。我不需要你做任何的反应。”经过几次的事先声明后,老公已经完全熟练掌握了把我的唠叨转换为垃圾的能力。如果男的在争吵时,突然冒出一句:“我们离婚吧!”翻译过来的真实意思是:“烦死了!我不想继续这场争吵了。”或者简单粗暴的翻译就是:“闭嘴!”
在很多改善关系和沟通的书中,针对如何倾听会有一个很好的技巧,就是直觉检验。通俗来讲,就是把对方的话,按照你的理解翻译一下后,复述出来给对方听,以确认是否准确的理解了对方的真实意思。这个技巧无论是改善说还是听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儿子对我咆哮,“我不要你管我的任何事情了!”,我会重复一遍,“你的意思是现在不想要我管你做作业的事情吗?”。“我从来没有做过这个事情!”,最好重复一遍,“你的意思是不是记不起来做过这个事情,还是即便做过,也是非常非常不常见的。”诸如此类的,这样会让双方都能得到学习。
亲密关系面临危机的人的沟通往往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因为彼此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对方的抚慰,就会在言语上更恶劣的攻击对方,理智的和文明用语一点也不能减缓其攻击力。而对方往往还会借过对方刺过来的剑,再里狠狠的捅进去。当我们慢慢学会倾听,把话语的字面意思按照对方的情绪和需求来进行解读的话,我们就会化解对方话语的杀伤力,并且能够让双方都能最终学会如何更好的表达。你学会倾听的时候,对方也就能学会如何去说。虽然这种学习能力会因性格、性别等原因有差异性,但是我认为这是每一个人都能学习到的能力。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彼此表达方式的不同会给积极的沟通带来很多的干扰。如果跳出话语表述层面,进入到情绪、乃至需求层面,我们就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亲密关系的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没有我们所以为的那么大。因为在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期望能有一个人,能跟你分享快乐和忧伤,并在这样的分享中,更了解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